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倒不是舍不得每天进账的那些银钱,处处心系他人的姜老爷子更多地是考虑到,若是自家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歇业一天的话,会使常客们措手不及。特别是码头上有好些工人。他们早饭和午饭都是在铺子里解决的,要是铺子忽然间歇业了,他们就会挨饿。作为重体力劳动者的他们,少吃一顿都成,更何况是两顿?
于是姜老爷子去粉丝作坊传授制作方法。却也没让杨氏、姚氏和姜小虎回家休息,而是让他们几个留在铺子里继续为铺子第二天的营业做准备。
看到姜老爷子他们这么拼,就算赵四娘想要借着歇业偷个懒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全家总动员,一直忙活到子时才各自回去歇息。
不用说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当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时,只有赵四娘这个例外还躺在屋子里呼呼大睡。
心里透亮的赵四娘也知道她那“情伤”是医不好了,镇日睡着也于事无补,原打算着从今日起恢复正常生活。可打算得好好的,睡了两天懒觉就睡成习惯了,今早又没起得来。
一般人睡懒觉就睡到日上三竿也就该醒了,可一觉睡到自然醒的赵四娘睁开眼睛时都已经到了午后。
看到透过窗纸的日光都那么耀眼,清醒过来的赵四娘立刻意识到睡大发了。今儿肯定免不了赵三娘的一顿批,不过为了少挨几句训,她立马跳起身来,胡乱收拾了一番就往外跑。
“咦?元娘姐,怎么也在这儿?”赵四娘好奇地问道。
只见院子里的水井边,应当留在镇上看护宋氏的赵元娘这会儿正坐在小杌子上,和赵三娘一起收拾着猪下水。
赵三娘重重地哼了一声,高声道:“你还在做梦的时候,我就和爹去镇上提货了。原本是顺路给大伯母她们送些东西过去的,可元娘姐见了咱们非要跟过来帮忙。你不知道,咱们到铺子里的时候,元娘姐都把铺子里里外外收拾过一遍了。有些人要是有元娘姐一半儿的勤快就好了!”
勤快不勤快这话头赵四娘可不敢接,忙转移话题道:“元娘姐,你的脚怎么样了?”
赵元娘笑着答道:“申大夫开的跌打酒很好用。昨儿就不怎么疼了,到了今早淤血已经消了大半。”
没话找话的赵四娘又道:“那就好啊!其实铺子里的活计并不打紧,最重要还是大伯母的身子。我看待会儿还是让我爹送你回去照顾大伯母吧!”
赵元娘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娘虽然伤得不轻,可日常生活还是能够自理的,并不需要人去照顾。”
“元娘姐,你还是太见外了!”见赵元娘想要开口分辨,赵四娘忙道:“虽说如今大伯母能够行动,可这伤终是要卧床休息才能好得快不是?这一两天内我就会去找人把镇上的那间铺面简单地翻修一遍,约莫下个月初咱家的新铺子就会开业。你要是真把咱们当成一家人,就趁着这个时候留在铺面里好好照顾大伯母,顺便帮我掌掌眼,看看请来的小工有没有偷工减料,等到下个月就开始给新铺子帮忙吧!”
经赵四娘这么一劝,赵元娘也觉得更有必要留在镇上,于是她松口说,下晌就让赵永忠把她送回镇上去。
赵四娘家 第一百零七章 出尔反尔
这时赵四娘忽然想起昨天的承诺,忙跑回小屋取出了三片金叶子,一面往赵元娘手上塞,一面说道:“昨儿我把老赵家应该分给你们的财产给推了,心里怪不好意思的。这是我的私房钱,算是赔给你们的。”
一片金叶子大约一两重,一两黄金折合十两白银。也就是说,赵元娘手中的这三片小小的叶子相当于三十两银子。
赵三娘早就知道赵四娘手上有私房钱,她猜想是他们爷儿俩卖方子的时候,心疼小闺女的赵永忠在赵四娘的忽悠之下瞒下一部分钱,偷偷塞进了赵四娘的腰包。
那些方子原本就是赵四娘靠自个儿结下的善缘得来,是完全属于赵四娘的。因而就算赵三娘知道自家妹妹老是在偷攒私房钱,也只是嘴上刺她两句,并不会真的加以反对。
可这会儿看到那些金子,赵三娘还是震惊了。今早她隐约听赵四郎告诉姜氏说,自家小妹手里有一大堆金子,还当是听差了,没想到竟然是真的。可汪掌柜买方子要不然给银票,要不然给现银,怎么会给起金子来了呢?
“四娘,这些金子哪儿来的?”
