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长腿爱德华一世当然不是为了来这里散心,他要解决重要的财政问题。
英格兰王国眼下的局势糟透了,他病好了后心情反而更差。
英格兰王国的国库基本空了,但是还需要向苏格兰人支付赎回俘虏的赎金。
还要向一些军官家属支付抚恤金……这一切都是必然的支出,是英格兰王国的传统。
否则,以后谁还会为国王出战?!
战胜了,大家都能分到好处;失败了,国家无论如何都会给一些补偿。
忠臣内伯尔一直捉襟见肘地处理着国内的事务……还好他的国王终于恢复了身体,可以亲政了。
长腿爱德华一世毫不吝惜地拿出王室的钱财来补贴国库……但是仍然不太够用。
长腿爱德华一世淡淡地说:“借钱吧,向圣殿骑士团的伦敦分团或是威尼斯、佛罗伦萨的银行借贷吧,要不就直接收缴一些犹太人的财产……”
银行一词最早见于意大利地区的方言“ban”,意为椅子,因为过去在意大利地区的众多港口城市,货币兑换商是坐在这种长凳子上为来来往往的商人进行钱币兑换的。
在英格兰语中将这个词转化为“bank”,原意为储钱柜。
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
最初货币兑换商只是为商人兑换货币,后来发展到为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款,同大宋一样,他们不支付利息,而且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兑换商的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
货币兑换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手中聚集的货币发放贷款以取得利息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到现在自然出现了不少的银行。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都已经有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
现在的意大利地区,由于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
1171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欧洲地区最早的银行,类似于大宋的民间商人开办的质库……后来,意大利地区的其他城市以及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王国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而且,欧洲的寺院团体很早就有替人保管珍贵物品和文件的先例。
十字军东侵开始后,又为十字军战士和朝圣者提供贷款或抵押贷款服务。
相比之下,圣殿骑士团的军事性质使它在这方面独具优势。
由于在基督教世界有大量的城堡和骑士,它能够保证金库的安全和采用武装押运的方式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
实际上,安全优势甚至使它能够与发达的意大利地区的各大银行一争高下。
曾经担任英格兰王国大法官和摄政的哈伯特·德·伯勒在1232年受到指控。
当时的国王亨利要求圣殿骑士团的伦敦分团交出哈伯特存放在分团金库的金银财宝。
但分团长回答说:“未经委托人允许,我们不会把受托财物交给任何人。”
同样因为安全性,欧洲各国的贵族和国王经常将金银、珠宝、遗嘱、甚至条约存放在圣殿骑士团的金库里。
1204年和1205年,英王约翰将玉玺和王冠宝石寄存于伦敦圣殿分团。
次年,他又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教堂金银器皿存放于此。
在巴黎,法国诸王将珠宝存放于巴黎圣殿分团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1259年,路易九世将与亨利三世缔结的条约原本存放于巴黎圣殿分团,就算是教皇也经常将圣殿骑士团作为财物存放地。
圣殿骑士团的信贷业务为经常捉襟见肘的欧洲君主和教会提供了便利。
当然,现在经济实力最强大的还是威尼斯银行和佛罗伦萨银行。
因此向它们借款,这都是很自然的选择。
另外,英格兰王国还有一个传统,他们实在缺钱了,还可以通过没收犹太人的财产的办法来解决。
自征服者威廉时起,犹太商人便在英格兰王国的王室掌控之下,以后历代英王也保留了这个权力。
早在亨利一世时,英格兰王国便制定了《忏悔者爱德华法》(leges edwardi nfessoris)。
那上面直接写明:“全英格兰王国的犹太人均在国王保护之下;任何贵族没有国王允许不得拥有任何犹太人,因犹太人及其财产都属于国王。”
犹太人之财产即英格兰国王之财产,国王需要时可以随意剥夺;任何人向犹太人借贷实则向国王借贷;当债主死亡时,这债务便归入国库去。
但是忠臣内伯尔有了新的主意,只不过他不能做主。
向欧洲地区现在的银行借款需要偿付的利息太高了,年息基本都是百分之一百起步!
