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什么意思?”巴泽尔问。
“我们可以用步枪引爆远处的地雷!”秦川说。
巴泽尔闻言不由一愣,然后马上就赞成了秦川这建议。
“好主意,上士!”巴泽尔说:“这样他们就会打来成片的炮弹,而炮弹却会将地雷引爆!”
“是的!”秦川回答:“我不确定这是否有用,但我们可以试试不是吗?”
“为什么不呢?”巴泽尔说:“反正对我们也没损失!”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一章 排雷(二)
这个艰巨的任务交到了秦川手里。
这让秦川有些哭笑不得,因为用步枪引爆地雷这事任何人都可以完成……它与枪法无关,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地雷在哪里,也就是人看不到目标只能用子弹去碰碰运气。
但秦川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秦川找来了两个助手,让他们一左一右的站在前方,然后在面前竖起一张摊开的雨披。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举着雨披的维尔纳疑惑的问。
“因为我不想让英国人的炮兵观察员看到我枪口喷出的火光!”秦川回答。
维尔纳不由“哦”了一声恍然大悟。
子弹会穿透雨披,但也只是在雨披上打出一个小洞,雨披的其它部份则会挡住枪口冒出的火花。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维尔纳问。
巴泽尔接嘴道:“这也是我让上士执行这个任务而不是你的原因!”
原本秦川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要做的似乎就是举枪然后扣动扳机。
但在举起枪时秦川才发现事情似乎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因为如果地雷爆炸点距离太近,就算英国人上当……炮弹还是会波及到德军士兵们的藏身处。
想了想,秦川就踩取跪姿射击,这让他能更好的感受地面的水平线……他先是让步枪与地面保持水平,然后把枪稍稍压低些,接着就“砰”的一声扣动扳机。
什么也没发生,地雷没响,倒是把举着雨披的维尔纳和雅、凯勒两个吓了一跳趴倒在地上……这是条件反射,当兵的听到枪声忍不住就会做这个动作。
“你们得暂时改掉这个习惯!”秦川说:“从现在起,除非是听到炮声或是爆炸声,否则趴在地上都是浪费时间!”
“好吧!”维尔纳有些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起来,再次与凯勒在秦川面前拉开了雨披。
“砰!”又是一声枪响,还是没能成功。
这一次拉雨披的两人好些了,他们没有趴下,只不过两脚还是不自觉的弯了下。
“砰!”秦川接着又射出了第三发子弹。
这时只听“轰”的一声,一枚地雷在大慨八百多米的位置爆了开来。
下一秒炮弹果然就过来了,其中还夹杂着照明弹,又是亮光又是火光的“轰轰”响成一片。
当然,与这些爆炸一起的还有地雷引爆时“膨膨”声……虽然爆炸声融为一体,而且也都差不多,但仔细辩认还是有区别的,炮弹的爆炸像是雷声,与它相比地雷的爆炸就有点像鞭炮了。
等炮声停下来的时候,维尔纳就哈哈笑道:“上士,我们成功了,英国人用炮弹为我们开路!”
巴泽尔说道:“我认为我们刚才的成绩不只是这样!”
