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赵四娘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璇源
我的乖乖!这是在上演大变活人的戏法吶!
等人们反应过来,整个县衙,不,整个静海都沸腾了。
“皮知县,您先别忙着走啊!赶紧的,去把赵奕宏给放了,毕竟人爹还没死呢!”人群里也不知是哪个眼尖的,见没脸的皮茂声想偷偷开溜,忙高声喊道。
“对!放人,放人,赶紧放人!”有了一个起头的,堂下无数百姓也跟着喊道。
脚底抹油不成的皮茂声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坐回公堂,急中生智的他道:“你们说堂下这个抖得不成样子的老头是赵奕宏他爹就真是他爹啊?谁能证明啊?你们得证明他爹是他爹之后,我才能放人。”
皮茂声很好地阐释了什么叫做“无理取闹”,可明知他是在耍无赖,众人却拿他没法子,只能在堂下发出嘘声以示不满。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我能证明!这老东西正是我相公,确是我家二郎的亲爹!”
赵永年的妻子乔氏从人群里站了出来。
乔氏愚蠢贪婪自私自利,在赵二郎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确实,乔氏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能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子去死。其实,乔氏心底里是爱着赵二郎的,只是从未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而已。(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二百四十三章 当堂释放
这几个月,乔氏饱受砒霜之毒折磨,一度瘫在炕上动弹不得,直到前两天才稍有好转。听说今日是决定赵二郎生死的日子,她不顾病体沉疴,硬是强撑着来听审。
听到赵二郎被判剐刑,乔氏心中剧痛。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救儿子的机会,她也不怕遭到皮知县的迫害,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皮茂声见乔氏居然不怕死地站了出来,心中不由得大怒,瞪大了眼睛就要开口。
坐在一旁的孙师爷一看情势不妙,忙冲上前去阻住了这位大人即将喷薄出口的话语。
孙师爷实在是太熟悉自己伺候着的这位大人了,深知他说不出什么有脑子的话来,绝对是多说多错。
说实话,皮茂声甚是昏聩,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堂上闹笑话了。若放在平日,自己还可以替他圆过去。毕竟赵奕宏家确实出了人命案,他身上既有血迹,又在公堂上闪烁其词数次翻供,即便死者不是他爹,他也重大作案嫌疑。同时赵永年明明没死,却离奇失踪,这里面分明存在猫腻。孙师爷自信,只要操作得当,依然可以让赵奕宏或是赵永年认罪伏法。
可偏偏今日赵永年出现的时机太过微妙——皮茂声前脚宣布赵奕宏有罪,赵永年后脚就从天而降,前后反差太大,效果堪称震撼,一下子就点燃了静海全县的舆情。没见百姓们正源源不断地涌进县衙吗?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公堂下旁听的人就至少增加了三倍,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个时候,皮茂声多说一句都可能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孙师爷深以为,此时决不能放皮茂声出来秀智商,赶紧让他闭嘴方是上策。
好不容易堵住皮茂声的嘴,孙师爷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见堂下已经有人骂起了“昏官”,再看衙役手执着水火棍都有些控制不住群情凶猛的百姓,心里不由得一声叹息。
孙师爷跟皮茂声的时间不算长,前面的师爷告老还乡了,他是直到去年才顶上的。在上任之前,孙师爷曾打听过皮茂声的为人,深知他不是值得自己辅佐的东翁。奈何自家欠皮家一个大人情,后面有老娘寻死觅活地逼着,他迫于孝道才不得不当这个师爷。正式上任之后,孙师爷没有一天不是在后悔中度过的,几乎每天都在抓狂。
孙师爷当然知道皮茂声贪,话说如今燕国几乎没有不贪的官员,当官不贪才奇怪。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贪婪到如斯境地,还贪得如此嚣张。
远的不说,就说赵奕宏一案。人家赵家送了整整五百两银子,你老实不客气地收下了。不说就此饶过赵奕宏的性命,至少要在公堂之上对人家客气一些,不要这么往死里折腾。可他皮茂声却听信儿媳妇的谗言,认为赵家人傻钱多,越是对赵奕宏凶狠,赵家就越是害怕。一旦放出要给赵奕宏定罪的消息,赵家就会乖乖送上更多的银子来。结果,赵家银子没有再送一分,却把“死者”直接送到了大堂上来。
也难怪赵家做得这么绝,须知兔子急了还咬人,皮茂声确实做得太过,简直是欺人太甚。
不过话说回来,能做成这样,敢做成这样,这个赵家绝不简单。
思及至此,孙师爷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放人,而且是立刻!
