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探九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布衣廷尉
“那您说,究竟什么时候能让我推广?或者来咱们科的患者,有几成可以试用三录仪?”白宜元不管这些,这次就希望能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答复,为了等待三录仪的面试,他已经付出了太多,等待了太长时间,现在实在是急不可耐了。
卢晓浒用拳头轻轻磕了两下脑门,做思考状,心里有了想法,却又不好说,觉得白宜元肯定会不同意。尽管自己是领导,但那只是行责上面的,医学的探索可没有那么严重的上下级之分,真要把人家惹急了,大不了工作不要,另投他处。
如今的局面和过去不同,三录仪确实有了效果,这就不是开始那些理论上面不切实际的东西。现在如果白宜元带着自己的发明跳槽,那么一旦三录仪真的成功,那么卢晓浒后悔是小,给自己医院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也会让自己下不来台,所以不能轻易让白宜元有离开的借口。
他想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样吧,来看你门诊的患者,都可以使用三录仪进行检测,但目前只能是义务的,而且需要在事前跟患者说明,让他们签字同意才可以使用。至于其他医生那里,等你第一波数据出炉后,我们再研究。”
这样的结果,已经让白宜元在的坚持得到了不小的突破,这算是从官方角度,部分同意三录仪进入人体试验阶段。尽管还没有达到白宜元想的那样的情况,范围和使用量依然不算很大,但他还是接受了卢晓浒的提议,另外也得到了同意,在自己的义诊中,全面推行催眠疗法和三录仪检测,当然这些也得病人在事先书面同意才可以进行。
卢晓浒送走了白宜元,点了根烟,颇为落寞的坐在了接客的沙发上。医院里是不允许吸烟的,作为心理科主任,卢晓浒自然知晓,也一直遵守,但他心中很烦,实在憋不住,想抽根烟缓缓。
虽然答应了白宜元有限度的使用三录仪,但这也是他的权宜之计,因为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科室内,同一种类型的治疗或者检查仪器,一般只能有一种。白宜元的三录仪最大的功效,是发现病人早起的疾病预兆,尤其是监测肉眼无法识别的早起癌变,这和肿瘤科正在使用的一种治疗仪器产生了冲突。那是一种对于肿瘤进行早期治疗的微创手术仪,可以最小的减小手术切口、缩短手术时间,也有助于加速病人的恢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其中的道道,作为非肿瘤科的卢晓浒,知道一些却又不尽然了解。
问题在于,第六医院使用那位医药代表的药物和仪器,已经有了很长时间,效果其实一直很不错,所以双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在三录仪出现后,那位医药代表就找了心理科和肿瘤科的领导,其实也就是卢晓浒和蒋涛,希望他们能将这个新型的仪器拒之门外,从而保证她所代理的药物和仪器的市场份额。
卢晓浒想想就只能是苦笑,他知道那人的意思,一旦可以检测出早期癌变的三录仪被广泛使用,那么在肿瘤形成前,医院就会通过诸如放疗、化疗、伽马刀等等诸多手段,定点将隐患排除,就不会再使用早期肿瘤微创手术仪了。他自己是一名医生,现在有了也许更出色的仪器,本该极力协助推广,可他却有很多无奈,也有不少的把柄在他人手中,故而只能去压制、去埋没,为此苦恼不已,却没有解决之法。
东方神探九录 第五十三章 第一个案例
白宜元终于得到了一次有限度的认可,他其实也明白科里的一些事,但这些他不感兴趣,反正卢晓浒已经答应了,他就可以马上付诸实践。于是他从主任办公室出来后,就急急赶回自己那儿,想找萧萍一起再把三录仪的一些细节处理好,然后就给来看病的患者使用。
他埋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没留意前面的动静,一头撞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对方当时在闲转,故而也没有瞧见。两个人算是追尾了,无意间的碰撞最厉害,白宜元被撞到了肋骨,瞬间觉得胸口些许的发闷,而那个人更是被撞得朝前趔趄了几步,靠着白宜元办公室的大门才勉强停了下来。
许荆南吃惊不已,连忙过去询问,“紫辰姐,你没事吧?”
刘紫辰的膝盖的是郭惟的父亲郭可是吧!的确是这样,郭可是我的病人,一直到他死前,我都在用心给他做心理辅导,只是可惜……”
刘紫辰点了点头,“我们都知道您肯定是尽力了,只是听郭惟说,他父亲在被查出癌症前,就已经在您这儿接受过检查和治疗,您还能记得那时的情形吗?”
