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于是侦察任务很快就分配了下去。
为了不让英国人起疑心过早的暴露战略意图,斯特莱克将军还同时派出了五个侦察排沿着五个不同的方向前往侦察。
侦察排的速度很快,他们搭乘的是速度快的边三轮和装甲车,而且此时天色也已渐渐入黑很容易隐蔽前进。
于是二十多分钟后第一份情报就传回了指挥部。
斯特莱克将军拿着电报不由惊讶的张着嘴巴半天也合不拢……
“印度第4步兵师的主力不在迪尔阿比德!”斯特莱克将军说:“那里空无一人!”
军官们也被这个情报震惊了,同时都把敬佩的目光投向秦川。
斯莱因上校就更是一脸的欣慰,毕竟这个上士是他的部下。
“干得好,上士!”斯莱因上校夸奖道:“你又立功了!”
接下来获得的情报更是让军官们大吃一惊……印度第4步兵师的主力竟然在迪尔西茵。
“上帝!”斯特莱克将军不由惊呼:“我们差点就一头撞了上去!”
斯特莱克将军不敢怠慢,马上就联系到了隆美尔并把情况向他报告。
“什么?”隆美尔闻言不由大吃一惊:“迪尔阿比德空无一人?”
“是的!”斯特莱克将军回答:“不仅如此,我们原定的突破口正是敌人主力所在地!”
隆美尔沉默了一会儿,就说道:“那么……找到适合的突破口,其它一切不变!”
“是的,将军!”斯特莱克将军嘴里虽这么回答,但心里却沉甸甸的。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斯特莱克将军说:“我们必须马上行动,否则很难在明天天亮前突破防线并进攻亚历山大港!”
秦川知道斯特莱克将军这话的意思。
这不仅是因为隆美尔的命令,更是因为德军对亚历山大的进攻必须在天亮前发起,否则……天色一亮,来自亚历山大及开罗机场的敌军战机就会对突入防线的第21装甲师名狂轰滥炸,那时德军就别说拿下亚历山大了,能否逃回来都是个问题。
“可是……我们对英国人的防线还是一无所知!”斯莱因上校说:“我们甚至还没侦察到他们的交界点!”
原本一切都计划好的,只等天色完全黑下来后就展开行动,但这个突发状况却打乱了全盘计划。
“将军!”这时一名参谋拿着电报报告道:“他们找到了交界点……应该在卡雷特!”
“为什么是应该?”斯特莱克将军不满的说道:“他们已经搞错一次了,而且差点毁了整个计划!”
“将军!”参谋回答:“因为英国人在前线布设了大量的地雷和探照灯,我们的侦察兵根本无法靠近!”
“那他们又是怎么知道那是卡雷特就是交界点的?”斯特莱克将军问。
“他们贿赂埃及百姓!”参谋回答:“是百姓告诉侦察兵这些情况的!”
“上帝!”斯特莱克将军不由翻了下白眼,他可不会只凭着一个从百姓嘴里得到的消息就赌上第21装甲师命运。
秦川看着地图一直没说话,过了好半晌,他才抬起头来说道:“我想我知道他们的交界点在哪!”
“什么?”斯特莱克将军及众军官不由疑惑的朝秦川望来。
“它在哪?”斯特莱克将军问。
秦川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它不在卡雷特,而在这……鲁瓦伊萨特岭!”
闻言斯特莱克将军等人就都明白了。
“是的!”斯特莱克将军不由颓然点头道:“如果我是英国人,我也会把交界点放在那的!”
