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坚持住!”罗斯福回电:“援助将在几天后到达亚历山大港!”
“不!”丘吉尔回电:“你们最好在塞得港登陆,因为我不确定几天后亚历山大港是否还是我们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六十章 铁十字
今天事比较多,就只有两章了,明天继续五更!
**************
第21装甲师昼夜不停的赶路。
此时的他们根本就敢停下休息,因为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自己每休息一分钟敌人的准备就会多一分钟,而一旦敌人的防御和火力强到某个程度,那就不是一个装甲师甚至是非洲军团所能突破的。
其实在汽车车厢后的德军士兵们还好些,他们至少还可以在车厢里靠在护栏上睡一觉。
汽车司机行军时比较累,不过正、副驾驶可以轮换着开,另外他们的战斗压力也没有直接参战的士兵那么大。
最悲催的就是坦克驾驶员,他们行军时必须驾驶坦克,坦克舱里永远是燃料、炮油和汗水的恶臭味,舱盖放下时,里头的热气几乎使人窒息。再加上引擎的热度,太阳的炙烤,使舱内的温度达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秦川在行军途中就看到过几辆坦克停在路边……它们不是被敌人击毁的,也不是坦克出了故障,而是驾驶员受不了压力和劳累晕了过去。
“他们为什么不让驾驶员交替着开?”维尔纳问。
“没有足够的坦克驾驶员!”库恩回答:“我们在马特鲁损失了五十几辆坦克,除此之外,我们还缴获了一批美国坦克……”
剩下的话就不用多说了,多余的驾驶员大多被安排去开“斯图亚特”了。
“防空警报!”这时拿着步话机的库恩回头叫了声。
这意味着敌机又来轰炸了。
然而,与之前遭遇轰炸时的紧张不同的是,此时的战士们一脸漠然,仿佛库恩说的是件无关紧要的话。
现在与之前的确不同。
首先是士兵们的心态问题:被轰炸的次数多了,士兵们也就是习以为常了,有些士兵依旧靠着护栏“呼呼”大睡,因为就算醒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警示不一样。
库恩说的是“防空警报”而不是“防空隐蔽”。
“防空警报”只是让士兵们做好被轰炸的准备不需要隐蔽。
这并不是说第21装甲师不怕敌机轰炸,而是因为现在是白天,敌机每隔半小时左右就会来一波轰炸……如果每次遭到轰炸都隐蔽的话,那第21装甲师也就不用行军了,原地呆着做好隐蔽还更省事。
但因为第21装甲师必须尽快的赶到阿拉曼防线并发起进攻,所以不能停,即便是遭到敌人轰炸也不能停。
这一来就会有个问题,第21装甲师的坦克有可能还没赶到阿拉曼就会被炸光了。
这并非无的放矢,因为德军坦克已经在轰炸中损失了二十一辆,另外还有十五辆汽车也成了一堆废铁。
隆美尔当然不会傻到做无用功,于是他就动员起全部的德军战机为第21装甲师提供掩护。
德国空军的掩护模式是以侦察机在第21装甲师外围侦察,一旦观察到敌情就马上通知在附近巡逻的战机赶到拦截,同时位于马特鲁和托布鲁克的战机将紧急升空参加战斗……马特鲁距离第21装甲师只有一百多公里,对于时速六百多公里的战机来说,这个距离只需要十分钟。
所以,“防空警报”差不多也就意味着空战的开始。
维尔纳向头顶上看了看,车顶的帆布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被弹片划开一个大口子,缺口处的帆布还连着一截在风中飘荡并在车厢里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维尔纳站起身来扶着栏杆,从腰间抽出军刺往上一扎,然后就像锯子一样来回抽动割着帆布,不一会儿帆布就被割断随风远远的飘走。
“这样就好多了!”维尔纳说。
“你这是干什么?”雅科普对维尔纳的做法有些不满:“你想看到从天上掉下来的炸弹吗?或是敌人俯冲下来的战机?”
雅科普说着就瞄了一眼坐在中间的新兵们,他的意思很明显,这会影响到新兵的心态。
“看不见的危险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不是吗?”维尔纳朝新兵扬了扬头:“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我可以用雨披把它堵上!”
