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两名工人赶紧的钻进车底,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一名工人把半轴交给孙江涛,孙江涛递给李路,说,“杂音是这个东西发出来的。”
李路仔细一看,齿轮的位置已经出现了剧烈的磨损,有粉末状的碎末和油粘在一起,还闻到了类似于烧焦了的味道,他道,“这根半轴废了。什么问题?”
刘国兵走过来,仔细看了看,看向孙江涛。
孙江涛说,“钢材的强度不够。半轴是变速箱减速器与驱动轮之前传递扭矩的,强度不够就会磨损严重。离合器的抗扭标准达到了要求,但是你们忽略了后轴的这几个关键部位。”
刘国兵拍了拍额头,道,“这么说,整个后轴都要选择更高强度的钢材进行制造了。”
李路问道,“咱们的轻量化特种钢能不能用上?”
刘国兵汇报道,“离合器就是使用轻量化特种钢进行制造的,大幅提升了抗扭性。后轴采用该型号的钢材,显然是没问题的。这样可以控制车重。”
李路干脆的说道,“轻量化特种钢能用上的就都用上。”
孙江涛呵呵地笑道,“小李,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不要忘了,这样一来,成本会大幅增加。”
摇了摇头,李路很严肃地说,“成本不是问题,咱们有利润。作为红星厂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自主研制的车型,质量方面一定要绝对过硬。况且,这是要出口的军用轻型越野平台,质量不好,会影响我国的形象。”
“嗯,这是大事,绝对不能让友邦用质量差的东西。”孙江涛深以为然。
刘国兵犹豫着请示,“三哥,这样的话,轻量化特种钢的产量要进行提升才行。红星防务公司的炼钢厂的大部分产能都供应了亚洲虎坦克以及59改,到我们手里的没多少。”
李路说,“我来解决产能的问题,你们抓紧时间改进,距离交货时间并不多了。”
“明白!”
奋斗1981 第271章 想得太简单
离开车辆试验场,李路来到了材料研究所这里。
红星厂的所有研发项目都放在这栋三层小洋楼里,围绕着这栋楼,新建了好几间混凝土结构的平,当前最大的技术障碍是底盘系统。”
“嗯,比柯斯达增加了十三个座椅,车身要拉长,宽度要增加一些,相应的底盘要进行重新设计。”马金涛说道,“我打算请一位这方面的专家过来,很有经验的汽车底盘工程师。这个需要你点头。”
李路惊喜地跳了跳眉头,“长春厂的?”
点了点头,马金涛说,“在哈军工的时候,和我是同学。毕业后他到了长春厂,我去了东海钢铁厂研究所。”
“太好了,他们叫什么名字?”李路问道。
马金涛呵呵笑了笑,“毕晓龙,他父亲毕胜是我国第一辆卡车的总设计师。”
“太好了!”李路更激动了,“马工,他有什么条件?要求每年多少研究经费?”
这是李路一早和马金涛商量好的,超过一百万元的,李路拍板决定,一百万元以下的,马金涛自己就有决定权。因此,如果要求每年的研究经费超过了一百万元华夏币的,马金涛就必须要向李路汇报,由李路来定夺。
马金涛手握的这个权力是很大的,体现了李路对他的信任。挖人才,待遇是一方面,充分的研究经费是杀手锏。现在国内许多研究机构都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一个数百人的研究所一年的经费能有个两三百万就是非常不错的。
与马金涛同等级别地位的,一年也没多少万研究经费。
因此,这对很多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非常要命的吸引力。
李路要快速壮大技术力量,没有比砸钱更好的办法。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李路最大的支出就是材料研究所的经费。数以百万计的经费不断的投入,简直是不计成本。
他在省城买地,往死里花也花不掉一千万,但他在材料研究所里投入的资金,包括进口的研究设备在内,已经花掉了近两千万。奋远公司那边每个月的分红,基本上都用在了这上面。
李路想办法大肆举债扩大经营规模,也不会动材料研究所的一分钱。首先保障材料研究所的研究经费是他的根本原则。
“一个月十万,一年一百二十万。”马金涛说,“他要求有独立的研究团队,因爱一百二十万是团队每年的研究费用。”
李路连声问道,“团队他负责组建吗?他能带多少研究人员过来?”
