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我可没这么说,基希纳将军!”瓦尔特回答道:“抱歉,如果有什么冒犯您的话,我不是有意的!”
话虽这么说,瓦尔特脸上却依旧是带着那副嘲笑戏谑的笑容。
这让基希纳中将有气没处发,只能咬咬牙然后忍了下去。
党卫军中将,那是连霍特上将都不敢轻易得罪的人,更何况还是基希纳中将。
但秦川却不在乎这些,他回答道:“瓦尔特将军,您的意思……是不是这场战役只需要党卫第2装甲军就足够了?”
霍特将军也想压一压瓦尔特嚣张的气焰,他接嘴道:“瓦尔特将军,如果你真这么想的话,我很愿意改变下计划,或者可以让党卫第2装甲军走在更前方而不是两军齐头并进!”
“不,将军!”瓦尔特中将闻言不得不放低姿态:“我认为原计划很好,我服从您的指挥!”
说着扫了秦川和基希纳中将一眼,言下之意是他不过是服从霍特将军的指挥而已。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一十四章 党卫军
两个装甲军在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就沿着公路朝前推进,一路上遭到苏军的层层阻击。
秦川所带领的第一步兵团暂时还没有参加战斗,因为他们是属于机动部队或者也可以说是“秘密武器”,轻易是不会暴露在敌人面前的。
参谋向指挥部里的一众军官介绍道:“苏联人使用了添油战术,我们击溃了当前的部队,但转眼间他们又增援一批上来构筑另一条防线挡在我们面前,现在他们的防线已经不是单纯的三道了,而是无处不在!”
“中间地带呢?”秦川问。
中间地带指的就是两装甲军推进的两条路线间的区域。
“苏军暂时还没有撤退的迹象!”参谋回答:“中间地带至少有两个师的苏联军队,我们估计……他们是在等待命令,而苏联人之所以现在不把他们撤出的原因,是希望他们能插入我军后方对我装甲军实施反包围!”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德装甲军这么做当然是很危险的,他们实际上就是利用公路的走向活生生的从苏军防线中挖一块肉出来。
如果苏军无法挡住德装甲军前进的势头的话,那么这块肉就会在两军合为一军的时候被德军成功挖下。
如果苏军成功的挡住了德装甲军的进攻,那么……中间地带的苏军只要一个反扑切断德军的退路,德两个装甲军就会被苏军给包围的严严实实的了。
所以,这战术可以说有利也有弊,最终谁能取胜,就要看敌我双方的实力了。
“两支部队最新前出到什么位置?”霍特将军问了声。
参谋回答道:“第48装甲军前出3公里,党卫第2装甲军前出5公里!”
瓦尔特中将闻言不由高高的昂起了头,似乎对自己部队的战绩十分满意。
不过这谁都知道这是很正常的。
党卫第2装甲军拥有最多、最先进的坦克,同时为了掩护“虎式”的安全,这方向超过三分之二的空军也就是五百架战机和轰炸机都用在党卫第2装甲军的进攻方向了……这倒不完全说是党卫军就高人一等,而是“虎式”坦克对第4装甲集团军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所以“虎式”在前进,上空必然会有战机保驾护航,前方必然会有侦察机在侦察,甚至还有大批的战机在机场等待着,随时准备起飞击退苏军来犯的战机。
这造成了第48装甲军只能得到少量的空中支援,时不时的还会遭到敌方战机的轰炸……于是前进速度当然要比第2装甲军慢。
霍特将军看了看时间,望了基希纳将军一眼,说道:“天黑之前必须要赶到第二道防线,否则明天进攻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霍特将军说的没错,如果没赶到第二道防线前,苏军就援军就会前出防线破坏公路或是埋下大量的地雷,到时左右两路就不可能是齐头并进同时进攻第二道防线给苏军造成较大的冲击了。
“基希纳将军!”瓦尔特中将说道:“不知道是否需要我的增援?很明显,我的部下还有余力!”
