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开元情诗与剑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庆二年

    泪眼愁肠先已叹。

    浮生长恨欢娱短,

    鸾镜朱颜惊暗换。

    为君持酒劝斜阳,

    向天再借五千年……”

    八句唱完,戛然而止。

    也不知道怎么的,原本吟诵起来像是句句针对李隆基的词,格外犀利尖锐的词,被这温柔的旋律一套,瞬间像是变了一副样子!

    变得……

    惆怅、遗憾……甚至还有一点点小甜蜜

    这是什么怪曲调

    就连最后一句“失韵”的那个应该仄声却用平声的“天”字,也在曲调的配合下

    在场的所有人自然都对八十年代风靡中国大陆的“靡靡之音”情歌没接触过,耳目一新。

    陈成唱完也不敢再多嘴,退在一旁,等候天子“发落”。

    李隆基仍然没有说话。

    只是这次,第一次听这阙词时的那种震怒、愤懑,在这一次都减轻了不少。

    尤其是“浮生常恨欢娱短,鸾镜朱颜惊暗换”,格外刺痛奄有四海的大唐天子的心——可却不得不承认,词中写的,正是事实。

    李隆基已经52岁了,当皇帝也已经25年,经过“先天”“开元”两个年号了,照镜子的时候,第一反应当然不是太宗皇帝那一套什么“以铜为镜”的冠冕堂皇的说法。

    最直观的就是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真的老了。

    自己不再是28年前,在潞州尽情走马斗狗、饮酒泡妞的李三郎了;

    也不再是26年前,率领虎贲荡平韦后、安乐公主,以一己之力,帮助父亲睿宗复位的平王李隆基了;

    就连登基之初,那个意气风发,“走马任姚崇”,“严法用宋璟”,从而开创开元盛世大好局面的自己,也渐行渐远了。

    在当年,所有人称赞他的风度与“英明神武”,都是发自肺腑。

    可今天,当别人能用更夸张更华丽的词在歌颂自己的“文治武功”,但那不过是——畏惧于自己的权势。

    有些事情,他其实很清楚,只是不愿意去面对而已。

    50岁之后,对于政务,他越来越力不从心,想和过去那样事事关心已经不可能,而且越来越心烦张九龄为了芝麻绿豆点大的屁事跟自己纠缠个不休。

    他愈发倾向于施李林甫以权柄——好让自己做个甩手掌柜,快快乐乐地过点小日子。

    &nb




第23章 小郡主你为何瞪我?(第一更)
    “大殿之上,圣人面前,不可放肆!”李林甫又发出一声呵斥。

    “哦!”小陈倒是很听话,说收就收,擦擦眼泪跟鼻涕,就像一个没事人似的。

    陈成这番出格的表演换做任何一个成年人,都会被当做肉吗至极,恶心之至,但小孩这样做,大人们会理解为童言无忌,天真无邪。

    “还不快把鞋子穿上!”高力士也提醒道。

    “哦哦!”陈成撒泼打滚的时候,靴子都蹬掉了,还真是“无鞋”。

    李隆基回了御座,脸色已经不像先前那样难看,他能感受得到,陈十一郎说的也不尽是虚话——寻常百姓的确一直信任这位太平天子当政。

    只不过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位皇帝在生涯的下半段判若两人,昏招迭出而已。

    陈成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心想看来险境终于度过了,“伴君如伴虎”,今儿个体验到几分了。

    我先前说的什么让李隆基再活“五千年”的话,老天爷可千万不要当真啊!

    一想到一旦成“真”,再过五千年中国人民还要处于大唐王朝圣天子的这种**统治之下,小陈都要为同胞们叫苦了。

    “刚刚那曲子不错,”虽然文字有点为圣人不喜,但是他难得听到这种与当下音乐风格完全不同的东西,有点新鲜感,天子对音乐那可是真的喜爱!“那个,你把谱子记下来,交予乐府收纳吧!”

    小陈这下又苦了脸,自己ktv唱唱歌还行啊,又不识谱,更不会写古代只有宫商角徵羽五音的乐谱,可圣人有命,他又岂敢不从

    刚要应下,却听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道:“回禀圣人,方才听他唱时,瑜儿已经笔录了一份谱子。”——陈成看时,却是会昌小郡主李瑜。

    她说着,把自己记录的乐谱呈给李隆基看。

    “哦”李隆基微微笑:“瑜儿方才只听了一遍,竟可不忘”

    “也是近来锻炼出来的。”小郡主嘻嘻笑道:“瑜儿想现场依谱演奏一下,正好也让陈公子听听,有无谬误——圣人看如何”

    李隆基听这个很感兴趣:“善!正好也听听瑜儿的琴技有长进否——快快奏来吧!”

