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悍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乌鸦大婶
反正什么样的人都有,身上是不是带了武器也不得而知,现场的气氛显得十分紧张。
好在今日没有下雨,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也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日上三竿,正式开堂,寇征威风凛凛的猛然一拍惊堂木,口中威严的声音钻进每一个人的耳中:“带人犯戴子明!”
很快,衣冠整齐神情疲惫的戴子明就被两个稽查司缇骑带了上看,看他的精神,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依然挺直了腰杆。
不过他在上堂的时候,眼神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陈华的身上。
“罪囚戴子明,你可知罪!”寇征低喝道。
戴子明没有跪下,寇征也没有让他跪下,他对寇征拱了拱手:“回巡抚大人的话,罪囚知罪。”
“你罪从何来!”寇征明知故问。
这是陈华弄出来的把戏,罪状由戴子明说出来,比寇征对着一张状纸念要好,这是他的观点。
寇征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也没有想过要在审问的时候占据绝对主宰地位,今天的主角是陈华和戴子明,而不是他寇征。
戴子明环顾四周,目光最后回到陈华身上,口中道:“大楚昌隆十四年,戴某在金陵城外杀害一个负笈游学的学子,此人姓吕名方,此其罪一也。
戴某...”
寇征打断了他的叙述:“前朝之事,本官不想知晓,你今日便说说大齐立国之后你所做的不法事。”
戴子明再度拱了拱手:“谨遵巡抚大人敕令。罪囚于大齐承平园年九月,命走马山山匪匪首郑老实在断肠崖截杀何家商队,总计杀人二百有余,劫掠财物折合白银五十余万两。
先后勾结走马山山匪灭掉十余个商队,只要是胆敢跟戴家作对的小家族,一律灭门,然后伪装成失火的模样。
借用城主职务之便,明人偷税,伪造账本,这些年,估计偷了百万两白银的税金。
另外,罪囚还命人勾结走马山山匪夜袭稽查司校尉陈大人的府邸,杀害其府中二十余奴仆。
多次派人前往陈大人的酒坊捣乱,杀了不少人,也伤了不少人。
强抢民女数十人,这些民女罪囚玩腻了之后,就会将之卖到雪染坊,这件事叶掌柜应该是很清楚的。大人如果不相信,可以让叶掌柜过来,当面对质。
另外,罪囚还让人在城中散布谣言,每逢其他地方有灾荒,便提高粮价,借机敛财。
和吴家、叶家、洪家、杨家、文家、崔家一同伪造罪证,构陷金陵府前面七任知府。
今岁还从滇南弄来一种慢性毒药掺杂在酒水之中售卖,意图以此击垮陈主司的酒厂。”
寇征听得暗暗心惊,心说你戴子明不要命了,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攀咬其他家族,你应该不是这样一个蠢货才对。
可陈华不动声色,依然保持着很淡然的态度,他也不好发作,只好等戴子明说完。
等戴子明说完之后,寇征拍打着惊堂木道:“戴子明,你所为之事仅仅只是这些?”
戴子明伸手指了指放在公堂案上的卷宗道:“大人,罪囚之事拣一些比较重要的说,具体罪囚这些年究竟犯了多少罪,大人的卷宗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的。
罪囚而今只求速死,别无他求。不过大人确定不需要找其他六家过来问问情况?”
戴子明这一招可谓十分聪明,他在清楚自己和戴家的境遇之后,也知道其他六大家族不会再管戴家,就有了鱼死网破的打算。
只不过他不是要跟陈华鱼死网破,而是要跟六大家族鱼死网破而已。
可以说,如果不是六大家族顾忌太多,在他出事之后又不肯积极营救,或许陈华根本没法抓他到稽查司审问。
大齐悍卒 第391章 纵横3
这个计划差不多就是一石二鸟,只要六大家族牵扯进来,陈华一旦对其他六大家族下手,势必就会得罪他们,到时候陈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同样的,他的证词有书记官写出来,最后交给他亲自画押,还有一些地方乡绅也会按手印,到时候这些东西送到京城去,六大家族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寇征听了后背冷汗直流,心说这王八蛋临死之前还要拉几个垫背的。
正要开口说话,却见陈华正在对自己使眼色,寇征不动声色的看向陈华:“陈大人,这戴子明乃是你捉拿归案的,你有什么话说?”