对于白宜元来讲,接收过的病人无数,何况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很多细节肯定已经忘记。但郭可确实是个很特殊的病人,不仅是因为在他这儿第一次预测到了癌症的发生,而且此人还是自己目前的爱徒郭惟的父亲,故而还能记得一些。
实际上,即便郭惟后来没有师从自己,他也会把郭可这个名字刻入内中,因为此次罹难的郑军和当年的郭可,都曾经被他检测到癌细胞的存在,情况类似。所不同的是,郑军和陈倩的现状其实基本都在白宜元的掌控之中,只是无法得到采信而已,而在五年前,郭可的检测结果就连白宜元自己,都是不敢相信的。
当时郭可的学校医务室开展了心理活动,白宜元作为被邀请过去的专家,在校内对一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郭可作为老师,只是带着学生去参加而已。白宜元记得,郭可的头发和胡须都是很浓很密的,往好了说是研究学术的样子,往差了说就是有些邋遢,不善修理,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此人都快五十岁了,心事重重的样子,这让细心且专业的白宜元看在眼里。当给学生们做完辅导后,白宜元特意留下了郭可,和其交流,方知郭可为了努力进行课题研究以求职称的进步,已经忙碌了几个月,身体和精神都到了一个极限值。出于好心,白宜元为郭可进行了一次催眠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状态果然有了好转,故而郭可很是感激,后来便配合了白宜元使用当时刚出厂的三录仪进行监测。
那可真是三录仪的第一次在实际中使用,就连白宜元都不确定它的效果如何,当时纯属测试而已,也不像现在这般的笃定。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大概个把月的样子,白宜元就在三录仪的反馈数据里,发现郭可体内存在极微量的癌细胞,这一惊不小,他马上联系了郭可,郭可半信半疑,因为自己体内的确是有肿瘤的,但被确定为良性,不过这样的事情着实很严重,所以郭可随即去医院检查,结果没有任何问题。
鉴于白宜元过去对自己的帮助,还有此事本就是帮人家一个忙而已,郭可并没有对这种事情太过在意,反倒鼓励白宜元继续研究,就像学术一样,失败乃成功之母。
三录仪的初次使用,就以检测错误而告终,白宜元很是落寞,但也跟郭可说的那样,继续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投入到对三录仪的改进之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宜元以自身为纽带,不停测试,逐渐认定三录仪的数据和实际上的情况基本相同,预见性再次得到确认。然而,医院不同意、病人不认可,让白宜元的发明之路举步维艰,没有案例的支撑,任何事物都无法证明它的效果,尤其是郭可身上测试的失败,让科室一直拒不同意白宜元将私人研究的东西放到医院的治疗和检查中来。
后来的事情北亭已然了解,就在三录仪检测出郭可体内有癌细胞后大概半年的功夫,郭可的身体急转直下,再度前来医院复查,郞司屏接诊确定其真的得了胃癌。这件事对郭家肯定是个灾难,可对白宜元却是非常振奋,毕竟可以说明三录仪的预见性是存在的。
东方神探九录 第五十四章 专业解读
可惜接下来郞司屏的手术失败,郭可不明不白地死去,医闹和家属纷至沓然,搅扰的整个医院不宁,而且院方也担心这个所谓半年前就查出有癌症的消息不胫而走,让对方再抓住医院误诊的把柄,所以就暂时封锁了这个消息,三录仪的首次预测成果并不为外人所知,只有院方内部人员才知晓一些。
郞司屏自杀后,白宜元的职称和工资都被提高,但从此再无人去提及三录仪和郭可的事情,不管他如何努力在实际上推广,都被医院和科里否决。自此以后,白宜元只好苦心钻研,继续提高三录仪的准确性并且加强它的检测功能,但也只能在自己的义诊当中偶尔使用,故而至今为止,案例依然很少,即便这回陈倩跟郑军再度验证了三录仪的预见性,但依然不足以达到申请专利的需要的实践数量。
这回许荆南总算搞清楚了这个所谓的三录仪,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他问道,“白医生,这都五年过去了,您现在还在研究这个仪器,可它又得不到承认,那您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呢?”
