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之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减肥专家
章莹莹气得一个后仰,恨不能跳起来掐住罗南的脖子……
嗯,也许还可以再忍忍?
此时,耳畔嗡嗡声缭绕,那几枚切分仪,像往常一样,重新升空,冷冷地注视沙坑中的生命余烬。
罗南也是如此,可在半秒钟后,他的视线有了一个飘移,似乎是看此前留下的“板书”,又似乎是穿过空气水汽,指向雾蒙蒙的大海。
不过很快,他目光又转回来,莫名地对章莹莹露出笑脸:
“可以了。”
“啊?”
章莹莹一个愣神,再往沙坑里看的时候,就看到刚刚崩散的沙粒,开始了一波诡异的蠕动。
是的,蠕动。
已经解离崩散的单颗沙粒,是不可能展现出这种状态的。之所以出现这一视觉效果,只能说明,在沙粒与沙粒之间,存在着一种前后相继、次第传导的无形脉络。
由于这条无形脉络的存在,章莹莹很自然地就忽略掉沙粒之间普遍存在的缝隙,将沙坑里面的存在物,视为一体……
嗯,目前来看,好像还是给打散了,分成了五六七八块儿,每一块蠕动的幅度和频率,都有些许差别,大约是受分裂的体积影响?可一旦这些裂解的碎块儿合在一起,些许的差异就消失了。也就是三五次呼吸的功夫,沙坑里便只剩下一种频率,一种模式:
它蠕动、扭曲,偶尔还翻滚,慢慢地聚拢,与沙坑边缘无活性的沙子划分界限,看上去像是一条有些活泼的胖蛇。
嗯,又像是一股顺着海滩暗渠漫过来的海水,裹着沙粒,循着肉眼看不到的细沟,渐渐逾过沙坑的边界,在更广阔的沙滩上蜿蜒流淌。
章莹莹的呼吸都变细了。
视线跟随着沙滩上的沙粒堆积体,跟得久了,好像连呼吸都要与它的蠕动频率合而为一。
“它,它……”
“沙妖33号。”
罗南一边在空气中记录有关的构形框架,一边回答:“它算是一个符合实验目标的造物……基本上。”
“符合目标?目标是什么来着?”
章莹莹早让大信息量的细节和莫名而生的情绪冲昏了头,眼下只能很辛苦地回忆,演示实验进行前预先设置的规定性。
“粘性、可塑性、传导性……以及高危时段的短暂分解和重塑机制。”
罗南随口提醒。此时,他的“板书”也越写越多,很多构形特质都需要大量的示意图形转换才能实现,而身边悬浮的凝结水汽图案,又太过密集,到后来他干脆猛吹一口气,清空了身边部分区域,才得以继续下去。
“我擦!他真擦了……”
“不要啊,我还没看完!”
“截图党笑而不语。”
“翻录党轻抚狗头。”
“脑残跪了,大神求链接!”
“链接在此,双击点赞哦亲……”
罗南过分随意的动作,在全球多个网络空间中,制造了连场混乱。
嗯,沙滩上的“板书”也确实越来越混乱了。
大量的图形记录,以水汽凝结的形式浮游在空气中,结构还算稳定,可实在是太轻了,一阵海风就能将其吹移开来。
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脱离镜头之外,有的甚至淹没在海边弥漫的雾气中,让那些真心想要学习的构形研究者,为之捶胸顿足。
只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去多哀嚎两声,罗南的后续板书和讲解又到了。那看似简洁,又极度复杂的图形及相应转换推演过程,如同吸魂的妖怪,牢牢勾住他们的注意力,一分一毫都难松脱。
罗南主要是讲解“沙妖33号”除基础规定性之外,根据沙粒特性,以构形方式附加上去的次级规定性。
也就是他给章莹莹提醒的那些。
“所有这些规定性不能凭空造就,而要根据沙粒的物性,做相应的推导和延伸。
“基质是沙子就是这样,换一种基质也要换一个样子,即让物质层面的作用力,在构形概念上放大,并层层累积,最终建立起从物质层向幻想层的跃升通道。
“当然这个通道是隐性的,必须满足一定的累积条件后才会打开,也要给出自行调整的余量,这是模仿自然法则的一种规定,也是交互干涉的一种展现模式……算是有关设计的重点吧。”
在新鲜感的层层加持下,罗南的讲解应该说还是相当到位的,让相当一部分直播观众不能自拔。
就算听不懂,也能有“我大有收获”的感觉不是?
