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

    四月十三日,宁远参将李搏涛率宁远军精锐三千人攻灭萨尔浒城一百二十里外的哲陈部,打通浑河流域的通道。与海西女真辉发接壤。将近两个市面积的良田出现在明军面前。

    明军先于官吏出现,辉发部首领库门在辉发城中急得跳脚。急急忙忙的再次召开部族会议。

    而此时,李逍遥和韩瓒所部共三千四百人,正在沿苏子河而下。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第一座城池,就是古勒寨。

    夜间时,山风呼号。

    李逍遥在古勒寨外十里地的地方安营扎寨。此时,他正坐在火堆边烤火,喝着铁皮饭盒里温热的肉汤,啃着烧饼。这是国泰商行下属开平铁矿的新玩意儿。

    “林同,你说,谁给苏护部的勇气举旗反叛大明?他们有多少实力啊!”

    李逍遥十分健谈。和斥候营的林同在火堆边闲扯。方才林同这被全军誉为“山中之狐”的斥候已经带回最新消息。苏护部的“大军”基本都在古勒寨中。

    没有分兵偷袭的可能。

    林同自徒弟死后越发的沉默寡言,躺在火堆边,看着满天的星空。身处在大军之中,就能感觉到那种正在汹涌的大势:大明正在蒸蒸日上。

    李逍遥没得到好友的回应也不介意,继续哔哔,完全不像一个新军营千户应有的样子,道:“这关外正是法外之地啊。各部落的人都结寨自保。

    哪像我们广平府?设县、镇、村三级机构,管理下沉到基层。他们这里干脆的就是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大一点的部落就修筑城堡。真是蛮荒之地啊。

    所以说,占这么大的面积,他们的人口也就不到三万人。生产力极其低下。”

    林同难得回一句,“不能大意。”

    李逍遥三两口把晚餐干掉,说道:“不是大意,是之前辽东都司的结构太僵硬。产量地,养二十万军队还要朝廷年年划拨银两。人口没有丝毫的增长。大明要是有组口的人口,哪里会把这些富饶的土地让给建州女真耕种?现在他们想都别想。”

    林同坐起来,道:“我是说,你别大意。”

    李逍遥嘿嘿一笑。他才会不会学张相公打呆仗。如今这局面明摆着要打出大明的威风来!

    …

    …

    夜幕徐徐的笼罩在天地间。延绵起伏的山脉中已经带着绿意。已是四月中旬。

    古勒寨中,气氛凝重。

    自三天前,苏子河沿线就有一些部落的人逃往这里来,带来最新的消息。大明悍然攻破浑河部、哲陈部。根本没有给两部辩解的机会。更别说让这两部投降,干杂兵的活儿。

    事先设想的局面、计谋自然是一空。现在就是凭借着实力硬抗。

    建州卫都督哈丰阿脚步匆匆的在古勒寨的城墙上见到苏护部首领布耶楚客。

    晚风吹拂着他脑袋后的辫子。

    “三叔,要不咱们降了吧?至少可以保全部众。”哈丰阿脸色非常平静。

    此次明军出关和历年来都不同,率兵的是张大帅。他们这些首领在骑兵后又投降,唯一的结局是: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但是,他很平静的说出这句话。因为在关外这样的地方,那一天不死人?他习以为常,并不畏惧。

    “你说什么?”布耶楚客扭过头,眼神愤怒,胸膛起伏着。他经历丧子之疼,早就对张昭怀恨在心。而辽东总兵郭令派人来和他接触,许下承诺,他立即就举旗反叛。

    哈丰阿继续劝道:“三叔,此次大明出兵是要灭掉女真诸部,但各部的部众没有被滥杀。工匠去作坊,种地的在沈阳城外当奴隶种地。妇孺亦在那里。不管怎么样,他们总有一条活路。咱们反正是个死,为部众考虑一下吧。”

    布耶楚客从牙缝里咬出几个词,“我决不会投降。”

    哈丰阿无可奈何的叹口气,走向城墙。他现在是后悔从赫图阿拉来到古勒寨。

    …

    …

    四月十五日,李逍遥在囤积一天的粮草和弹药后,率新军营九团对古勒寨发起攻击。

    在强大的炮火之下,古勒寨很快就土崩瓦解。

    随着新军营九团的步兵攻占古勒寨正中的堡垒,苏护部投降。临死不降的布耶楚客死在乱军之中。

    李逍遥令九团突进到古勒寨中,其实吃到不少冷箭。伤亡约有一个排。

    要是张昭在这里肯定要把李逍遥骂一顿。他是绝对舍不得拿新军营去打巷战的。

    但新军营九团的表现确实非常亮眼。步炮协同,攻势猛如虎,一个时辰结束战斗。

    在建州女真八部中实力最强的苏护部被打的臣服、跪下。

    在捷报往后飞传的时候,李逍遥的表演还为结束。归属他指挥的广宁军两千人在韩瓒的带领下,飞扑完颜部、董鄂部,一直打到鸭绿江边。

    整个辽东的东南部都震动起来。




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
    四月十八日,韩瓒率骑兵直扑董鄂河下游的完颜部。其麾下步兵则前往攻灭董鄂部。

