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然而赵四娘更多考虑地是,如何通过这件事将震慑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自家底子太薄,没有什么根基。更谈不上什么后台。若是不抓住这个机会,敲打一下那些对自家铺子心怀不轨的人,反而一时心软放过这些恶徒,谁知道一些阿猫阿狗会不会觉得她家好欺负。三天两头就跑上门来,找给他们找不自在?
于是当机立断的赵四娘打算出三倍的工钱,让在她家帮闲的乡亲们帮忙把这六个人押去镇上,可话还没来得及出口,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就在她耳边响起。
“赵姑娘,既然这些人是从静海县城来的,要不我帮你把他们送回去吧?”
赵四娘转头一看,只见她身后站着一位身着蓝绸子长衫的老人家,原来是苏记商行的周掌事。她登时心念疾转,难道这个周掌事和许记有旧。想帮着许记把人捞走?
虽然赵四娘极不情愿,她还没如愿把这几个人滴溜着去趟长乐镇,心中还有一口恶气没出,敲山震虎的作用更是没能发挥出来,当然不想就这么轻易地将人交出去。可她很清楚苏记商行在码头上的无上威望。远的不说,仅凭苏记陈掌事的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就给自家铺子带来了不少于三成的收益。因而世故的赵四娘万万不会得罪苏记商行的人,她从善如流地点点头,笑道:“那就多谢周掌事了!”
在征得赵四娘的同意后,周掌事抬起左手挥了一下,接着四个身着黑衣劲装的男子迅速出现在了周掌事面前。
赵四娘后知后觉地想到一个问题。之前为了探明这帮人是否还有余党,她或明或暗数次扫视人群,其间都没有发现周掌事的身影。而这会儿铺子里除了自己所在的这一块,外围可以说是人挤人人碰人,这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可以强行挤进来,可周掌事年近半百。这会儿也没见他身边跟着长随护送,他老人家是怎么冒出来的?
还没等赵四娘整明白,她就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住了。
原来那不安分的六个人各被两个乡亲制住了手脚,虽然还能稍稍动上两下,却不要想做什么大动作。原本赵四娘认为把人这样扣住就已经做得很好了。待会儿找几条绳子来慢慢绑上就成了。谁知她还没看清那四个黑衣男子是怎么动作的,就见那六个人一个个精准地飞到了坐在地上的那人旁边,叠成了高高的罗汉。按理说,这六个人也没被捆住手脚,肯定要动上两下。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居然乖乖地趴在那儿,一动都不动。
稍稍回过神来的赵四娘第一个念头是怅然,那四个黑衣男子应当会点穴,个个身负武艺,这不禁让她想起了她那狠心的哥哥;第二个念头是欣喜,那四个黑衣男子奉周掌事之命行事,将那六个人整治成这模样,看来周掌事和许记的人不是一伙儿的。
更让她欣喜的还在后面,只听周掌事朗声道:“诸位,赵家铺作为苏记商行最重要的供货商,一直以来都为苏记提供极为重要的货源,是苏记不可多得的合作商家。今日居然有人胆敢在赵家铺里寻衅滋事,苏记商行当然不会袖手旁观。稍后苏记就会替赵家铺把这几个恶徒扭送至静海县衙,使其绳之以法。当然,不仅是这几个恶徒,苏记还会追究许记豆腐坊的责任。总而言之,苏记商行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前来赵家铺滋事之人。”
众人先是被黑衣男子的凌厉身手给镇住了,接着周掌事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一出,更是让众人心若擂鼓,大惊不已。
“苏记商行”在幽州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而今赵家铺居然能请动苏记为自己出头,他家的背景实在非同小可,这赵家铺恐非一个小小的吃食铺子这么简单。
在场的众人之中,有不少人他们看向姜老爷子和赵永忠的目光里霎时间生出了敬畏。
若说吃惊,众人中最吃惊的莫过于赵家铺的人了。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家不过是卖了一批粉丝给苏记商行,什么时候成了苏记“最重要的供货商”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他们更清楚,在“苏记商行”这块金字招牌的照拂之下,但凡有人想对赵家铺下手,事先都得要好生掂量掂量。如此一来,能为他们家挡掉很多麻烦。比如说,今天的这个“许记”,将来可能出现的“张记”、“李记”之类的竞争对手,相信他们再不敢生出觊夺之心了。于是他们都选择一言不发,来个默认。
