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很显然,隆美尔对斯特莱克将军的指挥方式十分不满。
但这其实是指挥习惯的问题。
隆美尔因为自己经常深入前线所以就要求别人与他一样……这种做法的确可以激励士兵,但同时也将大批的军官送到敌人枪口、炮口下。
“将军!”秦川对隆美尔说道:“我认为斯特莱克将军等人已经尽力了,只是……”
“只是什么?”隆美尔问。
“我认为这场战斗的失败是由几方面造成的!”秦川说:“首先是情报有误使我们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仓促进攻,其次是敌我之间的兵力和装备不成比例,再次是我军过于疲惫而敌人却以逸待劳,我们面对的印度第4步兵师在此之前甚至还未参加过战斗!”
“嗯哼!”隆美尔点了点头:“上士,听说你一直在为斯特莱克将军提供建议并且屡次被采纳是吗?”
“事实上那是我们商议的结果,将军!”秦川当然不敢独占所有的功劳。
开玩笑,斯莱因上校和斯特莱克将军就在旁边……他们都是自己的明白,但秦川却能听懂。
昨晚出现在第21装甲师侧翼的装甲部队有一百辆“斯图亚特”,这迫使第21装甲师只能撤退……
但事实上隆美尔知道的并不准确,这“斯图亚特”是两百辆而不是一百辆,奥钦莱克将军隐藏了一部份实力。
“而我们在昨晚的战斗中一共损失了十二辆坦克!”隆美尔说:“再加上因为长途行军出现故障的,我们现在还有……”
说着隆美尔就把目光投向了奥尔布里奇上校。
“还有五十三辆可以作战,将军!”奥尔布里奇回答:“另外我们还有三十一辆缴获的‘斯图亚特’,只是它们不太适合作战!”
隆美尔没有回应,他继续指着地图说道:“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一小时后第15装甲师就会赶到这里。到时由第15装甲师负责主攻,突破口依旧是鲁瓦伊萨特岭,你们负责掩护第15装甲师的左翼,意大利两个师负责掩护右翼。所以,你们应该转向阿拉曼方向布防,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将军!”斯特莱克将军等人回答。
这的确没什么问题,这样就可以解决因为侧翼被包抄而不得后退的情况。
另一方面,鲁瓦伊萨特岭方向的雷区因为刚刚被排除过,如果德军再进行一些骚扰轰炸的话,英国人很难及时补充上足够多的地雷,所以的确也是个很好的突破点的。
但是……以第21装甲师现在的状态,真的适合继续打下去吗?
想到这里,秦川就说:“将军,我有问题!”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五章 扫雷坦克
“我认为我们需要休息,将军!”秦川说。
“上士,我可以理解!”隆美尔回答:“你们的确需要休息,但问题是我们不能等……只要我们一停下来,敌人就会越来越强大,到时阿拉曼防线就没有破绽可寻了!”
“我不这么认为,将军!”秦川说:“因为英国人已经做好准备了,至少在防线北段是这样,这从昨晚那一仗可以看得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给英军多几天的准备时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当然他们的防线会得到加强,但加强什么呢?是投入更多的兵力还是更多的大炮和飞机?我们承受的已足够多了,再多也不过如此。相反,如果给我们的士兵几天时间休息,就可以恢复相当程度的战斗力,比如故障坦克得到修复,比如士兵体力和士气的恢复,再比如情报更详细……”
“够了,上士!”隆美尔不耐烦的打断了秦川的话:“我们必须进攻,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同时你要明白,站在将军角度和士兵角度去考虑问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于是秦川就知道隆美尔在想什么了,他以为秦川是因为自己太累或是胆怯了,主观上希望休息所以才找出各种借口。
秦川的确有这样的心思,但秦川却清楚的知道第一次阿拉曼战争时隆美尔就是这样不顾一切的向阿拉曼防线发起进攻,结果将原本就是强弩之末的德军拖垮了。
换句话说,秦川十分确定按隆美尔这样的计划打下去只会走向失败。
但秦川又能怎么样呢?
