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不能怪他们什么,因为在训练时就有这样一个科目,就是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注意力瞄准目标,这其中也包括射向他们的子弹和炮弹。
于是,随着一阵爆炸声,冲在前头的二十余辆苏军坦克被炸毁,但几乎紧接着迫击炮炮弹就狠狠的砸在了63阵地上爆出一阵阵辐射状烟雾。
“一连出现伤亡!”
“二连操控手牺牲两人!”
……
伤亡接二连三的从小型步话机报告到秦川这里。
“转移阵地!”秦川下令:“注意隐蔽!”
“是!”士兵们应了声,马上沿着交通壕转移位置。
下一秒,成片的炮弹就苏军方向呼啸而至……那是苏军的大口径榴弹炮,这些密集的炮弹几乎将刚才的63发射阵翻了个底朝天。
“各单位注意!”秦川朝步话机下令道:“敌人很可能已经知道63的弱点,分散防御!”
“是,分散防御!”
“分散防御!”
……
这就是小型步话机的好处,它的通讯使秦川能随时随地的将命令传给第1步兵团,从而使第1步兵团能够根据情况做出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反应。
63的确有弱点,就像之前所说的,它需要持续操控很容易遭到干扰和炮火压制。
如果是在之前,德军是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德军一直占据着制空权,制空权接下来就会影响炮战。
因为只要苏军炮兵一开火,其炮兵阵地马上就暴露在德军飞行员的视线下,接着德军就可以用轰炸机、战斗机还有炮兵对苏军炮兵阵地实施压制。
反之,失去制空权的苏军就无法这么做。
但现在苏军空军却拥有数量上优势:1500架各式战机对德军700架战机。
虽然苏军这1500架战机还是有可能落败,原因是德军战机性能尤其是飞行员素质要比苏军飞行员好得多,这导致天空中一架架冒着黑烟被击落的飞机大多都是苏联空军的。
问题就是……
数量上的优势决定了德国空军可以做的苏联空军也一样可以做。
简单的说,之前苏联空军无法压制德军炮兵甚至无法用侦察机引导己方炮兵压制敌人炮兵阵地。但现在这些已完全不是问题了。
于是,敌我双方炮来炮往很难分出胜负。甚至火炮数量众多同时还大量装备“喀秋莎”火箭炮的苏军更占优势。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63会像刚才一样遭到苏军的炮火压制。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秦川早就考虑到会有这种弱点被敌人发现然后遭到炮火压制的情况。
要应对这种炮火压制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将63较为集中的使用而应该将其分散至整条战线上去。
炮火精度不高的特性,决定了它更多是用来对目标进行覆盖轰炸。如果目标化整为零分散开来,那么炮火覆盖压制基本就失去作用了……除非苏军能覆盖前线的每一个分散的63发射点。
但如果苏军有这么多火炮这么炮弹做到这一点的话,根本就不用这么做了,因为这些火炮和炮弹已足以将德军的坦克全部敲掉并轻松取胜。
于是,原本63是视情况以营或连为单位在有利地形上构筑几个63阵地。得到命后马上就各自以原阵地为中心向两翼分散开。
不久,德军阵地就重新闪出一道道63的轨迹,一枚枚精准的将坦克击毁在进攻的路上。
但客观的说,分散防御与之前的集中防御还是存在很大的弱势。
这弱势主要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
集中防御时,可以事先向后勤部队标识63阵地,于是后勤部队十分明确应该要把弹药补给往哪里送或是什么时候差不多就要往前送,这其中尤其是63。
分散防御就没那么轻松了,反坦克小组往往都是随机找到一个合适的阵地,甚至有的小组还采取游击战术,一边打一边转移。后勤部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于是也就不知道该把弹药往哪里送。
又因为63这玩意本身就不轻,一枚二十几斤,小组八人除了自身的枪枝弹药,再加上两具火箭筒外(用于近身反坦克,这对于反坦克小组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能带上两、三枚63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从整体来说,肯定会使63能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就是苏军对63的压制并不仅仅是炮火覆盖。
罗特米斯特罗夫在发起进攻时就把敌人“跟踪火箭弹”的弱点告诉了所有人……这对苏军是个增长士气的好机会,做为一名指挥官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我们从德国人那缴获了两枚‘跟踪火箭弹’!”罗特米斯特罗夫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然后我们发现了它的秘密,也就是它为什么能够改变轨迹最终命中我们坦克的秘密……你们相信吗?德国人在火箭弹后加了一个导线,然后通过这条导线控制这枚火箭弹的飞行方向!”