赵四娘虽然默不作声,安安静静地站在那儿,内心深处却一点儿都不平静,原先的欣喜之情也慢慢褪去。
如果说是得知了赵成蓝的所作所为,周掌事不禁义愤填膺,决定打抱不平。那么替他们把这几个人送交官府,这就算是仁至义尽了。可周掌事之后所说的话语完全是在给她家撑腰,而且还不是以他个人的名义,竟是动用了他东家苏记商行之名。这是不是说明今日周掌事的举动,是得到苏记商行默许的呢?不过是萍水之交,苏记商行这么做实在是太过了。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苏记商行送了她家这么大的一份礼,应该是想要从他们这儿得到些什么吧?世故的赵四娘如是想。
可她家又有什么值得苏记如此另眼相看的呢?她家拿得出手的,不过是些做吃食的方子罢了。虽然她听说苏记商行名下也有几家酒楼,但苏记作为幽州第一商行,人家那么高,能看上她家的方子?退一步说,就算是苏记瞧上了某些方子,大可以和她家直接交涉,进行公平交易,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来为她家如此高调地出头。
再联想起当初谈粉丝生意时,自己报出七文钱一斤的价格,周掌事作为一个商人,而且应当是极为成功的商人,居然一点儿都没有还价,这极不符合常理。
赵四娘不是怀疑论者,但她还是忍不住怀疑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于是乎赵四娘开始陷入无限脑补之中。
“妹妹!妹妹!”赵三郎见妹妹从刚才到现在都快有一刻钟时间了,一直站在原地发呆,这会儿怎么喊她都没有反应,忙跑了过去轻轻推了推她,提醒道:“周掌事请你过去呢!”
正在向阴谋论靠齐的赵四娘被赵三郎这么一推,方才醒过神来。
环顾四周,发现刚刚还人满为患的大堂里这会儿只剩下三三两两零星的几桌客人。毕竟之前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虽说大部分是来看热闹,并不是专程来搞破坏的,可人潮退去后,铺子里还是变得凌乱不堪,很多客人都不愿意继续留在大堂里就餐,纷纷就此走掉。
不过大堂里虽然生意凋零,可外卖窗口却生意兴隆。不知是不是赵三娘的那番话起了广告效应,外面的长队已经转了好几个弯,队尾都排到了官道边。一众人不为别的,就只为购买一些传自宁国的豆制品。
“你说周掌事找我,他人呢?”赵四娘看了一圈不见人影,于是问道。
“大堂里太乱,就搬了套桌椅,请他去后院坐了。他说今日是来谈生意的,所以请你赶紧过去。”赵三郎就答道。
谈生意?应当是谈粉丝生意吧?可我怎么觉得这里头没有这么简单呢?
赵四娘一面惴惴不安地寻思着,一面穿过后厨往后院走去。
赵四娘家 第九十章 大笔订单
后厨里,姜氏正忙着将坛装的腐乳分装入一只只大小不一的罐子里。
没办法,虽然人们普遍能够接受腐乳这种新事物,其中还有不少客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腐乳那种独特的口味,但极少会有人买上一整坛,大多是挑几种自己喜欢的口味买上那么一二十块。
左近的村民会时不时拿着只碗或是拎着只罐子来买上一些,而更多的是两手空空没有准备的头回客,于是赵四娘想出了在出售腐乳的同时兼卖罐子的主意,用以方便过往客人。
只是外卖窗口的客流量远远超出预想,时常会出现排长队的现象。为了提高外卖窗口的运作效率,赵家铺就事先将腐乳分装入罐,额定小罐十块,大罐三十块。这样客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付完钱当即就能拎着走,大大缩短了排队时间。
这会儿正蹲在地上忙活的姜氏听到身后有脚步声,扭头一看,见是赵四娘走了过来,忙站了起来。
赵四娘见状,顺口吩咐道:“娘,咱家早上的生意估计也就这一段儿了。待会儿客人散了,你和小姨,还有舅母三个人仔细想想,刚刚来咱铺子里帮忙的乡亲们都有些谁,稍晚些时候咱们得一家家上门拜谢。”见姜氏一脸赞同地点点头,赵四娘绕过地上的坛坛罐罐,接着朝后门走去。
“四娘啊,你等一下……”后厨里的姜氏见状,忙一把拉住了她。
赵四娘就看向她娘,等着姜氏的下文。可姜氏却露出一副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样子。
“娘,有什么话你就赶紧说,我还得去招呼周掌事呢!”心中思绪纷杂的赵四娘很是不耐烦,又等了片刻,见姜氏还是不肯爽爽快快地讲出口,急道:“到底什么事儿?你不着急说,那应当不是什么急事。就等我回来再说吧!”