“不,瓦尔特将军!”基希纳中将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基希纳中将知道瓦尔特中将这话里挑畔的味道,虽然此时从总体上来说,选择让党卫第2装甲军增援是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党卫第2装甲军穿插进了的5公里,他们再往西进攻的话就是对中间地带的侧后实施攻击会比较容易。
但基希纳中将还是不愿意做这个选择。
不过基希纳中将的拒绝也是有道理的,第48装甲军有一个王牌……直升机部队,他又何必有求于党卫军呢?
想着,基希纳中将就将目光转向了秦川。
秦川明白基希纳中将的意思,但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将军,现在还不是用到直升机的时候!”
“我同意中校的说法!”霍特回答:“中间地带的敌人还没有撤退,投入直升机太危险了!”
“这么说……”瓦尔特中将嘲讽了一句:“直升机似乎是在我们快要打赢的时候才可以使用的!”
“瓦尔特将军!”秦川忍不住反驳了一句:“你或许忘了直升机在高加索发挥的作用,而那时,直到我们打赢了那场战役,坦克都没在高加索山脉上出现过!”
“但那是高加索,不是吗?”瓦尔特中将回答:“我得提醒你,中校,这里的战场可与高加索山脉不一样!”
“够了!”霍特将军说道:“我们不需要为没有意义的事争吵,我们需要解决问题!”
基希纳中将回答道:“这不是问题,将军。我会把第21装甲师派上去!他们能在天黑前赶到第二道防线!”
“很好!”霍特将军点头说道:“那就去做!”
第21装甲师与其它装甲师不一样,虽然它不像党卫军那样拥有“虎式”坦克,但却个个都是老兵而且装备精良,可以说是第48装甲军的主力部队。
在两名将军分别返回自己的指挥部去指挥作战的时候,霍特将军就有些苦恼的坐回到椅子上。
然后对秦川说道:“这不是好事,不是吗?”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
不管是因为什么,在战场上的两支主力的将军不和而且互相不让,对战役都不会是好事。
不过说实话,这主要还是党卫军在部队里高人一等的制度造成的……他们能够理所当然的拥有更先进的装备、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补给,甚至在指挥上都不把主官放在眼里。
同时主官又因为这些党卫军是忠于希特勒而对他们毫无办法,于是对指挥造成一系列的困扰。
从这方面来说,国防军就不应该与党卫军编在一支部队里作战。
但战场有时又要求他们必须在一起协同作战,就像现在,第4集团军无法及时完整的从外高加索运来,于是就用战斗力较强的党卫第2装甲军补充。
问题就在于,党卫第2装甲军很难指挥。
这或许也是历史上国防军许多高级军官都明里暗里支持推翻希特勒的原因之一。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一十五章 阻滞
在霍特为党卫军和国防军之间的不和头疼的时候,苏联方面却对德第4装甲集团军在别尔哥罗德方向发起的进攻感到震惊。
参谋拿着电报匆匆走进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瓦图京大将的办公室,为其递上电报后报告道:“瓦图京同志,德国人两支装甲部队均在天黑前抵达第二道防线!”
瓦图京接过电报瞄了一眼,把它放到一边后就接着眉头紧锁的把目光看向地图。
旁边的参谋长卡扎科夫中将忍不住说了句:“他们必定会乘天黑时休息,在夜里做好进攻准备,然后等到凌晨就再次发起进攻!”
“这我知道,卡扎科夫同志!”瓦图京苦恼的回答道:“可是我们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抵挡得住他们进攻的东西,我们所有的装备都无法击穿他们坦克的装甲!仅仅是一天的时间,我们就在德国人的进攻下损失了两百多辆坦克,而他们的损失却微乎其微!”
卡扎科夫中将忍不住拿起其中一封电报,上面说苏军击毁了德国人19辆“大象”坦克。
(注:苏军初时不知道“虎式”坦克的名字,由于其皮糙肉厚体积庞大,所以将其称为“大象”)
瓦图京摇了摇头,说道:“忘了它吧,我刚得到情报,德国人一个装甲师只有11辆‘大象’,全军只有33辆左右,如果我们真的击毁了其中的19辆,那么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它……因为我们明天再摧毁另外14辆就可以了!”
