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奸雄的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斛珠
她说完, 垂目瞧着手里的帕子, 像是怀念感伤。
攸桐想安慰,傅澜音却在一瞬感伤后抬起头, 眼底已然敛尽悲意,只剩清明, “已经过去六年, 没事了。二嫂,那蟹肉圆子听着别致,是怎么做的?回头我也叫人试着做做。”
这显然是有意扯开话题。
攸桐不好再提她的伤心事, 遂将这几道菜的详细做法说了。
傅澜音也不是沉溺旧事的人, 听她说得繁琐, 还跑去厨房看了两遭。
待夏嫂麻利地做完, 圆子熟了出锅,便见一粒粒圆子整齐摆在盘中,上面盖着沾着汤汁的笋片蘑菇,蟹肉浓香中夹杂点鸡汤的香味,色泽诱人。趁热舀一粒送到口中,只觉松嫩细软,恨不得连舌头一块咬烂了吞下去似的。
姑嫂俩都极爱美食,对坐在桌边,争相下筷。
吃罢美食,再喝碗清淡的笋汤去腻,便心满意足。
傅澜音生于高门,尝遍满城珍馐,也常在老夫人的寿安堂那边蹭到些美味,但跑到素来清冷自持的二哥院里享用美味,还是头一回。她难免觉得新鲜,瞧着院里新添的烟火滋味,也觉欣慰,对攸桐更增几分亲近。
外面天朗气爽,站在南楼廊下,庭中木叶半凋,竹篱上爬满的地锦枯藤横斜。
再往远处,天蓝得跟湖水洗过一般,深秋尚存几分绿意的高树参差掩映,疏阔明朗。
傅澜音心随境转,脸上也添几分朗然笑意,跟攸桐到矮丘漫步走了一阵,临行时眉眼弯弯,“说实话,二嫂刚嫁进来时,我是很好奇的。如今看来,你跟她们说得很不一样。”清澈眼底藏几分打趣,她性情颇为憨爽,言语间并不遮掩粉饰旁人嚼舌根的事。
攸桐莞尔,“耳听为虚。一个人性情如何,总还得长远相处才知道。”
“有道理!”傅澜音翘着唇角,“回头嘴馋了,还来二嫂这儿。”
“好,随时扫径恭候二姑娘。”攸桐揶揄。
……
送走傅澜音,攸桐回到屋里,便从书箱中挑了本佛经出来,沐浴焚香,慢抄经书。
自七月底嫁入傅家至今,这两月间除了周姑为人热心,时常帮衬,南楼内外,大多数人对她都是冷淡避着的。攸桐固然无意融入这府邸,碰见傅澜音这般直率娇憨的姑娘,仍觉喜欢。而金昭寺的事,也颇让她意外。
傅家满门骁勇善战,傅德清手握重权,也算是当朝名将。
却未料悍勇表象下,会藏有那般细腻绵长的情意——
与发妻相守二十载,虽位高权重、姿貌端正,身边却不纳半个姬妾,膝下儿女双全,对傅澜音姐弟也颇有慈父爱护之态。如今四十余岁的年纪,搁在武将中,正是身强力健、功成名就,在田氏过世后,原本可续娶纳妾,这六年间他却毫无动静,身边只让发妻留下的几位仆妇伺候,连丫鬟都没留几个。
傅德清性情并不古怪,这般守身自持,自是因惦记亡妻的缘故。
他膝下儿女中,长子早亡,攸桐不曾见过。龙凤胎里,傅昭多半时间在书楼,心性还不知如何,但傅澜音性情爽直,身上不见高门千金的骄矜做派,教养颇好,提起亡故的母亲,拳拳怀念之意也溢于言表。而傅煜虽性情冷厉,待她淡漠,却能在繁忙军务中快马加鞭地赶回来进香,足见对田氏的孝心。
夫君儿女皆如此怀念,可见田氏在世时,二房一家子必是极为融洽。
亦可见田氏颇得人心。
攸桐跟婆母素未谋面,到了忌辰,却不能两手空空,遂连夜抄份经书,拿上等绸缎裹好。
次日等了一天,也没听见傅煜回府的消息,到傍晚时,却有寿安堂的仆妇过来传话,说明日要去金昭寺进香,叫她今晚别碰荤腥,明日跟着同去。
攸桐应了,当晚便只备些素菜来吃。
翌日早起,却觉得浑身凉飕飕的,周遭天光也比平常昏暗,让她脑袋里都昏昏沉沉。
攸桐抱着锦被坐了会儿,见春草手里拿着件添了薄绒的披风,便先裹在身上,起身趿着软鞋往内室走,随口道:“什么时辰了?似乎比平常早些。”
“时辰不早了。只是外头下雨,屋里格外昏暗些。”春草伺候她洗面,见攸桐无精打采的,觉得担心,“少夫人瞧着精神不好,是着凉了么?这会儿请郎中不便,徐嫂就在外头,叫她进来瞧瞧吧?”
