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众所周知,发行的货币量过少,必定会造成通缩。

    通缩的定义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降。

    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加速经济衰退。明朝的经济总量肯定是比不上宋朝的,又有奇葩的中央财政制度,再给“通缩”扯后腿,经济总量更加的上不去!

    所以,明朝没有完成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不仅仅是异族入侵或者流民打断的缘故。

    第二,导致社会财富缩水。物价下降嘛,固定资产如房产、土地,外加商铺等等当然卖不出价格。

    第三,财富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举个例子,在明朝的土地兼并过程中,农民通常会因为天灾**而负债。在通缩的背景下,市场借贷利率高,他是不是会更加的难以偿还债务?

    这就是财富分配的负面效应的一个体现。

    而且,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通缩的背景下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第四,钱荒。

    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这就影响了经济活力。而经济活力的降低,又会使得大量的资金闲置下来。因为,没有销售额,有钱人也不会傻乎乎的去投产。

    明朝的地主老财们就喜欢把银子埋在地下。

    而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

    总而言之,“通缩”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会影响到明朝社会的方方面面。

    张昭不是经济学家,只是看过类似的观点。具体的环节他是大不懂的。但从他后来者的角度来看,不管通缩、通胀都是有问题的。而明朝中央政府必须要有调控货币政策的能力。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明朝政府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连银子的产量都不够,还说个屁!

    而在明朝如今的背景之下,发行纸币这条路是已经切切实实暂时被堵死。

    大明宝钞基本成为一个笑话。一贯当“十文”在明间通用。

    张昭自己搞的纸币也只是相当于“粮票”、“饭票”在学校内小范围的通用。

    所以,银矿对明朝而言至关重要。

    当然,随着地理大发现的逐步深入,全球范围内的银矿会多起来。最终还得实现金本位,必须要掌控金矿。

    …

    …

    王守仁一听就懂。这根本不需要什么经济学知识。白银是货币,同时这就意味是财富。

    东瀛有白银矿,张昭往东打那不是很正常的事?

    而要去东瀛,肯定要被高丽半岛拿下来。这是基本的军事常识。

    王守仁点头道:“这个情况我倒是不知道。”

    谈到这里,张昭也没有保留,道:“伯安兄,其实要和鞑靼人决战,胜肯定的是能胜的。等辽东四布政司稳固下来,朝廷也不会缺马匹。届时马政可以废除。

    有骑兵在手,大胜可期。但是,想要彻底的灭绝鞑靼人却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就像是太宗皇帝时,屡次北伐打得蒙元残部瓦剌和鞑靼望风而逃。但几十年后如何?

    鞑靼人可以退到漠北去,以我们的后勤运输能力,根本就难以灭掉他们。

    所以,和鞑靼人的决战,要么不打,打就要灭掉他们,如唐朝那般设安北都护府,把漠北之地都要囊括进大明的版图之中。否则就是虚耗国力。

    所以,我在天子面前陈述大明接下来的战略方向,分别是东进,南扩,西进。东面据有高丽、东瀛,得其国力、民众以资大明。向南恢复安南布政司,南洋,把持海贸,征收商税。

    向西打通西域,如人张开两臂,对鞑靼、瓦刺形成合围之势。为灭国之战做好准备。”

    其实,张昭这说的是军事角度的看法。从政治的角度而言,在弘治朝不和鞑靼决战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弘治皇帝恐怕没有以举国之力灭掉鞑靼人的魄力。

    这种“豪赌”不符合弘治皇帝的性格,也不符合李东阳等辅臣的观念。

    所以,张昭能怎么办?

    第二,在北面留下一个强敌,显然更有利于大明内部的改革。

    把鞑靼人打得大败,赶到漠北去能有何用?还不是明成祖时期的局面?永乐皇帝死后五十年,他的重孙给人虏去了。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儒家的框架下专心搞文治是没前途的。

    王守仁大致明白张昭的意思,微微颔首,捻须沉吟着。这是他第一次听闻“国策”。

    张昭的这想法大概率会是大明接下来几十年军事行动的指导思想。

    “听子尚的意思,大明日后会不断的向外扩张。那么,子尚大致要让大明的土地扩张到何处呢?”