隆美尔是个固执的人,他认定的事是没有人能左右他的,何况秦川还只是个上士……如果不是因为秦川立过功而且救过隆美尔,这会儿只怕都被隆美尔赶出去了。
接着,隆美尔就把秦川晾到了一边,自顾自的对斯特莱克将军说道:“第21装甲师必须在天黑前布署在这,然后对阿拉曼发起佯攻,一旦发现敌人穿甲部队出城就将他们击溃……”
“我们没有足够的弹药,将军!”
“不,弹药很快就会送到你们手里的!”
……
隆美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些过份讲究速度而不考虑客观情况。
这时秦川就意识到自己必须想到其实的办法,否则德军就将陷入一场更大的失败。
但秦川又能做什么呢?
防线前遍布着地雷,德军在任何一点进攻都会碰到类似昨晚的问题……有时这跟地雷多少没有关系,问题就于地雷是埋在地下看不见的,士兵每往前跨出一步都要担心会踩到地雷,坦克每前进一米都会害怕自己会被炸成一团火球。
所以,除非德军能快速排雷,否则其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与快速突破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而装甲部队在排雷时就会遭到英军的炮火覆盖而损失惨重。
这时秦川突然想到一样东西……
“将军,我能提个建议吗?”秦川问。
“上士!”隆美尔说:“如果你是想说服我放缓攻势的话,那就把这些话放在肚子里吧!”
“抱歉,将军!”秦川回答:“我的确是这么想的!”
“你很坦白!”隆美尔回头说道:“那么我们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说着隆美尔又把目光转向了地图。
“我们为什么不听听上士的建议呢?”斯莱因上校说:“这不需要多少时间!”
“是的,将军!”斯特莱克将军赞同道:“上士每次在说‘建议’这个词的时候,通常就表示他有办法了,而且还是好办法!”
隆美尔看了看面前的几个军官,然后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对秦川说道:“好吧,上士,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办法就是休息几天!”秦川说:“我们知道的,这几天做好情报工作找到防线的薄弱点,然后对薄弱点发起突然进攻!”
隆美尔朝众军官们摊了摊手,问:“这就是你们想听的吗?”
斯莱因上校有些失望,斯特莱克将军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因为这实在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办法了。
“我们无法对薄弱点发起突然袭击,上士!”奥尔布里将军插嘴道:“你昨晚参加过那场战斗了,在没有扫清地雷前,任何部队都无法‘突然袭击’!”
“是的!”秦川回答:“所以我们要快速扫清地雷!”
“怎么快速扫清地雷?”隆美尔反对道:“你是说用炮弹?上帝,不说我们没有足够的炮弹,在我们扫雷的时候,敌人炮兵就会把我们的炮兵全都炸到天上的!”
这一点很明显,英军的火炮要比德军多得多。
“不,将军!”秦川回答:“我说的不是火炮!”
“那你说的是什么?”斯特莱克将军似乎听出点玄机了。
“坦克!”秦川回答。
“坦克?”奥尔布里奇上校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望着秦川:“不,坦克也不行。你知道的,敌人把反步兵雷与反坦克雷混合布在一起,坦克排雷不仅容易发生故障,反坦克雷还会把它们炸上天……我们已经没有多少坦克了,上士!”
“不!”秦川回答:“我们的坦克在排雷时不会发生故障,更不会被反坦克雷炸上天!”
众将军闻言不由一愣,接着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上士,你是在说笑话吗?”隆美尔问:“谢谢,这个笑话很好笑!”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秦川顺手就拿起旁边的纸和笔,一边画一边说:“这是坦克……”
只是秦川的画功实在不好,画的坦克简直就像一个丑小鸭,不过幸好重点不是这个。
“我们可以在坦克前头安装一个转筒!”秦川继续说道:“转筒可以用一个小马达驱动,比如安装在坦克后装甲上的马达……然后,转筒上挂着铁链,当转筒旋转时,这些铁链就会抽打地面!”