因此,此时的所谓银行借贷,称之为高利贷也未必不可。
收缴犹太人的财产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是这属于一次性的行为,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忠臣内伯尔在伦敦新商业区里发现了两家类似欧洲银行的商铺,他经过了解后发现,那两家商铺竟然也能提供贷款业务,而且年利息只有百分之五十!
我的上帝啊,那些东方商人简直是在做善事!!
随着深入的接触,他发现那两家东方的银行实力都是十分雄厚,竟然可以一次性直接提供高达上万英磅的贷款!
这个时期的一万英磅是什么概念?
在1220到1259年,亨利三世在英国圣殿分团开立了长期帐户,其中的存、取金额相当大。
最大的存款额发生于1240至1249年,整整十年啊,英格兰王室才攒了1.5万英镑!
最大的一次取款额发生于1250年,仅仅才取出9,500英镑,就差点让整个英格兰圣殿分团银行破产。
而这些存、取款金额竟然占了王室年收入的1/3左右!
那两家东方的银行竟然都声称能提供一万磅左右的贷款……忠臣内伯尔不能不吓了一跳。
而且那两家东方的银行还都能提供商货或金银两种形式的贷款。
当然,他们都要抵押物,不是寻常的珍宝或土地,却只是英格兰王国中部的煤矿或是铁矿,贷款年限还可以商量!
病刚刚好的长腿爱德华一世听到忠臣内伯尔的新主意当然高兴了……不过他怀疑那两家银行的实力。
他们一家叫新东方钱行,另一家叫殷地安钱行……他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它们的名字。
忠臣内伯尔建议他亲自去伦敦新商业区看看,那里已经大大的不同了。
所以,长腿爱德华一世才会与忠臣内伯尔一起乘车来看看。
ps:感谢书友不坑不成活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三百零二章 新商业区考察活动
事实上,长腿爱德华一世去那里还有一个目的,他要考察一下新商业区的运营情况。
单单一个新商业区所产出的税收竟然相当于一个伦敦城了!
如果没有先前的卖地收入,再加上新商业区不断上交的税收,英格兰王国可能早就要宣布破产了……事实上破产对于欧洲各国的君主来说也是正常的。
当然,能不宣布破产还是不宣布,否则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好的经济,就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常识。
从罗马时代开始,英格兰岛群就和西欧大陆有了贸易联系,之后又和北欧地区的瑞典王国密切了联系,甚至能远到地中海东部。
到了11世纪时伦敦城已成为重要的外贸中心。
英格兰从北欧地区进口木材、铜;从欧洲的东北地区进口沥青、绳索;从法兰西地区的加斯科尼进口酒;从波罗的海地区进口鱼。
英格兰的出口则有锡、铅、铁器和粮食、羊毛和呢绒。
当然,也许那些来自东方的商人正是看中了英格兰王国能与欧洲地区进行广泛的商贸才来的……
忠臣伯内尔在四轮马车的车厢里向长腿爱德华一世展示了那些东方商人所用的货币。
长腿爱德华抚摸着那些有着精美图案的铜币和银币……那上面的图案是一种特殊的大帆船。
他嘟囔着说:“……太美了,这些应该算是艺术品。”
忠臣伯内尔苦笑了一下,此时欧洲地区的各个国家,他们的银币和铜币要么是铸造出来的,要么都是用锤子砸出来的,它们的模样可想而知,丑陋而模糊!
上帝才知道这些东方的货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忠臣伯内尔还递给他几张精美的纸片,说它们也是一种货币,竟然还比铜币更贵!
忠臣伯内尔指着一张说:“他们说这样的一张纸币可以买我们两磅的小麦!”
此时英格兰王国的小麦亩产量最高不过一百磅,所以再漂亮的纸片也不能换出两磅的小麦,这是抢劫!
长腿爱德华一世瞪圆了眼睛,他怒气冲冲地问道:“那我们用那张纸片能买他们什么?!”
“一磅海盐!”
