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张昭没有去接佟璇的书信,而是给她到了一杯黄酒,“陪我看看风景吧。”
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
韩芷韵轻轻的“嗯”一声,端起金丝楠木八仙桌上温热的黄酒,迈着轻盈的步伐跟在张昭身后半米处到阳台上。
此时是下午四时许,初冬的阳光柔和,没有正午时的炽烈又带着一点点冬季的清冷。
肆掠的寒风被落地玻璃窗隔离在外,医学院校园里的树木在风中摇动。
张昭转身做个手势,示意韩芷韵可以坐在阳台的藤椅中或者随意,但见她穿着那件青色的长裙,清雅靓丽,腰间多上次见面时出一条精美的腰带。越发显得她身段修长,腰肢纤细。
张昭随便扯个话题,遮掩他眼神停留在韩芷韵身上过长的尴尬,“你冷不冷?”
韩芷韵轻盈的一笑,她怎么可能没有留意到张昭的目光,长长的睫毛轻轻的抖动,心情愉悦的回答道:“不冷呢。”说着,用手试一下阳台处小圆桌上张昭用的白瓷酒杯,“你的酒有点冷了,我给你换一杯吧?”
“好啊。”张昭点点头,欣赏着她进屋倒酒的美丽倩影,仿佛整个午后的时光都生动起来,充满着画面感。
韩芷韵将“盅”形白瓷酒杯中的残酒倒在炭盆中,“嗤”的一声响,再提起铜壶倒酒,清亮的酒液散发着热气在白瓷酒盅中撒欢、翻滚着,嘴角勾勒出一抹浅淡的笑容。
这种默契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大概是前几天沈阳城下雪,他留她在这里赏雪时吧!
“喏,你不看小璇写给你的信吗?”韩芷韵素手端着酒杯过来,另一只白皙的玉手拿着佟璇给张昭的回信递给张昭。
张昭依言接过来,看她这清雅的容颜数秒,方才自觉的移开,笑道:“我更想知道你这两天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小故事。你愿不愿意给我讲一讲?”
新闻学院的课业同样很繁重。韩芷韵“兼职”信使并非每天都会过来和他见面。只在有时间的时候来,开始的时候是四五天一次,后来是三四天一次,最近是固定每隔一天就来一次。
韩芷韵给说的一笑,就站在小圆桌边,侧身去拿着自己的酒盅,轻轻的抿一口,“我呀有什么可讲的?每天生活都是固定的。上课读书、去食堂吃饭、会宿舍睡觉。”
张昭同样站着,微笑着看着她,欣赏着她的美丽,道:“普通、平静才是生活的真谛啊。我每天的事情还都不是一样。哪里有什么新花样?”
“我这哪里能和你比啊!”韩芷韵眼波流转,带点俏皮的娇嗔,张昭这话很装呢,“你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到很多人。我的生活只影响到我自己。”
张昭道:“你也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啊!譬如,我哪天在下午时没见到你,心情不好很多人就要遭殃。”
韩芷韵展颜一笑,“那可不关我的事。”低头,啜吸着手中温软的黄酒,柔软的黄酒入喉,酒意让她俏脸上微微染着红霞。
张昭笑一笑,克制着搂住她的想法,品一口美酒,美人更胜美酒,令人微醺。他坐在藤椅中,就着冬日的阳光,还有韩芷韵身上传来的淡雅幽香,裁开佟璇的书信,仔细读起来。
“张公子足下敬启,书信清淡,忽将三日。妾自得兄鼓励,病体将愈…”
看着这半文不白的书信行文,张昭嘴角含笑。其实报纸上都在推行白话文。学校里的教育也在用白话文,标点符号。但是千百年来的用语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的。
他写的私人信件的格式遵循明代的习惯,但是内容和行文风格就直接是白话文。
读着这书信,佟小娘子那秀雅的形象跃然纸上。书信的最后一段写道:“明月升于东山,关雎鸣于河州。书不尽意。盼即赐复。”
张昭微微沉吟着将书信放下,负手站在阳台落地窗前眺望着医学院的园林。
韩芷韵放下酒杯,柔声问道:“怎么了?”
张昭侧身看着她,并没有隐瞒她,道:“小璇希望将我和她之间的好感变成感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佟小璇已经是在明确的向他表示爱慕。
韩芷韵俏脸上流露出一丝黯然的神情,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道:“张公子,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本来就憧憬爱情,有几个人能抵挡的住你去撩拨?又有几个人能像你这样理智,无情?”
张昭微微错愕。韩小娘子这话里带着几许幽怨。看着她黯然的表情,单薄的身影,张昭心中怜惜,走上前轻柔的将她抱在怀里,道:“是我的错。”
韩芷韵突然的给张昭搂着,也不叫是突然,张昭抱她的动作很温柔,她要不愿意可以躲过去的。给他的气息冲击着,顿时满脸绯红,手足有些发软,脑子里的思绪勉强还能动,说道:“嗯。”
只是这一声鼻音更像情人间的撒娇。
张昭哑然失笑,很绅士的搂着她的细腰,并没有毛手毛脚的占她便宜,道:“韵儿,我说我有错和你说的不是一回事。你是想着,我和佟璇先有好感,而你和她是好友,却先和我在一起,感觉对不起她是不是?”
