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真是掌教大老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冬天爬华山
“道长,这话说出来,却是不嫌可笑吗?”对面那学子原本一张笑盈盈的脸色,此时却是带上了一丝鄙视,其中不信的意味便是任谁都能看出。
叶清玄见此,脸色不变,只是轻轻起了个道号,随后说道“居士定然是不信贫道所说,而且贫道仿佛也是无法自证说法?毕竟,总归居士不能立即便去贫道那道宫之中,勘察一二。
那么既然如此,贫道便说一说,这茶到底好在何处,居士你看可好?”
那学子听见这话,嘴角微微瞥了瞥,显然是对于叶清玄这幅无赖的模样,有些看不上眼,此时听见叶清玄又想把话题拐回去,一时间心中自然鄙视万分,甚至便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只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在这学子看来,无论叶清玄说出什么,却是都不能让他有丝毫触动,此时他已经认定了,叶清玄便是一个只会耍无赖的“狂生骗子”罢了,说不得他便是想借着这学宫论道台的名声,为自己脸上贴金也说不定。
amp;lt;/br amp;gt;
amp;lt;/br amp;gt;





我真是掌教大老爷 第四百二十一章 自然
淡然一笑,叶清玄又是打了个拂尘,而后轻声说道“贫道这道茶,得自师尊,师尊则得自汉晋两国,交界之处的无名大山之中。
而当日贫道有幸已经得师尊收录,于是贫道便是有幸得见师尊亲手种下这道茶,随口为之赐名,但随后,师尊便是除了取茶之外,几乎不怎么去照料这茶树了。
但贫道却是还有个师弟,他生的一副慈悲心肠,眼见这茶树被师尊移植回道宫,却是不管不问,时日久了,却仿佛日渐有了枯萎之色。
于是,师弟心有不忍,便自作主张,为这茶树施肥浇水,除虫松土,想尽一切办法,照料茶树,如此时日久了,这茶树的确仿佛获得新生一般。
我师尊见此,却也是一副不闻不问的模样,于是师弟,便是认为师尊默许他去照料茶树。
于是,去的却是更勤了,但是另贫道奇怪的是,自打这茶树被师弟照料之后,师尊却是再也不去取茶烹制饮用了。
初时,我俩还以为师尊爱惜茶树,想等他恢复再取,然而时间证明了,却是贫道师兄弟二人,相差了。
直到有一天,贫道和师弟再也忍将不住,亲自取了茶叶,烹制好后,轻品慢饮,这才是知道了,为何师尊不再饮这茶叶的原因!”
叶清玄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声音清清淡淡,仿佛山涧流水一般,不自觉之间,便能够深入人的心田。
在场中人,无不是被他的声音吸引,听得有些入神,直想知道,他的师尊,到底是为何不再饮这茶叶的原因。
“原来,这茶树虽然被师弟照顾的很好,但烹制出来,一品之下,贫道师兄弟二人便即明白,这茶汤比之过往,却是仿佛失了一丝灵动之意,虽然依旧甘冽可口,却已然不能称作是道茶了!”
“道长,你莫不是在编故事诓骗于我等?”那对面坐着的学子,依旧是一副不信的模样,“天下之间哪有这等事情?悉心照料,让茶树获得新生,怎地还能改变了他的口味不成?如此谬论,在下却是听都没听过!”
“福生无量天尊!”叶清玄闻言,淡淡摇头,轻轻起了个道号,继续说道“居士莫急,你这番话,贫道与师弟当年也是一般的朝着师尊发问。
然而,师尊却是没有回答我们,只是又从深山之中,寻来了一株相同品种的茶树,而后只是告诉我师兄弟两人一个字,那便是悟!”
说道这里叶清玄脸上不由的现出缅怀的神色,这些都是他脑海之中,属于青玄小道士真真正正的记忆。
每每回想起来,叶清玄心中其实都是有些羡慕这小道士,居然能得一个道行如此高深的师父,如此悉心教诲。
相比之下,他却是没有这般的好运,同样是叫人家师父,自己却根本没有得过太初真人,半句的指点。
收回思绪,叶清玄抬手,又是轻轻饮了一口茶,随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居士可知,当日在看到如此情景之后,贫道和师弟心中的感受,可是与你此时相差仿佛,都是一般的感到不信与荒谬!”
