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士无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红西三
陈老在旁闭目养神时,陈嘉利就言谈不休。
令周一生意外的是……
“南方中医大的张中建教授,是周老先生的师弟吧”
周一生真心懵了。
他现在真要怀疑,方才是不是如陈老板所说的那样,真是因为病历的事情耽误了昨天的约诊,现在一口道出‘张大爷’的名讳,显然是经过调查的。
即便现在是网络信息社会,两天查清一个人的信息,这手段也着实厉害了。
有钱人都不是白痴,不调查清楚,人家凭什么相信周家诊所相信爷爷!
此时再去看陈老闭目养神的模样,周一生
第59章 爷爷傻眼了
既然打定主意让爷爷瞧病,陈嘉利将他父亲的病例准备的很充分。
一个公文包装得鼓鼓囊囊的,各项检查单皆按照病情时期排列,页首夹着回形针分类,最早期的病历纸张已经显得有些老旧,有得甚至有些长霉了。
长霉的癌症病历可不多见,大多数是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是很短的。
即便在各类癌症中,早期鼻咽癌的五年生存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但鼻咽癌这东西初期发现很难,数据统计有着极大水分,大多数患者到了中晚期才确诊,到了这时候,五年生存率就降至百分之五十,也就意味着有一半的患者面临死亡。
发霉的病例,给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喜悦。
陈嘉利紧赶着抖了抖病历本,尬笑道:“我回去也吓了一跳,明明放在老家书柜里,不过南方太潮湿了,您是没见识过回南天的厉害……”
周寿明接过病例,坐在了花坛边沿,中心院的护士很贴心的拿来坐垫,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前天陈老来问诊,他们就看在眼里,虽说周寿明当时没说出什么毛病,但对癌症的见地却让人耳目一新。
秦中中医院在国内中医行业靠后,但也是排名前六十的水准,三级甲等。院长凭什么跟这么一家私人诊所做联合义诊,很能说明问题,周老先生肯定是有大本事的人。
爷爷看病例看得很仔细,从第一页翻起,西医的检测数据无可替代,现在的中医要不会看化验单,那是端不起饭碗的。
起初,大家都非常期待周寿明的发言,但随着时间推进,老爷子翻页速度太慢,更有一种要从头看到尾的架势,耐心不知不觉就被消耗光了。
陈嘉利有些耐不住性子,朝着公园外左顾右盼一番,找准了目标,对周一生道:“靓仔,先让老爷子看病历,我去外边便利店买点水,五分钟就回来……这气候干的人难受。”
说着,陈嘉利拧头走了,一边走还一边掏出纸巾揉鼻子。
周一生看着他有些欲言又止,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随即目光又落在了陈老的身上,若有所思起来……
也就是陈嘉利前脚刚走,病例翻到一半的周寿明发话了:“老兄弟确诊的很早啊,我看病历上写,当初是因为感觉呼吸不畅去做得检查”
陈嘉利不在,陈老有些抓瞎,原本儿子在还能描述病情,他只得让护工拿出纸笔,开始回复:“年轻时抽烟,一天一包半,四十岁多岁就有支气管炎了,当初以为是发病去了医院,后来没想到顺便查出肿瘤,抵住了气管口,病情恶化后,就做了气管手术……”
诊治支气管炎时检查出了癌症,不得不说,陈老运气实在是好。
鼻咽癌分三种病理类型,上行、下行,混合型(上下),陈老所得的是下行型鼻咽癌,肿瘤向下生长,最显著的症状就是压迫气管阻碍呼吸,较容易能被发现。
上行就痛苦了,一直生长令人毫无察觉,直到压迫了颅顶神经,那就是头疼欲裂的感觉,大多感到头疼的鼻咽癌患者,基本都到了中晚期,直接面临百分之五十的死亡概率。
混合型更容易被发现,但也同样是最棘手的,即便早期有所发现,对患者折磨是两方面的,头疼、呼吸困难,化疗见效慢,即便消灭大部分肿瘤后,想做残余清除手术也是大难题。
陈老递出一张字条后,笔下未停,写完后又笑嘻嘻递给了爷爷:“有时候啊,人就得信命,像我,这么大把年纪,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就是说话不方便。当初和我同病房的病友,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两个,另一个现在还在病房里待着,根本没我这么潇洒自在。”
乐观,陈老是真乐观。
气管切开后生活不便,也能有类似自我安慰的想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在患者情绪问题上,对预后也是有一定帮助的,不夸张的说,有些人患癌症,不是控制不住,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情绪不稳定可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严重的情绪紊乱会导致内分泌出现问题,是心理引发的生理变化。
至于命理一说,周一生不置可否。
