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盛京沧海
第三百四十六章 钱王爷
午牌时分,钱元瓘来请,说是王爷要见见二位贵客。
李存勖不敢怠慢,和肖俞上上下下收拾了一番,利利索索地去了钱王爷会客的花醉堂。自然,此时李存勖脸上的面具也已经除去了。
到了花醉堂外,二人放缓了脚步,不约而同地打量起正门两旁立柱上的楹联,道是“满堂花醉,一剑光寒”。楹联所用木匾很长,但每个木匾上只写了四个字,下方留白过多,似乎还有字未写完,显得有些古怪。
进了花醉堂,里面空无一人。
钱元瓘解释道,王爷正在处理一边着急的公务,让二位客人稍待片刻。
在人家的地盘上,自然只能是让等多久等多久了。即便是桀骜不驯的李存勖,也是没脾气。
好在钱王爷并未让两人等太久,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屏风后响起脚步声,随着一阵苍老但中气十足的笑声,钱王爷终于出现了。
李存勖和肖俞赶紧站起身来,垂手恭迎。
一名身材高大的老人自屏风后转出,脚步甚是矫健,面色红润,颌下长须雪白,端的是童颜鹤发,使人一见忘俗。
这老人,自然就是坐镇吴越几十年,保得一方富庶安宁得吴越王钱镠了。
李存勖微微躬身道“晚辈杨隆演,见过王爷。王爷一向贵体康健”
肖俞也跟着施礼,弯腰得幅度自然要比李存勖深一些。从表面上的身份来说,“杨隆演”是淮南王弟,现下又不是朝会,自然不必大礼参拜。但“徐知诰”只是淮南大都督的养子,无论徐温在淮南怎么位高权重,终究没走出那最后一步,“徐知诰”的身份地位也就逊了一筹,不得不恭顺些。另一方面,肖俞本人确实也是发自肺腑地敬重这位在乱世中力保一方平安的老人。
钱镠一边在主位上坐下,一边笑呵呵地说道“都是自家后生,不必多礼。哎,你便是杨家小郎君啊”这句话是对着李存勖说的,实在有些明知故问的意思。
李存勖上前一步“回王爷,晚辈正是。”心中却道,不是刚刚说完吗难道这老王爷耳朵有些不灵光
钱镠仔细端详了李存勖一下,忽然说出一句让李存勖和肖俞都吓了一跳的话“不怎么像啊”
李存勖试探着问道“王爷,您说什么不像”
钱镠道“你和你父亲长得不太像。”
李存勖应变很快“啊,大家都说,我长得像母亲多一些。”
钱镠道“原来如此。你父亲和兄长,我都见过的,他俩倒是很有父子相。我还纳闷呢,怎么到你这里,便丝毫看不出杨家人的影子了。杨隆演也不是老吴王的义子啊,怎么会一点都不像呢老吴王,可是没收过义子啊。”
看了看肖俞,钱镠忽然一拍大腿“看我这老糊涂,当年老吴王还真收过义子,不过后来转继给徐大都督了。那孩子,就是你吧”
肖俞只得应声称是,心中却很是奇怪,这老王爷一见面就东拉西扯这些么有用的,究竟目的何在
第三百四十七章 好眼力
钱王爷自顾自地说下去“当年老吴王慧眼啊,看出你这孩子一脸灵慧之相,又有个尊荣富贵的命格,你要是能姓了杨,杨氏的基业会更上层楼。可惜的是,”说到这里,目光转向李存勖“你那几位兄长没有容人之量,硬生生逼着你父亲把这孩子送走。要不然,今日就是两位杨家小郎君联袂造访了。”
李存勖干笑一声,并不接钱镠的话茬,换了个话题道“王爷,晚辈这趟到杭州,来得匆忙,未及先行知会,还请恕罪。”
钱镠道“年轻人性子好动,那些繁文缛节,倒也不必太过在意。你们来一趟杭州很不容易,可要多住些日子。唉,算起来,你俩和元瓘岁数相差不多,原就该多亲近的。”
肖俞心中一动,暗道,什么叫多住些日子,这不就是要将人扣住吗我要是说不愿意多住,你能痛痛快快放我们走吗
李存勖反倒镇定得很,微微一欠身,道“承蒙王爷厚爱,晚辈左右没有什么要紧事,多住几日倒也无妨。只是我们哥儿俩饭量大,您可别嫌弃。”