“不,这很好!”新兵对维尔纳的做法表示赞同。
“是的,我的确感觉好些了!”另一个新兵回答。
于是雅科普就不再说什么了。
事实上不只是新兵,就连秦川都觉得这更好……它就像给自己封闭在心里的恐惧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诚然,在看到有飞机俯冲下来或是炸弹就在头顶上掉落时会更恐惧,但在没有看到这些时心里是放松的……这至少还有片刻的安全感。
接着“呜”的一声,一架战机的身影就从缺口处一闪而过,这一下就让士兵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维尔纳小心的探出头朝缺口处望了望,说道:“是英国人的飞机,他们已经到了,但却没有对我们实施轰炸!”
“为什么?”一名新兵问:“他们是把我们当成英国的部队了吗?”
这倒不是新兵乱说。
德军使用的汽车有百分之八十都是从英国那缴获的“斗牛士”军卡,再加上还有“猛玛”指挥车,“斯图亚特”坦克以及各型装甲车等,远远一看还真有些像英军。
行军的路上就有英军散兵把第21装甲师误认为是自己的部队于是兴高彩烈的前来投奔,一边跑还一边挥着手大喊:“嘿,我们在这,救命!”
等他们跑近时却愕然发现对准他们的是德国人黑洞洞的枪口。
另外秦川等人还看到几个被英国空军炸得惨不忍睹的车队……这些车队是从马特鲁逃出来英军,但因为德国人用的也是“斗牛士”军用卡车,于是英军飞行员想当然的就以为那是在朝阿拉曼进军的德国人,二话不说俯冲下来就是一阵狂轰滥炸。
不过秦川想,这一次应该不是这个原因,毕竟这是大规模的车队而且前头还有数十辆“三号”坦克。
“是因为这个……”面包师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他朝车后扬了扬头。
顺着面包师的目光望去,只见天空中出现了几队排着整齐队形的战机,机翼上分明印着黑色的铁十字。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六十一章 空战
这是一场德国bf109对阵英国“飓风”的空战。
双方不约而同的都把战场选在了第21装甲师的上空。
对于英军来说,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德军空军主力前来应战。喜欢传统的英军不擅长灵活的战术,比如埋伏、偷袭等等,他们更擅长的是彼止拉开阵势然后发起冲锋,就像骑士时代的对阵一样。
德国空军不得不应战,因为第21装甲师是他们主要的掩护任务,不应战就意味着第21装甲师将遭到惨重打击,于是德军对阿拉曼防线的进攻也就无从谈起。
同时德国空军也乐于应战,因为第21装甲师的防空部队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防空火力。
就像秦川看到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第一时间就架设起来并朝空中倾泻弹雨,其中高炮大多是“博福斯”高炮……德军不舍得将88高炮用作防空,因为他们发现这玩意更适合打坦克。
对地面部队来说这样做其实是很危险的,不多时他们就遭到敌人战机的攻击……几架“飓风”式战机俯冲下来,随着一阵机枪的轰鸣,子弹就将一个高射机枪阵地的几名德军打成了筛子。
地面部队对空中高速、灵活的战机是种很无力的感觉,做为狙击手的秦川很清楚这一点。
你或许可以发现几架战机并将它作为目标,但实际上射出的子弹和炮弹却很难命中目标,原因是飞机高速运动,除非你能判断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并准确的打出提前量……实际上这很难做到,飞机的背景是天空,没有任何参照物可供参照。
而且就算你猜对了或许蒙对了,但只要目标一转向或拉升就会让你的计算和运气烟消云散。
于是,接连几个高射机枪阵地和高射炮阵地被英军战机和轰炸机摧毁,庆幸的是这些射手和炮手们都训练有素,他们在判断自己成为敌人的目标且无法避免会被摧毁后,第一时间就丢下装备逃跑……有经验的士兵知道逃跑时要避开敌人战机的射击线。
所谓的射击线,就是敌人战机俯冲下来的方向,这个方向基本就是子弹打来的方向,而且这子弹还会是一长串的在地面打出一道弹线。