白宜元叹了口气,依然有些无奈地回道,“哎!只能是继续研究,提高它的检测准确性,越早越好,如果能固定一个预测的时间段,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根源上配合现今的治疗,遏制疾病发展的趋势,真正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其实癌症治疗的难点就在于得尽早发现,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癌症在早期发现的话,它的中位生存期会超过五年,甚至是十几二十年,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带瘤生存直到寿终正寝。但如果到了中晚期,那生存情况就大为不乐观,有的癌症一旦有了转移,很多病人只能活一两年甚至几个月。所以说,越早发现癌症的存在对于治疗越有利,但在实际上当中,又很难早发现,原因有二:其一是人们的观念,一般没有太在意自己身体的各种变化,或者以为只是一些小毛病没有引起重视,等到不行了再来医院,那肯定是晚了;其二是即便在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人们对于癌症有足够的重视,却由于目前的医疗水平有限,在恶心肿瘤长到一定大小前,很难通过常规手段检测出来,也就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等到发现的时候也许都进入了后期,治愈的可能性自然大大降低了。”
刘紫辰听完整个故事的发展,对白宜元肃然起敬,对于其不小心撞了自己更是早就忘在了脑后,而且对于白宜元这样一位心理科的医生、这般了解肿瘤的事情,非常钦佩,她坦然地说道,“白医生,感谢您给我们科普了这么多知识,肯定会对案情的调查有所帮助的,我们这次来找您,最主要的还是另外想了解这些医闹事件背后的情形,就像郑军和郭可的死亡导致的后果,您也很清楚这两件事的情况,您觉得医院在这些事情里,究竟需要不需要承担责任呢?”
“我是一名医生,我肯定得站在医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所以我的观点可能并不客观。但是我依然想告诉你的是,就像刚才说的那样,不光是我们医院也不仅是我们地区,任何的癌症可都是世界性的难题,很难治疗,更难预测,就连它的成因,大部分我们也是不清楚的,所以治疗它本来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和难度,失败的可能性也始终存在。你知道,我是心理科的,不做手术,治疗上面的事情,你们可以去问蒋主任和其他肿瘤科的医生,我能做的只能是以技术层面上来预见它,如果真的有所突破,那么癌症也许就有被完全攻克的那一天。”
白宜元的话深深渗入刘紫辰和许荆南的心中,尽管他没有去分析医院在这些事故中有没有责任,但白宜元确实很坦诚。由于其并未参与这些人的手术和治疗,的确没有足够的发言权,但从他的角度来说,若是当初自己的预测得到了认可,那么就可以早早地对他们进行治疗,也许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至少造成的后果应该会有天壤之别。
接着白宜元还表示,自己的催眠预见和三录仪发明尽管有了些收获,但依然不被认可,更没有临床实践,所以他采集不到足够的试验数据,也就一直无法正式投入使用中,包括他自己都是没底的,否则也不会就这样放任被检查出癌细胞的郑军和陈倩回家不归。若非此次郑军去而复返,主动复查并且发现了癌症的铁证,三录仪的使命险些就此终结。
若是从这方面来看,郑军的事情倒不失一次契机,一次让三录仪真正得到推广和认可的机会。刘紫辰和许荆南都感到了一种使命感,这已经是超出了去断案的范畴,这些医闹事件显然不能仅靠满腔热血去做到根绝,每行每业都有自身的黑幕,但科学探索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白宜元的三录仪已经研究超过了五年,至今还在混沌中,却还在冒险,不肯放弃。他们都对白宜元的执着很是赞叹,暗下决心,不管今日的向闻和当年的郞司屏孰是孰非,如果白宜元的发明能够尽快问世,就可以为患者带来福音,一旦癌症的早起检测成果显著,那么就可以从源头上提早确诊时间,也就可以提高最终治愈的几率和成功,最终让医闹出手的机会和借口越来越少,这倒不失一件千秋功德的大事。