这话在苏军军官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做法很有创意,但至少知道它是怎么操作后,就不会相信德国人有什么魔法了。
“罗特米斯特罗夫同志!”有人问:“虽然我们知道这个,但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说,当这种火箭弹朝我们飞来时……我们无法躲避,因为它会改变轨迹,这意味着无论我们怎么躲避都是没用的!”
“很简单!”罗特米斯特罗夫回答:“你们要知道,他们有一个人在发射阵地里操控着这枚火箭弹,所以,你们如果能及时的用机枪朝火箭弹发射出来的地方打上一梭子弹……”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坦克壕(五更求月票)
五更了,月票呢?
**********
最终,这场恶战在罗特米斯特罗夫不甘的命令中结束。
罗特米斯特罗夫不敢继续将坦克部队继续派上去,因为他担心继续投入部队的话还会陷入这样的混乱。
他是正确的,这就有点像是渗透战……处于兵力优势总是吃亏的一方。
这结局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因为苏军似乎已经达到了他们愿望……与德国人的坦克来一场近战,但他们却没能取得胜利。
但同时也是意料之中。
因为这场近战不是苏军想像的在德军防线内能造成德军混乱的近战,而是在苏军队形内造成苏军混乱的近战。
苏军撤退后德军坦克也跟着撤回了自己的阵地,因为他们知道双方一旦脱离接触,苏军的炮火就会再次发挥作用。
果然,没过多久,炮弹就从苏军方向成片的涌了上来,炮弹将所有坦克残骸都炸得四分五裂,还有来不及从战场中撤出的苏军跟随步兵。
斯特莱克将军乘着这个战斗的间隙,就召集几个军官开了次紧急会议。
“先生们!”斯特莱克将军表情严肃的说道:“虽然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但并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因为尽管如此,我们与敌人的在兵力上的差距反而更大了!”
斯特莱克将军说的没错,这场战斗德军大慨击毁了苏军三百辆坦克……之所以说“大慨”,是因为战斗过于混乱无法精确统计。
而德军自身损失一百多辆坦克。
这其中是第3装甲师损失较严重……或许是因为第3装甲师没有63掩护的原因,他们在刚才的战斗中损失了65辆坦克。加上第21装甲师损失的36辆,以及位于普肖尔河南岸的步兵师被炸毁的15辆,一共损失了116辆。
这样一来,第48装甲军包括步兵师的轻坦克就只有一百多辆。
原本与苏军的坦克对比还能勉强达到一比三,现在却到了一比四。
没有人发表意见,因为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沉默了一会儿,斯特莱克将军就问着秦川:“63出现什么状况?”
秦川有些无奈的回答道:“他们发现了它的弱点,也就是知道63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的操控。结果就是,我们的操控手在他们的机枪火力下伤亡很大!”
“还能继续作战吗?”斯特莱克将军问。
秦川点了点头,回答道:“可以,不过操控手出现空缺,这会使63的命中率进一步下降!”
斯特莱克将军沉重的点了点头,虽然他不愿意听到这些,但这却是现实,不可回避的现实。
“63的表现已经很好了!”奥尔布里奇说:“事实上,我们能打到现实并且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简直就是个奇迹!”
“上校!”斯特莱克将军说:“你这话为什么像是留遗言似的?”
“我们难道不应该这样做吗?”奥尔布里奇上校摊了下手。
所有人都没说话,因为他们都认为奥尔布里奇上校说的是对的,如果战局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第48装甲师的覆灭不可避免。
“党卫第2装甲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斯莱因上校问了声。
“依旧是老样子!”斯特莱克将军摇了摇头:“虽然他们在朝我们靠近,但速度十分缓慢!”
