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猛子
下营由校尉华雄统领,都尉高览副之。下设三部,分别由樊篱、张萧、丁波领军。
===
讨虏将军营。
长史左彦,司马李玮,从事中郎唐云、尹思。刺奸卫政。主薄筱岚。(这是李弘自己想的主意,虽然李玮和卫政多次表示反对,但李弘坚持己见,谁说都不听。在李弘看来,筱岚文武双全,不比李玮差,为什么就不能在中军任职?小女子?小女子有什么关系,这年头,到哪里找这么有学问的小女子去?有人就要用,不能浪费。军营不能有女子?李弘指着一身铠甲的筱岚说,谁说她是女子,我说不是就不是。)
校尉郑信统领斥候营,陈鸣副之。校尉田重统领兵曹营,纪惟副之。
黑豹义从营三千人,由庞德统领,砍刀、檀奴副之,苌弓和陈践为假司马。
===
士卒田重的事经过李弘的亲自过问,最后得以免罪。李弘随即迁升他为军侯,随在颜良军中。
壮节侯傅燮的儿子傅干坚决要求留在军中,不愿意到大儒王剪府上学习。李弘无奈,只好将他带在身边,让左彦和李玮教授其学业。
本月下,李弘在朝廷圣旨的催促下,带着七万大军,三十多万头牛羊等牲畜,沿着长城,向并州而去。
===
慕容风到底棋高一招,他抢在拓跋锋之前,率着三万大军赶到弹汗山,在西部鲜卑大人落置鞬落罗和东部鲜卑大人弥加的支持下,推举魁头为鲜卑大王。
拓跋锋大怒,率五万大军攻打弹汗山。
慕容风被迫让步,他和拓跋锋经过多次商谈,最后四个鲜卑大人达成了一个协定:十年之后,和连之子骞曼成人,魁头将鲜卑大王让给骞曼。这十年内,鲜卑国由魁头监国。
一场浩大的鲜卑内乱就在慕容风的谈笑之间悄然化去。
======================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xuan1 (长按三秒复制)!!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一节
公元187年6月。
===
朝堂上,内廷和外廷大臣为兵事权一事再度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崔烈既然已经坐到了太尉的位置上,他当然不愿意再做摆设。现在鲜卑人的入侵已经被击退,鲜卑大王和连甚至被两个北地郡的廉人斩下了人头,大汉国的军队再次威震天下,大汉国朝野上下都沉浸在国泰民安的欢乐中,虽然西凉和并州还有一些叛逆,但在大汉国强大军队的镇压下,平叛也就是早晚的事。这个时候他这个太尉当然可以干了,不但可以干,而且还可以舒舒服服的干,所以崔烈一反常态,积极要求尚书台把兵事权归还太尉府。
三公九卿和诸卿大臣们考虑到国家的稳定,以及大汉律的神圣地位和最高权威,纷纷上书和劝谏天子,希望天子遵依祖制,上体天意,下谅民情,尽快把兵事权还给太尉,以维持内外廷的权力平衡。在他们看来,天子直接掌控兵事权,会导致权力失衡,而且围绕在天子周围的中官们可以趁机攫取大汉天宪,这样一来,中官们不但可以更加为所欲为把持国家权柄,,变本加厉的祸国殃民,还有可能葬送掉大汉国的江山社稷。
大将军何进现在后悔了。早知到天子会夺走太尉府的兵事权,他就不弹劾张温了。鲜卑入侵和西凉叛乱再起后,张温的太尉一职已经朝不保夕了,自己何必急不可耐地插上一脚?结果自己不但得罪了张温和一帮世族官僚,还把兵事权拱手送给了内廷。内廷里说话有份量的都是什么人?还不都是和自己作对的中常侍。虽然现在天子对那帮老奸阉不怎么信任,但蹇硕等一帮小中官更可怕。谁知道这里有没有第二个曹腾?第二个曹节?以曹腾为首的中官杀死了大将军梁翼,以曹节为首的中官杀死了大将军窦武,那么,现在以赵忠张让为首的老中官和以蹇硕为首的小中官,谁会辅佐皇上杀死自己呢?尤其现在兵事权操持在尚书台手上,他们完全可以利用天子征调军队来对付自己。
何进后悔不迭。他宁愿兵事权掌控在太尉手上,也不愿意兵事权落到内廷;他宁愿和太尉大人为两府的兵事权问题明争暗斗,也不愿意和天子和中官们闹得反目成仇,所以他和大将军府的一帮幕僚仔细商议之后,利用丁宫和董重的关系请出了太后。他希望太后能说服天子,还权于太尉府。
