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猎户叔带着李君阁翻过一道斜伸向山沟的山梁,发现前面出现了一道溪流,水质清澈见底,溪流底部净是巨大的石头。
猎户叔说道:“就是这里了,沿着这溪流往上走,就是白米洞,这水就是从白米洞里流出来的,水流长期稳定,沿路也没有溪流汇进来,没有能比它更干净的水了。”
两人沿着溪流往上走,李君阁说道:“这个白米洞是不是就是‘癞疙宝搬米救嘎婆’那个白米洞?”
癞疙宝就是蛤蟆,嘎婆就是老奶奶,这又是一个流传当地的传说。
猎户叔说道:“对的,就是那个白米洞。”
李君阁说道:“哎哟那必须去看看啊,这故事听了这么久,我还没见着白米洞是啥样呢!”
盘鳌乡一带沿五溪河两岸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当年有一个女子,年轻时老公死的早,没有留下子息,她守节不嫁伺候公婆,直到公婆去世了,她还替丈夫守着,最后守到自己变成了老奶奶。
盘鳌乡对门是白米乡,就是九斗碗油厨班主王黑子所在那个乡,那个乡挨红水河有一片宽广的石滩,石滩上有一个形似蛤蟆的巨大石头,当地百姓都管它叫蛤蟆石。
蛤蟆石有个奇特之处,每年红水河的第一次洪峰如果高过了蛤蟆石,那么那一年就有闹水患的危险,大家得做好准备。如果第一次洪峰淹不到蛤蟆石脚下,那么当年就平安无事。
故老相传这是一个蛤蟆精的分身,一直守在这里提醒乡亲们一年的水讯。
然后还说,这个蛤蟆精的洞府就在盘鳌乡那边山上的一个洞里面。
老时间里每年白米乡的乡民会将新收的大米摆一点到蛤蟆石前,向蛤蟆精表示感谢。
故事转回,有一年盘鳌乡大旱,老奶奶家的地没啥收成,眼看着就闹饥荒了。
没有办法了,虽然老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是得上山挖蕨根挖野菜,希望能熬过这一年。
找着找着,不知怎么的就找到了一个洞口前,洞里往外淌着水,老奶奶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洞口打了个盹。
梦里来了一个穿绛绸衣服的胖员外,两个眼睛大又鼓,走路是个外罗圈,过来对老奶奶说道:“您是节妇,他日升天后,天庭少不得有您一份安置,到时候我都羡慕不来呢!不过现在阳寿未尽,我先与你结一份善缘吧。”
老奶奶一恍神就醒了过来,却发现洞口开始往外流出白米,打着旋堆积在洞口。
老奶奶将白米背下山,度过了那一年的饥荒,这个洞从此就被称为白米洞。
猎户叔说道:“我们这边老年间的老话,‘白米乡,隔条河,癞疙宝搬米救嘎婆’,说的就是这个故事了。”
李君阁啧啧赞叹道:“看看我们这里的民风,连妖精都是懂礼的。”
猎户叔哈哈大笑:“这蛤蟆精要是知道我们要在它洞府底下开山塘,会不会闹意见啊?这个锅到时候得你来背。”
李君阁说道:“怎么会,这也是造福一方的事情,老人家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来到一处大石夹持的位置,猎户叔说道:“你看这里,到时候在旁边开出引水通道,让溪流绕过这块大石头,然后在两块石头间垒出山塘来,重新封闭引水通道,把水蓄起来,这山塘就成了。”
然后继续说道:“从这里到李家沟,也有十来里了,皮娃是不是远了点啊?”
李君阁说道:“虽然远点,但是这样的水质,这么稳定的流量,是其它地方比不上的,远点也值得。”
两人继续往上走,又行了五里地,来到了白米洞前。
这是一个大溶洞,洞口就像一个客厅,长有五米多,高有三米多,上面吊着些钟乳石,地下也冒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笋,溪流从洞口一侧哗哗流出来,整个洞口凉气森森,冷气扑着脸地来,比外面低上好几度。
猎户叔取下水壶灌了一壶,说道:“这水可以直接喝的,又清又甜。”
李君阁也翻出水壶来灌上,喝了一口,真的好喝,细细分辨还隐隐有一股糯米的清香味道。
“好水!就是这水好凉!”