此时的苏联军队谎报战功的情况蔚然成风。
这一方面是苏军高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原因是苏军需要一些“战绩”来鼓舞军队的士气,有时他们还会有意夸大一些。
另一方面,则是谎报战功成本很低。
在战场上打出几发炮弹命中目标,即便是没有将其击毁,但硬说自己将其击伤了谁又能否认?
或者干脆无中生有,说自己在某个位置炸毁一辆“虎式”,而这位置又被德军占领,谁又能验证?
就算证明这是不存在的,也可以用“自己看错了”为借口轻松绕过。
瓦图京做为一名大将,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不会相信这些所谓的“战果”。
他自嘲的对卡扎科夫说道:“如果我们相信这些战果,那么你会产生一些错觉……德国人就要完蛋了,而我们用不了几天就能取得胜利!”
卡扎科夫中将想笑,但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顿了一会儿,卡扎科夫就说道:“瓦图京同志,我们是否应该将敌人两线之间的部队撤出来了?”
瓦图京大将沉默不语。
就算瓦图京知道德军会发起反攻,而且是从别尔哥罗德地区反攻,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德国人会同时在防线上的两点同时发起进攻。
这样一来在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后苏军马上就处于被动状态……两条公路之间15公里宽的部队随时有被包围的危险。
这可以说完全打乱了瓦图京的作战计划……瓦图京的原计划是把德国军队放进来,然后再派出部队包抄其后路将其包围歼灭。
但是现在……
德军这样的进攻方式使它根本无法包抄,或者说,在苏军发起反攻之前德军就会将中间地带的苏军包围并吃掉,于是德军就与其后方连成一体。
为了阻止这种局面,苏军不得不在德军前头组织兵力对德军围追堵截,于是一下就全乱了套了。
撤,还是不撤?
撤。
就意味着给了德军很理想的后勤……15公里宽的缺口,再加上德两个装甲军本身打开的几公里的宽度,就有二十几公里宽,德军可以放心且快速的在这个缺口里运输物资,到时再想把德军赶出去,那就难上加难了。
不撤。
中间地带可是有一个军的精锐部队,那是近卫步兵第22军,另外还加强了一支拥有50辆坦克的第245坦克团。
它们要是被包围了,苏军本身损失惨重不说,缺口还是会一样形成。
想了想,瓦图京就说道:“不,我们不能撤!”
“可是,瓦图京同志!”卡扎科夫对此表示担忧:“如果我们不撤的话,就只有将德国人挡住一条路。但我们各种方法都尝试过了……”
“还有我们没有尝试过的!”瓦图京打断了卡扎科夫中将的话。
卡扎科夫疑惑的望向瓦图京,他不明白瓦图京所说的没尝试过的是什么。
“我相信德国人在布托沃方向的军队没有‘大象’坦克!”瓦图京说。
“的确是这样的!”卡扎科夫回答:“因为布托沃方向的是德国人的国防军,而在托马罗夫卡方向的是德国的党卫军,他们通常把先进的装备先装备给党卫军!”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呢?”
“你的意思是说……”
“我们挡不住‘大象’坦克,那就不要阻挡!”瓦图京说:“我们只需要阻滞。而另一边,对于没有‘大象’坦克的德国人……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挡住它,这样德国这两支部队就无法在雅科夫列沃公路会合并形成包围圈!”
卡扎科夫闻言不由点了点头,然后就说道:“是个办法,瓦图京同志,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继续用第22军威胁德国人的后方,把他们这两支装甲分割包围!”
“是的!”瓦图京说:“所以,我们不但不能把部队从中间地带撤出来,还应该增强他们的实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德国人击溃并相互间取得联系!”
“可是……”卡扎科夫接着说道:“我们怎么才能阻滞‘大象’坦克呢?我们的坦克在它面前根本就是靶子!”
想了想,瓦图京就回答道:“把坦克隐藏起来,我是说……为它们构筑工事,只露出炮塔。这样敌人坦克就很难远距离击穿我方坦克!近距离,我们的反坦克炮或许能发挥作用!”