    张昭仰头一笑,喊道:“小二,拿地图来。”

    这个问题,他非常有兴趣和王圣人分享。不知道会不会对心学产生一些影响。




第五百七十二章 终章(上)
    改名为“辽东新闻学院”的校园中,一条条笔直的水泥大道将之分割为一个个整齐的方格,颇具军事化的风格。

    校内的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的铭牌路标指示着来访者。各种品类的树木组成的一处处树林点缀着校园景色。

    位于校园南侧的女生宿舍楼五楼504寝室,韩芷韵刚从食堂里带了早餐回来给室友。

    新闻学院这里的女生宿舍标准是四人间。睡在木头床铺上的室友抱着被子道:“韵姐,今天周末心情这么好吗?听说大礼堂里今晚有教授歌曲。你去吗?”

    韩芷韵正一个个的给室友分配早餐,她在宿舍里年纪最大,这帮十五六岁初次离家的小姑娘们都要她照顾着,清雅的脸庞上不自觉的勾勒出一抹动人的笑容,清声道:“不去。我有别的事情。”

    一名室友起哄道:“韵姐,你昨天下午就逃课,不会是有情况了吧?”

    韩芷韵娴雅的一笑,用手指捋着额前的秀发,心虚的道:“哪有的事?”

    这时,寝室门口传来敲门声,打开门,隔壁寝室的一名同学笑盈盈的通知:“韩同学,楼下有一个很英俊的青年公子找你,他说他姓张,请你下去一见。”说完,又八卦的问一句:“他是谁啊?”

    504寝室里顿时一阵哄笑。

    韩芷韵刚刚矢口否认,接着下面就有男子来找。这脸丢的…

    不过她心中此刻充满着难言惊喜,“呀,他怎么来了?”心里甜滋滋的,但终归是面嫩,给室友和同学挤兑得俏脸绯红,赶紧从衣柜里取衣,准备换衣裳。

    …

    …

    张昭在新闻学院的女生宿舍楼下面等了约四十分钟。期间,以他的容貌、气度自然是引得出入的女生频频瞩目,小声谈论他是谁。

    才开学一个月,新闻学院里的男生们还没有“发明”到女生楼下喊人的追求手段。张昭这算是第一例。当然,此后新闻学院的男生就学会了。

    韩芷韵穿着昨日的青色长裙,更换过腰间的腰带,耳垂上带着漂亮的银饰耳坠,随着她走动而摇晃着,更添她极美的风姿,修长婀娜的大美人。

    她走出宿舍楼对树下站立着风采玉立的张昭嫣然一笑,小步上前来,方才轻轻的小声道:“张郎。”

    张昭微笑着点头,再看她薄施粉黛更显明丽的俏脸,赞道:“真漂亮。”

    虽说等了近四十分钟,但他是心甘情愿。而且,女为悦己者容。韵儿明显在楼上打扮。

    韩芷韵笑靥如花,含羞带俏的看着张昭,美眸中情意绵绵,轻声问道:“你怎么来了?今天不是和小璇约好见面的吗?”

    张昭做个手势,和她一起往校外走去,笑着道:“那不是在下午吗?我上午还有空着的。我家乡里有首歌曲,里头有句歌词叫做‘从来只见新人笑,有谁记得旧人哭’。我可不愿意干这种事啊。”

    韩芷韵抿嘴一笑,心中柔柔的。

    虽说是周末的上午,虽说新闻学院占地面积辽阔,且第一学期招生人数只有三百人左右,但是张昭和韩芷韵走在一起,依旧是回头率非常高。

    很明显韩芷韵是新闻学院里的“名人”。

    走过宿舍楼前的大道,往树林里的林荫小道走去,张昭看着四周无人,将她耳边的发丝轻柔的捋好,体贴的问道:“韵儿,和我走在一起,对你的生活会不会有影响?”

    韩芷韵鼓气勇气,微微依偎在张昭身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听说树林里小鸟的鸣叫声,整个冬季似乎都变得有声有色,低声道:“张郎,我不怕的。”

    张昭心中情意涌动,搂着她的细腰,低下头吻她。

    …

    …

    张昭读大学那会儿,男女朋友牵手而行实在正常的很。图书馆前的草地好晒太阳,狗粮洒的一大把一大把。

    不过,如今的大明朝风气肯定没到这样。张昭和韩芷韵在校园里并肩而行都会引人瞩目。

    小树林里的风光虽然好,张昭却没有带韩芷韵久待。冬季室外冷啊。

    张昭带着韩芷韵出校门,坐上早等在一旁奢华的六架马车。马车里空间宽敞,装着单向玻璃。张昭抱着身姿修长婀娜的韩芷韵,在车窗旁一起欣赏着沈阳城中的街道景物。随意的说着悄悄话。当然,情侣间的亲密动作自不必细说。