皮茂声在孙师爷的好说歹说之下,准备当堂宣布放人。
“大人!”
就在此时,公堂通向后院的侧门边隐隐响起一声呼唤。
因为孙师爷的位置更靠门边,这娇滴滴的叫唤听得比谁都清楚。侧头一看,就见虚掩的门后露出一块艳俗的布料,不由得大怒。
去你奶奶个腿儿的!一个买回来的儿媳妇,居然明目张胆地干涉起公爹审案来了!谁给你这么大的脸!
这个皮家也太荒唐了,在这么下去,别说他家全体玩儿完,老子也非得跟着陪葬不可!
不干了!不干了!老子不伺候了!
立志退堂之后立即撂挑子走人的孙师爷赤红着眼,几乎是威逼着皮茂声立即下达了放人的命令,终于赶在激起民变之前,把赵奕宏这块烫手的山芋给扔了出去。
尽管知道过程会有曲折,可姜荷莲子料定,今日皮茂声必定会放人。
自打赵四娘离开后,赵三娘就开始对姜荷莲子言听计从。深信姜荷莲子判断的赵三娘早就备好马车,一直等候在县衙外头。赵二郎一重获自由,就被她家的马夫背进了马车。可让赵三娘尴尬的是,乔氏、赵五娘也一起跟了过来。
赵三娘从小就不喜欢这个总是拉长着脸的二伯母,对爱显摆的赵五娘更是讨厌得不得了。可人来都来了,又不好直接赶走,再加上她可怜乔氏的遭遇,只能捏着鼻子让她们也上了车。
赵二郎一个月前还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如今却成了半死不活的废人一枚,当务之急自然是给他疗伤。赵二郎被送去了县城里口碑最好的医馆,裹完伤之后,被大夫灌了一剂安神养生的药,之后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谢谢!”
赵三娘诧异地抬起了头,她没想到有朝一日会从乔氏口中听到谢字。毕竟她长这么大,这个二伯母就从没和她好声好气地说过话,只要张口就是讽刺,永远都是一脸嫌弃。
尽管赵三娘心中乐开了花,可她还是保持着一张矜持脸,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倒是赵永忠不好意思接受二嫂的道谢,忙道:“不用谢,不用谢。二郎是我亲侄子,这是我应该的。”
赵三娘心里翻了个白眼,暗道:亲侄子,赵二郎也是肖永业的亲侄子,怎么没见他伸把手?他如今和皮茂声结成了亲家,只要稍微使把劲儿,赵二郎就不用受这么大的苦。对了,赵永孝这个做叔叔的也没强到哪儿去,就算他在养病不方便来,那他可以派媳妇儿来呀,可至始至终连李翠萍的影子都没见到。
一想到她那四叔和四婶,赵三娘就觉得心塞,之后赵永忠和乔氏说了些什么她都没有在意。(未完待续。)




赵四娘家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两面三刀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两面三刀
原本赵永忠是打算把赵二郎送回老赵家的,不过乔氏没让。 他就说还把他们送去杭家,乔氏想了想,还是没答应。半路上她要求把车驾去乔家庄,说是打算回娘家小住一段。
赵永忠一愣,随即答应下来。想到乔氏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怪不容易的,临行前背着赵三娘又塞了两张十两的银票给她。
从乔家庄出来,赵永忠直接让马夫将车驾去赵家村,然后小心翼翼地提议道:“三娘,都到这儿了,咱顺道回一趟老家吧?”
哟,都学会先斩后奏啦?
赵三娘翻了个白眼,直截了当道:“不去!”随即大声命令马夫立刻掉头。
老爷和小姐的意见不一致怎么办?要是在别家,下人可能会左右为难,可在赵四娘家完全不存在这种难题。了解些内情的人都懂,赵四娘家不同于别家,家里是两位小姐在当家。老爷夫人的意见平时得听,可当碰上和小姐的意见不一致时,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小姐的指示。毕竟他们的月钱发不发,发多少,全是小姐说的算。
于是,马夫顾三柱在收到他家二小姐的指令后,毫不犹豫地掉头驶向府城。
怎么办?当着下人的面儿,闺女居然这么不给面子,赵永忠觉得好尴尬,一时间满脸通红。
别看赵三娘做事要比赵四娘强势得多,很多时候都是直来直去的。可是在外人面前,她还是很给她爹面子的,像今天这么踩赵永忠面子还是第一次。其实,也别怪她不讲情面,谁让赵永忠好死不死地触到了她的底线了呢。
没错,老赵家就是赵三娘的底线。都说“近香远臭”,可即使远离了老赵家,赵三娘依然觉得那是一滩污泥,而且随着肖永业的回归,越发腥臭了起来。她躲都来不及呢,她爹居然带着她跳进去,她能不恶心,能不发火吗?