如果沿着这条线的方向跑……那么你完蛋了,一片7.7的机枪子弹会无情的穿过你的身体。
训练有素的德军士兵知道朝这条线的纵向跑,于是就有一部份生存了下来。
德国空军当然不会任由英军肆无忌惮的攻击地面部队,于是当即俯冲下来加入战团,双方战机很快就缠斗在一起展开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厮杀。
德国bf109的性能比英国“飓风”式战斗机更优异,这主要体现在bf109拥有更快的速度……速度总是第一指标,尤其是在战机狗斗时代,拥有更快的速度总是能在逃开敌人的咬尾甚至绕到目标后方并将其击毁。
(注:bf109最高时速可达686千米,“飓风”战机最高时速505千米)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要命的是英军相对落后的编队战术……英军一直采用三机“v”字密集形编队,也就是长机在前,两架僚机分别在长机的两侧后方,僚机与长机相距约100米。
英军认为这样的密集编队覆盖的观察角最大最适合空战……铁三角嘛,只要每个飞机员都注意并警惕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就可以完美的发现并解决从各方向靠近的敌人。
但其实这只是英国人一拍脑袋的想法,就像他们想出“步兵坦克”一样。甚至因为英国人的传统与保守,即便在实战中证明这种队形并不适合空战,但英国空军却始终不愿纠正错误。
实战的结果与想像的恰好相反:因为队形过于密集,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其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无暇注意后方。当作急转弯等机动动作时,英军长机得加倍小心,必须花在空战中足以定胜负的数秒钟时间提示僚机作准备。因为以如此近的间距,一不留神就会两机相撞。
而长机则以为后方有僚机保护,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德军战斗机咬住开火,英军才发现后面有尾巴甚至僚机都已经被击落了,但发现时已经太迟了。
德军原本也采用这种“v”形编队。
但一方面因为bf109数量少,不得不分散配置,于是逐渐形成两机间间隔约二百米的双机一字横队编队方法。
结果德国人发现这种一字横队远比“v”字三机编队更机动灵活,于是毫不犹豫的就使用了双机编队。
这一来,bf109在空中就大展神威了,在一阵阵战机的呼啸和机枪声中,一架接着一架的“飓风”式战机冒着黑烟带着怪啸从天空直坠下来。
这是秦川第一次以第三者的身份近距离的观看空战……实际上秦川不能算第三者,只是此时的他已经把生命完全托付给司机了,于是就差不多是个吃瓜看戏的群众。
在他的眼里,空战就像是一堆在天空中乱飞的风筝,时不时的有几个因为损坏或是缠住了就掉下来。
这并不让人感觉残酷……虽然秦川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可以想像,驾驶那些战机的飞行员们正紧张的追逐着目标同时又尽力避免成为敌人的目标。
但至少看不到血腥,也没有令人恶心想吐的残肢断臂,有的只是一架战机冒烟坠毁,一架战机着火解体,或是一架战机因为失误一头栽倒在地……
当然,被击落的大多都是英军的战机。
这让受够了英军轰炸憋了一肚子气的德军士兵纷纷叫好:
“干得漂亮!”
“给这些家伙一点厉害瞧瞧!”
“哇哦,看到了吗?他们又击毁一架!”
……
这不禁让秦川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德军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
这名飞行员确认的个人击毁纪录是158架,其中有151架是在北非的上空获得的,其中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曾创下十分钟内击落八架敌机的纪录。
十分钟击落八架敌机,就算是排成队让它当靶子打也差不多需要这个时间吧!