“不必,只是没睡够。早点用饭去寿安堂,可不能叫旁人空等。”
春草应了,留烟波木香伺候她穿衣梳妆,她去小厨房催夏嫂快些盛粥菜。
待攸桐梳妆罢,清单可口的饭菜也恰好备齐。
攸桐今日特意挑素净的衣衫首饰,许是睡得不足的缘故,也没胃口,吃了半碗粥便懒怠再碰,遂命春草取了抄好的经书,往寿安堂赶。
秋深冬初的时节,碰见夜雨后气温骤降,格外寒凉。
攸桐身上罩着暖热的羽纱披风,掀帘出门,碰上裹着雨丝的风,还是忍不住打个寒噤。
许婆婆心细,怕山寺更冷,赶着往紫金手炉里添些银炭,拿出来塞在攸桐怀里。攸桐贪恋暖意,将锦缎裹着的手炉抱紧,一抬头,就见苏若兰撑着把伞走了出来。见着攸桐,只随意行个礼,而后向周姑道:“老夫人前儿命我做些针线,今早天冷,怕她要用,赶着送过去。”
说完,将怀里的包袱袒给周姑看。
周姑瞧她一眼,没再言语,倒是攸桐忍不住瞥了她两眼。
先前傅煜不在,苏若兰虽上蹿下跳地拨弄是非,打扮却还算本分。今日留心再瞧,却已跟寻常不同了。身上虽不是桃红柳绿的衣裳,却是成色簇新,质地裁剪上佳,面敷细粉,唇涂口脂,两弯细眉翠描,颇有秀丽之姿。
果真是特意打扮过的。
攸桐一瞥即止,躲寒般缩到披风里,出了南楼,照旧往寿安堂赶。
经过游廊拐角时,却忽然顿住脚步,瞧着廊下负手站着的男人,迟疑道:“夫君?”
背对着他的男人似被这声音惊醒,淡漠回头,目光落在她身上。
……
傅煜是昨晚半夜回来的。
永宁节度使麾下统辖数州,如今外面正逢乱世,傅家要镇守边境,还需防备周遭虎视眈眈的别处军马,在军务上便格外留心。他这回外出巡查,将各处要紧关隘烽台都走了一遍,事无巨细,亲自查过,鼓舞将士之外,亦严辞敲打,命各处务必戒备留心,不许有半点松懈。
一圈绕下来,着实耽误了许多功夫,待巡查完已是月底。
日夜兼程地赶回来,昨晚深夜入府,歇在书房,今晨出门后,想起他已娶了位妻子摆在南楼,又懒得回去,便在此处等她,就着雨声思索军务。
那一声“夫君”入耳,倒是柔和婉转。
回过身,便见美人站在廊下,身上一袭绣了荼蘼的羽纱缎面披风,双手藏在袖笼中,隐约可见腰间系着栀子带。青丝结了凌虚髻,点缀一朵薄如蝉翼的素色宫花,斜挑的珠钗垂至耳稍,底下点缀光华内蕴的珍珠耳坠。
廊庑楼阁尽数掩在秋雨里,清晨朦胧天光下,她的眉目也像远山黛色含烟,添几分柔润慵懒之意。望着他时,面露诧异,容貌妖娆娇艳,眼波却收敛内蕴,亦如那声“夫君”撞进耳中眼底,叫他无端想起旧时的温柔记忆。
傅煜跟粗豪汉子相处得太久,长夜梦醒,不期然落入这秋雨温柔,微微一怔。
……
算起来,攸桐见着傅煜的次数极有限。
新婚夜匆匆一瞥,他便回了书房,次晚他在南楼歇了一宿,而后便出城巡边,消失了两个月。仅有的照面中,傅煜给她的印象,便是待人淡漠冷硬,姿容却挺拔精神,眉目奕奕含采,有骁勇端然之姿。