“什么?”维尔纳有些不明白。
“你们听!”巴泽尔说。
士兵们安静下了,然后就隐隐听到对面传来一阵惨叫声和叫骂声。
“这是怎么回事?”维尔纳有些想不通了。
“英国人把炸弹砸到他们自己人头上了!”巴泽尔回答:“上士刚才那一枪,一定是引爆了一枚靠近敌人防线的地雷,于是……”
士兵们不由哄的一声笑了起来。
突然间,士兵们的悲观情绪就消失不见了。
这是种很奇怪的感觉,其实真要说起来,秦川那一枪并没有起到多少实质作用,因为就算有英军大炮轰过,排雷也还是要排的……有许多地雷依旧没有被引爆,这其中尤其是反坦克地雷,这玩意除非是被炮弹直接命中,否则就算整个人踩在上头它也不会爆炸,而这又恰恰是排雷的重点。
然而,就是秦川这么一枪让德军在某方面占了上风,就让士兵们面对这场战斗的心态都不一样了。
接着,士兵们又故技重施,接连用步枪引爆了其它几个方向的地雷,这下英军就小心多了,他们打出照明弹确定那与英军防线有一段距离后才发射出炮弹。
而秦川等人就在这时混水摸鱼……他们乘着英军朝其它方向开炮的时候就往前投掷手榴弹排雷,这可要比刺刀排雷快多了。
于是,原本需要几小时付出大量伤亡才能通过的雷区,居然奇迹般的只用半小时而且还没有付出多大的伤亡就开辟了一个通道。
三发红色的照明弹升到了空中,这是在告诉后续部队尤其是坦克可以展开进攻。
与此同时,第二步兵连在一线的战斗也就打响了。
这么打有一个好处……英军的炮兵无法发挥作用,因为这是黑夜,敌我双方距离过近而且还有可能会因为攻防而交织在一起,远程火炮很有可能会造成误伤。
于是英军炮兵只能将大批大批的炮弹砸在防线德军的增援线上,英军企图用这道用炮弹砸出的火墙来阻止德军前进。
然而,这实际上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确切的说,砸出火墙的确有作用,任何部队或是坦克上来都会被炸得烟消云散。
问题是德军的部队和坦克不会傻到往火墙上撞……英军开炮时他们就蜇伏不动,停止开炮时再全速前进。
如果英军有用不完的炮弹那也没问题,一道火墙永远立在面前,任何时候德军都无法攻上来。
然而,这里毕竟是沙漠。
英军的补给虽然要比德军多得多,但也是要从印度、澳大利亚等殖民地通过苏伊士运河运来的,怎么着也禁不起英军这么连续不断的炸出火墙。
于是炮火在几分钟后就再次停了下来。
这一来,德军的坦克和部队就像洪水般的在烟雾中涌了上来,“隆隆”的履带声很快就响彻了整个战场。
“上帝!”驻守鲁瓦伊萨特岭的指挥官约翰少校叫道:“这些德国人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在防线前布了几天的雷,而他们居然只用一个多小时就成功的通过了!”
“少校!”参谋惊慌的报告道:“德国人的坦克朝我们第一道防线发起猛攻!”
“命令他们一定要守住!”约翰少校下令。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败
英印军在鲁瓦伊萨特岭的驻军只有一个步兵营。
之所以只有一个步兵营,是因为阿拉曼防线有55公里,而此时的英军在兵力上略显不足,尤其奥钦莱克将军布设的这条防线还是向山凹陷的……这使得实际防线要超过55公里于是兵力就更是相形见拙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防线上某些不重要的地区甚至都用在埃及组建的非洲军代替。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鲁瓦伊萨特岭是个山岭,山岭有居高临下的好处,但同时也有山顶阵地面面积不大驻军不能太多的缺点……驻守太多兵力会导致人员过于密集,遭敌人炮火覆盖时很容易造成大量伤亡。
负责鲁瓦伊萨特岭防务的约翰少校是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兵。
旦凡参加过一战的老兵都有个特点,他们有相当多的构筑防御工事的经验……一战打的就是堑壕战,所以经历过一战的官兵不一定是名好战士,但一定会是个土木工事的好手。
约翰少校也不例外,他把鲁瓦伊萨特岭的防御布成三道。
这三道防线分别在山脚、山腰和山顶,兵力依次为两个排、一个连,两个连。
这是一种很合理的布置,它在给英印军提供防御纵深的同时还可以增强英印军的火力……成梯次的三道防线因为山岭的高度差而形成天然的火力叠加,德军对第一道防线进攻就会同时遭到来自英军三道防线的火力打击。
就像现在这样,德军虽然有坦克的支援和火力掩护,但英军的机枪子弹却居高临下的从头顶上倾泻而来,除此之外还有迫击炮炮弹,这使德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能成功突破防线,甚至还损失了三辆坦克。
客观的说,印度第4步兵师的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并不是说印度兵服从命令或是不畏生死……虽然看起来似乎的确也如此,但性质却不一样。
说服从命令也没错,英军军官怎么说印度兵就怎么做。
但这却不是真的服从命令。
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往深层次的分析这却是一种“奴性”……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本质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更好的奴役印度百姓而创设的一个宗教,它把人划分为高种姓和低种姓,高种姓可以随意对待低种姓……直到现代,印度还存在因为低种姓贱民在菜地里捡几片菜叶就被砍断手掌以示惩戒的事,更可怕的还是印度人都以为这很正常。
另一方面,高种姓的又往往是白人,而英国人又是白人,同时英国人又武力强大殖民印度,这使印度人自然而然的就把英国人当作高种姓对待,于是服从殖民者的奴役和控制那是没有半点违合甚至还以他们的“忠诚”为傲。
不畏生死也的确是,印度兵的抵抗就比英军要顽强得多,甚至还有许多印度士兵抱着集束手榴弹乘黑靠近德军坦克进行近距离爆破……这种作战方式对于英军来说是无法想像的。
但这真是英勇行为?