就在他们三人侃侃而谈的时候,萧萍从外面走了进来,看见有客人在,便没有吭声,而是径直来到了老师白宜元跟前,附耳过去,说了两句话。白宜元听了,稍微一恍神,瞄了萧萍一眼,随即站了起来。
“二位对不住,我有点急事,需要马上去处理一下,就让我的助手萧萍继续协助你们的调查吧。你们别看她刚来不久,但是我过去在工作上面的东西,她都知道。”白宜元急急地做了一番交代,便快步离去,他没有说明有什么事,但明眼人都看出,那确实是出现一件让其坐不住的事情。
东方神探九录 第五十五章 疯癫之状
旷梭和沈明月这两天基本上都待在郭家,一方面是为了在日常之中更加了解郭惟以及他父亲的那件事,毕竟时间过去很久了,就算郭惟不想隐瞒,很多细节难免疏漏,北亭需要更多的内容来综合分析;另一方面也是沈明月主动的要求,她觉得丁梅非常可怜,丈夫不明不白地撒手人寰,连最终的死因都没有科学的结论,而她自己更是丢了工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尤其是精神还出了问题,沈明月借此顺便来照顾照顾她。
他们的行为让郭惟很是感激,因为自己平时忙于工作,又要跟白宜元学习,确实很忙,但也得多努力赚钱养家,所以日常的确难以顾及母亲,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常常不放心。现在有人陪伴在侧,尽管他知晓对方的目的和初衷,而且只是暂时的,但也算是让其稍微安心了几天。
郭家的一切并不复杂,陈设简单,屋子也很小,旷梭转了两圈,就已经将他家的东西全部记住了,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但该记还是得记,也许以后会派上用场。
丁梅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尽管情绪低落,但还是可以正常照顾自己的,甚至还可以做些简单的饭食。这天,她就早早起床,也许是因为沈明月不停陪她说话,让她心情好了许多,这两天都没有发病。
她走到小厨房里,煮了一锅饭,然后从冰箱里拿出儿子给买好的西红柿、鸡蛋、青菜还有豆腐,破有兴致地做了起来。沈明月晚上并没有离开,而是睡在了房间的地板上,郭惟一般都住在外面的沙发上,不过会很早出门,所以当她们起来的时候,郭惟就已经不在了。
厨房的喧闹声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沈明月,她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无意间往旁边看看,结果发现床上并没有人。瞬间她就清醒了许多,赶紧穿了衣服,走了出来,才瞧见厨房里丁梅的身影。
以沈明月的反应速度,她当然立刻就明白了,这位阿姨是起来做饭了,这自然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好歹还能干活,说明脑部还是可以的。可问题是,现在还是早上,可厨房里已经是油气蒸腾,抽油烟机也没有打开,不知道是不是坏了,反正弄得屋子里都是油烟,没过一会儿就呛得沈明月咳嗽了起来,只好去打开窗户和大门,把油气散发出去。
沈明月依然不想打扰到丁梅,她捂着嘴巴,默默走进了厨房,看见她正在炒菜,应该是番茄炒鸡蛋。另外一个锅里好像有汤,凭借在案板上的残留物,她大概了解那里面是什么东西。这些好像不该是早餐要吃的,而且在外面的餐桌上,郭惟已经把早饭给准备好了,但丁梅似乎没有瞧见,依然在厨房里忙个不停。
这时沈明月才了解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油烟,那是因为鸡蛋和西红柿炒的时间似乎都很长,尤其是鸡蛋都糊在了锅里,可丁梅依然在翻炒不停,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放佛全身心都投入了进去。厨房里不仅弥漫着油气的味道,更有烧焦了的糊味,各种味道掺杂在一起,更是呛人。
没办法,不想去打扰也不行了,不然照这个架势下去,厨房就得被浓烟给包围起来。沈明月只好上前,直接关掉了煤气灶的火苗,并且倒了点水,冲洗进了已经黏在一起的锅里。
“你干嘛啊?”丁梅蓦地被吓了一跳,不满地问道。
“阿姨,这菜都糊了,不能再吵了呀!”沈明月边说边忙着又把煤气的阀门给关上,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
丁梅却根本不理,继续在点火,幸好阀门关上,她自然是点不着了。
但是丁梅的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奇怪了,这火怎么点不起来?”
