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然而,在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占有全球生产财富的精华之地,这才是全球帝国的正确打开方式。想要想古时那样重建横跨亚非




第九十三章 新游戏(中)
    奉先殿东面的空地,按照故宫的地图来看应该是宁寿宫。但在明朝时紫禁城里的宫殿并没有占满地方。究其原因,还是明朝皇帝比清朝穷。

    满清收税可是不含糊的。皇帝的享乐一样很多。而被打断脊梁的满清文人连个屁都不敢多放。哪像明朝这般自由

    空地处比较平整,张昭再拿石灰划出边界、大禁区、小禁区、中场线。至于球门找不到铁门,用两根标枪来标记球门。

    石灰这东西明朝早就有。于谦于少保的《石灰吟》名传千古。

    此刻,一帮太监、禁卫们在宫门下的几间瓦房墙壁边避风、观战。而“足球场”中的队员们厮杀的激烈,张昭的哨子不断的响起。

    按理说,朱厚照一个十岁的小孩,身体素质再好,也不可能和成年人踢比赛。但是,谁敢对太子下黑脚啊冲撞更不敢。朱厚照自然是大杀四方,被喂的各种舒服,疯狂进球。

    半个小时后,这场比赛结束。

    朱厚照在一间瓦房中由宫女们服侍沐浴,更衣。热水、姜汤、美酒自然是早就准备好。张昭等人也在另外三间房中洗热水澡,换衣服。然后,一起到小殿中。

    小宫殿中,太监们将屏风、炭盆、案几摆好,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朱厚照居中而坐,面前的高几美酒佳肴陈列。他喝着酒,欢喜的道:“张卿,你这个足球游戏好。我踢的酣畅淋漓。明日再来几场。”

    张昭在朱厚照左侧下面坐着,其余坐下的都是刘瑾几名大太监。张昭的隐性地位可见一斑。张昭舒服的坐在木椅中,微笑道:“殿下,这个游戏可以推广到军中。”

    刘瑾是什么人张昭把手伸到他的“盘子”里,他上午时还脸色阴沉,这会见太子喜欢上足球,早就是笑容满面。见张昭如此说,顿时打住。

    谷大用、张永、马永成等人都是相互对视,无声交流。被张昭这个“变故”搞的很惊讶。你玩游戏就玩游戏,怎么扯到军中

    朱厚照感兴趣的道:“张卿,你的意思是这可以训练军中的士卒”

    张昭点点头,说道:“殿下,我以为军中对士卒的训练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练体能。第二,练技能。第三,练纪律。而足球可以很好的锻炼士卒的体能。”

    朱厚照对军事一向很感兴趣,当即请教起来。

    刘瑾看着侃侃而谈的张昭,太子虚心请教,心里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八虎其余的几人都是神情略尴尬。这一幕,这些天出现了多少回否则他们也不至于要将张昭弄走。当今天子今年三十一岁,按照历代先帝的年龄,秉国十年应该还是可以的。那十年后,太子该多么信任张昭

    方才挑头反对足球的谷大用则是低着头喝酒,心神不宁。张昭这人看着面相和善,但很不好惹。据说罗成给皇后打死了。

    且不提内监们的各种心思,张昭将足球在军中推广的必要性,还有练兵的想法和朱厚照说完后,时间已经将近傍晚。

    朱厚照道:“张卿,你回去写个条陈给我。我去交给父皇。”说着,将杯中温热的黄酒喝掉,笑道:“等会母后就该教我去晚饭,今天都散了吧。”

    张昭和魏把总等人纷纷告辞。

    …

    …

    寒风呼啸,夕阳暗红的挂在天边。

    魏把总摸着自己的大胡子,跟着张昭身边往外走,“张老弟,你今天可是大出风头。太子信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张昭看魏把总一眼,笑笑,并没说话。皇宫中的人各有关系、跟脚,他谁都不能信。譬如这位魏把总看似粗犷,实际上呢

    魏把总微微一笑,心里倒是越发的肯定。就这份沉稳的气度,将来在宫中地位低不了。说不定会得未来的天子信任,执掌锦衣卫。见身后有太监过来,带着几名心腹手下告辞俩开。

    “张舍人,张舍人留步。”

    张昭回头,就见谷大用小跑着过来,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将手里的食盒递给张昭,“咱家见张舍人比较爱这御制烧鸡,特意吩咐准备一份。适才上午时,咱家多有得罪,还望张舍人不要往心里去。”

    张昭微笑着接过食盒,拱手道:“谷公公客气。都是同殿为臣,各抒



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
    东阁大学士谢迁震怒,后果自然不小。谢阁老不可能亲自上书弹劾张昭,那是给张昭扬名。

    冬至日的第二天,御史弹劾张昭“诱导太子嬉游,荒废学业”的奏章就递进内阁。首辅刘健对昨日的“鼓声”颇为不满,在他的默许下,由谢迁票拟奏章,送进宫中。

    明代的政治制度,当初明太祖为防止宰相权重,废除宰相。但随着三杨辅政,阁臣逐渐变成弱化版且没有名分的宰相。而皇帝制衡阁臣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司礼监掌握“批红权”。

