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九原虓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至于并州都督,吕布打算叫张辽担任。
一来张辽是并州生人,老家是雁门的,对于并州的情况都比较了解。
二来徐庶在张辽麾下效力,吕布便能节省出一个军师来,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张辽是跟随吕布多年的老人,如今有了机会,吕布自然要对张辽进行提拔。
对于这个知根知底的属下,张辽的能力和人品都没的说,命其前往并州任职,吕布简直是再放心不过了。
当然了,并州还未收入囊中,此时说这些未免有些过早。
召集一众谋士前来,也正是为了研究并州这仗得怎么打。
“诸位兄弟,既然人都到了,那便说说这仗该怎么打吧!”首座上的吕布开口道。
“主公,属下觉得这是一场实力完不对等的战斗,而且并州也没什么上得了台面的谋士,只有张杨手下的董昭能算得上是个介于一流和二流之间谋士,所以这仗咱们赢定了。”陈宫径直说到。
“公台兄说的不错,但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并州民风彪悍,士兵多是悍不畏死之徒,与他们交战,还得多加小心才是。”王猛开口道。
“景略说的不错,谨慎些总不是什么坏事。”刘伯温抚须道。
一旁的荀攸与郭嘉并未开口,因为在他俩看来,这仗确实没什么可多说的,直接莽就完事了!
谋士并非都喜欢以少胜多、以奇致胜,像这种不需要耗费什么脑力便能赢得胜利的战斗,同样是谋士们所喜爱的。
有句话说的好,能躺绝不c,明明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何要大费周章呢?
“帮我我不c,不帮我我必炸”这样的情况毕竟只在少数。
听了众人的发言,吕布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不觉,自己的实力已经发展到谋士无法出谋划策的地步了么?
所谓的时过境迁,便是如此吧。
曾几何时,自己还在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困扰,如今,自己却已经成为言语间便能掌控一州命运之人。
想到此处,吕布不禁唏嘘不已,感慨颇多。
突然,吕布的目光注意到了角落中的贾诩。
此番定计,贾诩依旧保持以往惜字如金的传统,并未向吕布出言献策。
一般情况来说,贾诩都不会主动献策,大多都是吕布问到贾诩头上,贾诩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针对此事,吕布已经不知和贾诩谈了多少次,但贾诩每次都是满口答应,然后下次依旧是这幅模样。
后来吕布索性放弃了劝说贾诩,因为实在是劝不动。
见贾诩眼珠转动,吕布便知道这只老狐狸心中一定是又有了主意。
于是吕布询问道“文和有何良策?”
闻言贾诩抚须道“主公容禀,属下以为,在对并州动兵之前,可以在上党太守张杨身上做做文章。”
吕布听后眼睛一亮“文和细细道来!”
一众谋士听了贾诩的话后表情不一,王猛、刘伯温、郭嘉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露出了笑容,荀攸稍慢了一些,陈宫则是在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吕布看后暗道“看来那句‘夫陈宫有智而迟’,果然不是空穴来风啊!”
虽然有人说这是对陈宫赤果果的污蔑,但有些时候,陈宫想事情的速度确实是比人慢了一些。
。
(iishu)是,,,,!
第四百五十二章 张杨的抉择
【】(iishu),
贾诩拱手道“启禀主公,虽然属下和张杨并未打过交道,但都说此人忠厚仁义,主公不妨请天子写一道诏书送予张杨,叫他入朝为官。”
顿了顿,贾诩接着说到“若是张杨欣然前来,这自是皆大欢喜之事;若是他不愿前来,对主公也并没有什么损失,主公您觉得呢?”
吕布听后笑骂道“有如此良策,为何不早些道来?”