“……”
此时的英格兰王国别看是海岛之国,但是,他们要吃的海盐仍然价格较贵……因为他们只会用木材来煮盐。
更可笑的是,他们本来是盛产高质量的无烟煤和烟煤的国家,而且开采极为容易,基本是露天矿藏……但是眼下却只是用在铁匠铺里!
煮盐和冶炼,哪怕是居民取暖都不会用呢。
所以,那海盐的成本可想而知。
一磅海盐换两磅小麦……英格兰商人占了便宜。
长腿爱德华一世当然不知道那些来自东方的海盐都是商人们在底舱用来充当压舱物的……还没有人专门运输海盐,虽然成本极低,但收益相对来说也小。
长腿爱德华一世认真端量起那张纸币了……上面同样是东方特别的帆船图案,还印着“200”的数字,而且在忠臣伯内尔的指点下,他还看到了所谓的水印,竟然还能将图案夹在纸片内!
好吧,这些的纸币没有人能自己偷着印出来。
但是……长腿爱德华一世不甘心地问道:“他们给我们提供的贷款不会都是纸币吧?”
忠臣伯内尔摇头说:“不会的……他们说可以提供银币和铜币,还可以提供实物……一磅换算成他们十五枚银币,或是八万个铜币……”
“他们只要我们的矿产抵押?”
“是的……”
这个时期,英格兰王国的矿产主要有锡,它们产于德文和康沃尔地区;铅主要产于门迪普斯、德比郡的海皮克以及坎伯兰的阿斯顿沼泽地区;铁矿的分布更广,几乎到处都有,但主要产地为邓森林、格洛斯特、苏赛克斯以及北部谢非尔德及利兹之间地区。
而且由于冶炼需要木材制成木炭,因此重要的冶炼中心都靠近森林,另外靠近水源可以利用水力。
而煤矿在现在则是最不起眼的矿藏,长腿爱德华一世也只是在军营里的铁匠那里偶尔见过煤炭。
长腿爱德华一世抬眼向着车厢外看去,说:“他们……他们会有这样的好心?”
通往新商业区的道路极为平坦,而且越靠近那里,路上的车马便越多。
忠臣伯内尔耸耸肩,说:“我没有看出他们有什么恶意……从来到这里,他们就疯狂地采购煤炭,然后再运往他们自称的自由岛……我已经派人去那里查看了,一定会弄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要那样多的煤炭……这里一定有原因。”
长腿爱德华一世点头说:“好好查一下吧,他们为那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心甘情愿地上交十分之一的税……他们不应该是傻瓜。”
他们会是傻瓜?!
忠臣伯内尔又耸耸肩,没有说什么。
这个时期的英格兰王国同欧洲地区的其它地方一样兴起了建筑热。
教堂、修道院、堡垒、市政建设、行会大厅以及富家宅邸都大兴土木,且大都用石头建成的,这种建筑当然结实耐用了,但是费时费钱……时间长的令人发指!
所以,伦敦地区的新商业区的建设速度大大出乎了英格兰人的预料……不到两年的时间,这里就兴建起上千处怪里怪气的两层房屋,而且竟然还可以在屋子里烧煤取暖!
从使用木材燃料转变为使用煤炭绝非如人们想象的“只不过换一种燃料放在火堆上燃烧”那样简单。
改换燃料的种类涉及颇为复杂的改变房屋设计结构的问题,比如烟囱的形状,壁炉的位置,烟道的走向等等,否则燃烧煤炭将带来呛人甚至致命的后果。
况且,炼制焦炭对这个时空的欧洲地区来说,绝对是一种高技术的科学手段,更不要说使用煤气了。
如何使用煤炭在屋子里取暖和做饭,如何使用煤气来照明,新商业区给英格兰人中的有心者提供了思路。
自由岛和新商业区本身长期而大量的购买煤炭并没有使煤炭的价格上涨,反而造就了一批因开采煤矿、贩运煤炭而富起来的人群。
他们是新商业区的铁杆消费者,甚到大多选择居住在新商业区里,学着东方人的方式购买砖头和瓦片,购买水泥制成钢筋预制板再加上木料来修建两层房屋,用煤炭来取暖和做饭!