赵永忠其实不傻,他也知道提议去老赵家会让赵三娘上火。
说实话,不但自家闺女烦透了老赵家,就连他自个儿都开始从心底里厌恶起那些人来了。毕竟再深的感情也经不起现实一遍又一遍的冲刷,只要想想那些人都做了些什么亏心事,他就觉得如鲠在喉。尤其是这一次,终于将他对老赵家最后的那份感情都冲散了。于是,他主动中断了对老赵家的暗中援助,就连过年的节礼也只是中规中矩地送了一份,连句口信都没捎回去。
可即便老赵家如此让人厌恶,他还是得回去一趟,因为他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三娘,我这次回去不是为了别人,只是想去看看你四叔。”赵永忠解释道:“我听人说,你四叔自打从牢里回去后,就得了好大一场病。为了给他看病吃药,你四婶把家里的豆腐坊都顶了出去。如今他们一家在镇上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只能搬回了赵家村。可花了这么大的功夫,你四叔的病还是没见好,反倒日渐沉重了起来。
“不管这回二郎的事里你四叔是不是没做好,他终是我的亲弟弟,你的亲叔叔,咱不能放着不管。咱就回去看看他吧!”
和赵四娘一样,赵三娘也很关注老赵家发生的一切。
赵永孝生病了这她知道,豆腐坊顶出去了这她也知道,甚至在赵永忠听说之前她就知道了。可她知道了也不想管,因为她觉得这是报应,这就是赵永孝对亲侄子见死不救的报应。
赵三娘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和她爹说了。
赵永忠闻言,沉默了好久。
又过了好久,赵永忠才组织起语言替赵永孝夫妇辩解道:“这里面应该是有什么误会。我是听说,二郎刚一出事,你四叔就亲自跑去了姜家滩,想联络上咱家来帮忙。只是当时你外公他们都去北岸奔丧了,家里头的事儿全交给了你舅母的娘家人。姚家人和你四叔不熟,以为他和你爷奶他们是一路的,别说帮忙传信了,直接就把你四叔赶走了。后来连你四叔都被抓进了大牢,你四婶又去姜家滩求助,可不管这么说,姚家人就是不肯搭理她。这么一来,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法子呢?就只能把方子卖了换你四叔出来。这也是没办法了,再说不过几张方子罢了,你就不要再怪他们了。”
赵永忠所说的这些情况赵三娘也听说了。赵永忠觉得这些可以成为赵永孝夫妇所作所为的借口,可赵三娘却不这么认为。
赵永孝曾经当着众人的面明确表态过,以后会断绝和肖家的一切来往。可背地里他们夫妇俩不但和肖家人多有接触,貌似还交情匪浅,这就不能不让人觉得他们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了。
不光如此,他们还擅自卖掉别人的方子。哪怕当时情况紧急,事前来不及知会一声,那么事后也该给出解释。可至今没见他们捎来只言片语,这显然是以为自个儿做事机密,偷卖方子的事情不会被外人知晓,想让她家一直蒙在鼓里。如此心存欺骗,委实可恶。
最让赵三娘气愤难当的是,他们只顾自己的性命,却对侄儿的生死不闻不问,简直无法原谅。
一个人的品行在平时是很难看得出来的,只有在面临绝境时,才能真正地显露出来。赵永孝夫妇,特别是赵永孝,所显露出来的真面目,实在是让赵三娘觉得心寒。
赵三娘正色道:“这不是几张方子的事,这是品性的问题。老实说我最近一直在想,诚实善良的四叔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是因为娶了李翠萍的缘故,还是说他原来就是这样的人。我原以为自己还是很了解四叔的,可摆在眼前的事实告诉我什么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或许,不是你四叔呢?二郎出了事儿没多久,你四叔就被抓进了大牢,出来后又得了重病,很多事都不是他办的。或许、或许,这些事都是你四婶瞒着你四叔……”
赵永忠这个做大伯子的,不应该在背地里说弟妹的不是。可要是不说,这些坏事儿就都归到了他亲兄弟的头上,这是他所不愿意见的。




赵四娘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四下寻访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四下寻访
