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我佛慈悲,贫僧也愿意随韩尚书一同前往,迎击鱼辅国。”那罗延左顾右看了一圈,最终说道。
韩瑞的方略,可以谓之稳妥,河中地势险要,若是河中易手,鱼辅国就是龙入大海,虎归山林,更加难以对付了。
鱼辅国厉害,一个那罗延是打不过他,不过有了那罗延拖住这位鱼公公,韩瑞和乌云铁卫便有机会将鱼辅国帐下的那些鱼腩碾碎,只剩鱼公公一个孤家寡人他也唱不出什么戏。
“白玉京中有韩相坐镇,应当是没有问题的……”李旭正在那里有些踌躇。
皇帝还是有些担心承天剑宗的安危,不过鱼辅国这个时机抓的太好,实在是逼得李旭不得不有所动作回应。
唉,看来还是要对不起岳顾寒一下了。
“乐天,拟诏,叛逆鱼辅国谋弑先帝,秽乱朝纲,谋杀帝室,朕决议亲征。”李旭皱紧眉头:“韩瑞。”
“微臣在。”
“朕任你为河东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你今夜便帅乌云铁卫出京,过河控制住王宝臣,压着他先顶一顶鱼辅国那个阉奴。”
“末将遵旨。”
韩瑞应命,李旭冲他挥了挥手:“你也不必多做停留,今夜便立即出发。”
说完皇帝转过头看着那位漠北过来的和尚。
曾几何时,这位漠北武林的代表人物乃是大虞的心腹之患,而鱼辅国则是朝廷能够依仗的柱石,现在时移世易,双方的身份竟然对调,着实让人感觉到一丝滑稽。
“老师,一切拜托您了。”
“阿弥陀佛。”那罗延口诵佛号。
那罗延与鱼辅国之间的关系可谓相当复杂,两人一为漠北武林之公敌,一个是大虞朝廷中最了得的高手。
当年回鹘并未内乱,与大虞的关系十分融洽,两人平时经常论武,而且鱼辅国当年走草原道牟利的路子也有过那罗延在其中为他牵线搭桥。
可惜到了今日,却要真正见个生死高低。
那罗延心里也是忐忑,鱼辅国的炎阳奇功融金化石,以自家的漠北武道仓促对上,只怕还是要输。
跟何况宫中还藏着重伤的岳顾寒。
这天底下最没有秘密的地方也就是宫中了,自己若是北上,那么岳顾寒又该由谁来看护?
“陛下放心,贫僧一定挡住叛逆,不过鱼辅国这个贼人说起来有些扎手,陛下能否像上次一样,寻少林与武当来助一臂之力?”
那罗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皇帝其实已经受了伤。
皇帝肉身上所受的重伤,眼力强的高手甚至不用交手就能够看出来。
李旭摇了摇头,上一次吐蕃入侵,少林和武当联合连云寨动手尚在义勇军的范围之内,算是不堪吐蕃侵略者暴行的大虞人民在朝廷的领导下的自发抵抗。
这一次还要少林和武当出手,面子上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这些江湖人,肯给朝廷充当鹰犬爪牙的太少了,都这么有骨气的吗?
李旭一想起这一茬就生气,平日里看小说,宫里朝中怎么都是高手遍地,什么张召重、孟神通之类的,怎么到自己这里就剩下皇帝一个人能打了。
“不必了,朕既然决议亲征,就不用再废这么多功夫,更何况那些人看着是来帮忙,但是这点人情债却是要还的,今日欠了以后就还不清,那也不是个事。”
外面一阵冷风吹过,清凉殿中也增加了许多凉意。
李旭眼光在手下人中一个个扫过,虽说受了伤,但是皇帝还有一样最后的手段。
说来也简单,九死邪功。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七十八节 伤变
九死邪功就是程奇力的成名绝学。
神功九死,功成无悔。
这门功夫最妙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将练功人所受的重伤尽数恢复,并将功力向前推一个地步。
当年叱咤风云的程奇力,便是依靠李旭的便宜父亲神皇帝赐下的这路绝学跻身高手之列。
这路奇功就藏在武英殿后的吉光楼内,也是李旭为自己受伤留下的一个后手。
若是这段时间风平浪静,海晏河清,那么皇帝就以水磨工夫该打坐打坐,该吃药吃药,该喝汤喝汤,一点点将身体缓缓养好。
然而天下却是百鬼夜行,鱼辅国猝然发难,使得李旭不得不有所应对。
九死邪功就成了唯一的一条路。
清凉殿中人尽皆散去,只有李旭一人坐在龙椅之上,右手托颐,眼睛似闭似睁。
陈朝恩跪在皇帝面前,脸上不断地有汗水滴下。
“朝恩啊。”
皇帝一声唤,陈朝恩将脑袋摁在地上,抬都不敢抬。
陈朝恩知道现在他的身份有些尴尬。
说一千,道一万,他是鱼辅国的义子,这个时候有什么事都该防他一手。
然而皇帝偏偏毫无避忌,什么事都让他有所参与,这就未免让陈公公往深地地方想了一层。
所以陈朝恩怕,他生怕皇帝想着对自己动了杀心。
“京中最近有什么消息?”
