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盛唐江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涯海跃
--------
李飞带着从赤峰王城俘获的人口牛羊等物资回到安东边境的时候,便听说了契丹三部惨败,怀秀可汗战死,安禄山占据契丹的消息。
这在意料之中,李飞没有半点吃惊,并且李飞没有将消息告诉俘虏的契丹人,更没有告诉燕古公主,怕这契丹公主听到她父汗死的消息,受不住,影响伤势,自己也一命呜呼了。
又过了两天,李飞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巢辽阳城。
带出去三千铁骑,带回来的却是将近十二倍的俘虏,还有成群的牛羊马匹,辽阳城内的百姓一片欢腾,李飞的威望也被推到了巅峰。
躺在担架上,燕古公主终究撑到了现在,而且伤情一天比一天有所好转,看来是暂时死不了了。她心里觉得非常羞耻,在王城长大,是父汗的掌上明珠,整个契丹都宠着她,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会成为别人的俘虏。
李飞让杜甫和一些都护府官员安排契丹俘虏。
契丹女子要好安排得多,因为生长于草原,草原女子离开男子几乎没有活路。
男子成年便要参与征战,抵御其他部落征服,或者征服其他部落,战死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为了活下去,草原女子一般在丈夫死了之后,很快又会追随另一个更强壮的男子,有孩子的还会把孩子一起带过去。甚至才追随另一个男子,这个男子隔天又外出战死的不是没有,有的女子一生甚至顺从过超过十个男子。
草原就是这样的残酷,所以不管是契丹女子还是其他草原女子,她们从小被教导的都是崇拜强者,追随强者,顺从征服者的思想,她们一般没有什么种族概念,哪个部落征服了她们,把她们带到哪里,她们便是哪里的人。
基本上就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概念。
那些还未懂事的契丹孩童也好安排,长大了之后他们不会记得自己曾经是契丹人。
反倒是带回来的许多契丹少年不好处理。相比较女子,草原男子从小被教导的恰恰反过来,他们要不惜性命的守护部落,守护自己的女人,征服其他弱小的部落,他们是纯粹的强者概念,许多思想已经被定型了。
对此,李飞也只能祭出洗脑大法,把他们集中起来教育,让人教受他们汉语汉字,适应汉文化的同时,每天都告诉他们,契丹的来源和发展,告诉他们,他们许多人其实原本就是汉人的孩子,只是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被劫掳去了契丹,才成了契丹人,然后经常给他们举例子,比如他们以前在赤峰王城内的生活中肯定也亲眼见过部落征战回来时,顺手带了一些婴孩回来,他们小的时候许多人就跟那些被带回来的婴孩一样,或者他们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阶段被带回来的婴孩之一等等。
反正就是告诉他们,给他们一个理由,他们有极大的可能本来就是汉人。
一个人,有了理由就能从心里说服自己,然后有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也会忘记以前。
李飞不知道这样洗脑,最终能不能把这些契丹人完全改造成汉人,但他暂时只能这么做。
成年的契丹人,也有两百多被俘虏的,对于这些成年的契丹人,思想比较固执,李飞就没那个耐心也给他们洗脑,不过李飞也没太过分,只让他们先做一些挖矿修路的事情,并且只要他们老实,也不虐待他们,每天给予他们足够的饭食,毕竟这些成年的契丹人在他的计划当中,将来还另有用处。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带着两千多契丹骑兵阻挡李飞等安东铁骑攻击的契丹将领耶律察也没有死,被吕信一刀砍中后背坠马,只是重伤昏迷,也被李飞发现之后有目的的救了回来。