卡扎科夫马上就明白瓦图京的意思。
只不过,卡扎科夫并不确定这方法是不是真的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一十六章 上当
被瓦图京派往布托沃方向的部队是苏近卫坦克第5军。
近卫坦克第5军其实是德军的老对手了,它原来的番号是坦克第4军,曾以参加过基辅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由于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表现优异,于是被批准加入“近卫军”行列。
加入后的番号就是“红军近卫坦克第5军”,下辖的几支部队被分别改为第20、第21、第22近卫坦克旅,及第6近卫摩步化旅。
它被苏军称为最精锐的三支坦克军之一,拥有坦克四百余辆,而且大多数都是t34坦克,只有侦察部队及第6近卫摩步化旅才装备轻型坦克。
在瓦图京的想法里,用这支精锐的坦克第5军去阻挡德军位于布托沃方向的装甲军应该不是问题。
理论上来说这的确不是问题。
因为苏近卫坦克第5军也是久经战场的精锐部队,t34坦克的防御和火力与德军的三号、四号坦克不相上下甚至更优秀。
(注:此时三号、四号坦克已换上75口径的反坦克炮,与苏军t34坦克的76口径火炮不相上下)
同时德第48装甲军已经在战场打了两天战斗力有所下降,而苏近卫坦克第5军则完全是生力军。
更重要的还是……苏近卫坦克第5军拥有四百余辆坦克,这数量几乎是德第48装甲军的两倍。
瓦图京脑海里甚至都勾画起了一个蓝图,如果苏近卫坦在第5军能挡住右翼的德第48装甲军,甚至还能将其击溃,那么拥有“大象”的那支德装甲军(党卫第2装甲军)就成为一支孤军,到时沃罗涅日方面军就可以像原本计划的那样将党卫第2装甲军放进来并围歼。
但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苏军的反应很快就传到了德军指挥部。
就像瓦图京没想到德军会两路进攻一样,苏军的这些动作同样也出乎霍特将军的意料之外。
想了想,霍特就说道:“苏联人以为他们能挡住我们的进攻!”
“是的!”基希纳中将说道:“我们发现敌人大量坦克在前方集结!”
“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敌人集结的迹像!”瓦尔特中将说:“他们只是将坦克埋在土里,另外再用反坦克炮构筑火力口袋阵。很明显,苏联人是选择战斗力弱的一面发起反攻!”
瓦尔特中将的确是个令人讨厌的“同事”,这些话他根本没必要说出来。虽然从某方面来说它的确是事实,但这并不是因为素质而仅仅只是因为它们是党卫军,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换句话说,秦川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第48装甲军能拥有党卫第2装甲军这样的装备和配置的话,其战斗力会比党卫第2装甲军强得多。
基希纳中将咬了咬牙没说话,他已经学会忍受这个混蛋了。
但秦川却并非如此。
“太好了!”秦川说:“苏联人上当了!”
“什么?”瓦尔特不由疑惑的望向秦川:“中校,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话很难理解吗?”秦川回答:“苏联人上当了!”
瓦尔特愣了下,然后就笑了起来:“中校,你的意思是说,你们成功的让苏联人以为第48装甲军是战斗力弱的那一方,所以集中力量去进攻我们的左翼,是吗?”
“是的,将军!”秦川点了点头:“瞧,并不难理解,不是吗?”
“你真幽默,中校!”瓦尔特摆出了他招牌似的带着几分不屑的微笑。
“也许吧!”秦川懒得理会目中无人的瓦尔特,对霍特说道:“将军,我认为现在是让第1步兵团进入阵地的时候了!”
“可是……”霍特说:“他们并没有从中间地带撤出,不仅没有,甚至还加强了那里的防卫,你们的直升机……”
“将军!”秦川回答:“第48装甲军不过深入敌军11公里,而且这段公路一直都在我军的掌控中。也就是说,我们完全不需要直升机,只需要汽车就可以快速且安全的赶到前线!”