说完这话,叶清玄眼神淡淡的扫视了论道宫中的众人一眼,而被叶清玄眼神看到的人,包括那皓首白须的大师与坐在他对面,正与他论战的弟子,心中都是一般的一惊,因为他们的心事,被论道台之上的道人说的一丝不差!
没错,尽管心中好奇叶清玄的师父,到底是如何教导他们师兄弟的,但是不妨碍他们心中同样的感到荒谬与不信!
被人看穿心事的感觉,总是不怎么美妙的,此时众人只觉,坐在论道台上的那个青衣道人,仿佛真的有些门道!
没有去理会这些人心中的想法,叶清玄只是淡淡的宣了个道号,随后继续不紧不慢的说道“贫道与师弟二人,于是便依照师父的说法,便是这么静静的看着这株新被移到此处的茶树。
每日里,师弟依旧是为那株长得异常旺盛的茶树浇水施肥,便如居士你所说的一般,依法照料。
而对于另外一株茶树,却是根本不闻不问,狠下心来,任其自生自灭。
如此这般,又是过了一个秋冬,本来贫道师兄弟想着,这茶树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但却不想,这茶树居然越长越是旺盛!
直到来年春天,这茶树居然已经长得有半人多高了,其旺盛程度,甚至还超过了师弟亲手照料的那一株!”
“那道长对于那问题可是悟到了?”坐在叶清玄对面的弟子,依旧不信,出言询问,只待叶清玄说他悟到了,便要犀利反击,说的他哑口无言。
然而却是不想,只见叶清玄轻轻摇头,随后说道“贫道和师弟当时年岁尚轻,不过堪堪入道而已,又如何能够悟透如此高深的道理?
于是,贫道和师弟,便即一起前去师尊的面前,求他解惑!”
说到这里,叶清玄脸上又是现出一丝追忆的神色,“当时师尊依旧没有告诉我和师弟,到底为何会如此,只是将两本道经,交于我俩,随后告诉我们,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里面了!”
说到这里,叶清玄脸上居然破天荒的现出一丝苦笑,随后说道“只可惜,当年贫道顽劣不堪,得了道经,却是根本没有好好研习,直到日后年岁渐长,这才仿佛渐渐明白,当日师父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但是却是为时已晚,即便贫道今日明白,但师尊却也是不在了!”
“还请道长不吝赐教一番!”这弟子听见叶清玄所说,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现出一丝同情,而后想到自家乃是来论战的,又如何能够因为旁人随口几句话,便心生同情,将此事轻轻揭过去?于是这才又是现出一副强硬的模样,兀自问道,然而语气之中,却全是骄傲与不信!
“善!”叶清玄听见这话,却仿佛根本听不懂那与他论战的弟子,言语中的意思一般,只是轻轻点头,随后便即说道,“贫道修道多年,直到今日,便是都不敢说,完全领悟了当年师尊的意思。
但总归潜心修道,算是有了几分心得,今日再说起往事,却是更加历历在目,心有所感之下,这道茶之所以称的上一句好茶的根本原因,却总是逃不过两个字,自然!”
amp;lt;/br amp;gt;
amp;lt;/br amp;gt;




我真是掌教大老爷 第四百二十二章 通名(上)
“自然?”包括那与叶清玄对坐论战的弟子在内,论道宫中的众人,在听到叶清玄给出的答案之后,不由的各有所思。
这答案说起来简单,但若是细细一想,仿佛却真有一些门道在其中,可是这些学子,之前从未接触过道门经典,是以虽然心中仿佛想到了些什么,但是心中的灵感却怎么也都抓之不住。
于是下意识的,众人不由的看向叶清玄,想让他继续说下去,叶清玄见状,脸上再次浮现淡淡的笑容,随后轻声说道“便如贫道方才所说,自然,便是一切的根本。
第一株茶树,本是师尊从无名深山之中移来,在它移来道宫后山之前,自然也是天生天养,餐风宿露,于是自然这茶树之中,有一股自然道蕴,或是说这茶树自有一番野趣。
再被移来道宫后山之后,由于改换了生长环境,这茶树自然显得有些萎靡,贫道师弟见之慈悲,于是自作主张,施以援手,却是不想,如此一来,这茶树之中蕴含的野趣或者说道蕴,便这么被人为的干涉之下,久而久之,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而采自这般茶树之上的茶叶,自然便少了许多道蕴在其中,当然也便不被师尊所喜,也就称不上为道茶了!”
