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情诗与剑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庆二年
含风彩仗招。
仙人张内乐,
王母献宫桃。
罗袜红蕖艳,
金羁白雪毛——
舞阶衔寿酒,
走索背秋毫!
宝镜群臣得,
番人万国朝!
衢樽饮兴盛,
圣主劳功高!”(注:衢樽,指在通衢大路上设酒,随便行人自饮,被用来形容仁政。)
杜甫《千秋节有感》共二首,陈成补完了其二的那首后,又从第一首中抽了“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这两句原本都是很丧气的话,但略改几字,押的韵也换掉,又得到四句,总共形成十二句的排律!
诗中说到了五凤楼的排场,音乐的动听,舞美的华丽,会跳舞祝酒的马,走钢丝玩特技的人,圣人向臣下赏赐的千秋镜,番邦万国来朝的盛景,洛阳百姓尽情饮用御赐美酒的欢乐——
毕竟是篡改的杜甫的大作,千秋节所有的美好景象、大唐的繁华都被记录在凝练的寥寥数语中了!
当然,小陈不忘适时在末尾加上一句:“咱大唐今日的太平盛世要感谢谁呀当然要感谢圣明的君主!他老人家的劳苦功高!”
果然——
李隆基每听一句,均击节赞赏,神采飞扬,左右臣僚也都觉得这乳臭未干的九岁孩童着实不简单!
连同样早慧,还没有穿越加成的会昌郡主都要暗暗赞叹陈十一郎的“才华”,再见他文不加点,思绪敏捷,从容气度,更加佩服。
等听完陈成的最后一句“圣主劳功高”,李隆基已然掩不住大笑:“这一句多余!实属多余了!哈哈哈哈!”
虽然他口中说“多余”,可从他欢乐的表现来看,分明是极其受用的——对于“万岁万岁万万岁”那种太过直白的马屁,显然眼前这位“圣主”还是更喜欢这种带点技术含量的:
虽然没让你们说寡人千古一帝,功盖秦皇,力压汉武——但是夸夸我:陛下受累了,辛苦了,休息休息——还是可以的啊!
群臣也同时会意,共同举盏敬酒道:“圣人操劳了!”
李隆基摆摆手道:“御极四海,抚育万民,原是朕分内之事,谈何操劳!”回敬群臣,满饮了一大杯。
陈成心想:多余这句肯定一点也不多余啊!
殿中的气氛到高点,此时之前作为天子代表的右相张九龄从五凤楼回来了——
陈成第一次见到这位名相——只见对方相貌清癯,带有一点两广人的共同特征,举止优雅,气度不凡。
将他和李林甫一对比:很明显谁奸谁忠,都写在脸上啊!
当然李林甫长得也算相貌堂堂,但小陈先入为主,怎么看都不顺眼。
张九龄复命完毕,李隆基笑着向他介绍了之前陈十一郎错把贺知章当作是他的趣事
第20章 皇上,这首诗我不会写!
李隆基此前听陈十一郎口出狂言,“作诗只是轻而易举”,此时便有意增加一点难度,提升趣味性。
他倒是随心所欲了,小陈可就一下子苦了脸了!
你这昏君,怎么能如此刁难人呢
次韵,堪称格律诗中的最高阶玩法,又叫“步韵”,要求写诗的人按照他所和的诗的原来的韵、原来的字,再写一首新诗——而且新诗用韵的先后次序也必须要与被和的诗相同,限制极端严格。
举个例子,宋代辛弃疾写了一首《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前几句是:“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写完之后,姜夔“次韵”辛弃疾的词写了一首《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
“湖”、“乎”、“臾”这几个押韵的字都是一样的,后文依然如此。
这么一来,难度就呈指数上升——韵脚规定死了,别说写一首好诗了,就是能把意思说通顺了都不容易!
后世人喜欢的一种文字游戏是“藏头诗”,也就是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一句话,如唐伯虎《我爱秋香》。(当然这首可能只是个巧合,所以后人才编出“秋香”的故事。)
但拿“藏头诗”与“次韵”的难度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不要说后世很多人写的藏头诗狗屁不通,或者从古人诗句中胡乱摘抄出来,“黄海波嫖`娼被抓”之类,即便要按格律诗的标准,也不大难,因为近体诗对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相对宽容,即便你全然不顾平仄,也还说得过去。
因此,对于穿越小说中那些抄袭古人大作,恬不知耻的男主角,只要跟他们说:既然你这样有才华,那咱们来“次韵”一首吧!