陈华站起来对寇征拱了拱手,然后又对外面的老百姓拱了拱手:“各位,戴子明所说的其他六家参与构陷金陵府前面七任知府的事,我稽查司已经查明,此乃戴子明攀诬之举,经调查,其他六家并未参与,一切都是戴家在做。
当然,不能说其他六家没有责任,身为地方大族,明知戴家对付官府知府的情况下,知情不报,这是无论如何也推脱不了的。
我手中有一份六大家族的认错书,巡抚大人先看完之后,请外面各位中的读书人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属实。
另外,走马山的山匪匪首郑老实已经捉拿归案,可当堂与戴子明对质。”
说完他把六大家族给他的东西恭敬的递给巡抚寇征,然后打了个响指,郑老实被两个稽查司缇骑从偏院带了进来。
他早就防着戴子明这一手了,现在还不是对其他六大家族动手的时候,所以必须要让其他六大家族彻底安心,他才能卯足了劲把戴家拿下。
寇征看完之后微微颔首,然后又把那份认错书还给陈华,给外面的人看了之后,那些读书人便开始念认错书上的内容。
信的下方写满了名字和手印,认错书写得也十分诚恳,六大家族愿意出十万两银子修葺金陵城内基础设施,以此表示认错悔过。
不过当那些读书人看完之后,却有人提出了异议:“这位陈大人,敢问你如何证明这份认错书是六大家族所书?不要以为下面按了几个手印,就能够忽悠老百姓了。”
陈华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那按照这位仁兄的意思,本官该如何证明才好?”
那穿着粗麻衣,长相平平无奇却有一股英气的读书人浑然不惧:“如果大人真的能够证明,那就需要这些按手印的人中间的人来到府衙,由咱们找人印证才行。
只是大人一人红口白牙,口说无凭,怕是难以服众。
不才虽然是个读书人,却也没有权力干扰官府断案,如果有什么得罪之处,希望大人能够海涵。”
这读书人说话可谓毒辣,如果陈华追责他过问官府断案的过错,那就意味着这所谓的认罪书根本就是伪造的,戴子明身上的罪责,即便他亲口承认,也有待推敲。
陈华道:“好,我去请人。”
“来人,速去叶府找来叶天狼叶掌柜。”吩咐一个稽查司缇骑去请人,陈华将认错书重新放回怀中:“此事暂且放在一边,等叶掌柜来了之后,便知真假。
下面,咱们听听郑老实的供状吧!”
郑老实一进来就双膝跪地,因为陈华没有让他开口,所以他跪下之后并没有出声。
现在陈华给了他机会,他马上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这些年做的事都给说了出来,当然,他说的都是跟戴家有关系的,而且都是有人命案子在里面的。
比如说,承平元年他奉命将一个胆敢将自己酿造的酒水拿大金陵城售卖的农夫家中十口人屠戮一空,就连人家家里还在襁褓中的孙儿都没有放过。
又比如说,金陵城内某位家道中落的小姐因为姿色颇为不俗而被戴子明看上,人家姑娘在金陵城内被逼得没办法只能被迫背井离乡去京城投奔亲戚,却在半道上被走马山上的山匪给劫了。
不单单如此,随行的七八个家奴全部都成了走马山山匪的刀下亡魂,那小姐则被带回了戴家。不过那小姐的下落,郑老实却是说不出来。
围观的百姓中有不少知道这件事的,一个个都开始低头窃窃私语起来。
一些被蛊惑的人则不以为然的道:“那年城内的事咱们大家都有听说,但我相信戴掌柜不是这样的人。”
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相信戴子明和不相信戴子明的,基本上是五五之数。
一些个读书人倒是比较相信陈华,特别是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因为陈华之前在雪染坊算是才名远扬了。
郑老实的罪状不少,说出来的罪状也不少,反正他的罪状,到最后无论如何判一个斩立决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下面便是戴家另外一些人过堂,他们的罪状就不是他们自己口述,而变成了寇征宣读罪状,人证、物证之类的东西一应俱全,这些人根本就没法抵赖。
倒是戴子明的三叔公和大伯两人,他们虽然被抓了,也知道他们的罪状,可是能够给他们定罪的证据和证人却不太足够。
就拿戴子明的三叔公来说,他的罪状,最多就是让他流放三千里,根本就不足以要了他的老命。
倒不是说陈华一定要置人于死地,主要是三叔公的某些罪状死一百次都够了,却苦于没有能够让他伏法的罪证。
等审问三叔公的时候,案件的进展直接就卡住了,老家伙人老成精,知道官府方面没有足够的证据,死咬着自己没做。
外面的人也看出有些不对劲了,特别是那些收了三叔公银子的人,更是把声音提高了许多。
有人喊道:“你们这是要栽赃陷害,老人家根本就没有做那些事,有本事你们拿出证据来。”
“官府这么草菅人命,我们金陵城的老百姓还怎么活!”