沈明月没有解释,因为这么近的距离观察下,她发现丁梅并非是在正常状态下起来做饭,而是处于一种类似梦游的境地当中,一门心思来做菜,却又没有正常的逻辑。她不懂这些专业的情景,只觉得不对,于是退后给许荆南打电话,让他马上赶过来瞧瞧。然而许荆南当时在医院出了点突发状况,根本就走不开,所以无法成行,沈明月只好又联系旷梭,因为时间很早,旷梭夜里是回去休息了所以不在。
丁梅依然在点火、炒菜,最终的火当然是点不了,她干脆就把煤气灶的开关放在开的位置上,也不管它有没有火焰出来,自顾地在炒菜。很多鸡蛋和西红柿都被炒出了锅,但她依然在动手,根本停不下来,眼里也不看别的,耳中也听不见沈明月的提醒,完全是沉浸了下去。
沈明月只能在旁边不远处观察着,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做起事来这么迅速和敏捷,如果不是没点火就在炒菜而且对糊了的情况完全忽视,丁梅的样子跟正常人是没有多大差别的。许久后,丁梅累了,动作才渐渐迟缓了下来,沈明月趁机上前,好言抚慰,把其扶到了客厅里坐下,才回头去收拾厨房里乱糟糟的一切。
到了此时,沈明月才明白了这鸡蛋为什么炒得这么糊,至少有一半黏在了锅底,另外一半全部成为了黑色然后被炒出到了地上和锅台上面。因为厨房里放油的小桶是在池子下方的,慢慢地一瓶,就是沈明月,举起来也很困难,就更别说瘦骨嶙峋的丁梅的。很显然,刚刚做菜的时候,丁梅在锅里根本就没放油,所以当然是炒不起来的了。
“嘣……”
正当沈明月还在擦拭锅台的时候,身后又发出了连续的几声闷响,尽管声音不算很大,但距离特别近,那股气流甚至都撞到了沈明月的后背上。她被吓了一跳,扭头过来,发现是电饭锅在不停震动和发出响动,却没有水蒸气出现,这显然不正常。联想到丁梅之前的行为,她直接拔掉了电饭锅的插头,这才小心翼翼地打开电饭锅。若不其然,锅里面只有米,没有放水,俨然成了一锅爆米花。
东方神探九录 第五十六章 神奇的催眠
郭惟听说母亲在家又开始做饭,赶紧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和旷梭一起回到了家中。他对沈明月解释,说是丁梅经常是这样,起来做饭并不是因为她饿了,更不是说明她身体好了,而是一种执念,因为父亲郭可生前最喜欢吃丁梅做的饭菜,尤其是番茄炒蛋、青菜豆腐汤这样的家常菜,所以母亲经常是固执地去做。
只是丁梅的精神的确是有问题的,所以只是一门心思去用原材料做,却忘记了烹饪基本的流程,这些水啊油的,一般都是不知道放的,有几次甚至开了火就一直烧着不关,直到把锅底烧穿,浓烟四起,好心的邻居报警,才救了她的性命。
至此以后,郭惟出门前,都会把煤气阀门关闭,这样丁梅就算是点火,那也是空的,没有危险性也就不在意了。这次由于是沈明月在家照顾母亲,所以他就忽视了这一点,也幸亏是明月及时发现,才没有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沈明月了解了真情,舒了口气,“哎呦,原来是这样呀!起初我还以为阿姨只是间隙性的失常,平时还能照顾自己,心里还挺开心的,没想到要比我预料的严重,郭惟,那你还敢把她一个人放在家里呀?”
“哎!没有办法啊,你们也知道我家的情况,如果只是吃口饭,我就可以多待家里了,但过去几年家里背着那么大的债务,我肯定没办法留在家里。现在虽然债还清了,但母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她还这么年轻,我依然希望努力多赚些钱,带她去大医院把病看好了。”郭惟坦然地答道。
“对了,你现在究竟在做什么工作?”沈明月一直存有疑问,只是没机会问出口。
“就是做点小生意,另外和白老师学催眠,不过还是入门,现在勉强可以给母亲使用,让她能够多睡几个好觉。”郭惟只用了半句话,就把话题给岔开了。
沈明月当然听得出来,对方似乎并不想多提现在的工作,不过这并不重要,这是别人的权利。至于催眠,她倒是很有兴致,正好这次丁梅又犯病了,郭惟便打算立刻给母亲进行心理治疗,让她可以尽快缓过来。
他们把丁梅带回了房间里,由于催眠的保密性,沈明月和旷梭只能在外面等候。
“九道,你觉得郭惟这个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沈明月闲来无事,出口问道。
“看着像是个孝子,也是个很有担当的男人,怎么,你对他还有什么怀疑吗?”旷梭直言不讳地反问。
“那倒没有,能在几年内还清家庭的债务,的确很厉害,而且他对母亲丁梅毫无疑问是真心的,否则都四五年了,丁梅不可能还能安然过着,这不是能装得出来的。”沈明月如是讲道。
“那你还问我?”旷梭有些不解。
沈明月自己其实也说不清这种疑惑的来源,郭惟的所有表现都是很正常的,或者说是超常的。自从父亲郭可死后,他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责,还非常努力,既能赚到钱,还能和白宜元学习心理学,现在居然连催眠都会了些,真是个奇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