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临近的郡一旦发现没有匈奴入侵,就会开始派出一小部分部队先行支援遭受入侵的郡,大部队则会等到邯郸王命和兵符的到来才出动。
这一次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骑兵,便是从九原郡而来。
自从在代郡一战中立下战功之后,李牧的爵位提升到了第六等,职位也被升到了五百主,从高阙塞调到了九原郡,正好奉命来援。
几名赵国骑兵得到李牧的命令之后便嘻嘻哈哈的跳下了马,提着昏迷不醒的匈奴骑兵就朝着不远处的一条小河去了。
片刻之后,这些赵国骑兵若无其事的提着一颗人头回返到李牧的面前:“五百主,已经问出来了,匈奴一支千人队骑兵半个时辰前刚从此处经过,想来是朝着云中城去了。
“云中城?”李牧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汝等有人识得前往云中城的路吗?”
一名赵国楼烦骑兵开口道:“五百主,云中郡乃是吾幼时成长之地,从此处往东南大约三天时间、快马一天时间可至。”
虽然这是一名楼烦胡人,但是说赵国语的时候却颇为流利,不看脸单听口音的话绝对分辨不出这是一个胡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武灵王当年所说过的一句话。
“胡骑行动飘忽,若欲驱逐之,或臣服之,非徒兵足以胜任。”
正是在这样的方针政策下,赵国在击败了楼烦林胡两部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威逼利诱将这两部收为己用,其中楼烦部更是整个部落投诚成为了赵国的子民,每年都会从赵国获得粮食,渐渐的开始融入赵国之中。
这名楼烦骑兵流利的赵语就是赵国政策的一个证明,事实上李牧所率领的这支五百人的赵国骑兵之中,至少有四百多人都是林胡和楼烦人。
毕竟在马镫马鞍等马具没有普及的年代,游牧民族培养一名骑兵的成本几乎是零,比农耕民族要强了几百倍。
李牧看了看身边的部下们,发现不少人的马鞍旁边都挂着匈奴人的脑袋,不过由于匈奴人的脑袋只有几十个的缘故,显然并不够分。
李牧笑了一笑,道:“那便继续南下,跟着这群匈奴人走!”
作为在高阙塞驻守了好几年的老兵,李牧对于匈奴人的底细还是非常清楚的。
通常来说,匈奴人的番号都是有水分的,一个万骑一般也就五六千人。
除非是休利单于直属的精锐骑兵,否则的话匈奴的万骑基本不可能达到八千,而休利单于的麾下如今也不过只有一个九千人的直属万骑而已。
像这样匈奴小部落的千骑,撑死也就六七百人,和李牧率领的五百赵国骑兵数量相差不大,李牧甚至觉得自己的胜算更高一点。
李牧一拨马缰,一马当先率领着身后的五百名赵国骑兵急速南下追赶匈奴人。
这一跑就是两个时辰。
眼看已经是日落时分,一座小村庄突然出现在了李牧的面前,几道浓烟从村庄之中冒出,呼啸的秋风隐约带来了几声尖叫,还有牲畜在村外乱跑。
“不好!”李牧心中一紧,双腿下意识的夹紧了马腹,开始加快速度。
在归顺赵国之后,林胡人和楼烦人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也有一部分人慢慢的习惯了定居生活,开始和赵人混居,这种小村庄便是由此而来。
照理来说,在见到长城烽燧之后,县长便应当传令各地,十里八乡的居民都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撤入附近的城邑之中,但这座村庄不知为何却并没有撤退。
可此时此刻已经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了,马蹄翻飞间李牧已经带领着自己的属下们飞速的接近了这座村庄,火光冲天的村庄之中已经处处是匈奴骑兵肆虐的身影和赵国民众的惊慌惨叫之声。
一小支匈奴骑兵在村外游弋,每当见到村民逃出的时候便纵马追上,肆意砍杀射杀。
鲜血淋漓,滴滴自匈奴骑兵的刀锋落下,再配上那狰狞的面容和猖狂的笑声,更显出赵国民众的凄惨和无助。
“混账东西!”李牧一下子就红了眼睛,从背后取下长弓。
双方之间的距离急速拉近。
直到这个时候,村外的这一小支匈奴骑兵才注意到了李牧所部滚滚而来的烟尘,并且很快就认出了李牧所部的身份。
“赵国人,是赵国骑兵!”一名匈奴百夫长惊慌大叫,显然根本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竟然会有如此之多的赵国骑兵出现在此地。
李牧深吸一口气,搭弓上弦,用力拉满,瞄准。
整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时候瞬间就变得缓慢了下来,李牧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百步之外的匈奴百夫长,甚至能够清楚的看到对方那左脸上丑陋无比的大痦子。
“死去!”
