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别忘了吕不韦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什么吕太公的后裔,但是他自己心理清楚得很,吕氏齐国早都灭亡了,现在谁还管什么吕太公后裔啊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吕不韦只不过就是一个商贾出身的家伙罢了。
一个商贾出身的家伙最终能够真正的成为这整个华夏世界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邦,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更重要的是,按照现在这个剧本下去,吕不韦的外孙将会成为下下一代的赵国大王
一个拥有着吕不韦血脉的男人坐在君临天下的王位上,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能让人开心的事情吗
就在吕不韦畅想未来美好人生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秦王楚阴恻恻的声音“纲成君,如果寡人没有记错的话,当初是汝极力推荐这个王翦出任主帅的吧现在这一仗打成这个样子,汝就没有什么想要对寡人交待的吗”
蔡泽一听到秦王楚的这句话,整个人的冷汗就开始下来了。
秦王楚说的还真的是没有错,王翦和尉缭的这一对搭档,其实还真的就是蔡泽推荐的。
但是问题在于,蔡泽当初在推荐王翦作为主将的时候,其实还真就没有什么私心。
因为众所周知的是王翦之所以崛起,那是因为平定了阳泉君芈宸的叛乱。
而在那场叛乱之中,和王翦联系最深的人并不是蔡泽,而是吕不韦。
所以如果一定要给王翦打上一个记号的话,那么说他是吕不韦的人,估计还比较容易让人相信。
因此平心而论,蔡泽在推荐王翦的时候,是真的觉得现在秦国就王翦这么一个家伙有那么点希望能够和李牧对上一对。
事实上,蔡泽觉得王翦也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够做到的最好。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敌人的研究是战国时代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蔡泽算是秦国之中比较早的去潜心研究赵国的人了,或许这和当年蔡泽曾经和那位赵王见过一次面有关。
正是因为这份研究,所以蔡泽才觉得,骑兵这种兵种,还真是不能够单纯的以数量来算。
在蔡泽自己看来,这五万赵国骑兵只要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未尝就不能够发挥出十几万乃至二十万大军的能力了。
再考虑到王翦只不过刚刚掌军,对于军队的指挥能力和整合都还在进行之中,再加上本身秦军的战斗力也处于一个较弱的时期,能够打出这样的结果,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让人意外的。
但是道理蔡泽都懂,问题是他能够当着秦王楚的面说出来么
当然不能
本来现在秦王楚就在火冒三丈,这个时候跳出来说“大王的秦国之所以打败仗是因为军队太弱、敌人太强、王翦太年轻”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么。
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能说啊。
于是蔡泽无奈之下只好堆起了满脸的笑容,对着面前一脸不爽的秦王楚说道“大王切莫着急,以老臣看来,这王翦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因为被李牧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大王想必也知道,在平原上作战本就是赵军骑兵的强项,王翦以弱敌强,吃一些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王翦能够吸取教训的话,那么击败李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秦王楚在听了蔡泽的这番话之后,脸色总算是好了一些,但仍旧有些不爽的说道“纲成君,不是寡人没有耐心,现在大秦所面临的情况是如何的危急,想必不用寡人来说诸位卿家也是知道的。如果是在昭王和惠王的时候,寡人可以让王翦慢慢成长,但是现在不行汝应该明白寡人的意思吧”
