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一名辽东镇的军户大多能分二三十亩好地。在没有农业机器之前,单靠人力、畜力,一个人哪里耕种得过来?显然是要用奴隶,或者雇佣长工。
当然,现在哪有当长工的人?傻子才干,自己给自己种地不好么?到处都是良田,只是缺少人种。
而正在军中服役的士卒,每人可分四五十亩地。跟着张昭出塞作战的士卒,每人可分八十亩地。
张昭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要尽快开发辽河平原。这是一种另类的“包产到户”。华夏民族只有不够种的地,哪有地多起来不知道怎么种的事?
而且,张昭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要为后续收税做准备。把土地都分下去。按照这些土地的面积,可征收的税就多起来。
否则,你指望着那些百姓主动把开荒的土地拿到县衙去登记,然后主动缴纳皇粮国税,那怎么可能?
傻子都不会干这种事。
所以,他直接把土地都先给分配下去,反正到时候就按照土地面积来收。
另外,辽东还有大把的土地没有开垦。开平那边正在招募建设兵团,一个个的往这些富饶的土地里洒过去。
…
在抚顺所逗留两日后,张昭在抚顺关又停留五日。因为抚顺关的地位比卫所还要重要。
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关城,还是东北最重要的边贸之地。不仅仅是建州三卫,海西女真各部都会来此交易。
张昭历来是主张对商人征收重税。主要是大明的商税太低了。只有3.3%。
当然隐性成本不少。不过,那是朝廷要做的事情。保证商路通畅,规范市场,打破垄断、地方保护主义,这是朝廷的责任所在。说白了,就是把商人们的隐性成本降低,把钱都收到朝廷的口袋里来。
加征百姓的土地税,这会搞的官逼民反啊。而且,直接破坏消费市场。折腾商人可就没有这种风险。特别是只从事贸易转运的传统商人。
张昭花费数天的时间调研,接见幽州商行在此的经理,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定下来征收商税的规章制度。
是以,四月的最后一天张昭才抵达萨尔浒,这明末时的名城。大明在辽东战略态势彻底转为守势的那一战:萨尔浒之战。
当日,辽阳军左卫千户杜声用火炮轰塌萨尔浒的城墙,此时还没有修复。一个大大的豁口,正好方便城内外的进出。只是在午后的阳光中看起来有点丑。
张昭由杜声、王武、庞泰、赵师爷等人簇拥着走上萨尔浒的城墙。
这是一座由浑河部经营多年的小城,建造工艺很差劲,比大明的土围子强不了多少。
“大帅…”杜声见张昭似乎感慨良多,走上前来,正要介绍一下浑河的情况,也是给他自己表表功。最近明军中流传的竞争是:多长时间攻破敌军的堡寨。
结合防守兵力、城墙的坚固程度,公认的最高纪录是新军营九团千户李逍遥创造的。他在一个时辰之内,攻下苏护部的古勒寨。推平建州右卫。
张昭摆摆手。
他穿着一身青衫,负手而立,站在萨尔浒城的城头,凭今吊古。他的感受,此刻身边的将士、幕僚们并不懂啊!
他们都不知道那一战对大明而言多么的惨痛啊!他这个后来也只是凭着古籍去翻开那历史尘封的惨痛记忆。
萨尔浒战役,明军损失约五万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万匹,损失枪炮火铳2万余支,至此整个辽东镇元气大伤。后金夺取战场主动权。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他们不断的蚕食大明,最终席卷天下。
张居正要是知道,估计能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万历初年的张相公执政,大明一派盛世迹象,谁会想到要亡国?而他精心教出来的帝王学生,在晚年时也就剩下点眼光。他知道连丢抚顺、清河等地不对劲,要弄死后金。但做事的人呢?
戚少保已去。名将李如松死在一场追击战中。中枢辅臣再无张相公筹划钱粮,兴修水利。大明的国运在这一战中倾颓!
比较搞笑的是,明末为国家筹备钱粮最得力的竟然是九千岁魏忠贤。
张昭心情激荡难言,对身边的王武道:“小二,逍遥打的不错。打出大明的军威。”
王武满脸的骄傲神情,道:“相公,要不要去古勒寨看看?”
