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装腼腆:“我就一群众,人家是干部,群众只能听干部安排。”
众人就哄笑:“你龟儿!二天肯定是一个耙耳朵!”
李君阁说道:“族叔你要讲道理,都说听媳妇的话跟党走,人家两条都占了。还会两招包头帕蚩尤拳,你说我该啷个办?我也很无奈啊!”
众人笑得打跌:“文也文不过,武也武不过,总不能我们李家沟就被狗日的悬天寨压一头啊!”
李君阁笑道:“那啷个要得!现在先服软认黄,等娶过来就赶紧弄两个娃子给她背起!总整不赢我了!”
几个老辈正在喝茶歇稍,一听这话笑喷了满身。
对的!皮娃你就是板眼儿多!
告别众人继续向上,有来到了另一群人身边。
猎户叔是这边的牵头,见到他过来就喊:“皮娃,走,我带你去看山塘。”
两人沿着修好的水渠继续往上走了四五里,来到最初考察的那块巨石旁边。
这里已经大变样了,溪水从巨石的外侧引走,两块巨石中间,修出了两道弯曲弧线,就像一个健妇胸前那一对那啥。
这比喻还真合适,以后这里的清水,会滋润山下的兰场,鱼塘,茶林,菜地……就像那啥流出的那啥,为李家沟带来丰富的物产。
水还没有完全蓄起来,不过山塘雏形已经可见了,靠坝的地方水较深,淡绿莹莹的,阳光透过水面,随着水波的荡漾,在底下的彩石上画出繁复变化的光影。
“这水可真好啊。”李君阁不禁感慨。
猎户叔说道:“这水如果有多的,可以蓄起来做饮用水,这段时间我们都用这个水烧茶烧饭,味道好得很!”
两人又聊了一阵,李君阁这才原路返回。
下山找吴志秋,这竹鼠不喝水,不用等水渠修好,这就可以搞起来了。
这玩意儿黔州养殖的比较多,估计要跑趟红水市。
结果找了一圈吴志秋不在,打电话才知道蜀都农业局办了个培训班,这小子学习去了。
不过竹鼠也没啥好挑拣的,吴志秋给了他一个电话,是红水市那边一个农技站的,听说那边有竹鼠要出。
红水跟夹川毗邻,两地相关部门经常交流,底下的人大多相互认识。
开着大堂哥的中巴跟着导航到了红水市多闻村,村委这边站着俩人迎接。
一个是村长,姓王,一个是农技站长,姓钱。
天色已经晚了,只好先去乡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再说。
第二天一早,两人来招待所找李君阁。
三人在楼下随便吃了点早点,两人便带着李君阁往村里走。
一边走王村长一边介绍:“我们这边的竹鼠都是家庭散养,一般场地就是利用以前的猪圈,每家能养七八对,李老板这次准备买多少啊?”
李君阁说道:“这个看情况,你看我这次就开了一个中巴车,还是以种鼠为主吧。”
王村长面带难色:“种鼠我们这边不多啊,都是购入种鼠,繁殖后养大出售的,要不你还是先看看商品鼠吧,至少可以掌握一下今后商品鼠的品质嘛。”
钱站长也说道:“其实如果你能找到野生竹鼠,那选购商品鼠繁殖问题也不大,种鼠一般就是商品鼠里挑选出来的,区别就是种鼠谱系清晰,可以避免近亲繁殖而已,别的区别不大。”
听到两人卖力推销商品鼠,李君阁心里大致有了个谱,这乡里的竹鼠销售多半遇到问题了。
于是说道:“商品鼠也可以看看,你们村出售商品鼠的价格在多少钱一斤啊?”
钱站长说道:“商品鼠价格现在是三十一斤左右,当然如果你要得多的话,村委还可以出面跟老乡们谈。”
这个…那啥…屏蔽词…老周也很无奈啊…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七十二章 猪圈还得改
来到一户农家,出来的是一个跟李君阁穿着差不多的老大爷,头上包着白帕,嘴里叼着一个旱烟杆,对王村长说道:“村长,我家的竹鼠都大了,怎么没有人来收呢?”