只是近在咫尺的章莹莹,基本上视之如无物,她的大部分心神都集中“沙妖33号”身上。
这个不知道该怎么准确定性的造物,“爬”出沙坑并做了一番伸展移动之后,看上去颇有些犹豫不决……
章莹莹也在犹豫,以至于她的镜头,在罗南与“沙妖33号”之间来回摇摆,也使得全球观看直播的观众中,心念再度惨遭撕裂。
一部分更喜欢实质存在的性急人士,已经开始骂娘:
“还讲毛!给个近景啊,那个东西是活了吗?”
“完全听不懂,我只想看沙雕,啊不,是看沙妖……”
当然了,观看得越久,发现得越多。
“沙妖33号”很争气,越是聚焦,它的动作幅度越明显。在沙坑边缘稍远的位置,它快速度过了犹豫期,开始往回爬……或者是流?
实在很难用一个现有的框架,来形容“沙妖33号”的运动模式。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行进。
章莹莹初时还以为,这家伙会对其出生地的沙坑表现出一定的眷恋,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在沙坑边缘,“沙妖33号”有时爬行流动的幅度过大,一部分“躯体”会沿着沙坑不规则的边缘滑下去,但它很快就快增加蠕动频率,带动整体,加速脱离,似乎颇有些排斥的样子。
但它又始终沿着沙坑边缘行进,几个呼吸的功夫,绕了快有小半圈了……
嗯,是朝章莹莹这边来的。
即便作为一个供能者,章莹莹始终对“沙妖33号”进行即时监控,可当这家伙经过身边的时候,还是下意识伸手,想触碰一下,以得到更真实的触感体验。
她确实是碰到了,出乎意料有些凉凉的,比想象中要光滑,第一感觉竟然不是沙粒堆积的毛糙感。
最重要的是,当她的指头探过去,与“沙妖33号”初次接触后,仅隔半秒钟,后者流淌行进的“躯体”后半段,就明显出现回避性的凹陷与变形。
“哦!”章莹莹发出短促的低呼,连她自己都没太搞明白当下的触感……和感触。
章莹莹没有更多的动作。
就这样,“沙妖33号”从她指下一路流过,成功地绕过沙坑,向着细浪拍击的海滩前沿推进过去。
章莹莹愣了几秒钟,随即给了自家手指一个镜头。
可以看到,上面只沾了有限的几粒细沙,看上去更像是“沙妖33号”爬行流动时沾上去的新沙子……
也是因为章莹莹的这番操作,有越来越多的人醒悟过来,抓住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逻辑线条:
章莹莹是罗南指定的能量供给人,是直接的操控者;
操控者拥有操控权;
沙妖33号看上去并不听话……
结论就是:沙滩上这个奇怪的存在,貌似是一个非受控的自动运行体?
这就恐怖了!
当然,人们的脑洞更恐怖:
“天啊噜,这玩意儿有自主意识?”
“它是活的?”
“真特么是在创造生命?”
第五百五十四章 云母身(二十四)
创造生命?
显然……应该不是的。
章莹莹很清楚,目前在沙滩上蜿蜒爬行的“沙妖33号”,并没有自生动力,它所有的能量来源,都是由章莹莹这边提供的。
可是,在“通电”之后,这个奇特的存在,且不说它表现在外的自主性,就是在其内部架构上,也分明具备一种内聚的引力,甚至可以说是活力,简直就像是生命本能的吸吮和渴望,不断地谋求更多的能量加持。
章莹莹不自觉就给出更多……
“喂,克制。”
“啊?”
章莹莹茫然抬头,就见罗南皱起眉头,伸手点她:“你的消耗有点儿大,它可没有什么约束机制。”
“你管我!”