贾诩笑着摇摇头,将两只手插进了宽大的袖子当中不再言语。
吕布看后并未责怪贾诩什么,他就是这个性子,吕布说再多也是白费唾沫。
在贾诩献计后,吕布便没有指派兵马前往并州,好菜不怕晚,先叫刘辩给张杨下一道诏书再说。
吕布进攻后,刘辩麻利的写好了诏书,并加盖了玉玺,交由小黄门手中快马加鞭送至并州上党。
接到天子诏后,张杨欣喜若狂,直接派人召来了正准备出兵的董昭。
见了一脸懵的董昭,张杨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的诏书递给了董昭。
董昭接过诏书看后,脸色很是难看。
但沉浸在喜悦中的张杨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况且以张杨的性子,就算此时注意到了也不会过问。
阴沉着脸的董昭开口问到“主公,您意下如何?”
张杨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天子召吾入朝为官,吾自是要遵循天子的旨意。”
董昭一副“怒其不争”的表情,冲着张杨问到“主公,那我等又该如何?”
张杨笑着说到“天子在诏书中提到了此事,命尔等今后受大将军管制,几日后大将军就会派人来接管上党和西河。”
董昭听后头都大了,眼看着并州就快到手了,自家主公却要这个节骨眼去蓟县做官?
正当董昭纠结如何劝说张杨的时候,张杨开口道“对了,随诏书一同送来的,还有大将军的手书,大将军在信中言明,三日后,其麾下大将张辽会领兵五万前来并州征讨不臣,胆敢抵抗的皆按乱臣贼子处置,罪孽深重者夷灭三族。”
张杨话音落下,董昭的脸都白了,夷灭三族?那不成了家族的罪人了!
顿时董昭就明白了,大将军对并州势在必得,其双管齐下的行为便已经说明了一切。
好一个软硬兼施啊!董昭暗赞不已。
难怪大将军年岁轻轻,便已成就了一番霸业,如此手段和心性,当真是难得一见。
突然,董昭对转投吕布麾下充满了一丝期待,似乎在这样的主公手下效力,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此刻董昭还是张杨的臣子,所以董昭负责任的问到“主公,您真的打定主意了么?若是您不想入京为官,只需收缩兵力至长子固守,一时半会长子城是不会被攻破的。”
张杨笑着摇摇头“到了此时,做困兽之斗又有意义?入京为官不仅能保住性命,更能保住名声。公仁你也知道,吾这人一向视名声重过性命。”
话说到这,张杨便没再接着往下说,因为董昭能明白他下面要说的话。
董昭听后默默的点了点头,而后冲着张杨躬身行了一礼。
张杨摆了摆手道“吾收拾一番便带着家眷前去蓟县,你将杨丑和管亥召回,在此等候大将军即可。”
董昭拱手道“谨遵主公吩咐!”
张杨起身拍了拍董昭的肩膀“公仁,这几年跟着吾,委屈你了!大将军是难得的明主,今后跟着大将军,你的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董昭恭敬的说到“多谢主公教诲!”
张杨再度笑着摆了摆手“下去吧!吾也要收拾一番了!”
董昭躬身道“属下告退!”
……
这日,在行军途中,公孙瓒突然接到了鞠义的来信。
原来鞠义趁雁门守备松懈,率部夺取了雁门关,如今已经在朝着阴馆赶了。
公孙瓒看后大喜,这可真是想瞌睡便来了枕头,正愁攻打阴馆的兵力不足呢,鞠义就赶回来了!
有了鞠义相助,公孙瓒的心里顿时就有底了,不复先前的愁眉紧锁。
与鞠义汇合后,公孙瓒狠狠的夸奖了鞠义一番,鞠义为人高傲,最爱听这些奉承话,并说了些大言不惭的话。
公孙瓒听后眉头一皱,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外加鞠义刚立下了大功,公孙瓒也不好出言责怪。
合兵之后,除去雁门关和定襄郡的守军,公孙瓒麾下共有一万骑兵,两千步卒和一千弩兵,合计一万三千余。
为何每次都要用一个“余”字?这是因为后勤士兵是不算在战斗序列当中的,但人家确实也是随军同行的,况且行军途中,没了他们还真不行!