他是不信命的,可有时候人生真得很奇妙,不然他怎么会得到系统
但就生病问题上,外部因素显然大于命理玄学。
“陈老,你有家族病史吗您的父亲、或是爷爷、祖辈们有没有得过鼻咽癌”
周一生的问题,让陈老一愣。
爷爷周寿明也抬起头看着孙子,已然明白他想说什么,却是摆了摆手:“癌症有遗传性,不过那是遗传学角度的论断,没有实际参考价值。”
爷爷对这方面其实了解不多,所以说法
第60章 引导
陈老问遗传吗
爷爷有些答不上来。
从科学角度上看,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陈老母亲、阿姨都有鼻咽癌病史,家族成员的患病率有些高得离谱。
周寿明毕竟不是一线医生,老人家虽然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但在信息接触面上却不够全面,所处的位置代表着接触层面……
几十年的老中医,医术辩证能力肯定很强,暂且不论鼻咽癌患者主要集中在两广、大福等沿海地区,但仅是爷爷所能接触的癌症患者基数就少的可怜,没有患者,何谈的诊治经验爷爷再好学,也不会没事儿主动钻研某病情的医疗调研报告。
周寿明看向了孙子,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便问:“你对这方面有了解一定有根据的说,不能信口开河。”
周一生点了点头,稍稍组织措辞,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一下:“鼻咽癌主要集中南方,南方比北方患病率高,而在南方,沿海地区发病率又高于湘南、湘西,沿海地区内有两广、大福,患病率排名由后到前,大福最低,岭西第二,岭南位于首列。”
“所谓的遗传性是有这么个说法,但却并不是直接的癌细胞基因遗传,也就是说父母患病,不会直接传染给下一代,而遗传的是什么呢易感性,容易感染。”
“除此外,黄种人是患病主要人群,白人患病率其低,有人专门做过调查,在国外鼻咽癌患者有80%来自华侨群体,研究证明移民后患病率并未降低。”
“而当白人移民东南亚的调查中,也有患病率上升的趋势,整整提高了百分之六十。”
有人会疑惑,调研成分中为什么没有黑人
黑人虽然分布各国,但最大的基数还是来自于非洲,非洲是各类疾病患病率、救治率最低的地方,医疗系统极其落后,在统计数据中加上黑哥,数据偏差值就太大了。
所幸爷爷、陈老也没问起这件事,注意力只在于患病率上。
“综上两点,可以得出遗传易感性,地域集中性的结果,而白人移居东南亚患病率提高,其实也点出了环境、饮食的因素在内。”
“陈老,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咸鱼’是导致鼻咽癌的罪魁祸首”
就鼻咽癌这件事上来谈,要说信命,那就太扯了。
从发病率上看,那岂不是说,北方人的命,要比南方人好得多老广简直悲催,上天选中的‘鼻咽癌之子’。
所以说到底,疾病的来源于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去过南方的人都知道,南方的干活市场有多么兴旺,各类海产干活,最常见的就是散发着浓郁咸味的梆硬咸鱼,售价还不便宜,一条最低档的马鲛一斤也要七、八十元。
要是有人去过老广周边的海岛,对于此类干活市场也一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的,满街的咸鱼堆成山,红的、青的、黑的、大的、小的。
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海岛,在旅游业发展后,对岛民最大的收入提升既不是民俗、餐饮,而是这类干货的售卖,外地人根本无法想象老广有多爱吃咸鱼。
米饭上锅,盖盖前切一块咸鱼放入盘中,咸鱼下方铺上姜丝,淋上食用油,与米饭一起蒸熟,一家三口能就着咸鱼吃掉一锅米饭,唯一的配菜就是一盆滚菜汤而已。
地域饮食习惯,是导致规模性疾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啊。
陈老点了点头,写道:“原来穷,吃不起菜,各家各户都是用咸鱼下饭,得病后医生倒是说起过不要吃了,病友也说咸鱼致癌。”
是的。
前年‘咸鱼’已经被列入世卫组织的一类致癌物质当中,致癌物中分三类——
三类致癌物,致癌成分研究,尚不明确,但有风险存在。
二类致癌物,有致癌风险,但不一定致癌。
一类致癌物,明确表明大幅度提升致癌概率。
最为讽刺的一点……
‘咸鱼’后缀还有专门的标注chinese-style。
什么意思
中式咸鱼,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广式咸鱼。
与其一同上榜的还有大家不陌生的槟榔,都是食物类一类致癌物,实在很难想像这两类东西都是南方几个身份最畅销的商品,辐射群体上亿人。
周寿明有些恍然:“所以,疾病还是与群体饮食生活习惯有关,老祖宗说得没错,病从口入啊。”
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必然是相同的。
&n
第61章陈家上门(为盟主‘银盾骑士’加更!)