此刻,他站在雨幕廊庑下,楝色圆领长袍磊落,面容却憔悴了许多。
那双眼睛深邃如旧,不像先前淡漠傲然,却似星月收敛光辉,深不可测。
哪怕名闻朝野、所向披靡,在亡母忌辰,他想必是藏着难过的。
两人目光相触,各自顿了一瞬,才若无其事的挪开。待傅煜抬步过来,攸桐便抱紧暖炉,跟在他身旁。这回傅煜走得不算快,双目平视前方,虽没给她分半点余光,却像照顾着她步伐似的。
攸桐没话找话,“夫君昨夜回来得晚吧?”
“嗯。”傅煜应了声,侧头觑她一眼,“天冷,穿这么单薄。”
“里头有绒,不怕冷的。”攸桐忽然想起一事,“先前跟周姑收拾箱笼,找到些不错的缎子,想着天气渐冷,也给夫君做两件冬衣,已叫人送到两书阁去了。夫君若是得空,不妨试试。若有不合身的,可早点改改。”
傅煜颔首,“费心了。”
夫妻久别的生疏消融,攸桐也没再多言。
借着回头跟春草说话的时机扫了苏若兰一眼,便见她颇有失望之态,那簇新的衣衫虽能勾勒身段,却为免臃肿而做得单薄,被冷风一吹,冻得面容瑟瑟。想来她虽暗藏心思,却终不敢在傅煜面前放肆,强自插话博取注意。
她的胆色,原来也不过如此。
夫妻俩赶到得寿安堂,等了会儿,傅德清和傅澜音姐弟也陆续来了。
嫁给奸雄的日子 35.交锋
如果看到这句话, 代表购买率不足50%, 再买一章重新刷就可以啦 攸桐的美食没能抚平傅煜的怒气。
自家院里闹出这种事, 他大抵觉得有失颜面, 闷声不语地尝了几口菜,便起身走了。临行时,脸色仍是铁青。当晚,他没过来留宿,只将周姑叫到两书阁嘱咐了几句。
周姑回来后,将满院丫鬟仆妇召齐,特意敲打警戒一番, 叫众人务必牢记府里的规矩, 须以苏若兰为戒,万不可做悖逆之事。
众人皆老实应了, 待攸桐更添几分敬重。
被傅煜盛怒责备的苏若兰则被留在朱婆婆那里,当晚没露面, 次日清早便有人来取她的衣衫箱笼之物, 据说是老夫人亲自开口,责罚惩治了一顿, 不许再留在南楼伺候。至于责罚后如何安置,老夫人却还没说。
消息传到南楼, 攸桐听了, 也只一笑。
苏若兰毕竟是寿安堂出来的, 昨日傅煜之所以盛怒, 一则苏若兰确实举止不端, 二则险些被苏若兰欺瞒糊弄,在攸桐跟前丢了面子,便更增几分恼怒。换到见惯内宅龃龉风波的老夫人那里,这就算不得大事了。
且老夫人对攸桐心存偏见,惩治是看着傅煜的面子,若严惩不贷,又显得太看重攸桐。
恐怕等风波过去,苏若兰洗心革面,在寿安堂认了错,还是能留在府里的。
对攸桐而言,这已算不错了。
千里远嫁,她在傅家势单力孤,所求的也只这一方清净天地而已。经这番周折,眼前得了清净,南楼也暂时没了乌七八糟的事,足够她栖身。但也算不上高枕无忧——以苏若兰的性子,吃了这顿亏,未必会善罢甘休,防不胜防。
