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齐悍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乌鸦大婶
南楚太师郭兴邦,自从南楚国相刘骜自杀之后,他就带着南楚的遗老遗少一直对抗着大齐朝廷。
郭兴邦原名郭权,因为南楚被灭,才改名郭兴邦,现在年过七旬,身体依然硬朗。
刘覆,大楚最后一个皇帝楚哀帝的儿子,也是现在存活的唯一一个儿子,年过不惑,却依然对郭兴邦的话奉若圣旨。
要说郭兴邦是一个忠臣,从某些方面讲他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忠臣,大楚金陵城破,哀帝在景阳宫自焚,带着所有嫔妃和皇子公主。
郭兴邦没死,他当时在广源这个地方公干,可是他却趁着金陵城破之前回到昔日的南楚京城金陵,将皇太子刘覆给带了出来。
大齐建国,他本可以出仕,李神通给了他不错的待遇,毕竟他是南楚除了刘骜之外的另外一个大儒。
因为连年征战而不复存在的岳麓书院山长,地位在南楚仅次于国相刘骜的鸿儒,更是一个难得的老学究。
可他没有出仕,带着南楚的遗老遗少一直都在反抗大齐,妄图有朝一日,能够重回金陵,恢复大楚昔日的荣光。
这样一个人并不是一个做官的好材料,反倒是一个做学问的好材料。
刘骜在世的时候就曾跟人说过,要论做官,太师不如我,尔虞我诈,他不擅长。可要论做学问,十个刘骜也比不上一个太师。
号称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的刘骜都这么说,足见郭兴邦这个老学究究竟有多厉害了。
事实上,现在大齐朝堂之上不少高官,都是出自二人门下。
可要说他是一个忠臣,他又不能完全算一个忠臣,手握权柄,刘覆只不过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
在南疆十万大山百万子民中,知道太师的人比知道皇上的人要多许多。
阿里郎今天要请教的,就是态势郭兴邦。
先有童子入内禀报,得到许可之后方能入内,等了一小会,童子出来告诉阿里郎太师让他进去。
进门之前阿里郎先把脑袋垂下,以示恭敬,里面有两个人,不仅郭兴邦在,自号大楚的打出皇帝刘覆也在。
“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师。”阿里郎进去之后跪下给‘皇帝’刘覆磕了个头,站起来之后又给郭兴邦揖了一礼。
刘覆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道:“南疆王无须多礼,朕也没有旁的事,正在接受太师教诲。你此来可有要事?”
阿里郎恭敬道:“回陛下的话,今日村子里来了个齐人,说是贩卖私盐的,他手底下带着两百多号人,每个人身上有二十多斤盐,此刻我大楚正是缺盐的时候,所以来请示一下太师。”
郭兴邦拍了拍刘覆的手背以示亲热:“陛下没有别的事先去读书吧,老臣有些事需要跟南疆王商讨一番。”
刘覆点点头,很恭敬的朝郭兴邦鞠了一躬,然后走了出去。
谁都没有注意到,刘覆的眼神中闪现了一抹杀机。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就算现在大楚已经被灭了,躲在南疆这个地方,可刘覆还是名义上的皇帝,郭兴邦再怎么样,也不应该用这么轻蔑的语气跟他说话。
他是一个皇帝,却也是一个傀儡,一个偏安一隅的皇帝加上一个傀儡的身份,四十多岁的刘覆心里不憋屈才怪。
不过他掩饰得很好,现在南楚遗民里面那一两百号人都是听从郭兴邦的号令,就连阿里郎这个南疆王,也是郭兴邦封的,所有人都对郭兴邦恭敬,却很少有真心对他这个皇帝恭敬的。
现在他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他选择了隐忍。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刘骜还活着的时候说做学问他不如郭兴邦,可做官郭兴邦不如他的原因。
再怎么说郭兴邦也是一个臣子,可是他却总是将自己放在皇帝老师的位置上,而很少将自己放在臣子的位置上。
