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英国公张懋禁不住微笑。太子确实贪玩。保国公朱晖、驸马都尉崔元亦是含笑。

    谢迁看着这一幕,心里的怒火陡然起来。这不是他最担心的局面吗走出来,高声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太子这个年纪,正当读书之时,岂可分心军务…”

    谢公尤侃侃。

     




第一百零一章 一战成名
    临近中午时分,一队太监走在护城河边,冬日和熙的阳光照在河水中。

    这群太监们边走边交谈着。一个小时前发生在武英殿中的一幕已经迅速的传开。

    “谢阁老这脸可丢的够大。虽然皇爷安抚了他,但这不能改变他被一个毛头小子当面呛声的事实啊!张昭一战成名啊!京中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在研究他!”

    “嘿,谢阁老往日瞧不起爷们。这回可是被人当面打脸!”

    “这话又是怎么说的”

    “你们想想看,谢阁老最初是打算怎么处置张昭论罪,剥夺官职,踢出东宫。现在呢张昭身上的勋卫散骑舍人并没有剥夺,而且练的新军仿照幼军的旧例挂在东宫属下。谢阁老一个目的都没达成,这不是当面打脸么!”

    “哈哈。”

    司礼太监萧敬听着身边太监们的分析,笑笑,制止道:“好了。那终究是阁老,要存几分体面。你们不要再多说。”

    其实,这帮小家伙只看到“快意恩仇”,却没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帝王心术啊!

    张昭虽说是在扣帽子,皇爷心里没触动吗那可真未必!小爷手里有只直辖的军队有什么错省的将来听那帮外臣摆布。

    而且,小爷转呈上来的“练兵条陈”,他可是看过。皇爷心里确实有练兵之意。

    …

    …

    消息不仅仅在内廷中迅速传开,还如龙卷风般席卷棋盘街后的六部各衙门。

    没办法,今日的武英殿议事各衙门都很感兴趣。毕竟,年前就只有这一个“瓜”可以吃。结果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本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张昭被夺职,赶出东宫的。

    随后,各种议论在衙门中,在棋盘街的各酒楼包厢中响起。

    “谢阁老这次真是丢了个大脸。被一个官场小年轻给逃出手掌心。”

    “话也不能这么说,总归是李阁老在帮张昭啊。否则,哪有这么容易”

    “依我看,不久官场上就会有怪话传出来。”

    这是肤浅党的看法。只看到最浅的层次、表面的交锋。

    “依在下的看法,此事还有应该有更层次的原因。谢阁老为何要弹劾张昭还不是因为张昭在蛊惑东宫对武事感兴趣。而张昭为何能顺利脱身

    首先,这绝非是李阁老的功能。而是其人敢于立军令状练兵。参照其在北虏上的表现,他说不定真有把握练出精兵。最少他手里应该有练兵的人才。

    其次,张昭当面和谢阁老争论,天子竟然未惩罚他。由此可以得知,天子内心深处还是想练兵的。今年以来,小王子、火筛诸部寇边的太凶。

    保国公朱晖、驸马都尉崔元最后都没有帮腔,放弃打压张昭,只怕是洞察到天子的心思。而崔驸马预计不会没收张昭的出入宫禁的腰牌。”

    这是合理党的看法。

    而在这两种看法之外,还有一种看法在京中流传。

    “张昭为何进献足球游戏给太子他肯定是计划好的。等着别人来否定他,然后他好装逼,在天子面前表现。只是,他没有料到事情失控,引出来的是谢阁老。

    而他在府学的先生李教谕是李阁老的族弟。在武英殿上的一幕,根本是他和李阁老在唱双簧!

    那么,在下极度怀疑,张昭通过太子传书给天子。否则,天子为何表现的对他如此容忍只怕天子心中亦想要太子接触军事。张昭只是天子手中的棋子。”

    这是阴谋党。

    不管京中的议论如何纷扰,张昭这里总算是松口气,跟着太子往奉先殿中的小殿而去。

    刘瑾、谷大用等人看张昭的神情都有些不对劲。这他娘的都能脱身那可是阁老啊!