话是这么说,章莹莹还是控制了一下的……
稍微。
章莹莹完全有兴奋的理由。在度过了早先的震惊和混沌期后,作为一手培育“沙妖33号”的……培养皿,她如今的成就感满格。
可另一方面,也正如罗南所说,“沙妖33号”并没有什么约束机制,除了能量供给,章莹莹什么都不能控制。
它似乎有自己的目标,绕过沙坑后,就一路向海滩前沿行进,越爬越远,好像要一直爬到海水里去。
章莹莹有些吃不准,抬头问罗南:“它这是要干什么?”
罗南并没有回答,连授课也中断了,只是盯着近处的“板书”,仿佛是进入了长考,也许要从中得到答案?
章莹莹有点儿慌了,不自觉声音抬高:“连你也不知道?”
罗南这才回神:“什么?”
章莹莹给气笑了,指向已经快要“流”进大海“沙妖33号”:“你造出这个,就是让它下海吗?”
“哦,它多半是做不到的。”
话音未落,一波细浪沿着海滩前沿推送而至,将近海的沙滩涂抹成了深褐色。有一部分浪头,恰好是到了那个位置,与“沙妖33号”来了个短暂接触。
下一秒,“沙妖33号”的体型就缩了一圈儿。
“啊呀!”
章莹莹惊得站起身来,作为“人形电池”,她第一时间感觉到,“沙妖33号”的能量需求掉了一块,证明其整体的活性结构,有所衰减。
这是被海浪给“削”了咩!
“沙妖33号”展现出了它迟钝的一面,竟然呆呆地停在那里,没有任何后续反应。
章莹莹急得跳脚,想冲过去,却被罗南一个跨步,伸手拽住:
“客观,客观!”
“客你个头!你放手!”
“你就是去了,知道怎么把它捞回来吗?”
“嘎?”
“你确定,你伸手过去,不会把它拦腰截断?那边可是一堆沙子呀!”
(⊙﹏⊙)
(┬┬﹏┬┬)
“那该怎么办?”
罗南“呃”了一声,小心翼翼地回答:“要不,先观察……哎呀!”
他胸口惨遭章莹莹重击,感觉对面“白虹”都寒芒吞吐,就隔两张皮了。
还好这个时候,“沙妖33号”终于“反应”过来,重新开始流动式爬行,而且指向明确,就是往海岸线的反方向行进。
下一波海浪追击,却是差之毫厘。
“耶!”章莹莹振臂欢呼,“做得好!”
“淡定,淡定。”
罗南觉得章莹莹有些陷进去了,这不太好。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他甚至已经不是焦点,章莹莹忘形之下,完全把“沙妖33号”当成了直播主角,镜头始终跟随,没有须臾偏离。
“沙妖33号”很卖力,似乎是终于发现了大海的致命威胁,开始了逃难之旅,离海边越来越远,不再回头。
不过仓促之下,它也没有原路折返,而是打个了钝角,依稀朝着罗南的方向来了。
坦白说,速度不慢。
章莹莹目测,这家伙体长大约在20到30公分之间变化,而它每秒钟爬(流)过的距离,要比体长更长一些,且好像还在持续提升。
这样时速大约是每小时……100米?
“已经超过大部分蚂蚁了,还不错。”
章莹莹还注意到,在行进期间,“沙妖33号”似乎自然延伸出了新机制。其濡湿的、具备一定张力的体表,似乎在不停地吸聚所经区域更多的细沙,以膨胀体量。
大概前面在海边被“削”之后,需要补充吧。
章莹莹已经习惯于对其采用生命视角,贯彻生命思维。可话又说回来,“沙妖33号”的这种表现,有点儿像它诸多惨死的前辈,让人颇为担心。
然而很快,“沙妖33号”就证明,它能抗过残酷的“罗氏筛选”活到现在,还是有一定原因的:
当它的体量膨胀幅度,影响到它蠕动的节奏和速度——换言之,即达到某种“饱和”状态时,肥胖的身躯便会产生一种轻微的斥力,统合起来后的效果,就像一层隔离膜,使所经区域的细沙无论如何也难再粘附上来。
一开始,“沙妖33 号”似乎还没有这种自觉,它持续加大活动频率,甚至这个“肥胖堆积体”的自翻滚动作都增加了好几倍,明显还希望继续增大体量……
然而,屡败屡滚,屡滚屡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