“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郭兴邦在刘覆走后淡淡道。
阿里郎道:“回太师的话,我那泰山大人带来一个人,说是贼齐的盐商,带了不少盐巴,我们现在正好缺盐,但是他要价很贵,所以请示一下太师,究竟该不该买。”
“这些人靠得住么?”郭兴邦心中一紧。
南疆现在有多缺盐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别看他平时很少出这一片院子,可外面的事情,他基本上都知道。
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郭兴邦一个不折不扣的读书人,对外面的事情了如指掌。
现在南疆虽然号称数十万大军,可实际上真正能够投入战斗的人数不过二十万左右,一些小部落不会在关键的时候派兵,除非是有好处拿。
这些人能够团结一处,无非就是利益驱使,一旦因为食盐的问题而导致内讧,南疆百族会在瞬间分崩离析。
阿里郎道:“靠得住,我泰山大人派人去了金陵城,打听到不少内幕消息。这些消息,基本上都是杨家那边传出来的。送盐的不是杨家的人,他们是吴家的人,杨家并不是十分清楚,可杨澈很不高兴。”
郭兴邦想了想道:“正是缺盐巴的时候,买了吧,不管他们出什么价,只要他们能够做到将盐巴运到山里,多少钱都给。
人家是提着脑袋过活,这些个肩上,给了他们足够的利润,他们就敢造反的。”
阿里郎躬身道:“那臣下马上就去办。”
郭兴邦点点头:“去吧,老夫乏了。”





大齐悍卒 第447章 交易
有了一个准确的答复,阿里郎大概知道该怎么办了,郭兴邦那边的态度很重要。如果郭兴邦不让做这笔生意,他说什么都不会违背郭兴邦的意思。
不过现在好了,悬在他心头的一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陈华还在等待,阿里郎决定第一时间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得到了好消息,陈华自然笑逐颜开,口中连说:“合作愉快,合作愉快,这次可赚了不少钱,还是你们大方呐!”
阿里郎皮笑肉不笑的道:“立早先生这是在打我的脸,我们的大方,可是逼不得已的大方呐!”
陈华讪笑道:“嘿嘿,是的是的,这次交易的确有些仓促,下回保证不会让你们如此仓促了。
这样吧!我们过几个月之后再给你们运送盐巴,到时候你们的盐巴估计也吃得差不多了。”
阿里郎想了想道:“怎么要过几个月呢?你们回去之后,就可以直接运送进来,你放心,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价格好说。”
陈华心里了然,这些王八蛋是要囤积盐巴,好跟大齐打持久战。
“这个,如果短时间之内往山里面的次数太多了,难免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您也知道,咱们大齐现在对走私盐这一块抓得很严。
如果让人发现了,咱们的后路就彻底断了,还是细水长流好一些,至少这样一来,咱们双方都没有什么损失。”陈华肃然道。
阿里郎道:“立早先生能不能告诉本王,是你自己不愿意冒险,还是你家东家不愿意?”
陈华笑道:“自然是担心东家不愿意,我这些兄弟这么多年跟着我风里来雨里去的,年纪虽然都不大,可一个个都是汉子。
如果因为一点钱就死了,那就太不值当了,这一次已经死了我不少兄弟了,我不希望再有人死在丛林之中。”
阿里郎笑道:“请立早先生回去跟吴掌柜好好商量商量,希望能够给我们一个好消息。这次回去,本王想要派人跟随立早先生,不知先生是否介意?”
陈华为难道:“这...您的人跟着回去,恐怕有些不妥吧!南疆的人长相和齐人大为不同,一眼就能看得出,如果被有心人发现,咱们怕是没有好日子过了。”
阿里郎爽快道:“这个立早先生完全可以放心,这次派出去的人,在相貌上绝对不会让人看出端倪,这一点我们可以保证。
而且我的人会直接跟你东家谈,到时候就可以免去先生不少麻烦,又何乐而不为呢!”
陈华犹豫片刻后道:“好吧,既然大头人想要派人跟随,那就派人跟随吧!”
