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客官,你要买点什么?我们瑞和记中有八种颜色,五种产地的布匹。我们店中还有手艺高超的裁缝,可以为您量体裁衣。”一名女销售员小步过来。
张昭微笑着对她点点头,“我随意看看,你给我介绍下价格。”
看这位热情的模样,这和网文不符合啊。一般而言售货员看不起主角都是早期网文中常见的段子。后来还成为网文当中的一个毒点,但凡这么写的书都算是踩雷。
不过,以张昭的看法,其实冷嘲热讽有点夸张,但在国营商店时代,这绝对是真实的。国营商店的售货员给你来一句:“买不起看什么?”这根本就是常有的事。
而到二十一世纪后,在大商场中或者是国际奢侈品店中,如果你真的只是看看,那销售员们虽然不会赶人,不会恶声恶气,但是你也不去指望别人热情周到,微笑服务,还要给你倒杯水。
说到底,销售是一个服务性质的工作。你不能给别人带来的销售额,人家为何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你身上呢?
张昭心情愉快,倒不是因为脑子里想的这个梗,而是这家布匹店在使用女员工。
这算是辽东的特色。随着几大中心城市的开发,还有各种开矿、修路,人力在辽东而言是宝贵的资源。所以当成年男子都有工作时,女子出来工作且有工作提供给她们就是常态,就是一种社会现象。
他很高兴看到这一切出现。
这对儒家的冲击是巨大的!
第五百五十八章 沈阳城中(中)
儒家学说的根本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这是农业文明的代表性组织结构。
然而,男耕女织这个社会架构被打破,那儒家学说的根基就会受到冲击、动摇,最终直至衰落。
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决定着这片土地文明的发展方向。
儒家学说无法让我们完成工业化,无法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法让国人改变东亚病夫的境况,那么它理所当然的要被寻求救国之路的人们所抛弃,被历史所抛弃。
张昭以前读历史时,有一种观点比较盛行:每当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时,其自身的升级过程往往会被外力所打破!最终导致中华文明等级下降。
譬如:商品经济繁华的宋朝。譬如明末时的江南。
但是,认真的去审视这两段历史就会发现,这种偶然中是带着必然的性。
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真的就那么容易到来吗?以儒学为指导思想的中国是很难完成工业化的!
完不成工业化,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又如何带领着两千年农耕社会彻底转型?他们没有这样的力量!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要把儒学的统治地位结束掉。
可以将其当做个人修养,当做哲学去探讨,不能将其用来解决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等问题。
…
…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昭看到布店里出现女员工其欣然的心情就可以理解。
正在为张昭解说“瑞和记”布匹有那八种颜色的销售员给他的笑容感染的越发甜美,卖力的介绍道:“我们店里的布匹可以说是整个辽东最好的。由京师纺织厂直接供应过来。物美价廉…”
张昭负手而笑,摆摆手,制止还要继续说下去的销售员,“小二,给这位姑娘小费。”
就是因为是京师纺织厂的所以质量才会一般。哪里有什么“物美价廉”的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工厂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比不上手工里的精品。
就像后世,**十年代的东西都非常耐用,到后面质量就越来越次。资本家是要恰饭的呀!
不过,他这会儿不能拆自家的招牌。
王武跟在张昭身旁,从钱袋子里拿出一枚银元递给女售货员。惹的几人惊呼。
大明现在官方的货币就不再是成色十足的官银。而是一枚枚的银元。制造工艺非常精美,通行全国。一元当一两来用。
以弘治十六年的物价,一匹白布不过两钱银子这些女售货员们的一月的工资都未必有1两银子。由此可见这“打赏”之丰厚。如何能不让几人惊呼呢?
当然,也只是仅限于惊呼。自己出来工作,家境必然一般。这长的如此好看的青年公子出手阔绰,不知是谁家贵公子。她们还能有别的想法不成?
“这位公子,我们里面还有更好的棉布,你需要看一看吗?”
张昭略一沉吟,道:“那就去看看吧。”
看过最常见的布匹价格,了解一下中档商品的价格也好。布匹之中最顶级的丝绸,当然是皇帝身上穿的龙袍。那才是真正的上等面料。市面上的布匹都是中等货色。
“你跟我来。”
销售姑娘将张昭带到店面的里间里去,这里的货架上全是精美的布匹,五颜六色,图案精美。
而在里面的店铺中,一名身姿修长,容颜靓丽的青衫女郎正在坐着小声和留着山羊胡的掌柜争论,她的官话略有点怪,带着很重的口音,“
秋掌柜,我在你这里购买布匹不下十余次,哪一次不是钱货两讫,付的极其痛快。这一次明显是你们店里的布匹有问题,我都不想要赔偿,只是想要更换,这难道也不行吗?”