    所谓“批红”,即用朱笔批阅奏章。皇帝是没有精力在每本奏章上批红的。否则,光写字就要累死。权力只能放开给司礼监。所以,明代权阉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十月初,顺天府院试放榜,张昭以其对北虏之见解名动京师。而后,被天子点名随侍东宫,声名更上一层楼。懂官场门道的人自然看得出来:简在帝心。

    两个月过去,张昭在京中的声望自然有所回落。国家大事那么多,谁会始终关注着在东宫中的一个生员呢

    但是,这封奏章一出,外加事涉太子,瞬间令整个京中官场、士林关注。

    明代虽然没有报纸,但是有个东西叫“邸报”,京中各个衙门会传抄,而且会发往天下的各官衙。这种奏章怎么可能不上邸报呢

    同时,张昭被满城关注还有一个因素。明朝官场的惯例,冬至日后就等着过年。大家有什么恩怨、口水仗等来年再说。这个时候来这么个“大新闻”,自然是人人关注。

    …

    …

    张昭是在事发后的第二天才知道。奏章进内阁,票拟,再送到司礼监中,再消息传递,这都需要时间。

    他冬至当日来点卯后就向朱厚照请假回去陪婉儿过节。以鼓助兴,且被三位阁臣听到,这事他根本不在场。

    寒冬腊月,早晨七八点的太阳完全令人感受不到任何的温暖。张昭在文华殿外见到脚步匆匆抵达的朱厚照。刘瑾、谷大用、马永成等太监随行。

    上课的翰林侍读学士王鏊参加早朝还没过来。朱厚照口里呼出着白气,招呼道:“张卿,你别往心上去。那些御史就是这般,听风就是雨,像乌鸦一样讨厌。走,我们去殿里面说。”

    他今天特意出来的早,就是想要和张昭商量这事。消息昨晚他便知道。但宫门落锁,无法通知张昭。

    张昭颇感意外,跟着朱厚照往殿中走。众人簇拥着随行。

    跟在朱厚照身边的刘瑾主动解释道:“张舍人,昨日有御史上本弹劾你诱导小爷踢足球,荒废学业。咱家从司礼监那里探听到的消息,奏章上阁老们票拟的处理意见是:剥夺你的勋卫散骑舍人一职,下狱论罪。”

    张昭脑子“嗡”一下,血流上涌。他虽然是个网文历史水平,也知道明朝的票拟是怎么回事!正常情况下,皇帝不会更改内阁阁老的处理意见。

    这尼玛的!他还等着太子将条陈交给弘治皇帝后得到皇帝的赏识。结果,这就因为“足球”给人告了

    张昭定定神,看到刘瑾嘴角那一丝迅速消失的笑意,压着心中的疑惑,跟着人群往文华殿的偏殿而去。谷大用则是向他补充说明事情的起因和过程。

    冬至日,朱厚照按捺不住脚痒,虽然张昭这个高水平裁判请假,还是组织踢球。而轮班的魏把总搞来两面军鼓,敲打助兴,结果被从乾清宫中出来的阁老们听到。事情由此而被外朝知道。

    朱厚照在殿内坐下,歉然的道:“这事是



第九十五章 是谁?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张昭看到王公公时,心里就知道他来对了。

    皇城,是皇宫外的一层区域。这里设有内监的二十四衙门,居住着数万名宫女、太监,为皇宫中的贵人们提供各种服务。而王公公不可能住在北花房这里。

    现在,王公公在这里“晒太阳”,很明显是在等自己。

    被御史弹劾,而内阁的意见是要将他下狱问罪,说不紧张那是骗人。但是他并不害怕。踢足球可以锻炼体能,这是现代社会普通人都知道的事。

    而他来找王公公,是想要知道谁在背后打他的冷枪。

    至于他为何笃定王公公会告诉他因为在他离开“北花房”时,王公公卖了一个人情给他:是内官监太监徐智将他压在这里学宫中礼仪。

    那么,王公公既然投资他,这个时候肯定会告诉他宫中这摊浑水的真相。他要是就此倒霉,欠的人情怎么还欠债的是大爷!

    …

    …

    略显陈旧的砖墙边,暖和的冬季阳光洒落。王公公眯着眼睛坐在一把掉漆的交椅中。

    “王公公,在下来了。”张昭走到交椅前,礼貌的拱手行礼。

    王公公老态龙钟,睁开眼睛,笑起来,轻声道:“张舍人果然没令我失望啊!我们到屋里说。”

    在宫中养老担任礼仪教习的王公公行动自由,时常来他面前晃的罗太监已经被张皇后打的命归黄泉。此时北花房这里安静。张昭跟在王公公身后到当日“上课”的厢房中。

    王公公走路颤巍巍的,在楠木椅中坐下,说道:“张舍人此次来,必定是想问宫中敲鼓之事是谁主使的。在说之前,咱家要问问张舍人,可有把握在御前脱罪”