蔡泽点了点头,道“大王的苦心,臣等自然是明白的,想来王翦必然也是铭记五内的。臣并非是为王翦辩解,但是臣想要提醒大王的是,最近赵国使用了一种名唤震天雷的武器,也是让战局变得艰难的原因之一啊。”
“震天雷”秦王楚一听到这个,眉头就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如果要评选一个“公元前252年华夏最热词汇”的话,震天雷这三个字绝对是高居第一,秒杀其他所有词语的。
这种带着非凡威力的武器一出现之后,原本高大坚固的城墙似乎已经完全变成了笑话。
只需要轰隆一声巨响,什么百年城墙统统化为浮云。
更加糟糕的是,这种武器仅仅只掌握在赵国的手中
原本赵国的骑兵一家独大,有具装甲骑兵这种怪物就够让人难受的了。
但是那个时候的具装甲骑兵虽然强吧,最起码具装甲骑兵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具装甲骑兵攻不破城墙。
现在这个震天雷一出来,具装甲骑兵攻不破城墙的问题就没了。
泾阳城的陷落已经足够说明,当具装甲骑兵和震天雷两者相加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多大的威力。
鬼知道李牧什么时候就突然派一支部队出现在咸阳城外,然后震天雷轰隆一下,第三次破城
一想到这一点,秦王楚就根本睡不好觉。
由于情报的原因,目前秦国人还并不知道震天雷的威力其实不足以轰开咸阳城这样的城墙。
秦王楚十分头痛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缓缓说道“不是说震天雷只能够在攻城的时候用吗汝不会想要告诉寡人,赵国人已经在和王翦的对战之中使用了震天雷吧”
蔡泽无奈的笑了一笑,道“大王,正是如此。”
蔡泽此言一出,大殿之中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倒吸凉气之声。
由于刚刚粗略的扫了一眼战报秦王楚就迫不及待的找人来骂街了,所以不但是秦王楚不了解具体情况,在场的大部分大臣们也不了解具体情况。
但是现在秦王楚知道了。
这还不如不知道呢。
特么的,这下好了,震天雷不仅仅是在攻城的时候使用了,甚至就连在野外的运动战之时都能够用了
如此一来,这个震天雷,岂不是已经完全成为一个完美无瑕无懈可击的超级大杀器了
一想到这里,秦王楚的眼前就一阵阵的发黑,突然有种想要立刻晕倒过去的冲动。
寡人的命,它怎么就这么苦啊
,
战国赵为王 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
阳翟城。
太阳即将落入西边的地平线上,晚霞殷红如血高挂天际,看在眼里让人心中不由多出几分奇异的情绪。
金黄色的阳光投射在剧辛的身上,但并没有为这位老将军增添多少霸气,反而让他的脸上显露出了几分阴霾。
城墙之上的剧辛看着远处连绵不断的楚国营地,一张老脸之上显得颇为担忧。
在剧辛的身边,许多赵国士兵们静静的坐在城垛之上,不少人斜倚着城墙,似乎已经完全入睡了。
空气中的血腥味还没有完全散去,城头上随处可见的是干涸或者还未干涸的血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甚至还可以看到许多零零碎碎的、诸如手指或者脚掌之类的东西。
当然了,最多的还得数人头,毕竟只有人头才是论功行赏的重要依据。
所以当有些士兵们一边抱着某个人头,一边靠在城垛上香甜入睡的时候,他身边的战友们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对此感觉到有任何的异样或者古怪。
当然也会时不时的有目光落在这些士兵们的身上毕竟在守城战之中想要拿到一个人头,说实话是很困难的事情,这自然会让其他人感到羡慕。
这已经是阳翟城被围困的第二个月了,春天即将过去,夏天也很快就要到来。
季节虽然在变幻,但是阳翟城中似乎一直都是那般场景,楚军的攻城和赵军的守城似乎已经成为了定律,每天在这片天空下的大地上固定上演着。
一名年轻的将领蹬蹬蹬的走上了城头,低声对着剧辛说道“将军可以回去歇息了,且让末将来值守今夜吧。”
剧辛看了一眼来人,突然开口道“司马尚,汝说说这些天来楚军的攻势是不是比之前要更加猛烈许多”
自从上一次的赵韩上党郡之中有了出色表现之后,司马尚就成为了剧辛的亲信,这一次出征韩国自然也就随着剧辛而来,成为了赵军之中的一员裨将。
司马尚闻言一愣,随后答道“回将军,确实是如此。末将以为楚军看上去很急迫,好像已经等不及的想要立刻破城了,和之前那种围而不攻的态度完全不同。”