王村长满嘴打哈哈:“这不就是来了吗?这位就是夹川来的李老板,我今天就是带他来看看你们家的竹鼠的。”
李君阁暗暗撇嘴,这王村长故意混淆了种鼠跟商品鼠,这架势是打算带人过来看一趟,就算把老乡糊弄过去了。
老乡很热情,赶紧带着李君阁去猪圈。
猪圈里有几个铁丝笼子,看起来是养竹鼠后新添置的,有三个笼子里是成对的,其余的都是单只。
明显能看出来,成对的毛色品相都要好一些,个体也大些,应该是种鼠。
其余的应该就是繁殖出来的商品鼠了。
商品鼠每个都有两斤左右,这就是五六个月大的成鼠了了。
李君阁问道:“老乡,你这鼠啥时候开始养的啊?”
老乡说道:“这都一年了,最先是乡里来说养这个好,我们家里就买了五对,当时是四百块一对买的,结果有两公两母没有活出来,这做种的就剩了三对了,半年前下了两窝,喏,养大的就这些。”
李君阁一算帐,两千块钱,没见着效益先亏了八百,然后,如果卖不出去,估计就没有然后了……
李君阁转头问王村长:“村里有多少户养了竹鼠啊?”
钱站长说道:“我们当时进了一百对,约莫有二三十户,现在存活下来的有七十多对,第一批商品鼠已经繁殖出来了,有三百来只。”
李君阁已经无语了,对钱站长说道:“你们也是辛苦,不过看来这养竹鼠真的不好见效益啊。”
王村长挺尴尬:“这个项目,当时是县里找一家公司来推的,说得天花乱坠的,后来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李君阁叹了口气,说道:“王村长,几万块钱,在村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看你也是个实在人,要不,我就把你们村的种鼠都收了,你们村这个项目,还是算了吧?”
王村长和钱站长面面相觑,看架势很犹豫。
老农一看赶紧说道:“这位老板,你要是要收种鼠,我家这三对都卖!”
然后又支吾道:“其实,我们家的商品鼠也挺好的,要不……您都买了吧?”
王村长也说道:“李老板,你真的不看看商品鼠了?老乡们养了半年多,你好歹也收一些吧。”
钱站长也劝:“李老板,乡里很多商品鼠个体很不错的,可以用作种鼠的啊,要不你也收一点吧。”
李君阁说道:“王村长,钱站长,你们的难处我明白,但是你们也得替我想一想啊。收你们村的种鼠,其实风险已经很大了,这完全没有售后保障啊,出什么事情都得我来担着。要不是我也是乡下长大的,看着老乡们这样我也难受,我连种鼠都不会买的。”
这时老乡在旁边说了:“老板,我的商品鼠可以便宜卖给你!我听说商品鼠能卖三十一斤,我家的二十就可以给你!”
李君阁一看,八个商品鼠,都是两斤左右的,这老乡也就只能卖三百块钱。
就算种鼠原价收购,这户人家折腾一年下来,还倒亏了五百。
不过小亏当赢,不继续亏下去,大概就是老农这时的最大心愿了。
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其实种鼠有空间的草料保着,应该问题不大,商品鼠才两斤,还可以继续育肥,这价格怎么都有得赚。
见到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李君阁说道:“老乡们也不容易,这个价格也算可以,不过如果我把全乡的竹鼠都收了,这车也装不下啊。”
王村长大喜:“没问题,我家侄子就是跑运输的,今天下午就让他跟你跑一趟,这个运费村里给出了,哎呀李老板这太好了,实在是太感谢了。”
李君阁笑道:“那你村里这个项目就没了,政绩上又少了一笔啊。”
王村长骂道:“格老子的,不拉清单就是赢,等下我把村里的竹鼠都组织好,你趁早就拉走。我刚才已经想通了,到时候别的村的竹鼠亏得底掉,我们村只是小亏,这个还是我们村赢嘛!”
结果收鼠的时候李君阁发现自己还是被套路了,妈蛋钱站长打了埋伏,明明是小六百只商品鼠,他只报了三百多,一算账居然给出去小五万,这村子其实只亏了千把块钱。
不过笼子什么的都附送了,估计老乡们看着也闹心。
王村长去了心里头一根刺,高兴得很,非得留着李君阁吃了顿饭,然后又着急忙慌地叫他赶快走。
要是其他村的听到消息赶过来,他今年的政绩就不突出了。
对于这些村干部心里的小九九,李君阁也只能无语苦笑。
不过好歹种鼠的事情解决了,还多出了一大堆待育肥的商品鼠来,这是转眼就可以见收益的高兴事儿啊。
心里头美得慌,一路开到了夹川城,在码头将鼠笼子搬上船,对开船的五表叔说道:“五表叔,今后我就是鼠司令了!”