“我们有援军吗?”斯莱因上校又问。
斯特莱克将军再次摇了摇头:“基希纳将军原本打算安排直升机编队为我们提供增援……但是你们知道情况的!”
军官们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直升机必须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或是在黑夜中使用。
现在是白天,而且满天都是苏联人的飞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直升机……那几乎就是派它们上来送死的。
“看来,我们只能靠自己了!”斯莱因上校无奈的下了结论。
“我们是否可以撤退至普肖尔河以南?”奥尔布里奇上校问:“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那样!”
“当然可以!”斯特莱克将军说:“问题就是我们能撤出多少?”
“是的!”斯莱因上校补充道:“敌人会利用空中力量和炮兵轰炸浮桥。除非我们把坦克和汽车全都丢在普肖尔河北岸,否则我们很难撤回去什么!”
“去他妈的!”奥尔布里奇说:“我宁愿跟那些俄国佬一起呆在这!”
这时,天空一阵战机的呼啸,接着一枚炸弹就在附近炸了开来,指挥部上“唰唰”的漏下一层碎土,顶部悬挂的煤油灯不断的摇晃着,军官们不自觉的弯了下身子躲避。
斯特莱克将军一边扫着地图上的尘土一边说道:“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飞机,把苏军人这些烦人的飞机全都赶走,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役!”
秦川看着还在往下漏土的工事顶部,说道:“不,将军,或许我们不需要更多的飞机就打赢这场战役!”
“你是说……就凭我们现在拥有的这些?”
“是的!”
“我们能怎么做,中校?”斯特莱克将军说:“或许我们会让苏联人损失惨重,到最后他们可能连一百辆坦克都无法剩下,但我们却会全军覆没,明白吗?全军覆没!”
秦川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工事的顶部,反问道:“将军,你觉得……如果坦克从上面开过的话,它还会安然无恙吗?”
“什么意思?”斯特莱克将军满脸疑惑的望着秦川。
“我敢打赌,苏联人不知道我们阵地有这样一条反坦克壕!”秦川说:“或者说……他们知道有这条反坦克壕,但却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了解具体的位置。就算他们的高层知道了具体的位置,也不会把它传达给每一个坦克驾驶员并交代他们要小心!”
“你说的是对的,中校!”奥尔布里奇上校说:“这条反坦克壕是苏联工兵和运输兵们自己挖的,苏联人很可能不会把它放在心上。可这跟我们能否打赢这场战役有什么关系?!”
秦川没有回答。
斯特莱克将军像是明白了什么,猛地抬头朝秦川投来惊佩的目光。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三十五章 反坦克壕(早起求月票)
秦川没有猜错,苏军从头到尾就没把这道反坦克壕当一回事。
工兵和运输兵的确是上报了这条反坦克壕了。
但上报的这条信息只到大尉一级……军官心想,这就是运输兵和工兵胡乱弄出的一条反坦克壕吧,那能叫反坦克壕吗?或许只是一条小沟,德国人就毫无困难的跨过这道反坦克壕。
所以简单的认为这根本就没有上报价值就把它丢到了一边。
没想到的是,这道反坦克壕还颇为标准,原因是这其中还有工兵,它们知道该将反坦克挖成什么样才有可能困住敌人坦克……此时苏军反坦克壕是针对德军坦克的跨壕能力,一般宽3.5米,深4米。
更致命的一点是:这道反坦克壕是构筑在高地另一面的。
这原本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几乎所有反坦克壕都是这么构筑,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己方部队可以布署在高地上用火力压制敌人。
但反过来,这道防坦克壕就在苏军方向的反斜面,苏军看不到这道防坦克壕。
从德军角度来看,他们当然不能仅仅只依靠这一点,所以他们就在反坦克壕上用树枝等物覆带上一些伪装,使反坦克壕更为隐秘。
接着苏军新一轮的攻势就再次展开了。
苏军的进攻基本与上一次相同,有所变化的就是坦克更为密集……罗特米斯特罗夫这是失去了耐心,或者也可以说他判断德军的战斗力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是打算一口气将德军连根拔起。
德军的变化较大,这一回,从一开始德军的坦克就在一边开炮一边后退。
看着这一幕,罗特米斯特罗夫就高兴的对参谋下令道:“德国人胆怯了,他们希望以后退尽量拉开与我们的距离,不要让他们得逞,加快速度,同时注意他们的反攻!”