就这样,阿里郎派人去树人村将盐巴全部运送回村,顺便还将该给的财物给带了过去,双方清点完毕之后,很友好的道别了。
跟随陈华等人上路的是他的本家,一个叫陈木的人,这个年轻人看上去人如其名,有些木讷,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只是在遇到一些危险的时候,年轻人会紧张的提醒陈华他们小心。
一路上陈华等人露出了不少破绽,面对毒物的时候的惊慌失措,面对瘴气的时候的手忙脚乱,这一切都被陈木尽收眼底。
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做给他看的,更不知道陈华竟然是山下的齐军中的一员。
陈华几次跟他搭话,他都是说几句马上就闭口不言,看样子是不愿意跟陈华聊过多的话题。
“兄弟,你说咱们大齐这么富饶,你干嘛还要跑到山里面去,这山里的蛇虫鼠蚁不知道有多少,都是吃人的东西,还有不少猛兽。
南疆人住山里面住惯了,你们怎么能够习惯得了?”已经走了七八日,陈华这日又开口跟陈木搭话。
不同以往,陈木这次竟然完整的回答了他的问题:“南疆虽然条件艰苦了些,却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避难所,我们这些人,在你们贼齐,是没有身份的。”
陈华装作没有听到贼齐两个字,大大咧咧道:“什么叫没身份,你像我,本来就是楚人,可大齐建国之后,对咱们楚人也不见得坏到了哪里去。
当年咱大楚那些遗老遗少,其中有不少人都想着要恢复楚国旧日繁荣的,可官府抓了这些人之后也没杀他们不是。
一些个胆子大到可以包天的家伙,直接就行刺官府人员,最后他们也只是诛杀了首恶,没有罪及家人。
说实话,咱们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这打仗的日子,谁都不希望有。不过嘛,既然打起来,咱们发点财,也是在所难免的。
不瞒你说,咱大齐其实不愿意打仗,因为好不容日子好过了,又打仗,老百姓谁能愿意。”
陈木问道:“既然不愿意打仗,朝廷打仗老百姓难道不会造反么?”
“造反?他们也得敢呐!”陈华摇头晃脑的道:“你知道我在绿林道上有些名气,可为什么现在不愿意继续在绿林道上走了么?
前年的时候正是我最风光的时候,那时候还在襄阳府呢!带着几百兄弟占山为王,过路的商贾谁不得给我几分面子。
可来了一个愣头愣脑的知府大人,竟然敢发兵剿匪,说我们是山贼。
奶奶个熊的,就是我乐意被人称作山贼,我手底下的兄弟也不愿意不是,一场乱战下来,我们居高临下,还是让官兵把山寨给攻占了,那一次死了我近半兄弟。
之后我就带着人四处东躲西藏的,也不敢抬抛头露面,渐渐的等风声过了之后才敢露头。
才露头没有几个月,就被咱们掌柜的给请来了,吴掌柜说绿林道上讨饭吃并不好吃,什么时候官府想收拾你就会收拾你,还不如跟着他干,弄点银子之后做点小买卖。
我想想也是,这么多兄弟的家人要养,手里头缺钱呐,就跟吴掌柜开口要一万两银子,没想到这吴掌柜竟然也是个大气的人,眼睛都不眨直接就把银子给我了。
所以啊,我跑几趟就不愿意跑了,到时候做点小买卖,过一下安生日子,挺好的。”




大齐悍卒 第448章 话语渐多
“立早先生真是想得周到,也是一个重义气的人。那些兄弟的家人都是你在赡养,那你可真了不起。”陈木由衷的道。
陈华摇头道:“什么重义气不重义气,跑这一趟差我才知道,这世界上,有钱才他娘的是大爷,没钱,你就是个龟孙子。
想当年我带着几百兄弟在山上的时候,那些商贾谁不给我三分颜色,可是后来呢?官府出动三千人马,我那些兄弟不是死在战斗中就是被官府那些王八羔子的给拉出去在菜市口砍了脑袋。
可就算是我们这些十恶不赦的山匪,官府也没有罪及家人的意思。所以啊,我才有这个机会,去赡养我那些兄弟的家人。
听老哥一句话,如果有机会,还是回大齐去吧,官府的人不会因为你们在南疆待了一段时间就对你们另眼相待的。”
陈木摇头苦笑:“立早先生有所不知,其实我家祖辈都是大楚人,大楚国灭的时候我才十三四岁,年纪不大,可是家中长辈带着我出逃的时候,我就知道,大楚完了。
本来我们打算找个地方好好生活,毕竟风闻齐人对楚人不错,并不会另眼相待。
可如果我告诉你我的家人都是齐人官府给逼死的,最后我万般无奈之下才逃进南疆,好不容易被山民救了才有今时今日,不知立早先生相不相信呢?”
陈华想了想道:“嘶...不至于啊,我听说的情况里面,好像没有官府的人逼死昔日大楚的人吧!不过也不能确定,天知道是不是有那么一些个搜过民脂民膏的奸贼混在官府队伍中。
别看我那么多兄弟死在官府手中,可我一点都不恨官府,如果官府真的要将我们拿下,我们根本就躲不过去的。关键时刻,还是那知府老爷放了我们一马呢!