原因很简单,鲁瓦伊萨特岭是一道易守难攻尤其不利于坦克突防的山岭。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六十八章 信
鲁瓦伊萨特岭是一道海拔102米的山岭。
虽然102米的标高并不高,但这在平坦开阔的沙漠里却很少见。
德军军官包括斯特莱克将军在内之前都没想到英军会在这里防守,是因为它位于阿拉曼东南方六公里处,被认为是阿拉曼防线之后的第二道防线。
由此也可知德军军官和侦察部队一样判断失误,他们都想当然的以为阿拉曼防线是一道基本平直的防线,北起阿拉曼南至卡塔腊盆地全程55公里沿途掘壕布防。
但事实并非如此……
阿拉曼防线是一道中心往内部凹陷的防线,这也就是为什么侦察兵会以为印度第4步兵师的主力位于迪尔阿比德但实际上印度主力却在五公里后的迪尔西茵的原因。
应该说这很高明:整条防线向英军方向凹陷,就像是一张朝着德军张开的血盆大口,无论德军从任何一点朝这道防线发起进攻,都会遭到来自前、左、右三个方向的打击和威胁,甚至英军还有可能从侧面某一点突击轻松的绕到德军后部将其包围。
秦川建议不要轻易朝防线北段进攻,因为从现在这情况来看英军至少在防线北段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奥钦莱克将军知道北段是德军进攻的重点,所以优先将所有能动员的资源投入北段构筑工事,而且在北段的兵力相对比较集中,可以想像火炮、坦克等也都是靠向北段。
这样一来从北段突破就十分困难,反之从南段突破就容易得多。
但隆美尔的命令以及时间却不允许这么做。
隆美尔的命令是要尽快的展开攻势也就是以快打慢。
这样考虑也不无道理,因为它可以在敌人准备好之前瓦解敌人的防御。但如果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以快打慢”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了。
另一方面是时间的问题。
如果要从南段进攻,首先就得往南行军20公里左右,发起攻势突破防线后又得往北行军100多公里才能赶到亚历山大……这过程就算不计突防所需的时间,仅仅是120公里的行军就不可能是一晚上的行军就能完成的。
于是,斯特莱克将军最终还是选择了鲁瓦伊萨特岭为突破口。
“怎么了?”维尔纳见秦川脸色不好看,就问了声:“什么情况?”
“不,没什么!”秦川回答。
做为一名上士,秦川虽然很荣幸能与斯特莱克将军等人讨论作战计划,但他却知道讨论的内容是不能泄漏的。
但维尔纳是个聪明人,他的脸色很快就暗了下来,然后微微点头说道:“哦,我们将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是吗?”
秦川没有回答,这其实也是默认了。
这让德军士兵们很快就都陷入了沉默,他们知道,如果连秦川都不看好,那就意味着这场战斗会有麻烦了。
准备战斗的命令很快就下达了。
事实上,这时候工兵已经开赴战场进行必要的扫雷、探雷工作……工兵的危险性其实一点都不比作战部队少,甚至他们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还比作战部队大得多,尤其是在黑夜里扫雷。
士兵们稍微准备了下就出发了,他们原本就是一路行军到这里,除了从连部那每人领了五十发子弹外就没什么好准备的。
接着士兵们就一队队的坐上了汽车朝东驶去。
因为担心遭到敌人炮火覆盖,所有车辆都不准开灯,车队在朦胧的月光下缓缓前进。
或许是受秦川的影响,大家都不说话,车厢内的气氛显得十分压抑。
一名新兵从背包里掏出了药瓶带着些慌乱取出一片急急忙忙的吞下,然后这个动作就像是会传染一样,其它人也接二连三的做着同样的事。
“上士!”一名新兵望着秦川,犹豫着说道:“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什么?”秦川有些不明白,这新兵是雅科普的部下,他有什么要求应该对雅科普说才对。
“我听说你是来自法兰克福?”新兵问。
“哦,是的!”秦川想起自己士兵证上的确写着这个。
“你瞧,我是维尔茨堡的!”新兵说:“如果有一天你能回去的话,就会经过那……”
秦川不敢接嘴,因为他对德国的了解不是很多。
“我希望……”说着新兵就的掏出一封信递到秦川面前:“有一天你能回去的话,把这封信带给我未婚妻好吗?上面写着地址和名字!”
对于这一点秦川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德、意军的补给线十分混乱,就连燃油、弹药都很难送到前线,就更别提将士兵的信件送回德国了……士兵们的信封的确能够寄出去,但那仅仅只是对德军士兵们的一种心理安慰,那些信件甚至都过不了地中海,意大利人不会把时间和空间浪费在这些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的信件上,它们通常都是被当作生火的材料烧掉。
所以,德军士兵更愿意把信件托付给战友。
只不过,他们通常是托付给受伤要被送回国的战友。
所以秦川有些不明白,他看了看旁边,问:“为什么是我?”
