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郑南成不和谐的声音又出现了:“看看,看看,又被忽悠了吧?你们见着钱了吗就这么定了?”
这下不需要李君阁出口,乡亲们就先不答应了。
“你给老子闭嘴,老子上河李家跟梁丫头信不过,信你这个郑死皮?你先人板板的,信不信老子今天就拉人把你赌馆掀了?!”
“就是,哄老子们来这里现眼,人家梁丫头这几个月楞没少跑我们家,你龟儿除了聚赌放债,就晓得在那边扯阴风看笑场!”
“滚!赶紧滚!信不信老子这就捶死你个狗日的!”
就在这时门口开来一辆邮政储蓄的运钞车,后面还跟着一辆押送车,一个胖胖的女从押送车上下来,正是李君阁的姑妈李思梅。
李君阁喊道:“看,这钱可是说到就到,大家赶紧决定啊,要跟我单签的,尽管来找我,乡里乡亲的啥都好说。”
说完声色俱厉地对梁慧丽冷笑道:“不过梁乡长你要想好了,你要是代表乡亲们的话,以后要再出了啥事,那我可就不找他们,全得由你来担着!”
“那哪能呢梁乡长,你放心,我们保证把果树弄得妥妥的……”
“那是那是,我们都是老把式了,这咋还能出事呢,不会的不会的……”
“哎呀梁丫头,啊不梁乡长,你别跟大叔一般见识,你就再帮我们跟这娃签了吧,下次你再来我家,大叔给你炖鸡!”
“是啊是啊,梁乡长,我们农民眼底浅,还是城里丫头能耐啊,转眼每棵树就多出八百来,我们相信你,这事还真得再麻烦麻烦你了……”
“哎呀丫头这几个月都跑瘦了,我们还这样逼你,大娘真的是对不住你啊。你就代表我们签了吧,这事换谁来我们也不放心啊……”
“从今往后,你梁丫头就是我盘鳌乡的头一个!我们都听你的!”
“丫头你放心,我们绝对把自家果树管好,绝对不让你为难,果子该下树了,我们自家抬到码头去交接,就一把力气的事情,都不敢麻烦乡里,你就替我们签了吧……哎哟丫头你别哭啊,大叔,大叔这也没说啥啊……哎哟你看大叔我这嘴……”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十八章 发钱
梁慧丽抹了抹眼角,深深地向着乡民们一鞠躬,说道:“各位大叔大爷,大娘婶子,我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今年的事情让大家揪心了这么久,真的很对不起大家,这是乡政府工作没有做到位,也是我工作没有做到位,我给大家道歉了。”
说完又给大家一鞠躬。
大家连忙想闪开,结果这人挤人的也没有办法,愣是受了这一礼,连连喊着:“使不得使不得,哎哟这如何是好哟。”
抬起身,梁慧丽嘴角挂着微笑,继续说道:“虽然工作没做到位,但是好歹没耽误,总算在这时候把事情给办下来了。既然大家还是这么信任我,那这个协议,我就帮大家签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和热烈的掌声!
“梁丫头,好样的!”
“梁丫头,有担当!”
“梁丫头,乡亲们谢谢你了!”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梁慧丽说道:“接下来两个月,还要麻烦大家继续辛苦。二皮已经把水路拉通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荔枝运不出去了,接下来那就得继续搞好生产,把我们自己的家,把我们盘鳌乡建设好。今年大家提心吊胆的,也没心思扩大规模。那就等收完果子后,好好养养,把精神头憋足,明年,我们再接着大干一场!”
“好!”人群中又暴发出一阵欢呼声。
“接下来大家就挨着来换协议领钱!不过先交代一下,拿到钱了可别再去那些乌七八糟的地方乱糟践!这钱来得不容易,多想想这半年多来提心吊胆的滋味!”
之后就好办了,大家排队,换协议,领钱,好一通忙活,二姑带来的五个办事员,愣是忙出了一脑门子汗。
李君阁旋着脑袋找郑南成,却发现这货早不知什么时候溜了。
这时脑门上挨了一巴掌,转头一看,原来是二姑在后面又好气又好笑的看着他。
“臭小子!就会给我找事!不知道大额取现要提前五个工作日通知储蓄所吗!”
“哎哟二姑你可冤枉我了,这眼看都要闹出群体事件来了,这不是应急处置嘛!”