印度教宣扬的是一种来世精神……也就是这辈子受苦下辈子就享福。
于是有许多印度兵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抱着下辈子享福的想法抱着手榴弹冲向德军的坦克。
所以这不是英勇,而是一种愚昧。
由此可知当年的雅利安人有多狡猾,他们建立起一整套的宗教体系套在印度人身上,不仅当代成功的奴役了印度人,还使这种制度世世代代延续直到现代,而且在可见的将来还会延续……
有句话十分适合印度人:要打破身体上的枷锁很容易,但要打破精神上的枷锁却很困难。
终于,在八辆坦克同时冲上来时,秦川和德军士兵们就用迫击炮、手榴弹和刺刀攻下了第一道防线。
当德军士兵在看到战壕里只有五十几具印度士兵的尸体时就感到有些沮丧,因为这个战果与他们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有些不成比例。
“继续前进!”打红了眼的巴泽尔大声命令着,坦克稍一停歇就“隆隆”的带领着战士们朝英军的第二道防线冲去。
天空中此起彼伏的到处都是发出耀眼光芒的照明弹,还有双方你来我往的炮弹,子弹的火花在黑夜中闪个不停,就像是荧火虫发出来的亮光,只不过随着火花而来的就是一发发带着啸声和散发出热汽的子弹,而且这些子弹还随时会要了你的命。
“上尉!”这时一名通讯兵朝巴泽尔大喊:“上校命令我们撤退!”
“什么?你说什么?”巴泽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时正是一鼓作气突破敌人防线的时候,怎么会撤退?
“上校命令我们撤退!”通讯兵重复着这个命令。
德军士兵包括秦川在内在听到这个命令时都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们几乎已经到了体能的极限了,虽然他们明知道现在撤退无异于前功尽弃,但谁还管得了那么多!
“撤退!”巴泽尔有些气急败坏的下了命令。
士兵们跌跌撞撞的往回跑,秦川只感觉自己都像是根木头一样,即便是身后不断的响着枪声和炮声,但他完全不知道躲避……他已经没有一丝多余的力气做躲避动作了。
幸运的是英军在夜色里看不到目标,而且还有坦克跟在后头挡子弹,所以秦川最终还是平安的回到了汽车的隐藏地。
在即将上车时他只感觉双脚一软就瘫倒在地上,几名士兵赶忙连推带搡的将他弄上车,接着汽车“隆”的一声就开动了。
那一刻,秦川突然发现他之前一直憎恶的汽车车厢是那么的可爱,就像是一个温暖而又安全的家。
“为什么撤退?”库恩问着司机。
“我也不确定!”司机回答:“听说是敌人一支装甲部队出现在我们的侧翼!”
秦川脑海里飞快的闪过“斯特莱特”坦克的影子。
奥钦莱克变聪明了,知道在这时候不能死守着防线而应该以攻代守。或者也可以说,奥钦莱克更擅长这种后勤补给不受威胁的防御战,所以他的表现与之前判若两人。
现在……德军该怎么办?