闻言隆美尔等一众将军不由面面相觑。
“铛铛……”这时秦川画完了,他兴奋的拿着那张歪歪扭扭像小学生画的画说道:“瞧,这就是扫雷坦克!”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实验
扫雷坦克其实是英国人发明的东西,地点同样是在北非的阿拉曼战场,只不过英国人把这装置安装在“玛蒂尔达”坦克上……其结果就可想而知,很好的创意却用了一个糟糕的平台,这使它在实战中根本就没发挥什么作用。
当然,如果安装在“三号”坦克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三号坦克可不像“玛蒂尔达”那样动不动就出故障。
“这东西……我是说扫雷坦克,能起作用吗?”斯莱因上校迟疑的问。
“也许有用!”奥尔布里奇上校对这图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装置很简单,只需要一个马达带动就可以,我们的后勤兵用几小时或许就可以做出来了!”
“而且用滚筒上装链条排雷的这个想法很好!”斯特莱克将军说:“地雷爆炸力不足,很难炸断铁链,所以它可以一直使用,即便是炸断了……我们也只需要再挂几条上去!”
斯特莱克将军这些人都是老兵油子,他们知道战场上越是构造简单的东西就越是可靠,于是第一时间就被这玩意给征服了。
“而且……”斯莱因上校补充道:“用它来排雷应该不成问题,铁链抽打当然会引爆地雷,如果力量足够大的话还可能引爆反坦克地雷!”
“当然要能引爆反坦克地雷!”奥尔布里奇上校说:“否则我是不会让我的坦克这么干的!”
“为什么不试试呢?”斯特莱克将军说。
接着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一直保持沉默的隆美尔。
“只需要几小时就能弄出来吗?”隆美尔问。
“是的,将军!”奥尔布里奇上校指着秦川画的那张图,说:“我们只需要做一个这样的架子支撑起一个滚筒,然后拆一个边三轮的马达用于驱动就可以了。”
“那你们还等什么?”隆美尔下令道:“马上动手弄一个……不,弄三个出来。”
斯特莱克将军把目光转向了奥尔布里奇上校,这个任务肯定是要交由坦克部队的后勤部队来完成的,他们手里有维修坦克的工具和零件。
“是,将军!”奥尔布里奇上校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等等!”奥尔布里奇上校刚要离开又被隆美尔叫了回来:“这个东西现在是我们的最高机密了,明白吗?”
“明白,将军!”
这是当然的,这可以说是一款新式武器,而如果想要让新式武器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的话,那就必须得保守秘密。
“上士,原谅我之前的鲁莽!”奥尔布里奇上校走后,隆美尔给秦川递上了一根烟,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扫雷坦克的?”
“哦,将军!”秦川愣了下,然后回答:“你知道的,我昨晚就在阵地上排雷,并且还在敌人的地雷阵里作战,那场面实在太疯狂了,敌人的炮弹朝我们飞来我们却无处可躲,甚至不敢躲,因为你不确定身边是否有地雷……那时我就在想,能否有一样东西帮我们扫雷,即安全又快速。”
“然后你就想到了它?”隆美尔拿着那张图扬了扬。
“是的!”秦川回答:“我想它应该能发挥一点作用!”
“何止一点作用!”隆美尔说:“虽然我不敢肯定,但是……我相信它能发挥很大作用,上士。是的,你的这个想法甚至都会改变战争的态势!”
秦川知道隆美尔说的“改变态势”是什么意思。
这时代世界各国都对地雷十分头疼,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突出……那时的堑壕战几乎就是铁丝网、路障、地雷再加战壕和机枪的组合,这使交战双方几乎谁都拿对方没办法而陷入了僵持。
但是现在,扫雷坦克的出现很可能就代表了地雷时代的终结……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地雷就算到了现代还在继续发挥作用,只不过其作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只是隆美尔并不知道这一点而已。
奥尔布里奇上校估计的没错,三个多小时后几辆扫雷坦克就被折腾出来了,只不过它看起来很粗糙……几根焊接在一起大致呈三角形的钢管支撑起了一个带着铁链的滚筒,然后用传送带连接着炮塔后的一个外置马达。
滚筒还是挺有样子的,大小适中而且转动也很流畅,后来一问才知道那是后勤兵让人从马特鲁运来了几个当地百姓打麦子用的滚筒。
“它的缺点是炮塔无法往右转动!”奥尔布里奇上校说:“因为传送带挡住了炮塔转动的空间,这么做会毁了这个装置!”