霍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另一边的瓦尔特则打了个哈哈:“所以,中校。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有第一步兵团,所以第48装甲军就比我们更强?”
“不可以吗?”秦川反问。
瓦尔特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秦川。
“中校!”瓦尔特说:“虽然我知道你是‘传奇上士’,虽然我知道第一步兵团屡立战功,但是……战场并不是一些小聪明就可以打赢的,我是说,它并不是总那么幸运的!所以我劝你,应该更多的考虑下自己的实力!”
“十分感谢,瓦尔特将军!”秦川回答:“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秦川能理解瓦尔特将军为什么会这么说。
63是属于高级机密,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对其它不相关的人都保密,瓦尔特将军当然也是保密的范围之一……这其实也是符合希特勒那道保密命令的精神的。
所以,瓦尔特中将只是简单的以为秦川及其第1步兵团能发挥作用的就应该是利用直升机快速机动。
但现在秦川居然要抛弃直升机而改用汽车开往前线,这就让瓦尔特中将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苏联人投入的可是坦克,数百辆坦克。
而第48装甲军这边只投入一个步兵团……数百辆坦克对一个步兵团?
不用想,这肯定是绝对辗压的状态。
但秦川却没有理会瓦尔特,他怎么想是他的事,结果是怎样的……并不会因为瓦尔特的想法而有所改变,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
霍特将军是知道63的,不过他也没有解释什么,考虑了一会儿,就说道:“我同意你的请求,中校。不过,我建议你们最好在夜里行军,原因你知道的!”
“是,将军!”秦川回答。
秦川的确知道原因,此时的制空权已不完全在德军手里,尤其是德军大多数战机和轰炸机都用于党卫第2装甲军的协同,这就使第48装甲军的运输线防卫不足。
如果白天搭汽车上路而且还载着63……被苏军战机轰炸造成损失显然是不值得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一十七章 单兵武器
当晚,第一步兵团就在斯莱因上校和秦川的带领下出发了。
此时第一步兵团的重点当然不是第一步兵团,而是他们随身携带的63。
为此秦川还对部队进行了重新编制……其实秦川不太愿意这么做,因为重新编制后就会在某种程度打乱第1步兵团索降训练和作战时达成的默契。
问题就在于适合做操作员的队员总是不一致,也就是一个排里有时一个操控员也没有,而有的排却出现五、六个甚至更多的操控员。
除此之外,因为战斗减员和补充的原因,有的排人数偏少根本无法凑成三个63小组(每小组8人),有的排人数则过多。
于是不得已,秦川只能对部队进行小规模的休整,该调动的调动,该补充的补充,然后再进行几次整训让他们互相熟悉自己的新战友。
幸运的是德军士兵很快就做到了,原因之一是他们原本就都是一个团的士兵彼此并不陌生,同时受的训练也是基本一样的,除了不久前才补充进部队的新兵外其它人都能很快适应。
前线的交通果然就像霍特将军想的那样,公路虽然在德军的控制之下但一直都不太平……远处不断有炮弹朝公路方向炸来,有一发没一发的,虽然命中率很低但偶尔还是会有几发炮弹砸在公路中央。
这让汽车一路摇摇晃晃的,有时还不得不停下来寻找另一条路绕过去,因为有的弹坑实在太大而且一时半会没能修好。
在汽车里偶尔还能听见密集的枪声,有时还会有几发子弹在帆布上的打出几个弹洞……那是苏军乘着黑夜对德军的后勤实施袭扰,只不过因为德军控制了附近的高地并拉上铁丝网埋上地雷,然后再装上探照灯以火力压制,使这些袭扰都无法有效的威胁到正常的运输。
不过还是听说有人中弹的,因为秦川得到报告,二连的两名士兵就被流弹命中,一个当场毙命另一个轻伤。
很巧合的是这两名还都是操控员,这瞬间就使一个63小组失去了作用。秦川只能将这个小组携带的两枚63做为后备弹药。
全程不过11公里,部队行军一个多小时才到达。
1...198199200201202...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