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到达前线后就更是一番热闹的景像了,炮弹时不时的就在附近炸开,从呼啸声你可以清楚的辩别它们有的是迫击炮有的是榴弹炮,也就是说这些炮弹完全是苏联人没有目标随机发射的……德军在夜里也这么干,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无法睡上一场好觉,而且说不定哪发炮弹就能瞎猫碰到死老鼠炸到什么。
“上校,中校!”一名参谋带着几个卫兵猫着腰从黑暗中钻了出来,他提醒着斯莱因上校和秦川:“你们最好命令部下马上把装备搬下来然后把汽车开到别的地方,否则这里不久后就会被苏联人的炮火覆盖了!”
其实根本用不着参谋提醒,第一步兵团的士兵已经在做这些了……他们都是老兵,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而且一点都不能延迟。
参谋带着斯莱因上校和秦川钻进交通壕,然后在交通壕里左拐右拐……没一会儿方向感不强的秦川就有些晕乎乎的了。
这其实不能怪秦川,如果是在地面上行走那还好,战壕里的东西几乎都是一样的,除了土还是土,整个就像迷宫一样。偶尔会看到几个伤兵,但他们很快就会被转移到其它地方,根本就无法作为记住地形的参照物,更何况这还是在夜里。
所以,刚上战场的士兵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战壕,否则就算逃跑都不知道该往哪跑。
两人被带进了一个土木工事里,一闻到里头的臭味就知道这个工事是苏联人留下的……德国人普遍更讲卫生些,他们不可能在一、两天内就把工事弄得如此臭气熏天而且还带着一股伏特加的味道。
穿过蒙在外的几重黑布,才看到里头的煤油灯昏暗的光线,斯特莱克将军和奥尔布里奇上校正在里头对着地图讨论着什么。
见斯莱因上校和秦川进来,斯特莱克将军就朝两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靠近,然后担忧的问道:“很高兴你们及时赶到了,上校、中校。我向他们求援……事实上,是劳歇特将军请求增援,他告诉我说,我们的增援部队就是第1步兵团?”
斯特莱克将军也不知道63的存在,所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满脸疑虑。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
“这太可笑了!”斯特莱克将军说:“抱歉,中校……我这不是对第1步兵团的不屑,而是他们怎么能这样做?第一步兵团原本就是我的部队,而他们却有我的部队来敷衍我!”
奥尔布里奇上校有些无奈的解释道:“中校,敌人调了一个坦克军来拦截我们,这是一支精锐的坦克部队,拥有比我们多得多的t34坦克!”
“我知道,上校!”秦川回答。
“所以,我们在就在这了!”斯莱因上校回答。
“可是……”奥尔布里奇上校不解的说:“我们需要的是坦克,是部队!”
斯莱因上校耸了耸肩,说道:“这件事,还是由中校来解释吧!”
斯特莱克将军和奥尔布里奇上校就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秦川。
“这么说吧!”秦川解释道:“我们拥有了一款新式武器,可以在一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击毁敌人的坦克!”
斯特莱克将军与奥尔布里奇上校对望一眼,两人还是没听懂。
“这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吧,中校!”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我们有很多装备能在一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击毁敌人坦克,比如88炮……”
“不,上校!”秦川说:“我说的是单兵武器!”
“单兵武器?!”
斯特莱克将军和奥尔布里奇上校惊呼出声。
他们都是战场上打滚出来的,当然知道某种装备如果能够达到“单兵武器”的程度那就非同小可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廉价和规模化。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一十八章 情报(月票,月票)
“是的,单兵武器,将军!”秦川解释道:“不过也不能算是单兵武器,操控它我们需要一个8人小组,它有点像……火箭筒,只不过射程增加了!”
“理论上射程能达到两千米!”斯莱因上校补充道:“只不过两千米命中率较低!”
“穿甲厚度是多少?”奥尔布里奇上校问。
“150!”秦川回答。
这个数据把斯特莱克将军和奥尔布里奇上校两人吓了一跳。
“我没听错吧,中校!”斯特莱克将军说:“你的意思是说,它可以穿透苏联人的任何一款坦克的装甲,包括他们的kv重型坦克在内?”
kv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达到110,这装甲厚度甚至都超过虎式正面装甲的102。
“是的,将军!”秦川很有信心的点点头:“只要命中,毫无疑问可以击穿!”