说到这里,叶清玄顿了顿,随后以打趣的眼神看了看坐在对面,与他论战的弟子,随口说道“也许,师弟当年那般颇有法度,定时浇水施肥,信心照料的茶树,才可有法茶之称?”
那弟子听见叶清玄如此奚落自己,立时心中一怒,但到底是学宫弟子,这点涵养还是有的,这弟子充其量,却也不过是眼神有些冷冽的看着叶清玄,想要看看他,接下来还能说出什么来!
叶清玄见状,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随后轻声继续道“而另外一株,师尊重新移植过来的茶树,由于没有得到师弟的悉心照顾,其体内的道蕴或者说野趣天性,便自然而然的保留了下来。
等到这茶树真正适应了新的生长环境之后,便即重新繁盛起来,于是新茶发出之时,自然便可称得上道茶!”
“道长,如此说法,虽然听起来,有着几分道理,但是却也不过是狡辩而已,怎么说,这自然、野趣一说,也不过是道长一家之言而已,又如何能够做得了真?”这与叶清玄论战的弟子,听闻此言,心中盘算一阵,随后立时出言反击。
“善!”叶清玄闻言,又是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轻声说道“居士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却不知居士可曾吃过野味?”
“自然吃过!”这弟子被叶清玄那天马行空的思维搞得有些发蒙,方才不是还在说道茶、法茶吗?怎地一转眼,这道士又说起野味了?
下意识之间,这与叶清玄论战的弟子,便即随口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然而,这话一出口,这弟子的脸上,便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之中夹杂着些许懊恼的神色!
这弟子能在稷下学宫之中,成为一位大师的弟子,自然也是极为聪慧之人,叶清玄方才说,自然培育,不加丝毫人工法度的茶,方称得上是道茶,而其余人工培植者,却不过是法茶而已。
他自己看不过,叶清玄借自然之说抬道贬法,自然出口反驳,却是不想,叶清玄一句“居士可曾吃过野味,便直接封住了他的嘴!!”
可不是吗?世上谁人不知,一应野味,无论是野鸡、野兔,甚或是野猪野羊,凡不是人工饲养的牲畜,却都是有一股子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如此一来,这却不是应了方才叶清玄口中所说的自然,又是什么?
叶清玄见此,又是一打拂尘,随后起了个道号“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方才所说,不过是天道自然,但居士所说,却又何尝没有道理!”
众人方才听见叶清玄以如此深入浅出的方法,借自然解释了道茶、法茶之争,本以为这道士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此轮胜利,却是不想,这道士不知犯了什么毛病,居然开始无缘无故的捧起了对手?
然而还不等众人想明白,便又听叶清玄那清亮的声音传了过来“居士方才所说无错,世间万物,自然皆有法度,人有法度,物亦有法度,便是巍巍苍天亦有其法度,但是这世间万物法度的由来却又是如何?”
“如何?”众人听见叶清玄有如此说法,一时间都是心中大惊,便是连那皓首白须的大师,都是一脸“震惊”的看着叶清玄,想要看看他接下来到底能够说出什么东西来!
要知道,便是这皓首白须的大师一生研究法度,但他却也是不敢妄言,苍天亦有法度之说,毕竟巍巍苍天,无边无际,乃是至为崇高之事,便是他这一道学问的圣人,恐怕都不敢有此一说。
而此时,他却是听到了叶清玄的狂言,又怎让他能够不震惊,不愤怒?
眼前的这一切自然早在叶清玄的料想之内,只看这与他论战的弟子,上来便是一套法度三连,叶清玄便几乎可以肯定,这年轻人,定然是稷下学宫之中,法家一脉的传人。
也正是有此猜想,叶清玄才以一杯不过普普通通的茶汤,引出道茶、法茶之争,随后,更是由自家记忆之中的故事,引出天道自然之说。
道门本就讲求清静无为,自然之说,自然是叶清玄的拿手好戏,只见叶清玄又是端起茶杯,随意的吹散了几片茶叶,而后这才不紧不慢的饮了一口,便继续说道“敢问居士可知,吾等生而为人,上古之时,文明初生,人族一生所学,却是大多来自何处?”