李旭的情报来源,其实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李绅手底下的提点刑狱使司,第二部分就是陈朝恩代表宫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第三部分是各大臣的奏报,譬如李德裕、韩瑞等人。
“东山会那边的小动作基本停了,只有几个不开眼的节度使还在这边伸爪子。”
陈朝恩小心的应道。
白玉京中的那些城狐社鼠其实大半都归附了陈公公名下,其中如金面枭之辈也是面过圣上有了官身。
只是这一层辛秘却从未有别的人知道,除了陈公公以外就只有皇帝一人而已。可笑那李公垂还没事拎出来金面枭敲打,他可不知道皇帝见金面枭那厮的次数并不比他少多少。
也正是如此,陈朝恩才更加小心,陈公公清楚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
李旭沉默不语,道圣现在踪迹成迷,太平道的一位重要人物百晓生也成了江湖中的众矢之的,不知道多少仍要拿住他好生拷问。
更何况现在是山雨欲来,鱼辅国即将南下,东山会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各方撑起来的东西,太平道、鱼辅国以及诸位节度使只要将各自使力的劲道松垮一些,东山会也就只剩一个空壳子了。
“少林和武当那边,进展如何?”李旭低声问道。
“少林那边一时还是插不进去手,武当的林长老已经靠了过来,他那个私生的儿子已经被咱们的人接去了成都,已经给李大将军去了信,锦衣玉食好生照顾,官身文书也发了一份。”
陈朝恩又低声道:“连云寨那边也有了些收获,只是杜停杯积威太重,投向咱们的两个当家连传递信息也不敢。”
“我跟你说过,先不要碰连云寨那边,朕自有安排。”李旭的眼中闪动着一丝怒色,这个陈朝恩总是喜欢自作主张,现在连云寨是最碰不得的。
“可是文敏行毕竟在他们手上……”陈朝恩的头低着,他在猜皇帝此刻脸上的表情。
陈公公一点点见证者皇帝的成长,看着李旭从一个有些跳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成年人。
“周国公已经死了,”李旭下了一个结论,一边说着,皇帝的眼睛一边瞥向明堂宫的方向:“他回不来了。”
“韩府那边没什么动静,李吉甫走得很慢,刚到了汉中,田弘正那边也是刚到了洛阳。”
“不必去管他们。”李旭揉了揉眉心:“岳先生那边没事吧。”
“每顿喂些参鸡汤,”陈朝恩:“御医们隔三刻把脉一次,都说是脉象平稳,没有什么不虞。”
“好生看护,我若离京,少不得有许多人憋不住。”
李旭念叨着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走,过去看看他。”
岳顾寒现在就在距离清凉殿不远的丹房内,这里对外宣称是皇帝炼丹的地方,其实是李旭制造各色暗器,调配火器的秘所。
昏迷了的承天剑宗便躺在这里,他身旁的小屋内就是新为御医们开辟的起居之所。这些宫中最好的医生已经被皇帝下令禁足于此,负责照顾岳顾寒的饮食起居。
李旭在陈朝恩的陪同下缓步走过禁卫死守的房间,负责守卫丹房的燕叁立即前来迎接。
燕叁没有像李绅想得那样成为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外情报搜集机构的当家人,他成了皇帝的护卫,现在的燕叁是金吾卫中郎将,其职责就是负责丹房附近的安全。
“陛下。”燕叁躬身抱拳,他身上穿着厚重的甲胄,行走的时候甲叶撞击在一起发出哗哗的响动,听着十分悦耳。
“行。”李旭打量着燕叁,他能够感觉到这个燕叁体内的真气正处在一种奇妙的萌发状态,经过李旭的可以培养,燕叁终于摸到了先天高手的边,只差一步就能更进一步,成为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九死邪功果然不凡。