这时从外头进来了两名士兵,斯莱因上校示意他们进来,同时介绍道:“将军,奥尔布里奇上校,我知道你们肯定很想看看它,所以……”
说着就朝两名士兵点了点头,他们飞快的将它在掩体内打开并架设了起来。
“正如你们看到的!”斯莱因上校说:“它叫63,分为两个部份,全重只有22.6斤,士兵可以提着它们在战场上飞奔。理论上两人就可以操控,一个射手一个操控手,但你们知道的,我们还需要掩护和协助人员!”
斯特莱克将军饶有兴趣的蹲下身,打量着地面上的这个小玩意,然后摇着头说道:“难以置信,它能够穿透150的装甲!”
“不要怀疑这个,将军!”斯莱因上校说道:“我们试过,它的战斗部就是一个火箭弹,在命中目标后会射出高速、高温射流。所以,你不会希望在这里试一试的!”
斯特莱克将军等人不由哈哈笑了起来。
让士兵收起63后离开后,斯莱因上校就接着说道:“所以,他们就派我们到这,打算给苏联人一个惊喜!”
“说得对!”斯特莱克将军点头说道:“如果这个63真像你们说的那么完美的话……是该给苏联人一个惊喜了!”
秦川知道,63其实并不完美,不过对付这时代尤其是苏军的坦克应该是足够了。
63在第二天就发挥了作用。
这是由德军选择的,原因是在此之前,德第48装甲军就是被苏联近卫坦克第5军拦在11公里处……苏近卫坦克第5军16公里处集结,位置在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之间。
而且苏军选择了一个很好的阻击地形,如果德第48装甲军想要继续前进的话就必须通过前方一片两公里宽的旷野,那里没有任何遮挡,完全暴露在对面的炮火之下。
于是德第48装甲军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地形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己方坦克比对方少得多,如果分兵绕道的话,苏军就会乘机从正面对德军发起反攻或是各个击破。
简单的说,就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不堪一击”。
在此之前的确如此,但在第1步兵团赶到后……苏近卫坦克第5军其实已经没有绝对实力了,只他们不知道而已。
所以,在得到德军打算绕过科沃平原时,苏近卫坦克第5军军长克拉夫钦科就感到有些意外。
克拉夫钦科是个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官,他毕业于伏龙芝坦克学校,参加过最糟糕的战争……苏芬战争。
那时他还只是一个机械化部队的上校参谋。
但因为在之后的战争中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到现在已经是一名少将并指挥着苏联最精锐的坦克部队……近卫坦克第5军。
“德国人居然会分成两部份?”克拉夫钦科看着电报难以置信的说:“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坦克吗?”
在分兵方面,当然是兵力多的一方占据优势。
政委安德里维奇回答道:“德国人太自负了,他们以为就凭着现有的力量就能击溃我们!或者,就是他们无路可走,只能这么做!”
安德里维奇这话有几分道理,因为德军这是穿插作战,如果不被挡住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与其等死不如与苏军一搏。
但克拉夫钦科在直觉上却感觉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敌人是不是有什么埋伏?”克拉夫钦科说:“我的意思是说,昨晚他们是不是得到了增援?”
安德里维奇在电报里找了找,然后很肯定的回答道:“不,没有。克拉夫钦科同志,我们他们的运输公路上一路布设侦察兵监视,他们没有发现德国人有任何坦克增援,只有汽车!”
克拉夫钦科点了点头。
他相信这个情报是准确的,因为德国人的运输线就只有一条路,虽然德国人控制着这条路,但并不妨碍苏军侦察兵抵近侦察。
事实上,这条路有11公里长,德国人无法短时间内把这整条路都封锁得密不透风,有需要的话苏军甚至还可以炸毁这些公路给德国工兵弄一点麻烦。
所以,苏军甚至都能掌握昨晚进入的战区的德军汽车有几辆甚至是什么型号,当然不会漏掉坦克。
但克拉夫钦科还是不放心,他想了想就对安德里维奇说道:“政委同志,我认为我们应该派出飞机去侦察一下。说不定他们会从其它方向得到增援!”