“这是我师父给我的!”赵四娘知道这么一大袋金子决计瞒不过家里人,昨儿不就被赵四郎逮了个正着?既然藏不住,索性就拿出来过个明路,以后她想用这些钱买个什么东西也就不用偷偷摸摸的了。
“你师父?”
赵四娘点点头,好似确有其事道:“是呀,我师父听说我在家里过得艰难,就连想吃个零嘴都要被人说道半天,心里怪不落忍的。于是就托人从宁国给我捎了些零花钱来,吩咐我有啥想买的就放手去买,不要再担心受人家的白眼!”
赵三娘闻言,忍了又忍,临了还是赏了赵四娘一个大大的白眼。
不过尽管赵三娘猜想刚刚那番话是赵四娘瞎编出来埋汰她的。可她却相信那些金叶子确实是来源于赵四娘那个大有难耐的师父。否则,谁又会平白无故给赵四娘那么多金子呢?
赵元娘早就从赵三娘的口中得知,赵四娘拜了一个极为了不起的师父,学了好多本事。她家的铺子就是靠着赵四娘的手艺办起来的。而今赵四娘在她家地位超凡,大大小小的事儿几乎都由赵四娘说的算。若是别人听说一个小姑娘这么有难耐,肯定不会轻易相信。不过赵元娘立即就信了,因为综合各种信息,她早就隐约猜到赵四娘来历不凡。
思及至此,赵元娘眸光微动,只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不过很快,她就敛下纷杂的思绪,把自己从漫长的回忆中拉回现实。
尽管知道赵四娘手头宽裕,也许这三片金叶子于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可赵元娘很明白。赵四娘代表她们母女放弃财产完全是为她们着想,自己受惠于她,又怎能够反过来再收下她的钱呢?于是赵元娘坚持要把金叶子还给赵四娘。
赵四娘真挚地劝道:“元娘姐,谁都有个急难的时候,你就是不为自个儿。也该想想大伯母。这三片金叶子个头小方便携带,你和大伯母一人一两片,贴身藏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好了。”
当赵元娘听到“急难”两字时,心中一凛,终是收了下来。
赵元娘很清楚,只要她们母女一日没有和老赵家彻底断绝关系。她们的人身安全就没有保障,随时都可能再次陷入那团泥泞。
每当想起她们母女俩的悲惨境遇,她就抑制不住满腔悲愤。
不行!她不能坐以待毙!决不能等到大难临头时,才仓皇无措地想要获救。她必须及早做好打算,在老赵家,特别是在她那狼心狗肺的禽兽爹下手之前。就剪除一切潜在的威胁。
赵元娘双手合拢,紧握金子,暗下决心。
见到赵元娘肯收下,赵四娘心里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虽说她做主让赵元娘母女俩净身出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她们。可她们应得的财产确实是由她拱手让给老赵家的。一想到这儿,她还是觉得甚是过意不去。因而她心甘情愿地补偿她们母女,以图个安心。
兑现了昨日的承诺后,心安理得的赵四娘又开始拼命在自家二姐面前刷好感度了,为此她忙拿起镊子处理起久违的猪蹄来。
自从赵四娘把去除猪毛的窍门告诉家里人之后,她就很少亲自动手清理这些东西了。新铺子开张之后,她就借口后厨活计太重,腰酸背痛手脚无力,把这些活计全都推给了赵三娘她们,自己连碰都没有碰过。
如今乍一上手,动作很是生疏,不但没有讨好到赵三娘,反而又惹来了一记白眼。
脸皮够厚的赵四娘丝毫不以为意,手持镊子继续装模作样。
说起这镊子,如今她家可不止一把了,不光铺子里放着三把,就连姜家也备着一把。
姜家的那把倒不是给杨氏用的,而是卧病在床的姜华特意要过去的。
要说姜华也是个闲不住的主儿,在床上躺了不到十天就再也躺不下去了,开始绞尽脑汁找活儿干。先是给家里挑选黄豆,后来就把处理猪头的活儿给包揽了。原先他还想顺便把猪蹄和猪尾也给处理了,还是大伙儿生怕累着了他,死劝活劝才拦住了他。
还真别说,有了姜华的帮忙后,处理猪下水的工作变得更轻松了。
如今铺子里就只有一盆猪蹄和猪尾需要处理,至于猪肠和猪肺,杨氏生怕铺子里人来人往会把处理方法泄露出去,还是坚持把它们拉回姜家处理。
赵三娘见赵四娘连一只猪蹄都没有处理完,就停在那儿不动了,忍不住重重哼了一声。
听到赵三娘那声明显带着指责意味的冷哼声,赵四娘忙解释道:“二姐,我可不是在偷懒,是在为咱家的那间铺面犯愁呢!”
