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等到我儿子继位,那小子自然会给你安排椅子的。”
那位雄猜暴烈的君主如是说道。
果然,自己在明堂宫中有了座位,然而明堂宫最高处坐着的人,却并不是神皇帝意中选定的对象,不过幸好这位广陵郡王做得更好,比神皇帝选中的楚王要好得多。
胸膛里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着,这个瞬间李旭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因为心脏病一阵剧痛就这么倒在明堂宫里。
“韩谦之,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旭原本以为那个国子监博士只是随随便便骂一骂而已,没有想到今天的朝堂上,此人竟然直接向自己发难,近乎是指着鼻子痛骂自己。
佞佛、失德、贪吝、横暴、不孝,这五宗罪让李旭感觉一团烈火在灼伤自己着肝木的元气。
拜漠北胡僧为师,厚赏少林寺诸僧,此谓之佞佛。
查封京中良民资财,严刑峻法以吓百姓,称之为失德。
派遣佞幸之臣分赴河南等地搜刮财富,可称之贪吝。
派酷吏大兴牢狱,滥杀摩尼教徒,此谓之横暴。
至于不孝,这位韩谦之倒是明智的没有拿软禁文太后说事,而是表示皇帝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太后实在是太晚了。
应该早点,譬如自己刚刚即位,文太后还执政的时候。
“臣之所言,都是为了陛下。”
国子监的四门博士韩谦之跪在阶下,他这样品秩不过从七品上的官员,如果不是因为皇帝的暴怒,绝不会获得这么多人的注视。
“为了朕?”李旭看着跪在下面的年轻官员。
我一个人被监管在乾清宫的时候,看不见你们为了我奔走。
文氏的党羽清除陆贽剑指我项上人头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摩尼教徒在白玉京中乱砍滥杀的时候,你们又在何处?
现在吃饱了喝足了,开始提点我佞佛、贪吝、不孝了。
“陛下如今亲政,天下人皆翘首以盼,望陛下行仁政……”
“韩博士,你以为的仁政是什么?”
胸口里的怒火渐渐消去,李旭知道自己平日里养气的功夫终于起了效果,自己竟然有心情听韩谦之将他的话慢慢讲完。
“轻徭薄赋以劝农桑,不求边功以减甲兵,裁撤冗官以节国用……”
韩谦之侃侃而谈,将他理想中的治理手段一一向皇帝说明。
而李旭根本无心听下去了。
轻徭薄赋,好,白玉京中人口接近百万,这些人的嘴巴大多依赖朝廷的漕运才能支持,如果轻徭薄赋那就只有停漕运,漕运一停,光靠商贾贩卖来的粮食,那个粮价这白玉京中便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要饿死。
至于不求边功,的确不该穷兵黩武,可你不求打人家不代表人家就不会过来串门,回鹘人和吐蕃人一北一西都堵到门口了还谈什么铸剑为犁。
至于裁撤冗官,裁谁?裁掉国子监四门博士,你滚回家吃老米吧。
韩谦之的声音抑扬顿挫,李旭看着下面的官员颇以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可见此人的确颇有文采。
可文采和为官是两回事,李旭昨夜就让李德裕找来了这个韩谦之的具体资料。
此人之前屡试不第,曾经在几个藩镇的幕府之中任职,颇有文名,最近才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出任四门博士。
任职没多久就给韩岗送去好几封信阐述他为政的得失提出建议,可以说是个相当单纯的儒生。
李旭以前经常想为何很多著名的大诗人和文学家没有当上高官,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这些人要是出任宰执多半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敢言直谏。”憋了好久,李旭吐出四个字来,虽然自己心中实在是想将这位韩先生开除回家让他去当他的文学家,不过面子上还要摆出一副“寡人受教了”的样子。