韩芷韵给一声“韵儿”喊的心都柔了三分,感觉刚喝下一杯糖水般,甜滋滋的。而张昭细腻、体贴正说中她黯然神伤的心思。心里就有点想推开他,她和张昭这样不对的,但手上没有力气。
张昭轻轻的抚着她的秀发,低声道:“韵儿,直到此刻为止,我是先喜欢上你的!”好感和喜欢,他还是很的非常清楚的。
“我的错误在于,我没有早点见你,我拒绝了你两次。好在上天待我不薄,让我们重逢在相逢茶馆这里。”
韩芷韵依偎在张昭怀里,因娇羞而低下的头抬起来,注目着张昭的眼睛。她的眼睛并不大,但一双美目清澈如水,更增她清雅聪慧的气质。一颗晶莹的泪珠正要滴落。
韩芷韵因往事而哀伤,因他的情话而心颤,两种情绪交织起来让她有点想哭,道:“张…张昭,在遵化时,你纳我为妾,我家里的处境会改变吗?”
张昭看着她晶莹的美眸,摇摇头,“不会。那时的你和现在的你,对我而言是不同的。韵儿,你恨我吗?”
韩芷韵摇头,勇敢的看着张昭,这几日让她茶饭不思,心绪混乱的青年,柔声道:“不恨了。”下一句,她说不出口。但依偎着他,眼睛将她的情思说出来。
张昭有些动情,正要低下头吻她,包厢的门被拉开,王武在门口道:“大帅,王参议到沈阳了。喔,我什么都没看到。”说着,赶紧关上门。
第五百七十章 圣人抵达
“咯吱!”
王武身怀绝技,即便是仓促之间关门依旧是关的非常轻。但再轻的关门动作也没有用,氛围已经被打破。
张昭遗憾的松开手,略微退后半步,欣赏着韩芷韵清雅的容颜。
“你看什么呀?”韩芷韵忍不住娇嗔,如雪一般白皙娇嫩的俏脸上浮起红云,侧身去看窗外的美景,留给张昭一个无限美好的侧影。心中的情绪如潮水般起起伏伏。
刚才这一抱,一问,她和张昭的关系就已经算是彻底挑明。她此刻心里几乎要醉掉,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接下来的问题:这可怎么和佟璇说啊?
张昭给问的一笑,他的心思何等细腻?韩芷韵只露出些许的愁容,他就知道她在发愁什么?
“韵儿,情不知所以起一往而深!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和小璇的事情我会处理好。你不用担心。”
韩芷韵轻轻的点头,然后幽怨的嗔道:“张…昭,你真是一个大混蛋!”
她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当然知道张昭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小璇能逃得了他的“魔掌”吗?而她偏偏却没有什么立场去指责。
但是刚刚和他确定关系,却又要去承担这份幽怨,她真的有点怀疑她是不是给张昭灌了什么**汤,非要跳到他这个坑里?
张昭无奈的一笑,握着韩芷韵温软得如同一块白玉的小手,温声道:“韵儿,我有幸再遇到你,我不想我们这一次的相逢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瞥。我想要将你留在我身边。而小璇那里,我亦不想放弃。”
只有小朋友才会纠结于选择谁,成年人是不做选择题的。我全部都要。
其实他和佟璇通信到现在,除开身份问题,他家里的情况基本都和她说过。而佟璇还愿意表达她的爱慕之意,他如果停下来,会伤害到这个小娘子。
他确实对佟小娘子很有好感的。这美丽的小娘子想要在此后的人生中陪在他身边,他并不抗拒。
其实要说停,他应该在两三封信之前就停下来,那时可以了却这段相逢带来的悸动。但他当时想要见韩芷韵,要她当信使这是一个借口。
韩芷韵幽幽的叹一口气,并没有抽出给张昭握着的手。
张昭再搂着韩芷韵,轻轻的抚着她的秀发。他懂她的心情。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钟情的男人心里还有别人的女子,而她偏偏没有立场去说他,所以很难受。
韩芷韵依偎在张昭怀里,感受着空荡荡的心慢慢的被填满,变得踏实,善解人意的道:“你去忙吧。给小璇的回信我明天再来取。”
张昭就笑,看着远景说道:“韵儿,我们的关系算定下来了吧?之前不算,现在我得多混账才让你干这事?你不要管了。我会派人去送信的。另外,你应该叫我什么?”