但外廷和大将军府的辛勤努力都在一夜之间化作了泡影。
===
张举张纯造反了。
本月中,前泰山太守张举,前中山国相张纯在幽州辽西郡肥如县纠集十几万人举兵造反。这次叛乱和前几次冀州的张角张牛角、西凉的边章不一样,这次叛逆们公然建立了朝廷,立了皇帝,还起了国号叫大燕。
渔阳人张举被叛逆们立为天子,大燕国皇帝。渔阳人张纯被封为大燕国的丞相、弥天将军、安定王。
张举和张纯还在幽州、冀州各郡县发布公文,通告州郡百姓,宣称大燕国将取代大汉国,张举才是真龙天子,要求当今天子退位,命令朝廷三公九卿奉迎张举到洛阳主掌国事。
如此同时,活跃在太行山的黄巾纷纷响应,黑山黄巾首领杨凤率军出击并州上党,白绕、眭固率军出击冀州,于毒率军出击河内,一时间,黄巾之祸犹胜当年。
===
天子勃然大怒,在朝堂之上咆哮如雷。
“下旨,立即下旨,叫李弘立即赶赴幽州,剿平叛逆。”
众臣相顾失色,大胜鲜卑人的喜悦霎时不翼而飞。
=====================
尚书房内,烛火通明。
天子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正在聆听卢植的解说。太尉崔烈、司徒许相、司空丁宫、大将军何进、宗正刘虞等大臣围在一边。
“目前,护乌丸校尉綦稠和涿郡太守王濡的援军已经赶到广阳郡的蓟城,右北平郡太守刘政和渔阳郡太守何宜正率军在潞城、狐奴城一带沿着鲍丘水阻击叛军。”卢植指着地图介绍道,“幽州刺史杨淳杨大人来书说,幽州兵力不足,估计很难挡住叛军,他要求朝廷立即增派援军。”
“辽东呢?”刘虞问道,“辽东还有几千边军,他们可以征召当地的乌丸人,联合攻击辽西的叛军老巢。”
皇甫嵩拿起一卷文书,苦笑道:“这是幽州刺史杨大人用八百里快骑刚刚送到的消息。右北平、辽西、辽东、辽东属国四郡乌丸人全部叛乱。”
尚书房内哑雀无声。
刘虞惊慌地问道:“那辽东怎么样?”
“没有准确消息,但根据攻打狐奴的叛军俘虏说,辽东郡已经失陷,太守阳终已经被杀,辽东的边军也已经投降。”皇甫嵩说道,“辽西太守刘始和辽东属国长史赵成都参加了叛乱。如果这几个消息完全属实,叛军加上乌丸人,至少有二十万左右的人马。”他抬头看了一眼神色慌乱的天子,说道,“以臣看,蓟城守不住。”
天子哼了一声,没有做声。
“护乌丸校尉綦稠綦大人有五千骑兵,加上渔阳、右北平的边军,广平、涿郡的郡国兵,蓟城最多只有两万人。”卢植沉吟良久,叹道,“陛下,蓟城守不住啊。”
“幽州军队本来就少,这几年胡人频繁入侵,黄巾蚁贼又两次叛乱,战火一直没有间断过,士兵损失太大了。”刘虞痛心疾首地说道,“由于幽州贫瘠,赋税不能自足,募兵扩军难上加难,所以今日之失,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刘虞稍稍稳定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臣以为,蓟城的兵马虽少,但坚守两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有这么长时间,我们完全可以从各地州郡抽调兵马北上支援,平定叛军。”
===
天子点点头,问皇甫嵩道:“爱卿,给李弘的圣旨送出去了吗?”
皇甫嵩摇摇头,躬身说道:“陛下,张燕占据晋阳,杨凤出击上党,并州形势远比幽州危急,征调李将军北上幽州平叛,不合适。”
天子一怔,随即瞪着小眼睛,生气地骂道:“皇甫嵩,你昏头了,幽州那边都有大燕国了,你还在这里对朕说什么不合适?蚁贼都要打到冀州了,你知道吗?”
皇甫嵩奏道:“陛下,臣知道,但张燕和杨凤的叛军对我们的威胁更大。两人一旦联手南下,和河内的于毒叛军合力攻打河内,威胁京畿,关东必将混乱。两相比较,平定并州叛军更为重要和迫切。”
天子一听说洛阳危险,立即打消了征调李弘北上幽州的想法,脸上的神色也渐渐平和下来。
“那幽州的叛军怎么办?朕从哪里征调援兵?”