对了,陈兄弟,你姓陈,陈姓当年可是大楚的大姓啊,镇国大将军好像就是姓陈吧!”
陈木点了点头:“对,姓陈,陈公凫,我这辈子最尊敬的人,没有之一。如果陈大将军不死,或许大楚不会那么快被灭掉。”
陈华故意道:“切,你可别把陈大将军说得太玄乎了,陈大将军当年不死,大楚的确没有这么快被灭,可也是迟早的事。”
陈木脸上带着怒容,不过很快就敛去了,轻描淡写的问道:“何以见得?”
陈华摸了摸鼻子道:“我说句不太好听的,你也别介意。山里面的阿里郎大头人背后还有人吧!他并不像一个能说话算数的存在。
那些人,不出我所料应该都是昔日大楚的王公贵族,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复辟。”
陈木脸色大变,手已经摸向了放在腰间的软剑上。
陈华将一切尽收眼底,颇为不以为然的道:“陈老弟不要想着动刀子,某子啊江湖上浪荡这么些年,如果连最基本的见识都没有,那就不用在江湖上混了。
现在正是南疆缺盐的时候,阿里郎如果答应,马上就会答应,可他偏偏等了几天之后再跟我说愿意用那样的价格将我们的盐巴给卖了。
除了背后还有人之外,我想不到别的可能。
南疆没有盐井,你们在这么缺盐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管银子的问题,他等了几天告诉我愿意出高价收购,背后有人完全可以肯定了。
至于我如何猜出他背后的人是南楚遗民,这也很简单,就刚才跟你的谈话,我就猜出来了。
你们对大齐官府有诸多不满,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深仇大恨的人,其他人不会到ui官府如此不满。
毕竟现在大齐政治清明,并没有腐朽到百姓会揭竿而起的地步。而有深仇大恨的人里面,又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掌控整个南疆百万居民。南楚遗民,无疑是其中一个存在,很凑巧,你是楚人,我也是楚人。
还有,你最好把你的手从腰间的软剑剑柄上拿开,否则真动起手来,伤了和气可不好,再说了,你也不是我的一合之敌。
某懒得去你管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也懒得去管你们到底要做什么,某只需要知道,从金陵城往南疆运盐,能够让某拿到银子,能够让某下面的兄弟过上好日子,足矣!
至于你们跟大齐官府谁能赢得这场战争,关我鸟事,我只要保证有银子就成。”
陈木紧绷的心神稍稍松懈下来,陈华扬手一挥,也不见他手里有什么东西,前面不远处树上的一条灰色毛毛虫就断成两截,绿色的汁液留了出来。
“你没跟我动手是对的。”陈华淡淡道。
陈木吓出了一身冷汗,心中唏嘘不已,这世间果然是高手如云,一山更比一山高。
经过三十余天的跋涉,队伍总算是到了金陵城外官道旁边的走马山上。
走马山的山匪也十分聪明,竟然在这边也设置了不少陷阱,陈华对谢绝使了个眼色,后者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笛吹了几声,马上就从草丛里面钻出一个脑袋:“你们是何人?”
这么多天的长途跋涉,青蛟军的人都是风尘仆仆,身上的衣服也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故而那人并未认出。
谢绝朗声道:“我们是吴掌柜的人,戚大当家的在不在?烦请兄弟跟大当家的言语一声,就说我们回来了,要借道过去。”
那人把脑袋缩了回去,大家在原地等了大概两柱香时间,戚八九带着大概一百多人出现在陈华眼前,一挥手,所有陷阱全部撤除,戚八九迎了上来:“哈哈,立早,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可跟当初的江湖大侠一点都不像呐!”
陈华啐了一口道:“奶奶个熊的,两三个月都是在深山老林里过活,你要是钻进去,保准你连我现在这模样都没有。
对了,我那些受伤的兄弟怎么样了?伤应该好得差不多了吧!”
