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之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减肥专家
章莹莹看着看着,就扑哧一声笑出来,前面的担忧烟消云散:
这哥们儿真是蠢哭了,难道它能“活”到现在,就是因为这份蠢劲儿吗?
直播观众里面,很多人和章莹莹是一样的反应。
然而罗南没有笑,末了还点头:“它的**驱动端已经成形并开始发挥作用了,但又受到基础构造端的规定性保护,相当于一边吃一边呕吐,不至于消化不良、过度肥胖……目前发展出两端,还实现了双向干涉,很健康的模式。”
章莹莹撇撇嘴角:“你说健康就健康,然而智商呢?”
“你的要求有点儿过分。”罗南终于笑起来,视线又扫视几遍,“智商不好说,经验端似乎也在积累成形……”
正说着,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沙妖33号”好像真的从中汲取了一些经验教训。它流淌肥躯的无意义滚动明显减少了,前进速度变慢,很快就完全停止,此时和罗南大约还有两三米的距离。
它就这样驻留在原地,“身躯”竟然塌下去,莫名开始平展,向四面延伸,以至于相对稳定的核心堆积体,都开始摊平,几乎要与略微起伏的沙滩面融为一体……
章莹莹完全无法理解:“怎么了?这是沮丧到趴窝?”
“别给它加戏……还是内心戏。沮丧是非常高级的心理机制,它还没有这个物质基础。”
罗南保持着冷静且无趣的研究状态,顺手又给已经拥挤不堪的“板书”增添了一部分内容。
“它这是在感应,接收更多的信息,你应该能感觉到更多的能量消耗。嗯,主动型的感应模式,类似于伸手触碰,当然它探出的是沙粒。这已经是一种能力了,它的构形转化结构是这样……”
罗南简单解释了几句,但这些章莹莹都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接下来它会做什么?”
“当**驱动端成形,具备了自主行动力,它的一切行动,都只会从‘生存’和‘繁衍’的角度出发。当然,在设置规定性的时候,我们没有加入‘遗传’因子,所以它的行动更好猜。”
“生存?”章莹莹若有所悟,“获取能量?”
“看起来很像,所以我建议你不要把它喂得太饱。这是它很关键的成长期,若在这阶段养成了饭来张口、好吃懒做的习惯,要改就不容易了。”
章莹莹免费送给罗南一个卫生球。
可接下来,她还是咬了咬牙,将输入到“沙妖33号”的能量,控制在了最初的标准线上。
“沙妖33号”越发地塌下去了,那模样简直像是要把体内的水分,全都渗透到沙层中,来一个尘归尘、土归土。
章莹莹忍不住又在担忧:“真的没问题?”
“它的构形转化秩序井然,而且这也是一种节能状态,同时它正在增加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
“什么意思?”
“获取信息,做出反应,然后看哪种反应更有实质效果,能够收获更多正反馈。换言之,可以简单认为,它在做判断。”
章莹莹惊了:“这傻哥们儿真有脑子?”
“你这说法太不严谨了,它绝对达不到高等智慧生命的水准。可是你的观察角度也有问题,不能因为这堆沙粒拥有统一的行为模式,就直接它看作是‘个体’,它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由成上千万的特殊沙粒作用出来的堆积物。或许把它看作是一巢蜜蜂、一窝蚂蚁,一个鸟群或者鱼群会更贴切……又或者,在群体与个体之间?”
罗南眨眨眼:“这就是超构形的特质。”
“拜托,别给我上课!”章莹莹举手求饶。
“我的意思是,它简单得可怜的整体反应模式,能做到的就是你最初看到的那些,如果你将这个视为‘一’,那么一就是一,再没有别的可能。”
罗南说到这儿,指了指半空中悬浮的切分仪:“可如果你将这个‘一’,切分成更加细碎的更简单模式的集合……只要切分出来的简单模式仍具有构形意义,那么一就是千、就是万;
“而若它们之间还能拥有高效、普遍的联系方式,彼此之间的组合构形模式,就不可计数,不可计数的组合构形,也将带来无穷的可能。
“可能性快速膨胀累积,等到神奇的概率发挥作用,就会有不可思议的特性,从它们中间涌现出来。
“嗯,这也正是‘切分’的重要性。”
第五百五十四章 云母身(二十五)
章莹莹感觉在上哲学课或神学课,又或者之前罗南卖力的授课阶段,她错过太多了?
