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就对了!”汉斯说:“苏联人喜欢打女人,所以他们多打了你们五次!”
“去你的!”费多尔大声骂道,然后两人在步话机里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苏军又发起了一次进攻,两边同时进攻。
自从三天前,苏军察觉到德国人搞的花招之后,就开始采用同步进攻了,但这依旧改变不了什么。
原因很简单,德军一个连挡住苏军进攻绰绰有余,两边商量好谁先顶一下另一边依旧像之前一样往后撤一些,接着又会形成之前的夹击状态。
但是……
这一次德军很快就发现事情有些不一样了,因为后方远远的打来一梭机枪子弹在德军头顶上“嗖嗖”直响。
“怎么回事?”费多尔大声问。
步话机里传来汉斯惊慌的大喊:“苏联人绕到我们背后了,我们被包围了!”
“坚持住!”费多尔回答:“他们说关键时刻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你相信他们的话吗?”汉斯问。
“当然!”费多尔回答:“是弗雷科将军下的命令,他从来都没有骗过我们!”
“我可不像你那么有信心……哦,上帝,他们至少有一个营绕到我们身后!”
汉斯估计的是对的,苏军的确有一个营绕到了德军身后,他们是绕过山口十几公里,并翻过一座两千米海拔的高峰甚至还翻过了几座悬崖足足用了四天的时间才赶到的。
为此,带领这支队伍的梅尔斯科夫还摔伤了自己的手臂,那支手臂现在还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他的部下也在行程中要么冻死、摔死三十几个人。
但梅尔斯科夫却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同志们!”梅尔斯科夫用没受伤的右手举着枪往前一挥:“胜利的时刻到了,痛宰这些法西斯吧,让他们知道侵略我们的代价!”
苏军士兵高呼一声,就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往德军阵地冲去……
按常理,德军应该无法避免被围歼,因为他们已经四面受敌,而且敌人的包围圈已经小到无法转移无法回避的地步。
然而,就在这时,梅尔斯科夫却感觉到一点异样的气流,枪炮声中隐隐还能听到些马达的“突突”声。
梅尔斯科夫朝后方望了望,什么也没有。
但是下一刻,他就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架两边带着螺旋浆的怪飞机从悬崖处升起来出现在他的面前,机翼下几十个炮管看得让人头皮发麻,以至于梅尔斯科夫都没注意到机身下方左、中、右的三挺机枪。
发挥作用的其实是机枪,因为这时候敌我距离太近,火箭炮精度差很容易误伤。
梅尔斯科夫赶忙朝士兵们大叫:“后方敌人!”
但已经太迟了,武装直升机的三挺机枪“哗哗哗”的喷吐出火舌,密集的子弹打得雪地一块块飞起,然后延伸到正朝德军阵地冲锋的苏军人群中……一排排苏军惨叫着倒下,他们到死都不知道这些子弹是从哪来的。
接着武装直升机又“嗖嗖嗖”的朝另一面的苏军方向打出一排火箭弹,一团团火焰腾空而起,将苏军冲锋部队的后半段拦腰截断……这是因为担心误伤自己人,火箭弹往远处打。
紧接着,又是两架武装直升机冒出头来,“突突突”的越过德军头顶,下方的机枪朝残存的苏军一阵猛烈扫射。
苏军赶忙举枪还击,但武装直升机底部装甲加厚到足够抵抗苏军步枪、轻机枪……这也是直升机是高地作战利器的原因之一,敌人手里很难得会有重装备。
这使苏军的抵抗变得微不足道,武装直升机对下方排着密集队形的苏军简直就可以说是一场屠杀。
更糟糕的还是,周围又出现十几架直升机,然后从直升机上就滑下了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德军士兵。
“我说的没错吧!”费多尔拿着步话机说:“他们会出现的。是第一步兵团,我们跟他们一起穿插巴库,你还记得吧!”
“当然!”汉斯回答:“知道吗?我恨他们!”
“为什么?”费多尔不解的问:“他们刚刚救了我们的命!”