    小郡主领旨谢恩,命侍女取其琴来——自己拿了谱子去给陈成看。

    陈成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看不懂,说郡主娘娘自然不会错的——不过这首曲子还有副歌——嗯,还有下半段,正好一起唱与郡主听了,方为完璧。心想:这样正好我把前面在唱一遍,你有没有写错,自己掂量,这样就怪不到我了。

    两人退到大殿一侧,陈成小声又给小姑娘唱了一遍——问还需不需要唱第二遍时,小郡主摇头说不用。

    “哼哼,小朋友就是爱显摆自己的能力!”陈成心中道,没理会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你这曲子,”小郡主心中记忆着,却又瞪了陈成一眼:“表达的根本就是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分明是——”小姑娘欲言又止,又瞪他一眼回皇帝身边去了。

    陈成莫名其妙:不是就不是咯,即便是“红军不怕远征难”这种豪情万丈的,我也是用“我只在乎你”的调子唱的啊,有什么问题

    你这小朋友,干嘛瞪我

    这时候,小郡主的琴也取来了——是一把七弦古琴,琴身色泽柔润,犹如墨玉,一看就非凡物。

    李隆基心思一动,轻轻一叹。

    武惠妃问何故——

    “此琴名‘梧宫秋’,”李隆基伤感道:“是朕赐歧王之物也。”他睹物思人,又想起他已经过世的几个兄弟了。

    小郡主在琴前坐定,得到皇帝示意之后,伸出纤细的手指一抚,一阵清脆的琴声映入耳际,很平静,如同湖水一样——

    光是几个音符就让人怦然心动!

    前奏之后,便进入了小陈最开始唱的那一段:

    声音优美柔和,一丝丝幸福,一丝丝甜蜜,还有一丝丝惆怅和疑问。

    仿佛在漫天繁星的黑夜下,享受微风的洗礼,向着别人诉说着这半生的遭遇……

    小郡主一旦进入状态,那副认真的模样,看得陈成也不禁暗赞:

     



第24章 小郡主的神助攻!(第二更)
    “瑜儿也不知,父王若有幸,增寿十年——看到今日的天平盛景,又该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郡主垂头说着,语带戚戚。

    所知道的父亲,都是从他人口中得来的。

    当年,歧王李范随着三哥李隆基一同诛杀太平公主,立下大功,三哥登基之后自然大加封赏,直接给他封满了五千户人家,收取的“租调”分量十足,因此歧王也一直非常有钱,活得很滋润。

    别看历史上流传着这位歧王殿下的不少风流韵事,但他爱读书,擅书法却是事实,而且非常爱结交儒生雅士,不管人家身份是贵是贱,是老是少,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客客气气地接待。那时候洛阳、长安稍微知名一点的文人,与歧王交情不错的人数众多。(十来岁时的杜甫,因为家境优渥,当时也经常去歧王宅,他当时就以“神童”闻名,号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比现在的小陈同学可要有牌面。)

    那时候,若要知道天下诗、画、琴、书的品类高低,只消让歧王稍加品评,便立即可以知晓。

    要问为何大家都信服歧王的眼光

    因为歧王见多识广,家里宝贝还多啊!

    他收集的那些典籍书画,全部都是稀世珍本!

    后世都说隋朝很重视藏书管理工作,当年隋朝灭亡的时候,禁宫里藏得那些图书许多都流失到民间去了,直到唐朝建立后才开始在民间广泛收集,找回来了一些,都藏禁中的秘府里。

    可是到武则天时期,张易之兄弟专宠,张易之很会玩,找来一批能工巧匠,偷偷地临摹,到最后真的假的都不可辨别了,他就偷偷地把真品藏在自己家里。

    等到武则天退位,张氏兄弟被诛杀,他家的这些旷世珍本都被歧王李范得到了,所以你拿一些假的东西去给李范看,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本好像跟我家里的不太一样啊!”

    又有钱,又有闲,宝贝还一大堆,艺术眼光能不高超吗

    也许是后来被人问得多了,问烦了,歧王说:这样吧,你们也别总是追着我问了——我给诗、书、琴、画,每一样都列出来榜单,定时发布,谁高谁低,你们自己去看好啦!

    就这样,大唐最权威、最公正、最具知名度的歧王诗榜就诞生了!