“因为……”新兵迟疑了下就回答道:“因为我相信你比我更有生存下来的可能!”
秦川不由沉默了,他扫了其它新兵一眼,发现他们似乎都相信这一点。
此时的秦川可以说是这些新兵乃至老兵们的崇敬的对像。再加上那种对战场的恐惧及对自己能幸存的信心不足,于是他们宁愿选择把希望寄托在更有能力的人身上……秦川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不!”秦川摇头回答:“我不会替你带这封信的。”
“上士……”
“你可以把信自己带回去!”秦川说:“这不是什么难事,跟着你们的班长,服从命令和指挥,你们都可以活着回去!”
新兵点了点头,默默的把信收了回去。
这又是一个谎言。
现在似乎已经成为惯例了,每场战斗之前都会说上一句谎言。
骗别人,同时也是骗自己。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雷
连续爆更到现在有些受不了了,容士兵休息一段时间,过一阵子再爆发!谢谢!
***************
在黑暗中大约行驶了一小时,部队就改为步行……车队已经进入英国人的雷区,而且还在敌人炮火的射程内,搭乘汽车过于危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汽车的任务就到此为止了,它们必须在这里伪装并等待,一旦部队成功突破防线,汽车就迅速跟上再次搭载士兵朝亚历山大前进。
坦克在工兵的引导下一路缓缓前进,有时还不得不在路上拐一弯,因为前进的道路被英国人设下的密集的路障、铁丝网和地雷给挡着了。
这是个让人十分沮丧的境况,因为这使装甲部队几乎失去了机动的优势,它们就像是陷进了泥潭无法动弹,这些原本堪称“杀人机器”的大家伙现在可以说是部队的累赘。
“这不是什么好事!”雅科普朝四周的黑暗望了望,说道:“英国人老远就可以听到坦克的轰鸣声,他们可以打出照明弹,然后朝我们倾泻子弹和炮弹,而我们甚至连他们在哪都不知道!”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巴泽尔听到雅科普的抱怨,就斥责道:“如果没有的话,就闭上你的嘴!”
“是,长官!”雅科普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
做为一名班长,即便是发现了战场上的困难也不应该说得太明白,尤其是雅科普手下还有许多新兵。
不久,士兵们就听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命令:“步兵前进!”
士兵们不由互相对望了一眼,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在坦克前排雷了。
果然不出所料,一名等在前头的工兵对上来的秦川等人说道:“希望你们记得训练时的排雷科目,因为现在是用到的时候了!”
秦川闻言脑袋一片空白,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排雷,也从未排过雷……自己不会就这样死在地雷手上吧!
幸运的是,秦川被安排在了第三排……第三排差不多也就是在后头跟着捡些漏了,被炸死的机率自然也小得多。
后来秦川知道,这其实是巴泽尔对他的一种“特殊保护”……这不仅是因为秦川是名狙击手,更因为秦川是一个屡次为部队提出有建设性建议的人才。
士兵们彼此分开几米趴在地上,然后抽出军刺在地上以一个大角度在沙地里一边往前插一边前进,坦克在后头用坦克炮和机枪掩护着士兵们,准备应对随时会出现的敌人。
然后,一颗颗地雷就被起了出来。
让秦川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位于第三排的他竟然也能碰到地雷……这种地雷让秦川有些匪夷所思,它就像一个大号的螺丝,秦川将其抽出来时还想把它丢掉,但却被雅科普阻止了。
“别动,上士!”雅科普说:“那是地雷!”
“这是地雷?”秦川望着眼前这根小铁棒发呆。
“是的!”雅科普有些意外的看了秦川一眼:“难道你不知道吗?这是一枚子弹地雷!”
“子弹地雷?”秦川第一次听说。
“是的!”雅科普一边小心翼翼的接过“螺丝”一边解释道:“它的装药其实就是一枚子弹,构造十分简单,踏上后不会爆炸而是射出一发子弹,它会打穿你的脚掌或是打穿汽车轮胎!”