“因为……”汉斯说:“他们明明可以轻松的把敌人解决掉,却要让我们在这里拼着命守六天!六天……整整六天!”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七百六十二章 补给站
“我们的机会在这里!”朱可夫指着东部的卡兹别吉峰说道:“东部地势较为平缓,山峰较少,是吗?”
“是的!”华西列夫斯基说:“朱可夫同志,你是打算以这片区域为主攻方向?”
“是的!”朱可夫回答:“地势较来平缓没有深沟险壑,就意味着直升机很难在低空藏身!”
“虽然是这样,但它同样也不利于我们的海鸥战机作战!”华西列夫斯基说。
“你忘了我们还有雅克1和米格3了?”
“可是他们需要保护机场……”
“我们可以用一百架保护机场,另一百架与德国人作战!”
于是华西列夫斯基就没话说了。
这似乎的确是个可行的方案,虽然雅克1与米格3还是比不上德军战机……这不仅是因为战机性能,更因为苏军飞行员的素质普遍不如德军飞行员。
但是,用雅克1和米格3拖住德军战机还是可以做到的,然后再用数量庞大的海鸥战机对付直升机,于是这看似是死局的棋又被下活了。
“但是,朱可夫同志!”华西列夫斯基有些犹豫的说道:“如果我们无法成功的突破敌人的防线的话……”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那时的苏军只怕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朱可夫回答。
顿了下,朱可夫又补充道:“另外,我们还要空投高射机枪,至少每个营需要装备一挺!”
“是,朱可夫同志!”华西列夫斯基对此表示同意,虽然装备高射机枪实际上可能会减弱战斗力……因为部队必须空出许多人来搬运高射机枪以及它所需要弹药,但也总比在直升机面前毫无反抗能力要强。
朱可夫在后方讨论得不亦乐乎,秦川在战场上可是一刻也没有停歇。
秦川清楚,这时候就是痛打落水狗的最佳时机,再过一段时间,苏军或许就会因为认识到直升机的历害而装备上重武器于是直升机就无法这么肆无忌惮了。
因此,这几天第一步兵团几乎是倾巢出动,整个第一步兵团35架运输直升机16架武装直升机,几乎就是起飞打完一仗之后返回补充燃料和弹药后又再一次飞上天空对苏军发起新的一次进攻。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打下了苏军的两个补给站……
德军其实一直都在侦察苏军动向,主要是侦察机侦察,侦察兵虽然有但为数不多,原因是在不使用直升机的情况下派出侦察兵的生存率太低了,比如趴在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观察敌人,没收集到什么有用的情报自己都会被冻死。
这其中最容易观察到的就是补给站。
其实从雷达上就可以观测到补给站的大慨位置……德军使用直升机空运在高加索西、中、东三段分别设置了两个雷达站。
这些雷达站很快就观测到每天都有大量的飞机来来回回的飞往相同的几个位置而德军又没有遭到攻击。
由此雷达兵就推测那是苏军负责空投的运输机。
派出侦察机侦察,果然就发现往下空投物资,从空中拍下照片……很清晰的看到雪地上还有拖运物资的痕迹。
都说苏联人比较粗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这么重要的的补给站居然就这样暴露在敌人面前。
于是不用说了,当然是派出直升机去偷袭。
这偷袭是在德空军掩护下实施的,毕竟那是在反斜面,是敌机的控制范围。
德国空军的制空权那是没话说,派出二十架战机闯入相关空域,接连打下十几架苏军战机及一批正准备空投的运输机后,就报告空域安全了。
接着直升机就“突突突”的越过高加索直奔苏军的补给站而去。
苏军驻守补给站的士兵根本就没有防备,他们许多人甚至连步枪都没抓在手里……他们的任务是收集空投下来的物资,背着步枪就多一分重量,更何况他们以为这是后方,背步枪完全就是多此一举。
因此,当第一步兵团的德军士兵冲到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就只能举起双手。
前后两个补给站,据苏军俘虏说每个补给站都存储有几十吨重的物资……那些都是他们工作十余天的成果,但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全部都化为乌有了。
仗打得很痛快,尤其是第一步兵团还装备了小型步话机,一次次行动用“如臂指使”这个词来形容也一点都不夸张。
但直升机部队也遭受了损失……三架运输直升机和两架武装直升机。
运输直升机的损失一般都是在悬停索降的时候,这对于它来说总是一个无法弥补的缺陷,幸运的是乘员只伤亡十余名。
武装直升机,则是因为它们飞进了较低的位置作战……山峰总有高高低低,武装直升机进攻补给站时就必须处于低位,而它的装甲又是处于下方。
于是,位于山峰上的苏军居高临下的打几梭子弹下来,轻松的就击穿了上部装甲将其击落。
这也让秦川吸引了一个教训,除非是特别有必要,尽量不选择进攻低势低的目标。
“苏联人为什么不撤退?”斯莱因上校疑惑的问了声:“他们应该已经知道胜利不属于他们了!”