马金涛笑着说道,“长春厂是不会放人的,他过来,也得放弃那边的工作。他以前的学生,还有一些在其他厂的老同事们,他表示可以联系联系,当然需要红星厂派人出面谈。能谈成几个算几个。”
没有怎么犹豫,李路道,“没问题,这个事情我交代刘贵松来负责。他提出的条件我都答应,成立个底盘技术研究部,暂时放在研究所里,他的研究经费可以独立核算。”
“他没什么不满意的了。”马金涛松了口气,笑道。
李路说道,“毕晓龙先生的待遇标准,参照你的标准,降半格,如何?”
马金涛摆了摆手,说道,“小李啊,你不用顾忌太多。该怎么样怎么样,厂有厂规,我这边不在乎这些,你想得太多了。”
他知道李路是担心他有想法。
李路略显尴尬地说道,“马工,您是研究所所长,又是咱们厂的总工,既是技术总管,也是管理层,和你商量一下,正是出于厂规的考虑。”
“依照我的意思,待遇标准按照最高的走,是最符合情况的。”马金涛说道,“毕晓龙虽说比我年幼几岁,但他的成就绝对不在我之下。”
李路干脆地说道,“按照你的意思来办。”
指了指总体设计图草图,李路问道,“马工,这个样车要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马金涛有些无奈地说,“恐怕要两三个月。你要等样车出来作为竞标的条件,恐怕来不及了。但能够在此之前完成基本设计。”
“能完成基本设计也可以。”李路微微点头,“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马金涛笑着说,“可行性研究完成,到基本设计出来,这个过程需要不少时间,何况咱们的技术底子还很薄弱。尽量赶吧。”
李路道,“稳扎稳打,操之过急也不行。技术积累有它的特点,一味追赶时间,回头还要补课,同样节省不了多少时间。”
“是的,我们现在是分成三个班,连续工作。能追赶上一些进度。”马金涛说道。
李路缓缓点头。
奋斗1981 第272章 付永贵的天真请求
三二五厂的人又来了。
李路以为是付永贵,却发现只有一个人过来,是陈煌。
区区一个厂部秘书代替工厂,这是事情让李路觉得蹊跷。他早看出三二五厂内部有矛盾,但他没想到会严重到让一个厂长都代表不了工厂,而是陈煌这样的年轻人。
八成是那位厂部书记的陈煌的爷爷的原因。
刘贵松说,“三哥,你要不要见他?要不请耀华厂长去见他。”
李路问道,“江钧那边有消息传回来吗?”
“没有,他们刚到四六零厂,还没来得及去了解三二五厂的情况。”刘贵松说,“路上他们遇到了不少麻烦,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才到达。”
那边都是山区,土匪路霸非常多,甚至有不少是山民,吃不饱饭铤而走险抢劫过路人也是常有的事情。这正是李路派两大高手万山和向平护送江钧前去的原因。
万山和向平都是杀敌无数的退役军人,有他们的保护,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江钧、万山和向平三人去四六零厂谈合作生产发动机的事情,这会才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山沟沟里的四六零厂。该厂是大三线时期建立起来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所有大三线工厂一样,都是地处偏僻地带,而且都是在内陆地区。基本上集中在内陆中间位置的几个省份,距离海岸线以及边境线都有上千公里的距离。
当年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华苏战争,沿海地区大量的工厂往内地迁移,或者抽调精锐部分在内地组建新的工厂。完全出于战争的考虑,工厂的选址都是按照便于隐蔽、便于疏散等军事要求原则来进行,没有过多地考虑交通问题。
同时大三线的工厂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技术力量普遍比沿海地区的要强。比如沈飞和成飞,两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当年成飞抽调了精英骨干去了成都组建第二飞机制造厂,就是现在的成飞。现在成飞的势头比沈飞的要猛很多,与当年的良好底子是有密切关系的,而那些优秀的技术骨干,都是从沈飞过去的人。
