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干烧鲫鱼有两种口味,一是咸鲜口,一是酸甜口,因为鱼香肉丝是酸甜口的,因此干烧鲫鱼李君阁就选择了咸鲜口味。
接下来就是鱼香肉丝了,这个菜主要就是糖醋味的调制考功夫,记住三二一就行,糖三小勺、醋二小勺、生抽一小勺,这个配比调出来的糖醋汁,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再加上料酒一小勺、淀粉一小勺、适量水调成浆汁就可以了。
热油中倒入肉丝划散炒熟,盛出备用。
锅中再倒少许油,下入刚刚做鲫鱼留下的泡红椒泡姜末炒出红油。
再下葱姜蒜末炒香。
然后下入青笋丝和木耳丝翻炒。
最后倒入肉丝合炒,再将鱼香汁顺锅边倒入炒匀装盘,洒上葱花即可。
接下来李君阁又做了一大盆白菜肉片汤,胡乱切了一些腊味拼盘。
见到良子跟篾匠叔已经回来了,李君阁将良子叫进来,想看看良子如何做家乡的芥末味纳豆。
端开水碗,揭开盘子,李君阁将芥菜倒入一个盆子里。
良子先拿起一截芥菜嚼了嚼,接着鼻子就皱了起来,对李君阁说道:“喔……李桑……这芥末味道真浓,而且还有一种青菜的清新,真好!”
李君阁说道:“哈哈哈,婶子你喜欢就行,这样,你做一个你家乡口味的,剩下的我拌成‘冲菜’!”
良子高兴坏了,取了半碗纳豆,又将一把芥菜切成跟纳豆大小差不多的菜丁,加入一丁点酱油,想想觉得酱油太浓,又加了一丁点凉开水,拌匀后说道:“完成!”
李君阁目瞪口呆:“你这也太简单了吧?看看我们的。”
说完切姜末,蒜末,加酱油,盐,味精,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糖,醋,葱花拌匀,这才算完成。
然后将菜端到桌上,大家坐拢开吃。
俩妹崽坐在下首眼睛直盯着那盘鱼香肉丝。
奶奶满意地看着俩妹崽:“哟,还挺懂规矩呢,喜欢就动筷子吧,别老盯着看了。”
俩妹子这才甜甜地答应了一声,开始动筷。
这一动就停不下来了,两双筷子就像打连枪。
奶奶哈哈大笑:“哎哟俩乖女别光捡着一盘吃啊,来,也吃点鲫鱼。”
俩妹子面露难色,似乎有些害怕。
李君阁先给猎户叔,良子,阿音各夹了一条鲫鱼,然后开始给俩妹崽挑鲫鱼肉,说道:“你们俩吃惯了海鱼肉,都是没骨头的,还是来我给你们俩挑吧。”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九十四章 起木楼
给俩妹崽一人挑了一大块鱼肉,又拿勺子舀了点肉末和笋丁到她俩碗里,说道:“一口吃才香呢。”
干烧鲫鱼口感层次非常丰富,鲫鱼的甜香,笋丁的清香,芽菜的鲜香,肉丁的焦香,豆瓣的酵香,泡椒的酸香,融到了一起,alian’sfoodisanothern’spoison,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这顿饭是李君阁家吃得最古怪一顿了,除了李君阁跟阿音,奶奶老爸老妈对良子的纳豆敬谢不敏;篾匠叔为了给良子面子,时不时的得皱着眉头夹一筷子;俩妹崽总喜欢挑战冲菜,放嘴里老被冲得哇哇叫,不过一会儿又好了伤疤忘了痛,然后又被冲得哇哇叫。
好不容易吃完饭,李君阁开车去半山林场拉东西。
来到半山林场溜索那里,只见音爸爸和阿冲叔领着几个苗娃苗叔接上面放下来的木头,棚子里木头已经放了一堆,还有一堆口袋,里边装着糯米。
李君阁就犯难:“这米还好办,这木头可怎么拉啊?”
就看到木头说拖着一个带汽车轮子的木板车过来,说道:“这是我们林场以前用来拉木料的板车,将木头中段搁车上扎紧,然后前头装上抓钉,挂在卡车的屁股后面,就可以一车变两车的往山下拉木头,你看用得上不?”
李君阁一拍手:“这就是瞌睡遇到枕头了!妥妥的李家沟风格啊,凑合!”