“苏联人从来都不会认识到这一点!”弗雷科少将说道:“他们只知道冲锋,然后死在我们面前!”
“我认为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将军!”斯莱因上校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秦川表示赞同:“因为这里是高加索,如果苏联人没有其它的办法而继续这么下去的话,那么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动手,高加索的寒冷以及食物的缺乏就会把他们永远留在这里!”
“那么他们的办法又是什么呢?”弗雷科少将接过了参谋递上来的冒着热汽的咖啡,然后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
自从直升机改善运输后,咖啡对于第1山地师来说都不是奢侈品了。
“我不知道,将军!”秦川回答:“不过我想,直升机或许要休息一段时间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七百六十八章 雪绒花
当天,高加索就安静了下来,包括卡兹别克峰在内。
苏联人无力再发起进攻,原因是他们的补给不足、弹药不足,如果再进攻的话,只怕连在高加索山脉上苟延残喘的可能都没有了。
德军也无力发起反攻,原因是苏军占据了卡兹别克峰的工事以及一部份补给,另一方面则是德军兵力严重不足,包括第一步兵团增援上去的一个连也只剩下五百多人还有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苏军十分脆弱,但这五百多人要反攻抢回自己的工事几乎不可能。
弗雷科上校曾经考虑过用直升机继续运输援兵上去发起反攻,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苏军占据了高处,而且还装备有高射机枪,在这种情况下用直升机在卡兹别克峰派遣援兵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到时只怕援兵还没有派够直升机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于是,敌我双方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战斗,就像两只打得精疲力尽的野兽,谁也不敢再轻易出手,各自躲在自己的窝里舔着伤口等待明年再战。
不过苏军的噩梦却并没有就此停止。
应该说,他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因为机场被炸,苏军已彻底失去了制空权,德军战机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高加索山脉上空翱翔,再加上德军还有在高加索山脉上建立雷达战,于是苏军就连空投物资的战机都不敢起飞了。
这使苏军只能用人力为高加索山脉上的苏军运输补给,但雪山运输的困难是超出所有人能想像的……一个人背着一大包补给往上运,可能人没走到补给就消耗完了。
迫不得以,朱可夫只能下令将山上的部队撤下一半。当然,下山前除了携带很少的一点食物外,子弹、步枪等都留在山上。
但想撤回来同样也不是那么容易,于是在路上冻死的、饿死的、迷路失踪的不计其数,两万余人能撤回来的只有三千余人。
另一面守在高加索上的苏军依旧无以为继,用苏军士兵的话说,就是看不到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有时他们受不了这种慢慢饿死的痛苦,还发狂似的朝德军阵地发起冲锋……要么打死敌人抢到他们的食物,要么就战死,总比饿死要好。
最后还是朱可夫想了个办法,他从百姓和部队中征集擅长攀登且对地形熟悉的人组成运输队,用绳索一段段搭建起了补给路……也就是在某些悬崖边留着绳索,将食物吊运上去,这样可以节省许多人力和物力。
但即便如此,苏军也只是勉强维持,饿死、冻死事件还是时时发生。
为了这次胜利,曼施坦因元帅亲自打电话到第1山地师指挥部来嘉奖秦川。
“干得好,少校!”曼施坦因说:“昨晚我还在想着怎么夺取制空权怎么守住卡兹别克峰呢,我甚至还想着如果苏联人突破了卡兹别克峰绕到巴库后方该怎么应对,但是今天……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顿了下,曼施坦因又接着说道:“知道吗?我们的空军指挥官罗伦兹少将向我表达了抗议!”