---------





盛唐江山 第237章 乌罗部送来的惊喜
就在李飞刚刚回到辽阳城,并对契丹俘虏做出安排,安东西北边境便有消息传来,乌罗部首领亲自前来请降。
“乌罗部首领不去找驻兵契丹领地的安禄山请降,反而来安东找我?”听到消息的那一瞬间,李飞就愣住了。不过想了想,李飞大致明白乌罗部首领的目的。
很快,乌罗部首领带着百多名随从来到辽阳城。
“乌罗部特来向大唐请罪。”乌罗首领为了做足姿态,让李飞不好拒绝,一见到李飞竟然就给李飞来了个大礼参拜,看上去要多真诚就有多真诚。
令李飞有些意外的是,乌罗首领竟然操得一口颇为流利的汉语,倒免了找人翻译。
“节度使大人,其实我们乌罗部从来不想与大唐为敌的,只是被契丹人和仆骨人逼迫,才不得不派兵参加联盟对抗大唐天兵。如今乌罗部已经知道错了,只希望求得大唐原谅。”说着,乌罗首领从怀里掏出一份羊皮书,捧在手里继续道:
“节度使大人,这是我乌罗部的臣服表,只要节度使大人能代为上呈大唐陛下,我乌罗部有重礼酬谢大人。”乌罗部首领看上去一脸真诚,还主动说出了有重礼来诱惑李飞。
“哦?你的‘重礼’都有些什么呀?”李飞似笑非笑的问道,他早就猜到了乌罗部的目的,哪里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
乌罗部首领心里有些忐忑,他没想到李飞这么直接。
“乌罗部穷苦,几无物产,全靠部落放牧为生,给节度使大人的重礼有三百匹马,五百只羊,还请节度使大人能够收下。”乌罗部首领面露苦色,好似这已经是他们乌罗部能拿出来的最贵重的礼物了一般。
李飞嗤笑一声,摆了摆手,他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被忽悠。
“好了,拐弯抹角什么的也没什么意思,其实你们乌罗部的目的我大致猜出一二,我们敞开天窗说亮话吧。你们乌罗部之所以不敢去找安禄山投降,反而来安东找我,无非就是害怕被安禄山过度索取,你们乌罗部无法承受。若通过我的手,把降表上呈给朝廷,同样等同于臣服大唐,安禄山便没有理由攻打你们乌罗部,而不用经过安禄山,你们乌罗部自然也不需要任由安禄山索取,可是如此?”李飞把话全部摆明了说道。
其实,乌罗部能来安东找李飞,希望通过李飞来臣服大唐,从而绕开安禄山。李飞心里是非常高兴的,有一种意外之喜,因为乌罗部如此做为,虽然能够避开安禄山的索取,但李飞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不趁机取得足够的好处,哪里能对得起他自己。
“这——,节度使大人料事如神,不愧是大唐贵妃娘娘的义子。”乌罗首领有些尴尬,不过既然李飞已经把话挑明了,他也不用藏着掖着,一切以尽可能的减少部落损失为重。
“恭维的话你不用说,没有足够的好处的事情,我李飞也不会去做。五千匹战马,两万只牛羊,或者一口价,七千匹战马,我帮你们乌罗部避过此难。”李飞不客气的开价道。
一听到李飞的价码,乌罗部首领脸色当即大变,
代价还是太大了,五千匹战马,两万只牛羊,或者七千匹战马。付出这样的代价,部落将衰落不少。
“这不可能,节度使大人,这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乌罗部人口不多,而且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实在拿不出这么多战马的牛羊啊。”乌罗部首领反应很激烈,他来找李飞就是希望尽可能的减少部落的损失,可没想到李飞也开口这么大。
“你也不用相我诉苦,各取所需罢了,我就是这个价码,怎么选择由你们。不过我想如果你们去找安禄山的话,那么付出的代价至少也会是我现在价码的三倍以上。现在除了安禄山,只有我安东能接下你们乌罗部的臣服表,上呈去长安城给陛下,你们可要想清楚了。”李飞不着急,说完之后,悠哉悠哉的品茶。