李牧心中默念一声,果断无比的松开了拉弓的右手。
战国赵为王 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马箭(第二更)
“嗖——噗!”
利箭贯脑而过,带起一股血花。
匈奴百夫长甚至都没有来得及作出任何的反应,就已经中箭身亡。
李牧杀气腾腾,再射两箭,分别又将两名匈奴骑兵射倒。
然而匈奴骑兵们也不甘示弱,一边大喊大叫,一边弯弓搭箭和赵国骑兵们对射。
作为天生就在马背上成长的民族,匈奴人对于自己的射术从来都是非常有信心的。
双方你来我往,瞬间就爆发了两轮相互射击。
不少匈奴骑兵中箭落马,赵国骑兵同样也开始出现了伤亡。
这边的动静已经开始吸引了正在村庄内烧杀抢掠的匈奴人主力,一支人数大约在三百左右的骑兵从村庄之中冲出,更多的匈奴骑兵源源不断从村庄四处汇集而来,规模迅速扩大。
李牧猛拉马缰,整个人并没有直接冲进村庄,而是斜斜的画了一个弧线,从村庄外绕过。
在这期间李牧完全没有闲着,不停的搭弓射箭,朝着冲出来的匈奴骑兵射去。
五百名赵国骑兵在李牧的率领下犹如一条洪流从村边呼啸而过,卷起阵阵烟尘,箭矢不停的从赵军骑兵的阵中射出,将一名又一名的匈奴骑兵射倒。
当匈奴骑兵主力终于完成集结的时候,李牧所率领的赵军骑兵已经和村庄擦肩而过,带着滚滚烟尘朝着东边去了。
回过神来的匈奴人这时候才发现,至少有将近一百人的匈奴骑兵死在了赵军的这一次突袭之中。
为首的匈奴千夫长勃然大怒,用力的一夹马腹:“都给我追,追上这些该死的赵国人,杀死他们!”
剩余的几百匈奴骑兵高声应是,纷纷扬鞭纵马,跟随着千夫长紧紧的追着李牧所部而去。
千夫长根本不担心自己会输掉这一仗。
作为游牧民族,匈奴的健儿们在和大自然的艰苦搏斗之中早就练出了一身出色无比的骑术和箭术,别说是此刻人数和赵国骑兵相当了,就算是赵国骑兵更多一些,匈奴千夫长也有信心在这场骑射战之中获胜!
看上去李牧跑得并不算太快,仅仅过了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匈奴千夫长就率领着自己麾下的匈奴骑兵,渐渐的追上了李牧所部。
马蹄翻飞,尘烟阵阵,两支部队一前一后,在空中看去犹如两条长龙相互追逐。
匈奴千夫长死死的盯着面前的赵国骑兵,脸上满是杀气。
要知道匈奴打仗的时候都是以部落为单位出兵的,这名千夫长就是一位部落族长的二儿子,这些骑兵通通都是他部落的子弟兵。
尚未建功立业,子弟兵们就已经在这里损失不少,如何不让这位千夫长心痛?
一追一逃间,急速奔驰的双方距离开始逐渐的拉近。
五百步,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千夫长开始将背后的长弓拿到手里,准备开弓射箭。
作为一名草原健儿,千夫长对于自己射箭的距离把握得非常清楚。
眼下他是逆风,但只需要再稍微靠近一些,便可以开始猎杀面前的赵国骑兵了。
千夫长的双眼紧盯着李牧,凭借着出众的视力和李牧身上有别于其他赵军的军官皮甲,千夫长十分轻易的就能够判断出李牧才是赵军之中的指挥官。
打狼射头狼这个道理,匈奴千夫长还是懂的。
但千夫长的手刚刚摸到箭袋上的箭矢,突然身体就是一紧。
就在这个时候,李牧突然回身一声高喊:“回马!”