留着山羊胡的瘦掌柜一脸无奈的表情,眼睛里却是闪着精明的光芒,没有松口半分道:“
丰小娘子,你是我们店里的老客户,通常都是采购几十两银子的货物。咱们这份关系多紧密?我老秋坑谁都不可能坑你啊。现在你来和我说,我给你的布匹出了问题,这怎么可能?
再说,你都运到叶赫县里了,回来和我说布匹有瑕疵,这说的清楚吗?我只是一个掌柜,当不得东家的主。还请小娘子不要为难在下。在下还要招呼新的客人。”
说着,借着张昭进来的由头起身将那容颜靓丽的小娘子晾在座位处,径直迎过来,拱手道:“这位公子,在下有礼了。不知道公子想买点什么?”
秋掌柜和小售货员眼神对接,立即就明白这贵公子是个大客户。是以,言语恭敬,态度客气。
张昭站姿如松,如玉树临风,气度从容、沉稳。笑着道:“我不需要买什么。掌柜的还是把那位姑娘的事情解决掉吧!
我站在这里有一会了。你不是欺负她是叶赫部的百姓吧?京师纺织厂有关于残次品退货的规定。路费都不需要你出,你在这里和她磨牙是为什么?
你这把年纪,难道还想搞潜规则不成?”
“哈哈!”一旁的王武听得笑起来。这话说的有点戏虐。可知相公此刻心情很好。这秋掌柜年纪怕有五十多,早就是有心无力。
秋掌柜脸都绿掉。但只看张昭的气度,他倒是不敢炸刺。他自然不能说要落这叶赫部美人一个人情,让她送三五两银子的回扣给他。奈何此女看着是个场面人却不会办事,浪费他时间。
此时见张昭把话都说透,他懒得再扯,对张昭拱拱手,扭头道:“丰小娘子,你这就带人去仓库换布吧。”
丰小娘子顿时长出一口气,笑容绽放,倒令这屋子里有一室生春的感觉。她确实是个场面人,没有立即往后面的仓库而去,而是走到张昭面前,感激的微微屈身行礼,道:“多谢这位公子仗义执言。”说完后,好奇的打量着张昭。
目光很有点大胆,还有些颇有兴趣的意味。
张昭一看就断定这靓丽的青衫女子出自胡部。大明的女子除非是在青楼里,谁敢这么大胆的看年轻的男子?
离的近了,他这才发现这小娘子约二十岁左右,正值青春年华,一双大眼睛里眼眸流光,如林间清纯又带着好奇的小鹿。很是增添她的美丽。
大约一米七的身高。虽然外面只穿着一件青衫长裙,但冬季衣服厚实,很难去判断的她的身材。有一张如同白瓷娃娃般美丽的俏脸,肌肤白皙、娇嫩。
张昭点一点头,“嗯。”没搭理她往外走去。
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
按照大明朝的套路,接下来是撩妹时间。
在大明朝,哪个读书人不会撩妹子?读书人诲银诲盗乃是常态啊!比较单纯的人可以去检索下这个成语是何意?读一读明代的世情就知道,大明朝的读书人节操真是碎了一地。当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但张昭此刻站在这里,他感觉到是他有可能被这姑娘撩。
很荒谬的感觉,但是很真实。
关外的姑娘热情奔放,不知礼法,遵从本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新世纪还有一些地方的爱情习俗直白大胆呢。
张昭家里娇妻美妾,其中不乏国色。他此刻看这肌肤白皙、容颜靓丽的小娘子,并没有觉得被她吸引。美固然是美,但却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气质。
譬如:王小娘子闭月羞花之姿,给他的那种惊艳感,方晶给他的那种娇滴滴如弱柳扶风的大美人之感,抑或是清纯至极的冯夕夕、娇艳倾城的宁瑶,或者是面若桃花娇娇欲滴的慕容雪。
他的娇妻美妾俏丫鬟各具特色。
他实在没有兴趣和这叶赫部的小娘子发生点什么。
张昭转身离开,令丰小娘子颇为惊愕。她是叶赫部中的大美人,名声远播。而她父兄更是屡次想将她献给明军中的统帅博取晋身之姿。她自己也认命。长的太漂亮也是一种错。
但这青年公子的做派令她微微恼火,禁不住轻轻咬住红润的嘴唇,不忿的轻跺脚,“哼。”掀开布帘,从后门出去。她得先去把货物给调换回来。
…
…
王武跟着张昭走出“瑞和记”,随着正午临近街道上的人流逐渐密集起来。
沈阳城中现在的人口大约在五十万左右。这个数字在后世看来不过如此,在如今的大明朝而言也算是一座中等人口规模的城市了。属于比较繁华的。
王武嘿嘿的笑一声,先给自己的话做个铺垫,说道:“相公,你为何不理那小娘子?”