压下对自家智商的置疑心理,她试图结合罗南的讲解,再一次、认真地、仔细地去观察“沙妖33号”的单一兼无穷模式。
不知道是否是错觉,当她的视线再度集中到那一滩脱却水分,几乎快要看不清楚的沙粒堆积体上的时候,那最上面,依稀还有“沙妖33号”轮廓的沙层,似乎是动了动。
就像一面迷彩布料,顺着海风吹拂的方向,颤抖并移位,速度较其正常状态慢了至少三倍,但却有一种微妙的韵律感。
罗南点头评价:“节能模式的移动方法,看起来它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境况。”
“你是说它很聪明?”
“只能说它很灵敏。”罗南示意章莹莹的镜头跟上,给“沙妖33号”此前呆过的区域一个近景,“看这里,表层的这些沙粒,事实上是经过加持的……但现在它们基本构形崩溃,算是‘死’掉了。”
章莹莹移动脚步,跟在“沙妖33号”侧后方,怼上镜头,同时恨不能把自己的眼睛也凑上去,却实在分辨不出,这些细白沙粒之间的差别。
“这些沙粒个体的‘死亡’,并不是无意义的。它们通过‘死亡’,将某种信息,传递到尚存活的‘同伴’那里……”
what?
章莹莹无辜地瞪大眼睛,连进一步询问的勇气都失去了。
算了,你罗教授说啥是啥。
幸好这个时候,罗南开始凝结水汽,将他的表述,用构形的方式作以表达。
这样我就……更有理由听不懂了!
好吧,其实章莹莹是有些明白的。
罗南的大意是,“沙妖33号”这个沙粒堆积体,其群落中的个体,正在尝试“低能量供给”状态下的生存方式。
因为它们因能量构形而生,所以在“低能量供给”状态下,所做的维持生存的第一选择,就是减少本体能量的消耗,要给自己做减法,脱去不必要的消耗结构,在“存活”与“节省”的双重红线中,求一个平衡。
换句话说,它们正给自己动刀。
几刀下去,又节省还能保持基本构造功能性的就留下来,其他的自然就完蛋。
“沙妖33号”的万千个体,就是以这样一种简单又惨烈的方式,进行内部淘汰;被淘汰的自不必说,成功者还要通过一种高效机制,将成功经验快速传导到整个群落中。
“这么复杂,等于是构形设计师了吧……你还说它们没有脑子!”
“最先质疑它们的是你。”
罗南轻描淡写地抬了一句,又瞬间转移话题,“但我还是要说,这和脑子没关系,只是一种感应作用的叠加,嗯,最多是传感的效率。而这些,也不是它在出坑后短时间内学会的……这个我已经讲过了。”
“哪有!”章莹莹本能地质疑。
“真的讲过了。只是沙妖33号自己,在沙坑中未成形时,其内部竞争阶段的十多个聚合体,就至少经过了40到50轮类似的筛选,所有传感效率跟不上的,统统都被淘汰。
“事实上这种作用机制,在沙妖20号之后,就已经嵌入了基本构形里面,算是人工选择式遗传,后面的只是不断地强化罢了……喏,相关的构形记录都还在那边飘着呢。”
罗南伸手指向沙坑后方某个区域,那里的系列图形,已经快要堆积成一个大型迷宫,只是扫那么一眼,就让章莹莹头晕目眩。
章莹莹有点儿犯傻,首次调转镜头,让自己面对全球观众:
“真有这事儿?”
(¬?¬) ?
明知道章莹莹看不到,全球各地,猛点头者,还真不在少数。
章莹莹终究是从朋友圈里收到了一些反馈,但都是“蠢哭了”、“丢人到全球”之类极其负面的东西,甚至还有丫的“一孕傻三年”……
“啊呸,话说我辛苦养育……培育它们的时候,你做了不少事嘛。”
罗南眯眼而笑:“种善因,得善果。”
“得了,本来就神神叨叨的,再摆出神棍的架势,你准备开山立教?”
章莹莹心态快要崩了,也不准备追根问底,她只要一个敞亮话:“你就说清楚,蠢沙接下来是要做什么吧!”
“蠢沙?”
“嗯哼,我儿子蠢沙。”章莹莹干脆破罐子破摔,回答得理直气壮,“我要养它,当然要给它起个名字,挺形象吧?”
“我觉得吧,你……”
“说重点。”
罗南叉起腰,脑袋摆了两个位置都觉得不是地方,末了只能无奈苦笑:“好吧,我猜测,‘沙妖33号’,咳,蠢沙正确的行为改变方向,应该是知道单纯地谋求体量对它来说毫无意义,需要去追逐更实际的东西……”
章莹莹挑起眉毛,再次确认前面已经得出的结论:“能量?”