安德里维奇没有反对。
事实上,也正是克拉夫钦科这种小心谨慎的风格,才使他在与德军对阵的过程中不像其它坦克部队那样一败涂地……苏德战场上,苏军坦克部队往往不是败得那么惨就可以说是一种胜利。
但侦察的结果还是一样,没有发现德军任何增援部队,德军分出一个装甲师从斯夫卡公路企图绕到近卫坦克第5军侧后,似乎是想攻击近卫坦克第5军的后路。
得到这个消息后,克拉夫钦科就不再迟疑了。
“斯夫卡公路不适合坦克作战!”克拉夫钦科下令道:“第6近卫摩步旅前往斯夫卡公路方向迟滞德军,其它单位越过科沃平原发起反攻!”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一十九章 科沃平原
当斯莱因上校向秦川转达了“苏联人攻击第48装甲军补给线”的时候,秦川就知道苏联人又上当了。
平原地区虽然适合坦克部队作战,但如果双方都是坦克部队,那就是谁先踏入这片区域谁吃亏。
原因很简单,进入这片区域的坦克必然会因为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而遭受相当的损失。
这也是苏、德两军都在科沃平原两头旁对峙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苏军的实力远超德军,或者说苏军以为他们的实力远超德军,就像现在这样……德军分兵只剩下一百多辆坦克,而苏军却有四百多辆坦克,那么苏军就不会在乎这点损失了。
苏军可以冲过科沃平原击溃当面之敌,然后沿着德军的进攻路线一路将德军赶出防线,进尔包抄德党卫第2装甲军的后路……接着苏军就可以取得彻底的胜利。
甚至苏军抵挡不住的“大象”(“虎式”坦克)也不会成为问题……党卫第2装甲军的运输补给线如果被切断,那么他们很快就会面临没有燃油、没有炮弹的绝境,“大象”再厚的装甲再强的火力也无法发挥。
只可惜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假像,是秦川给苏军指挥官勾画出的一个美好蓝图。
其实从一开始就是……秦川让苏军误以为第48装甲师是个好捏的软柿子,让他们以为在这一面肯定能取得胜利反而没有后备兵力或是防御措施。
“装甲兵,前进!”奥尔布里奇上校在步话机里下令。
他亲自登上了一辆“四号”坦克指挥这场战斗,这不仅是因为这是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更因为他需要现场指挥坦克部队与63协同。
一辆辆坦克启动了,然后“嘎啦嘎啦”的辗着厚厚的雪层往前开,队伍从西往东展开了一条几公里宽的进攻正面,浩浩荡荡的朝科沃平原方向开去。
这又是苏军漏算的一点,其实德军装甲部队主力从来就没有离开,从右翼也就是斯夫卡公路包抄苏军的只是一个步兵师,他们故技重施用帆布、木块等“制作”出一批假坦克前进。
真的坦克其实一直都科沃平原以南。
坦克以时速五公里的速度前进,头顶上时不时的掠过几架战机朝苏军方向飞去,步话机里不断的传来指挥部传来的指令和情报:
“继续前进!”
“苏联人在正前方四公里,正朝我们方向前进!”
“我们拥有制空权!”