那小娘子挺漂亮的。
张昭一身青衫,腰间挂着玉佩,缓步而行,脑海里正想着银元推广的事情,给王武这样一问,好笑的道:“理她干什么?我对她又没有兴趣。刚才也就是随口一说而已,主要调和一下民间的矛盾。还真能当英雄救美的戏码不成?”
王武就是一笑,没再言语,跟在张昭身后。
两人刚走没几步,就见方才的丰小娘子从街口绕出来,快步走到张昭面前,如同男子般抱拳一礼,落落大方的道:“这位公子敢问你尊姓大名。小女子姓丰,不知道能否有幸请你吃饭,以表谢意。”
张昭似笑非笑的看这丰小娘子一眼,到他这个年纪几乎看一眼就知道丰小娘子在想什么。
如果他的长相差上几分,方才他扭头就走肯定是将丰小娘子得罪,人家管他是谁?事后就忘掉。
而丰小娘子此刻请他吃饭未必是想要发生点什么?而是有一种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吸引他的兴趣之后,再和他疏远。当然饭后不再联系,自然就是疏远。
这就仿佛是在男女交手的情场上占据了上风。
张昭扭头问道:“小二,现在几点?”
王武掏出怀表,故意把称呼一改,道:“少爷,11点27分。”
张昭颔首,转过身来,对丰小娘子道:“我请你吃顿饭吧。”
…
…
沈阳城中最好的酒楼位于城南,名叫东川楼。
张昭在二楼临窗处要了一张桌子,随口吩咐店小二,“把你们拿手的菜来几道。再来一壶黄酒。”
“好勒。”店小二将白毛巾搭在身上,高喊着离开。
这时一名亲卫上前来,“少爷,都检查过。没问题。”
张昭温和的笑道:“辛苦了。”其实他心里有数,不会有被下毒的危险。现实社会又不是,那有那么夸张的?当然,亲卫们尽忠职守,他还是要表扬的。
坐在张昭对面的丰小娘子看着张昭的手下人如此小心翼翼,觉得好奇又好玩,径直的道:“张公子,我是不是遇到什么贵人了?”
张昭微笑着摆摆手,“免贵姓张。你一个小娘子来沈阳城采购布匹,你家中做的是什么生意?”
丰小娘子打量着眼前青年的俊脸,这一路走到酒楼来,闲聊几句就发现他性格比较强势,习惯于发号施令。这时答道:“
谁说我家里是做生意的?我阿爹要把我嫁人,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家,就允许我这段时间随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见叶赫县中没有成衣店,就开了一家成衣店卖给族人。你呢?”
张昭微微皱眉,想了想,没有去训斥这小娘子。他不大喜欢听到“族人”这个称呼。不过一个小姑娘知道什么?喝着茶,道:“我已经成亲。从关外返回到沈阳城休息一段时间就回京师。”
丰小娘子身体微微前倾,惊讶的道:“你是大明京师的人?怪不得你的口音这么纯正?”
张昭禁不住笑起来。大明官话的口音可不是京师,而是南京那里的口应。
丰小娘子惊讶完,看张昭一眼,扭头看向窗外。心中微微的惆怅、囧。惆怅是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看着顺眼点的青年,却只是吃一顿饭的缘分。
而囧,则是因为她知道这位张公子已经看出来她的“意图”。没见他直接回答“我已经成亲”。
张昭笑一笑,道:“丰小娘子,你那个成衣店是没什么前途的。你真要想在婚前做点有趣的事情,我倒是有个建议。京师那里有酒吧,你在报纸上看过吧?你可以在沈阳城中开设第一个酒吧。”
丰小娘子翻个白眼,娇俏的道:“你说的容易!我一个女子能有本事在沈阳城中开酒吧?闹出事来,警察局可不认得我是谁?”
张昭道:“开那种清吧嘛。唱唱歌,喝点酒,聊会天的那种。你要找夫婿,指不定真能找一个英俊的大明军官。怎么样?想不想?想我就帮你。”
这话其实交浅言深。但他最近纯粹闲着的。他只是对把这小娘子没那方面的想法。但觉得这小姑娘挺有意思的。
丰小娘子瞪大眼睛,咬着嘴唇,末了,大声道:“想!还有,你到底是谁?”
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
张昭自然不会告诉丰小娘子他是谁。主要是怕吓着这性格外向的靓丽小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