虽然人家一般情况下不上阵打仗,但总不能不把他们当人算吧?再说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后勤兵也是会拿着家伙加入战斗的。
得知了公孙瓒进军的消息,葛五、郑三、马义、马秀四人急忙聚在一起议事。
“这匹夫来的可真够快的!”葛五撇嘴道。
“谁说不是!这阴馆咱们才待上几天,这匹夫便坐不住了!”郑三附和道。
“秀儿,你怎么看?”马义将目光投向了马秀。
“容属下三思。”马秀拱手道。
良久,马秀喜道“家主,属下有主意了!”
马义高兴的一拍大腿“快说!”
马秀拱手道“家主,咱们可以把阴馆城门打开,放公孙瓒入城。”
“噗!”
正在喝水的葛五听后,一口水喷在了郑三身上。
郑三尴尬的抹了一把脸,这叫什么事啊?
“郑兄勿怪,在下实在是没忍住。”葛五一脸歉意的说到。
“无妨,些许小事罢了。”郑三赶紧说到。
“你出的这是什么馊主意?放公孙瓒进城?那咱们去哪?”葛五瞪着马秀说到。
“我说葛兄,你可否听秀儿把话说完?”马义冷笑道。
“那你便接着讲!我今个儿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讲出花来!”
葛五的话语并不是太客气,因为马秀所说的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一旁擦水的郑三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中也充满了对马秀的怀疑。
从始至终,只有马义一直站在马秀这边,而且无条件的相信马秀。
马秀对马义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接着马秀开始讲述他的计策。
。
(iishu)是,,,,!
单章说明
【】(iishu),
近期老苍的更新都是不定时的,因为爷爷住院了么,老苍有时候会去陪护,所以更新时间没法确定。
这个事老苍在前面说过了,可能有的老哥没注意到,所以老苍就又在这说了一遍。
因此给各位老哥阅读带来的不便,老苍在这跟老哥们道个歉,还请谅解!
每天保底的两更,老苍尽量更,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老苍怎么也能挤出时间来把保底章节码出来。
如果实在是赶不出时间来,欠的保底章节老苍会在忙完了之后补发,肯定不会差事。
其次,下一章,也就是453章空城计,是一个2700字大章,可能有的老哥不喜欢这种章节,会说老苍在水,所以老苍在这说明一下,不喜欢的请直接跳过,不影响阅读,也不影响上下文。
但请别说老苍在水字数,老苍不想每天挤时间出来码字还被说水字数。
现在的时间是3月26日418分,老苍什么时候睡的不太记得了,躺下没一会就睡着了,然后1点多点醒了,码字到现在。
老苍也想睡觉,很想好好睡一觉,但怕起来之后去医院没空码字,耽误了老哥们看书,所以就熬夜码字了。
二更过会发,写了一半,弄完了就发了。
说这么多,就是不希望看到有老哥说老苍在水字数,因为这些都是老苍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之前老苍也说过了,老苍的行文风格就是这样,想到哪写到哪,可能老苍写的很多东西都是个别老哥觉得没有的,是废话,但是写作风格是很难改变的,总不能想到了不写吧?
最后,感谢理解。
如果可以的话,请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老苍感激不尽!
祝各位老哥万事胜意,平平安安。
老苍继续去码字了。
。
(iishu)是,,,,!
第四百五十三章 空城计
【】(iishu),
马秀从容的说到“诸位,放公孙瓒入城并无不可,难道诸位便不想一劳永逸,将公孙瓒留在阴馆城中么?”
葛五听后冷哼一声“哼!说的轻巧!如何能把公孙瓒留在此处?”
马秀面不改色的说到“我等在城中布下埋伏,再多做些陷阱,待公孙瓒入城之后立即关上城门,对其进行合围,保准叫他公孙瓒命丧于此!此计叫作‘关门打狗’,诸位觉得如何?”
随后马秀详细了介绍了一番这个“关门打狗”之计,听的葛五和郑三目瞪口呆。
二人听后都是拍手叫好,对马秀的计策赞叹不已。
看着前倨后恭的葛五和郑三,马义不屑的撇了撇嘴。
接下来马秀便开始布置作战任务
首先,马秀从三家兵马中抽调了一批神箭手,专门负责狙击公孙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