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而这一战也让他看出部下们的能力来。麾下将领中,真正懂用兵的恐怕是丁四娃。
他这个参将都要略逊一筹。毕竟大家伙一直都在长城上防守。而且还是防御朵颜卫牧民的进攻。军事能力都没有得到锻炼。这打出来一趟,反倒是让众人的能力都展露出来。
“干杯。”
宁远军的将校们纷纷举杯痛饮。
如今是五月初,算是夏季。而长白山脉之下的丘陵夜间凉爽。所以犒赏三军的酒宴干脆就在军营的户外举行的。而夜间蚊子多。驱蚊的苦艾等物早烧起来。
这一趟大战,三千宁远军出关,大约折损了五百余人。剩余的兄弟们自然是士气满满。
因为军令早就传下来。出关作战的士卒每人分八十亩地。这还不算缴获、赏赐、抚恤。
李搏涛喝下一杯酒,这才审问佛尔衮,让人将他嘴里的臭袜子拿掉,问道:“你就是哈达部中最死硬的叛明份子?怎么样,你现在服气没有?”
这两三天俘虏都不知道抓了多少个。佛尔衮在哈达城的所作所为自然是都被人抖出来。
佛尔衮昂着头,很光棍的用汉语道:“不服。”
李搏涛“哦”了一声,看着他。
佛尔衮道:“第一,张大帅倚强凌弱。三部明军合计七千人围攻哈达部。以我们部落的实力如何对抗?这打输了就输了,要说服气肯定不服。
第二,你们有铠甲,手中又有新式雁翎刀。我们的勇士们只有一些骨箭、铁刀如何打的过?这并非是我们不够勇敢。
第三,部落中其他人要肯听我的话,率领部众往丘陵、平原迁徙。你们不到两千明军如何拦的住?可恨他们鼠目寸光。”
“哈哈。”
正在宴饮的明军将校们一阵哄笑。
李搏涛都懒得再反驳。这个哈达军事贵族的想法倒是有的,但是要说眼光,他还真未必是什么好眼光。无非就是想从松嫩平原逃到福余卫那里去吧。
哪又如何?福余卫、乌拉部、辉发部联手就能打得过大帅手中的兵马吗?做你的春秋美梦去吧。
李搏涛挥手道:“送到鞍山驿去挖矿吧。”
两名明军士卒上前来将表情依旧桀骜不驯的佛尔衮拖走。
酒宴继续。
哈达部灭。
…
…
四月底五月初,辽东大地上风云激荡。先有李逍遥打“神仙仗”,三千军马威震辽东南。继而有哈达部反叛,被明军三日内平叛。将近十万部众沦为俘虏,被送往沈阳城、鞍山驿搞开发。
这样的变局,正在执行废除卫所改革和军事改革的辽东都司内的士卒们、军户们都在跟随真理报在关注,更别说关外的诸部。
辉发部在看到新军营的红色苍龙旗后,阖族上下就立即统一意见准备投降。
叶赫部根本就没有抵抗意志。事实上或许之前有,但是随着哈达部被灭。在战略态势上,叶赫部被明军三面包围。他们早就决定遵守张昭定的规矩。
于此同时,还有一支部族感受这激荡的风雷:建州左卫。
二月份,世袭建州右卫的苏护部反叛,他们派人招降同根同源的建州左卫。
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福满父子俩决定跑路。
只是,他们预计大明将在半个月之内平定叛乱。所以在山林中只囤积了十几天的粮食。但如今的实际情况却是大明的名将张昭却拖延到四月中旬才出关平叛。
这可苦了他们。
没有足够的粮食吃啊!
五月初六,如同叫花子般的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带着约两百名部众、族人步履蹒跚的出现在故地佛阿拉。
而这里早就被明军占领。从鸦鹘关出来的明军打算在赫图阿拉建立县城。
因此佛阿拉这里作为交通要道,要设一个镇。有一个总旗的明军在这里驻守。
锡宝齐饿的已经不成人形,拿出自己的官印,敕书,泪流满面的对明军总旗道:“大人,先给口吃的吧。”
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
建州左卫的遭遇,在明军中一时传为笑谈。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早早的投奔大明不好吗?非得在深山老林里当几个月的野人。结果呢?