到了农家乐河滩上,李君阁又去开猛禽来拉竹鼠。
现在李家沟村下货都到这边来了,主要是车能开到河滩上,拉货方便。
猛禽装货量不大,来回跑了六七趟,才算把竹鼠拉完。
村里人都来看稀奇,七八百个竹鼠开会,也算头一遭见着。
好多竹鼠折腾了这么久,都蔫不拉叽的了。
猎户叔就撇嘴:“皮娃你这趟不好说啊,我看好些估计都活不出来啊!”
李君阁说道:“价钱便宜嘛,就算好些活不下来,也不亏,剩下的精心调理就好了。”
当天晚上李君阁就住在猪场了,夜深人静之后,将竹鼠笼子都摄进空间里来。
可不敢放出笼子,就给它们弄了一堆草根啃着。
第二天早上一看,竟然一个没死,全都精神得很。
一看天色,哎哟道:“必须的,以后的东西还多,除了竹鼠,明年搞不好就有野鸡箭猪麂子什么的了,赶紧把证件搞齐吧!”
大堂哥说道:“不行,我看着这么多竹鼠回去睡不着,赶紧挑一个肥些的出来,我们今晚就在这里弄了,兄弟俩就在这猪场喝一顿!”
……
过了两天,吴志秋回来了,过来猪场一看:“我靠!二皮你咋弄来这么多!”
李君阁抠着脑袋:“呃……老乡才卖我二十一斤,我就财迷心窍了。”
吴志秋吓了一跳:“这么便宜?!”
李君阁说道:“对呀,所以我就想着拿回来在农家乐和大堂哥的店里散卖,怎么着也得卖八十一斤吧,这特么不是白捡钱嘛?所以干脆都拉回来了。”
然后将那个村子的情况给吴志秋一讲,吴志秋也听得直叹气:“哎,又是拍脑袋项目。”
说完开始看竹鼠。
竹鼠经过几天空间草的调理,一个个精神倍儿好,明显跟刚到的时候不一样了,基本上都已经胖了一圈。
吴志秋转了一圈,说道:“你这样不行啊,种鼠跟商品鼠的养法都不对!”
李君阁抠脑门芯子:“那边乡亲们都是这样养的啊!”
吴志秋翻白眼:“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家庭式的,家里头就一个猪圈,没有你这么好的条件!话说回来了,人家这竹鼠养得可真不赖!”
李君阁撇嘴:“那是我这几天调理好的!你没见着刚来的那个样子,猎户叔说能保住一半都不错呢!”
吴志秋摸着下巴说道:“这猪圈得改啊,底部需要重新打水泥,不能留缝隙,不能让它能打出洞来。”
“然后选出部分猪圈作为活动池,里头丢些水泥管,用来养幼鼠和给青年鼠合群,这样一个猪圈就能养几十只竹鼠。”
“再用部分猪圈作为繁殖池,繁殖池占地不多,每个猪圈能安排下十来个。”
“每个繁殖池还得夹出窝室和活动室。然后及时挑出发情的公母鼠进行有效繁殖。”
“必须这样养,才能发挥出你这个场地的优势!”
李君阁说道:“靠!你早不来,我这几天一个笼子一个笼子的喂,累得跟憨包娃子一样!”
吴志秋哈哈大笑,说道:“待会我给你画个图纸吧,这圈角九十度可不行,竹鼠两边撑着就爬上来跑了,还得改成八边形的!”
“哈哈哈,你这七八百只,改上十几个猪圈就够你这些竹鼠用了,剩下的慢慢改,就你这个猪场,再扩大一倍的养殖量都没问题!”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七十三章 网店
接下来一个星期,几十亩的菜地也种好了,用的的草灰肥和农家肥。
李君阁真没打算用化肥和农药,肥的问题好解决,不过病虫害的问题,有时间还得请教吴志秋。
在空间里进行防虫害植物的培养,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竹鼠里面居然有几对怀儿婆,猪场了又添了十几个小竹鼠。
作为奖励,李君阁每天从空间里掏一些草根出来喂几个鼠妈妈。
吴志秋偶尔来看看,对这个鼠场的竹鼠健康情况啧啧称奇,按理说大规模转场的竹鼠,怎么都会损失一部分的。
只能归结为李君阁照顾精心,李家沟水土除了养人,还能养动物了。
后山的鸡场在小公鸡的不懈努力下,规模也扩大了不少,地里多了好多小黄球。
李君阁暗自惊讶,四个月当爸爸,这动作够快的!