“你应急个屁!应急的是我好不好!大部分资金还是从碧峰镇拉过来的,要没有你那船这事还真办不成。”
“二姑出马那还有啥不妥帖的,今天这事情真是太感谢你了。”
梁慧丽也过来了,说道:“二皮,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这差点闹出大事来。”
李君阁赶忙说道:“没有没有,哎哟,今天不是来签承包合同的吗?这下又连签第一年的钱都不够了。好家伙说好先给一半的,这下直接翻了个个,这三百多万一出去,我手上可就剩二三十万了,唉,河干海净啊。”
梁慧丽看着乡亲们数钱时开心的笑容,说道:“没事儿,你看看乡亲们的表情,你做了这场功德,五溪河承包的事情,谁也拿不走了!早个把月跟晚个把月有啥区别?”
李君阁说道:“是啊,这紧赶慢赶的,总算在收果子前搞定了。对了,那郑南成的事情,你准备怎么办?”
梁慧丽笑道:“你不是都偷拍了录像了吗?赶紧拷给我,哼!老虎不发威,他还当我是病猫呢!我倒要看看他还能在盘鳌乡待下去不!”
李君阁指着李二狗跟李硌豆道:“那俩小子肯定知道郑南成不少事情,叫他们把知道的都吐出来,郑南成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梁慧丽笑道:“我说二皮,你怎么连黑话都会说?还有他们跟你啥关系啊?”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我是跟猎户叔学的,老辈儿跑山人的黑话,拿来唬人的,那俩死皮是下河李家的人,哈哈哈,幺房出老辈,他们还真得管我叫叔呢!”
一直忙到了下午,人群才渐渐散去,李君阁跟乡政府把承包协议却只好再拖上个把月了。
李君阁干脆也懒得回家了,直接叫上二狗跟硌豆,去乡里一家饭馆里吃饭。
随便点了几个菜,喊了两瓶啤酒,李君阁招呼两人吃喝。
硌豆大名李雨强,二狗大名李雨东,两人今年都二十郎当岁。
读书时两人在县城寄宿,家里也没咋管束,在县城里学了一身毛病,出去打了两年工,啥都没学会,回来眼高手低的成天也没个正型。
李君阁跟他们喝了几杯,问道:“我说两位啊,你们咋跟郑南成那样的人混上了啊?”
硌豆说道:“嗨,这不是没事干成天在乡里瞎混呗,后来郑南成找上我们了,说他是乡里保卫干部,县里有后台的,叫我们跟着他混,每月也有几顿吃喝,平日里有啥事就帮衬一下,我们就无可无不可的答应了。”
二狗也说道:“这不也是闲的嘛,反正没事干,就跟着他瞎混呗。”
李君阁一瞪眼道:“农村还有闲人?一年到头就冬月有点闲,我说你们俩这不是闲,就是懒。”
二狗说道:“小幺叔你也知道的,我们两个打小就在城里读书,这农活真的干不来啊。”
硌豆也说道:“可真不是我们不想干啊,确实干不来啊,在家里净遭父兄嫌弃,这不才分家出来过了呗。”
二狗说道:“我也是啊,打小家里送我读书,哥哥就看我不顺眼,这书没读出来,回来就对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也分出来了。”
李君阁问道:“那你们这啥都不会,怎么生活呢?”
两人都说是把地租给别人,一年收千把块钱,就跟乡里瞎混。
“怎么不出去打工呢?乡里好多人都出去打工去了。”
“嗨,你没有人介绍着,出门打工净被欺负,连同样打工的都是结起伙的,他们也要欺负你。”
李君阁想了下,这两人要出去打工,乡里肯定没人愿意跟他们结伙,孤身在外,又是这样的性子,还真就只有挨欺负的命。
一年千把块,这俩哥们要是没有偷鸡摸狗,那指定活不下来。
想了想说道:“你们看这乡里荔枝的事情也定下来了,接下来我要在县城里面跑仓储,运输。收货发货啥的,也需要人手,要不你们这段时间就跟着我跑跑?等大收的时候你们帮我管管上货下货,守守仓库啥的也好,就别成天在乡里闲晃荡了。”
两人高兴得很,赶紧说道:“那就太谢谢小幺叔了,以后我们就跟你混了。”
李君阁说道:“别跟我那么客套,在外头叫我二皮就行,这又不是在祠堂。”
想了想又说:“那就先这么着,工资先给你们一个月一千五,不过先说好,这钱不全交到你们手上,一千块我会给梁乡长,让她交给你们爸妈,剩下的五百算你们的零花,其它平时的开销算我的,你们跟着就行了。”
两人不高兴,说爸妈都把他们踢出来了,哥哥也不待见他们,这钱还不如自己留着花。
李君阁说道:“你们啥德性我还不知道,这钱搁你们身上留得住?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他们踢你出来也是恨铁不成钢,现在能往家里送钱了,他们还能不高兴?两个老的都让哥哥养着,你们也好意思?这事必须这样办,不然就拉倒。”
两人这才消停下来。
李君阁心中偷笑,以后这俩小子肯定要回家跟父母打听收没收到钱,这样一来二去的,就算重归家庭了。
又说道:“我这里也不是光是这两个月的事,后面要干的事情还多着呢。就算我这里没事了,我也可以介绍你们去城里我哥们建筑公司打工,有老板照顾着没人能欺负你们。就这样定了,明天开始跟我跑县城!”