乌罗部首领脸色一下子青一下子白,他当然知道如果找安禄山,付出的代价绝对远远比李飞现在开的要大得多,那才是乌罗部无法承受的。原本他以为李飞年纪尚轻,他只要做足姿态,很容易忽悠李飞只拿‘微薄’的代价,甚至什么代价都不要就帮助他们乌罗部渡过现在的难关,可是现在一看,李飞竟然也不是一个善茬,连讨价还价的空间都不给他。
“好吧,我们乌罗部会将七千匹战马送来安东。”没有犹豫多久,乌罗部首领便咬了咬牙,最终答应了李飞的要求,不过一个冬天已经消耗了乌罗部大量牛羊,现在剩下来的牛羊多是小牛犊和小羊羔,部落还要过下一个冬天,牛羊羔不能损失太多,所以乌罗部首领选择的是七千匹战马。
答应的那一瞬间,乌罗部首领心在滴血,本来和安禄山一战就损失不小,现在又损失七千匹战马,这意味着有一部分部落勇士,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连战马都没有来骑乘。
“如此甚好!”见乌罗部首领答应,李飞笑了。
乌罗部的这七千匹战马,简直就跟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般,砸得李飞有些晕乎,算上攻破契丹赤峰王城所获的成年良马,以及即将成年的马等,最多明年,安东两万七千五百将士将人人得配战马,安东实力将比现在上一个台阶。
“节度使大人千万不要忘了派人通知东平郡王一声我们乌罗部已经臣服了。”临走的时候,乌罗部首领嘱托了一声。
“了解!”李飞笑着点了点头,拿了人家这么大的好处,他当然不会不办事。
虽然说,他这样一做,得罪安禄山就得罪大了。不过本来他和安禄山就相互看不顺眼,安禄山也一直想要他的命,既然原本就跟死仇没区别,那么再多得罪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乌罗部首领走后,李飞派人将乌罗部的臣服表送往长安城的同时,也派人去通知还驻兵契丹领地的安禄山,可别去晚了安禄山一气之下,先下令大军杀进了乌罗部领地,那可就不好玩了。
-------




盛唐江山 第238章 给安禄山挖坑
“吕信,你亲自去一趟,务必告诉安禄山,乌罗部很诚恳,他们的臣服书已经在送往长安城的路上。”李飞让吕信亲自去一趟。
“为了乌罗部的七千匹战马,吕信乐意走这一趟。”吕信笑着说道。
契丹领地,仆骨部走了都有两天了,安禄山却依然还没看到乌罗部首领上门请降,这让安禄山很是恼怒,耐心即将用尽。
而就在这个时候,吕信到了。
当安禄山从吕信口中得知乌罗部已经去了安东找了李飞请降,安禄山的脸色瞬间就黑了下去。
吕信一走,安禄山就忍不住了,猛地掀翻了面前的案台。
“李飞,又是李飞!”安禄山骂声如雷:“在长安城的时候就去陛下面前告我想谋反,想要我的命。现在又两次抢先,劫了原本属于我的东西,该死!我安禄山立誓,终有一天将李飞碎尸万段!”
足足骂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安禄山心里的火气才消了一些。
最终,为了大局着想,安禄山虽然愤怒,但也不会冲动的下令大军杀进乌罗部领地,他把这份仇记在了李飞身上。
随即,安禄山留下两万兵马驻守契丹之后,带着剩下的大军撤回幽州休整。
大战基本上已经结束,安禄山也得想想怎么给朝廷写战报,好从朝廷哪里索要到足够多的赏赐。
想到给朝廷的战报,安禄山的脸色又阴鸷了下去。
原本他一己之力完全能够击败契丹,可是李飞却在契丹惨败之前先偷袭了契丹的王城,把整个王城都俘获去了安东,这样的大事肯定无法隐瞒,他想李飞也一定会给自己邀功,这样一来,又平白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劳分给李飞,太憋屈了。
契丹王城,乌罗部的好处,现在又是战功,李飞已经生生从他手中抢了太多东西了,着实可恨之极!
安东辽阳城,李飞同样在想着怎么给朝廷写汇报。
不止是偷袭契丹王城俘获数万契丹人,还有他来安东也有半年多了,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三年,还得说明他去年在安东的治理成果等。
关于安东的治理方面,李飞是这样说的,经过半年多的治理,安东治安案件发生的数量锐减了三成,相信再有一段时间的治理,能把安东完全治理下来。