钱镠哈哈大笑“你这后生说话倒是有趣,比你父亲讨人喜欢。老吴王啊,做人那是没得说,急公好义,慷慨任侠。可有一样,整天板着个脸,说话做事都是一本正经。倒不是说不好,就是吧,太古板了,交朋友太费劲。”
钱镠在人家晚辈面前这么心直口快,李存勖有些不好接话了,只能嘿嘿陪笑。
三人又说了些闲话,未几,钱元瓘进来禀报筵席已经准备好了,钱镠便带着李存勖和肖俞到偏厅小酌了几杯,看了一场歌舞,宾主尽兴而散。席间其乐融融,聊得全是风花雪月,没有半句提到南北漕之争,钱镠也没有问起这哥儿俩乔装易容到杭州究竟有何贵干。
回到住处,李存勖和肖俞便开始揣摩今日这一场召见,钱王爷从两人身上得到了什么。
“我觉得,他对咱们的身份还是怀疑的。”肖俞很笃定。
李存勖表示同意“我也有这种感觉。否则哪有做长辈的一见面就说晚辈和亲爹长得不像的后面又说性格和亲爹不像,就差没直接捅破窗户纸了。要不是钱元瓘先入为主,认定你就是徐知诰,今日这事儿还真不好解释。”
肖俞道“现在我比较好奇的是,钱王爷怎么就一眼看出你不像老杨家的人呢即便他当年和老吴王很熟络,那也多年未见了,他怎么就对人家的长相这么印象深刻再说了,人家子嗣众多,难道都得是和老吴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吗”
李存勖想了半天,道“钱王爷活了这么久,在中原这些藩王之中,年岁最高。说得好听些,叫做见多识广,说得不好听呢,就是人老成精。这样的人物,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观人之术。咱们这点年纪,很难琢磨到精髓。”
肖俞笑道“殿下,您说得这么玄乎,其实不就是说钱王爷有个好眼力吗”
第三百四十八章 风鉴
李存勖有些不屑“眼力只是个表象,其实这位老王爷,精通的是风鉴之术。看人看事,其准无比。就冲他方才说的那番话,我觉得以后没必要在他面前假冒杨隆演了。人家根本就不信,咱们还有必要把自己当猴儿耍吗”
肖俞笑道“他既然没有说破,咱们又何必主动招认起码我还是能冒充徐知诰的嘛。现在老王爷顶多是是对你的身份存疑,咱们倒也不必过于担心。您又不是来招郡马,真实身份是谁,倒也不是那么重要。”
李存勖思忖片刻,道“说得有理。只是咱们被生生困在此处,也不知他们打的什么主意,烦心得很。”
肖俞道“眼下的局面,两难。咱们为难,钱王府也为难。咱们自然不会怕了他们,溜走也好,打出去也罢,只要咱们想走,钱王府是拦不住的。”李存勖当即点头表示认同。肖俞继续道“可咱们这么一走了之,来杭州的目的就落空了,白白便宜了南漕。所以,还真就不能走。从钱王府那边来说,扣住咱们俩,也未必就能占到多大便宜。以我们二人表面上的身份,很是鸡肋。要是就这么白白放走,实在不甘心。可真要是想拿出去和淮南做些交易,恐怕还真卖不上价。况且钱王爷十有**已经认定你是西贝货了。假如淮南君臣心肠硬一些,这样的两个人不是不可以舍弃的。所以,钱王爷此时应该也在发愁,怎么处置咱们这两块宝贝。”
李存勖深以为然。
同一时刻,钱镠的小书房房门紧闭,五公子钱元瓘正在回话。
“老五,你说那小子是徐温家的小公子,能拿得准么”钱王爷问得很严肃。
钱元瓘忙道“回父王,儿子曾见过徐知诰一次,虽然隔着半条江,但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我对他的相貌印象很深刻,断断不会记错。当时他应该也就是十**岁,但言语老练,处事果断,儿子对他已经很是佩服了。现在两年过去了,看他面相,除了年岁长了,并无其他不同。”
钱镠道“这么看起来,徐知诰的身份应该是没问题了。只是那自称杨隆演的小子,很是蹊跷。”
钱元瓘疑惑地问道“有什么蹊跷”