没错,燕叁所修习的武功,就是程奇力当年修习的九死邪功。
这门功夫夺天地造化,巧妙无比,对于燕叁这种入门甚晚,几乎没有机会更上层楼之人开辟了一条能够有所作为的新路。
在燕叁的引导下,李旭穿过了丹房,走到了岳顾寒所在。
这是一处藏在丹房旁边的小屋,温度适中,门窗大开,清新的空气在这里内外交流。岳顾寒已经被内侍换上了一身新的锦袍,躺在卧榻之上好似睡着了一般。
“你们退下吧。”李旭交代了一句,示意陈朝恩和燕叁退下。
这两位行礼之后便立即退下,将皇帝单独留在了这间殿中。
无知无觉,七宗之中排名第一的承天剑宗就这样躺在这里,当初挥向道圣的惊天一剑似乎已经耗尽了他的精气神,现在岳顾寒陷入了一种漫长的休眠之中。
李旭很想知道岳顾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因为自己太需要岳顾寒了。
李旭抬起双手一扬,嘴角溢出来一点鲜血。
一道无形的真气形成螺旋吸力,将承天剑宗凌空吸得坐起。
李旭闭着眼睛,右手食指中指凌空虚点,数道微弱可以不计的真气透入剑宗的身体之内。
皇帝在验看剑宗身上的伤势。
岳顾寒的伤从来就不在肉体机理,而是伤在了心神。
只是入宫之后,剑宗的伤又有了新的变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七十九节 五阴
剑宗的伤有了变化。
这变化就是岳顾寒的真气变少了。
这很不对头。
依照李旭的经验,一个人的真气就跟瓶子里的水一般,可以拿出去用,可以喝进肚,拿去浇花,随便你怎么用。
但是只要在体内未有变化,那便是如同躺在塑料瓶内的水,应该不多不少老老实实的待在那里。
现在剑宗的情况,就好像有人刻意在他这个瓶子上凿出来一个小孔,那些真气一溜烟不知道跑去哪里了。
出现这样的结果,李旭以为大概可能只有两个。
一个是昏迷中岳顾寒无意识的自我调节,就好像李旭受伤之后真气勉力温养肉身一般无二。
另一个可能就糟糕一些,这是与道圣交手时留下的暗伤。
李旭将自家真气缓缓游走于岳顾寒几个经络穴道之内,眉头紧锁。
若以真气性质而论,李旭这霸道刚猛的真气对于调养伤势效果十分一般,只是岳顾寒现在的身体之内,只有贼去楼空四个字恰好可以形容,李旭的真气游走各处毫无阻碍,原本应该有反制之意的剑宗真气竟然此刻毫无作为。
这让李旭不得不怀疑,即便岳顾寒能够醒来,怕也是会变成一个真气尽失的废人。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李旭一时之间心中升起一丝对剑宗的愧疚之情。
剑宗虽然一向与道圣不睦,但是在李旭看来,当日蒋侯庙的里因果,着实是自己引起来的。
若无有蒋侯庙破鼎夺丹的一幕,剑宗也不必在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对上无铭。
没错,岳顾寒与无名指间早晚要有一战,只是这一战应当在若干年后才对。
李旭缓缓将自家的真气再度回体内,将兀自沉睡的岳顾寒轻轻放回床上,让其躺好。
岳顾寒现在的状态,可谓糟糕,李旭知道自己放出的那些谣言在江湖上未必会有很多信众,至少那些隐藏在极深暗处的人,多半都不会信。
他们都在用探寻的目光看着宫中,看着自己,想寻找出岳顾寒的蛛丝马迹。
的确,皇帝和剑宗联手,实在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组合,由不得他们不作出一定的反应。
李旭一声长叹,挥挥手引动真气,将此处的一切门窗尽皆封闭,然后盘膝坐下,眼观鼻,鼻观心,开始了行功。
