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这个话吓人了,船长们都带着水手开始冲刷清洗。
万士达还真错怪人家市舶司的人了,这还是找的品相良好的海船。
寻常官船嘛,一般能浮起来就不错了。
万士达看到他们都是采用了能够根据风向和风力大小进行升降旋转调节的平式梯形斜帆,便断定这帮子水手们大概会用“之”字形前进的调帆方法,可以在任何风向下航行。
细细一询问水手,果然如此。
但是有些船帆也是破破烂烂了,不行马上换!
这个船长们则高兴了,平常时找修舶所要求修补时太费劲,这一下子好,连带着索具,能换成新的都换了。
在航海技术方面,这个时期也有很大的进步。
沈括发现地磁偏角后,水浮磁针得以应用到船舶导航中。
进入南宋以后,船工们将水浮磁针与带有方位标志的部件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仪器,即后来所称的“罗盘”,开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新纪元。
此后,罗盘随着商船队传入阿拉伯地区及欧洲国家,有力的推动了西方航海。
但是,他们的罗盘和万士达所带的专业航海用指南针比,不要提了。
这个时空,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会用六分仪。
所以,大家一起出海基本没有问题的。
宋子强倒是不在意大家一起出海。
他轻松地说:“风帆船嘛,不会一下子扣过来的,如果真有啥意外,只要能有个几秒钟的准备时间,大家都能穿越回去了。”
当然,大家会在一条船上的。
按照他们的要求,大宋政府还提供了三千厢兵。
也都是符合他们的条件:都是些会从事农活的人员。
至于他们挑选的其它的工匠,也都一一得到了满足。
这些人,都交给了吴大鹏去整合,这家伙喜欢管人的工作。
后来张国安也去帮忙了。
万士达、宋子强和王德发就开始改装他们已经挑选出的旗舰,就是那条能有二百吨位的三桅大海船。
他们在海船的左右两舷上装了四架床弩。这个时候,一直陪同着他们的法可提辖终于明白了,所谓滑轮组的省力作用。
两个半大的小子就能把拇指粗细的牛筋扳到位置上!
这原本是需要两个壮年才能做到的。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看着人家来来回回地忙着,没有好意思问,自己回去反复试着做吧,反正他看得明白。
接着,那个法可提辖又明白了那些铁管子的用处,原来他们是在做突火枪啊……但是太细了吧,只能装少许的火药,怕是只会冒烟了。
六个时空走私者,早早地指挥着一群半大小子,把他们自己的东西,都搬上了那条最大的船。
他们还让人在那船头的两侧舷处画上了“001”,表明这是这支船队的旗舰,当然,200吨的吨位,在这个时空还是可能称之为舰的。
他们就在船上开始组装鲁密火绳枪,法可提辖也就在旁边观察。
只为了放出一股烟来,至于花费这样大的精力吗?
王德发看到他身上的官服还是原先的样子,知道上次他急三火四地弄到四轮/大马车的转向架,好像没有人看重。
王德发和大家商议了一下,提出让这个法可提辖再献上鲁密火绳枪吧。
大家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他们本来想等着自己发展起来,卖给他们的,但是,感觉这个鲁密火绳枪的结构也太简单了,凭借大宋的工匠水平,他们完全可以模仿出来。
这个是有根据的,先前他们在兵器所里让那些工匠打制时,发现他们并不费事的就打制出来了,而且各方面的尺寸还都算合格。
再说了,长木匠,短铁匠,有些部件差不多就行,他们有大中小型的挫刀。
王德发拿着一杆组装好的鲁密火绳枪,对着一头雾水的法可提辖说:“这东西叫火绳枪……在殷地安国,我们是用来打猎的……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的你有火绳枪,所以,打人也可以。”
法可提辖无声地笑了,这个人真会开玩笑……
一直在旁边跃跃欲试的胡镇北铁匠说:“某是一个有才华的铁匠,莫不如让某来教他吧……”
好啊,这个胡镇北铁匠好为人师,正好省了自己的事情。
王德发让他们上岸去找个偏僻的试枪。
胡镇北铁匠说:“给某一盒火柴吧……”
“不给,你有打火石和火绒!”