看那日傅煜离开时的神情,对她想必仍存误会,若要相安无事,还是说清楚得好。
攸桐拿定主意,趁着傅煜还在府中,便做了四道美味,分开装入两个食盒。
一份送到住在西楼的傅澜音手里,算是为那日的事稍作弥补。
另一份则由她拎着,送往傅煜的书房两书阁。
……
初冬的齐州草木渐凋,满府的老柳银杏皆剩下枯枝,倒有几株老槐尚存几片霜冻后浓绿的叶,小旗帜般孤零零飘在风中。绕过曲折回廊,穿过一片凤尾森森的修篁,朱楼临风而立,描金窗扇,彩画梁栋,冬日里明朗敞亮。
攸桐进府至今,还是头一回来傅煜的书楼。
负责守在书房门庭外的是位十八岁的小将,名叫杜鹤,是傅煜的牙内亲将,随使府邸内外,即可帮傅煜操劳军务、递送文书卷宗,也能为府中之事传递消息,行军在外,还可护卫值守,为人机灵敏锐,身手也极了得。
他也是无根漂泊之人,被傅德清看中培养,因常在府中,对傅家内务颇为熟悉。
杜鹤没见过攸桐,却认得她身边的周姑,见两人走来,便迎过去抱拳道:“少夫人!”
这般亲将,必是傅煜格外信重之人,职级不低,本事也不小。
攸桐颔首回礼,问道:“将军在里面么?”
“在里面,容卑职通禀。”
傅煜这书房既藏闲书,也是他处理军务的所在,外围有节度使帐下的亲兵把守,周遭不许闲人轻易踏足,除了隔壁起居的小院留两位仆妇照顾外,内外都防守得颇为严密。
攸桐知道轻重,道:“烦告将军一声,我说几句话就走。”
杜鹤应了,入内片刻,才推门而出,“将军请少夫人进去。”
攸桐遂留了周姑在外,自拎着食盒进去。这书楼防火隔音,门扇也紧实沉重,抬脚进去,入目是一把锈了斑驳铜绿的残剑,锋刃缺了半幅,锈迹之间依稀夹杂暗沉的血迹,那剑柄上镶嵌了一枚玉,像是被火燎过,烟色颇深。
剑长五尺,宽厚沉重,那斑驳痕迹像是无数鲜血染就叫人触目惊心。
无端叫人想起沙场烽火,浴血厮杀。
攸桐只看了一眼便挪开目光,也没敢再看底下横架着的剑鞘,往里一瞧,宽敞的外厅陈设简单,内间门扇紧闭,里外隔得分明。
她那位夫君傅煜正负手站在黑漆长案跟前,目光越过窗扇,侧影挺拔。
冬日阳光和暖,不似春光明媚柔和,也不似秋日灼目,惨淡淡的铺在他身上,刀削般的侧脸笼出点阴影,倒冲淡那股冷厉肃杀的气势,添些许平易之感。只那身衣裳仍是黑沉沉的,印着极浅的暗纹,布料稍觉粗糙,也不知是为深色耐脏,还是他本就酷喜这般色调。
不过这人常年习武,身板修长魁伟,不阴沉怒目的时候,还算仪表峻整,风姿出众。
攸桐与他数番往来,只觉此人脾气难测,倒还算讲道理,稍收忌惮之心。
而今男色悦目,难免多瞧两眼。
傅煜就跟耳边长着眼睛似的,目光远眺窗外,随口道:“看够了?”