“可以立即从冀州抽调援兵。”崔烈大声说道,“陛下不是给了冀州牧杨大人两万兵的建制吗?”
“太尉大人,你急糊涂了吧?”何进嘲讽道,“杨大人到冀州才两个月,不要说征募士兵,就连赈灾的事都还没结束,哪来的两万士兵?”
“几百万人口的冀州,征募两万士兵还要很长时间吗?”崔烈不相信地说道,“即使没有这两万士兵,各郡县的郡国兵呢?总有一两万吧?”
“李弘两次从冀州带走了六万兵马,哪里还有什么军队?”许相叹道,“虽然他带走的都是蚁贼降兵,但这几年冀州战祸连连,估计也没有多少郡国兵了。”
天子长叹,问道:“堂堂一个大汉国,为什么士兵数量这样少?死了的人为什么不及时补充?这几年战打个没完,各地州郡为什么不补充兵马?”
众大臣相视无语。
===
“自从蚁贼祸乱以来,朕已经多次下旨,命令各州郡酌情征募郡国兵,为什么他们都不听?”
大司农王瀚欲言又止,想了半天,还是憋不住,拱手奏道:“陛下,这都是因为各州郡缺钱啦。一个普通的郡国兵月俸三斛谷,折钱三百,一万兵就是三百万钱,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万钱。另外加上这一万兵的口粮,衣物,食盐,武器,一年下来,这一万人的军队大约需要花费五千万钱。一个户五万,口二十万以上的中等郡,一年赋税最好不过上亿钱而已,它能养个两千兵就非常不错了。这几年,各地仗打得多,不打仗的州郡赋税上缴得多,所以各州郡都缺钱养兵。”
“陛下,臣以幽州为例,幽州因为贫瘠入不敷出,最好的年份,其赋税收入不过三千万钱,所以历年来朝廷都从冀、青两州的赋税中拨出两亿钱填补给幽州使用。陛下,幽州能有现在这么多郡国兵,已经难能可贵了。臣听说,幽州的许多郡国兵都不拿军饷,只要吃饱肚子就行。”
“那边军呢?边军和南北军的军资都是从你的大司农府开支,为什么幽州的边军人数也这么少?”天子不满地问道。
“陛下,北军正常情况下有五万人,南军两万,这七万士兵每人每月俸禄六斛谷,每年仅军饷开支就有五亿多钱。这几年赋税减得厉害,去年只有二十多亿钱,朝廷哪里还有更多的钱去养边军?”
“这几年仗打得多,朕为了筹措军资,想尽了办法,朕向王侯世族,还有各地的富豪们借贷,要他们募捐,朕还多次削减官俸,朕在西圆卖官,卖关内侯,还动用了少府和万金堂的私财,就这样,还不够用吗?”天子愤怒地说道,“你天天对朕说没钱,朕就不信了,那么多钱,都到哪去了?是不是被你们这些人中饱私囊了?”
王瀚也生气了,他为了大汉国呕心沥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今天竟然被陛下怀疑自己中饱私囊,他忍不住大声说道:“陛下,那钱都在西圆的万金堂里,什么时候到过大司农?”
天子给他顶得脸红脖子粗的,气得半天说不出话。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崔烈急忙把气呼呼的王瀚拉到自己身后,陪着笑脸说道,“王大人最近给各地来京要钱的府衙掾史骂糊涂了,怎么说话都忘了,陛下切勿怪罪。”
天子早就看不惯王瀚了,这个老头整天缠住他要钱不说,还借钱不还,自己借给大司农的几十亿钱被他以种种借口拖着不还。不还也就不还,他也暂时能忍受,但这个老头变本加厉,跑到长乐宫太后那里骗钱,还说是自己叫的,结果太后向他讨要,自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从万金堂拿钱还给太后,让自己平白无故损失了许多。他正愁没有机会教训一下这个老头。
“把他拉下去,关到北寺狱。”
“陛下……陛下……”
众大臣慌了神,跪倒一片,齐齐哀求。
王瀚不但不跪下请罪,反而怒气冲天地嚷道:“臣宁愿到北寺狱去,也不干这个大司农了,臣这就去。”
他抬腿就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对站在门口的黄门叫道:“快来抓我,快来抓我,来啊,来啊……”
天子气得连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拉下去,给朕拉下去……”
===
诸位大臣也给王瀚的无礼惊呆了,一个个跪在地上,不知说什么好。
“都起来,起来。”天子挥手叫道,“还跪着干什么?这事情还做不做了?”