思考了一下子,李路说,“见一见吧,咱们的选择不多,三二五厂是最好的选择。选择其他履带供应商,光是运费成本就要增加一倍。”
刘贵松点头说道,“好,我带他去你办公室。”
“带到会议室,让我大哥也过来。”李路道。
“好,我马上去。”刘贵松连忙去安排了。
李路想了想,回到办公室那边,找出付永贵留下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好一阵子,经过两次转接又响了好几下,这才有人接听。
“喂,哪里?”是个苍老的声音。
李路正在怀念微信时代,回过神来道,“拖拉机厂的,我找一下付永贵同志。”
“哦,找付厂长啊,你等会,我给你叫去。”接电话的是门卫大爷,把话筒放下,就连忙的去找人去了。
李路听得出来大概是门卫室之类的地方,一些工厂里,其他科室可以没有电话,但门卫室一定会安装电话。堂堂一个厂长,居然不敢用自己办公室的电话进行私人方面的联络。可想而知付永贵在三二五厂里的境况多么的艰难。
等了有十来分钟,才听到付永贵的声音。
“我是付永贵,是李路同志吗?”付永贵道。
李路很意外,“门卫室的号码,你只告诉了我?”
付永贵无奈地说道,“是的,李总,一言难尽,你是不知道,我是天天盼着你的电话。”
“付厂长,贵厂的代表到我这了,但我没看见你。”李路道。
付永贵沉声说,“是陈煌吧,我知道。我已经被边缘化了,虽然我还是厂长,但说了算的是书记。陈煌是陈书记的代表。”
李路暗暗叹口气,问道,“那么,三二五厂是什么条件?”
“更苛刻了,你一定不会答应的。”付永贵没有隐瞒,说道,“陈书记提出的方案是,你们要给技术给钱改造设备,然后签订五百套履带的合同,支付百分之五十的定金。”
李路顿时笑了,“也就是说,有人想要让三二五厂死。”
付永贵沉默了,他没有说话。
基本属实了。
这样的条件就算李路答应,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也不会答应。三二五厂合作的对象是红星防务公司,李路有完全的管理运营权力,但是涉及到大额的支出,必须要征得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两大股东的同意。
很显然,三二五厂肯定是知道红星防务公司不会答应的。因此只有一个可能——有人想要让难以为继的三二五厂尽快翘辫子。这样的结果一定是对某些人有利的,否则他们不会这么卖力的推动,甚至不惜对付永贵下手,架空他。
李路忽然问道,“付厂长,三二五厂好像是地方政府的资产吧?部队只负责指导?”
“是的,早几年就交给地方了。”付永贵道。
“这么说,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李路微微点头。
付永贵沉默了好一阵子,艰难地说道,“李总,我有一个请求。”
笑了笑,李路说,“你想让我答应陈煌的条件?”
付永贵顿时愣住了,“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路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想让我帮你争取时间,你需要时间组织反击。”
“是的。”付永贵声音低沉得很,“如果让那帮人得逞,三二五厂上上下下千余名职工家属就会堕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他们要卖掉厂子,但绝对不会管职工家属的死活。李总,我知道这对您来说是一个很过分的要求,但我没有别的办法。我付永贵以党性保证,等我解决了此事,一定会和红星防务公司签订新的合同。”
李路冷酷无情地说道,“付厂长,你的保证不值一分钱。”
付永贵又是一阵沉默。
是啊,在此之前只见过一次面,连朋友都算不上,人家凭什么相信你。那不是几百块钱几千块,而是涉及数百万资金投入的大事情。
在他要失望的时候,李路却是说道,“不过我还是决定相信你。”
“什么?”付永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路说道,“你最好尽快处理好这件事情,确保三二五厂内部团结,能够随时恢复生产力。这是我的条件。如果你失败了,我有很多种办法把三二五厂从他们手里买下来。”
付永贵下意识地站直了,道,“李总,七天,七天之后我会带着新合同去见你!”