猎户叔说道:“你现在觉得凉,等你冬天来,又会觉得这水是温的了。”
李君阁点头道:“嗯,地下水就是这样的了,猎户叔,感谢你找了这么好一个水源啊。”
说罢又翻出来三个矿泉水瓶,将水灌满,说道:“等下山给大表哥送去,让他找人帮我分析分析这水质,如果没问题那我们就把山塘摆下面巨石那里了。”
猎户叔说道:“到时候要再来这蛤蟆洞,就得坐筏子来了。”
李君阁看着幽深的洞口,走近几步,对着洞口喊了一声:“喂!”
里面传来层层回音:“喂喂喂……”
李君阁转头对猎户叔说道:“猎户叔,这个洞子你探过没有?”
猎户叔说道:“没有探多深,里面很大,岔路也多,皮娃你可不要乱来啊,陷里头了可了不得。传说这个洞可是能通到白米乡的!”
李君阁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这里跟白米乡还隔着一条五溪河呢!难道这洞子穿十多里地然后还能从河底下穿过去?”
猎户说道:“反正老话里是这么说来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两人又在洞口转悠了一阵子,这才开始往回走。
回到营地,白大它们全都迎了上来。
李君阁挨个摸头摸下巴,让它们重新安静下来。
猎户叔拎着兔子,准备去山溪里清理。
李君阁摸出一副带鱼钩的线来,对猎户叔说道:“我跟你一起去,看看今晚还能加个菜不。”
两人来到山溪边上,猎户叔将野兔皮剥下来,开膛破肚。
李君阁摸出插子,将野兔的胰脏和肝脏挑了些出来切成小块,这玩意儿是野兔身上最腥的部位,用来钓鱼最好不过了。
用叶子包上鱼饵,李君阁向下游走去。
来的时候路过过几个水深的地方,底下全是石头,李君阁准备去那里试试。
借着溪中露出水面的石头,李君阁三下两下跳到水中间的一块石头上,试了试水深在一米左右,挂上饵料下钩,还是钓石鳅那种钓法,没有漂,手牵着钓线,全凭手感感觉鱼儿咬钩的情况。
很快鱼线就有轻微的抖动传来,李君阁赶紧提钩。
按照他对溪流水情的了解,水下的东西如果不尽快提钩的话,能将整个钩子吞到肚子里去,到时候取钩就麻烦了。
果不其然,水底下上来了一条巴掌长短,模样稀奇古怪的鱼。
这是一条石爬子,学名黄石爬鮡,是李君阁见过最丑的鱼。
这东西长有十多厘米,有点像鲶鱼,全身无鳞,布满粘液,长着一个宽宽扁扁的脑袋,脑袋上有一对很小很小的小眼睛,跟脑袋完全不成比例。也不像别的鱼类眼睛分布在头部两侧,或者侧上方,而是两眼朝天,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脑袋正前方有几根须子,最长的两根内侧还挂着肉膜,须子撑开的时候就像嘴边挂着两个小尖鳍,有点像某些飞机的鸭翼设计。
脑袋跟身体的比例也不符合一般鱼类的审美,大扁脑袋搭配肉滚滚的小身子,背部和体侧为黄绿黄绿的橄榄色。脂鳍后部上缘黄色,其余各鳍灰黑。
翻过来就更没法看了,扁脑袋下方是巨大的吸盘,有点像水族馆里的清道夫的肚子。
总之就是丑鱼,说它是外星生物都不带整容的。
就因为这个长相,老时间里李家沟村都没人吃的。
那时候的钓鱼人都烦死它了,又贪嘴,吞钩还厉害,还是无效鱼,钓到它还要耽误半天时间取钩。
要是钓到脚板长的大石爬子,都不喊名字,只在嘴里骂骂咧咧:“妈蛋又钓到一只烂草鞋!”
不过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这烂草鞋居然抖起来了,大城市里居然能卖到七八百一斤,而且越来越稀有。于是除了人工养殖的那些,就只有人迹罕至的高山冷水溪流里还比较好搞到了。
李君阁以前也烦这鱼,后来到了渝州,见石爬子那么贵都吓着了,回来试着做了两回,才知道这玩意儿贵有它贵的道理。
上帝虽然给了它暴丑的容貌,可以给了它顶级的滋味。
蜀州是吃货之都,这玩意儿在黔州滇州还好,在蜀州已经被吃上三有名单了。
取了根草棍将石爬子穿起来,李君阁继续垂钓。
这玩意儿贪吃,不怕它不来咬钩,要担心的反而是吞钩太猛,提钩必须及时,稍不留神钩就进肚子了。
山溪水质洁净,石爬子也多,估计吃的也少,因此腥饵一下去,石爬子那是连钩上。
不一会就钓了二十多条,这就有一斤多了。
差不多够了,李君阁没有再继续钓,就着溪水将石爬子剖洗干净,用狗尾巴草棍串起来,拎着它们回到营地。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
来到营地,见猎户叔正在用自家的锅子煮白茶。
李君阁说道:“猎户叔,你今天带酒没?”