“很好。”李旭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亲自走到台阶上将这位韩先生从地上拉起来。
如果换做李旭的其他同行,这位韩先生会有不同的命运。
换成汉高祖,韩先生的帽子多半会有一股尿骚味。
换做汉武帝,韩先生多半要顶盔掼甲去戍守北方,然后被敌人砍了脑袋。
换成宋真宗,韩先生多半要荒废一生的时间去编书。
要是明太祖,韩先生可能会被朱元璋当成天下读书种子留给孙子用。
换成清朝随便哪一位……大概还没有当上官就牵连到文字狱里被砍了。
“很好,朕受教了。”李旭用力将这位韩先生扶起,他看到了这位官员的眼眶中充满了泪水,显然他自己至少是被自己的牺牲精神所感动。
“能有先生这样的博士,是国家之福。”
李旭还有其他可以学习的人,有一位伟人说过不能搞关门主义。道路并不是一直都是笔直的,班底也不必过度苛求纯粹。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将力量放在当前的主要矛盾上。
一个搞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文臣没必要为此大动干戈。
话你随便说,该赚的钱我一个铜板都不还。
“广开言路本来便是我朝为政之根本。韩相与裴相以为该如何奖掖韩博士?”李旭一只手搀着韩谦之,虽然心里十分不爽,不过他更清楚如何将这件事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进行引导。
“陛下可以下诏请文臣七品以上,武臣五品以上就大政得失上书,免他们越职言事之责。”韩岗出言暗刺了一下韩谦之。“至于韩博士,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不如请他赴一州县任实职。”
“城门郎或者白玉京市令?”裴度忽然出言打断:“老令公,四门博士清贵显要,不宜出外啊。”
真坏,李旭赞赏地看了一眼裴度,感觉自己出了一口气。
四门博士是七品官,城门郎和市令都是六品,城门郎共有四人负责白玉京四个方向各门的开启和封闭,而市令则是负责京中市场秩序的官员。
比起国子监的四门博士,这两个都是事情多,责任重的辛苦活,很难干好不说,还极容易出现纰漏。
让韩谦之担任这个官看着是升职,实际上是丢去基层吃苦了。
“裴相说的是,是老夫想错了。就让韩博士出任白玉京市令吧。”韩岗眉毛一挑。
昨夜皇帝因为韩谦之的上书雷霆大怒并不能算是什么新闻,既然裴度要为皇帝出气,韩相也乐得顺水推舟。
“韩先生勉为其难,好好做。”李旭满意地看着韩谦之脸上不自然的表情。
“微臣谢过陛下。”韩谦之又一次跪倒在地。
李旭满意的点点头,他想到了一项新政策,这个韩谦之正好可以去做推手。
骨鲠之臣也有他的用处。
朝会结束之后,李旭坐在政事堂之中,左手是韩岗、裴度,右手是程奇力,对坐在政事堂中饮茶。
这里才是真正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比如有一个真正的狠角色要商议如何对付。
“神策军甲士两千,天威军甲士一千均已入宫,清凉殿附近再设有五百伏弩。”程奇力呷了一口茶:“陛下内穿软甲,老奴侍立一旁,应该可保万全。”
比起那个四门博士,今天的重头戏是召见岳顾寒。
摩尼教乱后,承天剑客岳顾寒终于要入宫了。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二十七节 顾寒
面对天下第一的剑客,要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这不是个简单地话题。
但是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根本不可能做到。
“程中尉,贴身软甲就能挡住承天剑客一剑吗?”裴度今年五十二岁,正在一生中黄金年华的末尾,头发虽然灰白,不过精神依旧饱满,比起韩岗的暮气,程奇力的阴沉,裴度无疑是政事堂中最有活力的一位。
“还有我在嘛。”程奇力叹息一声:“我好歹也是宫中第二高手。”
“裴某人还是大虞剑圣裴行俭的族人,你上次和人交手是什么时候了?更何况那是岳顾寒”
