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一夜道圣乘风而至,传授其《忘情天书》并以自己的无上修为为他再造根骨,这才有了今日连云寨威压江湖的根本。
传功救命之恩谓之深恩,杜停杯行走江湖,俯仰一世绝不亏欠别人半分,唯有无铭之恩,实在是恩深似海无以为报。
然而杜停杯与道圣的关系并不仅仅是这么简单。
无铭身受重伤的消息,早就通过连云寨在江湖上的情报搜集系统进行整理,杜停杯立即动身,前来一看究竟。
当时正好有忘忧邪宗亲临连云寨,两人便一起前往追寻道圣的踪迹。
忘忧邪宗冷千秋,是很有空虚公子寂寞味道的一个人。
冷千秋是个奇怪的人,他对自己的饮食有一种异样的挑剔,他从不饮酒,也不喝茶,他从来只喝白水。
肉也绝少食用,他惯于长期茹素,吃的也不太多,菜式更不讲究什么精致。
甚至如果菜式过于精致,味道过于鲜美,他还会不吃。
而对于衣衫和饰物,他则十分讲究。
他总是贯穿雪白的素袍,面料是上好的蜀锦,上面用浅浅的白色丝线勾勒出复杂的纹样。
头上的发簪是正经的蓝田古玉雕琢而成,造型带着古朴刚正的先秦古风,仅仅这枚簪子,价格就在三千贯以上。
右手上用来念佛的珠串,乃是合浦出的宝珠,每一颗都饱满光华,透着一股华贵的味道。
他腰间的玉带,据说是前朝宫中的御用品,后来被神皇帝赐给他,用来表彰他曾经为朝廷立下的功绩。
冷千秋与道圣没有什么牵连,他之所以跟着杜停杯来到此地,是因为他是个欲望很炽热的人。
冷千秋喜欢女人,每一晚他的床榻上都会有一个女人或者数个女人。
忘忧邪宗既喜欢漂亮的女人,也喜欢不漂亮的女人,因为冷千秋的哲学很简单,女人就是用来用的,好女人有一个是不够的。
他追求的是自己的愉悦,所以相比于美丑,他更讲究花样。
冷千秋喜欢名马,特别是那些高大矫健的西域异种,虽然这些牲畜的速度远不及他全力施展轻功的时候速度快。
因为邪宗喜欢骑着名马招摇过市时周围人欣羡的眼光。
冷千秋手中还有许多绝世的神兵,这些兵器一般除了锋锐材质远超凡品之外,往往同时还都是前辈高手留下来的遗珍,各自都有一段传说。
冷千秋从来不用这些兵器杀人,他只是喜欢将这些神兵陈列出来,或者独自鉴赏把玩。
邪宗还会很多武功,各种流派的,他会的这些武功并不是为了用来杀人,而是为了炫耀。
他真正厉害的则是他修成的十六种绝学,每一种绝学都足以让人成为武林之中的一流高手,然而邪宗修炼了一十六种,这便是他的天赋才华,也是他的苦功所在。
作为一个欲望很重的人,冷千秋对道圣非常有兴趣。
因为欲望重的人往往很怕死,而冷千秋特别怕死。
现在江湖上有迹可寻而且已经有过时间证明的就是活过了千年岁月的道圣无铭。
当杜停杯接收到了道圣踪迹的时候,来和他议论大事的冷千秋自然要求跟随杜停杯一道前往,共同探寻道圣的踪迹。
武功只要有一线之隔,那生死胜负就判然已定。
太公冲与柴朗二人,虽然都是江湖中极负盛名之辈,但是面对杜停杯和冷千秋,他们二人依旧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江湖上本来就是谁拳头大听谁的,现在拳头最大的杜停杯和冷千秋,自然也就获得了话语权。
“太公冲,柴朗,你们这一路倒是辛苦。”冷千秋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生得俊美却极少展露笑容。
常人的笑容是给别人看的,邪宗的笑容才是真正笑给自己的,只有他的欲望得到满足,心神快慰达到极乐之境时他才会真正的笑出来。
“不敢,不敢。”
太公冲已经悄然将长刀收回鞘中,双手抱拳恭声行礼。
连云寨的二当家是个极能隐忍的人。
若是不能隐忍,那就没有太公冲今日的成就。
相比较恭谨的太公冲,从惊吓之中恢复过来的柴朗则没有说话。