赵三娘奇道:“这有什么好犯愁的?昨儿不是说好了开豆腐坊吗?”
“那个……豆腐坊……”
赵三娘见赵四娘吞吞吐吐的样子,心中警钟大作,忙道:“你可不能变卦啊!说好了的,咱家要开豆腐坊!”
昨儿在老赵家啥都没有讨到。赵三娘心里很不痛快,正憋着一股气打算开豆腐坊抢许记的生意。这会儿赵四娘居然想要反悔,她第一个不答应!
其实昨儿赵四娘只是随口提出开设豆腐坊,事先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如今静下心来再一想。赵四娘发现看似熟门熟路的豆制品生意,要真正经营下去还面临着很多棘手难题,其中还涉及到自身利益。
赵四娘把方方面面揉开掰碎了讲道:“首先是人手问题。既然咱们要拿市值至少六百两的铺面开豆腐坊,那就肯定不能像如今这样小打小闹,必须要正儿八经地生产起来。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二姐你天天都在做豆制品,肯定体会到了这活儿有多累。而今咱们不过是弄了个小窗口在带着卖,就已经累得人仰马翻了,哪里还抽得出人手去做镇上铺子的那一份儿?不仅如此。咱们在忙赵家铺生意的同时,还得加紧筹建养鸭场,就更加没有精力去经营豆腐坊了!”
赵元娘连忙自告奋勇道:“不是还有我和我娘吗?让咱俩来做吧!”
“豆腐坊里的活儿可不是两个弱女子能够做得了的!虽说可以用驴子代替人力来磨豆子,可在制作豆制品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工序极其费力。需要靠力气大的男人来完成。”赵四娘见赵元娘由于帮不上忙,露出一脸歉疚之色,忙道:“我知道元娘姐和大伯母做饭的手艺都很好,就想让你们在铺面的二楼开间糕点铺。”
“糕点铺?”
赵四娘点头道:“不错。长乐镇上的糕点铺也有不少,可在我看来,却没有一家做得好的。虽说也有一两家的招牌糕点用料颇为讲究,做工也算精致。那也仅是看着好看而已,吃着口感只能算是一般。同样品种的糕点,我自信我做出来的要胜人一筹。更何况我师父还传授给我好几款别出心裁的点心,不敢说在整个县里,至少在长乐镇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新开的铺子或许做不到客似云来,但生意肯定是不用愁的。”
“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赵三娘低声嘀咕道。
不过尽管赵三娘嘴上不服气。在她心里却也不得不承认赵四娘做糕点很有一手。之前她一直认为庆丰楼的点心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点心,可要是从前几天赵四娘折腾出的那些品类繁多的糕点里随便挑一样,就能把庆丰楼的点心甩出好几条街去。更何况那些糕点还是前一天做的,想来现做的口感就更好了。
赵三娘真心觉得不靠谱的小妹出的这个主意还是挺靠谱的。
只听赵四娘继续说道:“前几日我几乎把所有我能做出来的糕点都做了一遍,因而能够较准确地核算出它们的成本。我发现。糕点的利润要远高于豆制品。既然糕点铺赚钱更多,又何必自讨苦吃去开什么豆腐坊呢?虽说你们就两个人,可要是搞个小规模的糕点铺,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赵元娘闻言,忙握住了赵四娘的手。从昨儿晌午起,她就很是迷惘,不知道以后的路在何方。如今虽不知这个糕点铺能否经营得好,却给她们母女俩提供了拨开迷雾看清前路的机会。心中感激万分的她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赵四娘很喜欢这种被人感激的感觉,笑得很是欢快。接着她就趁热打铁和赵元娘讨论起怎样改造二楼铺面来。
“二楼开糕点铺,那么一楼呢?”被晾在一旁的赵三娘蛮横地打破了这无比融洽的气氛。
综合赵四娘的反常表现,赵三娘可不会天真地认为,这个“奸商”会把一楼留给她开那相比而言不怎么赚钱的豆腐坊。
果然赵四娘轻咳两声,讨好地笑道:“二姐你也知道,南大街上除了恒源布行外,还另有两家布行。只是它们货不是很齐,地点又有些偏,生意就远不如恒源布行那么好。如今张记布行好不容易把恒源布行给盼走了,就想要大干一场,加开间专营绫罗绸缎的分号。分号的地点首选当然是咱家铺面了。不仅是由于咱们铺面位于街口,还因为恒源布行在南大街站稳脚跟都有好几年了,好多老主顾就认准那儿了。再加上冯掌柜走得匆忙,里面的货架柜台都没带走,接着开布行那是再好不过了。”
见赵三娘一脸不满,赵四娘咽了口口水,硬着头皮说道:“昨儿我去张记布行买布料时,张掌柜说了愿意出每月八两银子的高价租用咱家一楼。八两银子,那可真的是高价中的高价呀!咱家铺面对面的杂货铺可比咱家一楼要大多了,可听说它的租金不过才五两银子。二姐,你说说看这种送上门儿来的好事儿,咱们为啥要往外推呢?”