裴度和程奇力都是神皇帝时代筚路蓝缕过来的老人,彼此十分熟悉,开起玩笑来也放得开。
“陛下,我看了京兆府、枢密院以及提点刑狱使司各自汇总的记录。”裴度调整一下语气,他看着李旭接着说道:“岳顾寒斩杀俾路托萨那一剑,根据当时在场人员的口供,他和摩尼教宗之间的距离有三十步、五十步、百步等等说法。即便是按照最近的三十步算,陛下与岳顾寒只要过了三十步,陛下的安危便不能保证。”
李旭摇了摇头,面对岳顾寒这样的高手,不要说三十步,便是一百步难道就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吗?所以他干脆便决定赌一赌,有些风险值得去冒一下。
“当年江湖上评定三圣七宗,对岳顾寒的评价并不高,排名比较靠后,谁能想到竟然有这样的本领。”韩岗的眼睛在皇帝、裴度、程奇力身上一一扫过。
“这样的高手,隐居于闹市之中十几年不过问江湖事,弃小不取,必有大图。”
江湖人言,手持利刃,杀心自起。岳顾寒拿着天底下最锋利的一柄剑躲在白玉京中不问世事,那么他所求的东西绝不是什么剑术称雄,天下第一那么简单。
“一个人,只有知其由来,才能知道他要往何处去。”韩岗抚摸着自己胸口的花白胡子,他坚定沉稳地声音提醒着政事堂中的每一个人,谁才是为这个王朝遮风挡雨的掌舵人。
“陛下,要细说承天剑客的来由脉络,裴相和程中尉或许记不得许多,但是老臣却明白,早先江湖中并没有岳顾寒这么一个人物。”
裴度和程奇力对视一眼,他们身上都有太多神皇帝时代的标签,这也是他们和韩岗最大的区别。
“江湖中讲究一个传承,少年成名的高手,如果不是出身名门大派,那么就是有高人传功亦或者别有奇遇。要说这位岳先生,他刚刚成名之时,正好是微臣出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韩岗缓缓讲述着他与岳顾寒之间的渊源。
淮南节度使的治所便在扬州,其管辖的淮南之地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
“当时太平道的教主叫做林宗之,他们太平道信奉中黄太乙,自后汉起就总是想举事作乱,但历朝历代都没有成功过,这个林宗之认为淮南是朝廷财赋与漕运所仰赖的地方,若是能够全取淮南,便能够改朝换代。”
太平道之乱,李旭是记得的,那个时候正好是神皇帝即将即位的当口,韩岗在白玉京中并不得意,从宰执的位置上被人挤了下来,太平道在淮南作乱,地方上乱的不行。
于是就派韩岗出外作了淮南节度使,与其说是派他去平乱,不如说是让他去那里他是被摩尼佛召走了。”
“渤海国在背后操纵?”程奇力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过他很快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渤海国要是有一手培养出一个七宗之首一手弄个摩尼教宗的本事,早就一统天下了。
“当然不是渤海国,微臣便起了好奇之心,接着俾路托萨,微臣猜测岳顾寒是白玉京中人,再仔细一查,白玉京中有一个恶少叫做岳七,正好也是一个月前失踪的,现在也下落不明。”
韩岗将岳顾寒的身世解释了一遍,然后接着说道。
“后来岳顾寒剑试天下,挑遍天下用剑的好手,江湖人便说他的武功是走了大运得了隐世的绝代高人赏识,将他培养成了这样一位高手。”
“可实际上却和他当年的失踪有关,与俾路托萨有关?”李旭抚摸着椅子把手上的龙形花纹,不经意间散发的赤地真气挫出许多木屑。
“陛下,我们是朝廷,朝廷所做的便是外抗胡蛮,内平乱寇,兴修水利,赈济灾民,道路安宁,海晏河清。那些江湖人有多复杂,不必过度深究。”韩岗抚须道:“不管岳顾寒与俾路托萨有怎样的奇遇,他们后来一个本本分分的做摩尼教的教宗,一个隐居白玉京中不问世事,微臣以为他们大概是道圣一般的人物。”
“道圣?”
“他们所求的东西多半不是人世间的功名利禄。”
李旭皱起眉头,韩岗林林总总说了这么一大堆,他越发听不懂这位中书令到底在讲什么。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韩岗若有深意的笑道:“一个高手,财帛不动心,女色不动性,功名利禄视若尘土,我看他是要成仙。”
成仙?