作为相比冷千秋晚上一代崛起的柴朗,其实是一个很有霸气的人,他说话办事从来说一不二,所以才能号令巴蜀江湖的群雄,挡住连云寨若有若无的侵蚀。
“好一块大石,怕不是有三万斤。”
同太公冲与柴朗打过招呼,冷千秋转身看着那块青石。
“五万斤以上。”杜停杯补充了一句。
“真是可怕。”冷千秋叹了一口气。
这样一块巨石,看似巨大,其实要说破坏,也十分的容易。
仅邪宗自己,现在就想出了至少九种将这块大石头击碎的办法。
或者说找来一个石匠,给他足够的时间,石匠也能够将这块石头敲碎。
因为石头不是人,他不是武林高手,他不会还击,只能躺在那里默默承受。
这简直不能算是一个对手。
难得是要将这块大石搬起,因为仅仅这一手就意味着搬石头的人至少出力要在五万斤以上。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也是一个非人的数字。
道圣重伤之下还能搬起这样一块巨石,冷千秋用一句“真是可怕”来评价,并不算过分。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七十三节 下洞
“二当家,你倒是有点胆魄,以皇帝和岳顾寒合力,也不过让道圣败退。”
杜停杯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一贯的锐利。
“以你与柴先生合力,便是受了伤的道圣,你二人也难敌。”
一阵山风吹过,带点草腥气,杜停杯眼眸中的锐气让太公冲觉得自己莫名矮了一截。
“皇帝,是皇帝和岳顾寒联手?”柴朗脸上变色。
当今圣上李旭,天纵奇才,斩杀摩尼教降魔尊奴难脱,大内第二高手程奇力,吐蕃赞普朗达玛的煊赫成就早已经在江湖上立下了声望,江湖人议论认为既然萧戴胜已死,那便应当将皇帝补入七宗之列。
只是七宗的名头,毕竟还要考虑到名声的积累,而且最终归于江湖公论,所以才没有成为现实。
柴朗与太公冲二人一路追踪无铭从未停歇,自然不知道蒋侯庙在京中掀起的波澜。
“这两位一起出手才能让道圣退却,你们二人还敢追寻道圣,真是好胆。”
冷千秋一声冷笑。
“我与冷先生已经去过了蒋侯庙,”杜停杯转过头:“道圣之伤,不在肌体真元,而是伤了心神。所谓困兽犹斗,你们以为道圣受伤便好欺负,却没有想过这‘受伤’之后的无铭会有多强吗?”
江湖中,虽然大家都不言语,但是双眼盯着道圣的人物又岂止是一个岳顾寒而已?
蒋侯庙一夜之事,早已经挑动了诸多敏感神经,掀起了一场风波。
“我已经得了秘报,皇帝已经入宫闭关,显然是受了重创,鱼辅国正厉兵秣马,准备趁大河封冻越过黄河天堑,直逼白玉京。”
杜停杯长叹一声,任料峭的山风吹拂着他的衣襟。
“道圣出,则天下动,自从无铭功成之后千年,哪件大事不是因他而横生波澜,你们二人真是好胆。”
柴朗与太公冲听得有些目眩神迷,什么叫做受了重伤之后反而更强,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杜公,你来还是我来?”冷千秋不欲多言,开口向杜停杯问道。
大石之下必然是道圣的藏身之所,此刻多花费一刻时间,面对道圣时他便有可能强上一分。
而强上这一分便有可能决定四人最终的生死成败。
“还请冷先生动手。”杜停杯如是说道。
忘忧邪宗也不客气,冷千秋伸出右手,凌空便击出一掌。
太公冲与柴朗收敛心神,看着冷千秋击出的这一掌,无不暗中赞叹。
这一掌无论是其出手所带起的罡气,亦或者内敛圆融的掌力,都可谓是一记绝招,无论太公冲亦或者柴朗,自问若是自己对上邪宗随意击出的这一掌,要废上不少周折才能挡下。
不过仅仅单凭这一掌的掌力,不足以撼动这颗巨石。
所以冷千秋又击出了第二掌,第三掌。
忘忧邪宗在片刻之间击出了十三掌。
一掌快似一掌,一掌猛过一掌。
这一共十三掌的掌力,先发的后至,后发的先至,最终叠加在了同一个刹那。