赵四娘家 第一百零八章 固执己见
赵三娘冷笑道:“八两银子?咱们赵家铺做两个集日就能挣回来了。哼,才多点儿钱,就把你那副见利忘义的嘴脸给勾出来了!”
你才见利忘义!你才一副嘴脸!
赵四娘心里嘀咕着,脸上却满是诚恳道:“赵家铺赚回来的那些钱都是咱们两家十几口人拼死拼活干出来的,是地地道道的血汗钱。可租金它不一样呀,咱们坐在家里就能收钱了,没有风险也不费力气。”
平心而论,赵四娘也很清楚自己经营铺子肯定要比把铺面租出去赚钱多了。可越歇越懒渐渐失去斗志的赵四娘一想到要是多开一间豆腐坊,那么摊派在自己身上的活计肯定会增多,心里就有些不乐意了。
赵四娘心里打着这样的小算盘,就生怕赵三娘还是不改初衷,又随口找了个借口道:“再说了……”
不过看到赵三娘那副要杀人的面孔,赵四娘就没敢再说了。
赵元娘见姐妹俩斗法,越斗越激烈,忙劝解道:“要不那个糕点铺就不开了,二楼还是拿来开豆腐坊吧?”
赵四娘眼前一亮,自以为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忙道:“反正二楼也不是很小,那就一大半儿用来开糕点铺,剩下那块地方就设个柜台,就像赵家铺的外卖窗口一样专门出售豆制品好了。那样一来,也不需要增加多少货源,就不用愁人手不够了。”自己也不用多做多少活计。
“不成!就设一个小小的柜台怎么可能把许记打垮?而且二楼的生意哪可能比得上一楼的?不说两层都开豆腐坊,至少一楼要给我留着!”赵三娘一脸不善地问道:“我只问你,你有没有答应把一楼租出去呢?”
“没、没,二姐你都没点头,我哪敢呀?”赵四娘忙心虚地说道。
事实是,赵四娘觉得租金还有上升的空间,为了抬高价钱,她才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赵三娘斩钉截铁地说道:“豆腐坊是一定要开在一楼的,不要说是月租八两。就是八十两,咱们也不能租!”
要是人家真肯出八十两,我就算把你捆在家里也要把租约拿下!
赵三娘继续训妹道:“你怎么能够光顾着眼前的小利,就忘记了赵成蓝这贱人是怎么欺负咱们的?你看看大伯母。看看元娘姐,再想想咱家大姐,怎么能让赵成蓝继续猖狂下去?”
我不肯开豆腐坊,这并不表示我不打算整垮赵成蓝好不好!整人的法子有千万种,何必选这种最曲折最费力气却极有可能讨不到好的呢?
表里不一的赵四娘猛点头赞成,深表受教,却故作天真地问道:“二姐,你把整层铺面都用来卖豆制品,那每天最少得备多少货才够呀?你做得出来吗?”说罢,同情地瞅了一眼她那黄豆芽似的小身板。
赵三娘气了个倒仰。狠狠道:“你那么聪明能出招人开粉丝作坊的主意,那为啥不能招人来豆腐坊帮忙呢?”