    建州女真八部,又可以区分为满洲五部和长白三部。其中满洲五部就是建州三卫所涵盖的几个部落:浑河、哲陈、苏护、完颜、董鄂。

    长白三部,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与高丽交界的长白山下的三部:鸭绿江部、讷殷部、珠舍里部。

    李逍遥用兵辽东东南部,三千余明军搅得两百里辽东南天翻地覆。在长白山边的女真三部都直接感受到他的兵锋。

    这一路上的原则就只有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还自认是大明的堡寨,那很好,出兵出粮出民夫,悬挂大明龙旗,接受后面会派来的大明官吏治理。设县、镇、村。

    不认自己是大明百姓的堡寨,那也很好,尽起大军灭之。所得缴获,尽数输送往沈阳城。

    广宁军的老蒋年过四十,跟着大军一路打到鸭绿江边。然后,跨过去。

    广宁军这两千人中骑兵八百人,步卒一千二百人。韩瓒率八百骑兵继续往北打。这千余名步卒在广宁左卫丁指挥使的率领下直接越过鸭绿江,一直打到高丽境内。

    四月下旬,长白山山间还十分的凉爽。

    老蒋等人坐在山涧边休息,谈笑。四周都是明军,还有跟着当仆从军的董鄂部,以及数千“民夫”,来回运送着粮草,还有各中缴获的物资。

    话说韩瓒分兵确实刚刚好。因为董鄂部的实力比完颜部强大得多。丁指挥一路攻城拔寨,二十六日才平掉董鄂部。

    “老蒋,你老小子攒够媳妇本没有?”

    老蒋嘿嘿一笑,得意的道:“怎么没够?劳资在董鄂部娶一个娘们回去。大帅再给我们一人发一个。劳资一年生两个儿子。你们羡慕不?”

    “哈哈!”一帮明军哄笑。老蒋这痴汉子就惦记着老婆,传宗接代。日常休息逗老蒋是他们的“功课”。

    “诶,你们别笑。老蒋这小子好福气。我看过,董鄂部的娘们真漂亮。听说最漂亮那个给丁指挥带走了。据说是生的肌肤细腻,体态娇柔。”

    正好走过来视察军情的丁指挥使听到这帮厮杀汉在议论,笑骂道:“都特么想哪里去了?劳资那是要送给大帅的。大帅可以不收,咱们不能不送。懂不懂规矩?”

    都是广宁卫的老兵,和丁指挥混的熟。一帮人喝倒彩,“大帅不收,最后还不是便宜丁大人。”

    丁指挥再笑骂道:“你们特么的都有点志气。咱们都打到高丽的地界。争取抓个高丽贵族之女献给大帅。”

    有人坐在石头上喊道:“丁大人,听说咱们再往南几十里就是大海。”

    丁指挥道:“是的。”说着,眼睛微微眯起来,鼓舞道:“咱们争取把海边的高丽城池都打下来。”

    但丁指挥率部还没有走一里路,高丽的一队使者已经战战兢兢的前来,跪伏在路边。

    为首的文官用字正腔圆的汉语道:“大明天兵至此,下官等有失远迎。还请恕罪。高丽乃太祖亲定不征之国。未知将军带兵至此是何意?”

    丁指挥骑在马上,脸都黑下来。他还打算先造成既定事实呢。跟在张大帅麾下混近两个月,他成长的非常迅速。拥有人口、土地、资源。则是辽东军当前的核心任务。他要是把高丽这一府打下来,能获得多少人口?这军功绝对够他升为“卫指挥”。

    …

    …

    其实明军出现在鸭绿江边时,朝鲜国的君臣还没有得到消息。这年头又没有电报。

    来见丁指挥的是平壤府的知府。但消息随后还是传递到汉城的朝鲜王宫:景福宫中。

    如今在朝鲜国主政的是燕山君,性情暴虐。算是朝鲜王朝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暴君。所以,死后没有得到庙号、谥号。

    夜间,外戚慎守勤、任士洪两人带着最新的消息急匆匆的来到景福宫中。

    宫中的太监们赶紧去汇报。

    燕山君时年二十八岁,正妃为慎氏。他为宠信妓生的张绿水。得到消息后去迟迟没有出来。

    景福宫内的小殿中,慎守勤和任士洪两人满心忧虑。

    “大王这是…”

    “听大明京师的奏闻使传来的消息,如今正在辽东领兵的是大明的名将、新秦伯张昭。此人素来强硬,而且极得帝心。就怕他有灭国之意。”

    慎守勤长长的叹一口气。

    两人如今都是朝鲜的权臣,说什么朝鲜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那是扯淡。这也要看张都督具体认不认。他不认的话,这面“旗帜”就没有丝毫的作用。

    两人沉默着。

    少顷,燕山君脚步虚浮的跟着被两个太监扶着进殿中,眼睛上带着很严重的黑眼圈,道:“两位爱卿因何事求见?”