好吧,小气样子吧,胡镇北铁匠带着法可提辖上岸找地方去了。
他们则开始给船头装上捕鲸炮。
把船头的底座加厚了一下,铆结实一点就行了,又不是指望着它来拖住鲸鱼,他们会用绳索加木浮桶来对付鲸鱼的。
捕鲸炮的炮身是铸造的,这个他们也亲自指导过,不用太厚,能把捕鲸炮杆打出二三十米就成了。
就鲸鱼的视力来说,大一点的,一般来说,它们在水面都看不到自己的尾巴那么远。
等他们装置完事了之后,胡镇北铁匠和法可铁匠回来了,从他们两人脸上的黑灰看,他们都放过枪了,而且还不只一次。
法可提辖手舞足蹈地说:“某明白了,若是藏在隐密之处,或是处于城头,在那敌人上前之时,一枪打去,对方必死无疑!
哈哈,某明白了!”
屁,你明白个啥?!
王德发微笑地递给了他一包火药。
这是张国安配制的颗粒型的,不是大宋版的粉尘式黑火/药。
法可提辖又笑了,小样的,牙还挺白。
“送给某一杆火绳枪吧……”
“不给,你回去找给我们打造过工匠再打造去!”
好吧,小气样子吧,法可提辖转身就要去兵器所。
王德发想了想说:“你知道如何加工铅弹嘛?”
“知道,胡铁匠真有才华,他告诉过某了……”
王德发想了想说:“你知道如何加工火药吗?”
“知道,胡铁匠真有才华,他告诉过某了……”
“你会控制温度?”
“……”
“算了,法可提辖,你去反复试吧……”
工业温度计是易损件,可不能给你,自己去试吧,要是你能想到火炮也行。
“等一下,你别急着走!你知道如何让上级看重吗?”
“……”
;





与南宋同行 第八十九章 历史会记住你的
王德发以过来人的经验,耐心地对法可提辖说:“你看,这么多天了,你献出的转向架都没有引起你上级领导的重视,你再献出火绳枪也会一样没有用处……他们根本不是做实事的干部!”
“……”
“不如这样,你跳过他们,直接投向贾平章贾似道门下。
投靠是一门学问啊,这一来,他现在需要年轻人当他的帮手,二来,这两样东西也都会大有用处的。你们两上都能得到业绩,这叫双赢。”
王德发的话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火绳枪的作用不必多说了,那个四轮转向架的用处太大了。
大宋在这个时期军事物资是不算缺少的,但是常常会出现在后方,物资堆积如山,而前线却紧缺的情况,运力不够……所以,本来可以解决一定问题的办法竟然卡住了,怎么办?跳过去!
去投向同样需要业绩的人门下!
但是那个法可提辖却说:“贾平章推行那公田法扰民甚重……”
王德发听了后,差点笑喷了,我靠,你一个凤凰男也跟着高层既得利益者们起哄?!
人家反对公田法,那叫装逼;你也跟着反对,那叫傻逼!
王德发还是耐心地教导着这个凤凰男出身的官场初哥,说:“那你说说,现在谁能站出来解决问题?还能有什么办法好呢?”
“……任用贤能,劝农耕,务蚕织……”
又都全是空话虚话,王德发不想听下去了,说:“得了,你这些办法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能让大宋马上解决财政问题?这一刀砍向富人集团,总比砍向老百姓好!”
“……”
“你别跟着人云亦云,小伙子,要动一动自己的脑子……最受损失的人是谁,他们为什么反对,为什么会用极端的个别现象来掩盖基本盘问题?