赵四娘耐心解释道:“其实粉丝并不难做,特别是在番薯粉的做法公开后,只要稍加琢磨,就能明白粉丝的做法。因而就算我煞费苦心去遮掩。粉丝的做法也是藏不住的。既然如此,我在保密方面就不是很在意,索性就放心大胆地雇佣外人来粉丝作坊上工。
“可是豆制品不一样,只要做好保密工作,还是很有希望不被人钻透的。就说豆腐吧,点些卤水就成,做法再简单不过了。可人家有关卤水配方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使得豆腐方子至今还是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着的不传之秘。与其为了争口闲气,招些外人来豆腐坊帮忙,赚那么两个月钱就把方子泄露出去了,倒不如把方子牢牢攥在自家人手里,日久天长下来赚到的钱绝不会比开豆腐坊的少。
“你或许要说人家许记不也是雇人帮忙的吗?可他家品种单一,专做豆腐。只要不让人发现卤水是用什么做的就成。其它就没什么需要保密的。可咱家不同,除了豆腐外,还有茶干、腐乳之类的其它豆制品需要保密。但凡会做豆腐的人,只要听人把现场工艺描述一遍,基本上就能想明白那些豆制品的做法了。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害怕外行人来偷师,最担心的就是同行中人。一旦雇来的人当中有同行派来的探子,咱家方子立马就保不住了。
“你也知道赵成蓝正处心积虑想要夺咱家的方子呢!这方子要是落在其他人手里倒还罢了,要是一个不小心落到了赵成蓝的手上……”
赵四娘并不是故意要和赵三娘唱反调,如果可以她也不想违背泼辣二姐的意思。毕竟她也不想被骂出尔反尔,实在不行自个儿受点儿苦就捏着鼻子认了。
事实上,不靠谱的赵四娘确实不完全是为了偷懒躲闲才横加反对,也曾认真考虑过一次开设豆腐坊的可行性。
就在不久之前,她还想着一楼出租,二楼开豆腐坊,可是一想到保密这个大难题,她就一个头两个大,自认无法解决,才果断选择放弃。
赵四娘所想或许很有道理,可这么一条一条说下来,赵三娘的脸已经黑得不能再黑,终于喘着粗气的她一声断喝:“够了!你不就是担心泄露豆制品的方子吗?那很简单,咱家豆腐坊就雇人做豆腐,其他豆制品一律不做!看赵成蓝她还怎么偷!”
“单做豆腐?二姐,若是豆腐坊里只卖豆腐,那拿什么来招揽客人?你凭什么认为人家不去老字号许记,非跑来咱家这个新开的铺子呢?”赵四娘立刻质疑道。
“许记卖两文钱一块,咱家就卖三文钱两块,还愁客人不肯上门?”赵三娘自信道。
在价值不菲的铺面里,让花钱雇来的工人制作着品种单一、价格低廉的产品,二姐,这样真的好吗?
看到赵三娘满脸狂热,赵四娘终是没有再泼冷水,心道,就按你的想法来经营一两个月豆腐坊,到时候你就会懂得做生意绝对不是想当然。
赵四娘家 第一百零九章 一波又起
历经近十天,镇上那间铺面的用途总算是尘埃落定。【擺說】于是姐妹仨一面清理着猪毛,一面讨论着翻修细节。
少了用途之争,赵三娘和赵四娘之间又恢复了一团和气,一时间甚至有说有笑。可惜这么愉快的氛围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破坏殆尽。
“你们快出来看看!你爷奶来铺子里闹事儿啦!”张大贵的媳妇儿周氏急匆匆地跑来后院通知道。
这个周氏和村里另外一个媳妇儿是赵家铺请来专门洗碗的。说好的,她们只需要负责洗碗,另外轮流把赵家铺附带的茅厕清扫一遍就可以。姜氏知道她们俩家里都有好几小孩子,就让她俩在洗完碗后直接回家照顾孩子,不用留在铺里干其他杂活儿。
可这两个媳妇儿都是实诚人,每天拿着二十文钱的工钱哪好意思洗几个碗就走?于是每日要求清扫一趟的茅厕她们坚持要清扫三趟,不单把铺子内部的卫生都给包了,就连铺子外面那一大块地方也被她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今儿铺子打烊后,两人很快就把碗都洗完了,另一个媳妇儿去清扫茅厕,而周氏在把铺子洒扫过一遍后,正拿着块抹布在抹灰,就看见一对老夫妻领着个小闺女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
见到姜氏同他们打招呼,周氏才知道这是她的公婆和小姑子。一般来说亲戚来铺子里走动都会摆张笑脸,可这三个至亲倒好,都黑着一张脸。尤其是那小闺女的脸上原本就满是斑驳的手掌印,再配上阴鸷的目光,很是渗人。而那老妇人不但摔了姜氏端给他们的热汤,还指着姜氏的鼻子痛骂起来。要不是姜月娥和姚氏见势不好,拦住了那妇人,只怕她就想要动手打人了。
姜家的屋子即将竣工,这会儿铺子里的男丁除了姜小虎外,都去了工地上帮忙。铺子里就只剩下了些妇孺,周氏知道赵三娘姐妹俩颇为厉害,就忙通知她们前来劝架。
“这对贱人!昨儿还没受够教训,今儿居然上赶着来送死了!”赵三娘一把扔掉手上的猪蹄,当即冲进了铺子里。
赵四娘则没有立即跟出去,反而舀了一盆清水,慢慢洗起手来。
赵四娘心里很清楚,自打昨儿赵三娘当着十里八乡乡亲们的面自曝家丑,承认自己的老家就是赵成蓝的本家,老赵家得知赵家铺是他们三房的产业,那是迟早的事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