秦川望着远处还在响着炮声时不时升起几颗照明弹的阿拉曼防线,再看看已经微明的天色……
这几乎就是在告诉所有人,至少今晚想要突破这道防线是不可能的,隆美尔的计划已经宣告失败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三章 逃兵
德军一直撤退到十五公里外……这个距离恰好能逃出敌人大炮的射程,除非英国人愿意冒着辗上自己埋设的地雷的危险把大炮搬到最前线。
但秦川相信英国人不会这么做的,因为此时英国人希望的就是休养生息。
原因很简单,英国人运输补给和装备的速度会比德国人要快得多,时间越往后就意味着阿拉曼防线越坚固,德国人突破它的可能性就越小。
秦川一下车就躺倒在地上,事实上,如果不是司机还另有任务的话,秦川都希望能在汽车的后车厢里睡上一觉。
其它德军士兵也差不多,他们一个个或坐或躺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就像是一个个行尸走肉似的,目光呆滞两眼无神,似乎是连闭上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同时气氛也十分压抑,这不仅是因为疲惫,更是因为失败后的沮丧。
“原地休息!”巴泽尔下令道:“作为对你们的补偿,工兵会替你们完成工事的!”
一听到这个命令秦川就再也顾不上什么了,他用最后一点力气从背包里抽出了毯子给自己盖上埋头就睡,尽管自己身上到处都是鲜血,甚至肩膀上还有一道被弹片划开的口子火辣辣的疼,但他却什么也顾不上,只知道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
但还没睡多久,秦川就被一阵枪声惊醒,他一咕碌的坐了起来端起了枪,并条件反射般的将枪口指向枪声的方向。
“嘿嘿……上士,放下枪!”维尔纳说道:“没有敌人!”
“没有敌人?”秦川感到有些疑惑:“那枪声是怎么回事?”
接着秦川就听到巴泽尔的骂声:“放下枪,你们这些败类,回到队伍里去!”
原来是有三个兵想乘别人睡着的时候逃跑,他们甚至都打算好了,只要能逃到马特鲁,就可以混在伤兵中登上开往意大利的船,然后再找机会潜回德国或者干脆就在意大利躲一段时间。
但是巴泽尔发现了他们,巴泽尔很快就意识到,如果不阻止他们的话,那肯定会带来一场雪崩式的连锁反应,于是就抓起冲锋枪朝那三个兵打了一梭子弹。
那三个兵被吓住了,他们转身对着巴泽尔,惊慌失措下,其中一人举起手中的步枪朝巴泽尔开了一枪,子弹擦着巴泽尔的身体飞过。
这时的巴泽尔本该打出一梭子弹将这三名士兵全部打死,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如果你们现在回到的队伍中的话,我会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巴泽尔说:“否则,你们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三名士兵一听这话就乖乖的回到队伍中去。
不久就有一队巡逻兵赶来,问:“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会有枪声!”
“是这样的!”巴泽尔回答:“我的士兵刚从战场回来,他们累坏了,所以没有关保险导致走火!”
“是吗?”巡逻兵问:“没有伤亡吧!”
“不,没有!”
“你应该好好教训他们一下,长官!”
“我会的!”巴泽尔回答。
等巡逻兵走后,巴泽尔就小声的对士兵们说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而且我们正在经历的也是最残酷的战争,但这不代表你们可以做傻事……所以你们听着,下次就不会再有这么幸运了,明白吗?”
“明白,长官!”
当然,在死亡和战场这种强大的压力前,巴泽尔的这种做法仅仅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
不久,战地医院就发现了一些自伤和装病的现像。
秦川不知道他们会受到什么处罚,但是知道他们绝不会有好下场……因为这是战争的现实,如果做逃兵和装病不用受到严厉的处罚的话,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尝试,于是用不了多久,德国军队就会像意大利军队一样了。
在这其中,秦川甚至还听到了一些几近“艺术”的操作,比如吃了妮维雅防晒霜就会出现黄疸病相同的症状……这甚至连战地医生都检查不出来,而它的成本又很低,许多人在来沙漠之前就自带着这样的一瓶防晒霜,只不过它只能使你暂时躲过一场较为危险的战斗。
如果你想永远离开战场的话……那就得付出代价,比如一条胳膊或是一条腿。
为了避免伤口边缘留下火药灼痕,开枪的时候就必须隔着一块黑面包,更重要的还是事先编好一整套的故事。
秦川虽然从别人那听说了这些方法,但他却根本没考虑使用。
因为秦川明白,史上的这场战争最终会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到时美军和苏军会攻陷德国,到时任何一个德国成年人都很难幸存,就算是对美、苏没有威胁的伤兵也不例外。
所以,如果想要活下去,仅仅依靠这些“艺术”显然是没用的。
就在秦川想躺回自己的“床”上继续睡觉的时候,一辆吉普车就停在了秦川旁边,秦川认出了那是斯特莱克将军的车。
“上士!”司机探出身子来朝秦川招着手:“上车吧,将军让你到他的指挥部去一趟!”