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让大部分人受益,还是让小部分人受益的决定,这都是基本常识,你要认真想,不要盯着个人的人品问题,不要只想着下半身的问题……我见过比这更狠地抹黑别人的办法……”
“……”
王德发摆了摆手,又说:“算了,给你一个机会,你打制出火绳枪来后,我让你直接去献给贾平章贾似道……”
法可提辖一时无语,他似乎听明白了什么,又似乎糊涂了,有些词语他听不明白,但是有些还真有道理。
人的经历,决定人看问题的高度。
王德发不是一个成功者,但是他的经历可以当法可提辖官场上的老师了。
六名时空穿越者现在需要贾平章贾似道的大力支持,他们同时也想支持他,双赢呗。
当然,他们也知道没有他们的帮助,人家老贾也能挺十年。
万士达看着物资准备的加速,高兴地说:“大宋政府的配合态度真好,都不好意思了,等着到时候救他们一把吧。”
这个计划又要变!
宋子强当时就火了,说:“有病啊,当个**圣母啊,整个社会都坏掉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下次再回来咱就是享受年轻,好好把流求这个地方开发出来才是正道,那个啥,给他们一点回报就行了,别想多了……”
最了解他的还是吴大鹏,他说:“你这个家伙,只要别乱跳脚骂,我们保证让你发大财,家里全摆着吨级的现金。”
宋子强乐了,说:“妈蛋的,我哪里有那么病态?就想过上好日罢了,哈哈。”
其他人都以目示意。
这个家伙,是真正热爱金钱的人啊。
但是宋子强就是这样保持本色,大家也都只能接受。
吴大鹏慢慢接收着那三千厢兵,他们陆续从周边的州府赶来。
他们其实就是失地、失业的人士,还有一些犯罪分子。
在大宋时代,失地了,失业了请别担心。
这样的人还有一个比较另类的很容易的再就业机会,那就是参军。
由于大宋时代实行的是募兵制,所以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时期的屯驻军等,一般都采用常年招募的办法募集兵员,随到随要,多多益善。
比如所谓的“流民入厢”就是宋朝的一个特定政策。
每逢各地发生重大灾害时,大宋政府就将流民中身强力壮的人挑选出来,编入厢军,供给他们简单的食物、微薄俸禄或者没有俸禄,让他们服役或劳作,借此将流民中的“祸乱之源”全部掌握在手中。
然而,这样的厢兵实际上是奴隶待遇,他们辛苦完成各种劳役,甚至被官员当家奴,所获收入仅仅是养活家人的口粮。
于是,厢兵常会发生大规模逃亡。
尤以大家族出生的人为甚。他们接受的教育多,手眼活泛,所以不甘心沦为奴隶,有时甚至鼓动全军逃亡。
逃跑的厢军被抓回来,基本上是死路一条,要按军纪处理的,所以他们多数逃入山野间成为流贼。
而如果部下逃亡殆尽,主持厢丁迁移的“厢首”也会乘机逃亡,沦落成为大盗与恶贼。
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各种配军。
宋太祖在建国后创立折杖法,除了将徒刑减为与杖、笞刑一般,只需杖打即可赦免其罪,另将传统五刑中的流刑减轻里程数,但仍须服役。
这项改革是为了革除唐末以来的滥刑恶政,在效果上的确也减轻了犯罪负担,此外有鉴于折杖之后死刑与流刑间的差距过大,另外新增设一项刺配法作为贷死的恩赦,亦有助于减少死刑的宣判。
在宋代法制上便产生了“配军”制。
配军是编入军队的意思,让他们在厢军中当杂役,比如林冲所受的“配军”,去军料场当看守。
当然配军的名声不好听,贼配军,就是一句骂人的话。
总之,这其实是一种另类的维稳手段,或者也可以说是与广大百姓分享商业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是分配得少点,但好过没有。
一点也不给你分享,你不是也没有办法?