张昭负着手,笑道:“撮尔小部,灭就灭了。哪里值得我专门去看?把那个什么哈丰阿给砍了,留着浪费粮食。我们大军直扑辉发部。打通和松嫩平原见的通道。”
王武嘿嘿一笑。
旁边的参谋高一典记录着张昭的命令。
这时,一名信使急冲冲的而来,在马上敬礼道:“大帅,哈达部反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灭哈达部
张昭身边跟着三四十人,在听到信使带来的消息时,所有人都为之呆滞。
这倒不是说大家都被哈达部反叛而吓到了,而是真正的惊讶难言。
哈达部的首领多罗胆子肥啊!如今大明大军出塞,在战略态势上几乎是三面围住哈达部。且以明军这十来天的战绩,基本是一日之内平掉数个堡寨。
在这样的情况下,哈达部还敢反叛,不得不说:勇气可嘉!
短暂的沉默之后,张昭身边的军校们顿时激动起来。辽阳军左卫千户杜声激动的当场单膝跪下请战,道:“大帅,末将请求率兵灭掉哈达部。”
按照张昭定的规矩,自军中改革开始,首要第一条就废除上下级之间的跪拜礼,改为举手敬礼。
此刻,老杜是激动之下,连面皮都不要了,直接跪下恳求出兵。抬手敬礼,或者躬身行礼,那有单膝跪下行礼更能表达他的决心?
一帮将校都反应过来,纷纷道:“大帅,末将率本部兵马平叛。”
张昭身边跟着辽阳军右卫、新军营四团、辅兵二团为中军。
加上驻守在萨尔浒的辽阳军左卫,还有前出到哲陈部的宁远军。
如此多的军队,灭掉海西女真的哈达部,纵然他们的实力比苏护部强点,但最多两千人,肯定能推平哈达部。
张昭之前就许诺过辽阳军左卫千户杜声,下令道:“杜千户,你立即率军从萨尔浒出发平叛。辅兵二团前出哲陈,问一问辉发部的意见,他们是战还是降。
令李搏涛率宁远军往西边的辽源打,把丘陵地带的哈达部都灭掉。传令出去,令开原守将方兴率部出长城,与辽阳军左卫合围哈达城。”
“是,大帅。”
众将轰然应诺,齐齐躬身行礼领命而去。
辽东这里略作停歇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
…
在张昭下令平叛时,哈达城内早已经由混乱变得平静。
并非哈达部的首领多罗脑子进水要高举叛旗。他仅仅见过张昭两次早就是吓破胆。
但是,张昭的条件对哈达部内部的利益集团而言,太难以接受。张昭的木杆在地图上一划拉,直接哈达部一半的土地,而且全部是高粮食产区的平原、丘陵地带。
这谁愿意?
所以四月三十日的凌晨哈达城中直接发生叛乱。准备按照张昭部署迁移部族的多罗被哈达部的贵族们杀死。
哈达城位于开原、铁岭一线外的长白山脉之中,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距离明军的长城非常近,不过二十里路。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这座周长不过三里的小城中气氛冷寂。城中已经被戒严。
刚刚执掌大权的哈达部贵族们在城主府中开会。两派意见争论不休。
焦点在于:是死守哈达城,还是将山脉中部众迁移到辽源一线的丘陵、平原上。
年方三十四岁的佛尔衮是此次叛乱的主要人物,他对大明随意限定哈达部的地盘非常不满。这都是他们祖宗一刀一剑打下来的,凭什么因为明将一句话就割让出去?
而且,从此之后哈达部还要缴纳赋税,承担徭役。这让身为部落中特权贵族的他如何愿意?
“多罗有亲卫跑出去。咱们反叛的消息肯定已经被明人得知。以我的意见,咱们应当放弃哈达城,带着部众撤离到辽源那里产粮的土地上。在那里和明军决战。”
“佛尔衮,你满脑子都是女人蠢货。你没看最近发行的真理报吗?大明的兵锋已经灭掉哲陈。咱们如何远离的了?还是在山间固守最稳妥,应当把部众都收回来。”
“哼,把兵力收回来守这座小城?守不守得住,你们心里没数吗?报纸上不是说了,明军覆灭苏户部的古勒寨只用了一个时辰,你们能守多久?”