当务之急,便是以九死邪功调养自身,至于所谓寿元上的影响,完全可以先放到一边。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往事云雨散,积忆如山丘。
当今现在,唯有勇猛精进,舍弃诸般烦忧,以精进之力破除诸般事端。
李旭就在这探访岳顾寒的当口,按照九死邪功的法诀,开始运功。
这《九死邪功》并不知道其出处,不过修习的方法上却隐隐能够看出其内含的释家法度。
修习之中的第一步,便是主动封绝五阴。
所谓五阴,便是色、受、想、行、识。
第一便是封色。
这个色,并不是颜色之色,而是四大五根五尘,所谓四大,即地水火风。所谓五根,则眼耳鼻舌身。所谓五尘,便是色声香味触。
换句话说,便是抱元守一,封绝一切对外界的感触,整个人陷入一种“舍我以外,再无旁物”的境界。
李旭多年练武,进入此境并不算难,只需要运功入定便可。
接下来就是封受。
所谓受,便是心中所产生的喜好厌恶,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依照《九死邪功》中的法理,这些喜好厌恶也要一并封去。
接下来同样要封的还有想、行二阴。
想便是人心对外界一切的感觉,而行便是因由外界变化所产生的一切主观意图应对并改善的念头。
皇帝直接将心神沉入丹田中那七颗吞吐着真气的晶莹“道种”之侧,沉浸在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之中。
《九死邪功》中的正常练法,应当分别以银针刺穿周身几个特别的穴道,肉身所受的刺激,反作用于脑宫之内,如此借封穴之法封闭五阴进入假死境界。
依李旭看来,这应当属创出《九死邪功》得那位武林前辈之奇思妙想,的确来的巧妙,因为人的意识,本来就受身体活动的控制,牢牢建筑在神经系统之上。利用银针封穴,闭合五阴,看似凶险,但的确也算是一条捷径。
只是到了皇帝现如今这个见证了虚实相合,凝结舍利道种的境界,再修炼《九死邪功》实在是有些以高就下,完全可以用堂皇之正道来窥破其堂奥,而不必借重与银针封穴之功。
现在五阴之中,李旭已经封闭其四,只剩下一点识阴尚在,这一点识便是“我”,若将其封闭,李旭便真正陷入到了寂灭之境,便算《九死邪功》终究有所成就。
李旭现在的意识早就和丹田中的七颗道种彼此交互,只要略微心动,便可将心志散于道种之间,只待进入下一步的“寂灭”之态。
却忽然间,一个熟悉的声音在皇帝心头响起。
“阿弥陀佛,想不到又和陛下心意相连,所谓缘法之妙,莫过于此了。”
这声音如此熟悉,险些将李旭从五阴闭合的玄妙境界唤醒。
百丈怀海,这贼和尚怎么阴魂不散。
李旭心头一凛,却听得那和尚在耳边念叨。
“和尚虽然不是好和尚,却也未曾做贼,蒋侯庙一别,陛下可无恙否?”
释圣百丈怀海,按理说数百年前便应该给道圣无铭给轰杀至渣,上一次蒋侯庙里同无铭鏖战,这厮不知道怎么就鬼上身一样跟在了自己身后,现在修行《九死邪功》正到了关键之处,却没想到又将这个吊靴鬼从十八层地狱里提了上来。
“糟糕透顶,道生一掌破冗捣虚,我虽然正是年轻龙精虎猛的时候,身子骨却是不中用了。”
既来之,则安之。
这个吊靴鬼就这么连了上来,正好将心中的疑惑同他说上一说。
“的确,陛下借器物成道,根基不牢,无铭又是油锅里煎熬了几百年的老鬼,被他算计,您能扛过已经是不容易了。”
器物,李旭自家事自家知,自己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成就,一半是靠了那罗延的波动自在法,另一半还是靠了宫中的那件万化枢机。
有此二者,感应真实与虚无之间的变化,终于明悟虚实和合变化的道理,终于凝就道种,稀里糊涂的登临七宗境界。
只是这等辛秘,释圣这个死鬼又是如何知道?
“陛下,贫僧虽然不在此世间,只是毕竟不能用死来形容,更非鬼物,何必死鬼来死鬼去的称呼?”