所以,这种算是救济也好,财富再分配也好,使得大宋政府的社会维稳工作与其它王朝比起来,好的多,可以看出他们的维稳功能还行。
但是,这样的兵能不能打仗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一批主要是州郡地方的杂役厢军。
他们平常的工作主要负责物品的生产及制造、仪队开路、守护皇陵、河道疏通、水陆运送、道路修护、堤防建造、牲畜畜养、修筑城池。
知临安府洪起畏把这些人安置到南校军场,责令在那里搭建帐篷,以俟出海。
吴大鹏招集来二十个厢首,准备先开一个小会,也好统一一下思想。
他抛出第一个议题就是,大家为什么要跟他出海三年。
当他讲到为了大宋梦,为了大宋转变国运后,他发现那帮子人始终是一脸的麻木,还有个别的打起了哈欠,不过态度上倒还是恭敬的。
为了这次会议,他现从市舶司那里要借一套官服,点名只要六品的。
临安的提举市舶当时请示了贾平章贾似道,得到了认可,此时正准备给他们一个“主殷地安国市舶”的名誉称号,六品嘛,也算是了,可以特事特办。
但是吴大鹏一时穿不进去,太小了,又匆匆找人仿制,还好不算难。
所以那些厢首们看他上去,吴大鹏就是一个高大壮实的文官。
吴大鹏当时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明白,这一招不好使呢。
他接着抛出第二个议题,出海三年后,他们能得到什么。
这时二十个厢首的表情马上变了,耳朵都要立起来了。
看到没,这人的自私本性不分时空的。
吴大鹏说:“尔等跟某三年后,言听计从者,一律奖赏万贯!”
天神!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吴大鹏说:“日常之中,按月给俸,每人二十贯!”
噢,真不少……
吴大鹏说:“那些杂役厢军,如果也是言听计从者,三年后一律奖赏千贯之资……”
天神!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要多少钱钞……
吴大鹏说:“日常之中,也是按月给傣,每人十贯!”
噢,真不少……
吴大鹏最后的总结性发言说的大概意思就是,只要跟着他们走,听他们的话,保证都能过上好日子,若是信的话,现在就发这个月的工资。
“信!如何能不信?但听主市舶安排……”
看看吧,崇拜金钱的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容易被收买。
当时,他们都乐呵呵地拿着发放的会子回去传达这次会议精神了。
在自认为对金钱社会比较了解的吴大鹏看来,底下的那些杂役厢兵们也一定是会满意。
果然,当吴大鹏主市舶穿着崭新的官服走在他们居住的帐篷营里时,那些杂役厢兵们对他那是完全的毕恭毕敬。
吴大鹏心里笑道,真不知道你们到了那荒岛上后,上哪里花费这些会子?到时候,我们就又会把它们挣回来了,你们信不信?
十几个船长,也被吴大鹏一一搞定,只要能用钱钞搞定事情就不是个事情。
当然,他现在无法能让他们保持忠诚,但是,只要能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忠诚这东西,有了更好,没有也无妨。
吴大鹏当上了这个无名而有实的主殷地安市舶后,其它五人便成了五大纲首。
这一队要商队不是商队,要军队不是军队的队伍算是成形了,有了基本的指挥结构。
当一切都准备差不多时,该出发了。
这个时候吴大鹏又被贾平章贾似道接见了。
吴大鹏乐呵呵地对法可提辖说:“你做好了选择?”
法可提辖默默地点点头,说:“正是。”
“你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历史会记住你的。”
“……”
;




与南宋同行 第九十章 大宋,我们够意思了
贾平章贾似道应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的要求,单独接见了他。
两个人在贾府的书房里展开了亲切的交谈。
在交谈中,贾平章贾似道表达了对此次为大宋祈福行动的殷切希望,盼望他们早日实现目标,顺利回归大宋,为转变大宋的国运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则表示,大宋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一名一直仰慕大宋文化的海外行商,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宋转变国运的事业付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书房中,双方的交谈非常融洽,整个会场的气氛非常好。
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感谢以贾平章贾似道以首的大宋政府领导们,对他们这次行动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宋的领导们能紧密的团结在以大宋官家为核心的周围,在各个领域中,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实现民富国强的终极目……
双方还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发表了看法,共同指责某些强盗集团在不具备合法性的条件下,组建了极权国家,并不断地用各种让人不齿的手法来挑衅邻国,破坏了这时难得的和平环境,对国际和平形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他们这样的对话实在是太多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吧。
当贾平章贾似道正大骂某个极权国家总耍流氓时,主殷地安国市舶吴大鹏忽然听到了一阵蛐蛐叫声……真的听到了,而且,这声音是从他身上传来的!