十几名叛乱的贵族在城主府中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在晚间时不欢而散。
佛尔衮则是往城主府后面而去。
…
…
在哈达部的贵族们纠结时,杜声已经率麾下两千人攻进萨尔浒西面的山脉中。
这里山脉的区域,大约有一个县的面积大小。两千明军并不算多。但他们沿着山路进攻,三天之内就打到哈达城外。
此时开原参将方兴早已率麾下三千辽海卫精锐出关,扫平边墙附近的哈达部众。
杜声和方兴两人在哈达城下汇合。明军近五千余人四面将哈达城围住。军容鼎盛。
方兴微微仰头看着山坡上用条石修建的“坚固”的城堡,语气感慨的道:“我是真没想到哈达部会背叛啊。他们立边墙较近,部落中不少人会说汉语。”
杜声笑眯眯的模样,穿着盔甲、披风,站在山间的河流边,笑道:“这不是反叛的正好吗?否则,麻烦事一大堆。”
方兴无语的笑着摇头。张大帅的理念现在真是深入人心啊。辽东军上上下下满脑子都是军功。现在就都希望着这帮胡酋们都叛明,大家好捞军功。
所以说,张大帅也是厉害啊!这才来辽东多久,就转变整个军中的风气。
火炮还没运送上来。两个主将也就聚在这里再闲谈一会,杜声道:“方将军,要我说,哈达部背叛在情理之中。你想想,历年来在关中横行无忌的都是那些部落?
海西女真最远也就是乌拉部来抚顺关贸易。在关墙内闹的最凶的就是哈达部、苏护部。这两部是边墙附近实力最强的部落嘛。嘿嘿!”
方兴点头道:“确实如此。哈达部的部众并非都在此地。有人看到佛尔衮往北面辽源一线跑了。大帅可有做布置?咱们待会要不要往北追击。”
这话说的就有点意思。
明军现在最高纪录是一个时辰平定女真人的城堡。他们近五千大军在此,估计最多半个时辰就能杀的这帮哈达女真哭爹喊娘。此时才上午九点许。要不要继续往北追呢?
杜声从萨尔浒过来,知道最新的消息,道:“无妨。宁远军早就在那边等着的。而且大帅将新军营的辅兵二团派出去,兵锋直指辉发部。他们要敢动弹,立即就打。”
“嗯。”
方兴话音才落。明军小型火炮的轰鸣开始了。
“轰!”
“轰!”
…
…
此时,率部众约五千余人往北跑了两天的佛尔衮还没走出山脉,迎头就遇到进山的宁远军。
“嗖嗖!”
箭如雨下。
一茬茬的女真士兵倒下。
蓟镇军换装,把废旧兵器运送到赤峰城和海西女真四部贸易,但是这些兵器里面可没有盔甲。
第五百一十三章 脱颖而出
四月三十日,张昭的命令下来。宁远军参将李搏涛率部在长白山脉下的丘陵、平原中纵横奔驰。
这一带其实已经是和海西女真辉发部接壤的。
但是辉发部上下早就开始收缩部众。哈达部被消减一半的土地就受不了,而被消减六分之五的土地的辉发部却只能乖乖的忍受。不忍受就是人头落地。
因为,张大帅当日明言:我真诚的欢迎诸位举旗造反。
而至五月初二日下午,李搏涛已经打通这一百里之地,率部攻进山中。
正好迎头撞上哈达部的佛尔衮。
战斗毫无悬念。只是佛尔衮跑的比较快,他在抛弃妇孺、部众后很快就突破明军的防线。
不足两千的明军,其部战斗力再强悍,他们的包围网还是有漏洞的。佛尔衮抓住机会逃走。
不过宁远军的指挥佥事丁四娃指挥骑兵穷追不舍,于五月初四,在乌拉部的领地中将其擒获。并带回到明军军营中献给参将李搏涛。
夜间篝火熊熊。
李搏涛得胜之后心情大好,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他的信使在昨天上午就已经和攻破哈达城的开原参将方兴、辽阳军左卫杜声两部相遇,交换消息。
同时,往后方运送俘虏、财物的士卒们带来张大帅最新的命令。他们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已经完成。可以稍作休整。辽阳左卫即将前来,与他们合兵一处。
开原参将方兴将负责哈达城那一片山区的防务,并且要往镇北关增兵,威压叶赫部。
“四娃,你小子可以啊,这么胖竟然还能骑马追的上这鞑虏。”
丁四娃让人将佛尔衮带上来,坐在自己的案几边,抚着圆滚滚的肚皮道:“玛德,这和劳资胖不胖有什么关系?”
“就是,又不是办事,还讲究知识。”
“哈哈。”
李搏涛得意的笑起来,先不搭理跪在地上的佛尔衮,举杯道:“来,咱们为四娃一起干一杯。这功劳是他的,也是咱们宁远军的。回头上报,大帅肯定有封赏。”
宁远军远在辽西,其实在辽东军中只能上二线部队。这一次宁远军出了大风头,打的最远。令他心中极其高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