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整个春城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
“走吧。我们下山。”张昭和众人饮酒闲谈半个时辰,结束对顾新的洗尘宴,回到山下的中军大营中。
永平府下的开平城(今唐山)得以飞速的发展,不仅仅是有北直隶各地废除卫所人口的涌入,还有去年发行的战争债券剩余的大量白银。
去年张昭通过大明皇家银行在大明证券交易所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分期发行战争债券。总计发行484万两白银的债券。获得白银335.08万两。
扣除对朵颜三卫的战争经费180万两白银,还剩余150余万白银。这笔银子都投入在大宁都司和开平城重建中。
大宁都司的军权虽然交出去。但是,行政权还在后军都督府名下,即在张昭的掌控中。
当然,他近来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向朝廷申请调和他亲近的文官进入辽东和大宁两地任职。为之后的行政权交接做准备。
推荐王承裕老大人任辽东巡抚和张鼐任大宁巡抚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不然随着后军都督府所掌握的地盘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官吏越来越多,基层的官吏还好说,后军都督府手里有考试权,可以招募杂职官和吏员,稍微高级一点的文官,调配的权力在吏部。
他不主动做出妥协,面临的压力将会是非常大的。当然主动妥协,则是要求和他亲近、认可的文官来进入这个体系,将来好飞黄腾达。
别看网文里面主角最少是个阁老起步,其实大部分大明的读书人做官能做到一任知府、大参就要烧高香了。
而辽东、大宁这两地有多少这样的官职?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大明朝的读书人干实事或许不在行,当泥塑的老爷还是很行的。
…
且说正题。
开平和大宁两地都有大笔的银两投入,再加上北直隶卫所除去宣府重镇的卫所暂时没有动以外,扣除前期动的顺天府、天津三卫,其余各府的卫所剩下的有一百万人口。
这一百万人口,有一部分人大约十万左右留在当地卫所的土地上,其余的全部都往开平城而去。
张昭给开平城设计的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但是这么多人口肯定不会全部都停留在这里。
事实上,除开后军都督府官方组织的移民外,幽州商行一直在组织商屯,就是招募百姓前往大宁、辽东的边缘地开荒屯田,发展两地的经济。
而张昭在沈阳、春城两地兴建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所需要的物资何其之多?
这不是单单靠战争的红利就能抵消的。大军在外作战,也是需要消耗物资的。
所以,张昭依然在京中再次发行战争债券。上一次朝廷批给后军都督府的债券额度有八百万两。和朵颜三卫的会战只发行484万两白银的债券,还有余额。
而这一次的抵押物当然是辽东都司境内的种种矿产资源。
根据大明最新颁布的资源法律,在新开拓的疆域谁先勘测、发现的矿产就归谁。但是,特定的矿产比如金、银、铁,其开采出来的矿产只能卖给朝廷。朝廷会以银元的方式支付。这一条适合于辽东之外的土地。
而在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的疆域内的矿产全部收归国有。所有的私人开的矿产都需要通过竞价来获得开采权。并且,矿山出产要交税。
张昭这批新的债券的偿付能力,或者手抵押,就是这批矿产的开采权和税收。
辽东都司之外的矿产目前都在幽州商行名下,大明的权贵们没有人想来吃一口,因为不安全。当然也有一些小商人愿意来博一博的。幽州商行会卖出开采权用来募集资金。
所以,张昭是一边听从李逍遥和庞泰等将领的建议对军事部署进行调整,一边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并且消化乌拉部的部众。
在顾新从京师过来时,大批的物资已经跟着运送而来。所以才有眼前春城这里“大干快上”的大好局面。
…
…
顾新下山来就先行告辞去休息。当然,这是客气话。他在山脚下和张昭分别后,就径直前往春城之中查看各项工程的进度。
鉴于大明基建公司越来越大,朝中已经有人建议将之一分为二。张伯爷是上奏章硬顶着不让。但同意设立副手分担一些事物。他这个总经理还是要有业绩才压的住低下的人。
特别是他父亲刚刚去世不到一个月。长兄顾士隆还为袭爵。他更是要顶住这口气。为不辜负张昭的信任,也为他自己。
张昭的军营并没有在春城之中,建筑工地很闹腾的。他的军营在山脚下的小镇中,距离城区二三十里的样子。看起来有点远,其实这里是松嫩平原,打马十几分钟就到。并不影响什么。
张昭下山来首先是问李逍遥那里的情况,还要多久剿灭窝集部,打到图们江边?
于参谋道:“大帅,最新的消息在上午时送达,是五日前的。当时距离图们江只有五十里。属下估计应该差不多了。”
张昭点点头,走到书桌之后,查看着地图,问道:“庞泰那边呢?”
