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整个房间非常雅致,一些蕙草还在着花,茶室中充满了清幽的兰香。
肖明贵给几人上了茶,对李君阁说道:“老弟,哥哥手里好点的品种都在这里了,跟你原来那株素边玉爪没得比,见笑见笑了。”
李君阁连忙客气道:“哪里哪里,我那就是运气而已,还是你这样细水长流的才是王道啊。这个房间真雅致,以后我也得搞一间这样的。”
说完看着沙发周围的四盆兰草说道:“哎哟这几盆可长得真精神啊,兰盆都涨破了!”
肖明贵面露得色,笑嘻嘻地说道:“这几盆是老四种,宋集龙万,这可是我的镇园之宝,老弟你手下留情。”
自清代以来,江浙兰界将春兰名种分为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和奇种五类,到民国初年,评选出“春兰老八种”:宋梅、集园、龙字、万字、汪字、小打梅、贺神梅、桂圆梅,其中前四种又被日本兰界称为“春兰四大天王”,一直受到两国兰界的追捧。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不管,见面分一半,反正你这也该翻盆了,我不要多,每样几株就成。”
肖明贵脸露苦相直跺脚:“夜猫子进宅了,我还说等入冬再翻盆的,这样吧,你不是送两个人吗?这四盆里你选两种,然后每种分你五个芽头,三新两老,成不?”
李君阁说道:“龙字花型略显嚣张,我这次就不要了,你这宋梅兰叶矮壮,倒跟我导师体格相似,是什么花型啊?”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兰石诗
宋梅品位高而不骄,出芽较高,花型亦有神奇的变幻:兰叶矮壮者,往往开典型的梅瓣花,植株健壮者,一葶可以开双花,花型为梅形水仙瓣。流传两百年来一直受人爱戴,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被推选为传统春兰品种之首。
肖明贵得意得很:“别看哥哥这宋梅叶型矮壮,可也是双花梅型水仙瓣,我跟你说啊,这可是育了三十多年没分株的好货色,哥哥当年半路接手,也算是捡到一宝了,一百五一头给你五头吧。”
司星准在旁边说道:“见你们说得那么厉害,我还以为多贵呢,这才一千不到啊!”
肖明贵翻着白眼说道:“我知道你,你就是买素边玉爪那位,现在的兰草容易获奖的和价格昂贵的都是奇兰新品,那是因为品种稀缺容易形成垄断,然后在不断易手击鼓传花中抬高价格,才能到那个价位。真正的爱兰之人一般都从传统品种开始,现在传统品种的杂交草,组培草那是多了去了,淘宝上才十元二十元一株,那些也咬死了牙说是老种宋梅,问题是有几分可信?像我这样正宗老种能亲眼看着分盆的那是少之又少,虽然价格不会很高,但是一旦出手也是供不应求的。”
李君阁笑嘻嘻地说道:“那是,正儿八经的老种这个价格那是我承哥哥的情了,你这样是想把我嘴巴挡住不好意思开口几个品种全要吧?”
肖明贵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说道:“你这个死二皮!看破不说破,才能继续做好朋友啊!”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李君阁又说道:“集圆的名字彩头也不错,花也雅致,我再选一盆集圆吧。”
集圆是清道光年末一云游高僧掘得,到咸丰二年,浙江余姚张圣林获得此花,因为其外三瓣基部汇合处集结成圆球形面得名集圆,又称“十圆”或“老十圆”。
集圆叶形与宋梅颇有相似,开花期比宋梅要晚几天,花容端正秀美,花型往往稳中有变,通常为梅瓣,有时也开梅形水仙瓣,连花茎都有红梗与青梗之分。
集圆花形也极似宋梅,不过只要抓住三点就不难分辨:其一是花茎道:“那是,这位老哥开市可不敢来,可就得这种时候来卖兰。”
“哈?这是什么说道?”李君阁更加的奇怪。
肖明贵说道:“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众人走过去,将老农打扮的人围了起来观瞧。
那人也认识肖明贵,见他过来脸色就挂不住,早就远远嚷道:“肖老师,玩兰各拼眼力,可不兴打横挑刺!”
李君阁一听就心里暗笑,看来这又是一个作假的行家,长期被肖明贵他们抓现行那种。
肖明贵也不耐烦,挥挥手说道:“去你的,我身边这位你别看年纪不大,可是行家,就算我不说,你也蒙不了他的,来来来,让我看看你的手法有进展没。”
那人脸上更挂不住了,说道:“你走你走,蛇有蛇路,猫有猫路,我自己卖自己的兰,人家愿意买,又没有碍着你!”