这弟子听见叶清玄又有此问,于是在心中沉吟片刻,而后答道“人乃万物灵长,自然生而有神异,学习虫豸野兽,我等学会了筑巢建房,得以遮风挡雨;学习毒蛇猛兽,我等学会了捕猎,免于忍饥挨饿;学习植被落叶,我等学会了造舟渡河,不再困于一隅,是以,吾等生而为人,一生所学,却大都是来自万物!”
“善!”叶清玄闻言,点头,再问“那这万物,又生长于何处?”
“无论猛兽毒蛇,飞鸟虫豸自然都是生长于大地!”这学子想也不想,自然回道。
“是以,贫道说,人法于地,可对!?”叶清玄笑着朝着弟子淡淡发问。
amp;lt;/br amp;gt;
amp;lt;/br amp;gt;




我真是掌教大老爷 第四百二十三章 通名(下)
不单单是这与叶清玄坐而论道的法家弟子,便是此时神在论道宫中的所有人,在听见叶清玄有如此说法的时候,先是纷纷在心里一怔,而后细细品味之下,却不得不赞同叶清玄。
便如他所说,人生于世间,无论一应吃穿用度,或者是房屋车架,究其根本,都是得自大地的馈赠。
是以,说人法于地,自然是万分正确。
只是,众人心中赞叹归赞叹,但他们却是不明白,叶清玄如此说法,又与资敌有何区别?
“也许这这道长另有其他打算?”
且不说论道宫中,其余人等不明白,便是身处其间的法家弟子,听闻此言,也只是一脸懵逼的点了点头应到“道长所说不错,人生于世,自是师法于大地,是以这才能够万物有法,人行法度,这才能够富足安康!”
“善!”叶清玄闻言,脸上的笑意稍稍盛了些许,然而他依旧是眼神淡淡的点了点头,随后便又问道“既然人法于地,那么大地的法度,准绳又来源于何处?居士可知?”
“这?”这法家弟子在听闻此言之后,顿时一愣,要知他法家一道,精研法度,但总归也只是人道学说,能够回答叶清玄的第一个问题,已经算得上是这弟子见识广博了。
此时,叶清玄在提第二个问题,却是真的难住了他,这弟子直到此时,才发现,也许这道士看起来好像在莫名其妙的重提法度,做资敌之状,实则却是想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以法度之说来问倒自己?
想来,这问题恐怕也绝非最后一道,便是自己绞尽脑汁勉强答出,恐怕在后面,还有其余问题等着自己!
想到这里,这法家弟子,顿时感到一阵头大,然而此时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摆在他面前的,便只又两个选项,要么回答问题,要么人数,悉心请教叶清玄!
毕竟,叶清玄此时所说,实在是他从前从未闻之的道理,此话一出,仿佛为他打开了一座新世界的大门一般。
原来,法度,不仅仅可以准绳人道,却是连其余万物,仿佛都能囊括在内一般?
想到此处,这法家弟子便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于是当即站起身来,郑重无比的整理了一番衣冠,随后作势便要朝着叶清玄躬身下拜,行一个大礼。
如此做法,便是他自己不说,只要是明眼人,便都能看出来,这法家弟子,是要认输了!
直到此时,众人之中反应稍有些慢的,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叶清玄居然是打的这般想法吗?
然而,还不等这法家弟子出声,便又听见人群之中,一个颇有些自傲的声音响了起来“师弟,你且退下,这问题,切让为兄来试一试!”
原本正要认输的法家弟子,听见自家同门这话,脸上骤然一红,显然自己的论战,被同门师兄弟搅乱,让他心中颇为恼怒。
然而当他转过头去,看向自家老师,便看见那皓首白须的大师,朝着他微微摇头。
这法家弟子自然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便是这么一个对视的功夫,就明白了自己老师眼神中的意思。
随后,这法家弟子反应过来,便即略带歉意的朝着叶清玄地区了一个眼神,随后朝着她躬身一揖,口中却是颇有愧疚之感的说道“法家弟子许慎,见过道长!”