李旭知道现在双方正处在一种极为奇妙的状态之中,自己的心神与释圣两两叠加,几乎可以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地步。
既可以说是鬼上身,也能说是两人合为一体。
只是此刻释圣这个鬼东西一无所有,空空荡荡,死了三年的老鸹就剩下一张嘴没烂,所以也就成了一种单方面的联通。
却恰恰是正中联通,让李旭对释圣现在的状态有了一种更深的了解。
上一次在蒋侯庙内两人联通,当时有大敌道圣无铭在侧,李旭对百丈怀海现在状态的体悟终究隔了一层,现在两人彼此气机相连。
李旭对这位释圣状态的了悟更是添了一层。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八十节 破关
这位释圣现在的状态,正好可用佛家无上成就“涅槃”来形容。
涅槃却并不能用惯常逻辑中的二分法来判断与描述。
所谓二分法,便是生与死,阴与阳,好与坏,成与败这些相对的概念。
涅槃乃是空与不空之中一种绝妙的叠加态。
释圣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物质基础虽然早已经被道圣打得支离破碎,但是其仍然以涅槃之妙真正长存于人世之间。
这也正是释教能够自成一家的根本所在。
李旭现在要借以疗伤的《九死邪功》虽然不能确定其源出释教,不过看其脉络,大概还是往那上面靠的。
也正是百丈怀海眼下这奇妙的状态,才能让他和李旭之间构建出一种从容的联系。
面对释圣口中的玩笑话,李旭心神一动,递出一点歉意。
“那倒是朕的不是了,先跟您道声对不住,只是朕正在行功的关键,您这样横插一手,未免有些不美吧。”
那边释圣半响未曾回话,待李旭近乎有些焦躁之后,百丈怀海才将信息回了过来。
“若无贫僧,陛下只怕除了功亏一篑,还要走火入魔。”
功亏一篑与走火入魔这两个词着实有些重了。
这又是话从何来。
“这九死邪功观其脉络,虽然走得是我佛门的路子,却终归是投机取巧,以假借真,并无基础,实在是在空中修筑楼阁。所以损伤元气,折损寿元,这也是天道所在,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
释圣意念不断传来,李旭也渐渐明悟了自己之前的改法其实与这门功夫可算是背道而驰。
《九死邪功》封闭五阴的办法,实在是借用肉身封穴之术来投机取巧,自己以修为直接封闭五阴,以高就下,虽然看似一致,但是两者的基础却完全不同,最终导出的结果多半也就有了不同。
“陛下以心念修为封闭五阴,求取寂灭,这正是我释教勇猛精进之法,陛下真是根器宏大,实可勘为法门龙象。”
我根器大不大后宫的美人知道就行了,跟你们这些鸡贼和尚没什么关系。
释圣毕竟是个有涵养的得道高僧,对李旭这等冒犯的念头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是接着将信息传来。
“只是这么一改,虽然依旧可以修补陛下被无铭损伤的肉身,却是改成了我佛门的金刚不坏大道。”
这不是很好吗?李旭被释圣的话弄得有些不太明白。《九死邪功》原本的练法,其实是投机取巧,而自己这一改,却是回归到了什么狗屁金刚不坏的堂皇正道上,难道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金刚不坏,勇猛精进。其要义就是降服心魔,一旦踏入此道,就是心魔旺盛,唯有战而胜之,才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陛下的武功体系,虽然立足中原,但是成就之法却来自漠北,根在那罗延的波动自在法上,这一套功法到了最终地步,需要凝练出神意才行。而陛下外功不够,借道种真气强度关山,虽然提升至宗师之境,有了一点超然种子,然而毕竟却是叠床架屋,彼此矛盾,所以才有道圣破冗捣虚的一掌,所以要想突破,还是要在神意之上下功夫。”
释圣那边苦口婆心,李旭却是没有功夫再扯什么神意。现在鱼辅国正在搞事,当务之急就是修整身体上的伤势,至于说补足根基,完全可以放到以后再说。
李旭也不理他,借着丹田之中道种彼此共鸣,将最后一步跨出,直接陷入了那精妙的寂灭妙理之下,虽然心头还萦绕着道圣惊讶阻止的信息,皇帝却是终究跨出了那最为重要的一步。
待得最后一点识阴在道种共鸣之下化为乌有,李旭七颗道种中的一颗却大放光明,原本毫无轨迹可寻的道种又一次有了变化,那颗道种脱颖而出,不仅显得更加圆满,而且直落中宫,竟然到达了七颗道种中最中央的位置,隐隐有了统御之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