两人笑嘻嘻的应了下来。
当晚就在大姑家里住下,第二天一早,李君阁带着俩小子进城。
见两人实在不成个样子,干脆先拉到一家理发店,给两人理了个发型。然后又到服装店里置办了一身的行头,黑皮鞋,长西裤,短袖衬衫。
见两人从更衣室里出来,李君阁讶异道:“你两小子居然人模狗样的,早这么收拾收拾多好。可惜了爸妈给的一身好相貌。”
硌豆说道:“二皮,你说我这样子能说个城里媳妇不?”
李君阁说道:“现在的姑娘现实得很,你兜里都没几个,还想好媳妇?不过目标必须有,以后好好干就成。”
接下来又找了王从军,由他带着跑各个管理部门办手续。
王从军在县里还是有面子,加上薛县长事先打过招呼,所以一切都还顺利,李君阁也算跟各部门蹭了个脸熟。
尤其是到了码头,所长秦劲康更是热情,听说是来了解仓库的事情,更是亲自出面,给他选了个口岸极好的库房。
从库房出来,王从军对李君阁说道:“上次送锦旗那事,省报可是登了好大一篇文章,秦所长估计马上就要提到副局了。”
李君阁说道:“这叫好人有好报,秦所长救了我李家沟人的命呢,我们一辈子都记着你的好。”
秦所长不好意思地搓搓手,说道:“说起来还得感谢你啊,要不是你那天搞出那么大动静,我老秦也不一定能赶上这机遇。对了,那孩子现在情况怎样?”
李君阁心有余悸地说道:“那天可是真悬,好在现在没事儿了,一天到晚在村里跟那些皮娃炫耀伤口呢。这估摸着也快拆线了,到时候我带着他来拜访你。”
出了库房,几人跟秦所告别,李君阁又打电话约了朱朝安,大家一起找地方吃饭。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四十九章 拜码头
几人约了在滨江路上吃烤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滨水而生的夹川县,自然在河鲜制作上自然是颇有技巧的。
夹川烤鱼非常有特色,一般采用的是两斤左右的鲜活河鱼,先从腹部将鱼剖开,择除鱼鳃、内脏,淘洗干净。
用夹子把鱼夹住放到装着青冈木炭的烤架上,在鱼的两侧刷纯菜油,再撒盐烤制。
一边烤鱼,一边布置打底料,夹川烤鱼的特色,就在这个打底料上面。
平底锅里面预先放入折耳根、大葱、韭菜,也可根据客人的喜好,加入黄瓜片,金针菇等,就算把锅底垫好了。
待鱼烤至七八成熟的时候,盛到平底锅上,再往烤鱼上面撒孜然、花椒、味精。
再用菜油、红油、花椒、红辣椒、豆豉、鸡精、蒜等调味品炒出浇头浇在鱼上。
再把烤鱼放到灶上煮3到5分钟,等垫底的折耳根或者韭菜大葱熟透后,加入花生、香菜、葱花、一般夹川人还会叫老板摆上豆花。
再点上木姜油上桌,夹川烤鱼就算做好了。
烤鱼加豆花,越煮越鲜嫩。
将鱼端到酒精灶上,下面点好酒精,待烤鱼吃完后还可以加入面条、粉条、土豆、藕片、黄瓜等蔬菜,这就又变成干锅吃法了。
烤鱼店生意火爆得很,几人好不容易才轮到一张小桌坐下。
招呼大家坐下,李君阁便去选鱼。
店里有一排大玻璃缸,里面游动着各种河鲜。
李君阁一看就笑了,这都是糊弄鬼呢,一看体型就是家养鱼,不过丢在江中的网箱里养过半个月时间,身上的体色换成了河鱼的体色而已。当地熟客笑称这种鱼叫“农转非”。
只有几尾清波,军鱼跟岩鲤,算是正儿八经的河鱼。
清波又称乌鳞,青板,学名中华倒刺鲃,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呈马蹄形,须两对,颌须末端可达眼径后缘。
清波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