“放人!”
“你们不能这样,戴老太爷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呐!你们这些畜生,颠倒是非黑白,你们都是畜生。”
大齐悍卒 第392章 纵横4
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府衙外面民怨沸腾,就连之前比较相信陈华和官府的寒门读书人,脸上也开始露出犹豫的神情。
陈华站起来怒喝一声:“咆哮公堂,成何体统,有本事一个个站出来说。别以为拿了戴家几个钱,就能够颠倒是非黑白。”
“你是当官的,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现在欺负的是戴家这样的良善商贾,明天不知道会要谁的命。”人群中不知谁说了一句。
虽然说话的这个人声音不大,却正好是陈华怒吼完的空隙,不少人都听到了这句话。
顿时,群情激奋。
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这样,当不公平的事没有涉及到自身的时候,很多人宁可在背地里心谤腹非也不愿站出来为那些敢于站出来的人声援一二。
可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之后,他们比蚂蚱蹦跶得还要厉害,在那里哭爹喊娘的,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却没有想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在哪里。
有人跟陈华说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雪中送炭,有的只是锦上添花,陈华告诉那个人说我不喜欢雪中送炭,我更喜欢锦上添花。
这个人,叫张道陵。
当陈华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想要惩奸除恶的时候,这些人站出来为戴家说话,而那些真正该站出来说话的苦主,却没有一个肯站出来的。
人群中不乏被戴家欺辱过的人,可他们不敢站出来,因为他们不相信这样一个毛头小子加上一个到了江南数年却没能改变什么的巡抚,能够真正把代价这样的庞然大物给打死。
其实,一开始寇征自己都不相信。
可既然已经开始公审,陈华自然没有这么简单就放弃的打算。
骑虎难下的寇征,除了陪这个年轻人继续玩下去,别无选择。
“你们继续吵,什么时候吵够了,我们继续问案。”陈华冷冷道。
“这狗官草菅人命,冲进去,打他!”