剧辛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一动,扯出了一个笑容“嘿果然和老夫想的一般无二,看来这楚国人,是真的着急了啊。”
司马尚在一旁察言观色,忍不住开口问道“莫非将军已经知晓楚国人为何如此急躁的原因”
剧辛点了点头,道“吾自然是知晓的。能够让楚国人如此的急躁,无非只有一点,那就是新郑那边恐怕要撑不住了。”
新郑的确是要撑不住了。
韩王然正在宫殿之中大发雷霆,一张桌案被他拍得碰碰直响,看上去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碎裂。
“这些该死的秦国、楚国和齐国人开战之前一个两个都说得好好的,现在居然没有任何一个家伙能够前来帮助寡人”
韩王然的生气是有理由的。
本来在魏国和燕国先后覆灭之后,其余的四个国家就已经在暗中串联,准备开始联手对付赵国。
结果现在赵国都已经率先出招了,新郑都被包围这么久了,却没有任何的援军、哪怕是一兵一卒抵达新郑城外。
韩王然是很清楚自己有几分实力的,别的不说,就让靳黈带着新郑城之中的军队去和廉颇对战的话,那肯定是打不过的。
至于守城这种事情嘛,说实话,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城池就被攻破了,而且新郑作为韩国的都城,这里可是聚集着包括韩王然在内的所有韩国军政首脑,一旦这里被攻破的话,那么韩国迎来的必然只有突然死亡这么一个结局。
所以韩王然很急躁,即便是靳黈已经再三向他保证赵国人不可能攻破新郑的情况下,韩王然依旧是非常的急躁。
靳黈此刻就站在韩王然的面前,这位韩国的新任相邦一身戎装,整个人站得笔直笔直的,看上去更加符合他之前的大将军设定。
事实上在冯亭去职之后,靳黈就已经没有了对手,成为了韩国军政之中的一把手。
当然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工于权术之道的韩王然肯定会对靳黈的权柄进行削减,但是在现在这种韩国还需要靳黈来支撑的情况下,靳黈的地位绝对是稳如泰山,不会有任何人能够去撼动。
靳黈站在那里,瓮声瓮气的对着韩王然说道“大王勿忧,臣听说秦军已经开始攻击函谷关,而楚军也已经包围了阳翟城,只要这两路之中有任何一路能够成功的突破,那么新郑就可以迎来援军了。到了那个时候,臣将会带领着军队和援军里应外合,将廉颇彻底的逐出韩国的国土”
靳黈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信心满满。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靳黈的心中还有些发慌的话,那么随着守城战的不停进行,靳黈的心情倒也是慢慢的镇定了下来。
原因无他,主要是因为靳黈突然发现,这个廉颇看上去好像大名鼎鼎,但是论起攻城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冲车、塔楼、投石机、云梯,这些东西那都是过去的几百年战争里经常出现的东西,完全没有什么值得惊讶或者诧异的。
靳黈甚至都不需要去研究什么妙计,只需要用一直以来大家在战争之中惯常用的那些手段去对付赵国人就好了。
当然了,其实也有一些麻烦的地方,那就是靳黈在这一次战争之中十分明显的感受到了赵国士兵和韩国士兵的实力差距。
如果说韩军士兵是一条嗷嗷叫的野狗,那么赵军的士兵就是一只凶残的野狼别看狗叫得欢实,可真的打起来的话,几下就被狼给一口咬死了。
在过去的攻城战之中,赵军的士兵们也都曾经短暂的登上过城头,每到这个时候也就是靳黈和韩军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他们会发现任何一个登上城头的赵军都是那种极为难缠的角色,不付出五条以上的性命根本就别想弄死他。
如果是在平原之上对战的话,靳黈觉得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恐怕自己和韩军最多支撑两个时辰就会一溃千里。
当然了,这样的话是不可能当着韩王然的面说的,毕竟靳黈的心里也很清楚,韩王然这个人的猜疑心很重,如果把战局说得很困难,那么韩王然不会去觉得是因为对手太强,他会觉得是靳黈太弱。
如果因此而让韩王然升起诸如“靳黈不适合作为守城将领”的心思,那靳黈岂不是亏大了。
韩王然听了靳黈的安危之后脸色也并没有太多的好转,只是摇了摇头,道“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秦国人想来不是李牧的对手,楚国人巴不得看寡人的热闹,满心的希望寡人和赵国两败俱伤。再说了,楚王那个混账东西占了本王这么多土地,本王还没有和他算账呢至于齐王那个家伙嘿,不提也罢”