韩芷韵娇羞的咬住嘴唇。她和张昭的关系现在确实就算定下来。称呼应该改的。但她叫不出口。
…
…
张昭在临时都督府设宴招待王阳明时,心里还在回味午后时清慧绝伦的大美人在他怀里时那娇滴滴的一声“张郎”。动情之下,自然是吻了她。
席间的陪客是辽东巡抚王承裕。另有都督府和巡抚衙门的文吏们在侧。
李东阳晋位首辅之后,朝廷对得胜将校的赏赐都是些空头货色:武将的官位、爵位。实打实的抚恤、赏赐都是后军都督府出的。倒是辽东等处布政司设立的事情很快就定下来。
不过,如今关外天寒地冻,被选定的四个老大人此刻都还带着随从在半路上。而大半的从属官员都还没定。
今年夏天时,王承裕老大人举荐王守仁,表为辽东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正五品)分巡建州道,领守备营。而时至深秋时,朝堂中人事巨变。
王守仁还在奔赴辽东的路上,再次被朝廷擢升一级,任辽东布政司右参议(从四品),分守建州道,领守备营。
要说其升官的原因,自然不外乎两条。第一,花花轿子人人抬。李东阳就任首辅,谁不知道他对王守仁的看重?王守仁还没中进士前就被李东阳忽悠着写了《来科状元赋》。
而之前王守仁在刑部主事的位置上确实算得上兢兢业业,有功劳得升官吧?
张昭和王守仁私交甚笃这也是朝中所知道的。王华的储相位置愈发的重要。这都是朝官们要卖点面子的。
第二,新设四个布政司,外加一个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那里文官们暂时还不想插手,但在这四个布政司的官位上可是吵的不可开交。谁还没个亲朋好友、门生故吏吗?
吵来吵去,反倒是王守仁的任命得到了通过。多少有点各方平衡之下运气的成分。
官方的酒宴基本都是老套路。大致人员成分是:官员、缙绅、士子、名妓。
不过辽东这里要缺两样:缙绅、士子。之前辽东都司全部是卫所,哪里有科举考试?连童生、秀才都没有,哪里还有什么地方缙绅?
名妓倒是涌出不少。这是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张昭刚得到绝色佳人的钟情,对和名妓们嬉戏自然是没什么兴趣,酒宴进行的差不多就宣布结束,邀请王守仁到后堂里说话。
下午赶路而来的王守仁沐浴之后早就洗去风霜之色,而且王圣人正值三十二岁,兼之弓马娴熟,体魄强壮着。一身士子青衫,儒雅清瘦。
张昭和王守仁分宾主坐下,歉然的拱手一礼道:“伯安兄,书信之中我邀请你来辽东平叛,但如今辽东的女真诸部被我麾下将士清理的太干净。平叛之言是我失信了。”
张昭本来是早就可以回京的。专门等在沈阳城,为的就是当面和王圣人说一声。
王守仁喝着茶,悠然的一笑,道:“这事我早就预料到。真理报在运河沿途的驿站都有。我九月份在报纸上看到大军的消息,估摸着会是这种情况。但子尚你依旧属意我在分守建州道,只怕是另有所图吧。”
张昭笑着赞道:“经年不见,伯安兄思维依旧敏捷啊。我回京之后会努力促使朝廷出兵朝鲜国。届时,渤海军从北入,还请伯安兄率部自南攻入。”
其实,张昭还是很信任庞泰的能力。有他率领两万渤海军攻进朝鲜王国,覆灭其国是必然的。但不能不给王守仁一点安排啊,不然就太对不起人家。
王守仁对当官不能说没有一点想法,读书人谁没有执掌朝政辅佐君王的想法?但他又并不热衷于仕途,反倒是对带兵打仗非常的有兴趣。
见张昭给出安排,和他猜测的差不多,笑着点点头,把“失信”的一点小事揭过,辽东苦寒,可张昭毕竟给他“折腾出”一个从四品的官职。
他拉着张昭讨论起明朝以后的战略。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他面前的这个青年,基本可以等同于是大明军事战略的执牛耳者!
他这两年在老家“养病”时,除了做学问,也在关注和朵颜三卫的会战、收复奴儿干都司之战。他也有很多设想,这下可以和张昭讨论一番。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来的战略
王守仁坐着的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的道:“子尚,大明在外部的威胁明显是鞑靼人,为何你去属意继续往朝鲜王国扩张?以大明的军力,以你为统帅,打赢和鞑靼人的决战不难吧?”
这并非王圣人在恭维张昭的军事能力。以阳明先生的眼光,自然看得出来张昭就是个“文帅”。
但随着军队的规模达到十万以上的量级必定会是将星云集,想要镇的住场子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
而大明目前叫得出名字的“名将”基本都是新军营出来的。张昭怎么可能镇不住那帮骄兵悍将?
张昭笑着拿起茶杯,道:“有些小道消息,看来伯安兄不在京师没有了解。我派人从天津卫出海,开拓高丽、东瀛航线做生意。目前,我得到的确切消息,东瀛有大量的白银矿。朝廷苦于银钱短少久矣!”
后世研究明朝,对于明朝的灭亡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比较有研究性的论点是:明朝缺钱!这是明朝灭亡的原因的之一。
这个“钱”不是说明朝的中央财政崩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明太祖留下的坑。而指的是明朝缺乏流通的“货币”。
明朝的商品经济在经历过仁宣之治后就开始兴盛,此时是弘治中兴的时期。更别说隆庆年间开海,明末时江南的繁华。总体而言,明朝的货币总量和经济总量是不匹配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