这些议论声在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福满父子俩抵达梅河口城见张昭而传遍辽东边墙内外。
负责征讨建州女真的主将是李逍遥。五月初六建州左卫来投时,他并不在古勒寨、赫图阿拉。他已经率部打到通化、白山一带。
建州左卫被他下令暂留赫图阿拉,其首领锡宝齐、福满父子被送往梅河口去见统帅张昭。
其实按照战前的方略,像建州左卫这种情况要处理起来很简单。佛阿拉都被明军占领,这帮人也就两三百人,就地安置,登记到官府籍册中就是。
但是李逍遥知道张昭对建州左卫有看法。去年时在大帅岭表现的非常明显啊。是以,他将问题上交给张昭亲自处理。
…
梅河口。
五月初正是盛夏,但关外依旧是凉爽的很。山林中一片葱郁。张昭的营寨在河水边。
营地里,士卒、军马、民夫们来来往往。约有一万余众。
锡宝齐、福满父子俩战战兢兢的被带到张昭的大帐中。锡宝齐这是第一次在这样略显私人的场合见到明军统帅张昭。
只见大帐中颇为繁忙。一排排穿着绿袍的官吏和穿着土布军装的将士们处理着公务。名震天下的张大帅正和一名年轻人说着什么。
带路进来的亲卫上前去通报一声,就见正中的张大帅看过来,神情随意,道:“叫他们过来吧。”
锡宝齐见过张昭数次,不以为奇。而福满是第一次见张昭,心中大感震惊。
年轻自不必说。
首先,这位名震天下的统帅非常的英俊。随随便便站在那里,穿着一身明人常见的青衫直裰,头戴唐巾,其身姿修长当真如玉树临风,更兼之容颜俊朗。
单纯的论卖相就是极其出众的人物。这远超他的想象。
其次,这位张大帅身上没有佩戴任何兵器,且就在私帐里接见他们。这与他想象中强硬、威严的明朝大将形象相去甚远。
锡宝齐走上前来,低着头,叩首跪拜道:“下官携犬子拜见大帅。”
张昭正在问高一典为何产生要去往前线的想法。可是和恋人张静产生矛盾。年轻男女产生矛盾实在太正常,需不需要他派庞泰去帮忙调解一二。
张昭很清楚,新军营初级学堂里毕业的女孩子,大半的性格恐怕都要和后世的女生差不多。因为单单军训这一点,就足以增加她们的英武之气。
这时,张昭看着跪拜的锡宝齐、福满父子俩,半响之后笑一笑,道:“你儿子可不是犬子啊!”
这话把锡宝齐给吓的不轻,赶紧再次叩首,道:“下官不敢。”
张昭摆摆手,道:“你们建州左卫既好好的参加苏护部造反,又不乖乖的迁徙至鸦鹘关以内,你给我解释下,你们怎么想的?”说着,拿起茶杯慢慢喝一口茶。
锡宝齐头脑灵活,这是必须要交待的事情,他一路走来这四五天怎么可能没想好理由,苦着脸道:“
大帅,当日建州卫百户、下官的堂兄哈丰阿派人前来劝降。下官久沐大明圣恩,岂敢背叛?因而率部众逃往山中。仓促之下在山林中迷路,又兼之形势不明,恐被当做叛党被杀,迟迟不敢出来。前些时日熬不住没食物大着胆子走出来,才知道大帅虎威,已平定叛乱。”
“呵呵。”张昭扭头对高一典道:“曼成,看看人家多会说话。多学着点。不然连妻子都哄不好。”
张昭召见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大帐之中不算忙碌的官吏,以赵师爷为首的幕僚,还有军官,主要是以庞泰为首的军事参谋(主要是表现出色的年轻将校和新军营初级学堂毕业生),此刻都看着这里。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都哄笑起来。
高一典长相普通,年纪十七岁,这时给同僚们笑的有点绷不住,挠挠头。不过,新军营这里的风气也没有人去认为宠爱妻子有什么不对。上行下效嘛。
锡宝齐赔笑着,不敢废话。福满更是不敢出声,张大帅虎威并非只是说说,弄不好就是人头落地。
张昭道:“锡宝齐,你那什么堂兄,表兄都被我砍了。你脑袋瓜子挺灵活的。建州左卫这样安排吧。工匠全部安置到鞍山驿冶炼铁器,会种地的人到辽西去当长工种地。哪里的军户们正缺人手。剩下打猎的战士大概还有多少人?”
张昭正说着话,突然这么问一句,把锡宝齐吓的一跳,下意识的就想脱口而出报出数字:30余人。但硬生生的压住。只是转念一想,他现在瞎说,只怕要脑袋搬家。在佛阿拉明军就做了登记,具体多少人张大帅不知道?
一念及此,锡宝齐跪在地上道:“回大帅的话,下官部落中从事渔猎的战士有34人。”
张昭没说话,看着锡宝齐,片刻之后将茶杯随手放在书桌上,叹口气道:“锡宝齐,你这么老实,搞得我想杀你都找不到借口啊。”
锡宝齐、福满两个顿时浑身僵硬,汗出如浆。
一旁的王武接话道:“相公,两个鞑子,杀就杀了,要什么借口?”