猎户叔说道:“必须啊,山里头夜里湿气重,不来点酒怎么行。那几只兔子我可给你留着了啊,你说的要让我们享福,我倒要看看你能弄出什么花样来。”
李君阁说道:“瞧好吧,今天给你们弄点下酒菜!”
李君阁将六只野兔的后腿卸下来,翻出自己的行军锅,一个套一个的有三个。
猎户叔对这些东西也挺感兴趣,过来看李君阁折腾。
李君阁削了几根竹签,在兔腿上一通戳,戳出入味的小洞来,然后拿出一口锅子打来溪水,烧开后从包里翻出一个小塑料包,里边是一小包配好的卤料,包括八角、三奈、小茴香、花椒、桂皮、草果、陈皮。
这个二毛的超市就有得卖,大包里边很多小包,李君阁带了两小包上山,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将卤料放到中锅中熬着,李君阁又烧了一大锅水。
待水烧开,李君阁将兔腿放入锅中汆烫到变成白色沥干。然后将兔子的其余部分身上部位切丁,也下水汆烫后放一边沥干。
取过内脏切块,下大锅中煮熟,然后放芭蕉叶子上算是白大它们的晚饭。
这时药师叔回来了,对两人说道:“看我弄到啥了!”
两人一看,是几根七扭八歪的野山药。
李君阁说道:“这个留着,要是明天能弄到鸡,整个山药炖鸡那滋味可就太好了!”
药师叔过来看李君阁的锅子,说道:“你是在做卤水?等会儿啊!”
说罢去药背篓里掏出几节草根,刮出来金黄金黄的,丢到了卤水里边说道:“加几根甘草,味道更好!”
猎户叔靠在一根大树干上,一条腿搭上另一条腿,对药师叔说道:“哎呀药师你就别跟着他瞎忙了,这里茶都给你凉好了,快过来坐下歇会,这垫子坐着可舒服!”
卤水卤了有半个小时,李君阁往里面加红糖和盐,换大锅里将兔腿跟兔脑袋放进去卤着。
差不多卤了五六分钟,李君阁熄了明火,翻出几个煮好的土豆和红薯埋到火塘的灰底下,然后将卤水锅子重新放上去保温,同时让兔腿慢慢进味道。
另一边锅上加大油,甚至还从包里摸出了两个青椒跟一个洋葱,弄了个爆炒兔丁出来。
两个老跑山匠看得直摇头,这还是跑山末?这特么简直就是赶席来了!
撒上回来路上采来的野葱,这菜就算好了。
李君阁将菜倒到蕉叶盒子上,又将烤熟的土豆红薯刨出来给二老端过去,说道:“二位慢慢用着,现在不忙喝酒啊,正儿八经的下酒菜还没好呢,你们先垫垫底,待会还有汤,弄个半饱再慢慢喝酒。”
去林子走边砍了些新鲜的松枝,柏丫,白茶叶子回来,先挑出燃烧的木炭另烧了一个小火塘,然后用木棍沿着火塘插了一圈,穿上藤子固定起来,变成一个围着小火塘的高高的架子。
将兔腿捞出来,趁热抹上一层红糖,用细藤子系上,然后拎到架子边上,拿棍子从架子中间穿过去,将兔腿挂在架子里面火塘上方。
用芭蕉叶将架子围成一个筒子,底下丢进去松针柏丫白茶叶,顿时浓烟滚滚。
将兔腿就这样熏着。李君阁将锅子里三个兔头捞出来给二老端过去:“来,香卤兔头,不要太美味哟!”
二老哈哈笑着接过。
李君阁又回到大火塘边先将塘火生起来,然后倒掉卤水,加入底油,从包里翻出两包榨菜倒进锅中爆炒了一阵,加了半锅水炖上。
待到水开,将石爬子滑进去,又烧了几分钟,洒上葱花连锅将鱼汤端了过去。
二老已经吃得见眉不见眼了。李君阁给两人一人盛了一碗榨菜鱼汤,说道:“这个才香,趁热喝才好吃。”
猎户叔夹起一条石爬子,放嘴里一呡,拉出来一条完整的鱼骨头,赞道:“这玩意比黄辣丁味道还好!毕竟生活的水质不一样!”