下午义诊开始前,陈家父子走了。
陈老满脸忧虑,陈嘉利则犹如失魂落魄……
鼻咽癌
癌症
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想不通!即便有周寿明与周一生不厌其烦的解释,将这个病的易感性完整告知,他也不能理解。
因为癌症是不遗传的,而且他也没有多么频繁的食用咸鱼,在朋友圈繁荣时代来临,各种公众号曝光了老广靓汤嘌呤过高的研究结果后,他就连老火汤也很少喝了,非常注重养生。
周家爷孙的逻辑、说法,在他这里是不成立的。
可不管成不成立,确诊结果在周一生心里,已经是实锤了。
如今也只有唏嘘无限。
唯一的利好消息是病情发现的早,鼻咽癌1期,抓紧治疗,治疗结果不会太差。
……
下午五点。
三天义诊落下帷幕。
周一生这三天的收获颇丰,辩证经验有显著提高,最主要的是检测功能升至a级,所提升的深度分析看似有些鸡肋,但却能给他提供延伸性思路,具体功效体现还不明显,尚且需要大量病例进行尝试开发。
a级人体扫描检测功能(91/10000)。
经验值呈十倍增长,短期内不需要期盼升级了。
夜晚,中医院组织了庆功宴。
爷爷没拒绝,因为是中医院老宋打来的电话,两人许久未见,这次义诊有中医院参与帮了不少忙,从现实角度出发,周家诊所的知名度肯定是会有显著提高的。
省台那边已经确定了,今晚的新闻轮不上,明天会给一个四十五秒的新闻片段。
不管爷爷是否在意虚名,人情得认。
老爹很喜欢这种场合,饭局肯定少不了他,周一生就没去凑热闹,收拾收拾心情,明天打算去中心院报道。
请假的这些天,苏权没少给周一生发微信询问情况,周一生则用生病借口搪塞,虽然关系很铁,但关于小虎的事情,周一生不想再提。
而经过几天的休息,周一生也觉得心态调整得差不多了。
时间的确能冲淡一切,初时复杂的情绪,如今已然淡了许多,或许未来多经历几次,也就能逐渐适应。
晚上,周一生给江建成去了一条消息,询问明天是否可以回岗。
一周休息,正好到了轮班的时间。
江建成回复:“你们实习生转科,来了几个新人,小组有调换,你继续跟原来的带教小组,另外把你和聂高阳放在一起了,还有一个你们学校的小苏,明天是晚班,来了之后先过来找我销假。”
苏权跟了陈医生,这事儿早在微信上就说过了。
聂高阳进组周一生能理解,把两个定科实习的分在一起,能提高小组效率,两人都是熟手了。
可加入苏权,周一生在想是不是江建成给开得后门,考虑到熟悉程度,安排了一个周一生的同学过来。当然,这也只是周一生的自我猜想,也有可能是巧合。
当晚,周一生没着急入睡,熬夜到两点看了看教学书,准备调整一下生物钟,应对接下来的急诊夜班。而第二天早上,他也没睡懒觉,拖着疲倦起来,准备好充足的睡意,中午午睡一觉睡到晚上上班。
急诊重开已经三天。
义诊带来的效果显著,有些在义诊点咨询过的人陆续过来开方,一大早就颇为忙碌。
周一生在诊所的工作就是打打下手,帮着柳姐准备输液药物,或是在药柜包药。
上午十点。
一辆熟悉的丰田阿尔法开到了诊所门前。
粤e牌照,熟人。
老爹眼尖的不行,他昨晚应该就听说了陈老到来的情况,没想到他儿子也查出了同样的癌症,父子俩同病相怜,可悲可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