话音一落,所有的赵国骑兵竟然在同一时间不约而同的回身,弯弓搭箭,动作整齐而娴熟,仿佛演练了无数遍一样。
千夫长蓦然瞪大了眼睛,脸上充满了见鬼的神情。
在高速奔驰的马上突然回身射箭,这是一项非常需要骑术的技巧。
只要稍微控制不好平衡的话,那么就是一个落马摔翻的结局。
以千夫长的见识来说,匈奴部落之中能够做出这般动作的人,那也是百里挑一的存在。
但是此时此刻,却有将近五百名赵国骑兵整齐划一的在这名千夫长的面前做出了这样的动作!
这是怎么回事?千夫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是已经没有时间给他疑惑了。
“射!”一声高吼自李牧的口中发出,随后李牧松开了手指,早已拉满的弓弦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将箭矢劲射而出。
“嗖嗖嗖!”密集的箭矢被抛上天空,然后朝着匈奴骑兵们落了下来。
“该死!”匈奴千夫长来不及思考,眼看视线之中的无数箭矢越来越近,身体下意识的一个腾挪,瞬间犹如一只敏捷的猿猴般藏到了战马马腹之下。
才刚刚做完这个动作,赵军骑兵的箭矢就落地了。
“噗噗噗!”
箭矢入肉的声音伴随着匈奴骑兵们的惨叫声响成一片,众多和千夫长一样拿着弓箭准备瞄准的匈奴骑兵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
幸运躲过一劫的匈奴千夫长从马腹之中钻出来,脸上神情惊疑不定。
这位匈奴千夫长当然不知道这是千年之后在同样的一片草原上诞生的蒙古骑兵赖以横扫天下的回马箭战术,但是他心中仍然震惊无比。
照理来说,就算是林胡、楼烦的骑兵,比起匈奴骑兵来说也要稍逊一筹,这是大草原上的常识。
但是眼下,这支以林胡、楼烦人为主体的赵国骑兵,居然表现出了让这位匈奴人之中的精英都要目瞪口呆的超强骑术和射术!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千夫长的目光在赵军骑兵之中来回扫动,最后终于牢牢的锁定在了赵军骑兵们胯下的马鞍和脚下的马镫之中。
就在这一瞬间,匈奴千夫长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千夫长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发令:“不要追了,停下,停下!”
匈奴骑兵们瞬间放慢了速度,双方的距离迅速拉开,赵国骑兵带着尘烟而去。
有人问道:“千夫长,不追了?”
千夫长重重的哼了一声,心有余悸的说道:“还追个屁!赵国人的马有古怪,且随吾回去,看看能不能找到赵国人那些古怪的东西!”
匈奴骑兵们默不作声,准备拨马回返。
老实说,这一仗有点伤士气,没有多少战果不说,还死了不少人。
但还没等匈奴人开始回转,突然有人又惊叫了起来。
“赵国人,赵国人回来了!”
“什么?”千夫长心中一惊,抬头看向了东边。
滚滚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牧和赵国骑兵们的身影又一次的出现在了匈奴人的视线之中!
战国赵为王 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胜(第三更)
“什么,赵国人居然回来了吗?”匈奴千夫长大吃一惊,随后脸上闪过了一丝狰狞的笑意:“这些该死的赵国人居然还敢回来,匈奴的勇士们跟我一起上,消灭他们!”
之所以在之前下令停止追击,是因为匈奴千夫长的心中非常的清楚,如果再这样追击下去的话那么只能会被赵国的骑兵们活生生的用这回马箭的方式给风筝致死。
但是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赵国人又回来了,而且似乎想要和匈奴骑兵刚正面。
更让匈奴千夫长欣喜的是,由于赵军的折返看上去相当的突然,所以这些赵军并没有之前那般整齐划一的阵型,而是变得有些乱糟糟的。
千夫长转头看了一眼周围,发现自己的身边至少还有着五百人左右的匈奴骑兵,和对面的赵军人数相当,甚至可能还多一些。
看着急速逼近的赵军,千夫长狠狠的吐了胸口的一口浊气,再度抓紧了背后的弓箭,对着周围的匈奴士兵们沉声道:“单于的勇士们,卑鄙无耻的赵国人又回来了!随吾一起上,击溃他们,杀死他们,用他们的人头为我们死去的勇士们复仇!”