说干就干,一群人开始动手,一些人将木头往板车摆放捆扎,另一些人开始往皮卡上装米。
弄完这些,木头叔拿来几个大铁抓丁,乒乒乓乓钉在木头上,又用溜索还剩下的一段钢缆将木头连接在猛禽的屁股上。
李君阁说道:“行,我先来试试。”
上车点火,将猛禽慢慢往林场外头的公路上开,开到出口处,伸出头来喊道:“没问题!那我们就先拉一车下去了!你们要去不?”
阿冲叔叫上了几个苗娃,苗娃们都兴奋得很,全爬上皮卡后尾箱坐在米袋子上。
李君阁喊到:“前边还有位置啊!你们先把前边坐满吧!”
苗娃们不理李君阁,却看着阿音直摆手,意思是用不着。
阿音又好气又好笑:“我是要吃人还是咋的?你们怎么怕成这样!”
苗娃们都嘿嘿笑,就是直摇手不下车。
阿音干脆也爬上车,说道:“那干脆一起坐上边,阿冲叔,你坐车厢里头陪二皮说话,我来跟他们聊聊!”
李君阁说道:“那你们在上面都抓稳,小心着点,盯着点木头。怎么还虾子过河——谦虚呢?走,阿冲叔,你陪我说说话。”
阿冲叔跟李君阁进了驾驶室,待一群人都坐好后,李君阁开始驾车往下开。
阿冲叔赧然道:“寨子里的娃子们没见过啥世面,你看这给脸都不接着,真是让你看笑话了!”
李君阁一边拧着方向盘一边说道:“主要还是生人见得太少,这车也没坐过几次吧?等习惯了就好了。以后你们苗寨会有很多的客人来,光淳朴好客可不行,最起码要敢交流,很多误会就是在缺乏交流中产生的。不过这玩意儿也不用练,你多带些年轻人下来,跟我们一起干干活赶赶场,让阿音带着,见识得多了自然就好了。”
阿冲叔说道:“我们寨子算是蜀州地盘,娃子们读书又只能去黔州,人家那边也不乐意收我们,娃子们能读完初中就不错了,还怎么见世面哟。”
李君阁心中一惊:“还有这情况?那阿音是怎么读出来的?”
阿冲叔说道:“山上谁家有老寨主那么大的胆子,舍得放小娃子下悬天崖?还是女娃子?”
“阿音为了读完中学吃了多少苦?刚刚为啥那些苗娃都不敢跟阿音坐一起?那就是阿音从小就跟他们不一样!男娃子们都不敢说熬得下来的事,阿音做到了,他们都又敬又怕啊。”
李君阁觉得心都在抽抽。
“后来听说阿音考上大学了,去蜀都读书了,我们寨子里上上下下都高兴得不行。可你说她还回来干啥?她还回来干啥啊!”
李君阁说道:“她心里头还装着悬天崖,装着寨子里的乡亲,不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她心里有挂碍。”
阿冲叔说道:“嗐!能出去一个是一个呗,我们都穷惯了的,这么些年还不是一样地过来了,还挂碍我们做啥。”
李君阁说道:“阿冲叔你放心,溜索你见识到了吧?我跟你说这才是刚刚开始!我跟阿音不会看苗寨守着宝山受穷的。对着天书崖的老祖宗们,阿音可是已经立过誓了,我嘛,怎么也不能看她一个人使劲!”
阿冲叔点头道:“你们李家沟,跟我们龙天寨,那是祖祖辈辈的交情,我们信得过阿音,也信得过你!”
就这样聊着聊着,两方说得入港,阿冲叔对苗寨的未来,也开始渐渐看好:“皮娃,跟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聊会天,阿冲叔怎么心气儿也起来了呢?今年是来不及了,等到了明年,我们再攒劲整一年!”
李君阁哈哈大笑:“不用等明年了,今年我们就已经动起来了,修木楼,修绿道,修钓鱼中心,山上要凿木头,运木头,挖笋,粜米。冬月间里都不得闲,这就是个好兆头啊!”
来到村尾绿道,李君阁将车停下,下来对阿音笑道:“聊得咋样?我跟阿冲叔聊得可好哟!”
阿音伸手让李君阁接着,跳下来说道:“他们就是太害羞,聊开了就好了。下来吧,这就是李家沟了,先看看修木楼的地方,晚上跟大家在久长居接风!”
李君阁说道:“祠堂边上有几间房,都是高低床,本来是娃子们回来给他们玩的,现在就只有委屈你们先住那里了。”
阿冲叔说道:“那怎么好意思,我们就在工地搭个棚子也能过。”
李君阁说道:“这个你们就别跟我客气了,到了这里就当到家了,就跟我上寨子一样。”
说完拉过来一个苗娃来锁住脖子:“说!上次在山上是不是你在门背后唆使小弟娃放狗吓我?刚刚我不说,就是怕你不跟着来!这下没跑了吧?”