“爹,事到如今,我就跟你实话说了吧。传授四叔他们那些方子的时候,四娘留了一个心眼,那些工艺流程她每个人都教了,可里面的核心配方她就告诉了四叔一个人。也就是说,她李翠萍卖方子这件事儿四叔肯定是知情的,是参与了的。”赵三娘皱了皱眉,终于忍不住透露道:“你也别太担心四叔的病情了,我让人暗中打听过,他其实病得并不是很重,那些药钱也没多贵。至于为啥起不了炕,为啥要卖铺子筹药钱,人家申大夫也纳闷儿得很。”
赵三娘就差没直说赵永孝是在装病哭穷了。
赵永忠不信,道:“这、这不能够啊!你四叔最是实诚不过,断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
“人家申大夫行医数十年,医德有口皆碑,也断断不会胡说八道!”赵三娘道。
赵永忠被挤兑的噎住了,又沉默了好久。直到回到府城他都没有再开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提起赵永孝。
其实,据赵三娘后来打探得知,赵永孝之所以装病哭穷,倒不是为了哄骗赵永忠,而是想要借此摆脱另一桩麻烦事儿。
不过,赵三娘思量了好久,又跑去征询了姜荷莲子的意见,终是没有把实情告诉她爹。
倒是在她娘那儿,她把赵永孝夫妇的所作所为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毕竟赵永孝做得再不对,那也是她爹的亲弟弟,两家人终有再相见的时候。她得事先给她娘提个醒,可不能一味地对人家掏心掏肺,该防还是要防着点儿的。
就在赵三娘为赵永孝的问题未雨绸缪时,忽然传来了宋氏即将临盆的消息。
其实也不谈不上忽然,算算日子,宋氏也快到要生产的时候了,只不过比原先预期的日子稍稍早了几天而已。
姜荷莲子早有准备,她娘一发动,就把半个月前已经请到家里来的两位稳婆唤了过来。至于热水、剪子和白布等,更是在第一时间就送进了产房。
可即便是做了万全的准备,安排好一切的姜荷莲子还是放不下心来,前来陪伴的赵三娘能够明显觉察到她的手在不断发抖。不过赵三娘说了再多的安慰话都是枉然,姜荷莲子根本听不进去,听了她娘的呼痛声后,全身都发起抖来。
“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娘。”一看到幽都城里最负盛名的妇科圣手,急得满头大汗的姜荷莲子就冲了过去,握住老大夫的手哀求道。
得!宋氏才进产房不到一个时辰,姜荷莲子就跟她娘已经难产了三天三夜一样,花重金把名医给请了回来救命。
不过姜荷莲子这钱注定是白花了。
这一年来姜荷莲子将宋氏调养得极好,加上宋氏也不是头一次生产了,还没等名医进门去,她就顺利地产下一个健壮的男孩。心惊胆战的姜荷莲子总算是可以放下心来了。
尽管姜荷莲子今儿花了冤枉钱,她还是乐呵呵的,给名医和两位稳婆分别包了一只大大的红包。
如姜荷莲子所愿,娘亲顺利生下了她的弟弟,可她心里还是有些遗憾,那就是没能让娘亲最需要陪伴的时候让姜宝胜陪在她的身边。
原来按照姜荷莲子的计算,宋氏的预产期是在三月中旬,而最迟二月底姜宝胜就能回到幽州,姜宝胜是肯定能够在宋氏生产前赶回来的。可谁知宋氏的产期提前了,而早该回来的姜宝胜却迟迟不归,实在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转眼间就到了阳春三月,为什么姜宝胜还不回来呢?姜荷莲子一边抱着粉嫩可爱的弟弟,一边暗自担忧着。
就在宋氏母子苦等姜宝胜等到望眼欲穿时,姜宝胜正慢悠悠地往回赶。
之所以这么慢吞吞的,倒不是因为姜宝胜墨迹,其实他恨不得插双翅膀立即飞回媳妇儿身边。
只是他去胡逗洲的时候就带了两个梁记的伙计,回来的时候却拉了老丈人一大家子人。老丈人一家十口,老的老小的小,里面还有病歪歪的,委实是跑不快。这样在路上跑跑停停的,使得原本一个月的路程,跑了近两个月还没有完成。
原本姜宝胜去胡逗洲只是想去探望一番丈人丈母娘,好让思念家人心切的媳妇儿安心生娃,打算到那儿送点儿礼打个招呼就走,速去速回。可是胡逗洲那儿能用官话交流的人不多,姜宝胜他们仨都听不大懂晋州话,四处磕磕绊绊打听了老半天都没能寻摸过去。