    当前,画榜、琴榜之类也很出名,但是毕竟诗的竞争是最激烈的,变动也是非常快的,最具看点。

    那时节,每到了歧王开始更新诗榜,堪称一大盛事——

    长安、洛阳两京同时“权威发布”,岐王在长安居住的“安兴坊”、在洛阳居住的“尚善坊”宅邸外,围得人山人海,上至勋贵朝臣,下到贩夫走卒,都是来一睹最新排名的吃瓜群众,有如科举放榜日。

    位列三甲的人,即便此前默默无闻,一旦名在榜前,立即名动天下。

    榜首不是状元,确也差不离了——

    有了知名度,有了群众基础,一旦科举考试通不过,众人就要怀疑考试的公平性了。

    不敢不录取啊!

    哪怕是在遥远的江南,有从长安洛阳来的,也要问一问:最近歧王的诗榜谁又得了第一了又冒出了那些新秀啊什么人以后有实力成为大唐第一诗人啊

    对啊,就算不想当官,有个“第一诗人”的名头,那也是走遍天下畅行无阻,所有人都争着请客做东的存在啊!

    阎朝隐、刘廷琦、张谔、郑繇等人,都是当时名士,又和歧王关系很好,经常和歧王饮酒赋诗,同样为了榜单上的排名明争暗斗,排名不上升甚至就要住在歧王家里了;

    有的人看到别人排在自己头上,非常生气:凭什么我不如你赶紧连夜赶工,疯狂码字,连写二十多首往歧王府投递。

    光是前来“投稿”的诗作,就堆满了好几间屋子,大量的诗作来不及拆封,几年都没有人来得及看!

    可饶是如此,诗榜上的风流人物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各领风骚!龙争虎斗!

    李瑜小郡主每次听家里人说起当年那些光辉岁月,都不胜神往之!

    更哀叹父亲的英年早逝!诗榜荣光不在!

    自从歧王薨逝之后,门庭冷落,寂寥衰败。

    没几个人再来投递诗稿了,榜单更新的频率也越来越低,大家对于没有歧王的歧王诗榜认可度也越来越低,转而去关注其他诗榜。

    歧王宅的昔日技艺高超的乐工们也渐



第25章 重开“歧王诗榜”!(第一更)
    “赐陈苌十段——丝布二匹,?二匹,绫二匹,缦四匹!”

    “金镜一面,银盘一面,银胡瓶一对,金镀银盖枕椀两双……”

    陈成听着一连串丰厚的赏赐,心里乐开花:

    大唐天子真的是出手阔绰啊!能值不少钱呢!

    总算这一晚上没有白折腾!

    从岌岌可危到现在化险为夷,陈十一郎真有点感激涕零的意味:“谢圣人隆恩!”

    李隆基转向侄女儿:“平常节气,瑜儿得到的赏赐朕从来没吝惜过,只多不少,今番你有无想要什么特别的赏赐呀”

    想到四弟的溘然逝世,有些愧疚,留下可怜的瑜儿从小无父,此时就更想补偿她些什么——

    就算她提一些“过分”点的要求也没关系!

    比如说,李瑜唯一的哥哥李瑾,吊儿郎当散漫随意,沉湎于酒色之中,没能嗣歧王之位,封河东王,如今连天家正常的宴席都不准许他来参加了——

    今天李瑜就算不说让大哥承嗣父亲的封号,而是同样用她与大哥“花萼相辉”的道理来向皇帝求情——李隆基也不介意与这个不争气的侄儿摒弃前嫌,并且委任他一些重要职务。

    李隆基甚至已经“暗示”侄女提这样的要求了。

    “圣人恩重,瑜儿但无它求!”李瑜道:“唯独有一样,万望圣人恩准!”

    “但说无妨!”李隆基捻须笑道,一副看穿侄女小诡计的模样——

    这小女娃,又是演练乐队来取悦自己,又是演奏《常棣》之章,还说“想爸爸”,无非是要用亲情来为不争气的大哥求情而已。

    大唐天子什么没见过怎么瞒过他!

    只是李瑜的回答出乎他的预料:

    “瑜儿请命——重开‘歧王诗榜’,请圣人准瑜儿来主持,评定筛选!以追亡父遗德,让大唐子民也记得惠文太子是一位贤王!”

    “唔,”李隆基若有所思:“你想的是这个吗……”

    ……

    先前李隆基,说李范的死与他有关,也不假。

    诗写得好,既可以上李范的诗榜——

    也可以在李隆基的朝廷里当官。

    以至于到后来,与歧王来往的诗人,渐渐地都成了大官小官。
1...7891011...1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