在吴志秋的指点下,李君阁将家里几亩甜象草围出了两片区域,将小脚乌骨鸡都移了进去,让它们在里边生活,每月换一次场地,不但节省了大量的饲料,而且长得比后山时还好。
蜀州官场发生了一场大变动,一个大佬出事了,还带出了下边一帮子人,现在这事情正是夹川县的热门话题。
梁副省长的职权发生了变化,向蜀都的权力核心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斤虫茶,被尝过味道的于丫头等人抢着分了个精光,王吉星财大气粗,想直接三千一盒全部包圆,气得刘程先破口大骂,最后四人里王吉星拿了大头,其余三人每人得了六盒。
发完货,李君阁对着阿音直撇嘴:“这下搞得我们自己都没虫茶喝了,卖了个河干海净啊,不卖还闹!本来我还说往网站上挂些呢,这下又没戏了。”
阿音说道:“你那批虫茶太高级了,本来就不适合挂网站上卖啊。我反而觉得蘑菇,蕨菜,大米之类的比较合适。”
李君阁说道:“掏宝上的东西我都看了,那价格都好便宜啊,我觉得我们的东西挂上去,一点价格优势都没有啊。”
阿音说道:“没事儿,要不你把木匠叔的蘑菇分拣出来装袋,我们挂着试试呗,反正现在网站的访问用户也不少了,到时候在网站打打广告,咋也能卖出去吧?只要卖出去一次,以我们李家沟蘑菇的品质,肯定会有回头客的。”
李君阁说道:“那行,那我们就把蘑菇挂上去?不过就一个蘑菇也太难看了吧?”
阿音说道:“我这里还有几百个鸡血藤手镯,你那里还有啥?”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还有鲫鱼,这个没法子挂。还有几十方砚台,没打响名气之前,我可舍不得当白菜卖。”
阿音愁眉苦脸说道:“那就找不出什么来了?”
李君阁说道:“真找不出来啥了,咦,你说我们卖酸菜怎么样!”
阿音翻着白眼:“等寄过去人家收到,都起粘液了吧?”
李君阁说道:“也不是啊,你说方便面里面的酸菜野山椒那种小袋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阿音说道:“要真有那套设备,可以做的东西就多了,豆腐干,肉干,萝卜干,泡菜,酸菜,蘑菇干,豆豉,红豆腐……咦?”
李君阁一拍大腿:“对啊!这红豆腐跟豆豉,没有这套设备也可以啊!我们都一放大半年的,不怕路上坏啊,我们先从豆豉跟红豆腐做起!奶奶做的红豆腐跟水豆豉,可不要太好吃哟!正好现在新豆子出来了,我觉得可以搞,反正家庭式制作,成本也不高,卖不掉就丢农家乐里款待客人用!”
阿音说道:“那你干脆先去问问刘三娃他们农家乐有存货没,有的话你就去买瓶子,先弄上几十瓶我们挂上去。”
李君阁说道:“那行,那再弄点笋干,笋干分楠竹笋,箐竹笋,又分为片笋,筒筒笋,这就四样了;然后还有蕨菜,蕨根粉,糯米粉;另外蘑菇估摸着能分出五六种;加上红豆腐,干豆豉,水豆豉,风豆豉;还有苗寨的鸡血藤,这就十好几样了,勉强可以撑起来了吧?”
正好猪儿虫来找李君阁,说道:“你们俩就是瞎琢磨,灯下黑!最受欢迎的几样你们怎么都没提?”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还有啥?”
朱朝安说道:“我靠!老腊肉油肉熏鱼板鸭板鹅风鸡风兔子啊!你们咋净在素菜上头打转!”
两人一拍脑门:“还真把这个忘记了!”
阿音说道:“这个好这个好,只需要一个真空塑封的机器就可以了!”
李君阁说道:“那行,今天就让二狗他们去联系设备,这俩小子有时间没有溜他们了。”
说完又去农家乐看情况。
玉莲嫂子过来接着:“二皮,你猪场那边不是很忙吗?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李君阁说道:“刚刚跟阿音在村委聊网店的事情,觉得就卖点蘑菇笋干东西太少,就想了想我们还有啥可以挂上头卖的,我们农家乐的红豆腐跟豆豉是从那里进的啊?”