“是!”参谋应了声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数百辆坦克轰鸣着朝德军防线涌去,就像是涨潮,一波一波的朝前涌……前面一波被炮火击中瘫在原地,后面一波又紧随其后朝前冲。
这其中德军的反坦克炮很有优势,原因是布署在高地上的反坦克炮居高临下的射击,会使苏军坦克炮塔的倾斜装甲失去倾角优势,这不但会减少跳弹还会增加穿甲弹的穿深。
缺点就是在高地上的反坦克炮很难转移,打了几发炮弹后很快就被苏军锁定,要么被坦克用炮火还击要么就被苏军炮火敲掉。
从这方面来说,最佳的步兵反坦克装备其实还是像63这样便于携带和转移的反坦克武器。
苏军坦克疯狂的往前冲,德军坦克神经高度紧张的一边后退一边还击,有些坦克兵在步话机里大喊:“我们顶不住了,他们永远打不完,到处都是……”
接下来就没有声音了,奥尔布里奇上校知道,他可能永远也无法再见到这个在最后一刻还在抵挡敌人进攻的勇敢的坦克车长。
奥尔布里奇上校心里难免有些歉疚,因为这部份坦克甚至并不知道德军的计划,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且战且退直至退到反坦克壕前。
至于退到反坦克壕之后该怎么办……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严格来说他们还有退路,因为反坦克壕中有几段是德国工兵铺起的斜面,德军坦克就是从这里跨过反坦克壕前出阵地的。
但是……
被苏军坦克紧紧咬住的德军坦克根本没有时间从这些斜面通过,能通过的只有恰好位于斜面正前方的几辆。
这状况其实奥尔布里奇等军官早就想到了,但他们却不得不默认了。
战场必然会有伤亡,区别只是承受这些伤亡的人是谁。
奥尔布里奇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是他的老部下……他将第二装甲营布署在防坦克壕北面诱敌,其它部队则布署在南面。
整支部队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其实中间却隔着一道坦克无法逾越的反坦克壕。
换句话说,就是第二装甲营在他的命令下“被牺牲”了。
苏军坦克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它们继续发了疯似的往前冲,一边前进一边胡乱的开炮,机枪也在“哒哒”扫射。
敌我双方都打红了眼,苏军更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于是毫不保留将油门踩到底,履带“咯咯”的从高地的棱线处高高抬起,高耸的炮管似乎是要指上天空,然后猛地沿着斜面重重落下,车身由于下沉重重的起伏几下,就以更高的速度沿着斜面往下冲。
然而,就在这时眼前突然一黑……苏军驾驶员还没搞清什么状况就失去了对坦克的控制,接着就是“砰”的一声,坦克撞到了底部卡在其中无法动弹,舱内一片惨叫,坦克乘员个个撞得头破血流,驾驶员甚至被撞晕了过去。
“怎么回事?”车长捂着受伤的头部大叫。
“我不知道,少尉!”装填手回答。
坦克对外感知力很差,会出现这种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情况并不少见。
车长雅克夫少尉初步判断自己是掉进了弹坑或是德国人挖的陷阱里,考虑了一会儿,他才决定打开舱门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当他打开舱门探出头后,才发现情况要比他想像的糟得多……他们掉进的不是弹坑也不是陷阱。
雅克夫少尉发现他们掉进一个反坦克壕里,因为两侧接二连三发生着同样的事……一辆辆苏军坦克“隆隆”的开了上来,然后毫无预警的就“轰”的一声掉进四米深的壕底。
雅克夫少尉惊恐的从炮塔站起身来挥手高喊,希望这样能为身后的坦克示警。
但他却忽略了一点:坦克内的人根本就听不到他的喊声,更看不见四米深的反坦克壕内一个挥手的人。