    &nb



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
    张昭离开宫中后还能去哪里呢他径直去教忠坊李教谕家中等候着。他希望听一听李东阳的“意见”。当初他去东宫时,李东阳划出红线,他并未违反。现在内阁是何种看法

    在张昭等待时,上午的时间流走,消息已经传遍整个京城。稍后,弘治皇帝的处理意由司礼监太监陈宽以口谕的形式传达:明日在武英殿中问询此事。

    明代时京中最繁华的商业区域主要有四个:棋盘街、灯市口、城隍庙、崇文门。

    上午时,城隍庙三里长街中的一家古玩店后院中,一名衣衫华贵的青年正仔细鉴赏着一双唐代的瓷瓶。

    今日没有在东宫轮值的魏把总站在一旁陪同着。京中的消息刚刚传到。

    青年双手拿着瓷瓶观察着,忽而转身微笑道:“老魏,天子已经定下来明日问询此事。阁老们全部都在,你现在还担心吗”

    魏把总憨笑道:“小公爷,小的听吩咐就是。上面的事情小的也想不明白。”话是如此说,心里却是松口气。任凭你张昭有千条万条理由,敌得过三位阁老在天子那里的“圣恩吗”

    青年微微一笑,伸手虚点魏把总几下,继续鉴赏瓷瓶。很多事情看破不说破。三十多岁的魏把总是他们府中看好的青年才俊。

    这几下举止颇有文士风采。这青年正是成国公朱辅的次子朱凤。虽然为武勋世家,但成国公服食雅素,喜吟诵,有儒者之风。其子弟亦是如此。

    …

    …

    同一时间,东城的一处富丽堂皇的住宅中。

    内官监太监徐智在花厅中和几名义子喝酒。花厅中灯火明亮,美酒佳肴陈列。徐智脸上还带着微微的泪痕。他们刚刚祭奠完罗成。

    这是一个很凝聚小团体士气的举动。正在此间的几名心腹太监情绪涌动,同仇敌忾。

    “干爹这次出手,那姓张的小子估计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次一定可以用他来祭奠罗兄弟。”

    “他不过是看点古书的士子,就敢独占在小爷身边。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怪东宫那帮人配合。”

    “干爹,您别太伤心。事涉小爷,皇爷肯定要过问后再处置。但是有阁老们的票拟,那小子这次跑不了。”

    徐智四十多岁的年纪,演技一流,用手擦拭着眼泪,道:“罗成死后我夜不能寐。今日才有脸召集你们来祭奠他。这帐终归是要和张昭算一算的!”

    几名心腹纷纷附和。群情激昂。

    徐智心中满意的笑一笑。

    他这次没找寿龄候。皇后娘娘的骂不是那么好挨的。上次为摆平这事,他给寿龄候两千两银子。这一次他的合作对象是成国公府。成功将张昭套在网中。

    …

    …

    午饭时,张昭在李教谕府中见到李教谕。李教谕昨天晚上就和李东阳见面。这会儿正好将李阁老的话带到。在府学中就读的李幽陪着吃了顿饭。

    自上次生员事件后,张昭和李幽的关系便有隔阂。李幽呢,在这时当然是尽力安慰张昭:“有李阁老在,定不会叫子尚兄被论罪。只是,子尚兄的东宫之行有点可惜!”

    李幽虽然人品不大行,但确实是才智之士。他看得出来,不管此事结果如何,张昭八成在东宫待不下去。

    张昭笑笑,举起酒杯和李幽和一杯,叹道:“确实可惜啊!”更多的想法也没在李幽面前透露。

    将太子朱厚照派来的小太监打发走,张昭回到照明坊的家中。婉儿和方小娘子正在正房里谈笑,手里各自拿着书。一个穿着青衫,娇美明丽。一个穿着白裙,十七岁的芳龄,身段曼妙,韶华正好,娇滴滴的美人儿。

    “呀,二哥,你怎么回的这样早”婉儿将手中的闲书放在桌几边,起身迎着张昭,接过张



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
    不管昨夜里信使、小道消息如何在京城中乱飞、暗潮涌动,腊月初二的清晨,屋檐下倒挂着冰柱,张昭平静的带着张泰平前往皇城中点卯。在长排的值房中等待。

    东安门偏南的这排值房归皇城中的禁卫中的三千营使用。张昭坐在房间里喝茶,无人来和他交谈。奏章的事情他们都已经听过。

    能在皇城里当禁卫的,多半都是有门路的军门世家,或者有真本事。和张昭这个秀才本就是泛泛之交。这世道,文人和军卒很难尿到一个壶里。

    文士嫌弃军士粗鲁。而军士嫌弃文人们说话酸溜溜,喜欢玩阴谋诡计。

    张昭之前在太子面前得宠,三千营里一些眼力活泛的将校自然愿意和他结交。谁不知道太子将来要登基的比如魏把总。但现在张昭都被阁臣“厌恶”,眼看就要被逐出东宫、问罪,谁还浪费时间和他结交啊
1...2425262728...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