姜氏见赵四娘挣脱她的手就往后赶,心里一急,忙开口道:“等你把周掌事送走再回来说就迟了。其实我是想求个情……”
赵四娘猛然回头,瞪视着姜氏。心道:刚刚我还觉得你长进了呢!这会儿居然要给赵成蓝求情?她刚要出口怒斥姜氏不争,却听到了一番出乎意料的话语。
只听低着头不敢看小闺女的姜氏絮絮叨叨道:“……别的人倒还罢了,我看坐在地上的那孩子一面大声痛哭,一面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跟着他们走的时候,心里怪不落忍的。其实吧,我看那孩子本性不坏,他这么做也是走投无路了,才会一时冲动做了傻事儿……”
“走投无路就能跑来打砸人家的铺子?那走投无路的人跑去杀人放火,是不是也是情有可原的了呢?”赵四娘问道。
“是。那孩子做错事儿了,被送去衙门也是他自找的,怨不得别人。只是可怜他家的寡嫂和小侄子,他家没了他这个顶梁柱,以后可怎么活呀?他大嫂那病……”说到这儿。姜氏满脸凄凄。
赵四娘早在姜氏甫一开口为那人求情时,就隐隐猜到了她娘求情的缘由,再听到这儿,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过是同病相怜罢了。
赵四娘缓声道:“娘,你放心好了,其实我并没有想要太过追究那人的责任,我相信周掌事也明白我的意思。不然的话。那人就早就和其他闹事的人做堆了,哪还容得他自个儿走路呢?”
姜氏还是有些不放心,担忧道:“可是……”
“好了,好了。娘,你的意思我懂,我都懂。待会儿我就去跟周掌事提。最多让那人去趟衙门作证,绝不为难他,你看成不?”
看到姜氏欣慰地笑了,赵四娘心中也颇感欣慰,她这滥好人的娘总算没提要给赵成蓝求情。实在是一大进步呀!
只是刚走进后院里,赵四娘稍霁的心情立刻阴云密布。
只听到她那滥好人的爹正朝周掌事嗫嗫喏喏地问道:“周掌事,这个、这个……真的要去追究许记的责任吗?能不能……”
“爹,你怎么还在这儿?今儿可是集日,得去镇上拉牛下水的。你这会儿还不动身去拉,咱们可怎么来得及处理呀?是想让咱们干到后半夜吗?”不等赵永忠说完,赵三娘就蛮横地打断了她爹。
不得不说赵三娘这个小姑娘平日里也不是多么细心的一个人,可一旦触及到了老赵家,特别是有关赵成蓝的一切,她都特别上心。她苦苦等了三年,终于等来了报仇的绝佳契机,怎容有失?
为了防止节外生枝,她把种种可能都设想了一遍。思来想去,整个赵家铺会赵成蓝求情的,也就只有她爹娘了。于是小姑娘直接拿了盆,就蹲在后厨的后门那儿洗起碗来,伺机监视着她爹娘的一举一动。
听到她娘为那人求情,她轻挑了挑眉头,也不置可否,继续埋头洗碗。而当听到她爹要为赵成蓝求情,她立马就站了出去,先是插话拦住,接着不由分说,拉着赵永忠就往骡车那儿走。
赵四娘见赵永忠一脸不想就此走开的样子,也劝道:“爹,二姐说得对,你还是赶紧去镇上吧!倒不全是为了拉货,主要是得去镇上买些谢礼回来。今儿这事儿能这么顺利解决,全是靠了众位乡亲们,咱们得好好谢谢人家!”
“四娘说得在理,你赶紧去吧!别不舍得银钱,多买些谢礼回来!”在一旁作陪的姜老爷子也道。
见小闺女和岳父都这么说,赵永忠虽然有些不情愿,还是顺从地去取车。只是刚走了两步,赵永忠回过头来,央告道:“四娘啊……”
赵四娘笑道:“爹,你的意思我懂,我都懂。我会看着办的,你就安心去吧!”