于是,还没等雅克夫少尉喊几声,另一辆坦克的履带突然出现在他头顶上,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坦克带着边沿卷起的泥土和树枝,突然失去平衡重重的从空中落下……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八百三十六章 混乱(求月票)
“开火!”奥尔布里奇上校大声下令。
从反坦克壕南面的雪地里突然就冒出一个个手握火箭筒的德军士兵,一扣扳机火箭弹就“嗖嗖”的往反坦克壕里飞,也不管是那些堆叠在反坦克壕里苏军坦克摔坏还没摔坏,反正一古脑儿的先打一轮再说。
只听“轰轰”的一阵爆响,反坦克壕里就冒出一片片烟雾和火光,接着就是苏军士兵的惨叫和哀嚎。
前方又冒出一队德军士兵,抡起了手榴弹和反坦克手榴弹劈头盖脑的往反坦克壕里丢,一片爆炸声后就连惨叫和哀嚎都没有了
更厉害的还是……后续的苏军坦克因为在高地另一侧,所以根本就看不到这边发生什么,一批接着一批的继续全速往反坦克壕的方向冲。
或许是因为反坦克壕里冒出的火光和烟雾引起了坦克乘员的注意,走在前排的坦克驾驶员发现前方有状况于是紧急制动。
但这根本无法使他们逃脱噩运……
这一方面是因为斜面上有许多积雪,以坦克的重量及斜面的平滑程度想停下来十分困难。
所以,即便是坦克紧急制动还是无法阻止冲势一辆辆的往反坦克壕内掉。
就算有几辆坦克反应快制动早收得住,但很快后方的坦克就一辆辆的撞了上来。
霎时苏军坦克就乱成一团,制动在斜面上滑行的,拐弯想逃出这片“死地”的,相撞从斜面上翻滚的,掉进反坦克壕的……
德军就乘着这时候使劲用手中的武器朝苏军坦克队伍中招呼,当然也少不了63。
此时德军坦克也停止了后退的动作,一辆辆前出到视野好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炮塔,朝那些乱成一团的苏军坦克发射出一发发炮弹。
到最后,反坦克壕几乎都被苏军坦克给堆满了,以至于有些苏军坦克都可以辗着友军坦克的“尸体”顺利的跨越反坦克壕。
但即便是这样,它们也很难在反坦克壕另一边生存下来……无数坦克炮、火箭筒以及反坦克手榴弹在这边等着它,没等它来得及打出一发炮弹就已经被击中化为一堆火焰了。
终于,在这种混乱的状况持续了二十分钟后才终于停了下来,原因是一辆苏军大尉驾驶的坦克很幸运的卡在一段木桩里。
而这段木桩又粗有又长,足足有水桶那么粗一米多高,它的主干倒在十几米外的另一边,估计是被轰炸机投下的航空炸弹炸断的。
这个木桩一方面是阻止住了这辆坦克往下冲的惯性,另一方面则是成为坦克很好的掩护……几发炮弹打向它都被木要桩给挡住了。
或者也可以说,原本“四号”坦克的坦克炮是可以从正面击穿t34的前装甲的,但木桩其实就是加厚了坦克的装甲,于是使原本应该穿透的穿甲弹卡在了装甲上。
这一点在战后得到了证实,德军士兵在这辆被抛弃的t34前装甲上发现了两枚卡在其上的穿甲弹。
如果是其它坦克的话,那或许还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但这辆坦克是苏军第25坦克旅第三坦克营的大尉营长,连级以上的坦克就有双向通讯设备,于是这个大尉营长马上就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前方有敌人反坦克壕,前方有敌人反坦克壕,停止进攻!”
负责指挥正面进攻的基里琴科中将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即通过步话机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虽然苏军坦克通讯设备十分落后,但由上至少的命令还是能够传达下去的,于是苏军坦克的进攻才慢慢停了下来,有几辆恰好越过高地棱线的坦克着急的想要后退。
它们的确是退回去了,不过却是被德军的炮火轰回去的……一辆辆的成为燃烧的火球缓缓的从另一面滑了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