韩岗此言一出,不只是李旭,便是裴度和程奇力也都笑出声来,不过笑着笑着,他们三人便都笑不出来了。
“将兵甲尽数去了,程中尉,来的既然是神仙,就不必弄这些手腕了。”李旭长叹一声。“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神仙,他所求的到底又是什么了。”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二十八节 论剑
岳顾寒穿着一袭棉袍,踩着草鞋跟在以为内侍身后亦步亦趋地走入宫城之中。
领路的内侍并不会武功,连江湖上的事知道的也少,他只知道今天要领一位得罪不起的贵人入宫,不由得呼吸有些急促。
跟在内侍身后的岳顾寒不满意地吐出一口气,自己一向以“不动心”自矜,今日竟然一时之间情难自禁,竟然和少年人一样有些激动。
走出那一步的契机似乎真的到了。
他的眼睛瞥过宫殿屋,任何世俗的权柄都太过脆弱可笑。
“老黄,给岳先生和朕备茶。”李旭当先坐下挥了挥手,早有一旁准备好的内侍将茶水和各色小吃一股脑的端上来将那小方几布置的满满当当。
“岳先生尝尝这茶,这是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吉甫给朕送来的蒙顶甘露。”李旭亲自端起白润如乳的茶壶将沏好的茶水倒入岳顾寒面前的茶杯里。
“世人偏好煎茶,朕独爱泡茶,岳先生尝一尝这泡出来的茶是个什么滋味。”
皇帝亲自倒茶,岳顾寒也不客气,坐在那里端起茶杯饮了一口,下一句话一出口就让李旭端着茶壶的手抖了一下。
“陛下的武功十分奇特,真气不存于丹田之中,反而蕴化于周身各处。”岳顾寒一边品茶一边道:“那罗延大师的本事,草民也有所耳闻。鱼辅国大将军的手段,草民也曾见识过,不过他们都不是能创出这样绝学的旷世逸才。”
岳顾寒虽然口口声声自称草民,然而天下间又有谁敢将这位承天剑宗视为草芥?
“我这路功夫叫做十三太保横练金钟罩,功成之后可以刀枪不入、水火不侵,除了降龙十八掌外,没有什么功夫能破我的护身罡气。”李旭决定顺手再挖一个坑给江湖人士。
“创出这门功夫的武林前辈对于真气的了解真是厉害。”岳顾寒饮着茶水。“陛下文武兼济,我想天下太平为时不远了。”
“那便多谢岳先生吉言了。”李旭决定把话题往刺杀吐蕃赞普上引导。“岳先生在长街之上斩杀摩尼教宗,救白玉京百姓于水火之中。当的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朕已经和政事堂议定,因先生的功劳封爵为华阴县伯,食邑三百户。”
直接授予岳顾寒官职并不合适,因为文官惯例需要考试,而让岳顾寒出任武职,那大家以后都不要睡好觉了。李旭在和韩岗、裴度等人商量之后决定用爵位来笼络岳顾寒。
虞朝现在颇有名爵泛滥的意思,跋扈的节度使们运气好的能被封为郡王,而宰执们也有国公可做。虽然爵位只能降等承袭三代,不过毕竟还是让大家趋之若鹜。
先用一个开国县伯试探一下岳顾寒的胃口,然后再慢慢操作也不迟。
“如此,草民就先谢过陛下了。”岳顾寒点了点头,竟然完全应承了下来。
这和李旭构思的剧本里完全不一样,按道理岳顾寒应该拒绝啊,堂堂承天剑客在闹市之中隐居十几年,区区一个开国县伯就给打发了?不是说好了要成仙吗?
“岳先生与国有大功,岳先生有什么所思所求只管提出来,但凡是朕能做到的,一定办到。”李旭只好继续开口为承天剑宗画大饼,现在这个岳顾寒到底想要什么,自己是一点都看不清了。
“草民想问一句陛下,陛下以为武功是什么?”