秦川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当然就是为了一个难以收拾的局面。
但让秦川没想到的是,人倒霉起来就是喝凉水也塞牙……吉普车在沙漠里才开了十几分钟,汽车左前轮就压上了地雷。
只听“轰”的一声,方向盘被震得脱出了驾驶员的掌握,汽车猛地转向了左侧,在翻倒前就将秦川和驾驶员狠狠地甩了出去。
秦川和驾驶员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因为他们不知道周围是否还有地雷。
“这肯定是自己人干的!”司机愤怒的说道:“我来时还没有地雷!上士,你受伤了吗?”
“不,没有!”秦川一边回答一边检查了下自己,除了几处擦伤外毫发无损。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司机有些惊慌的问。
秦川知道司机这话的意思……继续往前还是回头?
但其实两者都不是好选项,因为都有可能触雷。
“去他妈的!”秦川忍不住骂了声,今天算是跟地雷结上梁子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一百七十四章 问题
就在秦川和司机不知所措的时候,几个工兵走了上来。
“你们这些家伙在这里干什么?”一名工兵不满的对两人叫嚷着:“是谁允许你们引爆我们精心埋设的地雷的?”
“你们这些混蛋!”司机斥责道:“你们应该把埋地雷的地方告诉大家!”
“没错!”工兵回答:“现在你不是知道了吗?”
另一个工兵接嘴道:“如果你们再继续这样说下去,我们很愿意把你们丢在这儿让你们自己想办法!”
工兵们说着就潇洒的转身作势离开。
“不,不……等等!”虽然司机明知道工兵只是吓吓他,但他却不敢冒这个险。
而且谁又能确定工兵会不会真的把他们留在这呢?毕竟这是战争,地雷炸死几个自己人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最终,秦川和司机在工兵的“好人好事”下平安的到达了斯特莱克将军的指挥车。
让秦川感到意外的是,隆美尔将军也在。
“我们又见面了,上士!”隆美尔主动上前与秦川握手,他扫了一眼秦川身上破烂不堪而且到处是血迹的军服,就点头说道:“这场战斗一定很艰难吧!”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
“好样的!”隆美尔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自信的说道:“放心,一切都在控制中,我们会取得胜利的!”
秦川突然感到有种莫名的感动,就像心里再次燃烧起了一团火,虽然他知道这是隆美尔惯用的手段,隆美尔一直都是这样激励士兵英勇作战的,但真在这时候却还是身不由己的被“激励”了。
由此可见军官在战斗中起着怎样的角色,这其中尤其是基层军官……隆美尔这些工作实际上是基层军官应该完成的,只不过由隆美尔来做的话效果会好得多。
试想,一支军队如果打了败仗,排长、连长甚至将军都垂头丧气的像被打蔫的白菜似的,那么整支军队的士气很快就没了,这支部队也将毫无意外的走进另一场失败。
但如果军官的脸上依旧挂着自信的微笑,而且精力充沛……这无疑会感染所有的士兵并使他们再次振作起来。
隆美尔回身走到围在地图前的斯特莱克将军等人面前,脸色转而变得严肃,不满的说道:“然而,我们的指挥官却并不尽职,你们看看我们的士兵……”
说着隆美尔朝站立的秦川扬了扬手:“看看他,在我们的士兵在前线冲锋与与敌人拼命的时候,你们却在这里享受波特酒和温暖的小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