这许慎有此做法,实在是有些身不由己,固然他此时承认失败,简单无比,但是他毕竟是随同自家老师一起来此,而后在老师的“默许”之下,登上论道台的。
是以,从那时起,这许慎代表的,便不仅仅是自己的脸面,还有那皓首白须的大师的脸面,甚至往大了说,这许慎此时代表的,便是他法家的脸面。
他若如此轻易认输,那岂不是说,他法家不如叶清玄的道门了?
于是,便是让另一人替下许慎,却也必然不能如此轻易便认输,但是许慎已经是皓首白须的大师的最为出色的弟子之一了,在场之中,学问能够超过他的,除过大师本人,便只剩下了他的大弟子,申到!
众人看见这申到出声,顿时齐齐在心中替叶清玄感到可惜,申到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不过二十出头,但他在学宫之中名声却颇大,便是法家一脉的商阳圣人,对于他的天赋学问,都是十分夸赞。
并且,“法圣”商阳,更是曾经亲口说过,申到,便是法家一脉未来的希望,乃是有望在二十五岁以前,便获得大师称号的人物!
这些事情,叶清玄不知道,但是在场众人,却是十分明白,稷下学宫之中,能在二十五岁之前,便获得大师称号的,除却“文圣”孔极之外,便只有“墨圣”墨非了!
便是近些时候,在稷下学宫之中,风头一时无两的孔然大师,获得此称号的时候,年岁都是已然过了二十八。
是以,众人见如此一个准大师出言接过论道,顿时对叶清玄纷纷报以惋惜之情。
稷下论战便是如此,上了论道台,便要做好被车轮战的准备。只要之前论战的弟子,退下论道台,将位置交于他人,这论道便不算是结束。
自然,如此将自家位置交于他人的弟子,自然是要受尽众人白眼,并且论道宫规定,若是有弟子让出位置与他人,那么五年之内,他便不得踏入论道宫一步,否则立刻逐出学宫。
而不能踏入论道宫,便是失去了论战群雄,扬名天下的机会,是以没有任何一人,愿意如此。
除非一脉相承,为了自家学问的名声而战,否则其人便是宁愿认输,也不愿意承受如此重的代价!
而之所以这许慎会如此选择,主要原因还是落在了,稷下学宫的规矩之上,这规矩便是,不管任何一脉弟子,若是上台论道,如有大师在场,而大师不予阻止的,那边算是此脉弟子,挑战他人。
一旦论道之人认输,那边算此脉认输,三年之内,便不得再次挑战!
之所以稷下学宫有如此古怪的规矩,实在是因为从前论道宫太过火爆的原因,当时,不管哪脉弟子与人论战,总是学生输了找同门,师兄输了找老师,而后如此重复重复再重复,最后当然,大多数发起论道的主人,不堪搅扰,败下阵来。
长此以往,便是圣人,都偶有下场,于是在惹了众怒之后,这才由九道道主,共同立下了这么一个规矩!
此时,许慎便是如此无奈,为了法家的荣誉,他也只能自损前途,将位置让与申到,否则他法家便是自他手上,承认若于道门,这点一旦确立,便是“法圣”商阳,也不能改变!
amp;lt;/br amp;gt;
amp;lt;/br amp;gt;




我真是掌教大老爷 第四百二十四章 爱提问的道士
许慎朝着叶清玄恭敬一礼,心中一面惭愧自己方才的傲慢自大,一方面又是羞愧自己学问不够,却来强自出风头,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
要知,三年不能入论道宫,便意味着,起码三年之内,他与大师的称号无缘,毕竟,想要获得大师称号,那么不说立下新的学说流派,登上论道台舌战群雄,但是在论道宫中与人切磋,获得众人的认同,却也总是必不可少的。
更兼且,不能进入论道宫,便意味着交流学问的机会少了许多,如此一来,闭门造车,学问又如何能够有所长进?
是以,不能入论道宫一日,对于稷下学宫的弟子来说,便是学问一日不得精进,这对于这些学子来说,实在是万分难以接受的。
且不管这许慎心中如何痛惜懊悔,但是此时事实已成,只见那申到迈步而出,不过眨眼的功夫,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便见申到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论道台之上。
申到登临论道台,先是扭头看了看自家师弟,默默的朝着他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后便不再理会许慎。
许慎也是无法,只能朝着两人微微施礼,随后便即脸色一阵红一阵青的走下了论道台。
1...7374757677...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