他来传呼了?
整个场面出现了平静……
贾似道听了这个叫声后,当时就乐了,他连忙伸手掏出一个玉盒,轻轻放置桌上,他笑着开口说:
“笑相寻,须将玉罐金笼拼,谩昕清音啭!
这蟋蟀将军想必是嫌怀中热了……蟋蟀者,如人才,暖则去郊;寒则近身……它会自己发出叫声来要求的,呵呵……”
吴大鹏心想,人人都能从自己的爱好中得到哲理啊,但是玩这个,你还真不一定是我的对手。
“平章所言极是,人才者,允其出声,然后才会从其声中判断中好坏优劣。不能专门挑那些只会发出好听声音的蟋蟀,未必会是良虫,应该以其真实的才华论之……”
“嗯,甚有道理……唧焉啾焉,扬清音之悠悠;喓喓嘒嘒,敷素韵之缤缤。有些蟋蟀虽然声音动听,但是,确实不是良虫,或可起名为叫喜虫,呵呵。
吴大商精通蟋蟀否?”
吴大鹏谦虚地说:“在下只略通一些,也只会看蟋蟀的形状……”
贾似道五十多岁的人了,长得还有模有样,就是那一字胡子有些怪怪的,蛮有趣……现在正乐得一翘一翘的。
贾似道眉飞色舞地说:“说说看……”
“那身形与河蟹相似的最为厉害!”
“啊呀,吴大商也是行家里手啊!有言道:蛩身弓起如河蟹,不拘五色或麻头。任人观看则不怕,此是名虫何处求。
呵呵,老夫这蟋蟀将军正是名叫河蟹将军……来来,请观之……”
然后两人头碰头,品评了一下一头青黑色的蟹形蟋蟀,用芊草棍轻轻拔动它,又引出它得意的叫声来了。
两人又讲了一点关于蟋蟀的饮食与喂养方才尽兴。
不怕领导有官威,就怕领导有爱好。
大家这样一聊天,整个场面更加和谐了。
贾似道有时也有些恍惚,这个年轻的后生,怎的感觉这般老练?
殷地安国真是不简单啊……
吴大鹏瞅准机会,又献策说:“殷地安国有一种物产,名为罂粟,以果喂之,必使蟋蟀发出能有十倍于先前的力量……”
贾似道吃惊了一下,竟有这样的物件!
但是又想了想说:“那物件也可能会害了虫儿……能再战否?”
“不能,一次性力竭则死……”
“果然,养育蟋蟀,不能行投机取巧之事!”
妈蛋的,你这是说谁呢?!
吴大鹏不喜欢听了,他忙转移话题说:“平章,我带来一个人,堪当大才,可鉴之?”
“好说,好说!”
关系熟悉了一些就是好,吴大鹏的脸上看不出有丝毫生气。
这时,法可提辖见了贾平章贾似道竟然还有些紧张了。
但是贾平章贾似道先前和吴大鹏谈得入港,心情愉快,满脸带笑,这也让他轻松了一些。
贾平章贾似道轻捻着一字胡,说;“你说的这个殷地安国火绳枪?可比得上突火枪?”
法可提辖拱手作揖道:“强上百倍,可于万人之中,取上将军性命!”
贾平章贾似道捻胡子的动作一下子停了,眼睛都瞪起来了!
“果真!”
这眼睛是瞪向吴大鹏的,向他求证来了,因为带着殷地安国名字,不是他们的物件,又是谁的?!
吴大鹏本来想走了,但是他看着书房墙上挂着的各种字画,口水都流出来了。
这要是都拿走了……他还正琢磨着怎么也要带走一两幅,不能白来啊。
1...4243444546...3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