玉莲嫂子都要笑倒了:“二皮你太逗了!这玩意儿在盘鳌乡都没人卖!谁家不会做啊?我们都是自己做自己吃的!”
李君阁说道:“真的?那可太好了!我们农家乐今年做了多少啊?”
玉莲嫂子说道:“今年我们各做了好几十斤,应该够一年用的了!”
李君阁说道:“这要是挂网上头卖,几十斤估计不太够啊!要不我们收些豆子再做点吧!”
玉莲嫂子说道:“不行不能在这里干啊,捂豆豉那味道一出来,得把客人都熏跑了!”
李君阁说道:“那村子里谁做这个最好?”
玉莲嫂子讶异道:“这泡菜酸菜豆豉红豆腐榨菜大头菜糖藠头糖蒜糖洋姜,我出嫁时还不都是你奶奶教的?”
靠!又是灯下黑!而且品种又冒出这么多来!
回到家中,走到做针线的三人团身边,李君阁问奶奶:“奶奶啊,我们今年的红豆腐跟豆豉做了没?”
奶奶说道:“没做啊,今年你们个个都那么忙,我可拎不动豆子桶了,再说我们家现在也没豆子啊!就做了些糖藠头跟糖蒜。”
李君阁说道:“我们准备做点,让阿音挂网店上卖,到时候你指导指导可以不?”
奶奶笑道:“这村子里头的闺女出嫁,好些觉得自己做得不行的,都来找我打听呢,这有啥指导不指导的!”
李君阁说道:“我们可不是小打小闹啊,我们做得可多!”
奶奶说道:“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公社化那几年,一村子的红豆腐跟豆豉,还不是我做的?”
李君阁说道:“哈哈哈,那太好了!那我就去找阿音去,让她把今年各家要卖的豆子收起来!”
alice跟shirly俩人拍手:“李家沟的女人都要学,那我们也要学!”
李君阁脑补到俩丫头揭开捂豆豉那缸子时的情境,嘿嘿奸笑到:“对对,必须学,这个可是成为完美李家沟女人的必修课!”
奶奶让李君阁翻出猪圈上方存放的做豆腐的木盒来,又叫李君阁去盘鳌乡买几口大缸,这就是准备要重新出山大干一场了。
李君阁摸出手机来给奶奶拍了一张照片,通过微信发给秋丫头。
赚钱不赚钱,摊子要扯圆,这“李噶婆”牌系列小菜,又得麻烦秋丫头设计商标跟瓶贴了。
回到村委,告诉阿音自己公司又多了一个子品牌,和一个不拿工资的新顾问之后,李君阁正要跟她说去收豆子的事情,结果吴志秋找来了。
“二皮,有没有兴趣养大雁?”
“啊?啥?”
“你不是要养鹅吗?我们林业局引进了一个鸿雁品种,首批养殖户可以给予优惠和补贴,你想不想养?”
“哈哈哈,还有这好事?等等,这大雁好养不?”
“有我啊!才去蜀都学的技术,其实跟养鹅差不多,就是这玩意儿会飞,多了一个剪飞羽的工作而已。”
“多少钱一个啊?”
“这个看你是要种雁还是幼苗了,种雁八百一对,幼苗八十一只。”
“这么贵?!比竹鼠贵好多了哟!”
“竹鼠你是捡漏了好不!再说按重量算,也不比竹鼠贵啊!而且大雁的经济价值比竹鼠高啊,竹鼠除去内脏还有多少?这鸿雁的雁肝,雁胗,雁肠,可都是好食材,连雁绒也可以用起来,又不挑场地,没啥浪费的啊!”、
“让我再想想……”
“还有啥好想的,你现在开着农家乐,接下来还要开饭店,这个也是一个招牌菜啊!再把风鹅搞起来网上卖一部分,或者找你蜀都的朋友销售,这个是吃甜象草喝山泉水长大的,不可能没有市场吧?”
“你说得好有道理……”
“而且现在买只需要半价哟,算是农业局从厅里争取来的福利,李家沟这边河滩这么多,我觉得真的可行啊!”
李君阁琢磨了一下:“那行,那我们就搞!唉,看来我明年的箭猪真是养不成了!”
“你咋还在纠结箭猪这事!这大雁也是可以当年见效益的品种,受精卵拿来孵化扩大规模,没受精的还可以加工成盐蛋……”
“我靠!你早说盐蛋啊!搞,必须搞!李噶婆牌盐蛋,不要太好吃哟!”
1...6566676869...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