他们放弃了使用石材的方法,因而同样修建得极快还便宜……当然,这是相对使用石材的方法而言。
所以,等到了新商业区后,长腿爱德华一世一下马车便感觉到这里远远不同于伦敦城了。
ps:感谢书友jedi1029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三百零三章 新商业区的考察活动续
长腿爱德华一世一下马车就愣住了,所谓的新商业区是完全不同于伦敦城的样子。
这里的建筑看上去过于一模一样了,一排排的,像是军营里排列整齐的帐篷。
他指着那同样一根根排列的路灯杆子问道:
“那就是夜里能供照亮整个地方的煤气灯?!”
他的忠臣伯内尔说:“是的……我已经安排人学习他们制取煤气的方法了,到时候我们的城里也会用它。”
“嗯……我们现在还能造出他们那种海船吗?”
他的忠臣伯内尔高兴地说:“是的!已经能造出三桅式的!只不过他们卖我们的帆布可真够贵的……但是比我们原有的好用。”
“可以不再用人划桨了?船速还加快了??”
“是的!他们的水手教会了我们的人怎样操帆……”
长腿爱德华一世也高兴了,这些东方人来这里一定没有恶意。
英格兰王国的地理条件特别适于航海,所以,优秀的新式海船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整个英格兰群岛四周都有北大西洋暖流,从不封冻,因此终年可以航行,而且海岸上还有不少海湾海港,中心部分离海洋不超过120公里,这就使英格兰王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利用海运。
另外,环绕英格兰群岛的潮汐可以使各河流的下游有数米的涨落,这样,就会使大海船可以沿河随潮上达几十公里远!
若是使用了东方的那种三桅式海船甚至可以上达百公里之远!
不过,有些海岸地势陡峭,会使海路运输受海潮影响,这都很正常。
英格兰王国较大的河流有伦敦河、塞文河等。
伦敦河全程长三百多公里,其中大部分可以直接完成江海联航……在伦敦城附近,河水宽度可达二百到二百五十米,临海的河口处则宽达十六公里。
由于海水上升,淹没河流下游地段,致使许多河流的河口均形成广阔的喇叭形三角湾,潮水涨落幅度很大,海潮可经过海湾及河口三角湾深入内地。
因此,远离海岸88公里的伦敦城以及其他许多距海较远的港口,一般的海船均可自由出入。
当然,这些都是小二总督亲自掌握的数据。
长腿爱德华一世则高兴的是,如果借助最高潮,他们就可以让东方的那种五桅式海船直达伦敦港,这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商贸上,都对英格兰王国用处甚大!
能造出他们的三桅式海船,那么造出五桅式的也不远了……而这一切只不过可以用煤炭换回来的。
王后艾琳娜和她的侍女很快就被这里的商铺迷上了。
好多商铺里摆着价格昂贵的东方丝绸,五颜六色,图案美丽,富有东方的神秘特色!
它们一捆捆随随便便地摆在柜台上,就像英格兰商人卖呢绒或是麻布一样……仿佛它们只不过是普通商货。
英格兰王国天气突出的特点就是多阴云雨雾,日照不足,尤其是夏季低温、潮湿。
这对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宜于发展畜牧业,而种植谷物却易受涝灾,所以在大部分地区,谷物的产量较低,而且生产不如发展畜牧业的收入来的稳定。
所以,长期以来,英格兰王国的养羊业就十分发达,一直是欧洲主要的羊毛产地,这就为毛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就在现在,他们的呢绒可以说是欧洲地区产量最高和质量最好的商货。
同时,他们这样的天气还有利于亚麻等植物生长,所以,麻布也是这里的主要产出。
但是……它们和来自东方的丝绸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尽管东方的丝绸在这几年陆陆续续地增多,已经不是令人发指的天价了,但是,仍然昂贵之极。
王后艾琳娜和她的侍女小心地抚摸着那光滑的丝绸,一起欣喜地评价着颜色和花纹……长腿爱德华一世乐呵呵地在离她三米远的地方看她挑选。
如果她真心喜欢,可以都买下来。
售卖丝绸的东方年轻人明显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并没有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只是礼貌地站在那里,微笑着看王后艾琳娜挑选……想必他还不太会说英格兰话。
王后艾琳娜选了又选,最后只挑出了两捆……那两个侍女如同各自捧个孩子一样把它们捧在怀里。
长腿爱德华一世小声说:“多买一些吧……每样都来一捆?”