天子望着皇甫嵩,余气未消地问道:“援兵怎么解决?”
“刘大人的建议非常好,臣认为切实可行。这几年,青州、徐州和兖州三地遭受战乱较少,各郡都还有一些郡国兵,陛下可以下旨征召,让三州各郡都尉陆续率军北上支援。”皇甫嵩回禀道。
“这三州距离幽州太远,等援军赶到,估计幽州早丢了。”天子没好气地说道,“没有其他办法了?”
皇甫嵩摇摇头。
“北军呢?洛阳的北军可以急速北上嘛。”天子指着大将军说道。
大将军何进毫不犹豫地说道:“臣这就去集结北军,立即北上平叛。”
“陛下,万万不可,此时京畿的安全尤为重要,北军千万不要调动。”卢植大惊,急忙阻止道,“还是诏令幽州军各部据城坚守,等待援兵。”
“如果蓟城失守呢?”刘虞心痛地说道,“大人不要忘记,还有几万乌丸铁骑啊。”
“刘大人,目前只有李将军这一支大军可调,但并州的形势远比幽州的形势危急,并州离洛阳近……”卢植尽力解释道。
“卢大人的意思是说幽州可有可无了?”刘虞顿时就生气了。
“刘大人,下官知道你在幽州待过,对北疆有感情,但如今这形势……”
“你不要说了。”刘虞挥手打断卢植的话,躬身对天子奏道,“陛下,臣愿意领兵到幽州平叛。”
“刘大人,你不要着急嘛。”皇甫嵩说道,“陛下可以诏令李将军尽快平叛,但并州的仗要打多长时间,谁都无法预料。只要并州战事结束,李将军就可以率部北上幽州。幽州的事,目前急是没有用的。我们不仅仅兵力不够,还要考虑到鲜卑人想干什么。”
“鲜卑人?”刘虞一愣,随即恍然,追问道,“皇甫大人是当心慕容风会浑水摸鱼,趁机进攻幽州?”
“没有这么简单。”皇甫嵩摇摇头。
===
“叛逆终究是叛逆,他们既然可以和乌丸人结盟,为什么不可以向鲜卑人求助?”皇甫嵩担忧地说道,“张举和张纯是什么人,黄巾余孽而已,十几万叛军是什么人?流民而已。张角的百万之师,张牛角的数十万之众,还不是灰飞烟灭。他们有前车之鉴,为什么还敢重蹈覆辙?还敢犹有过之的称皇帝竖国号?”
皇甫嵩看看屋内众人,语气沉重地说道:“叛逆一定有所倚仗,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倚仗,我们怀疑这个倚仗就是慕容风。”
天子和众大臣蓦然醒悟,频频点头。
“张举不过只有十几万人,也敢称皇帝。”天子讥笑道,“朕还以为他是疯子呢?爱卿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道理。”
“和连死后,我们以为鲜卑会内乱,鲜卑四部大人会为了弹汗山的王位而大打出手,但结果呢?结果是拓跋锋带着五万铁骑赶到弹汗山,一箭未发,就答应了慕容风的十年之约,他是白痴啊?”卢植接在皇甫嵩后面说道,“十年?十年后,魁头的翅膀早硬了,羽翼丰满之后,哪里还轮到骞曼做大王?骞曼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要看魁头高兴不高兴呢。”
“拓跋锋为什么会答应十年之约?一定有个让他难以拒绝的诱惑,他才会放弃拥立骞曼为鲜卑大王。”卢植手捻长须,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诱惑是什么呢?”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二节
“对他们诱惑力最大的,还是边郡水草丰茂的草地。”刘虞说道,“大漠极荒之地,常常遭受旱灾雪灾,一旦遇到灾荒之年,鲜卑人的牲畜就会大量死亡,鲜卑人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往往这种年份,也是鲜卑人入侵最疯狂的时候。”
“由于边郡人口较少,边军反击有力,鲜卑人常常掳掠一番后匆忙撤走,无法深入到人口稠密的富裕之地,所以他们非常想侵占边郡,这样一旦生存受到威胁,他们就可以迅速入侵到我大汉国腹地。”
“无论是檀石槐还是慕容风,对我大汉边郡,都是垂涎已久,但由于我大汉国边境广袤,国势强盛,十几年来,他们一直未能得逞。”
刘虞看了天子一眼,摇头叹道:“自从中平元年,黄巾蚁贼叛乱开始,我大汉国国势日衰,鲜卑人再度开始了频繁入侵,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前年鲜卑人入侵幽州的时候只有三四万人,但今年鲜卑人入侵西凉的规模却达到了十五六万人,几乎出动了整个鲜卑国的兵力,其决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但鲜卑人打败了,被我们打的损兵折将,狼狈而逃。”天子笑道,“这是自落日原大战以来,我们首次重击鲜卑人。鲜卑人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恐怕没有十年根本翻不了身。如果他们还想大规模入侵,只有等到十年之后了。”
他看看卢植和刘虞,说道:“北疆边境,要安稳很长一段时间。爱卿们虽然都很担心鲜卑人,但朕认为你们过虑了。如今事实摆在这里,鲜卑人在薄落谷惨败之后,折损了将近十万大军,他们的大王和连也被杀了,弹汗山王廷的实力也被大幅削弱了,他们还有什么实力入侵大汉?”