那娃子挣不开,只得喊到:“放手放手,真不是我干的!”
李君阁哈哈大笑:“少来!你们苗寨的娃子啥德性我还不知道?赶紧报名号,现在该我报仇了,一群嗅嘴狗,还好意思放出来!”
那娃子撞天叫屈:“我家的狗才不嗅嘴!鬼知道你使了什么法!”
李君阁大笑:“哈哈哈!露馅了吧?还说不是你放的?!”
阿音赶紧过来解救:“二皮你别闹,阿铜那是跟你闹着玩的!”
那娃子也赶紧说道:“就是就是,二皮哥,那是闹着玩的!”
李君阁这才放开他,拍着他的后背笑道:“知道你闹着玩的,都没呲牙能吓得住我?我也常是跑山的,你们平时跟跑山匠怎么打交道,就跟我怎么打交道,一个山里蹿的,别跟我客气!”
阿铜贼笑道:“就是看你会吹竹叶哄娃子,这才放狗试试你!对了你一个跑山的也能买这车?”
李君阁说道:“只要你好好干也能行,不过你寨子里买车没啥用,干几年娶媳妇生娃才是正经!”
说得一群人哈哈大笑,然后开始下木头,看工地。
修建苗家木楼其实很好玩,就类似于搭积木。先用卯榫把侧墙框架一片片固定出来,然后立起来用方梁串架起来,整个框架就出来了。然后再铺板子隔板子,最后做外围美人靠,一栋木楼就成型了。
不过李君阁做的木楼比较现代,所以框架起来后,就得由朱朝安的工程队接手,开始在框架内弄上下两层砖石水泥的独立厨卫,还有埋管布线;弄完这些才能换阿冲叔的队伍来铺板,铺屋顶;然后再由朱朝安的队伍来装玻璃房和玻璃阁楼;最后朱朝安完成内装和吊脚楼景观平台的同时,阿冲叔完成二楼美人靠栏杆,一栋木楼才算完成。
说起来要六个月完成六栋木楼,工期还是很紧张的。
不过阿冲叔跟朱朝安都很有信心,这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卖东西
阿冲叔被李君阁一席话撩起了劲头,一点不耽误,这就开始跟苗娃们摆木头,准备明天开始拼侧墙框架。
李君阁拉着阿音去村委,塑料口袋跟真空封口机都还丢在那里呢。
打电话叫老妈找她那帮老姐妹,又有零工可以上了,装米。
一千斤糯米,五百斤九里香,五百斤乌金糯,改成五斤一袋,那也就两百袋。
阿音之前就做过网店,对里头的套路熟悉,早就找快递谈过快递费的问题,价格比李君阁自己去低了一半都不止。
阿音将苗寨出稻,组织苗妹苗婶粜米,山上的地理位置,溜索往下放米,猛禽往李家沟拉米的素材,已经剪成了一个短片,然后将短片放到了网站上。
接着又将李君阁他们做豆豉的短片也放到了网站上。
不一会聊天室里就又热闹起来。
“哎哟乌金血米总算是出来了!阿音姐这米多少钱一斤啊?”
阿音回复:“乌金血米我们是参考了掏宝上云南墨江,贵州九芗两地紫糯米的价格,取了个最低值,三十一斤,一袋五斤,算是给一直支持我们网友们的福利,相当于开业大酬宾。我们挂网站上的价格是五十一斤,因为我们相信,悬天寨的乌金米,品质绝对不比他们价格最高的差。短片大家都已经看过了,绝对是全天然无公害的有机食品,我们苗家的稻米都是现吃现粜,所以这次发卖的都是纯手工刚粜来的新米。”
“嗯,这个我相信,你们那溜索也才开通,化肥什么的之前也上不去。给我来一包。”
“阿音的人品还有啥说的,上次带回来的那一点点,全给我媳妇霸占了,打成米粉条米汤喝,我就见不得那抠搜劲!赶紧也给我来一包。”
“前几天我妈还问我怎么没去李家沟钓鱼,我还以为太后开恩了呢,结果她后面跟了一句……要是再去的话,上次那种米再带些回来,哈哈哈哈,我也来一包!”
阿音又说道:“大家去我们网店下面拍吧,算是给我们网店冲销售量了,报上自己的网名,然后我给你们改价格。”
“咦,网站上东西不少嘛,啥?还有干蘑菇,是不是第一次在农家乐吃的那种啊?”