    慎守勤是正妃的族长,躬身道:“大王,数量不明的辽东明军越过我国和大明的边境攻进平壤府中。来势汹汹。臣等恐大明后军都督新秦伯张昭有灭国之意,特来向大王请令。

    一方面要派员前往平壤府劳军,并去辽东拜见张都督。一方面要赶紧递国书给大明天子,说明我们朝鲜国绝无叛大明之意。恳请大明天子下令调回辽东之军。”

    燕山君为人荒银,且非常残暴,动辄杀人灭族,不学无术。但基本的智商还是有的。没有对两名外戚在傍晚时来打扰他饮酒作乐感到不快,连连点头,“正该如此。寡人授权两位爱卿负责此事。”

    慎守勤、任士洪两人松口气,有大王的指令就好办得多。齐齐的跪地行礼,“臣等遵令。”

    …

    …

    广宁军在辽东南纵横奔驰,攻占古勒寨、赫图阿拉的新军营九团,同样在左右突击,横扫山中的诸多堡寨。

    消息也不断的往回传到沈阳城中。

    作为辽东都司的喉舌,真理报辽东分社被授权全权报道大军的动态,为正在进行卫所改革、军事改革的辽东大地提振士气。

    四月三十日,真理报辽东分社的大院中,这里人人的都忙得脚不沾地。

    两台印刷机连轴运转,技术工人三班倒。

    分社社长赵统接过一份新来的消息,拍拍巴掌,高声道:“诸位同僚,通报一则好消息,大明虎贲已经横扫长城之外的建州女真堡寨。各地道路通畅。”

    报社中顿时响起欢呼声。



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
    四月份,随着张昭一声令下,拉开改革的序幕,整个辽东的土地上便是风云激荡,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而作为辽东唯一的新闻机构,真理报分社这里便是最能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可谓是站在改革的第一线。听得到“炮声隆隆”以及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的咯吱声。

    张静站起来,和同僚们中一起鼓掌,听着主编赵统宣读最新的战报。心中掠过关外的地图。

    以如今的态势,基本可以说长城的作用变得非常小。到处都是大明的横扫的消息,各个堡寨降服,接受辽东都司派驻的官吏。

    现在只要把官道修通,把驿站系统建立起来,再在核心的膏腴之地屯田,建立城市,基本就可以将这两百里的土地吞下去,然后慢慢的消化。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明万岁!”整个编辑部里都沸腾起来,跟着高喊。

    士卒以刀为武器,他们以笔为武器。

    欢腾后,就是忙碌。整个报社即便是已经半个月没休假的编辑们都继续满怀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报社,作为辽东都司这部机器上的齿轮,正在运转着。

    …

    …

    四月三十日,张昭刚刚率部抵达萨尔浒。

    这并非他行军迟缓。而是,他在抚顺所停留两日,主持废除卫所、分配土地的事宜。按照规划,抚顺所是要并入沈阳城去的。

    辽东这边的土地分配和蓟镇不同。蓟镇有些无主的土地都是用建设兵团的名义占据,然后陆续的分配给立功的蓟镇军官、士卒们。所以,蓟镇军两个师都是士气高涨啊。

    蓟镇军第一师负责的是兴州府防御,差不多是原朵颜卫旧地。这里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向西北方向出燕山山脉就是接壤的永谢布部和锡林郭勒大草原,和兴州府接壤的草原部分是哈喇慎部在放牧。赤峰城那边是孙启栋的二团在守。直面鞑靼小王子的压力。

    当然,以新军营的战斗力,一个团对鞑靼数万骑兵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压力。更何况大宁都司的防线正在陆续组建中。按照张昭的意见,大宁都司驻赤峰城。而非大宁。

    言归正传。

    辽东这边的卫所土地全部都是尽可能的多分配,除开必要的城市规划外,譬如鞍山驿,这里是要建工业城的。必须要留出土地来。其余的,一点余地都没有留。

    一百五十万辽东军户,如同种子一般洒在这广袤、富饶的辽河平原之上。
1...182183184185186...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