要知道这一支匈奴千骑都是从一个部落出来的,不少人之间乃是兄弟和父子之类的亲戚关系。
方才阵亡的那将近两百匈奴骑兵之中就有这些人的血亲之人,因此此刻一听到要复仇,这些匈奴人立刻就红了眼睛,一个个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
匈奴千夫长看到这般模样,心中顿时大定。
军心可用,军心可用呀。
于是匈奴千夫长也不废话,双腿狠狠的一夹马腹,直接纵马而出,口中一声怒吼:“随吾一起上,杀光这些赵国人!”
数百名匈奴人呜哇哇的大吼大叫着,朝着东边一往无前的迎了上去。
双方之间的距离再一次的急速拉近。
这一次,匈奴千夫长信心满满。
只要刚正面。无论是射箭还是马战,匈奴勇士完全不惧怕任何人!
就在匈奴人嗷嗷叫着满怀热血准备来和赵军来一次硬碰硬的刚正面格斗之时,一声清晰无比的响声,又从李牧的口中吼了出来。
“射箭!”
由于这一次赵国骑兵仍然占据了上风位,因此匈奴骑兵们又被动的吃了一轮箭矢,几十人被射倒落马。
正当进入射程的匈奴骑兵准备开始发动反击的时候,李牧又是一声唿哨,带着赵军骑兵们一个大转向,绕向北边跑了···
跑了···
了···
匈奴骑兵一阵箭雨过去,只射中了几名转向不及的赵国骑士。
“卑鄙无耻、胆小没种的赵国人!!”千夫长这一次完全气炸了,双目赤红,吹胡子瞪眼的吼道:“追,追死这个怯懦的赵国人!”
于是气愤的匈奴人又呼啦啦的追了上去。
接着又吃了一顿赵军的回马箭···
然后匈奴千夫长如梦初醒,准备率军撤退。
接着赵国人又回来了···
如此再三,当这名匈奴千夫长的身边只剩下不到三百个匈奴人的时候,这支匈奴千骑的骑兵们终于完全失去了斗志,纷纷四散溃逃。
战斗到这里,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悬念。
李牧大手一挥下了命令:“自由追击,一个时辰后在村庄会合!”
接下来,就是一番追杀和逃亡的戏码了。
李牧带着五十名亲卫紧紧的追击着那名逃亡的匈奴千夫长,终于在半个时辰之后一箭射中了对方的马匹,将这名千夫长给掀落马下。
不得不说这名千夫长的确极为悍勇,不但一路上疯狂的回身和李牧等人对射并且射死了李牧的几名亲卫,而且就算是在落马之后也不过翻了几个跟头就立刻起身,摆出一副困兽犹斗的态势。
但似乎为时已晚。
李牧率领着亲卫队骑马赶到,将这名匈奴千夫长给团团包围了起来。
马蹄溅起的烟尘让这名匈奴千夫长完全看不清楚面前的景象,只能下意识的凭借着四周传来的声音,拿着手中的武器乱砍乱挥。
一把马刀从千夫长身后的烟雾之中突然出现,准确无误的切中了他的右手手臂。
千夫长一声痛叫,手中的兵器松手落地,整个人踉跄前冲,下意识的转头想要看是谁在偷袭自己。
然而他只看到了一个急速放大的拳头。
“砰!”
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千夫长仰头朝天,喷出一串殷红的鼻血,然后重重倒地,眼冒金星。
一只好像有山岳般沉重的脚踩在了千夫长的胸膛之上,任凭他如何挣扎,也根本无法挣脱。
片刻之后,千夫长突然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一把大刀已经架在这名千夫长的脖颈上,冰冷的刀锋上有温热的血液滴到了千夫长的脸庞。
是他自己的血。
李牧平淡的声音响起了:“汝是千夫长?”
千夫长有些震惊的抬起了头,看着面前的李牧。
李牧说的居然是匈奴语,而且还说得很不错。
“汝是匈奴人?”
千夫长的身体突然一轻,被李牧提了起来。
“啪!”