阿音回到:“这批蘑菇品质比上次你们李家沟吃到的还要好,这是半山林场木头叔在林场边上采的,一共就这么多,大家需要的话赶紧,虽然价格看起来比掏宝上的一般干蘑菇贵,但是我们这是原生林里采来的,滋味如何很多钓友都品尝过的。”
“哎哟我都没来过你们李家沟,我就是平时没事来玩玩网站,玩玩抓鸟游戏,这蘑菇干可是比一般掏宝贵了好多啊!”
“楼上的你要看看品种,这是深林里的野生蘑菇,那滋味,啧啧啧,等我先去拍两包再跟你聊……”
“是吗?那我也弄一包先尝尝。”
“李嘎婆水豆豉?这是什么东西?豆豉不都是黑黑的干豆子吗?”
这个就得李君阁来接手了:“这位朋友是北方外省的吧?水豆豉是我们蜀州的特色地方风味,你说的那种是酱油炮制的风豆豉,味道是不同的,你们北方人喜欢吃生萝卜,这个拌上切得细细的生萝卜丁,既可以减淡盐味,风味也更好哟。”
“咦?阿音你们怎么有两种米啊?还有种白色的,叫九里香?”
“嗯,这是我们苗寨自家日常吃的糯米,这个价格比乌金血米便宜很多,但是味道也不错哟,我们一般做糍粑,腊肉豌豆饭,日常白米饭都是用它。”
“我平时喜欢吃小汤圆,要是你们能有糯米粉卖就好了!”
李君阁又来接手:“谢谢您的建议,以后我们应该会上糯米粉。不过其实小汤圆可以自己用九里香做,将米泡一晚上,然后用豆浆机打成米浆,将米浆倒进密纱袋内放滤盆里,压上重物,大半天时间它就会慢慢挤去水分,再打开口袋就得到汤圆粉子了,过程其实并不复杂。”
“你还可以加入部分乌金血米泡,这样还能得到淡紫色的汤圆粉子,两种粉子搓出来的小汤圆,不要太好看哟!而且自己现做出来的汤圆粉子,米香味甩出袋装糯米粉汤圆粉几条大街,既然你喜欢吃小汤圆,我建议你按我说的方法自己做一次试试。”
“是吗?那我再来一包九里香。”
“靠!一看这就是沟主这吃货的风格!死二皮,赶紧将键盘还给阿音!我们不想搭理你!”
“哈哈哈对哟!阿音姐下次开直播吧,这都分不清谁跟谁了。”
“喂喂喂……”
“哈哈哈,我把键盘抢回来了,让二皮去给你们改价格,我们继续聊。对了,如果大家收到觉得不错,也希望能帮我们宣传宣传。”
“阿音姐开口,没问题!”
“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这宣传工作还是要做好才行,刚刚网友说的开直播可以考虑啊,绝对可以拉起一大帮人来,最美女村官!妥妥的!”
“还有那俩混血大侄女也萌!shitshit!哈哈哈哈,我都笑崩了!”
“就是就是,还有那日本姑娘的淡定,连沟主都吓跑了……哈哈哈…”
“怎么没麝香酒啊?上次那群杂碎回来可嘚瑟惨了!让匀一些出来都不干,说什么要存一年半才能开瓶!”
……
半个下午就这样度过,等到玉莲嫂子打电话来叫吃饭的时候,东西都卖出了一大半了,最受欢迎的当然是乌金血米,其次是蘑菇腊肉,然后是笋干和水豆豉,然后阿音的鸡血藤也卖出去了好几个,就九里香卖得差一些。
算下来,半天的营业额居然就达到了六万多。
李君阁在拉着阿音去农家乐的路上暗自咋舌:“阿音,这网店可以搞啊,这一个月下来不得上百万的营业额啊?”
阿音说道:“美得你!现在只是开业而已,网站上面的网友们捧场,如果眼睛只盯着这里的话,市场很快会饱和的!你还指望能天天有这个销量?新店开张,第一年不亏就当赢!”
李君阁说道:“不管怎么说,这电商平台跟物流发展起来,虽然抵跨掉很多的实体店,但是对于我们农村来说,确实是有很大帮助啊,不像以前,守着农产品卖不出去,甚至只能干着急看着它们烂地里。”
阿音说道:“就是,以后啊,什么三分一斤的香蕉,两分一斤的萝卜,烂地里的白菜,这样的情况,总会越来越少的。”
晚上请苗娃苗叔们吃了一顿接风酒,去祠堂跟四爷爷打了招呼,安排好住宿,李君阁又去猪场那边看看情况。
林旺财听到李君阁来了,跑过来问道:“你这两天跑哪里去了?这组培实验室你准备就这样空着?”