看着空中因为战机被击落而闪出一个个像白蘑菇似的降落伞,秦川就想……它们中会不会有一个就是马尔塞尤?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六十二章 马尔塞尤
英参战飞机在数量上至少是德空军的两倍,英飞行员原想以数量上的优势压倒德空军,但他们吃惊的发现这只是个美丽的幻想……“飓风”战机在德军的bf109面前就像豆腐一样不堪一击,而英军却总是追不上德军的战机,它们就像小鸟一样在自己面前窜来窜去,根本就无法将其锁定。
所以空战这东西是无法以数量论英雄的,性能落后的战机对于敌人来说就像是一个个靶子,再多的战机也很难取得优势。
这差距在空战还是靠“狗斗”的时代还不是很明显,到了现代如果战机存在代差,往往就是连敌人飞机还没看到就被击毁了。
终于,英军战机选择了撤退,但德空军却不愿意这么轻易放过它们,bf109凭借着更快的速度在后头穷追猛打,又击毁了十几架敌机后才调转机头返回……德空军在北非使用的bf109是较为落后的e型,其缺点是航程短,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它们的滞空时间不长,所以不敢过份追击敌机。
当一排排印有黑色十字的战机像凯旋的英雄似的编队返回时,德军士兵们不由高声欢呼起来,有些士兵还脱下了衣服冲着战机使劲摇晃。
飞行员似乎是为了回敬第21装甲师的勇士,在经过的第21装甲师上空时选择了低空飞行……一架架战机从坦克汽车头顶上掠过,秦川甚至都可以看到机舱里的德军飞行员向他们行礼致意。
那一刻,秦川也能感觉到德军士兵的骄傲和自豪,或者说是做为一名士兵的荣誉。
这时,第21装甲师的侦察兵就四处出击。
这时就是他们发挥“主场”优势的时候了,德军会记录下从天上掉下的每一个降落伞的方位及大慨距离,然后派出一队侦察兵去搜寻……飞行员可是宝贵的资源,德国人不会傻到放弃这个机会。
找到的如果是自己的飞行员,那就正好救回以便再次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如果是敌人的飞行员,那他就要倒霉了。
当然,这都与秦川等人无关,他们的任务依旧是朝阿拉曼前进,用最快的速度前进。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车队往前行驶了一段时间,沙丘里突然冒出一个人影,他一边追着汽车跑一边冲着秦川等人喊:“嘿,等等我!”
“停车!”库恩命令。
汽车“哧”的一声停了下来,司机回头问道:“什么情况?”
“是个飞行员!”库恩说。
果然,一名德军飞行员从灰尘中追了上来,他看起来很年轻,满脸焦黑,似乎是从烧着的战机里跳出来的。
他跑近后就一个纵身,十分敏捷的跳上了汽车,然后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们是英国人!”
“什么?”面包师不明白飞行员这话的意思。
“你们的汽车!”飞行员毫不客气的在空位上一屁股坐下,摊了摊手道:“这是英国人的汽车不是吗?我在前面还看到英国人的坦克,这让我把自己埋在沙子里!”
说着飞行员还翻了翻口袋,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沙子。
“长官!”维尔纳回答道:“这是我们从英国人那缴获的汽车!”
这名飞行员的肩章上有三颗银星,维尔纳知道那是空军准尉的标志。
“是的,我现在知道了!”飞行员说:“你们真好!”
“什么?”维尔纳也被飞行员这天马行空的话搞糊涂了。
“你们可以缴获敌人的汽车,还有坦克!”飞行员解释道:“有时我也想缴获几架英国佬的‘飓风’,这样我就可以在假期飞回家为庄稼洒农药了!”
士兵们闻言不由呵呵笑了起来。
“你们打得很好,长官!”雅科普说:“我们看到了,你们至少揍下来五十架敌人的飞机!”
“其中有三架是我干的!”飞行员夸耀道:“要不是我的飞机出故障了,我还会干掉更多!”
“哇哦!”德军士兵们纷纷表示赞叹。
“你们能送我回基地吗?”飞行员说:“这样我就可以再次飞上天空了,上帝……我现在有点不适应了,你们的汽太慢了,而且还是朝相反的方向!”
飞行员显得十分傲慢,眼神和语气里毫不掩饰某种优越感,这让德军士兵们感到很不舒服。
“你叫什么名字,准尉!”库恩问:“我需要向上级报告并验证!”
“验证?”飞行员笑了起来:“你们担心我是英国人的间谍?”
“不,只是例行公事!”库恩回答。
“好吧,我叫马尔塞尤!”飞行员随口回答:“汉斯·约阿西姆·马尔塞尤!”