冬季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是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鱼类。
军鱼又称光鱼,青棍,学名光倒刺鲃,体稍呈圆筒形。吻较圆钝。
模样很像大家熟悉的草鱼,不过多了两对须子。
军鱼喜生活于水流较急、砾石底质、水色清澈的江河中。杂食性,食水生昆虫、高等植物碎屑等。
这两种鱼被称为“倒刺鲃”,是因为它们的背鳍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
岩鲤又称墨鲤,水子,学名岩原鲤,体侧扁,呈菱形,背部隆起成弧形。
样子跟鲤鱼差不多,咋一看就像一条小鲤鱼的头接上了一个大鲤鱼的身子。
头部及体背部深黑色或黑紫色,略带蓝紫色光泽,腹部银白。
每一鳞片的后部有一黑斑。尾鳍后缘有一黑色的边缘。
就是因为这些黑色的部分,岩鲤又被称为“墨鲤”。
三种鱼都属于鲤科,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都是夹川县不可多得的河鲜。
李君阁指着岩鲤对老板问道:“老板,那岩鲤多少钱一斤?”
老板是一个光头中年汉子,眉毛疏淡,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烧烤烤掉的,过来说道:“这鱼三百五一斤,不过你今天吃不到了,一早就被客人定了。”
李君阁对这些鱼倒是不稀罕,打小在五溪河里就吃过不少,不过对价格还是暗暗心惊。
这几年不回来,野生河鲜的价格真是翻着个的往上涨啊!
摇摇头问道:“那军鱼呢?你这军鱼像水库来的。”
老板说道:“嘿嘿,好眼力,这军鱼便宜点,一百八,还有那边的清波也是。”
李君阁说道:“老板你这是没少赚啊。”
老板搓着手说道:“哈哈你说笑了,现在还能有多少正经野生河鱼?还都是稀罕品种,能遇到就算福气了,我今天是运气来登了,才收了这么几条。这军鱼跟清波进价就一百三呢。”
然后一努嘴巴,说道:“那边那些农转非的鲤鱼,十五一斤,要不你来那个?”
李君阁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打小在李家沟吃鱼把嘴吃刁了的,离开李家沟后是见着鱼就躲,宁愿吃白条也不吃饲料催大的。
没敢挑军鱼,现在的水库都猛洒化肥催水藻养花白鲢,水质堪忧。
撇撇嘴说道:“算了,那就来两条清波,挑最大的,摘耳根摆厚实点。下回我直接拿鱼来你这里加工得了。这价格,啧啧啧……”
老板是个和气人,也不生气,说道:“那敢情好,我们这里加工费都是六十一盘。”
心里却在嘀咕这年轻人不靠谱,野生河鲜要是这么容易能搞到,还能卖上这个价?
回到桌子边,李君阁对王从军和朱朝安说道:“几年没回来,这河鲜的价格有点吓人啊!”
王从军笑道:“所以你捡到宝了啊,现在五溪河里的鱼都是你的,拉上几网,都不用干倒卖果子的行当了。”
硌豆跟二狗说道:“二皮,现在盘鳌溪里的鱼跟王八都给搜刮完了,李家沟往上我们又不敢去,要是你有想法,我就带上电鱼的家伙,咱们去弄一船。”
李君阁一人头上一巴掌,说道:“恨死你们这些电鱼的了!回去赶紧给我把那些家伙扔了!你盘鳌溪多好的水啊,活活被你们把鱼整没了,对了,那里现在也算是我承包的,以后看见电鱼的,都给我狠狠招呼!”
二狗说道:“得嘞,那我们回去给乡里打声招呼,发现电鱼的,以后就不让他上船,要赶县城让他自个翻碧峰山去!”