“杀了这狗官!朝廷不让我们老百姓活命,我们也不让他们活。”
有两个人在人群中煽风点火。
好在大齐已经安宁数年,江南这边也好不容易恢复了生气,这些老百姓虽然心中感慨官府无凭无据就要问罪于人有些不妥当,却也没敢跟那些煽风点火的人一起上去。
于是乎,自以为能够煽动老百姓动手的几个人,就都暴露在了陈华面前。
说时迟那时快,陈华一个箭步,伸手一抓,两只手各抓了一个人就直接提到了公堂之上,另外一边的稽查司缇骑反应速度也不慢,很快就在人群中揪出了七八个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轻装汉子,身上装束算不上好,都是短打装扮,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不是绿林道上的,就是游侠儿,基本上都是拿了戴家银子之后办事的主。
人群中出现一阵骚动,刚才还对陈华破口大骂的老百姓忧心忡忡,生怕陈华会对他们动手。
陈华将两人一把掼在地上,两人摔了个七荤八素,暂时没有那个力气再对陈华口诛笔伐。
他双手下压,大声道:“大家安静,大家安静,这些人拿了戴家的好处,所以才会怂恿你们冲击府衙。
你们应该知道,冲击府衙是什么样的罪状,那是轻则流放重则砍头的大罪。千万不要被这些贼人给蛊惑了,本官保证,会给你们一个公正满意的答复。
你们想想看,身边那些喝了戴家酒水的人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如果任由这种酒水在我大齐境内肆虐,我大齐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百姓不是生产,官员不思勤政,整日饮酒作乐,最后我大齐必定会因此而垮掉。
即便戴家老爷子的罪状不能成立,光是凭借这一条,本官就可以上奏朝廷,给戴家来个夷三族。
本官没有这么做,就是不想冤枉一个好人。可本官性子耿直,也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在他的安抚下,老百姓有些激动的情绪总算是稍微平息了一些,特别是一些寒门子弟在听了陈华的话之后,都跟着安抚身边的人,可谓是帮了陈华的大忙。
在说话的时候,陈华注意到,之前给他出难题的那个读书人,也正在安慰身边的人,看样子好像不是拿了戴家好处的样子。
审判暂时中止,大家都在等待那个去叶家请叶天狼过来的稽查司缇骑回来。
大概等了一炷香功夫,那缇骑总算是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气喘吁吁的轿夫。
叶天狼年纪大了,自然不可能骑马过来,所以就苦了几个抬轿子的轿夫,这算是他们给叶天狼做事做得最辛苦的一天。
当然,叶家给他们的银子不是一笔小数目,苦点累点也没什么,至少那些银子能够养活一家老小。
叶天狼一进来就朝寇征做了个揖,然后笑眯眯的问道:“陈大人何事相召?”
陈华拿出那张认错书,朝人群中正在关注自己一举一动的那个读书人勾了勾手指,又直了几个读书人出来。
“你们几个仔细看看,这上面第一个手印,究竟是不是叶掌柜的,如果不是,今日我就马上将戴家的所有人全部放了,承诺以后只要戴家不再做那种酒水生意,我陈服章将所有罪责一人承担下来。
如果是,你们几个给我安抚好周围的百姓,切勿让有心人有了可趁之机。金陵城内,可是有不少人盼着老百姓暴动的!”陈华语气严肃正色道。
第一个被他点的读书人朝陈华拱了拱手:“兄台大才,不才佩服,不过为了一个公道,不才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话。”
几个人当下就开始仔细对照起叶天狼在另外一张白色宣纸上按下的手印来,二者一对比,马上就出来结果了。
认错书上的手印的确是叶天狼的,那些读书人跟周围老百姓说了之后,本来还有些愤愤不平的老百姓,顿时就安静下来了。
然而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还不单单只是这些,就在这时,外面有人嚷嚷着:“来来,麻烦让让。”
大齐悍卒 第393章 纵横5
“来来来,借过借过,麻烦让一下!”
循着声音看去,却见领头一人竟然是一个仪态儒雅的中年人,这中年人不仅陈华认识,叶天狼也十分熟悉。
叶天狼看到这个人之后眸子缩了缩,他在金陵城最不愿意看见的人,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可是这个人,是他最最不愿看到的。
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一直都将七大家族当成仇寇的刘长远。
昔日南楚王朝相国刘骜的长子,也是刘家唯一活到了现在的人,却是叶天狼最不愿意看到的人。
陈华故作不识,黑着脸道:“你是何人,不知此处正在问案么?擅闯公堂,论罪二十大板!”
刘长远见陈华故意装作不认识,心下了然,摆出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年轻后生,大言不惭,我今日来这里,乃是知道有人要动戴家,你不是没有证人证词么,我给你带来了。”
说罢,指了指身后的几人。
三叔公看到那几人之后,整个人瘫软在地上,再没有侥幸的心思了。
到了这个地步,外面那些人就是个傻子,也能看出三叔公的确是罪有应得。
刘长远盯着叶天狼,叶天狼也一直都盯着刘长远。
陈华的怒喝,打破了这种平静:“大胆刁民,见到巡抚大人,安敢不跪!”