这话听在别人耳里或许没什么感觉,但秦川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你就是马尔塞尤?”秦川问。
“是的!”飞行员得意的说道:“怎么?你也听过我的名字?”
秦川刚想做出肯定的回答,但一看德军士兵们漠然的表现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了:这时的马尔塞尤还未成名……
158架击毁纪录,其中有151架是在北非上空创下的,而现在北非空战才刚开始不久,也就是说马尔塞尤还没有多少战绩。
事实上,此时的马尔塞尤还处于成长阶段,他的战绩不过十几架而自己却报销了四架珍贵的bf109。
“哦,不!”秦川回答:“我只是有个朋友也叫马尔塞尤!”
“是吗?”马尔塞尤显得有些失望。
“不过你们没听说也很正常!”马尔塞尤接着说道:“你们是陆军,我是说……”
马尔塞尤说着就用手笔画着:“空军跟陆军是两条平行线,如果不是因为飞机的故障,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相见!”
秦川不由笑了笑,都说马尔塞尤性格孤傲、难以相处,今天一见果不其然。
马尔塞尤的上司给他的评价是:“作为一名飞行员,品行不佳”,这个评语一直装在他的档案袋里,这也是他直到现在还是个准尉的原因。
不过天才多少都会有点让人难以忍受的性格,马尔塞尤也不例外。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术
“有吃的吗?”马尔塞尤说:“你们瞧,因为紧急起飞到这,我甚至没来得及吃早餐!”
“现在快到中午了,长官!”坐在马尔塞尤旁的秦川顺手给他递上了一块干面包。
“哦,是的!”马尔塞尤回答:“不过我能常在这时还没起床!”
接着马尔塞尤就看着秦川递上来的那块干面包,犹豫了下接了过来,然后忍不住问了声:“上帝,这就是你们的食物?”
“是的,长官!”雅科普不无讽刺的回答:“陆军的食物当然没法跟空军比!”
“当然!”马尔塞尤点了点头:“如果他们把这样的食物发给我们,我们会把它全丢进垃圾桶里的!”
德军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把这个才20岁出头却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毛孩子从车厢里丢出去。
马尔塞尤似乎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他一边用努力忍受的表情啃着面包一边继续说道:“不过这也很正常不是吗?空军总是比陆军重要,我们保证天空的安全,保护你们的补给线,否则的话……”
说着就扬了扬手中的面包,继续说道:“你们连这个都无法享受了!”
那态度就好像整个空军的功劳都属于他一个人,而全陆军都必须对他感恩戴德似的。
“我得提醒你!”维尔纳有些不服气:“刚才给你面包的是我们上士,他立的功劳可比你要多得多,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在回去之前你可以问问任何人,任何一个,看看有谁不知道‘弗里克上士’!”
“哇哦!”马尔塞尤不由吃惊的望向秦川:“你就是那个上士?那个传奇上士?!”
“我听说过你!”马尔塞尤眼里闪过一丝不快:“他们说你成功的夺取了托布鲁克,整个托布鲁克都在讨论你!”
秦川感到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已经这么有名了。
“还有西迪欧马和马特鲁!”维尔纳带着一丝嘲讽向马尔塞尤补充道:“还有其它你不知道的功劳,现在你该知道自己是在什么人面前炫耀了吧!”
“嗯哼!”马尔塞尤回敬维尔纳道:“但这也是基于空军对马耳他岛的轰炸不是吗?否则……你们怎么会有子弹和炮弹去进攻托布鲁克?”
“可那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维尔纳说。
“同样!”马尔塞尤回答:“那也不是上士一个人的功劳!”
“停下!”秦川见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就阻止道:“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这个争论不是吗?”
但马尔塞尤却不依不挠:“如果争论这个没意义的话,那么你认为争论什么有意义呢?难道跟你们讨论飞行战术?”
闻言秦川不由一愣……这倒是个好主意,此时的马尔塞尤还在摸索和成长中,为什么自己不能让他成长得快些呢?这对所有人包括自己都会有好处。
1...4344454647...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