岳顾寒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如炬地看着皇帝,等待着李旭的回答,似乎这个回答非常重要。
这个问题,李旭想着,他记得鱼辅国也问过自己。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二十九节 论剑(2)
“韩非子曾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之所以这么讲,我认为是说掌握这两种技能的人都是可以影响他人的强者。”
文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一个家庭的习惯,一个社会的秩序。李旭之所以能舒舒服服的躺在清凉殿里睡觉,那便是因为儒家学说深入人心,所有人都觉得皇帝天然的处在秩序的最高点。
而武则代表了最强的暴力,皇帝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任何一个家族,之所以李旭和大虞仍然代表了天命,只是因为天下间最强的武为这种神圣性提供了加持。
“对朕而言,武功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朕相信早晚有一天,天下人都会学习武功,利用武功……”李旭一直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朕以为要做到天下大同,就要实现人人有功练。”
“人人有功练?”岳顾寒听着李旭的口号,感觉哪里似乎不对头的样子。抡锄头的农民,放羊的羊倌也要练武功的世界,岳顾寒想象不出来。
“岳先生想过当皇帝吗?”李旭忽然问道。
皇帝超过常规的提问让岳顾寒后背上寒毛都立了起来,他实在不清楚李旭问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发现皇帝比他想象中要有趣得多。
“我一直都在想,武功这么厉害,史书上的高手都能力敌千军,就是大虞的太祖当年也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李旭接着对岳顾寒说道:“先生问我武功是什么,这个问题鱼公公也问过我,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答案,所以没有答好。”
“现在朕明白了,武功就是权力。”李旭端起茶杯:“有武功的人比起不会武功的自然就会更有权力。”
“武功天下第一的人就是天下权力最大的人吗?”岳顾寒忽然问道。
“权力的来源有很多,武功只是其中一项而已。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富豪可以雇佣高手担任他的护卫,可以收买刺客为他杀人,他的财富就是他的权力,官员也是一样。”李旭接着说道:“我看史书上说西楚霸王武功极高,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但是他不能安抚关中的百姓,也不能任用身边的贤能,就是盟友也往往最后反目,最终汉高祖短短四年间就将他消灭。可见武功也不过是权力的一种。”
“练武功不能辟谷,是人就要吃饭,要吃饭就要耕田,要耕田就需要农具、牲畜,就需要兴修水利,所以才有朝廷的存在。”李旭看着岳顾寒:“朝廷会征发徭役兴修水利,会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天下权力最大的人就是百姓。”李旭忽然有了谈兴,将自己的心底话一股脑得向岳顾寒说出来:“作为个体,百姓的力量太弱小了,奸商可以盘剥他们,豪侠可以欺辱他们,官吏可以驱使他们。但是作为一个集体,他们就是天底下力量最大的人,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改朝换代也不过就是瞬息之间。”
“所以只要能获得百姓的支持,就能无往不利。”李旭接着说道:“试想这样一个集体,都能够修炼武功,那么这个天下权力最大的人会变强到什么地步?”
这个皇帝让岳顾寒看不清楚,他来清凉殿是带着目的来的,然而皇帝的表现却令他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皇帝是否是帮助他完成自己目标的最佳人选。
“岳先生的剑,朕虽然没有见过,但是想来现在天下第一非岳先生莫属。”李旭发现自己讲得太多了,并不适合将这些心底话向岳顾寒讲出来。
“以岳先生的剑法,能不能凭空斩出一粒粟米呢?”
“不能。”
“天下第一的剑是用来杀人,武功几乎都是用来搏杀的。”李旭说道:“岳先生知道朕拜那罗延大师为师的事吧?”
“陛下不吝门户之见,可以媲美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岳顾寒嘴上客气道。
实际上李旭拜胡僧为师的事情让他在士大夫中的风评很差,大部分大臣都认为这是皇帝被韩岗和程奇力两个奸贼操控的结果。圣天子应当垂拱而治,正道直行,天天跟着一个胡僧学佛算怎么一回事?
不过李旭从来不在乎这些人的议论,这些蜚短流长的闲言碎语只有被关注会变得有力量。如果将他们抛之脑后,那不过只是几句注定飘去的话罢了。
“朕最近约了那罗延依照漠北的武功路数以及中原、天竺的武学理念,创出一套简单地拳法出来。”李旭接着说道:“这套拳法并不注重杀伤,一切都要简单,目的在于强健体魄,增长力气。”
“如果真能成功,那就推广到天下去,试想假如天下人的气力和体魄都能得以强健。那么一个人所能耕的土地便会增多,兴修水利所需要的人手也会减少。”
就好像先有原子弹后有核电站一样,李旭希望武功能从江湖人争强斗狠的单纯武器转化为民用的生产力。
“先生问朕武功是什么,”李旭最后总结道:“对朕而言,武功就是权力,武功就是未来。”
李旭的话令岳顾寒沉默许久,他从来没有想过如果贩夫走卒们会了武功之后的样子。
什么样的江湖人也有,什么店小二,什么羊倌,什么货郎,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他们有了武功之后就都变成了江湖人。
会了达摩掌的店小二不可能再去端盘子,武功天下第一的羊倌估计再也不会放羊。
武功最终会把一个人塑造为江湖人,江湖人就是他们的职业。
1...3132333435...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