戚八九道:“走走走,一起去看看呗!不过啊,你得加钱,咱们山上没有郎中,为了帮你的人找郎中,我可花了不少功夫。”




大齐悍卒 第449章 缓兵之计
陈华嘿嘿直笑:“只要我的兄弟没事,这一切都好说,好说。”
在戚八九的带领下,一行人进了山寨,数月未见,陈华发现山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里面的人能够战斗的青壮竟然多达四五百人,这可不像当初他跟谢绝说的留下两百人。
见有外人在,戚八九自然不方便解释,笑呵呵的领着陈华等人进去,让人准备了一些点心和茶水。
聊了会天之后,戚八九露出了土匪应有的贪婪:“立早兄弟这次应该弄到了不少好处啊,看来咱们说好的价钱,该重新谈谈了。”
陈华淡淡道:“戚大当家的这说的是哪里话,当初我们说好多少银子,那就是多少银子,至于提价的事,你得跟我们吴掌柜说才是。
戚大当家的该不会是想毁诺,把咱们这次弄来的东西给吞了吧!”
戚八九干笑道:“哪里哪里,那自然是不会的,不过你们弄到这么多好处,说不眼红,那肯定是假的。
咱明人不说暗话,这次立兄弟让我们照顾的人不在少数,整整四五十个人,死了十几个,兄弟要是不给点好处,怎么都有些说不过去吧!
旁的不说,光是从山下给你们弄几个靠得住的郎中,我就有两个兄弟受了伤呐!”
陈华似笑非笑的道:“我还是那句话,我得回去跟东家说,给多少银子,他说了算。”
戚八九冷冷道:“立兄,这可是敬酒。”
陈华站起来眯眼看向戚八九:“立某行走江湖,喝惯了罚酒,如果戚大当家的不肯讲江湖道义,那就按照戚大当家的玩法来。”
说这话的时候,陈华语气和神色都变得严肃起来。
戚八九则放缓语气:“立兄别这么说嘛,大家都是江湖上的人,不要把话给说死了。你看这样如何,我派人下山跟吴掌柜商量一下,你们这些兄弟,暂时委屈一下,在山寨待个一天半天?”
陈华冷冷道:“看来戚大当家的真的是打算将咱们这些人连人带货都给吞了呀!”
戚八九讪笑道:“立兄不要这么说,我和姓吴的没有任何交情可言,你我两个都是江湖上混的,要不是看你立兄的面子,戚某人可不会为了几万两银子就答应这种掉脑袋的事。
咱说白了,山寨里头那些没有害人性命的兄弟,就算是官府围剿,接受招安之后也最多不过是流放充军。
可我现在让你们借道进山,可是里通外国,死罪,诛九族的死罪。
难道立兄就不能看在兄弟冒了这么多风险的份上,给小弟一个面子,让小弟多要些好处?
你看,我也有这么一大家子要养活,不容易呐!”
陈华考虑了一下道:“好,我信你一次,你派人下山通知吴掌柜,我在山上等你的消息。如果你要是敢对我这帮兄弟不利,那到时候就不要怪立某手下无情了。”
戚八九朝陈华拱了拱手:“多谢立兄体谅,你放心,我们认识也有些日子了,我的为人你应该十分清楚才对。”
一起吃了个饭,然后戚八九安排他们住下,反正之前青蛟军的营房都在,所以要住下他们这二百人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派下山的人已经下去,这个人下山的目的并非是真的为了跟吴天弘商量钱的事,而是告诉吴天弘,不要说漏嘴了。
在他带着人出发之前,他就跟几大家族的人见过面,商量的过程也很简单,他们配合自己,到时候朝廷大张旗鼓的动手之后,他可以帮忙从中调停。
这等于是将他的身份摆在了台面上,不过这并不会给陈华带来太多不便,毕竟七大家族的人也不蠢,明眼人看得出来他身份的不对劲。
一个小小的刑狱主司在金陵城内搞风搞雨,而且还没人制得住他,如果这样的存在只是因为身后有一个当大将军的义父,那显然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刘奉先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再重要,陈华在刘奉先的心中地位再重要,终究比不过一点,那就是大齐律法。
陈华在江南做的一些事情,可算不得光明正大,但他依然敢肆无忌惮,足以证明,他背后的人比刘大将军还要离开。
山上的人在吴天弘家里待了一阵,将陈华要吩咐的话都告诉了吴天弘,然后就便返回了山上。
已经到了深夜,陈木听到隔壁房门有响动,一个翻身爬起来就趴在窗口张望,陈华喊了一声:“谁啊!”
1...120121122123124...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