于参谋道:“十日前,庞将军已经率部越过阿城。暂时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大帅,高一典来信,他业已经理顺自抚顺关到梅河口、辉发城的驿路,他准备来春城向大帅述职。”
张昭微微颔首。
庞泰所部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原因是因为庞泰提出剿灭福余卫的办法。即借道虎尔哈的阿勒楚喀部、锡伯部,悄然的接近福余卫旧地,然后以骑兵发起猛攻。
庞泰身边带着新军营四团、白马营,另调辉发部库门所部两千五百人作为辅兵。左路军其余的军队全部调到右路军李逍遥那边。
而这个计划其实还有一个后续。
张昭脑子里过一遍,放下对庞泰军事行动的担忧,想起高一典的事,笑着对几名参谋道:“高一典在辉发城办事办的不错。春城这里确实缺人主持大局。当然,他这个军事参谋完全走歪了路线,要被我用成文官。你们以后娶妻,要想带兵的,得娶一个同意你们上前线的女子。”
几名参谋都哄笑起来。
其实都知道大帅是在“照顾”高一典。否则的话,不会把他往文职方向转。毕竟出征前高一典还和他未婚妻闹别扭。
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
在张昭和身边的参谋们调侃自己的爱将高一典时,六七百里之外的长白山山区中正是阴雨连绵之时。
这里归属于大明奴儿干都司布尔哈图卫所所管辖。但是自明初设立奴儿干都司至宣德八年太监亦失哈第二次奉旨巡视奴儿干都司后,大明的旗帜已经很就没有飘扬在这里。
而今天明军再至!
奉大明天子圣旨讨伐不臣。奉大明新秦伯、征虏前将军张昭之军令,清剿窝集部。
大明新军白马营千户韩瓒身陨图们江,窝集部下属各部气焰嚣张,不断攻击明军各路。
而如今明军两万并虎尔哈部三万,大军已攻打到图们江边。此刻,这里是攻灭窝集部的最后一战。
哗哗。
阴雨连绵不停。李逍遥在高台上宣读着半白话文版的讨贼榜文,要让底下的士卒们都听懂,这份榜文回头也要发表到报纸上,是随军的官吏捉刀书写的。
“…窝集诸部不服王化百年。大明军队已至,尔其闭寨自守不奉大明圣天子之诏。既如此,我等大明将士自取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明军总指挥李逍遥在木制两米高台上宣读榜文之时,高台下准备发起进攻的明军将士正笔直的站立着。雨水顺着他们的铁质大帽、颈脖、灰布军装流下来。
夏季的雨不冷。但全军将士笔直挺立,如同一株株青松。军容鼎盛,堪称精锐之师。
这些明军将士是李逍遥麾下的新军营九团,辽阳军左、右卫,广宁军、宁远军。共计8800余人。全是明军中的精锐。
此刻,在明军眼前的十五里处便是数座沿着图们江修建的石头堡寨。这是窝集部最后的据点。
…
…
李逍遥的声音在阴雨中回荡中,雨水同样打湿他的军装、头发。
近万明军一动不动的站在雨中,灰色的军装一片一片。
这铁的纪律所带来的一幕,令在旁边同样参加“战前誓师大会”的虎尔哈三部的首领、军事贵族们感到一阵阵的寒冷。
明军精锐如斯!
阿勒楚喀部、锡伯部、额穆部三部的首领和几名权力较大的贵族们聚拢在一个草棚里汇聚起来。雨水顺着草棚的屋顶哗哗的往下流下来。
虎尔哈三部的战士们并非吃不得苦,这点雨水算什么?冰天雪地里都要出去打猎,捕鱼,否则家里的女人、小孩就得饿死。
但是,此刻不少虎尔哈战士都躲进树林、营帐中避雨。他们部落里的军队在纪律性上差太远。
以明军主力所展露出来的战斗力,再加上军器上的优势,即便不用名震天下的新军营火铳兵,剩下的7千余人灭掉他们这三万兵马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草棚内,七八名穿着京师纺织厂出产的蓝布衣衫,外加各种花里花哨装饰的虎尔哈部贵人们相互无言的对视几眼,大致都明白各自的意思。
“咱们昨天的要价是不是太狠了?仗都打到这份上了。就算没有俘虏、女子等战利品,咱们难道还不打吗?张大帅的脾气可不大好。他非常强势。”
“但李将军也没反对啊。”
“嘿,乌尔登首领,那可是你们阿勒楚喀部的人先闹起来的。李将军没反对那是顾全大局。你没看他麾下的那些军官脸都黑了吗?这最后几个堡、寨最多不过五千人。你们开口要两千青壮俘虏。这谁不气?”