挂了电话,李路坐在那里沉思了许久。
救得了一家救不了许多家,这会儿,第一波国营企业倒闭的小浪潮已经到来了。
奋斗1981 第273章 心怀鬼胎
会议室里,李路和李耀华并肩坐在一侧,对面是陈煌,他还带了个女干部,二十多岁的样子,介绍的时候说是秘书,恐怕是没事干秘书。
“陈秘书,和上次见面相比,你的精神头更好了呢。”李路笑着说。
陈煌是衣冠楚楚,但精神比上次是更差了一些,反而那个秘书看上去红光满面的。
咳嗽了一下,陈煌呵呵笑着说,“李厂长,我已经担任厂部办公室主任,合作事宜,由我全权负责。”
“哦,陈主任。”李路笑了笑。
陈煌对女秘书说,“桂松,把方案给李厂长,请李厂长过目。”
李路指了指李耀华说,“这位才是李厂长,我是李厂长的弟弟。”
女秘书愣了一下,随即把文件夹递给李耀华。此时,陈煌才恍然大悟——我说怎么厂长这么年轻,原来是冒牌货,真正的厂长是他大哥。李耀华成熟稳重,经过这一年的工作,领导的气势是越来越浓厚了的。尤其是经过了金三角那一档子事,整个人气质都上了一个档次。和之前的青年农民的形象是天差地别的。
陈煌在那心里讥笑着付永贵被耍享受着幸灾乐祸的感觉,这边李耀华已经打开文件夹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顺手递给李路,两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微微一笑。
“陈主任,按照你们提的合作方案,我们需要提供技术以及技术改造的资金,而这一部分,你们要求是无偿的。我不太明白,还请你解释一下。”李耀华说道。
陈煌很有信心地说道,“李厂长,我们三二五厂是国内三家能够生产坦克履带的工厂之一,并且是距离贵厂最近的工厂。光是运输成本,就能省下不少钱。无偿提供技术改造的资金,这对贵厂来说是有好处的,我们可以另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替三二五厂提供技术改造资金,与我自己建一个履带生产车间,没有多大的区别。我实在是想不出,为什么要花同样的钱在七百多公里外的三二五厂身上,而不是自己建一个履带生产车间。”李耀华微笑着说道。
陈煌摇头道,“李厂长,坦克履带的生产是很复杂的制造过程。同样的钱也许能够建成一个生产车间,但是不代表就能马上投入生产,质量方面更是很难保证。我们三二五厂有数十年的坦克履带生产经验,完善的产品生产体系,这是新车间比不上的。”
李耀华摊了摊手,道,“好吧,你说服我了,你能代表三二五厂签约吗?”
顿时,陈煌有点傻眼了。
怎么就答应了呢?
白白投入数百万元的改造资金,这样的条件都能答应?
事情的发展出乎了陈煌的意料。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说服李耀华这边,对方拒绝的态度越强烈越好,目的就是谈不拢。
怎么结果反而是顺利得一塌糊涂?