管保百分之八十的“才子”都要歇菜!
现在如果按李隆基的诗来次韵,就是说必须用“金”“心”“临”“深”四个字来结尾,再写一首“千秋镜”的诗。天底下哪能这么巧,刚好有一首诗韵脚完全一样,题材还差不离,等待小陈来抄!
这下可真的无解了!
小陈身上的酒气又开始不断升腾,急得他片刻之间,额头又满是汗珠渗出。
别的穿越小说的男主角根本没有这么多麻烦啊!自己今天才第一次装b呢,就不断出岔子!
早知道方才话就不能说那么满!
小陈皱着眉头,来回踱步,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李隆基善良地对他说可以回到案前去写,小陈说不用。
一旁李林甫又是一派看热闹的心态了,他仍然觉得这小子不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当然本来他就很敌视天下有真才实学的人。
也不知小陈踱步了多久,连李隆基和惠妃娘娘都有点不耐烦了,小陈终于停下了步子。
如果指望小陈无所不能,危急时刻小宇宙爆发,打通任督二脉,直接拿出合乎规定的答卷——那是不可能的。
不要说让他当场来作,就是再给他三天的时间,随便翻书参考,他不懂就是不懂,不会有成果的。
小陈躬身行礼道:“小子……作不出!”
满座哗然!
所谓的“小神童”果然还是牛皮吹炸了……
连李隆基都有些失望,他正玩在兴头上呢。
只有李林甫暗暗偷乐,他知道才华再好,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所以他不讲究这个,就没有像陈十一郎这样御前出糗的时候。
“圣人天纵之才,落字成金,本来就是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附和的,”陈成仍然在为自己此刻的狼狈作辩解:“强行来作,也非不可,唯恐天下人笑,小子以狗尾,附陛下骐骥之后耳……”
李林甫越听越摇头:作不出就是作不出,还整这一套有的没的,反倒令人愈发看轻了……
张九龄开口解围道:“今日赋诗,原就是为圣人贺千秋之喜,你既已有佳作,便不必再自责。”
第21章 激怒皇帝!杀身之祸!(第二更)
“你竟然还能谱得曲吗那还真是又一次小看了你!——吟来吧!”李隆基斜倚在御座上,对左右笑道:“到时候再配上乐,听听究竟新鲜不新鲜!”
又一次赌对了李隆基的癖好,陈成心中暗暗佩服自己,可当真的要当即吟出时,他再次犯难——
他只想到要用唱歌跳舞加吟诗作词的艺术形式,可并没有想好用哪一首啊!
杜甫这句“宝镜群臣得”,倒是合乎题意了,但已经用过了。
而且,就算想出来某一首词,对小陈来说——他也不会唱。
确切地说,后世的人基本都不大知道耳熟能详的《浣溪沙》呀,《念奴娇》呀,《蝶恋花》呀——是怎么唱的。苏轼“明月几时有”是知道的,但那曲是现代人谱的。
“明月几时有”可压根没提到镜子的事。
众人看着小陈两只手“叉”来“叉”去,不知他又在玩什么明堂。
为今之计,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小陈“叉”手八下,在李隆基阶下站定,开口吟道:
“城上风光——灯影乱,
城下衢樽人声唤。(钱)
绿杨烟外暮寒轻,(宋)
泪眼愁肠先已叹!”(钱)
小陈念的这几句,分别来自两阙“木兰花”词,钱惟演的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祁的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红杏枝头春意闹”。(上面括号后指句子出自哪首词)
话说读书的时候小陈经常将这两首词背串了,因为真的很像,如第三句,钱词是“绿杨芳草几时休”,宋词是“绿杨烟外晓寒轻”,即便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也可能背错。
现在刚好,两首上各自取句子,糅杂在一起!意思大概是:五凤楼上面灯影交错,五凤楼下喝酒的百姓们大声呼唤,虽然绿杨烟外的晚间寒气还不重,但流泪的眼睛——
就在小陈佩服自己的天才,刚念到一半的时候,李林甫便大声呵斥、打断他道:“大胆!今日是圣人千秋之喜,你这又是‘泪’啊,又是‘愁’啊,还有‘叹’——究竟是何险恶居心啊”
陈成被暴躁老哥李林甫这一喝,险些吓得伏倒在地,一时不敢这样继续胡改下去——朗诵的时候,分明也见到李隆基的脸色不大好看。
圣人过寿,听惯了阿谀奉承的好词,听到“泪”“愁肠”这些宋词里最高频率的词语,自然心生不快了!