接下来是关于偷袭契丹赤峰王城之战,李飞毫不逊色的描绘了这场大战,三千铁骑奇袭,强势杀进王城,俘虏王城三万五千多契丹人,数十万只牛羊,还有一些马匹等等,把战果夸得很辉煌。
除了这些普通的汇报,李飞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什么,阴笑了一下,他准备给安禄山挖坑。
唐玄宗不是那么信任安禄山,觉得安禄山不会造反,认为安禄山在边境征战多么辛苦吗,那么他就以此给安禄山挖坑。
当初唐玄宗让他来安东这样的苦寒之地,恐怕也有许多故意给他苦头吃的想法,所以在报道中李飞畅言自己来到安东,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大唐东北疆如何苦寒,来到这里才真正体会到,还虚编了个故事让唐玄宗开心,大致是这样的,李飞编说自己有一天忍着安东冬天的严寒,在外巡视,那一天大雪纷飞,非常寒冷啊,自己撒尿的时候却没想到被冻住了,好生苦逼等等。
李飞相信,唐玄宗看到他编的这个故事,一定开心的笑话他。
接下来李飞便开始给安禄山挖坑了。
李飞言奚族和契丹族已经被征服,范阳平卢前线已无胆敢反对大唐者。安禄山劳苦功高,在范阳平卢前线也受了十年苦楚了,当以高功召回长安城享福。以安禄山的功劳,任一届宰相不在话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可另指派三名大将接手,不能再让安禄山没了战事还继续留下来受苦了等等。
言语之中,李飞好似尽为安禄山着想一般,实则就是他想再尽最后一把努力,看能不能瓦解安禄山的兵权。如果安禄山真被召去了长安城,甭管当宰相还是当什么,没了兵权他也不可能开启安史之乱了。
最后,李飞还提了这些年因为要帮助安禄山尽早平定奚族和契丹族的关系,朝廷原本补给给安东的兵器铠甲,钱粮兵员等都克扣了,现如今奚族和契丹族已经平定,而安东仍要镇压境内诸多少数民族,以及面对渤海国和新罗国的威胁,是否能把这些年所欠补回来。
对东西是否能补回来,李飞没抱多少希望,不过他提了,就算唐玄宗不给,起码能让唐玄宗在心里记下了朝廷亏欠安东的事情。
写好了之后,李飞一连看了数遍,修修改改了不少,还找来毛有德和杜甫让他们也参谋参谋。
杜甫和毛有德看了李飞给朝廷的汇报。
虽然李飞从来没有在杜甫面前说过安禄山将来可能会造反,不过杜甫很实在,忧国忧民,其实心里早有警惕,安禄山如今的兵权太大了,令人感到不安,一看李飞的汇报有可能削了安禄山的兵权,杜甫眼睛就发亮,边看边不断的点头。
毛有德比杜甫还要精明一些,虽然李飞也没在他面前说过安禄山会造反,但他自己早就分析出了安禄山有造反的可能,对于李飞变着法削夺安禄山的兵权,他也很敬佩,非常支持李飞给安禄山挖坑。
“节度使大人高明,安禄山身兼三道节度使,麾下二十万精锐大军,不得不防。如若说服陛下把安禄山召回长安城,则安禄山兵权瓦解,哪怕真有什么野心,也必将无济于事。而如若陛下让安禄山回长安城,安禄山不回,则其开始野心毕露,朝廷也好早做防范,不管怎么看,节度使大人的这封奏报都是极妙的,只要再修改一两处,便完美了!”毛有德曾是京兆尹的师爷,圆滑得很,没想到他还真有两点想要修改的。
“如此,你看着改,我们再仔细观详一二,务必保证不出一丝差错。”李飞笑着对毛有德道。
“谢节度使大人信任。”毛有德随即改动了起来。
三人一同商量了大半个时辰,最终确认无误之后,李飞才让人快马送往长安城。
---------




盛唐江山 第239章 唐玄宗的心思(一)
李飞的奏报和安禄山的奏报是先后到的。
这段时间,唐玄宗越发沉迷于宫廷了,政务处理得比李林甫时期还要少得多,都交给了杨国忠代为处理。因此,李飞和安禄山的奏报都是先到了杨国忠那里。
李飞和安禄山两个一个是贵妃义子,一个是太宗义子,还都关乎边境与契丹的战争,虽然杨国忠不至于敢扣下来不给唐玄宗看,但他自己却能先看过一遍。
安禄山的奏报,杨国忠没什么好说的,李飞的奏报却让杨国忠气得脸都黑了。
李飞竟然建议陛下让安禄山回来当宰相,如果陛下真动了心思,那到时候他这个现任宰相往哪放啊?