说罢,赵四娘又让赵永忠带上赵三娘一道去,说是让两人商量着买些啥做谢礼好。
不过赵三娘心里很清楚,要去拉牛下水就得去北街,而许记豆腐坊和赵家老铺也在北街,妹妹这是生怕她爹会遇上些不该遇的人,中途会节外生枝,让她跟过去看紧她爹。她自然是欣然答应,二话不说拉着赵永忠就走。
顺利把赵永忠忽悠走了,赵四娘定了定心,快步走向周掌事,笑吟吟地赔礼道:“周掌事,实在是对不住,让您久等了。”
周掌事就坐在一旁,方才把一家人的互动看得清清楚楚,心中叹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不过他对此不置可否,接过赵四娘的话头,笑道:“无妨。你们家这小院倒也别有意趣,我坐着甚是舒适,巴不得能在这儿多坐一会儿。”
赵四娘心中一乐,你就扯吧!问道:“周掌事,您今儿是来谈粉丝生意的吗?”
周掌事点头道:“正是。上次在你家买的那三千斤粉丝在县城里卖得出乎意料地好,不过几天的工夫就一售而空,还吸引了许多回头客。经过这次试卖,咱们东家决定把粉丝推广到整个幽州。所以让我来和你家签下长约,具体数量还得视情况而定,但每个月至少会向你家买五万斤粉丝。”
姜老爷子寻思着,每月五万斤的话,也就是日产两千斤不到,以他们家的制作效率完全可以实现。至于原料,他们姜家滩啥都缺就是不缺番薯,虽说如今已经开了春,番薯吃掉了不少,可这会儿随便去村里转一圈还是能凑出几万斤来,更别提如今几乎每家都还存着许多现成的番薯粉。而且据姜老爷子所知,邻近的几个村子也有大量番薯富余。这么多旧年的番薯完全可以撑到秋天收获新番薯的时候,根本就不用愁原料会供不上。因此这个单子完全可以接下来。
于是喜出望外的他立刻望向赵四娘,希望她赶紧答应下来。
然而赵四娘闻言,却没有一口应下来,细细思量后,她提出双方先试着定下为期三个月的契约。
关于出货数量,赵四娘要求在这三个月内,让赵家铺每隔五天出一次货,每次出货一万斤。至于运货,则由苏记商行全权负责,而粉丝价格依然是七文钱一斤。
三个月过后,苏记商行可以要求酌情调整订量和订价,但调整范围必须事先征得赵家铺同意,单方面调整视同违约。
除此之外,苏记商行还必须提供赵家铺一百两银子的启动资金,用以支持赵家铺进行大规模生产。这一百两将会在赵家铺的粉丝生产进入正轨后,如数归还苏记,但是不计利息。
在此期间,如果双方都没有异议,契约自动顺延至下一个周期;如果任何一方因故无法继续履行契约,需提前一个月告知方可终止协定,到时双方和平解约;若是不提前告知,则需支付一百两的违约金。
这样的条件赵四娘自己都觉得苛刻异常,先不提别的,就光说价格,单订三千斤是七文钱,月订六万斤还是七文钱,凭心而论,她自己是绝对不会接受的。然而,出乎赵四娘意料之外,或者说隐约又在她意料之中的,在这样的漫天要价之下,苏记商行没有坐地还钱。周掌事不过是再次强调除庆丰楼外,赵家铺只能将粉丝出售给苏记一家,便爽快地将所有条件都答应了下来。
这么优渥的条件……好到让人感到深深的不安。
待得行动力极强的周掌事将守在外面的长随叫了进来,取来纸笔将契约写好,连同一百两银子一并交付,只等赵四娘签字同意时,满腹疑虑的赵四娘迟迟没有下笔。
赵四娘家 第九十一章 无奈签约
赵四娘之所以会提出这样苛刻的条件,其实就是想要试探周掌事一番,探一探苏记商行对赵家铺的底线所在。如今这个结果……虽然不知道苏记的目的何在,但直觉告诉她绝对不能签。
周掌事见状,目光微闪,继而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这份契约不同于上次的短约,至少得请你们村的里正来做个见证才是。”
姜老爷子见赵四娘迟迟不肯签约,正自大感奇怪,这会儿听周掌事一说,心中赞道:还是外孙女儿想得周到呀!于是他忙起身,打算同周掌事道声失陪后,就去村里请里正姜武。
赵四娘见状忙拦下了姜老爷子,摇头示意他不用去。她很明白,苏记商行能做得这么大,肯定在官府那儿很吃得开,同他家签下的契约,有没有里正见证关系都不大。悲观一些,即使将来会出事,多半也不会出在这张契约本身上。
“苏记商行作为咱们幽州第一商行,信誉是无人可比,口碑是交口称赞。咱家自然也是信任万分,就不用特意去请里正了。”说到这儿,无计可施的赵四娘决定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周掌事能否对四娘明言,苏记商行为何对咱家小铺青眼有加呢?请恕四娘愚笨,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说罢,看似礼貌地关注着周掌事,实则是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不过周掌事纵横商场近三十年,早就练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道行不及他深的赵四娘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那是千难万难。