“管它呢!”隆美尔说:“如果能排雷的话,就算不能开炮也没问题!”
接着隆美尔就有些迫不及待的下令道:“开始吧!”
“是,将军!”在奥尔布里奇的示意下,传令兵挥着旗下达了开始实验的命令。
第一次实验是排反步兵雷,随着坦克“隆隆”的往上开,旋转的滚筒就带着链条“嗖嗖”的往前拍打,接着只听一阵“轰轰”的爆响,几枚反步兵雷十分顺利的被引爆了。
军官们不由发出了一声欢呼,隆美尔也两眼放光的连连点头。
但第二次针对反坦克雷的实验就出了问题……无论铁链在其上怎么摔打,反坦克雷半点反应都没有,马达开到了最大也无济于事。
“怎么回事?”隆美尔问。
“将军!”奥尔布里奇上校回答:“是因为摔力不够!”
反坦克雷的压发力一般在200公斤左右,而滚筒的铁链却无法提供这么大的压发力。
这就让扫雷坦克陷入了死胡同……扫雷主要是为了坦克能够快速推进,如果无法排除反坦克雷,那这“扫雷坦克”就不会有多大的意义。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我们为什么不为铁链增加一些配重呢?”
“配重?”
“是的!”秦川说:“比如在铁链上焊上一连串的小铁球,这样它摔到地面的力量或许就足够大了!”
“好主意!”奥尔布里奇赞道。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略欺骗
配重很快就焊上了。
要做到这个其实很简单,找不到那么多铁球就将实心钢条截成小段焊上。
然后坦克就再次上路了,这一回十分顺利,那带着配重的铁链往前一砸,只听“轰”的一声反坦克雷就发出了一声巨响爆开。
问题是反坦克雷爆炸威力较大,好几条铁链被炸断分成几段飞到老远。
“看来我们得多准备几条铁链了!”奥尔布里奇上校说。
隆美尔走上前,看了看只挂着几条断裂的铁链,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这至少要比坦克被炸毁强,不是吗?”
“当然,将军!”
“而且敌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反坦克雷!”隆美尔说:“即便有那么多反坦克雷,也不一定全都挡在我们的路上!”
这是当然的,沙漠作战的特点就是无法得知敌人会从哪个位置发起进攻,因为一片空旷到处都可以走,于是碰到的反坦克地雷也十分有限。
顿了下,隆美尔就问着奥尔布里上校:“十二辆扫雷坦克,每辆坦克准备十组链条,需要多少时间?”
隆美尔这是估计每辆坦克会碰到十枚反坦克地雷。
奥尔布里奇上校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一名少校,这少校显然是负责坦克维修的。
“将,将军……”少校有些激动的回答:“由于工具有限……我们可能需要两天的时间!”
“不,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隆美尔看了看表,然后下令道:“限你们十二小时内完成改造任务,不管有多少困难!”
“是,将军!”少校眼里有些焦急和害怕,但他不敢违抗隆美尔的命令。
隆美尔朝自己的吉普车走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对秦川说道:“上士,你成功的为你的部队赢得了十小时的休息时间,恭喜你!”
“干得好,上士!”斯特莱克将军在经过秦川面前时小声说道:“我从没看到他妥协过,但是你成功了!”
斯特莱克将军所说的“他”,指的当然就是隆美尔。
“嘿,上士!”等隆美尔一行人走了后,斯莱因上校就招呼着秦川:“跟我一起回去吧,我们应该享受这难得的假期不是吗?”
于是秦川就再一次搭乘斯莱因上校的吉普车回到营地,这让士兵们羡慕不已,尤其在秦川下车时斯莱因上校还同秦川挥手:“再见,上士,我相信我们很快又会见面了!”