“为什么?”秦川问。
“因为这本来是他们的工作!”曼施坦因说:“而现在却让你们做完了,你们那天至少炸毁了苏联人六百多架战机……所以,罗伦兹少将以及他所带领的空军要失业了!”
说着曼施坦因就哈哈笑了起来。
“只是个玩笑,少校!”曼施坦因元帅说:“我认为,他们应该庆幸有你这个战友,第1山地师、空军,当然也包括我!”
秦川不由有些感动,因为他知道曼施坦因与隆美尔不一样,曼施坦因是个贵族,这时代的贵族心里普遍都有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尤其还是像曼施坦因这样有能力、有才华且身居高位的贵族,尤其曼施坦因还是德国前总统冯.兴登堡的侄子。
但曼施坦因却会说出庆幸有秦川这个“战友”而不是“部下”,这就说明曼施坦因对秦川有着相当高的评价甚至可以与他平起平坐的地步。
等秦川挂上了电话后,弗雷科少将就给秦川送上了一个盒子,说道:“少校,这是元帅命令我交给你的……”
秦川打开盒子一看,是一套军衔,中校军衔。
秦川疑惑的望了望弗雷科少将,弗雷科少将点了点头,说道:“你已经是中校了,少校!不……应该称你为中校了。”
斯莱因上校不由抗议道:“将军,为少校授衔应该由第21装甲师完成!”
“可你们现在还由我指挥不是吗?”弗雷科少将回答。
“那只是暂时的!”斯莱因上校说:“而且现在仗已经打完了,很快就不是了!”
“所以……”弗雷科少将说:“我就是要乘着这时候!”
然后弗雷科少将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说道:“我很荣幸授予你中校军衔,中校。天哪,我亲手授予‘传奇上士’军衔,想想都让人激动,我又多了一样可以吹嘘的资本了,不是吗?”
秦川和斯莱因上校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哦,还有这个!”说着弗雷科少将从盒子里取出一枚臂章为秦川戴在右臂上。
秦川一看,是一枚黑色雪绒花,第一山地师每人都戴着一枚。
秦川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雪绒花不仅仅是山地师的标志,更像征着勇敢,它是一朵勇敢之花。
原因是它通常产在阿尔卑斯山一带,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而且只生长在非常少有的岩石地表上,能得到它的人都必须有超凡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秦川挺身端端正正的向弗雷科少将敬了个礼。
对秦川来说,诸如军衔之类的东西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现在所拥有的声望或者也可以说是能量已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军衔或是军职。
比如之前的莱克斯少将就在秦川手里栽了跟头。
但是这枚雪绒花,它所包含的意义却不同,它似乎意味着秦川已成为了山地师的一份子。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七百六十九章 棒球赛
12月20日,第100轰炸机大队的赫伯特.孔茨少尉驾驶着他的he-111飞越高加索上空的德国飞行员。
指挥部给他的命令是:“仔细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仍在战斗或者任何有苏联人聚集的地方,然后把你们的炸弹丢下去或者向指挥部报告,我们会派出更多的飞机!”
孔茨在这座高山上6000米处盘旋,没有一门高射炮或是高射机枪向他开火,浓雾笼罩着下方的山峰,一片白雪使他很难发现同样是穿着白色伪装服的苏军士兵。
观测员朝无线电通信员直了一眼,然后说道:“什么也没有,或者他们就在下面,但我们什么也发现不了!”