乌尔登没好气的道:“别说的和你们没关似的。咱们三部在明人眼中有什么区别?等这一仗打完,咱们找李将军把条件降一降就是。”
“嗯。”
“嗯。”
一帮人商议完毕时,就看到高台之上明军总指挥李逍遥已经念完讨伐榜文拔出腰间的佩剑,“出战!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漫山遍野的呼喊声中,明军主力近万人主扑向十五里之外的堡寨。在雨中强攻窝集部最后的据点。
并非是李逍遥不懂得用兵,时至今日谁敢如此说他?而是布尔哈图卫所这一带的气候在夏季时多阴雨。他不可能让五万大军、数万民夫在这里空耗。
李逍遥战在高台上,手里拿着望远镜,眺望着整个战场。明军占据着形胜之地,由高往低攻。
根据战前的军令,明军主力率先攻击。剩下的辉发部、叶赫部、建州女真部的仆从军立即跟上,不准后撤。
同时,虎尔哈部的三万人要全线压上,负责攻占左面的两座堡寨。
战斗在杀声中开始。
明军将士英勇的在阴雨天中发起攻击。虽然下雨天火炮无法使用,但是由火药制作的炸药包还是能用的。李逍遥决定强攻,但不会蛮干。拿明军的命去填窝集部堡寨的防御工事。
随着几声震天的轰炸声,明军如潮水般的涌入。
“杀!”
图们江边最后的五座堡寨,一座座的开始沦陷。新军营负责爆破的小组死了一组又一组。但石头制作的堡垒终究是挡不住科技。
三个时辰后,将将入夜之时,这场大战徐徐的落下帷幕。窝集部灭。
李逍遥的指挥所也移到图们江边。一个很简陋的雨棚,点着几盏油灯。伤亡数字报上来。
随军的文书道:“九团伤亡两百余人。其中光是爆破就损失两个总旗(80人)。”
李逍遥听的心中一疼。这都是大好儿郎啊!继而又听到外面一阵骚乱,他走出雨棚,隐隐看到雨中有两只人马在对持。李逍遥不痛快的对亲卫道:“把双方领头的叫过来。”
片刻之后,宁远军丁四娃和虎尔哈部的悍将牧呼被带过来。
丁四娃圆滚滚的肚子这段时间都消瘦下来,不等李逍遥询问,就汇报道:“李将军,这狗日的胡酋,他们那两个堡寨都是九团的兄弟炸开豁口才拿下来的。之前他们就只是在那里做个样子。他们还有脸要战利品。”
牧呼身高、题型如同铁塔一般,手里拿着一把上好的雁翎刀,上面沾满着血迹,微微俯视着李逍遥,道:“李将军,咱们首领吩咐过,此战我们虎尔哈三部只要一千青壮俘虏作为战利品。丁千户阻拦我。那别怪我不客气。”
李逍遥身后的几名新军营警卫听得禁不住冷笑几声。
李逍遥压着心里的火气,冷声道:“四娃,把俘虏给他。”说着,不加掩饰自己的恶感,“牧呼,这件事我会和你们首领乌尔登到大帅面前分说。你也别觉得你们首领就是这天底下最大的。滚!”
牧呼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手里拿着刀,也不向李逍遥行礼,转身离去。
这种明军军官,以他的武艺,他一个人能杀十个。
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
连绵的阴雨到晚上还未停歇。一堆堆的篝火在图们江边升起来。明军就地宿营。
在阴雨的天气中,民夫们在军中官吏的组织下忙碌起来。这样的天气尸体必须要尽快收敛,否则容易造成疫病。
在被打破的堡寨内,伙夫们在稍微干燥的地方都加起一口口大锅,烧着姜汤一桶桶的给披着蓑衣的民夫们提去。另外,还有人在给大军做晚餐。
这场仗从上午打到现在才结束啊!
至于俘虏们现在当然得饿着。炊事班这里人手不够。或许明天早上可以吃得上饭。
随着伙夫们送餐而来,在军法官的监督下,大明的将士们井然有序的排队,以连排为单位各自围坐在篝火边吃着晚餐。还有酒下发下来。这是驱寒用的。
军营之中到处都洋溢着胜利后的喜悦。连一些轻伤员都只是简单的止血后就跟着同袍们说笑,吹牛、扯淡。
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傍晚时宁远军和阿勒楚喀部爆发的冲突。
南征北战、从鸭绿江边打到这白山黑水之间的老蒋盘膝坐在干燥的地面上,围着篝火,时而抿一口小酒,和同僚们谈论着这个话题,声音沙哑的道:“那狗日的鞑虏嚣张的很,完全没把宁远军的丁千户放在眼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