    看着兴致勃勃如同打了胜仗般的太子和张昭说话,刘瑾落后两步,眼睛眯着,眼光闪烁。

    不管原因是什么,结果摆在这里。张昭都从这个死局中脱身。而且,跳出东宫这个笼子,到外面去练兵。虽然只有一千人,但若真的练成呢

    他不愿意去想这个画面。

    朱厚照兴奋的道:“张昭,你这个练兵的主意好。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开



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
    寒冬之际,青砖、篱笆砌成的院墙都冻的发白。

    后院的正房中,方小娘子穿着五层新的缕金百蝶穿花红锻袄坐在的椅中翻书,心神不宁。

    昨日下午张相公回来,她看出他心里有事,告辞出来。婉儿拉着她一起“审问”张相公的长随,那聪明、滑头的小黑胖子,得知张相公面临的处境:

    有御史弹劾他诱导太子嬉游,荒废学业。皇上口谕今日在武英殿中问询此事。

    不知道此刻结果如何

    在李东阳、谢迁这种大佬眼中,给御史弹劾是家常便饭。但在方小娘子看来,却不吝于地动山摇啊!她父亲就是给御史一本参下去,家道中衰。

    层次、地位不同,感受便不同。

    谭大娘在炭盆边坐着,手上带着指环正在纳鞋底,安慰道:“小姐,张少爷吉人天相,菩萨会保佑他这样的好人的。”

    此刻,她心里也担忧,只是感受和小姐不同。

    夫人死后,方家能卖的东西都卖光,就剩下她和小姐两人,吃饭都成问题。在小安镇时,幸亏张少爷和张小姐两人仁善,她做一份工,得米面不说,还给她木炭。

    她和小姐才能勉强把这冬日挨过去。而听说张少爷要搬到城里来时,她当时心里不知道多担心。这关系到能不能活下去!幸而张少爷邀请小姐陪伴张小姐。

    住在城里都快一个月的时间,吃穿用度不缺。她还有工钱。只是小姐的定位有些尴尬。

    没听说未婚的女子住在非亲属家里的。长久这么住下去,街坊邻居知道是肯定要传闲话的。小姐日后还怎么嫁人

    她现在是担心,张少爷若是被下狱,这平静、安稳的生活又将打破,化为乌有。她和小姐又将如这尘世漂浮无根的萍,不知道日后的路在哪里。

    方小娘子哪里知道自己的仆妇这么多内心戏,应道:“嗯。”终究又因心里烦躁,将手里的书本合起来,站起来到门边看着院落的寒风、阳光。

    心里的思绪乱如麻。

    婉儿正在正房院落里因担忧而偷偷的哭泣。她没好在那里陪着。而是回到自己的住处。

    是啊,谭大娘担心的是她们主仆的前途。若张相公被下狱,目前的生活就毁掉,她们再无依靠。而她内心里更担心张相公日后的命运会如何。官场很残酷的啊!

    方小娘子摸摸发髻上的步摇。

    这是婉儿转送给她的。是张相公赔罪的歉意,外加送她的生日礼物。其实,当日被他“围观”的心里的怨气早消失的。当日母亲的葬礼,若非他出银子帮衬,又吩咐长随去打点镇中的里长、老人,这葬礼哪里能办的那么稳当、顺利

    这份恩德,她深深的记在心中。

    …

    …

    方小娘子想一想,往前穿过回廊,到正房大院中。见婉儿正独自一人在熏笼边小声哭泣着,两眼红肿。见她看来,勉强的一笑,走过去挨着她坐下,握着她的手给她些许的温暖,“婉儿,还没有皇城中的消息吗”

    婉儿抽泣着道:“没有。方姐姐,我…我真担心…担心二哥…回不来。我真..后悔早上的时候没和他多说几句话。”她早上强自镇定,不想给张昭添麻烦。

    方小娘子搂着婉儿的肩膀,柔声道:“张相公不会有事的。”

    婉儿用力的点头,仿佛找到认同般,流泪道:“嗯。”

    正要说话时,忽而听的前院里的动静,还有小霞高兴的欢呼声。婉儿和方小娘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站起来,走到正房的门口,看着前面。

    只见张昭穿着一袭青衫,做文士装扮从前院里走进来,那种紧张到极致的情绪骤然的放松下来。婉儿再一次的哭起来,宣泄着。



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
    冬日正午的阳光照落在砖墙上。院子里还能遥遥的听到半里外大街中喧闹的声音。照明坊就在皇城边,出坊门就是京中闻名的集市灯市口。

    午饭时,张泰平在厨房里和小霞吹的唾沫横飞,“我是进不去皇城里,可是里面有消息不断的传出来啊。少爷是什么人那是简在帝心!几个御史算什么”

    小霞连连点头,“嗯。少爷厉害!”

    张泰平十一岁的年纪,身量未张开,小黑胖子,笑起来很憨厚的模样,吹嘘道:“小霞,我也很厉害!”

    韩娘子除了皮肤略黑外很漂亮。六七岁的小霞是个美人胚子。他很乐意在小姑娘面前表现。

    刘二狗粗手粗脚,平日里就在看家护院,练习力气,拿着大碗吃肥肉,插话道:“你厉害个屁!”