“慕容风?”天子突然冷笑道,“他有天大的本事,但手上无兵,他拿什么来图谋边郡?他拿什么来给叛逆们撑腰?”
“所以你们不要想许多,还是先解决援兵的问题,最好这个月就能派兵北上,越快越好。”
===
皇甫嵩和卢植眼见天子没有理解他们的意思,脸上的忧色更浓。
有些事他们不好明说,当心惹恼了天子。如今天子正在气头上,刚才大司农王瀚他极具野心,想雄霸大草原,深为鲜卑其他部落所忌,所以他的损失越大,慕容风就越高兴,但两万人的损失对拓跋锋来说,还是能承受的,他手上的实力依旧很强劲,不比慕容风差。”
“还有一万多人是匈奴的屠各族和东羌诸种。这一万多人死了,对鲜卑国来说,没有任何损失,但对我们却一点好处都没有。东羌诸种反正没有停止过对西凉的骚扰,我们可以不考虑,但死去的屠各族一万士兵和九原旗王暮盖廷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它的后果了。在南匈奴中,屠各族是大族,大约有六七万人,他们的首领虎王和大单于羌渠关系一向不好,屡有谋叛之意。这次我们杀掉了他们一万人,还宰了虎王的弟弟,其后果怎样,不问也知。所以我们一再告诫护匈奴中郎将张楠要小心戒备,以防屠各族造反生事。”
“诸位想一想,现在中部鲜卑大人慕容风的实力有损失吗?没有。东部鲜卑弥加大人的实力有损失吗?也没有。西部和北部鲜卑虽然有损失,但他们尚有足够的实力入侵边郡。所以,陛下说,西疆之战后的十年内边境可保平安,臣认为……”
刘虞没有继续说,那意思谁都明白。
=====
天子背着手,低着头,在尚书房内来回走动。
“慕容风有这么厉害?几年后的事情他现在就安排好了?”
“陛下,只要是在北疆待过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当年大军在落日原惨败,罪魁祸首,就是这个出谋划策的慕容风。此次鲜卑人在西疆大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慕容风动作迟缓,没能成功诱使我们把李将军的大军征调到幽州战场,臣认为,慕容风打了几十年的仗,不可能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他这么做,分明就是在故意陷害和连和其他鲜卑部落,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弹汗山和其他势力,为自己雄霸草原,侵占我边疆州郡做准备。”
“为了自己的目的,葬送鲜卑国八万多士兵的性命,这个人也太可怕了。”天子看了众臣一眼,问道,“诸位爱卿认为刘大人的话可信吗?”
“刘大人太过痛恨慕容风,所以把战后的事实都说成了慕容风的阴谋。”皇甫嵩笑道,“其实,臣认为,慕容风的整个谋划基本上和刘大人所说的差不多,但西疆的惨败肯定不是他所能预料的。在慕容风看来,鲜卑人即使不能战胜我们,从容撤退还是绰绰有余的,只是他和我们一样,没想到李将军会一战而胜。”
天子点点头,望着刘虞问道:“爱卿说这么多,是想告诉朕什么?慕容风的想法即使和爱卿说的一模一样,但最后还是要我们想尽办法去平定叛军,去募兵组军戍守边关,否则,知道了又能怎样?”
尚书房内的大臣此时都已经明白刘虞说了这么多,绕了一个这么大的圈子的最后目的是什么了,大家都用当心的目光望着刘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