总算李隆基忍着没有发作:“接着念完吧!”
陈成只能告罪一声,心里想:我这已经改得委婉了,要还是原句“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昔年多病厌芳尊”这些,李隆基还不得一刀把自己咔嚓了啊!(当然,人家过生日你写这种不吉利的话,能高兴就奇怪了!简直是找抽!钱词的作者钱惟演写了那首木兰花词后,也是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小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继续念道:
“浮生长恨欢娱短,(宋)
鸾镜朱颜惊暗换!”(钱)
这两句一出,满座色变,面面相觑,连会昌郡主都不知怎的忽然为这个臭弟弟捏了把汗!
要说前面那句李隆基还能忍的话,到这两句简直是对方指着自己在骂了!
一句说“一生中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句说“照照镜子,发现镜子里年轻的相貌不知什么已经变换,变成衰老了!”
这分明已经是说大唐天子年老体衰,青春不再,没有几天好活了!
这次都不用李林甫进谗言,李隆基自己火气都上来了,虎目一睁,光芒四射!让人仿佛看到二十六年前,他率领左右万骑、杀入大明宫、平定“韦后之乱”时那个英明神武、杀伐果断的李三郎!
一代雄主,怎能容忍臣下说他年华已老!
简直混账!
阶下小陈已经触动天子逆鳞、命悬一线还不自知,继续沾沾自喜地念出了他自认为“点题”妙笔的末两句:
“为君持酒命斜阳——(宋)
向天再
第22章 唱大碗宽面,还是漂移?(第三更)
已经在字句上得罪了君主,能不能在曲调上挽救回来呢
字句消极悲观,那就要用积极明快的曲子来中和。
积极明快
首先浮现脑海的自然是……
吴亦凡《大碗宽面》!
“你看这个面又长又宽,就像这个碗又大又圆!”
又或者周杰伦《漂移》:
“得漂得漂得咿的漂,我绕过山腰雨声敲敲……”
当然,这些优秀歌曲与小陈的词完全不匹配,何况他现在已经是惊弓之鸟,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再次作妖了。
只听他没有磨蹭,径自站直了,口中唱到:
“如果没有遇见你,
我将会是在哪里
日子过得怎么样,
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许认识某一人,
过着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会不会,
也有爱情甜如蜜……”
邓丽君的传世金曲“我只在乎你”——当然,他当然唱的不是“我只在乎你”的词,而是把他七零八落拼凑起来的《木兰花》词套进去,用“我只在乎你”的调子唱。
在上学的时候,小陈就发现了这个秘籍:背诗很困难,但是唱歌唱几遍,歌词就记住了。观察一下“我只在乎你”的前八句,就可以发现,八句词刚好可以把一首七言律诗的字套进去!(只有第七句不是,但那一句顿了一个字)
所以小陈就用这个“诀窍”,遇到那种难背的“七言诗”,就套到邓丽君阿姨这首代表作里唱,每次早读课,只要唱几遍“我只在乎你”,一首必背古诗文就搞定了,使得小陈同学在背诗方面和梁逸峰一样有特殊的天赋。
(以此类推,五言诗,各种词也被小陈发现了可以套到特定的歌里,只有《诗经》那样的四言诗比较困难,直到他发现一首叫“生僻字”的抖音神曲……)
“木兰花”词牌是七个字八句,与七言律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暂且不表),但是放在歌里,唱出来就没啥区别了。
“城上风光灯影乱,
城下衢樽人声唤。
绿杨烟外暮寒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