秦川不由“哦”了声,暗道这真是个奇妙而又残酷的世界,为了赢得战争什么样的武器都能创造得出来。
就在这时只听“轰”的一声前方发出一声爆响,接着就是一名士兵的惨叫……几名士兵们赶忙抢上去把他抬了下来,经过秦川身边时,秦川在月光下看到这名士兵的右手已经被炸得像一根竹片一样裂开,眼睛闭着,左手想捂着眼睛却又不敢捂,嘴里不断的喊着:“上帝,我的眼睛,我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等他被抬远后,库恩就说道:“你们要小心,敌人埋有反排除雷!”
“这些讨厌的家伙!”雅科普小声咕哝着。
见秦川一脸的迷茫,雅科普就解释道:“反排除雷布设起来很简单,比如用绊线布设一个连环雷,不过一般不会这么做……因为布雷是大面积的玩意,它需要安全快速!”
秦川点点头表示理解,地雷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炸死多少敌人,而是为了阻滞、牵制敌人的活动,就像现在受困的第21装甲师一样。
因此,它要求的更多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最简单的反排除雷……”雅科普解释道:“就是在地雷旁压上一个拉开保险销的手雷,当你移动地雷的时候,就‘嘭’……”
说着雅科普做了个爆炸的手势。
“你对地雷很有了解!”秦川赞道。
雅科普凑到秦川耳边小声说道:“我在成为一名步兵前是个工兵!”
秦川不由一阵愕然。
“是的!”雅科普耸了耸肩:“原本我以为工兵会比步兵安全,但现在,我宁愿做一名步兵。”
接着雅科普又补了句:“上士,别告诉别人,尤其是那些工兵!”
“当然!”秦川回答。
不久又出现了一次事故,一名士兵触发了一枚子弹雷……子弹雷在这黑夜中很难被发现,就算你用刺刀去探路。
那名士兵以为面前那块用刺刀探过的路是安全的,于是就爬了上去……结果“砰”的一声枪响,子弹从他的脖子穿过,那个可怜的士兵捂着脖子拼命的呼吸,但是鲜血却不断的灌进他的肺部,最后他不是失血而死的,而是被自己的鲜血呛死的。
“继续前进!”巴泽尔下令:“你们在往前爬前最好用刺刀拍一拍!”
维尔纳有些不耐烦的问:“上尉,英国人还没发现我们吗?”
“你以为他们还没发现吗?”巴泽尔回答:“坦克的马达声早就告诉他们我们的位置了!”
“那他们在等什么?”维尔纳问。
“他们在等我们深入雷区!”巴泽尔一边小心翼翼的将一枚地雷起出一边回答:“那样他们才能尽可能多的对我们造成杀伤!”
顿了下,巴泽尔又补充道:“所以,别着急,小伙子……你所期待的舞会很快就会开始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章 排雷
几颗照明弹冉冉升上了天空,“舞会”终于开始了。
“隐蔽!”巴泽尔回过头来大叫一声。
但其实这时根本就没法隐蔽,沙漠里一片平坦没有工事,士兵们为了排雷也没有挖散兵坑,更糟的还是四周到处都是地雷,士兵们根本就不敢乱动,他们中大多能做的就只是将头往沙子里埋一埋。
几名新兵似乎是想到了可以为他们提供隐蔽的东西……坦克。
于是他们爬起来就朝坦克的方向跑。
“回来!”秦川大叫。
但一切已经迟了……
炮弹的啸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远及近,然后一阵轰响,就像是地震一样在附近的沙漠里炸成了一片。
秦川看到一辆坦克霎时就被淹没在一堆的炮弹中,被炸得连个残骸都不剩……其实那并不是坦克被炸解体了,坦克这玩意就算是内部发生殉爆也不至于就在面前消失,而是炮弹在沙漠里炸出个大坑使它整个都“消失”了。
真正消失的是那几名新兵,连一点渣都没能剩下。
这几名新兵也许很聪明,他们的反应很快,但他们还是不够聪明……在沙漠中,陆地上最重要的装备就是坦克,但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坦克才会成为敌人首选的目标。
再加上坦克庞大的身躯又使它很显眼,所以坦克绝不是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