很显然,韩王然对于其他三位大王的缓慢动作还是有着很大的看法。
靳黈皱了皱眉头,这个时候突然有些怀念起自己曾经的那位同事华阳君冯亭。
如果冯亭现在还在这里的话,那么以他的智慧,想必三言两语就能够让大王息怒了吧
但是冯亭是不在的,所以靳黈必须要自己去想办法。
于是靳黈便说道“大王,如今国势危急,臣觉得还是应该以击退赵国人为上策。一旦将赵国人击退,那么赵国必定迁怒于秦、楚、齐等国。到时候无论是赵国攻击其中的哪一个国家,大王都可以从中获利。而且大王完全可以让人去游说赵国,让赵国去攻伐楚国。到时候楚王震恐,自然就会将那些土地归还给大王。”
被靳黈这么一说,韩王然总算是有些转怒为喜,想了想之后有些无奈的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反正现在寡人的大军也出不了这新郑城,就先让他楚王高兴几天好了。等到打退了廉颇之后,寡人到时候就要和这楚王好好的理论一番,看看他为何如此猖狂对了,最近这些天赵军的攻势如何了”
说到最后,韩王然总算是想起来眼下对于自己来说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了。
靳黈咳嗽一声,恭敬的说道“回大王,臣刚刚才打退了赵军的攻势,和之前没有任何的变化。”
事实上靳黈并没有说的是,赵军的攻势其实比之前要变得猛烈了不少。
“是吗”韩王然有些疑惑的看了靳黈一眼,道“寡人怎么感觉这几天的攻城声音变吵了呢有时候弄得古人都睡不好觉。”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韩王然的双眼紧紧的盯着靳黈,似乎是想要看看靳黈是不是在对自己撒谎。
靳黈脸色毫无变化,十分平静的朝着韩王然说道“这或许是因为最近赵军又增多了几架投石机的原因,还请大王不要担心,赵国人是不可能攻破新郑城墙的。”
韩王然看上去并没有因为靳黈的这些话就放松了下来,而是继续盯着靳黈,对着靳黈说道“是吗可是寡人怎么听说赵国人有一种叫做震天雷的武器,能够轻而易举的攻破城墙呢”
韩王然的这番话一说出来,靳黈的表情瞬间就是微微一僵,但马上就恢复了正常,说道“大王多虑了。如果那震天雷真的能够有用的话,赵国人早就已经用出来了,又何必等到今日呢臣觉得,赵国人的震天雷应该是不可能攻的破新郑城墙的。而且臣这些天也特别注意,不让赵国人有在城墙之下挖洞填入震天雷的机会。”
韩王然沉吟半晌,最终还是认可了靳黈的判断,对着靳黈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么就还请靳卿多多费心在此战上了。等到此战打退了赵国人之后,寡人便为汝封君”
靳黈身体一震,脸上露出了一丝激动的神色,对着韩王然行了一礼“臣多谢大王”
韩王然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道“寡人也累了,今天就到这里罢。”
靳黈道“那臣就告退了。”
说完靳黈便转身朝着殿外走去,韩王然并没有发现的是,当靳黈转过身去之后,原本脸上那一副兴奋无比的表情,一下子就全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离开了宫殿,坐上了自己的马车之后,靳黈突然开口对着车夫吩咐道“去华阳君府一趟。”
,
战国赵为王 第八百六十三章 冯亭的心思
靳黈很快就见到了冯亭。
冯亭坐在书房之中,整个人一袭便服,看上去脸色红润,显然这阵子生活不错。
靳黈走进房间的时候,冯亭正坐在桌案之前聚精会神的盯着面前的一份简牍,似乎是在思考些什么。
总的来说,这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位非常平常的读书人在读书的场景。
靳黈是从城墙上直接到了宫里,又从宫里直接到了冯亭的府邸,所以他身上的盔甲都还没有脱下来,走起路来咔嚓咔嚓的很是沉重,即便是远在十几米之外都可以让人轻松的听到他的脚步声。
冯亭放下了面前的简牍,对着靳黈露出了一丝微笑“不知靳卿大驾光临,所谓何事”
冯亭的语气很平静,但是从里面并不能够听出什么尊敬的意思。
靳黈看了冯亭一眼,并没有坐下来,而是就站在那里沉声对着冯亭说道“华阳君,如今战事危急,吾欲请汝出山相助,携手共抗赵军,不知华阳君以为如何”
冯亭十分明显的楞了一下,随后道“靳卿,这是大王的意思”
靳黈摇了摇头,沉声道“不,这是吾的意思。”
冯亭叹了一口气,道“若是如此,那么便请恕冯亭不能从命了。”
靳黈的眼中开始出现了怒火,道“华阳君,如今国家乃是危难之际,难道华阳君都不愿意出手相助吗”