杨国忠很恼火,脸色非常阴鸷,他还没给李飞找麻烦呢,李飞却先找麻烦到他头上了。
其实,这段时间,杨国忠不是不想找李飞的麻烦,实在是他被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剑南道大军攻打南诏国的战事又败了一场,糜烂的战局让他焦头烂额,他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南诏国方面,事情没解决之前,他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李飞身上。
历史上,杨国忠不顾一切的多次下令攻打南诏国,但却每一次都因为他用人不善,加上隔空瞎指挥等,而接连惨败,大唐前前后后为了南诏国损失了不下二十万人,更有海量的物资,简直比征伐奚族和契丹族加在一起的损失还多,剑南道,山南道,河南道等近乎被折腾得潜力耗尽。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什么唐玄宗跑到了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的剑南道,太子李亨跑去了灵武,而唐玄宗身边却没有多少力量指挥,反倒跑到灵武的太子李亨身边还有陇右,安西的精锐大军指挥。
便是因为杨国忠在下令剑南道不断攻打南诏国的过程中,潜力耗尽了的缘故。
当然,现在说安史之乱还远,至少现在安禄山还没有叛乱,唐玄宗也仍旧处于无比信任安禄山当中。
给李飞找麻烦不是立刻就能做的事情,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入宫把两份奏报上呈给唐玄宗。
随即,杨国忠入宫。
“禄山果然不负朕之所望,大破契丹,从今往后,范阳平卢一线边疆无忧亦!”看到安禄山的奏报,唐玄宗大加赞赏,显得非常高兴,对安禄山的表现更是满意。
“禄山在奏报当中还说李飞也参与了大战,亲率三千安东铁骑奇袭契丹赤峰王城,一举俘获王城内数万契丹人。没想到那小子还能有这样的表现,真是出乎朕的意料啊。”唐玄宗对安禄山奏报当中关于李飞的表现也很满意。
安禄山虽然恨极了李飞,不想帮李飞表功,但李飞奇袭赤峰王城一战无法隐瞒,为大局着想,他还是隐忍着为李飞表了功劳,并且为了彰显与李飞‘义兄义弟’之情,为李飞说了不少好话。
“不是还有李飞的奏报吗,朕再看看李飞在里面说了什么。”唐玄宗看完了安禄山的奏报,紧接着又继续看李飞的奏报。
“哈哈哈哈---”当看到李飞在安东受苦了,冬天在外撒尿被冻住的一幕,唐玄宗果真哈哈大笑了起来,心情都疏朗了。
“就该让这小子多吃点苦头,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不过这小子也确实是一个人才,才去安东大半年,安东的治安就好了不少。”
无论是李飞参与契丹大战,奇袭大破契丹王城,间接支援了安禄山与契丹的决战,还是李飞对安东治安的治理,都让唐玄宗很满意,以前对李飞的不满消下去了不少。
“国忠啊,李飞的奏报你应该也已经先看过了吧,他里面提到了禄山。确实啊,禄山这些年一直在前线忍受着苦寒帮助朝廷镇压奚族和契丹族,着实受了不少苦啊。现在奚族和契丹族已经被彻底打服,再也没有反抗大唐的力量,是应该让禄山回长安城来享享福的。以禄山的地位和功绩,朝廷当中实在不知道有什么职位适合他呀。”到底是帝王,虽然心里坚信安禄山不会和造反扯上什么关系,但心里隐隐也不想让一个人长期掌管那么多边境精锐大军,也起了一些趁机收收兵权的心思。
“如果朕真的如李飞建议的那样,让禄山回来当一届宰相,国忠你是否觉得朕重视禄山超过了你?”唐玄宗半开玩笑的问道。
杨国忠心里咯噔了一下,虽然听出了唐玄宗半开玩笑一般的口气,并不一定当真,可谁知道唐玄宗心里是不是真有想法。
这个时候,杨国忠当然不能表现自己的小气。
“陛下,东平郡王劳苦功高,论地位,论功劳,他来当一届宰相比臣绰绰有余,臣自然是自然毫无二话,相让相位于他。”
说到这里,杨国忠假装沉吟了片刻,才继续开口道:“可是陛下,东平郡王乃胡人出身,大字都识不全,恐要配一翻译才能帮助陛下处理政务,臣不才,愿意自请当这个翻译,辅佐东平郡王。”
杨国忠这么说,当然是尽可能的彰显自己的大度,不会和安禄山争风,可实际上他却把安禄山致命的缺点一语提醒了出来。
果然,唐玄宗楞了一下,这才意识到安禄山似乎还真识不全大字。大唐宰相,统御百官,批阅奏折,处理政务,当然不能还配一个认字的翻译在身边,那样传出去,大唐不是要被万邦笑话,所以让安禄山回来当宰相恐怕是不可能的。
但若不是宰相之位,以禄山现在的地位和功劳,还有什么官位能符合他?
“朕说一个玩笑罢了,国忠你才是朕最看重的宰相之选,统御百官,批阅奏折还要让你来啊。”唐玄宗安抚杨国忠。
“关于对禄山和李飞的赏赐等,还有李飞提到了这些年朝廷对安东的‘欠补’,朕要再想想,你先回去吧,待明日朝堂之上,朕再让百官一起商议。”唐玄宗摆了摆手,让杨国忠先下去。
“是,陛下,臣告退!”杨国忠心里暗笑,拥有识字不全的致命缺陷,安禄山休想威胁到他的宰相之位。不过李飞竟然敢那样提议‘其心可诛’,他也不会轻易放过李飞的。
1...6667686970...1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