钱镠道“我虽然没见过杨行密的儿子们,但对杨行密本人的样貌,最是熟悉了。那老家伙骨架粗大,虎背熊腰,相貌粗豪。而我们这位所谓的杨使君,虽然个子也很高了,但身形并不粗莽,面貌也是英气勃勃,与杨行密大相径庭,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可以断定他不是杨行密的儿子。”
钱元瓘微微一惊“那我现在再去找他们问个清楚”
钱镠摆手道“急什么,你总是这么毛躁。我若要问个清楚,早就亲自开口了,还用和你在这里猜谜”
钱元瓘不解“那你是在顾虑什么”
钱镠道“不是顾虑什么,而是奇怪。他虽然不是杨行密的儿子,但从面相上看,也是天日之表,贵不可言。这就奇怪了。徐温的养子,和这样一个人走得这么近,难道淮南要出大事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误判
钱元瓘若有所思“这些年,徐温在淮南渐有一人独大之势,杨氏的基业,已然有些不稳了。只要徐温不出大的失误,淮南早晚会随他姓了徐。只是这片基业,将来会传到他哪个儿子手里,眼下还是存疑的。”
钱镠道“正是如此。徐知诰素有贤名,咱们姑且不论他是沽名钓誉还是本心就如此,总之,现在的徐家第二代里,他是最出挑的人物。但无论他怎么露脸,终究不是徐家的亲骨肉。徐温膝下,年长的儿子好几个,谁会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家的江山白白便宜了外人故而,淮南的这场龙争虎斗,已经快要鸣锣开场了。所以,徐知诰现在就引来强援,一来是结结实实做几件大事,让自己在淮南站得更稳。另一方面,也是震慑他那几位兄长。”
钱元瓘道“那么依您之见,他这位强援会是哪路高人呢”
钱镠哈哈一笑“此事与我们何干”
钱元瓘认真地想了想,点了点头。无论是哪家藩镇想要染指淮南,最后都免不了一场厮杀。结果只是能是淮南的力量被削弱。对于吴越来说,都是好事。故而没有必要去刨根问底。
钱元瓘又问道“咱们将这二位客人留在王府,接下来该如何管待”
钱镠道“好吃好喝地供着,就是不许出门。”
钱元瓘道“这俩人可都是上品高手,真要是想闯出去,可不容易阻拦啊。”
钱镠道“咱们这里有吃有喝,他们为什么要闯出去”
钱元瓘哭笑不得“这两人来杭州,必有所图。咱们要是软禁起来,人家肯定要闹起来啊。”
钱镠道“他们所图的,不过是南漕那点买卖。咱们这回就做个顺水人情,让宋伯符把地盘让出来,这样一来,他们还会着急离开吗”
钱元瓘一愣“让宋伯符让出地盘他能同意吗再说,您之前不是一直说静观其变吗,怎么咱们给淮南这么大一个面子,值得吗”
钱镠道“此一时,彼一时。你回头找一下宋伯符,就说我说的,让他顾全大局,别一味地和北漕作意气之争。他若是同意,我自有别的好处给他。”
钱元瓘似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做了个揖,便转身离去了。
当日,宋伯符传出手令,让太湖以北的南漕子弟尽数南撤。旬日之间,除了北漕原本就占领的那挤出分舵之外,其余散落各地的南漕子弟也都在吴越境内汇集,由南漕总舵重新安排归属。
这么一来,南北漕的新格局逐渐清晰以太湖为界,太湖以南,吴越境内的漕运,仍是南漕作主;而太湖以北,几千里通波,都是北漕的天下了。
李存勖和肖俞虽然每日窝在钱王府,但消息并不闭塞,相反,钱元瓘隔三岔五就会进来和他俩聊聊天下大势,顺便通报一声南漕回撤到哪一步了。
这一日饭后,李存勖懒洋洋地问肖俞“二郎,你倒是猜一猜,咱们这位老王爷,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要给咱们这么大面子”
第三百五十章 下三滥
其实肖俞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见李存勖问到,便没好气地回答“难道老王爷看中了您这位淮南杨使君,想和淮南结个亲家,于是先拿南漕作彩礼,表示一下诚意”