肖明贵说道:“你卖东西还不让人看可不行,那不成了瞎买瞎卖吗?万一我这兄弟看上了呢?”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就见李君阁抬头问道:“你这些兰花怎么卖?”
众人连同买花的都是大惊,这二皮怎么回事?两人对话间都说得这么清楚明白了,他怎么还闭着眼睛往陷坑里跳?
那人先是楞了一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肖明贵更是大惊失色,说道:“老弟啊,你可不能这样啊!要是兰协的人知道是我带你从他这儿买兰的话,还不得笑话死我,你可不能这样坑哥哥啊!”
那人却眼珠子滴溜溜乱转,说道:“小兄弟,你看上哪捆了?我跟你说,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下山兰,说不定哪株养好了,就是一个名品,拿到北沪广去,就是一个大名头呢!”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老哥哥你说笑了,你这是从家中盆景的假山上下来的吧?这根都还团着呢,要说青苔跟树叶是从山上下来的我倒是信。”
一席话说得司星准跟肖明贵哈哈大笑,良子跟李涵秋也抿着嘴直乐。
那人脸红得像猪肝色,嘴里兀自不软,说道:“我从石头窝子里挖出来的,不行?”
李君阁又说道:“石头窝子挖出来的叶子还打着蜡?4s店后面的石头窝子?”
司星准正在喝矿泉水,闻言一下子没忍住,不由得“噗”的一声喷了出来。
水珠子溅到那人的兰草上,果然都挂不住。
那人的脸色也如同兰草上的水珠子一样,挂不住了,恼羞成怒地说道:“不买就走,捣什么乱!”
李君阁也不生气,讶异道:“我没有说不买啊,我问过你怎么卖来着,是你一直扯东扯西没开价啊。”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一十九章 艺术总监
那人被呛得毫无办法,只好说道:“遇到你们这群闹堂乌棒我也是倒霉,小兄弟,既然你都看穿了,还要出手买下?”
李君阁说道:“我看你的手艺相当不错,能骗到一部分人,想买来认真研究研究,算是涨涨眼力。”
那人翻着白眼说道:“你是不是认真的?算了你要是真愿意买,那我这堆五十块你拿走,先说好啊,可不一定活得成,事后可不能来找我麻烦。”
李君阁丢下五十元钱,说道:“大叔啊,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干吧,要是真骗到一个要跟你计较的大佬,那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那人说道:“我这都是便宜东西,不怕大佬,只怕大妈纠缠不清。”
李君阁哈哈一笑,说道:“得嘞,既然如此就不多说了,我们回头见。”
将那一堆假兰草放进空盆子里,李君阁一行人出了市场。
路上肖明贵对李君阁说道:“刚刚那位叫林旺财,当年夹川玩兰第一人,一棵金边艺蕙在九二年名动深圳兰展,出手就挣了十几万。”
说罢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啊,后来被人用假草骗了个精光,妻离子散,再后来就走上了这条路,被兰协除名了,他也不好意思逢集时给我们看见,就都赶在平时来市场骗小白呢。我说你买这堆假草干啥?”
李君阁哈哈一笑,说道:“我看他手法挺独到的,买来研究研究,反正也不贵。”
回到兰场,李君阁又取了宋梅和集圆,一行人坐船返回李家沟。
来到久长居,李君阁将存放石头的房间门打开,让良子和李涵秋进去选石头,自己背着大背篓去山边林子里拖了一背篓腐殖土过来。
两个女生忙忙碌碌,到快完工时,孙老跟大师兄两人回来了。
孙老一看这两盆兰石,眼神一亮就踱步过来。
这时良子跟李涵秋将各自手上最后一片苔藓贴好,李涵秋拍拍手,说道:“完工了,孙爷爷,你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当,我们再改改。”
孙老笑得见眉不见眼,连连点头:“两位丫头都不错啊,没有不妥当的,这俩石头选得漂亮。”
李君阁站起身来对孙老说道:“孙老,这是我给你和大师兄准备的小礼物,您先选吧。”
孙老说道:“哈哈哈,选什么选,两盆都归我,小卫子又不会养花,弄废了可惜了。”
卫竞翔在心里默默的翻着白眼,嘴上不停,说道:“孙老不带这样的啊,打劫徒弟的礼物。”
孙老眼一瞪,说道:“你能品出其中意趣吗?你要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让你一盆又何妨。”
卫竞翔急道:“什么是让我一盆,明明这里有一盆是皮猴子给我准备的!我虽然说不出好在哪里,但是看着就是舒服啊。”
李君阁那个一个喷壶,往盆景上喷了点水,这下就更漂亮了。
孙老赞道:“良子丫头这盆,用的高盆,取的是山峰一景,板桥诗云:‘身在千山道:“我那不是受当时家庭条件所限嘛,秋丫头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她这个假期可给李家沟出了大力气,画船,整理女红图样,网站美工建设,处处离不开,秋丫头,要不这样,干脆你加入我的农开公司吧,做我公司的艺术总监,以后事情很多,什么花艺,石雕,女红,藤编,网站,包装设计,商标品牌设计,林林总总的小工艺品,都是你的工作范畴,工资跟几个老员工一样,先每月两千五拿着,怎么样?”