这对秦川来说已经很平常了,但德军士兵们却一个个用羡慕的眼神望着秦川……细想起来这的确有些不正常,一个上校居然会与一个上士像老朋友一样说再见。
如果他们知道斯特莱克将军甚至隆美尔也可能这么做的话,只怕要把他们吓得半死了。
不过秦川当然不会说什么的,因为这些都是机密。
第21装甲师休息的命令很快就下来了。
在一般人眼里,休息应该是下班后端着一杯咖啡舒舒服服的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与家人聊天。
但是战场上的休息却完全不是这样,尤其这里还是沙漠……士兵们依然要对付火热的太阳以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上空的英军战机。
区别只是,他们不像一线的士兵那样需要时刻提防敌人的反攻,虽然这可能性不大。
这让秦川感觉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取来的假期有些不值,因为他们同样还是无法入睡同时还要面对死亡。
随后秦川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远处已传来炮火轰炸的“隆隆”声,同时德军战机和轰炸机也出现在士兵们的视线里并不断朝敌人防线俯冲。
“他们居然开始进攻了,在白天?”面包师有些不敢相信。
“没什么好奇怪的!”雅科普说:“因为指挥我们的是隆美尔,只要有可能,他都会发起进攻!”
“可是他们进攻又有什么用呢?”阿尔佛雷多忍不住问道:“这难道不是毫无意义的牺牲吗?敌人的火炮比我们多得多,还有飞机、地雷……”
秦川明白士兵们这些话的意思。
第21装甲师是非洲军的主力,做为主力的他们在夜里发起突袭都没能突破防线,非主力的第15装甲师在白天又怎么可能突破。
库恩带着一丝嘲讽,说道:“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吧,也许他们并不认为这没有意义!”
其实这的确有意义,秦川知道隆美尔为什么这么做。
这是一种战略欺骗,让英军以为德军的攻击重点还是鲁瓦伊萨特岭并把兵力尽可能的调往鲁瓦伊萨特岭方向。
奥钦莱克将军果然上当了。
“德国人是不想让我们在鲁瓦伊萨特岭重新布上地雷!”奥钦莱克将军对里奇少将说:“这样他们晚上就可以再次对它发起突袭!”
“是的,将军!”里奇少将对此表示赞同:“虽然他们也对迪尔西茵实施轰炸,但那只是迷惑我们的幌子!”
奥钦莱克将军和里奇少将会这么想很正常,因为鲁瓦伊萨特岭的雷区在昨晚已经被德国人排出了几条通道,这也就意味着德军的装甲师在这里可以迅速突破。
而其它地方因为雷区还是完好的,德军想要快速突破基本不可能……至少,德军在排雷时就会被英军士兵发现并提前做好准备。
所以,奥钦莱克将军认为他需要担心的只有鲁瓦伊萨特岭。
“马上加强鲁瓦伊萨特岭的防御!”奥钦莱克将军没有多想:“把第二装甲团、第五炮兵团调到那里,还有炮弹……没有足够的炮弹那些大炮不过是些废物!”
“是,将军!”里奇少将马上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奥钦莱克甚至还从迪尔西茵调了一个印度步兵团,这个步兵团在鲁瓦伊萨特岭防线之后五公里处又建立了一道防线……正如之前所说的,鲁瓦伊萨特岭无法布置太多的兵力,这让奥钦莱克不放心。
同时,包括一百多门“牧师”自行榴弹炮在内的五百多门火炮全都围在鲁瓦伊萨特岭附近并完成了试射,准备在德军发起进攻后就对它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奥钦莱克将军没想到的是,他所做的一切恰恰是隆美尔希望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八章 扫雷坦克
后勤维修部不负隆美尔所望,在十二小时内也就是在当天夜里八点就完成了十二辆“扫雷坦克”的改造。
之后隆美尔亲自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演习……部队必须知道这款新式武器的用法以及编队。这花了两小时的时间。
接着扫雷坦克及第21装甲部队就在黑暗再次踏上了进攻的道路。
隆美尔的布署是这样的:
意大利第七步兵师和第四十八步兵师拉开一道长长的防线与英军阿拉曼防线北段对峙并发起佯攻。
1...474849505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