李存勖道“哼,他家那几位小郡主,爷还真瞧不上。”
肖俞一愣,自从和李存勖住进钱王府,为了避免惹麻烦,肖俞一直是规规矩矩,每日除了吃饭睡觉散步,剩下的时间都在练功,哪里有机会去看王府里有几位郡主。但听李存勖这话茬,好像他了解得很清楚的样子。这可是在别人家的地盘,万一李存勖闹出什么幺蛾子,这俩人只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李存勖笑道“看你一脸没出息的样儿。实话告诉你,天下间这几位王爷,府里有几位夫人,几个子女,性情禀赋如何,这些消息,大都在谍子房里有存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肖俞恍然大悟,道“原来谍子房这么神通广大。我虽然也在谍子房历练过,可做的都是些粗活儿,还真没打听过人家家里几口人、几亩地这样的消息。”
李存勖一撇嘴“谁打听他们家里几亩地了,谍子房的消息,都是直击要害的。比如眼下这钱王府,若是真和他们翻了脸,咱们直接杀到钱老头儿寝殿是难了点,可要是挟持那么一两位公子王女,是不是就容易得多了挟持谁最让钱老头儿心疼,这事儿是不是要提前做足功课”
肖俞赶紧向李存勖作揖“殿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属下佩服。只是以后这种下三滥的事儿啊,千万别拽上我”其实肖俞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见李存勖问到,便没好气地回答“难道老王爷看中了您这位淮南杨使君,想和淮南结个亲家,于是先拿南漕作彩礼,表示一下诚意”
李存勖道“哼,他家那几位小郡主,爷还真瞧不上。”
肖俞一愣,自从和李存勖住进钱王府,为了避免惹麻烦,肖俞一直是规规矩矩,每日除了吃饭睡觉散步,剩下的时间都在练功,哪里有机会去看王府里有几位郡主。但听李存勖这话茬,好像他了解得很清楚的样子。这可是在别人家的地盘,万一李存勖闹出什么幺蛾子,这俩人只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李存勖笑道“看你一脸没出息的样儿。实话告诉你,天下间这几位王爷,府里有几位夫人,几个子女,性情禀赋如何,这些消息,大都在谍子房里有存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肖俞恍然大悟,道“原来谍子房这么神通广大。我虽然也在谍子房历练过,可做的都是些粗活儿,还真没打听过人家家里几口人、几亩地这样的消息。”
李存勖一撇嘴“谁打听他们家里几亩地了,谍子房的消息,都是直击要害的。比如眼下这钱王府,若是真和他们翻了脸,咱们直接杀到钱老头儿寝殿是难了点,可要是挟持那么一两位公子王女,是不是就容易得多了挟持谁最让钱老头儿心疼,这事儿是不是要提前做足功课”
肖俞赶紧向李存勖作揖“殿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属下佩服。只是以后这种下三滥的事儿啊,千万别拽上我”
第三百五十一章 假装偶遇
傍晚时分,李存勖和肖俞出现在王府后花园。
一轮落日隐没在远山之后,天边尽是红彤彤的云霞,映得整个花园纷乱迷离。
李存勖倒背着手,站在一株木棉树下,和肖俞高谈阔论。
“知诰,贯休大师有首诗,说得是钱王府的气派,不知你可听说过”
肖俞很配合地问道:“在下才疏学浅,还真不知道您说的哪一首。”
李存勖曼声吟诵道:“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