只见周掌事老神在在地说道:“咱们东家确实是对你青眼有加。赵姑娘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把一间小草棚经营成一家颇具规模的铺子,还能把被人嫌弃的粗粮制成了颇受欢迎的粉丝,这份本事能不让咱们东家对你另眼相看吗?咱们东家素来认人极准,他相信只要同赵姑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就一定能得到超出意外的回报。因而临行前他特地交代我说。但凡是赵姑娘提出的条件,就尽可能答应下来。”见赵四娘还是一脸不信,周掌事补充道:“赵姑娘只管放心,不光是对你家。只要是有潜力的商家,咱们苏记都是这样另眼相看的。”
虽然小忽悠没能从大忽悠的脸上看出任何端倪,可小忽悠还是在心中默默吐槽道:你的这番说辞还能再假一些吗?尽管隐约中听说苏记商行不是普通的商户,有着极强的背景,就连官府都不敢轻易得罪苏记。可我有理由相信,要是苏记都如同今日厚待赵家铺这般对待所有供应商,不管后台有多硬,苏记都绝对不可能做到幽州第一。原因无它,实在是败家败得不像了!还让我只管放心?你们苏记诡异的举动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呀!
大笔订单上门,一般人当是喜不自胜。可凡事喜欢往坏处想的赵四娘心中却是一片愁云惨雾。无论她怎么苦思冥想。都无法得知苏记的真实意图,再加上她根本无法从周掌事那张“纯良”的脸上得到一丝启示,这更是让她焦躁不安,登时有种祸从天降的感觉。
不过赵四娘很世故,也很识时务。面对强大无比的苏记,她很清楚这份订单不由得她不接。于是她一咬牙,一跺脚,终是狠下心来签下了这张契约。
周掌事看到小姑娘那张美丽的小脸上满是纠结,心下不忍,生出了不吐不快地冲动,不过由于他在来之前得到过严令。不得不继续保持沉默。
不过在如此明晃晃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隐瞒之前,深沉老道的周掌柜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忙借口身上另有差事,提出告辞。
赵四娘觉得这个周掌事就是个祸头子,巴不得他赶紧走人。于是她也不多做挽留,和家人一起。欣然将周掌事送出了铺子。
值得一提的是,当着姜氏的面,赵四娘特别拜托周掌事从轻处理装死的那个人。毫无悬念的,周掌事一口答应了下来。
至于答应赵永忠的“看着办”?她没趁机再踩上赵成蓝一脚就算是给她爹面子了,还想让她求情?哼。想都别想!
当看到姜氏、赵三郎和赵四郎至始至终都没有开口替赵成蓝求情时,心怀隐忧的赵四娘登时感到一阵慰藉,暗道:家里有她爹一个无原则的老好人就够了,多来几个她可真心吃不消呀!
目送着周掌事一行沿着官道向码头方向驶去,与此同时,大家发现在官道的另一头,去镇上取货的赵永忠和赵三娘也驾着骡车回来了。
自打有了这辆骡车,赵四娘就提议将每日去镇上取货的时间由下午改为上午。她嘴上说得好听,这样做是为了空出更多的时间来做第二天的准备工作。不过每次去镇上她都是东瞧瞧西逛逛,严重耽误返程时间。
平常没有对比还不怎么看得出来,可前两日赵四娘没有同行,赵永忠回铺子的时间得以大大提前,今儿有赵三娘从旁督促,即使是去了一趟北大街,还去买了一些谢礼,依然是比往日早了一大截。由此可以证明,平常赵四娘有多么误事。
若在平日赵三娘多半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数落一顿自家小妹。不过此刻坐在骡车上的赵三娘心情极佳,嘴角始终沁着一丝微笑,如果不是碍于她爹在旁,她恐怕早已大笑三声。
都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赵三娘原以为赵成蓝的恶名至少要到下晌才会在长乐镇传出,可没想到她在孙记肉铺取猪下水时,就隐约听到有人在说许记豆腐坊的老板娘赵氏是如何如何的蛇蝎心肠。这只是先前围观的众人之中有几个人由于有骡马代步,比旁人先到镇上一步,才能够这么快就站在这儿传,但传的人肯定不会太多。不过相信随着步行前来赶集的大批乡民的到来,晌午之前,赵成蓝的恶名将会在长乐镇传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