药师叔说道:“这玩意儿温补的,适合老人和孩子,主要是好下嘴,就一根骨头,不会被卡刺。”
然后逮着鱼脑袋猛吸:“这里面的味道最香了!”
李君阁剥了个土豆,一口汤一口土豆,连爆炒兔丁都不想搭理了,说道:“这一锅汤就是一千多啊,以前我们怎么就不知道吃呢?”
猎户叔说道:“主要是模样看着瘆人,要不是知道它味道这么美,我宁愿吃牛尾子黄辣丁,起码看着没这么糟心。”
药师叔说道:“皮娃你不知道,不管哪种鱼,都要油大才好吃,早年间谁家舍得那样用油?哪家孩子要是弄条大鱼回家,那是有可能要挨打的!家里哪来这么多油糟践啊!”
猎户叔翻出一个酒葫芦来,说道:“龙门阵要买药要卖!皮娃你的下酒菜呢?”
“哎哟糟糕!”这石爬子太勾人了,一吃就忘了那边还熏着菜呢!
赶紧过去将架子扯开,把兔腿拿过来,说道:“来来来,猎户叔药师叔,烟熏兔腿,撕着下酒最好了。”
两人一人接过来一条,李君阁也拿起一条撕开,三个人喝起“跟斗酒”来。
这又是夹川喝酒的老话,一个人喝酒,叫喝“单碗儿”,要是再来人,也不添酒碗,就一个碗在大家手间传来传去,酒碗就好像在大家嘴边翻跟斗,因此叫做“跟斗酒”。
药师叔撕了一条兔腿放嘴里嚼着,然后接过猎户叔递过来的酒葫芦呲了一口,紧跟着美美地“哈”了一声,将葫芦递给李君阁,感叹道:“猎户,你看人家这日子过得,我们早年间跑山,一个红苕一撮盐,这顿是跑山以来最巴适的一顿了吧?还是城里人会玩啊!”
猎户叔挑了根榨菜“咔嚓咔嚓”嚼着,说道:“那不一样,他们进山就是玩的,我们进山那是讨生活的,哪里来这些闲情逸致?不过你确实没说错,这样的日子真特么享受啊!”
李君阁呲了一口酒递给猎户叔,正挑着兔丁旁边的洋葱跟青椒猛造呢,听到两人这话笑得打跌,说道:“两位这就是把城里人想得太高大上了,他们背着锅子进来也就是烧烧热水用,最多再下一包方便面完事,你当他们真有能耐弄到野兔山鸡石爬子?不说这些,就那山药埋在地底下,光看叶子也没几个城里人认识吧?”
猎户叔跟药师叔面面相觑,药师叔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细想起来还真是皮娃说这个道理!现在城里的小娃子,要论看叶子的话,估计好些连胡萝卜跟生姜都认不出来了!”
吃过晚饭,李君阁让两位老辈歇着,自己去收拾剩下的手尾。
营地周围不能有太多食物的味道,不然有可能引来猛兽。
碧峰山里黑熊豹子都有,最麻烦是引来红毛狗,一二十个一群,白大他们都要哭瞎。
打着手电来到溪边洗干净锅子,周围已经黑了,今夜没有什么月光,李君阁站起身来的时候,身边已经黑黢黢了,只有溪流哗哗的声音,还有草丛中不知名的昆虫在鸣叫。
李君阁突然就觉得一种孤独感涌上来,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心里有人了,才会感到孤独。
摸出手机给那个人打电话:“喂,阿音。”
阿音正在那头哈哈大笑:“二皮,你在山里还好吗?山塘的位置找到没?”
李君阁说道:“猎户叔找这个水源绝了,直接从溶洞里出来的,清甜得很。对了,你啥事情这么高兴?”
阿音说道:“我正在维护网站呢,聊天室里有人正在直播啃键盘,哈哈哈笑死我了!”
李君阁说道:“真的?这可是稀罕事儿呢!”
阿音笑道:“还不是你搞出来的,上次你说九斗碗的纪录片里有混血美女,有个网友说你骗人,如果有他就直播吃键盘,后来这人消失了好几天,今天突然出现了,在蛋糕店里定制了一个朱古力大饼干,键盘模样的,正啃着呢!哈哈哈哈……”
李君阁哈哈大笑:“都是实在人啊!这朋友可以交!赶紧给他录下来给他放到论坛里去!”
阿音咯咯笑道:“你太坏了,你这不是让人家被笑话吗?”