冯亭摇了摇头,看向靳黈的目光之中带着某些奇异的东西“靳卿见谅,非是冯亭不愿,而是不能也。”
“为何不能”靳黈逼问道。
冯亭耸了耸肩膀,道“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在靳卿心中了,不是吗”
靳黈哼了一声,道“汝是担心大王会发火”
冯亭轻轻的点了点头,道“不是担心,而是大王若知吾复出的话,必定是会发怒的。”
靳黈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道“如今都甚么时候了,汝还在担心这些当年那个愿意为了韩国和大王挺身而出的冯亭哪里去了难道在当了几年相邦之后,华阳君的爱国之心竟然已经消退到了这个地步吗”
很显然,靳黈对于冯亭的这种态度极为不满。
此时此刻的靳黈其实承受着十分沉重的压力,城中无论是军事还是政事都需要靳黈来操心,平日里还要上城头去负责指挥作战,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连续进行了两个月多,这即便是三头六臂也受不了啊。
所以此时此刻的靳黈十分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够来帮助自己分担一下这些压力,而自从长平之战后长期执政韩国的冯亭无疑就是分担压力的最佳人选。
虽然说靳黈和冯亭的确是在有些事情上政见不和,但是靳黈毕竟还是识大体的人,大家之前争舵手归争舵手,可现在韩国这艘船都要翻了,再争下去显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还是应该想办法先同舟同济,过了这一关再说。
这就是为何靳黈今天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以靳黈现在的身份来说,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百忙之中来访,绝对是非常看得起冯亭,很给面子的一种表现了。
但就是靳黈这样的表现都不能够换来冯亭的支持,靳黈心中的怒火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靳黈的怒火,冯亭看上去显得十分的淡然。
等到靳黈发了一通火之后,冯亭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敢问靳卿,汝已经随侍大王身前多少年了”
靳黈楞了一下,下意识的道“大王登基多少年,吾便为大王之臣多少年矣。”
冯亭点了点头,道“吾也是如此,而且不是冯亭自夸,冯亭对于大王的了解还要更胜于靳卿。”
靳黈想了想,对于冯亭的话表示了赞同。
虽然靳黈是冯亭的前任上党郡守,但是说到上位的速度,显然还是冯亭要更快一些。
在韩国这个国家,想要上位不一定要有能力,但是一定能够精确的把握住韩王然的心思,就是得会揣摩上意。
不过靳黈其实对于这样的能力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在靳黈看来这种靠揣测君王上位的手段不是正道,还是忠心耿耿的办事才是真正上位的好办法。
从现在冯亭被罢官而靳黈一人独掌军政大权的情况来看,靳黈觉得自己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冯亭显然看出了靳黈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在这方面纠结,而是继续说道“正是因为了解大王,所以冯亭才不能够答应靳卿的要求。若是被大王得知吾私自为靳卿出力,靳卿可有想过是什么样的后果”
“后果”靳黈不由得楞了一下,下意识的冲口说道“吾等都是为了大王和韩国尽心竭力,能有什么样的后果”
“当然会有后果。”冯亭摇了摇头,道“而且是非常严重,无论是靳卿还是冯亭自己都无法承受的后果。”
看着一脸不以为然的靳黈,冯亭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靳卿请想想,吾乃是曾今的相邦,而汝则是现在的相邦。当年吾还在朝堂之上时,大王就有意的在汝和吾之间制造隔阂,好让吾等产生对立,对吧”
靳黈点了点头,对于冯亭的话表示了同意。
事实上对于这件事情,靳黈本人也是采取了一种默认的态度,有意无意的在配合着这一切,他知道冯亭也是这么想的。
没有矛盾也要强行制造矛盾啊。
想到这里,靳黈忍不住开口说道“如果汝答应的话,吾可以去劝一劝大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