千夫长的脸颊上多了一道鲜红的巴掌印,两颗牙齿带着鲜血飞了出去。
“回答问题,或死。”李牧的声音冰冷而平静。
鲜血的腥味充斥着千夫长的口腔,死亡的恐惧充斥着他的脑海。
“别,别打!吾的确是千夫长。”
“匈奴何部麾下?”
“兰、兰氏!”
“此次匈奴出动多少人?”
“五、五万骑兵!”
“什么?”李牧大吃一惊,抓住千夫长喉咙的手下意识的紧了几分:“此话当真?”
“咳咳咳咳!”千夫长被李牧的大手捏得直翻白眼。
李牧这才回过神来,稍微放松了一些手,喝道:“快说!”
···
片刻之后,李牧将五花大绑的匈奴千夫长扔到了自己的马鞍上,面沉似水的跨上了马匹。
匈奴五万骑兵南下,比之前云中郡郡守郡尉告诉李牧的数量要整整多出一倍!
李牧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满是按捺不住的焦急。
如此之多的匈奴人南下,赵国北方五郡又该遭受怎样的荼毒?
李牧不再犹豫,高声下令:“速速回村庄收拢众人,前方战情紧急,吾等需尽快驰援云中郡!”
在夕阳的照耀下,李牧带领着自己的亲兵们急速而去,只留下一阵渐渐飘散的烟尘。
战国赵为王 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来了(第一更)
公元前259年10月2日。
咸阳。
天气微凉,但咸阳宫大殿之中却是一片火热。
秦王稷高坐王位之上,苍老的脸上此刻显得神采奕奕,就连原本有些佝偻的身躯都挺直了许多。
也不仅仅是秦王稷,在座的诸多秦国大臣们的脸上,或多或少都露出了笑容。
老实说,这半年来秦国朝堂的气氛一直都有些压抑。
虽然通过外交活动成功的将齐国拉拢到了自己的阵营一边,但是由于赵国为首的三晋联盟好似一座大山一般横亘在秦国的东面,因此秦国即便此刻仍旧自认为是战国最强国,却仍旧被压制住了,根本无法动弹一步。
猛虎也怕群狼啊。
但是!
这样的日子,终于要马上结束了!
一个欢快的、让人愉悦的消息在刚刚传到了咸阳城,而秦王稷也正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马上召集了这次会议。
匈奴人大举南下,侵袭赵国北方边境!
对于匈奴人这个部族,秦国其实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虽然并不算是草原的最强者,但也是此刻北方草原上有数的强大游牧民族之一了。
而且通过秦国上郡义渠人方面的渠道,秦国人还得知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一次匈奴似乎遭遇了大雪灾,所以迫不及待的全军出动南下,想要在中原这边找回损失。
这对于赵国来说,绝对是一件不能够小觑的事情。
所以这就难怪此刻正在说话的范睢言语之中带着如此明显的兴奋之意了:“诸位,据探子回传,日前赵国北军两千骑兵已然北上支援雁门郡,其材官主力亦正在集结,似乎亦有北上之意。”
赵国如今是秦国的头号心腹大患,因此秦国也在赵国之中布置了大量的间谍和眼线,赵国任何一次大规模的调动兵力都不可能瞒得过秦国在邯郸的眼线。
通常来说,赵国在应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时候都只会让北方边军就地迎击,但是这一次却连中央军都动用了,这就证明了一点——匈奴人的确给赵国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
范睢用力的一挥手,看上去神情颇有几分兴奋:“如此一来,大秦便可直出武关,攻破楚国,将东南两郡重新夺回!”
范睢当然会很兴奋。
毕竟远交近攻第一次出击就惨遭失败,这可是范睢心中的痛啊。
只有将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失去的一切重新夺回,然后再将赵国彻底从霸主地位打落,否则的话范睢心中的这个痛,根本就无法平息!
此时此刻,这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也不仅仅是范睢,事实上在座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是这么想的。
这些人身为秦国的重要人物,秦国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那是休戚相关的,他们无一例外都希望大秦能够战无不胜,蒸蒸日上。
所以安国君赵柱几乎是立刻就开口道:“范君之言,善!大王,请发兵征讨楚国,收复东南两郡!”
在安国君赵柱之后,几名秦国大臣都纷纷表示了赞同,尤其是护军都尉王龁更是激动不已,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