“……”
攸桐赶紧收回目光,只当没听见,将食盒搁在案上,开门见山。
“今日来搅扰夫君,是有几句话,说完就走。”
“嗯。”傅煜瞥了眼食盒,却没多问。
攸桐遂道:“还是为先前南楼的事。那日搅扰夫君亲自走了一趟,看你含怒而去,我心中常觉不安,怕夫君心存误会,以为我是爱寻衅滋事、小题大做,揪着点小事就得理不饶人,闹得天翻地覆的。”
傅煜觑她,竟自勾了勾唇角,却没说话。
——那日南楼盛怒,听苏若兰避重就轻地蒙蔽时,他还真这么想过。
毕竟魏攸桐在京城的行事他打探过,不信她能换了个人似的,忽然变得乖觉。
攸桐瞧得出来,自笑了笑,解释道:“从前在京城时,年少不懂事,兴许有过这样的事,不过往事已矣,既进了傅家,女儿家娇气的毛病就得收起来。毕竟,离家千里,寄人篱下,哪怕想娇气也没那本钱。”
这话颇带自嘲,却无自苦之意。
傅煜眉目微动,语气带了几分揶揄,“有那么惨?”
攸桐嫩唇勾起,眉眼弯了弯,浮起笑意,“认清境况总是好的。不过那日管教苏姑娘,却非全为私心。苏姑娘的作为,周姑已经禀明,我容忍按捺许久,当着众人的面管教,原因有二。其一是为私,毕竟人非草木,哪会真的任由诽谤,我管教她,是忍无可忍,也是杀鸡儆猴,免得不懂事的丫鬟也跟着胡言乱语。”
“嗯。”傅煜颔首,“那其二呢?”
“其二,是为夫君。”
“哦?”这倒在傅煜意料之外,声音微抬,“为我?”
“夫君说过,我住在南楼一日,便一日是少夫人。苏姑娘轻慢于我,便是轻慢于少夫人,若一味纵容,传到外头,旁人怕会说将军的夫人软弱无能、没法弹压仆从,到头来,损及夫君的威名。在其位则谋其政,我既占了这位子,总不能太过连累夫君。那日闹出动静,是事出有因,还请夫君别介意。”
说罢,双手笼在身前,又行了个相敬如宾的礼。
傅煜琢磨她这言语心思,那张素来淡漠疏冷的脸上,竟自浮笑意。
“你今日特地过来,就为说这个?”
“于夫君,这些话无足轻重,于我,却很紧要。攸桐才德浅薄,既到此处,只盼能安稳度日,不生是非。夫君事务繁忙,胸怀抱负,无暇理会琐事。只是人言可畏,容易颠倒黑白,往后再有这般麻烦事,还望夫君能兼听而明,不因旁人的言语妄下论断。”
这便是怪他最初处置轻率了。
傅煜固然心高气傲,却是凭真本事养出的傲气,绝非蛮不讲理。
那日他先入为主,懒得深究,确实险些冤枉她,被攸桐指出来,也不以为忤。
不过,成婚后几番接触,眼前的这位魏攸桐,言行举止可跟他先前探到的情形全然不同。傅家手握军权,麾下颇多刺探消息的眼线,这些人做事严谨审慎,绝不是轻易被谣言蒙骗之人,当初递回那般消息,必是查实了的。
而今再看,魏攸桐的出阁前后的行事,却像是换了个人。
傅煜索性半掩窗扇,侧身靠在长案上,颇带玩味地盯向攸桐。
成婚至今,这还是傅煜头一回认真地打量她——
黛眉杏眼,雪腮嫩唇,肌肤养得极好,不施脂粉站在阳光下,也没半点瑕疵,唇色红嫩,眼波如水,天然妖娆姿态。那双眼睛极美,像是清澈的泉映照春光,神采奕奕,亦如美人图的点睛之笔,活泼灵动,光彩照人。
比起查探到的骄纵任性,此刻她敛袖而立,神情从容,不骄不躁,气韵婉转坦荡。
傅煜目光在她脸上逡巡片刻,眼神微凝。
窈窕多容仪,婉媚巧笑言,那一瞬,许朝宗的目光黏在她的身上,难以挪开。
嫁给奸雄的日子 36.归处