“就是能量。”
目前沙妖……好吧,蠢沙的行为目标,以及相应的传感构形变化,已经非常明确了,罗南就在“板书”上添加了简单几笔,然后解释:
“你是目前它唯一的能量供给方,而大多数时间都比较稳定,可以算成一个定量;但它越来越复杂的传感作用模式,明显需要更多的摄入,这就形成了能量缺口,也就形成了**导向……”
“导向谁呢?我?”
“某种意义上,你,或者说你的能量供给,已经是蠢沙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它传感、变异效率最低的部分,按照它的行为模式,它不会在这上面白费功夫。”
章莹莹的镜头继续跟踪蠢沙的移动轨迹,信口又猜:“那就是你了……呃,绕开了?”
镜头中几乎已经摊成薄薄一层的蠢沙,似乎乘着一股较强劲的海风,整体上打着旋儿,从罗南脚后跟处绕行开来,几乎没发生任何接触。
“嗯,可能是害怕吧,毕竟我一直作为强干涉力量存在。”
“你给它加戏!内心戏!”章莹莹立刻抓到罗南的话把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罗南却是理由充分:“恐惧是很基础的反应,在**端、经验端都具备雏形之后,发展出类似的回避机制是可能的。
“特别是现在,蠢沙的内部机理已经很复杂了。我们能够解读的,只是有清晰脉络的一部分,更多都隐藏在混沌中。
“也许只是瞬间的灵光,能够寻觅到相对稳定的结构载体,长时间地储存下来,也未可知……这需要最后做更详细的还原切分。”
章莹莹的眉毛竖起来:“切分?回头你还要把它切掉?”
“呃,这是后续研究。”
“它这么蠢,你还要切它!”
……逻辑呢?
“别想了,我说了这是我儿子,我要养它!”章莹莹的表态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罗南张口结舌。
就在这场小小争执发生之际,极低位格的蠢沙,根本无法理解头顶上涉及它或者“它们”生死存亡的争论,只是按照既定的行为模式,以“节能”状态,甚至借着海风的推力,缓缓向前。
“它究竟要去哪儿?”视频会议场景内,赫尔曼忽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不只是现在,之前它试图前往海水中,受到伤害之后,才折返回来……如果罗南说的都靠谱,它通过什么方式,或者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获取能量?”
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赫尔曼听得很认真,而且有自己的思考。
然而并不是谁都这种涉及超凡力量的技术性问题感兴趣,更多人还是关心更直接的投资回报问题。当下就有某个代表挟着火气怼过来:
“得了吧,赫尔曼先生,我们今天开会,就是为了让人嘲笑我们在科研领域的无知吗?”
“嗯,虽然我是专业科研人员,但我没有任何嘲笑的意思。”
光头杰夫坦率无畏地介入到争执中,他也无视了各方投射过来的异样眼神,径直进行下一轮操作。
只隔了半秒钟,深沉严肃的视频会议场景骤然为之一变,海风沙滩、薄雾细浪,如同古典派的油画,将无限接近真实的光影格局投射到每个人的眼前。
而且很快,与会者们就发现,眼前的一切景物,都是依照各自天然的节奏在细腻运动的,更不用说沙滩上还有那么二三十张眼熟的面孔,或立或走,显现出一派熟悉景象。
赫尔曼暂时忘了和人吵架,有点小惊喜:“沸石海滩的虚拟实境?这种实境所需的素材,章莹莹一个镜头,怕是支撑不起来吧。”
没错,所有的与会者,都进入了由直播画面制就的虚拟实境中,如同跨过数千乃至上万公里的路程,来到已成为焦点区域的沸石海滩。
他们本人则转化为无形的魂灵,渗入其中。除了无法过分趋近、直接碰触,一切都恍若真实。
“一个机位的素材当然不够,然而罗南所需的‘实验器材’已经过去不止一波了,就是外围这批人,他们可都闲得发慌呢。还有,现在沸石海滩上空,无人机已经扎了堆,感谢血焰教团,没有把它们直接打下来,倒是空中撞车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光头杰夫展现出比“前任”远超百倍的控场能力,同样是技术性解说服务,他就能玩出不一般的花样来。
他打造这个虚拟实境,可不只是增强与会人员的感知效果……怎么也要再进一层!
下一秒,类似于ar效果的标识光环,就投落到那似乎正裹在海风里行进的“沙妖33号”身上。
哦,现在叫“蠢沙”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虚线,从标识光环上延伸向前,跨过十米左右的距离,抵到一片几乎快要被遗忘的“前重点区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