刘长远呵呵一笑,这笑容看在别人眼中,怎么样都是一种嘲讽的冷笑。
“连李神通我都可以不跪,更何况是寇西平一个巡抚。你倒是问问你们的巡抚大人,敢让我跪下么?”刘长远眸子中流露出一种目中无人的倨傲。
寇征站起来对刘长远揖了一礼:“下官江南巡抚寇征,见过驸马爷。”
陈华顺势露出惊讶的神色,失声道:“你是驸马?”
刘长远心中暗笑,这小子装蒜的本事还真是一流,明明早就认识了,偏偏装出玩去哪不认识的模样。
叶天狼沉声道:“陈大人,此人的确是当朝驸马,是已故长公主的夫婿,你切不可无礼。”
陈华一脸愤愤不平,好像很不服气,而刘长远也并未纠结于他的态度,而是又指了指身后的人道:“陈主司,证人我给你带来了,他们都是侥幸从戴家手里逃出生天的苦命人,你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询。”
陈华似笑非笑的道:“驸马爷似乎很关心戴家的案子啊!”
刘长远毫不客气的训斥道:“亏你还是稽查司的校尉,莫永年不知是瞎了眼还是故意为之,派你这么个嘴上没毛的小子来江南。
偌大个金陵城,谁人不知我刘长远恨不得将七大家族扒皮抽筋,当年若不是他们临阵倒戈,我泱泱大楚怎么一夕之间毁于一旦。”
他也真敢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点避讳都没有。
陈华在心里不由给刘长远捏了一把冷汗,不过一想到对方的身份,他便也释然了,李神通既然留了刘长远这么多年,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对付刘长远。
陈华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强辩道:“我不知晓,与你何干!”
为了避免刘长远继续纠缠下去,他转身对寇征拱手道:“大人,既然已经有证人了,咱们就继续问案吧!”
小小的波折在短时间内消散于无形,审案继续下去,外面闹事的人也不敢再吱声,毕竟戴家的罪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就算他们不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去做,戴家也没有人能够奈何得了他们。
事情得以顺利进行下去,最后寇征断案,给戴子明在内的戴家主脑人物判的都是斩立决,其他从犯,最轻的也是流放充军。一些有人命案子在身上的,直接就是一个秋后处斩。
不过戴子明等人的罪状在审判完毕之后,还不能把戴子明等人直接就给杀了,因为这个案子牵涉太广,必须要报刑部,然后上达天听之后,由皇帝决定是不是马上将这些人处死。
如果皇帝说要将囚犯押解京城,那么很有可能最后会在京城秋后处决。
饱经风霜的戴子明已经完全能够做到不动如山,因为他对自己的结局心里早就有底,他知道自己活不下去,唯一希望的,就是陈华能够兑现诺言,不要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当然,陈华是不是会兑现诺言戴子明心里也没底,因为等到死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管不着了。
一宗案子,光是判决就用了十天时间,每天不是宣读罪状就是让这些人签字画押,十分的乏味。
第一天来的人最多,到第二天就少了许多,最后一天的时候,除了七大家族的代表,就没见有多少老百姓在衙门外面。
写奏折这种遭罪的活计,当然是交给寇征最为稳妥,陈华一下成了闲散人等一个,稽查司一帮缇骑在拿了银子之后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最开心的莫过于廖勤忠,因为他的功劳,被陈华在条子里写成了首功。
本来接收戴家的产业是个不小的问题,不过被陈华调侃为活菩萨的吴梭很是时候的出现,帮陈华解决了不少问题。
接收产业,什么人该留下,什么人该踢出去,什么产业可以分给其他六大家族,什么产业必须自己紧紧握在手里,吴梭心里都有一杆秤。
除了银子方面的大问题需要陈华顶多之外,其他事情吴梭都不用过问,直接就可以自己做主。
他的及时出现,其实是吴天弘的意思,咱们的老吴掌柜见到了戴家的下场,即便他早就跟朝廷方面达成了协议,也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所以,他需要一个强力的外援,而陈华,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背后有一个国公当靠山,本人深受皇帝看重,还有漠北边军当后盾,最重要的是,陈华还很年轻。
让吴梭掺和到陈华的生意中去,这样吴家将来也有一份自保的能力。
接收产业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陈华一点都不着急,只是让人把被他弄出去公干的邹兴给叫了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