如果看到这句话, 代表购买率不足50%, 再买一章重新刷就可以啦
枯枝掩映之间,院里阁楼雕梁画栋, 朱栏碧瓦, 斜阳余晖金灿灿的铺上去, 于凋敝冬景中透出涣然生机。而厢房角落的小厨房里, 青碧的孤烟袅袅腾起,虽晚风清冷,却叫人想起屋里腾腾火焰,无端生出暖意。
傅煜遥遥望见, 脚步不自觉地缓了些。
他年少时曾居住在此,对院落阁楼还算熟悉, 后来搬到书房长住, 便甚少踏足。
印象里, 这座院落时常是冷清的,丫鬟仆妇行事恭敬,却都不敢越矩, 洒扫庭院而外, 不敢擅动陈设, 更不敢烟熏火燎地煮饭做羹汤。到了冬日里,树凋草枯,更觉冷落。他偶尔回来睡一宿, 除了周姑关怀体贴, 旁人也多行事敬畏, 反不如在书房里自在。
而此刻,斜阳下青烟升腾,走得近了,还能听见隐约传来的笑语。
——仿佛里头正忙得热火朝天似的。
再近一些,小厨房正炒着菜,蒸熟的米饭糕点香气和肉汤味道透过篱墙飘出来,直往鼻子里窜。他连日奔波,尚未用饭,被这香气勾动食欲,陡然发觉腹中空荡荡的,竟有点难受。
走进院里去,烟波端着盘热腾腾的烤番薯,正招呼小丫鬟们来尝。
见着他,垂涎欲滴的丫鬟们赶紧收了馋相,恭敬问候,“将军。”
屋里周姑听见动静,忙迎出来,瞧着这位稀客,仿佛觉得意外,“将军回来了?”
“嗯。”傅煜颔首,“少夫人呢?”
“在北边的望云楼散心呢。”周姑知道这位无事不登三宝殿,试探道:“叫人请回来吗?”
“不必。”傅煜顿住脚步,没再往屋里走,转而抬步出门。厨房里热火朝天,满院都是饭菜的香气,只是厨房门口垂着帘子,不知里头有些什么。倒是那烤番薯……傅煜行军在外,也曾以此物充饥,忍不住瞥了一眼。
厨房外新摆了张松木小方桌,桌上一盘烤熟的番薯,都被掰成两半,里头香糯晶莹,。那香气隐隐飘来,嘴里像是能尝到热乎的甜味,竟令人口舌生津。
这滋味还真是……
傅煜到底没过去取来尝,只目不斜视地出了远门。
烟波她们站在甬道旁,只等那袭黑底织金的披风拐出去,才一拥而上,将番薯瓜分殆尽。
……
院外,傅煜满鼻子都是饭菜香气,却只能按捺,朝着北坡走。
银杏早已凋尽,槭树也只剩光秃秃的枝丫横斜。坡地上杂草枯黄,被晒得薄脆的枯叶层层堆着,靴底踩上去,便碎成一堆。
望云楼轩昂高耸,笼罩在斜阳余晖里。
阁楼二层的栏杆旁,有人凭栏而立,散发观景。许是闲居在家,不甚讲究的缘故,她并未挽发簪钗,满头青丝披散在肩上,柔如黑漆,其光可鉴。身上披了件银红掐金的外裳,形如鹤氅,簇新的大红羽纱,颈领处一圈柔软的白狐狸毛,被夕阳照得熠熠生彩,腰间宫绦垂落,乘风飘然。
比起南楼的烟火红尘,此刻她仿佛正沉浸在另一重世界。
攸桐确实在沉浸。
北坡的望云楼借了地势之利,极宜观景,只是满府女眷里,老夫人畏寒甚少出门,长房的婆媳住在东院那边,离这儿远,剩下傅澜音是志同道合的无须顾忌,便便宜了她,可随时就近登楼。
这里视野开阔,远处山峦起伏,冬日里萧瑟苍白,衬着交错的树影,平素看着,颇有素淡水墨的韵味。到此刻夕阳斜照,那金红的光辉铺过来,霎时给远近各处染了颜色,如同水墨勾勒的素绢添了颜料,光影层次、楼台色彩,顿时明艳张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