无线电通信号就把这些话向指挥部报告,不久就接到了返航的命令。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高加索山脉上的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十七度,这使敌我双方都不得不处于蜇伏状态,甚至许多地方连偷袭都不用担心,因为如果谁这么做的,更多是在外面被冻死而不是死在敌人的枪下……
高加索山脉上的寒冷与莫斯科保卫战时的寒冷是不一样的。
莫斯科保卫战时的极寒是零下四十度,比此时的高加索山脉的气温还要低一些。
问题在于高加索山脉上还有强劲的山风……没风还好,身上的衣物还会使身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
有风的时候简直是种折磨,用不了多久身上的热量就流失了。尤其是脚,逐渐失去了知觉,就像是光着脚踩在冰面一样,因为山风和低温早就把鞋、袜的温度给带走了。鼻涕根本不受控制,不由自主地就流出来了,更糟糕的是还没等全部流下来就在鼻孔下面结成了冰条……
这种恶劣的天气也使苏、德两军彻底休战。
不过尽管是这样,德军还是不得不小心,原因是每天都会有不少的苏联人偷偷的跑到他们阵营里来投降……苏联人缺乏的不仅是食物,还有燃料和必要的工事(除了在卡兹别克峰上的苏军占据了德军的一部份工事外,其实地方的苏军都没有工事)。
而在这种极寒条件下,没有这些就意味着死亡。在死亡的威胁下,苏军就只有向德军投降。
“你们是最后一架巡逻的飞机了!”指挥塔对孔茨说:“至少这个冬天是这样,我们认为接下来没有必要再浪费燃油,直到明年春天!”
“喔嗬!”轰炸机上的士兵们不由欢呼起来。
就在他们降低高度飞过基诺夫堡时,观察员就看到下方有一群人在打棒球,于是他就心动了。
“长官!”观察员问:“既然我们这个冬季都没什么任务,那是否可以组织一次棒球赛?”
“好主意,少尉!”指挥官回答:“你们可以把这当作放松自己的好时机!”
于是,一场由空军指挥官罗伦兹少将牵头的棒球赛就在驻外高加索德军中展开了。
对于这种事最兴奋的就要属维尔纳了,一听到这消息他马上就从床上跳了起来:“嘿,终于轮到我表现的时候了!”
“中校!”接着维尔纳就跑到秦川面前报告道:“我打算组建一支棒球队,加入我们吗?”
“算了吧,维尔纳!”秦川回答:“我对棒球一无所知!”
秦川没有说谎,他会踢一些足球也会打蓝球,但从没摸过棒球……做为一名中国人,接触得更多的是乒乓球,几乎每所学校里都有乒乓球桌,但棒球场却很少见。
“拜托,中校!”维尔纳说:“我可以教你,你可是‘传奇上士’,你能行的!”
士兵们不由轰然笑了起来。
“算了吧,维尔纳!”面包师说:“你只是想有一样东西超过中校吧!”
“如果苏联人也跟我们打这场棒球赛的话!”阿尔佛雷多说:“那时再叫上中校吧!”
“是的!”多米尼克说:“中校似乎只适合打苏联人!”
……
“抱歉,维尔纳!”秦川回绝道:“那个舞台是属于你的,你应该找些有经验的人组队,然后替我们第21装甲师夺回冠军!”
“是,中校!”维尔纳挺身回答。
这场在战场前的棒球比赛开始时规模还很小,只限制在外高加索范围内的德军部队,而且一般是以师为单位组队。
但比了几场后,曼施坦因元帅也听到了这方面的消息。
“这是个很好想法!”曼施坦因对参谋说:“打一场比赛,即可以让士兵放松又不需要离开前线。更重要的还是……这还是对苏联人的一种羞辱和打击!”
“羞辱?打击?”参谋有些不明白曼施坦因的意思。
“当然!”曼施坦因回答:“这是一场在苏联的土地上的比赛。另一方面,苏联人在前线缺衣少食,甚至还要在严寒中修路、修桥紧张的为明年的战斗做准备,而我们却还有余力组织一场赛事……你觉得苏联人听到这些时他们会是什么感觉?我们甚至可以把比赛情况通过电台向苏联人宣传!”
这很符合曼施坦因的贵族精神,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用这种文明的、精神上的对敌方的羞辱,敌方甚至无法回应。
“所以!”曼施坦因说:“我们为什么不把这场赛事扩展到集团军群呢?虽然这可能需要浪费掉一点燃油(参赛棒球队需要搭乘飞机赶往参赛点),但我们的燃油很充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