    两人的感情正如炽火般升温着。

    中午在沈阳城中的酒楼二楼雅间中一起用餐后,这才和她一起到学校附近的商业街,在“相逢”茶馆里去见佟璇。

    两人刚进茶馆,就见佟璇一个人正坐在临窗的卡座上。

    韩芷韵清慧的眉眼间都隐隐有着难言的笑意,如同一朵娇艳的鲜花正在盛开,魅力无端。她看到佟璇,松开给张昭握着的手,柔声道:“张郎,你去和小璇说话吧。我在吧台这里等你们。”

    张昭略犹豫了一下,歉然的一笑,叫来丰小娘子点了一壶茶,往临窗的卡座而去。

    …

    …

    看着张昭的背影,丰小娘子围着围裙站在吧台里,摇摇头,小声道:“韩妹妹,这种人你小心点,你可别让他给骗了。”

    随着和张昭的接触,对张昭那点隐晦的好感自然是掩藏起来。实在是张昭太混账啊!

    他这是和佟璇的闺中密友好上了吗?

    韩芷韵微微一笑,拿起茶杯喝着茶,道:“不会的。”

    丰小娘子就叹口气。得,她白做小人。这位已经是被张昭灌了**汤。

    …

    …

    “张公子…”

    佟璇给张昭将茶壶放在卡座桌上的声音从沉思中唤醒,正微微不快时,却发现是张昭已经含笑站在她身边,顿时惊喜的站起来打招呼。只是话出口随即醒悟到她太热情了,没有一点小娘子应有的矜持。

    张昭看着她娇羞不胜的低下头,纵然是他此时心中填满着对韵儿的爱恋,依旧是禁不住被她小女儿的神态给打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啊!

    张昭坐下来,道:“等了一会吧?”

    佟璇道:“嗯。”随即又抬起头,慌乱的道:“啊…,没有,我也是刚到。”

    张昭就笑,提壶给佟璇倒一杯茶,“我给你的回信收到了吧?接下来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佟璇漂亮的丹凤眼看着张昭,迷惑的道:“啊…”



第五百七十三章 终章(中)
    佟璇今天下午出现在这里,张昭给她的回信自然是收到的。回信中,张昭给了她一个很明确的答复:他愿意佟璇陪在他身边。

    所以,今天见面的第一件事,张昭不是要撩这妹子,而是要和她说清楚他的身份。

    佟璇和韩芷韵不同。韩芷韵从头到尾都知道他是谁。而秀雅、娇嫩的佟小娘子连他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完全是飞蛾扑火般的推动这段感情。

    张昭看着眼前神情迷惑的小娘子,含笑道:“我叫张昭。”

    佟璇冷艳的丹凤眼扑哧一闪,带着十六岁小娘子特有的清纯,“哦。”她反应很平淡。女孩子的闺名要注意,但男子的名字其实并不需要隐藏。

    而以大明的风俗而言,她将来是他的妾室,也没机会喊他的名字啊!

    张昭看她那小迷糊劲,禁不住笑起来,拿起茶杯品尝。

    佟小璇和韵儿给他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受。韵儿历经家族巨变,人世沧桑,虽然只有十八岁,却已是通明世事,聪慧非常。而佟小娘子就像是一张单纯的白纸,有着难言的秀雅风情,在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将第一缕情思寄托在他身上。

    佟璇细长微翘的睫毛抖动,昨天接到张昭的回信,一肚子的话想要对他说,但真等到此刻和张昭见面时她却发现一句话都说不出口。虽然和张昭通信近一个月,但真正的见面,这才是第几次?

    张昭本来是想默默的装个逼,无形装逼最致命,不想佟小娘子完全是个官场小白,不过她是医学院的学生,对时政不敏感可以理解。失笑道:“小璇,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我的身份。我是此次奴儿干都司战役的统帅,也是辽东这场改革的推动者。”

    佟璇乱七八糟的思绪给张昭的声音唤回来,然后微微呆滞的看着张昭。

    她就算再不关心时政也是知道“张大帅”是何许人也。这怎么可能不知道啊?她们医学院的学生将来就是去军中当护士、医生的。

    “你…,我…”

    佟璇一时半会都有些傻眼。韵姐给她们说,张公子在军中做事,京师人,看起来颇有权势。但她怎么都没想到她动情的男子竟然是“张大帅”。

    这怎么能划等于号的啊?

    张昭看得就有点想捏她带着婴儿肥的鹅蛋脸。她的容颜是那种古典美人,端庄秀雅。而她身材又偏丰腴、外加一双冷艳的丹凤眼。很标准的古典美人。偏偏她性情却温柔可亲。这组成她独特的风姿。
1...210211212213214...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