李涵秋说道:“那怎么行,二皮哥你解决了我的学费问题,我都很感激你了,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后你交代一声就行了,这钱可不能拿。”
司星准说道:“你别客气了,我那边以后可能也会找你,服装,场景,人物形象,你光干活不收钱可不行。”
李君阁又劝道:“你家爹不是担心你学这个找不到工作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可以让他们安心,然后你也可以安心求学,我们这边你有知根知底的人帮忙,这可是两全其美啊。”
经不住大家劝,李涵秋这才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晚上李君阁回家,开始在屋后收拾那堆作假的兰花。
从里面挑出一株老兰,李君阁叹息道:“这林旺财也不是等闲啊,只是这些年运气也太差了。”
早上在花鸟市场,李君阁也不是善心大发,而是太极石给出了提示,这堆假兰草中,藏着一株好货色。
这是一株老下山兰,一共五六苗,看样子已经移下山十多年了,不过周围没有新苗发出来,连根上的水晶头也没几个。
水晶头是兰草根部的尖端膨大部分,具有呼吸和固碳作用,也是寄生营养菌最多的部位,水晶头是否发达,决定着一株兰草是否服盆,长势是否良好。
只看根部,这株兰草其实已经处于濒死的边缘,那就是不服盆的典范了。
虽然叶子现在被打上了蜡,看着鲜嫩嫩的,但是李君阁知道,如果不管不顾的话,几天之后,这兰草就算毁了。
看来林旺财当年也曾经看中了这株草,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草一直没有发出新芽,估计也不会开花,守了十几年不见效果,眼看要死掉,便当作杂兰作假处理了。
李君阁用温水轻轻擦拭掉叶片上的蜡质,将它送入空间,种到灵泉旁边,说道:“先吸吸灵气,争取活下来,之后我再将你移到岛上去,希望你能出苗,最后给我惊喜。”
将其它的兰草胡乱种到后山的山坡上,是死是活也不管了。
巡视了一圈空间,没什么特殊情况,李君阁退了出来。
来到屋檐下跟家人聊天,奶奶对李君阁说道:“皮娃,这马上你四爷爷的生日就到了,该操持的就的操持起来了啊。”
李君阁对这事情没经验,便问老妈老爸这事该怎么整。
老爸说道:“你四爷爷是乡里最老辈的人,这可是盘鳌乡李家的大事,估计到时四里八乡的都会来。如果四爷爷不是场面上的人,这事情其实好办,把家里两口猪放倒,请个油厨班子,祠堂地方宽敞,在那里流水席,九斗碗,也就完事了。”
老妈接着说道:“不过四爷爷是蜀都工作过的老干部,那就跟乡里不太一样,这书记县长的该不该请啊?还有蜀州蛮州的那些,这个我跟你老爸可不知道怎么弄啊。”
李君阁说道:“没事,明天我先找阿音跟梁丫头,让他们打电话去县城里打听打听,问问衙门里头办这事儿的章程,场面上的人,她们说该请谁就请谁,你们负责把乡亲们招呼好就行了。”
一家人商议完毕,李君阁又去大师兄那边打听,祠堂这里考察的事情啥时候能完。
大师兄说这两天就收工。
关于老人生日的事情,老周可是太有感触了,当年我外婆在县城里我家中住了十五年,第一年重回乡下时,七里八乡的乡亲居然还记得她的生辰,而且是比她大辈的人几乎都已去世的情况下!只记得生日那天来了好多人,幸好八舅提前得到消息杀了猪请了油厨班子,不然真的就尴尬了!所以这真不是老周瞎编造的情节,乡里虽然常有两家人为一只鸡一根田埂争得头破血流的一面,却也有重乡情重亲情的一面,老周择善写之吧…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二十章 筹备