炮弹成片成片的在德军士兵周围炸开,到处都是炮弹炸开掀起的热浪,沙土就像下雨似的从天上不断的撒下来,时不时的还会掉下一整块的什么东西……这东西看起来与沙土一样,但秦川却知道沙漠里的沙土没什么粘性,不可能被炸上天了还能这样整块的掉下来。所以,那其实都是被炸死的士兵的残肢碎肉,只是外头裹了一层的沙土在月光下很难辩认。
德军的炮兵在第一时间就实施还击,但第21装甲师的炮兵太过弱小了……一个装甲师只有一个炮兵团五十几门,这跟英军动不动就成百上千门火炮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后来秦川才知道,英军在这场战斗中足足调集了五百门火炮。
英军之所以一直等到这时才开火,除了像巴泽尔说的那样让德军更深入雷区以便造成更大的杀伤外,另一个原因就是紧急将一百多门美制“牧师”自行榴弹炮调来。
五百门对五十门,这场炮战毫无疑问的是英军占据绝对的优势,以至于德军炮兵团才打几发炮弹就被英军炮火覆盖了……夜里开炮发出的火光十分明显,英军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德军炮兵阵地的位置并实施压制。
英军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往后的战斗中德军炮兵基本无法发挥作用。
幸运的是,英军炮兵在黑夜里无法确定德军的准确位置……一通炮过后满世界都是烟尘,即便是照明弹升到空中也无法看清什么。
另一个让英军尴尬的是,他们轰炸的是自己的雷区,再这么乱炸下去只怕敌人没炸死几个反倒把地雷都排光了。
于是几分钟后炮声就停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暂时停下来,当英国人发现目标后还会再次打来一通炮弹。
炮声刚落,德军士兵的惨叫和哀号立时就响了起来,接着就是一声声呼叫医护兵的声音。
“上尉,我们该怎么办?”黑暗中有人问着巴泽尔。
“继续排雷!”巴泽尔回答:“只有这样坦克才有可能冲上去并突破防线!”
巴泽尔的叫声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在这种情况下还继续排雷?
但有时战场就是这么残酷,它从来都不是“知难而退”的地方,有时明知是死也必须前进。
有人不满的问:“我们为什么不让炮兵用炮弹炸过去?”
“别傻了!”另一名士兵回答道:“敌人的炮兵比我们强大得多,炮兵一开炮就会完蛋!”
趴在秦川身边的雅科普把嘴里的沙子吐干净,然后小声对秦川说:“但其实这样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距离敌人防线至少还有一公里,按现在这样的速度,我们至少要三小时才能通过雷区,而那时……”
雅科普这话没有说话,但秦川却明白他的意思。
要是这样继续顶着英军的炮火排雷的话,三小时后……第二步兵连只怕就全都死光了,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秦川在内。
秦川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想做些什么改变这个局面,但他却无奈的发现自己根本什么都改变不了。
“轰”的一声,或许是因为慌乱,又或许是因为炮弹掀起的烟尘遮住了月光,没多久就有一名士兵引爆了一枚地雷。
地雷的爆炸或许不算什么,但它爆开的火光却会给英军炮兵观察员很好的指示,于是不久后又是一片炮弹排山倒海的砸了过来。
炮弹刚信,秦川就听到巴泽尔冷冷的命令声:“继续前进!”
“上尉!”有士兵反对道:“我们都会死在这里的!”
“总得有人死不是吗?”巴泽尔冷冷的回答:“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么想,我们跟意大利人又有什么区别?”
士兵们闻言不由沉默下来,他们不得不承认巴泽尔说的有道理,因为战争就是这样。
“等等!”秦川突然灵光一闪,然后对巴泽尔说道:“上尉,敌人是以地雷爆炸时的亮光为轰炸目标的!”
“是又怎么样?”巴泽尔说:“难道因为这个我们就不排雷吗?”
“不,上尉!”秦川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英国人替我们排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