“造化生风掌,潮生海涌十三浪。”杜停杯低声说道:“二当家与柴先生且看冷先生的手段。”
十三掌之力相互叠加,化成一道攻坚克难无往不利的重锤,须臾片刻之间,大石之上已经被冷千秋的掌劲罡气破开数道裂缝。
冷千秋没有驾驭数万斤巨石的气力,他的的法子便是将这块巨石击碎。
“开。”冷千秋一声低喝,递出最后一丝罡气。
这一道罡气不同于之前任何一道掌力,其性质极为特殊,其至刚至猛一往无前,终于将这块巨石凌空击碎,使之化为无数碎块,四散炸裂。
杜停杯右手一摆,麻袍挥洒,一道无形气墙将冲着他们四人飞射而来的零散石块尽数弹开。
太公冲与柴朗惊怖之下,忽然想起了宗师境界高手的修为,更意识到现在身前的杜停杯与冷千秋二人应当与岳顾寒一般无二,都是距离跨越七宗顶峰不过半步之人。
大石已碎,终于露出了其下究竟是为何物。
那是一个洞。
孔径不过五六尺左右,黑洞洞,深不见底。
太公冲一马当先走到洞口,举起一块石子,正欲投石问路却被冷千秋所止。
“你且慢着。”
冷千秋转过头问杜停杯:“杜公,本座在这里先问一句,你可知道这下面是什么?”
杜停杯神色一肃。
“这里理当便是道圣摄身藏踪的地宫之一,不过杜先生可曾想过,千年以来,江湖上人人都知道道圣与这些神秘宫殿的联系,却鲜少有人确定这些地宫的位置呢?”
这里面的道理十分浅显,因为进过地宫的人都死了。
杜停杯知道,冷千秋与其说是在提醒自己,倒不如说是这位宗师高手在面临那个黑漆漆大洞的时候,他自己也有些犯怵。
“一下这洞,便有可能再无登临祁连的机会了。”冷千秋犹豫半晌说出了一句谏言。
沉默。
柴朗的眼神游走于另外三人脸上,这位巴蜀武林的黑道头领忽然意识到,此地三人包括自己似乎每一个都心怀鬼胎。
也不知道自己一路之上做下的手脚有没有给人窥破。
“嘻嘻,冷先生真是坏规矩了。”太公冲的眼神一幅愚鲁的样子,却打破了沉默。
谁都知道,这装出来的愚鲁与粗直不过是这厮惯用的手段罢了。
冷千秋眉头皱紧,转头望去,双目刺了太公冲一下,显然对太公冲的莽撞十分不满。
“咱们绿林道的好汉,说话讲究一个吉利,您老上来就如此这般,显然是有些不合规矩。晚辈先小小的得罪您一下,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记挂。”
太公冲眉眼一挑:“大当家,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老太就先下去给诸位打个样,您看如何?”
“二当家且先下去,我这便跟来。”杜停杯转头看着冷千秋和柴朗:“有一件事还请二位知道,下过道圣地宫的人也有很多,其中有两个人还请二位记住,一个叫百丈怀海,一个叫楚凤歌,是不是要下去,诸位自己做决定。”
言闭,杜停杯也不多话,直接便走到洞口,径直跃下。
这位年青一代排名第一的人物就这样直直跳入那森罗鬼洞之中。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七十四节 备战
“陛下,急报。”
李德裕行色匆匆的闯进清凉殿内,皇帝当时正在运功调养。
道圣做造成的伤害与自身真气暴乱所造成的荼毒两两叠加,使得李旭最近这段时间觉得还是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宫里修养。
至于什么别的什么事情还是暂且抛之脑后。
李德裕现在正当势,在宫中一向是随意行走,无有忌讳,即便是李旭运功修养的时候,负责清凉殿事宜的陈朝恩也没有对他入宫加以阻拦。
当然这也未尝不是陈公公给李德裕故意下绊子的意思。
李旭缓缓吐出一口气,回过神来,看着急匆匆闯入宫的李德裕。
这位宰相子作翰林学士着实是最合适不过,他头脑敏锐,富有机变且精力旺盛。
“文饶,出了什么事?”