第二天,李君阁拉着阿音梁慧丽跑祠堂去,一起商量四爷爷九十五大生的事情,村里长寿老人办大寿,也是乡里一件大事情了,场面上的人该请哪些不该请哪些,都得打听,还有四爷爷的门生故交,这些也要打听好,人家来不来是一回事,李家沟礼数不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交代好了这个,李君阁又摸出手机给胡永刚打电话,问他能不能晚一个星期再来,到时候李家沟有场大宴会,也算一个稀罕事儿,可以让娃子长长见识。然后又跟重庆一帮子同事打电话,问他们啥时候能来,正宗九斗碗坝坝席,千万别错过了。
所谓“客走旺家门”,坝坝宴人越多越好,李君阁约好时间,又给自家的客商打电话,首先是于晓蓉,这丫头在荔枝销售那段时间里帮助了自己不少。
电话接通,那边咯咯声就传来了:“菜鸽子哥哥,好久没见面了啊。”
李君阁满脑子黑线:“于丫头你别闹,正经事啊,我这边农家乐修好了,邀请你来玩。下周要给我们李家老祖宗办九斗碗坝坝宴,我觉得这也可以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了,有兴趣来玩没?你有时间没见过梁丫头了吧?”
那边开心得很:“哎哟那敢情好啊!你那网站我都看过了,你们那山里真有那么多种野生动物吗?”
李君阁说道:“有是有,不过不可能全部见得到,山鸡兔子这些肯定是没问题的,别的得看运气了。不过吃的肯定好啊,野生蘑菇多多的!”
于晓蓉更高兴了:“哎哟你个死二皮,你不知道我是干啥的?有这好东西,赶紧走冷链上超市啊!这在大城市里可是稀罕物事啊!”
李君阁说道:“哎哟怎么又扯上生意了,好好好,等你来了再说吧,今年肯定是不赶趟了,这眼见着都要中秋了。等你来了我们商量商量明年怎么干吧!”
说完就要挂电话,于晓蓉那头赶紧喊道:“二皮哥你等等,我有几个北京的客商要来旅游,到时候带过来可不可以啊?”
李君阁说道:“坝坝宴人越多越热闹,没问题,带过来吧,现在天不热了,可以在李家沟好好玩玩。”
挂完电话又去找大伯,这事情还得跟他商量着来。
来到大伯家跟大伯一说,大伯思忖道:“这次坝坝宴不是一般的大啊,估计整个乡里要来大半,你说的城里人那只是零碎,连小头都算不上。”
李君阁惊得目瞪口呆:“怎么会这么多?”
大伯说道:“乡里的老辈就四祖宗了啊,上下河两支就占了乡里一半,这就是上千户人家,每家来两人那就是两千多人,加上平日里城里乡里表亲外亲,邻居朋友,这些一家一人,我估摸着四千人是有的。”
李君阁顿时感觉脑子有点紧,有点转不过来的架势,天啦噜!五百桌!说道:“这么多人,可怎么通知啊?”
大伯哈哈大笑:“还城里那一套啊!乡里重视亲情,老辈的生日大家都记着呢,压根就不用通知,他们自己就会在那天到祠堂来。”
李君阁说道:“那这宴席怎么筹备啊?猪肉不说了,这鸡鸭鱼什么的,不也得各来上千啊?”
大伯说道:“算两桌一只鸡,一只鸭,我估摸着各来三百只差不多合适,然后鱼准备五百条两斤左右的,这些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晚上你再过来一趟,我叫上乡里的油厨班子,我们几家一起商量这事,对了,赶紧去找二毛,拉他去进货,这烟酒糖果之类的先准备好吧。”
李君阁转身就跑,好家伙这数据跟自己原先考虑的几十桌完全是两回事啊。
跑出门又转回来,问道:“大伯啊,这五百桌怎么摆的开啊?”
大伯挥挥手:“凑满一桌就开席一桌,这流水席你打小还吃得少了?怎么还想起问这个?”
李君阁这才一拍脑门子,一紧张起来忘记这茬了!