这时烤鱼上来了,李君阁又叫了一箱子啤酒,几个人开喝。
几人正吃喝着,店里又来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身量长大,有点李君阁四爷爷那种气度。
老头穿着一身厚绸衫子,雪白的头发理成寸头,脖子上挂着一串棕色的星月菩提子,手腕上是一串南红手串,掌心里还玩着一对紫核桃。
老头走进店里,对老板喊到:“光头,赶紧把我的岩鲤弄上来。”
就见老板屁颠颠的跑出来,对老头点头哈腰道:“哎哟刘爷你到了,那条岩鲤还鲜活着呢。”
一边将本就很干净的桌椅又擦了一遍,一边对里屋喊到:“麻溜的,把刘爷的岩鲤打整上来。”
然后又倒了一杯一两的药酒,端到老头面前,小心翼翼地说道:“刘爷,小姑奶奶可是给通街的馆子都交代过了,这酒可就只能给这么多,你看……”
老头挥挥手,说道:“算了算了,泥巴都埋到脖子了,还特么娶了个活祖宗,早知道老子……嗨!麻溜的,上菜!”
李君阁在旁边听了一耳朵,暗暗腹诽,这老头大鱼大肉,还新娶了个年轻老婆,又爱喝酒,这不是养生之道啊。
不一会老头的烤鱼上来了,老头夹了一筷子,放嘴里品了品味道,把老板叫过来,说道:“你这是凤歧场响水沱的岩鲤吧?滋味不如盘鳌乡李家沟的啊。”
光头紧张得脑门子冒汗,说道:“刘爷,这你就得体谅下了,这李家沟不通客船都大半年了,我这想上门收也去不了啊,一般渔船又跑不了那么远的路。”
老头说道:“那行,你手艺还是不错的,赶紧去招呼其他客人,别耽误了生意,啥时候有了李家沟的鱼,记得通知我。”
光头老板赶紧说道:“那好那好,您慢慢吃!”
说完又敬了老头一杯酒,说道:“刘爷,我这里干了,您随意。”
这才去了。
这边李君阁端起酒杯跟朱朝安走了一个,说道“猪儿虫,你知道码头附近是谁罩着不?”
朱朝安说道:“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怎么着?你那个小仓库,有秦所长这条路子不就够了?还需要拜码头?”
李君阁说道:“我听猎户叔说的,早年间夹川县车码船头,挖砂取石,街上三轮蹦蹦车这些行当,都不是一般人能参与的。那可都是要先敬香的。”
朱朝安说道:“你这一说倒像是真的,我建筑公司的河沙水泥,都是那几家进,有一次听说来了个外地的挖沙船,没过多久就被搞沉了。”
王从军对朱朝安道:“县里有几个重点监控的,现在都转行开茶楼,砂石船,搞房地产了,这事你找你爸问问,他肯定清楚,这个事情我不好参与。”
朱朝安拍拍胸口,一身肥肉直晃,说道:“那行,那我回家跟老爷子问问去。”
李君阁说道:“我这也是防患于未然,这不是在乡里得罪了一个死皮嘛,要是来县城里找我的麻烦,那得哭瞎。”
然后将郑南成的事情给两人说了一遍。
王从军对李君阁笑道:“这个事情我倒是觉得不用担心,我虽然不知道梁丫头在省里有啥背景,不过看书记县长都对她客客气气的,不像是对一般挂职乡长的态度,她肯定能搞定这事。”
李君阁说道:“这种人粘上就是麻烦,赖疙宝上脚背,咬不了人还能恶心人呢。走白道还真不一定好使。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我说那些人,他们平这种事那是轻轻松松。”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五十章 刘爷
当晚歇在王从军家里,第二天一大早,朱朝安就给李君阁打电话:“赶紧下楼,有个人物要见你,赶紧!”
李君阁连忙洗漱下楼,见朱朝安的雅阁已经在楼下等着了,于是钻进了车里。
李君阁问朱朝安:“猪儿虫,啥事儿一惊一乍的啊?”
朱朝安兴奋地说道:“昨天我把你的事情跟老爷子说了,老爷子联系了几个砂石老板,听说你是李家沟出来的,没一会又给我家老爷子打来电话,说是有人想见见你。”
说着拍了拍方向盘道:“那些人我老爸都不敢轻易得罪的,听话里意思对那人恭敬得很,哎嘛我实在太好奇了。”
很快车到了滨江路,停在了一个茶楼前。
两人下车,茶楼规模很大,底层都有四五百个平方,有点象广东早茶那种格局,有不少人在那里安安静静的吃早点。
1...1718192021...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