“陈主任,你能代表三二五厂签约吗?”李耀华又问了一句,手指点了点李路放在桌面上的文件夹,“就按照你们提出的方案,我们现在可以签订合作协议。”
陈煌连忙回过神来,说道,“当然,我当然能代表三二五厂签约,但恐怕需要等几天,我得回去请示领导,并且需要财务携带公章过来进行签订合同。”
“没问题,我随时恭候。”李耀华笑着说道,“既然来了,陈主任,别急着走,在陆港玩几天,让我们尽一下地主之谊,预祝合作愉快。我们陆港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
陈煌心里纳闷,但李耀华的态度让他感到了无比的满足。他本是打酱油的心态,条件越苛刻越好,目的就是搞砸合作,但是当合作完全按照他的意思来的时候,他又感到了很强烈的成就感。这让他感到了幸福。
看见女秘书渴望的双眼,陈煌答应下来,说道,“那就打扰了,呵呵。”
“不会不会,我们陆港有不少很好的饭店,晚上我安排,给陈主任接风洗尘。”李耀华笑呵呵的说。
李路起身,道,“大哥,那我去安排了。”
“嗯,去吧。”
李路笑着点了点头,离开了会议室。
陈煌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和他谈的是红星拖拉机制造厂的厂长,而不是红星防务公司。也许是差不多的名字混淆了他的理解,或者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个。
对李路来说,他是可以肯定陈煌根本不想谈成这单合作,回去请示领导,结果只有一个——要求红星厂这边的改造资金尽快到位,在他们眼里那些都是可瓜分的钱。
付永贵需要时间来处理内部的矛盾重新掌握主动权,陈煌留在陆港的时间越厂对他来说越有利,能拖个三五天的话,李路甚至不用冒险去签合同。
回到办公室没多久,李耀华就来了。
他说道,“老三,陈煌那小子八成是没安好心的,他刚刚提出,希望我们能携带现金过去三二五厂那边签约,签完合同就支付改造资金。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李路冷冷地笑了笑,说,“他们打的什么算盘很清楚,吞了三二五厂,吞了改造资金。大哥,你拖着他,多争取几天时间。那小子没见过世面,听说港湾区那边开了家ktv,你带他去见识见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夜生活。”
“你说的是夜总会呢吧?”李耀华笑道,“那个地方我知道,老二宴请客户经常去的那里。行,今晚就带他过去体验体验,保证他乐不思蜀。”
李路这边想办法争取时间,付永贵那边也豁出去了。和李路通完电话,他马上收拾了材料直奔省城,决定与腐败分子开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一切都没有章法可循,一边探路子一边完善法律法规,一些心思歪了的人钻空子中饱私囊甚至变卖国有资产,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手法越来越隐蔽。付永贵遇到的只不过是很初级的手法罢了。
三二五厂很重要,对李路来说,如果要在所有的供应商里面列一个排位的话,那么履带供应商绝对是第一位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的制造,毫无疑问会被李路牢牢的控制在手里,至于火炮系统就更不用说了,迄今为止,红星防务公司都没有得到授权生产,是由克莱斯勒防务公司直接提供成品的。
无论当前还是未来,履带供应商都非常的重要。
有一点是李路怎么也不会否认的——三二五厂的技术积累雄厚,并且距离最近。他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看了看日历,眼看着就要到1982年的元旦了,李路又想起了艾哈迈德那边的情况。距离上次演示过去了有十来天了,艾哈迈德却是依然的没有动静。
李路决定去市委招待所那边看看情况。
奋斗1981 第274章 玩心机
黄昏之下,频临海边的市委招待所沐浴在好看的昏黄色调之中,园林式的宾馆,像极了优美的现代主义风景油画。
这般如画的风景却无法对艾哈迈德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哪怕他此时坐在阳台那里,正对着夕阳眺望,心情却是沉重中带着急切的。他不是故意晾着李路,他既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时间,甚至国内一直在催促。
只是,在得到统领的许可之前,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消息。
他的助手守在邮电局那边,邮电局一上班,就过去那边守着等电报,哪怕邮电局那边承诺一收到电报就立马给外商您送过来,他们也不放心。可见心里着急成什么样。
看了看时间,艾哈迈德知道这会儿邮电局已经下班了,助手应该在返回的路上。如果有消息,人早就回来了。又是一天过去,艾哈迈德已经略显急躁了。
伊朗人的行踪瞒不过他,他早已经知道伊朗人的动作,看破不说破是彼此之间的默契。为此质问华夏人不值当,因为华夏人可以选择不出售武器。伊朗人也一样,也早就知道伊拉克人的行动,一样的是保持着默契。
甚至有一些时候碰见了,也佯作不认识。
闹开了对谁都不好,你总不能在华夏的国土上开战。那就各凭本事购买武器装备吧,回到战场上再一决高下。
甚至艾哈迈德还知道,沙普尔采购的军火,第一批已经开始装船,并且会以农用机械的名义运走。客观地说,他很佩服华夏人的勇气以及头脑,几乎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情——只要钱到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