李德裕的脸上倒是有些急迫,这在一贯讲究雍裕从容的他身上很少看到。
能让李德裕如此着急的事情一定是大事。
“河东秘报,昨日鱼辅国已经集结人马,自晋阳趁夜出发,究竟是南下还是向西,一时还没有探查清楚。”
李旭心下默然,鱼辅国早不动,晚不动,偏偏在这个时候兴晋阳之甲,显然是因为岳顾寒为道圣所杀的消息散布的缘故。
“看来这位鱼大将军还是更看重剑宗一些。”
李旭转念一想,顿时有些了然。
当年皇帝诛杀程奇力的时候,这位鱼辅国多半是以为自己借了岳顾寒的力,这位鱼公公为求谨慎才坐在河东观察形势。
现在岳顾寒出事,鱼辅国便再难按捺,亦或者和别的什么人达成了一致,这便要趁着没有困死在晋阳在搞上一手。
自晋阳南下,最好走的一条路就是直奔河中节度使辖地,从南面过风陵渡突破潼关。
虽然现在大河已经封冻,各处都可以过河,但是这条路上沿途州县众多,鱼辅国的补给更容易筹集一些。
除了经河中南下,还有有一条路,只不过更凶险些,那便是经晋阳向西,过无定河进入绥州,然后经延州一路南下。
总得来说,走河中安稳一些,走绥州延州一线要麻烦一点。
“王宝臣那边已经递过来了表文,希望陛下能够给他派去援军,不然以他一人之力怕是挡不住鱼辅国。”
说着,李德裕从袖口中掏出一份表文双手给皇帝呈了过去。
当然最重要的是河中节度使王宝臣。
这位河中节度使是个硕果仅存的文党。
文党自从圣后上位之后正式上台,以李旭联合鱼辅国、程奇力施展手段消灭算是终了。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核心已经崩溃,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两个打着文党标签的人物还这么挺着。
贬去岭南的文元恒算是一位,这位河中节度使王宝臣也算是一位。
李旭上次出手击败程奇力,使得鱼辅国只能跟孤狼一样盘踞河东之后,这位河中节度使就第一时间向皇帝上贺表表示站在皇帝一边,并且将领下的军队调往北面,堵住了鱼辅国南下回京的路。
等到皇帝大破吐蕃的时候,这位王宝臣也第一时间上了贺表,并且表示要入京朝见。
前后两次的表现,让朝廷判断这位河中节度使是坚定地和朝廷站在一起的好同志,所以被朝廷安抚了下来。
朝廷还给王宝臣这个边军出身的老粗加了一个检校礼部尚书的加衔作为表彰。
“过去能挡住鱼辅国,现在却挡不住。”
李旭翻着王宝臣的表文,心下更加笃定。
“过去是和鱼辅国有默契,所以能挡住。现在两边没有了默契,自然是挡不住的。”
李德裕回答道。
天下间各藩镇节度使之间那些皮里阳秋的破事,大家不用说也心知肚明。
上一次白玉京中事变,鱼辅国无心南下,于是和王宝臣之间彼此有了默契,演上一出好戏。
王宝臣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嘉奖,鱼辅国也给了白玉京足够的压力,赢得了喘息调整的时间。
现在这一次,鱼辅国或许是真的动了进逼白玉京的心思,也就由不得王宝臣不急了。
“文饶,你以为如何?”
李德裕思忖片刻回答道:“微臣唐突了。微臣以为,还是请陛下亲率一支兵马巡幸河中府,较为适宜。”
李旭知道这个回答其实也是最合理的。
当今朝中,唯一能够与鱼辅国相匹敌甚至有所超过的只有李旭自己。
若自己率领乌云铁卫这样的强军直接到了河中,王宝臣自然也就绝了所谓左右骑墙的心思。
而鱼辅国或者面对这样的压力便会直接退回晋阳,一进一退之间,将这一场祸事消弭于无形。
然而现在的自己的确是不适宜再出征了,更遑论面对鱼辅国这样七宗级别的大高手。
“朝恩,去传韩节度使入宫。”
李旭将表文放到了一边,对身旁的太监唤了一句。
“陛下。”李德裕拜首道:“若以韩工部为帅,恐怕难敌鱼辅国。”
“不碍事,这个王宝臣还是要再看看,若是他私底下已经和鱼辅国达成妥协,只等着朕的兵马过去就里应外合,朝廷岂不是很被动?”