又跑到小超市,在门口喊:“二毛!二毛在不?!”
李二毛钻出来喊到:“二皮,啥事情啊风风火火的?”
李君阁说道:“赶紧跟我进城拉货,烟酒糖这些,好家伙我思量着就几百人的事情,刚刚大伯一说几千人,这都吓死我了!”
二毛哈哈一乐,说道:“我就心想你啥时候该来找我了,你一直不说我都不好意思提,这是四爷爷要办大寿了吧?”
李君阁骂道:“你也不早点提醒我,我想着一周时间足够安排了,结果一下弄这么大。”
二毛说道:“不用着急,你大伯操持这些那是熟门熟路了,你放心吧,保证妥妥当当的。”
两人进城把大堂哥硌豆二狗叫上,直接杀到糖酒批发市场。
红水河边乡里人喝酒厉害,一桌两瓶的备着,那也是一千瓶,一桌一包烟,那就是五十条,还有瓜子花生糖果糕点,七八万花出去,东西拖了整整的两车。
到了晚上,李君阁跟老爸去大伯家,上河李家人,齐聚一堂。
大伯首先发话了:“四祖宗那边思远老哥在美国,他年纪也大了,这趟估计回不来了,所以这事情我们得操持着。”
老爸说道:“那是,今年我家这边皮娃回来了,一天到晚打渔遛狗的没事情做,跑腿的事大哥只管吩咐就是。”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怎么我又成反面典型了。
大伯说道:“皮娃今天去城里把烟酒糖果都拉来了,这就花了七八万了,我思量着这鸡鸭猪鱼什么的琐碎事,就我来吧。至于你大姑二姑那边,尽个意思就行了,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了。”
大堂哥也说道:“这是族里的大事,二皮由你一家出也不合适,我们两家各出一部分吧。”
老爸也不矫情,说道:“那成,就听大哥的。不过我家那两头猪大了,占着猪圈,这次把它们解决了,好给野猪娃子腾地方。”
说话间进来两人,一个是大胖子,一个是黑瘦老头。
大胖子是大嗓门,进门就对大伯喊:“老哥,四祖宗九十五大寿,你叫我来是这个事吧?我刘三高心里记着呢!”
李君阁一听就要笑喷,看着身型,可不是三高嘛?
大伯对老爸和李君阁介绍:“这位是盘鳌乡的油厨班头老刘,老刘啊,这回老祖宗生辰的事情,那得麻烦你多出力了。”
刘三高说道:“这么大的席面,那是主家给我脸啊,我想着可不能搞瞎了,所以我把白米乡的班头也带来了,就是这位,王玉华。”
李君阁又暗自发笑,黑得跟碳似的,还玉华。
心里笑归笑,赶紧起身给两人散烟,这可不能因为这个得罪了人。
王玉华站起身来接过,说道:“这乡里的席面,两三百桌就是大席了,我跟刘胖子手下招呼得来的就二三十号人,墩子跑堂这些妥妥的了,就是四个厨师还有点不够,听说老哥您家里也是在城里开着饭店的,不知道能不能搭搭手啊?”
大堂哥说道:“没问题,到时候我把刘三娃跟王胖子也叫过来,加上我,七名厨师,够使了不?”
刘三高哈哈大笑,说道:“七个厨师,那我们可以六十桌齐开了,那场面,想想都热闹啊!”
一般九斗碗开宴,主家提前一年半年就得开始养鸡养鸭养猪,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不过肯定不适合这场宴会,好在刘三高跟王玉华都是老班头了,对这些门路都熟悉,加上大伯在乡里的号召力,几个人说说笑笑间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事情还很多,比如菜单需要敲定,比如白米乡在红水河对面,王玉华班子的家伙席面搬不过来,所以一半的桌椅锅灶还得在李家沟凑。
还要搭棚子,六十桌席面同开,这场面祠堂里头都摆不下,一部分得摆到打谷场上来,这就是真正的坝坝宴了。
抢在大伯前面先给两位班头付了定金,李君阁又回到家里拟请帖单子,乡里用不上,但是城里人讲究这个,必须一一送到。
接下来又是跑城里,给一些重要的客人送请帖,祠堂旁边垒灶台,搭棚子,忙得一塌糊涂。
孙老跟大师兄他们还在盘鳌乡考察,李君阁让梁慧丽和阿音两人陪着他们,自己这边开着皮卡一会儿拉鸡,一会儿拉鸭的,实在是顾不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