锡宝齐这才醒悟过来,张大帅在敲打他,赶紧“配合”的道:“下官这条命是大明给的。恳请大帅让下官能有个机会为大明效力,虽死无憾。”
张昭点点头,道:“你挑二十个战士,我依旧允许你担任建州左卫的百户。你们带着自己的家眷到鸭绿江边上去,那里还有不少建州女真的堡寨没有臣服大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你们部落里其他战士,到大宁都司去服役。”
锡宝齐算是听明白了。建州左卫完蛋了。张大帅直接将之拆分为四部分。同时还把他一脚踢到鸭绿江边自生自灭。长白山三部可不会认他这个建州左卫都督。
但是此时不答应还能如何?人资屋檐下,不能不低头。
锡宝齐道:“下官遵命。”
张昭点点头,挥手道:“行了,你们出去吧。”
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
锡宝齐和福满两人走出大帐,一名亲卫让他们两人稍微等一会。片刻后一名小吏将一封新写就的任命书拿来。
锡宝齐打开来,上面写着:兹任命建州左卫百户锡宝齐为鸭绿江征讨使,剿灭鸭绿江边不臣者。纸张上盖着鲜红的征虏前将军印。
“多谢大人。”锡宝齐接了任命书,对小吏躬身行礼,带着儿子往营帐外走。
等出了营帐,福满忍不住问道:“父亲…”
这位张大帅果然是心思莫测啊。把他们建州左卫打散融入大明不算,还要将他们最后一点余力榨压干净。二十余人在长白山三部那边弄得死谁?怎么发展?别搞的连饭都吃不上,在山里当强盗。
锡宝齐长叹一口气,道:“走吧。”认命吧。
…
…
大帐之内,众人又各自忙碌起来。大军出长白山余脉,面临的是辉发部。
辉发部已经决定遵守张昭的规定,将部众收缩到一个县之内,并接受大明的官吏进入。
这就有大量的事务要忙。而数万大军出塞不容易,张昭并不打算止步于此。而是要全面收复松嫩平原,灭掉福余卫。进而打到三江平原里去。
即今佳木斯、共青城一带。
而这路途上的乌拉部如果不听话,那就顺路灭掉。其他部族一样如此。不尊大明号令者,亡!
见众人都忙碌着。王武知道张昭其实在刚才变更了想法,道:“相公,你为何要把锡宝齐父子俩放走?”
张昭正坐回到书桌里,微微沉吟片刻,失笑道:“榨压一下他们的剩余价值罢了。”
明末时,满清造的孽何止千万条人命?罄竹难书。他自来到大明朝掌握军权起,就决定不会让历史重演。
时至今日,李逍遥灭掉苏护部叛乱。建州右卫、建州卫两部全贬为奴隶。三卫之地全部被大明据有。老奴出身的建州左卫也被他拆分的七七八八,绝对不可能再起。
在他个人心底的这点情绪,还有历史使命感已经算是完成。
其实,他本来的想法是把锡宝齐、福满丢到开平城里去监视居住。那里是新军营的大本营。
如果数百年后大明再亡,那也是其他的原因,绝不会是被建州女真给覆灭的。
不过刚才锡宝齐表现的很聪明,滑不留手,他产生点其他想法。这种聪明人比较适合当工具人啊!
丢在开平老死,真是便宜他了。
广宁军越过鸭绿江边后被朝鲜王国平壤府的知府给拦住,消息已经报到他这里来。这样不行啊。朝鲜国绝对不是什么不征之国,此地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届时,让锡宝齐搞点动静出来。他好找借口插手进去。
朝鲜王国的动态并非如张昭所设想的那般走势,当然这是后话。
…
…
且不提被安排的明白的建州左卫。锡宝齐下午刚走没半个时辰,王承裕的信使和随行的吏员便抵达。
信使是王承裕的一名副手,新提拔起来的判官(从六品)。张昭的便宜老丈人自己才是正六品。
车判官先将公文交给大帐中的幕僚赵子龙,再将王承裕的书信交给张昭,坐下来说话,“大帅,王老大人携下官等两百余人于四月三十日抵达沈阳城。下官五月初一自沈阳城出发。共带来一百名吏员。”
张昭坐在书桌后,点头道:“不错。”转头吩咐道:“曼成,你带人去辉发部,通知库门来见我。驻守在辉发城中,做好先期治理的准备工作。”
刚才张昭没劝动,便放手让高一典去前线闯。其实去辉发部还是有一定的风险。万一又发生哈达部那样的事情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