李德裕默然无语,说白了还是这个王宝臣的身份十分尴尬,让朝廷不敢信任。
“陛下,还有一事。”李德裕慢慢斟酌着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微臣得到消息,道圣从京中离开之后去了祁连山,想来那里应当有道圣的巢穴。”
李旭的眉头皱了起来,自己现在对道圣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道圣跑去祁连山,想来也是去那里养伤,而根据道圣行动的规律来看,那里必然是有一处地宫的。
“消息可靠吗?”
“十分可靠,巴蜀高手柴朗已经投靠了朝廷,这便是他穿回来的消息。道圣在镜中出现之后,柴朗就随同连云寨的逆匪太公冲一路尾随,最终到了祁连山附近。”
柴朗,李旭点了点头,皇帝对这人还是有些印象的,大概一个月前提点刑狱使司就跟皇帝报备过,说这位黑道高手决心洗白换个官身,联系到了李吉甫,转了这层关系搭上了提点刑狱使司的线。
李旭当时也点了头,将这柴朗纳入提点刑狱使司的记录里,算是个编外人员,只等他入宫自己亲自考察一番后再定下具体的职级品秩。
想不到这位竟然跟着太公冲这个大光头一路溜去了祁连山。
“道圣的事情,还是先放一放。”
李旭摇了摇头。
自己是真切感受过道圣实力的人,深知即便是受了伤的无铭,也不是随便几个宗师就能堆死的。
这个柴朗既然昏了头,也不怕死,既然愿意尾随道圣,那就由着他去。
现在鱼辅国终于闹出了些动静,自己现在是没工夫在无铭的事情上穷耗。
不多时,韩瑞就急匆匆的被陈朝恩引进了清凉殿。
简单地行礼参拜之后,李德裕便将具体的情况同他介绍了一下。
“对上鱼辅国,大将军有几成胜算?”李旭如是问道。
韩瑞低下头思忖片刻:“末将不知陛下的方略,若是要将鱼辅国击败乃至收复河东,实在不是微臣力所能及,不过若是同王宝臣一起挡住这厮,末将还是有些把握。”
韩瑞所说的就是大方略的问题,说句实话,即便是以朝廷现在的力量,也要李旭尚在全盛期,才有率领大军将鱼辅国击败击溃的可能。
至于之后如何处理北地乱局,抵挡北面的回鹘人骚扰,却也是力有不逮。
“把他挡在晋州之北,你有几成把握?”
“鱼辅国执掌神策军已久,要同他作战,须有乌云铁卫都等新军在手才好说话。”
“尽数调拨与你。”李旭点了点头。
“若是如此,微臣有乌云铁卫在手,再与王宝臣合力,大概有三成把握,将鱼辅国顶在河中。”
三成,李旭沉默不语,现在自己可用的将领之中,武功最高,军事经验最丰富的莫过于这位中书令韩岗的二公子。
以韩瑞的本领再加上乌云铁卫这样的精锐战团,他面对鱼辅国时也自觉只有三成把握,这鱼辅国的积威果然惊人。
“若再给你加上国师那罗延呢?”李旭接着说道。
那罗延多少也是七宗境界的高手。
“陛下,国师的武功距离鱼逆还是有些……”
那罗延的武功不如鱼辅国,这单不用韩瑞说李旭也知道。
只是现在除了请出那罗延出手,李旭也着实乏人可用。
“几成把握?”皇帝的语气十分坚定。
“若有国师襄助,我有五成把握。”韩瑞深思熟虑片刻,再次报上一个数字。
韩瑞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要是剑宗现在还在,有他出手,那我就有十成把握了。”
要是文盲还在,鱼辅国连南下的胆子都不会有。李旭又一次回想起了承天剑宗的音容相貌,只有失去才会想起还在时的美好啊。
不过加个那罗延也就添上两成。李旭也知道那罗延和鱼辅国之间有些交情,当初那罗延没有站到鱼辅国那边去,不过现在让那罗延上马和鱼辅国对轮,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为今之计,最为稳妥的还是您亲自出阵。”韩瑞的意见和李德裕惊人的一样。
皇帝思来想去,最终定下了主意。
“文饶。”李旭对李德裕说道,“你去抽调兵马,以乌云铁卫都为根本编成一支军马给韩帅。”
“你带着这支兵屯在风陵渡。”
李旭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太阳穴:“河中是不容有失的,王宝臣也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你在那边给他做后援,一旦鱼辅国真的过了晋州,你就渡河与他会和,联军备战。”
1...7778798081...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