    张泰平郁闷的翻个白眼,“我懒的和你一个粗人计较。”放下碗筷,起身往厨房外走去。

    小霞咯咯娇笑。她年龄小,却知道少爷回来后,二狗叔脸上都带笑,肯搭理人了。

    …

    …

    武英殿中君臣“商议”的结果,同样很快就传到深宫中去。

    张皇后先听过一遍,继而在中午吃饭时,再听太子朱厚照眉飞色舞的说一遍,“母后,张昭的反应速度正是快,谢先生还没来的急说话就被他抢先…”

    张皇后三十岁的年纪,肌肤雪白如玉,宛若二十五六岁的丽人。坐在精美的暖阁中,一身水绿色的宫装令她有着端庄、雍容的气质。身段曼妙。她能独宠于弘治皇帝,自然是有原因。

    此时,她含笑的看着儿子,“厚照,喝口这羊肉汤。照你说,那他倒有几分水平。”又轻笑着给同桌的永嘉公主夹菜。

    朱厚照眉眼细长,容貌有几分张皇后的遗传,得意洋洋的道:“那当然。母后,这可是我点名要父皇调到我东宫里的人才。”

    永嘉公主粉雕玉琢,扎着小辫,“谢母后。”喝着汤,眼神灵动的看着朱厚照,听着他继续说张昭的故事。她对那个能把她画出来的人很好奇。

    她其实想请他帮忙给她的朋友画几幅画。

    …

    …

    皇后的坤宁宫中吃饭时,皇城里的一处廊房中,内官监太监徐智正受邀,和司礼太监萧敬一起小酌两杯。

    冬季干燥。腊八节将近,空气里似乎飘着各种食材的香味:糯米、桂圆、桂花露等等。

    两位大佬摆出深谈的架势,跟着的小太监们纷纷到廊房外面候着。宫中的事,听的越多死的越快。

    阳光从窗栏里透进来,光线依旧略显幽暗。萧敬慢慢的喝着五粮液,驱散着身体里的寒冷,“徐公公,咱家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徐智尴尬的笑着。

    他这个内官监太监看着清要,并无实权。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势差远了。更别萧公公历经数朝不倒,且深得当今天子信任。他有拒绝的权力吗

    萧敬咂咂嘴,回味着这白酒的香味,道:“宫里斗来斗去,这谁都管不了。如今张昭奉旨外出练兵,你是不是要收敛些莫要坏了皇爷的大事。”

    徐智后背上的汗毛猛的竖起来,冷汗嗖嗖。这说明他暗中搞的鬼,皇爷知道啊!半响后,勉强的笑道:“萧公公说的是。”

    萧敬看徐智片刻,这才点点头,笑笑,道:“这酒不错。你慢慢喝。咱家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徐智站起来送萧敬离开,见他带着人消失在皇城的屋舍、大道中,抹着额头上的冷汗。这是一次警告!皇帝未必知道,但肯定默许。

    换言之,他若是手再伸到宫外去找张昭的麻烦,那后果不堪设想。看来,宫中的流言有些谱:皇帝想要练精兵。

    这让他心中颇有些不甘。他的手脚被束缚住!人人都说太监记仇,但是太



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
    第二天一早李幽便辞别亲友,带着一名老仆前往九边。

    李幽父母双亡,只有一个舅舅在京中。天寒地冻,道路难行。且年关将近,李幽的舅舅苦劝未果。只得让他北行。

    出安定门,可以看到城北的军营。清晨时,军营中正在出操,鼓声、人声震动。

    李幽骑在驴上,流露出向往的神色。当今的世道,尊文抑武,而他的志向,不在于如何去探讨儒家的经典,别出机杼。而是想要为国平定边患!

    李幽回头看一眼巍峨的京师城墙,悠然的长叹一口气,“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商伯,走吧!”

    休学的事情,老师会为他办理。他为何拒绝舅舅的挽留因为他曾经的朋友已经闯出一片天地,即将握着千户实权。他从不怀疑张昭能否练出精兵。这是必然的!

    他才二十二岁,心怀大志,又岂甘于人后

    …

    …

    张昭在第二天,先去皇宫中见朱厚照,和他“探讨”练兵的纪要。说是探讨,张昭心里已有腹稿。军训啊,网文啊,关于怎么练兵,他还真知道些东西。

    要他练特种兵,练的有战狼那么猛,他肯定不行。但是走队列,练出精锐的火枪兵,这个他确实会。

    下午时张昭径直返回家中。年前他就要接手被暂时命名为“新军千户所”的一千人。但他倒不急着立即到兵部去要人、履职。马文升的口碑还是很好的。既然在弘治皇帝面前答应他,肯定没问题。而他也要做做履职前的准备工作。

1...2627282930...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