“不,不!这两捆就要我们四百个银币……现在英格兰王国更需要银币……”
噢,我的王后。
长腿爱德华一世看了一眼他的忠臣,好吧,我们先去谈一谈贷款吧。
他示意跟随自己的男侍卫也去陪伴王后逛街……在这里,他与伯内尔不需要别人保护,这是他的王国。
王后艾琳娜随后还去了瓷器铺,去了香水铺。
直到在棉麻布铺里,她才敢多买了一些花式和颜色好看的棉麻布和棉布。
价钱仍然有些贵,但是远比丝绸和瓷器、香水便宜了。
英格兰王国的天气同样不适合棉花的生长……他们先前的棉布一般都是从埃及贩卖来,但是远远没有来自东方的棉布质量与颜色、花样好……也算是奢侈品了。
长腿爱德华一世与内伯尔都是身着便装,一般的平民没有能认出他们来的……他们乘坐的马车都没有带王室的徽章。
他们就像英格兰的普通贵族那样悠悠然然地走进了新东方钱行。
接待他们的竟然是一个法兰西年轻人!
伯内尔似乎记得上次接待他的是一个热那亚中年人……于是他询问了一下。
那个法兰西年轻人轻快地用法语说,那个热那亚中年人由接待员升职为经理,去热那亚地区负责开办分行了。
长腿爱德华一世则打量了一下这间宽敞的商铺,他很吃惊于商铺的窗户好像是镶了一种透明的玻璃,外面的寒风进不来,而阳光却顺利地照射进来。
屋内的墙壁雪白,也许是涂了石灰……四周还摆设着奇怪而实用的家具。
他如同伯内尔一样,在那个年轻的法兰西人的礼让下,坐在了一种长长的软软的椅子上。
长椅子前还摆了个四四方方的小桌子,上面摆着漂亮的瓷器花瓶……花瓶里插着这个季节少见的鲜花。
那个年轻的法兰西人问了一句什么,伯内尔直接回答了。
结果不一会儿,有个黑人女子端上来了咖啡壶和两个杯子,还有一罐白糖,放到了那个小桌子上。
长腿爱德华一世喝过所谓的咖啡,味道有些苦,就像那个东方神医让他喝的药汤……不加白糖根本喝不下呢。
王后艾琳娜听说它能让人高兴起来,所以专门让人买的。
长腿爱德华一世专心加了几匙白糖,他的耳朵却认真地听着他的忠臣伯内尔与那个法兰西年轻人的交谈。
这个时空,一般的贵族和商人都会说多种语言。
法语对长腿爱德华来说,就像母语一样了。
与南宋同行 第三百零四章 让人惊喜的报告
长腿爱德华一世的忠臣伯内尔向那个法兰西的年轻人提到了自己有一大片煤矿,想以此为抵押来贷款。
长腿爱德华一世看到那个法兰西的年轻人眼睛都亮了!
他急着追问地理位置在哪里,是否有地契证明煤矿的所有权,能否允许新东方钱行派出专业的技术人员去确定。
呵呵,年轻人,你的急切暴露了你的根底!
长腿爱德华一世不动声色的品着咖啡,第一次感觉味道真好……他太相信忠臣伯内尔的能力了。
果然,伯内尔与他绕起了圈子,不一会儿就探听到他们的银库里竟然存放着相当多的金币和银币,总价他估算能超过两万磅!
我的上帝啊,这是一个富可敌国的银行……圣殿士伦敦分团的银行和他们比起来可远远不如了,如果他说的全是真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