李君阁说道:“谁让他不相信我这实在人的!放他到首页晾几天,让大家知道老实人的威力!”
阿音说道:“不干!再说你还老实?上次你骗我去探小黑屋……”
说道这里突然说不下去了。李君阁脑海中浮现出阿音红着脸低头的模样。
双方都沉默了一会,似乎都回想起了那天的甜蜜情形。
李君阁说道:“阿音,我想你了。”
阿音顿了一下,也忸怩地说道:“嗯……我也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李君阁说道:“我明天就回来,嗯,没啥事了,就是突然想听听你的声音。你再给我哼哼歌呗。”
阿音咯咯一笑,低声地哼了起来。
缠绵婉转的歌声轻轻响起,渐渐和溪间的流响,林间的风吟融为一体,像一个调皮的山灵,围绕着李君阁翩翩起舞。
李君阁一下子就痴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六十章 照鸡
半夜三点,李君阁的手机响起低沉的嘟嘟声,这是闹钟响了。
李君阁跟猎户叔同时醒了过来,轻身摸出了帐篷。
药师叔咕噜了两句,又睡了过去。
白大它们守在营地周围,见两人出来,立刻警惕地抬起头望过来。
李君阁打手势让它们安静,示意没事,白大才又将脑袋耷拉回爪子上。
两人一人拿出一支手电打开,猎户叔对李君阁轻声说道:“鸡窝子在山溪边上一棵大栎树那里,是一个小崖,你待会小心着点,别掉下去了。”
李君阁说道:“那等一下,干脆做一个套索,用套索来套得了。”
猎户叔说道:“能成不?”
李君阁说道:“试试不就知道了?反正是玩,不是最后还有你的弹弓保底嘛!”
说完从包里翻出一根钓鱼竿,这玩意是玻璃钢短节的鱼竿,属于被碳素鱼竿淘汰的产品,三四十元就可以买一根。
李君阁不管去哪里基本上都会随身带一根,主要是便宜,方便,经造,弄坏了也不心疼。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竿子拉开有五米四长,去掉头节不用,也还有五米左右,李君阁拿大力马鱼线做了个活结缠在竿头上,两人向鸡窝子摸了过去。
猎户叔走前头,李君阁走后头,不一会就摸到了溪崖边。
猎户叔低声说道:“晚上这边一阵的闹腾,树上肯定有鸡。”
鸡类在傍晚回到栖息地附近后会上树,先飞上最下方的枝杈,然后一步步往高枝上跳,每晚上都会有一阵子搅扰。
山溪水流得哗哗的,完美地掩盖了两人的脚步声。
来到树下,李君阁将手电调到最大亮度,开始在树杈上寻找。
这是夜钓时从来照漂的手电,那强度射一公里多都没问题。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钓鱼时的道德问题,夜钓的时候,开灯后光线要避开对面的钓鱼人,要不然纵使相隔一两里,对面的钓友也可能会被你的手电灯光晃得睁不开眼睛。
猎户叔也被这手电弄得眼睛一眯:“皮娃,你这手电可真猛!”
不一会儿,李君阁的手电就找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有一只半大的公鸡那么大,拖着两条长长的黑褐色尾羽,上面满缀着桂黄色斑点。长尾羽的外侧是桂黄色的短尾羽,上面是黑褐色波状斜纹。
尾羽和身体连接的地方是深红色,一直从下腹部往上延伸到颈下,整个肚子都是红艳艳的。
由于是从下往上看,不知道背上是什么模样。
鸟儿侧着头,已经被手电晃晕了,没有动弹。
鸟都是夜盲,晚上会被强光晃晕,一动不动。
不过有些机灵的鸟儿也不会傻站着等你抓,听见风吹草动还是会飞走,先躲开眼前的危险再说。
这只鸟儿侧着头,可以看到额头和头道:“找着了,怎么弄?”
猎户叔说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稳妥起见还是我来吧,你说那法子不一定靠谱。”
说完摸出一个大弹弓,夹上钢珠,往后退了好几米,拉开弹弓开始瞄准。
李君阁举着手电照着,心情突然有点紧张。
打野鸡的章法:侧打头,正打圈,斜打翅。不会有站在树下往上打的。
就见猎户叔一松手,弹弓发出“piu”的一声,紧跟着钢珠啪地打在了野鸡脖子圆环的上方,直接把野鸡的颈椎打断了,野鸡被结果得干净利落。
“好功夫!”李君阁笑得合不拢嘴,明天的鸡汤就算有了。
1...6061626364...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