姜荷莲子给的地址是王家渡,一行人又四处奔波了半天,终于打听出王家渡所在,可到那儿之后却没能找着人。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可在胡逗洲,王家渡这样的地名烂大街,一抓一大把,此王家渡非彼王家渡。
眼见天色渐黑,他们便打算找个地方落脚。这种穷乡僻壤根本就不可能有客栈,只能在农家借宿。
今晚姜宝胜他们借宿的农家坐落在水边,这户人家的屋子是由姜宝胜精挑细选出来的,在这一带算是拔尖的了。可这个“拔尖”也只是在矮子里面挑将军,其实这几间屋子就是一条破船。
住在这一带的居民基本上都是流民,他们大多是由于家乡遭了灾无法生存,便摇着自家的船来到这儿讨生活。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住在船上,日子久了船破得无法住人,就把船拉到了岸上,加盖上茅草顶就成了旱船,以此为家。
当晚姜宝胜一行几个大男人就蜷缩在一间小小的船舱中,那里面本身没有床铺,主人家用门板和长凳给他们搭了几个临时铺位,还把自己用的被子让了两条出来。因而,尽管船舱里四处透风,他们一行总算是没有着凉。
第二天,主人家还热心地招待他们了一顿早饭。眼尖的姜宝胜发现,他们几个吃的玉米糊糊还能沾上筷子,可主人家吃的不比清水稠多少。
启程前,姜宝胜在原本打算给的三十文钱的基础上又加了二十文,一起塞到了男主人曹阿福的手上。




赵四娘家 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婿上门
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婿上门
曹阿福原想着姜宝胜一行借宿一宿,能给个十文钱就顶了天了,没成想能有这么多。
“这、这多不好意思啊!”曹阿福口中推拒,手上动作却很利落,一把接过钱后直接就往兜里揣。
这倒不是曹阿福眼皮子浅,见钱眼开,实在是胡逗洲赚钱不易,他家的现钱加起来都没这么多,咋看到这么多钱就忍不住拿下了。
曹阿福出揣完钱才意识到自个儿行事不妥,这还是当着外人和小辈的面儿,顿时老脸涨得通红,幸而他连本来就黑才看不怎么出来。
忠厚老实的曹阿福很想就此收下这些钱,可全部收下吧,又觉着怪不好意思的。于是当他听说姜宝胜一行是想去王家渡找人时,便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向导。
曹阿福不愧是在胡逗洲生活多年的老住户,很快就领着他们来到另一个王家渡。当姜宝胜从曹阿福口中得知这里是军户聚集之地时,顿时精神大振。
一进村子,也不必等姜宝特意找人去问,一只只看不清脸的泥猴子就不知从哪个旮旯里冒了出来,围着姜宝胜一行人好奇地打量起来。
“孩子们,你们村有姓宋的军户吗?”姜宝胜迫不及待地问道。
“姓宋的?”一只小猴子歪了歪脑袋,眨了眨他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
有戏!
姜宝胜说的是带着幽州口音的官话,一般的胡逗洲乡民都听不大懂,比如他和曹阿福交流就得重复多遍外加打手势才能勉强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这只小猴子不但听懂了,刚刚问的那句话还有明显的静海口音,极有可能就是他要找的宋家人。
“是呀,他们是从四年前高店村过来的……”
不待姜宝胜细说,那只小猴子就嗖的一声窜了出去,边跑还边喊道:“之言哥,之言哥,又有客人来啦!你有救了,不用挨揍了。”
很快的,宋家的大人听说有客人来找,忙迎了出来。当他们得知来的是新姑爷,赶紧把姜宝胜一行热情地请回家去。
当姜宝胜七拐八拐终于抵达位于河边的宋家时,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
姜宝胜的老家姜家滩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村,很多村民甚至在陆上连块地都没有,一辈子就在船上度日。因而,昨晚看到曹家那一带的河岸两边零零散散分布着的旱船时,他并没有太过吃惊,因为这并非胡逗洲的独创,他们姜家滩也有。可再穷他也没见过像这个王家渡这样房子,这里的人家清一色地窝在地室里。
1...8687888990...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