……
这是自开战以来,第48装甲军唯一一次得到德国空军的全面协同……在此之前它们都是盘旋在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上空。
很明显,这一次情况特殊。
因为谁都知道第48装甲军将与敌人坦克部队会有一次装甲部队之间的硬碰硬,没有制空权显然会吃大亏。
几分钟后,坦克部队就到达了目的地科沃平原。
坦克一辆辆的在平原边界处停了下来做好战斗准备……这里奥尔布里奇上校精心选择的防御阵地。
坦克的防御阵地与步兵的防御阵地不一样。
步兵通常是选择高地,其原因就不用多说了,站得高看得远,而且更容易隐蔽。
但坦克在高处往往会死得更快……坦克这么大的一个家伙在高地上,就像一个靶子似的立在那等着敌人的火炮和坦克朝它发射炮弹。
更严重的还是,由于坦克炮的射界有一定的范围,尤其是往下射击的角度很小,再加上高地上往往高低不平,这会使得坦克在高地上无法瞄准目标射击。
所以一个好的坦克阵地,应该就像这里一样地势比较平坦、宽阔,这样便于坦克射击和调动,同时对面目标大多要在坦克射界范围内,如果有死角,这里就应该要有一个或是几个可以压制该死角的布置,比如人工挖掘出几个作战斜面。
不过死角的问题在这里不存在,因为面前的科沃平原一片空旷,整个一片雪白的世界,只有对面两公里外覆盖在雪层下的小树丛和高地挡住了德军士兵的视线。
四周十分安静,只有山风在平原上空呼啸着,时不时的在平原上卷起几道像龙卷风似的雪花在德军面前疯狂的乱舞,似乎是在嘲笑这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士兵,又似乎是在努力逃离他们。
终于,对面隐隐传来一阵“隆隆”的马达声,然后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树枝上的积雪都被震得“哗哗”的往下掉。
然后,在一阵树木崩裂声中,一辆t34坦克出现在德军士兵的眼前,接着又是一辆,又是一辆……很快,对面就到处都是苏军坦克,坦克上飘扬的红旗以及炮塔上红色的五角星在雪地中看起来特别明显。
在秦川身边的埃伯哈德放下了望远镜,说了声:“苏联人不知道隐藏自己!”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秦川说:“尤其是63操控手!”
“当然!”埃伯哈德说。
话音未落,天空就传来了一阵密集的炮弹的呼啸声,接着一排排炮弹就在德军阵地炸开。
战斗瞬间就打响了,德军炮兵马上对苏军炮兵实施压制,空军在朝苏军炮兵投弹扫射的同时,还分出一部份战机朝苏军坦克群俯冲扫射。
这些战机是hs-129对地攻击机,德军新发明的装备,主要是为了应对苏联大规模坦克而研发的……它装备有30口径加农炮,可以从空中攻击苏军坦克顶部薄弱的装甲并将其击毁,于是有了个“坦克开罐器”的称号。
只不过由于后来苏军坦克装甲越来越厚,其携带的火炮口径也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把75反坦克炮搬了上去。
“坦克开罐器”名不虚传,一个俯冲下来马上就有几辆t34坦克在它们的火力下冒起了黑烟着了火,有些甚至当场炸了开来。
于是,在这种对地攻击机的威胁下,苏军坦克当即展开了攻势。
霎时,整个科沃平原上排上倒海的到处都是苏军t34的身影。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二十一章 魔法
在坦克内的苏军坦克兵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就像之前说的,坦克对外界感知力很差,尤其是缺乏通信设备的苏军坦克,即便有些坦克发现了其中的危险,比如碰巧从观察孔里看到对面射来一枚火箭弹,而且这枚火箭弹在空中诡异的改变轨迹然后精准的命中一辆坦克……但他还是没法告诉其它人。
于是,苏军坦克还是成群成群往前涌,一波接着一波,越过己方坦克的残骸朝敌人防线冲去。
“自由射击!”秦川下令。
“嗖嗖!”63带着啸声接二连三的飞射出去,一辆辆t34在爆炸后的浓烟中被击中瘫痪。
63射手和操控手拥有很好的视野,他们中有一部份人甚至还隐藏在小山丘上……小山丘对坦克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63来说却是绝好的发射阵地。
于是,居高临下的射手和操控手们可以从整体方面“战略性”的选择目标。
所谓的“战略性”,就是有针对性的在一千米的距离上用坦克残骸制造一道“栅栏”……某处缺口较大自然就会有更多的苏军坦克想从缺口处通过,于是就有几枚63对准缺口,只等着坦克即将开到缺口处时击发。
十几秒,当63击毁坦克之后,这些新的坦克残骸就将缺口堵上了。
更历害的还是,苏军坦克是全速在雪地上行驶,前方坦克被击毁失去动力停下后,后方坦克就收势不及然后一辆辆的撞了上来。
于是金属撞击声、刺耳的磨擦声、爆炸声惨叫声、呼叫咒骂声,再加上平原中到处都是冒着黑烟和火焰的坦克,就构成一幅钢铁与火的惨烈画面。
盘旋在空中的hs129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它们一架架俯冲下来,对着下方堵成一团无法动弹的坦克群劈头盖脑的就是一排炮弹,为苏军坦克拥堵再增添了几分麻烦。
但这并不是结束。
炮兵观察员马上将坐标向后方的炮兵报告,十几秒钟后,成片成片的炮弹就从空中呼啸而来,将平原中央的坦克成片成片的炸到了半空中。
愣了好一会儿,秦川才在小型步话机里听到斯莱因上校的惊叹声:“中校,63的效果要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得多!”