李君阁一边给竹鼠加料一边说道:“你是cto!这个得你来那主意啊!”
林旺财从兜里翻出一张纸来,说道:“别闹!净整听不懂的,这单子上的东西都需要!你照着买吧!”
李君阁接过来一看,说道“你这是要开奶茶店吗?保鲜柜,高压锅,透明塑料杯,封口器,就差吸管了!”
林旺财无语了,说道:“那是一立方米的高压灭菌锅,一个就两万多块钱,跟高压锅不是一回事!还有就是为了省钱,用一次性塑料杯和薄膜封口,可以替换掉组培瓶。保鲜柜其实用来放药品的药品柜。”
“培养架找村里木匠做吧,然后我们自己安装电线和灯管就行。”
“还有就是加热器,空调,药品柜,超净工作台,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加上必要的药品,这组培室就搞起来了。”
李君阁说道:“这单子上组培瓶就是六万个,培养架就是60套,老林你这是要弄多大规模啊?”
林旺财说道:“这几天我看了你的石斛,长势非常好,石斛果子正是采的时候,我们用种子组培技术,你想想一个果实里面就是一包种子,起码能培育出几十株苗子,你这几十个猪槽的石斛,能收近千个果子,只要给我把东西配好,明年我就能给你搞出上几十万株种苗出来!”
“我靠!”李君阁被吓着了,他给林旺财弄这个实验室,心想一年能有个几千株的苗子出来就逆天了。没想到林旺财给他放了这么大一颗卫星。
林旺财不无得意地说道:“这就是组培技术的强大之处了,几年下来,我可以把你们李家沟用石斛给铺满!”
李君阁一把拉住林旺财,兴奋不已:“那兰草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搞?”
“呃……然而并不是…兰花就不太好弄了,在自然界里,兰花有两种繁殖方式,一是种子繁殖,就是兰花种子特定环境下发芽生长成龙根体,再在龙根体上发出芽苗,最后长成实生苗;二是从实生苗上分孽出芽苗,再由芽苗发育成植株。”
“我们先说种子繁殖,中国兰花的种子存在严重缺陷,一般都不太健康,获取健康的种子这一步就很难。然后种子的发芽成长的环境还要伴随相应的温度,湿度,营养和菌群,因此在自然界中,中国兰花要通过种子繁育是很艰难的。”
过节了!大家节日快乐!听说月票翻倍哟!话说月票有啥用?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九十六章 技术的优势
“所以兰花一般采用的是龙根组培法和芽点组培法,这就是模拟自然兰花的第二种繁殖方式了。”
“龙根组培法先按品的种不同根据需要从母本上切分出带芽的龙根,再在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更多的龙根,然后再次切分得到越来越多的种苗;”
“芽点组培法则是在无菌操作下切取兰花芦头上的芽点,在培养基上使其长出龙根,再切分龙根获取较多的数量,这工作也可多次切分,最后在龙根上培育出实生苗进行移栽。”
“那么问题就来了,自然界中兰花龙根和芽点的生长,必须要伴随益生的菌群,而组培的第一关,却是杀菌。”
“龙根和芽头本身就脆弱,不可能如种子那般浸泡杀菌,就连冲洗时间过长,都会导致龙根和芽头死掉。”
“可一旦灭菌不到位,有害的菌体,移入培养杯后,会大量繁殖,直接导致烂根,专业术语叫做‘褐化’。”
“出现‘褐化’,那一团组培兰苗就毁了,如果放任不管,最后一整杯兰苗会全部褐化掉。”
“还有就是杀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伤害的过程,不分好坏菌,都被杀了个干净。杀完菌的龙根和芽头被移入培养杯后,会存在一个缓慢的生长恢复的过程,很多龙根恢复不过来,也一样会死掉。”
“就算想尽千方百计得到了无菌环境培养出来的种子芽苗,一般也营养不良抗病力低下,之后还要揭开杯盖进行适应性训练,逐步培养健壮,然后再经过野化训练,得到能够移栽到兰埔里的实生苗,最后育成成品兰花。”
“这中间会经历无数次的死亡,淘汰,很多黑心的卖家,会将淘汰下来的兰草卖给顾客,这也是组培草在中国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
“所以总体说来,中国兰花的组培技术,不如石斛那么简单,不可能一年几十万株的扩苗。这里面的道道多了去了,形成一个优良的栽培技术体系,我摸索了几十年,都还不敢说摸透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