这一点秦川也发现了,它不仅是按命中率能击毁几辆坦克的问题,而是如果战术得当,能够掌控整个战场的问题。
就比如现在,63总共只发射了一百多枚,击毁的坦克不过三、四十辆……具体是多少辆秦川没算清,战场一片混乱也无法算清。
但是,就是这些被击毁的三、四十辆坦克打乱了苏军整个进攻节骤使他们只能在炮火中无助的呻吟、挣扎,最后无助的在火焰中化成一片焦铁。
德军阵营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对于战斗在一线的士兵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一场大胜仗更振奋人心了,也没有什么比知道自己拥有新式装备能吊打敌人更鼓舞士气了,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最重要的一点……击败敌人保住自己的生命。
奥尔布里奇上校就乘着这时候煽风点火:“看到了吗?小伙子们!那是我们的新武器63!是的,正如你们看到的,它可以改变自己的轨迹精准的命中目标。所以,还等什么呢?胜利在前方等着你们,装甲兵,前进!”
“装甲兵,前进!”
……
第21装甲师的官兵们发出一阵阵回应,接着坦克就一辆接着一辆的朝前推进,速度不快,因为要让后方的士兵跟随,但却无坚不摧、势不可挡。
而对面的苏军幸存的坦克及跟随在坦克后的苏军士兵,却在一阵阵炮火和机枪子弹的扫射中仓皇逃窜。
又有几枚63飞射而出,一路追着逃跑的苏军坦克并将其击毁,这其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特例……目标坦克已随着公路拐一个弯隐入高地后,但63也同样沿着其轨迹拐了一个弯,然后命中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的目标。
德军官兵们不由再次爆发出一阵欢呼,许多坦克车长甚至还从炮塔中探出头来希望能的瞻仰下这新式武器的风采。
另一边的苏军却被吓得魂飞魄散。
甚至有几辆坦克是完好没有任何故障却被苏军抛弃……苏军坦克乘员是对坦克失去的信心,担心自己会被敌人这种能自动攻击坦克的武器命中,于是干脆丢下坦克逃命。
这就是战场上新武器对敌人心理上的一种震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一种天然的恐惧心理。
比如第一辆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同样也将敌人吓得落荒而逃。他们害怕的其实不是坦克本身,而是对坦克的无知……在知道坦克是怎么回事后,就知道不过就是个会移动的铁疙瘩,而且还动不动就坏。
同样的,这一仗中苏军害怕其实不是63本身,而是对63的无知。
因为无知,他们就会无限扩大63的恐怖,而且这种恐怖还会迅速在苏军部队中蔓延。
“我们被击败了!”第20近卫坦克旅旅长叶戈维奇向克拉夫琴科报告道:“克拉夫琴科同志,我们被彻底击败了!”
克拉夫琴科回答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发起进攻不到半小时……”
“我知道,克拉夫琴科同志!”叶戈维奇回答:“是的,不到半小时,我们两个坦克旅,三百多辆坦克,已经全部在科沃平原上变成一堆废铁了!”
“你说什么?”克拉夫琴科难以相信这个情报,他以为一定是叶戈维奇出了什么问题,愣了下就问:“瓦列里同志呢?我想和他通话!”
“瓦列里同志已经牺牲了,克拉夫琴科同志!”叶戈维奇回答:“和他的坦克一起,在科沃平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