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悍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乌鸦大婶
陈华口中正好有口酒水没有吞咽,没有马上作答,吞下酒水后才道:“什么考取功名啊,这些诗词歌赋方面的东西都是小道,治国安邦才是大道。
小弟并无安邦治国的才能,只能说说这些小道,哪里有什么资格去考试。
倒是吴兄,本身也是个读书人,却放弃读书而从事人人看轻的商贾事业,这才让某佩服呢!”
吴梭有些尴尬的道:“咱们两个就不要互相吹捧了,个人家事各人知,看你这阵势,今晚是想要夺魁啊!”
陈华道:“万两黄金谁不想要,再说了,还有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你总不会想让我一直都当一个小小的刑狱主司吧!
你是大家族出来的子弟,吃穿不愁,我们这种靠搏命才有今日的丘八,可是迫切的需要一个机会啊!”
吴梭脸上写满了不悦:“服章你说这样的话,有些过分了。”
陈华哂然一笑:“没什么过分不过分的,我不过是对你有救命之恩,你在金陵帮了我这么多,如果还的话,也早就还完了。
承蒙你看得起一直都把我当好友看待,可是难道我陈服章一辈子都靠着你?
即便你父亲现在不说,这份恩情能够持续个三年五载,总不可能持续一辈子吧!
商贾重利,吴家也不可能例外,一旦有一天你父亲觉得我贪得无厌了,恐怕那时候就是陈某人身死之日。”
吴梭涨红了脸解释:“我父亲不会这样的,服章你小人之心了。”
陈华不再说话,眯眼看着桌上的花生米,感觉那个花生米跟他有仇一般。
本来吴梭是很想反驳陈华的,可是陈华的话锋转了,他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在京城到底经历了什么,吴梭是最清楚不过的,陈华竟然说救命之恩的事,那就意味着陈华在之类不是很方便说话。
过了一个时辰左右,能够对出对联的人都已经对完,剩下那些没有对出来的,机会也已经失去。
数百号各地才子,总不可能都等着而这些对不出来而抓耳挠腮的士子对出来,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铃声响起,所有人全部停止作答,被淘汰的士子们在小厮的引导下进入看客席位,他们已经失去继续比斗的资格,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看客。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些士子没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只是在对子这一块,他们失去了资格而已。
审核的人也不是一味的刁难,只要稍微过得去的对子,他们都会将人留下,毕竟这么多士子,个个都要跟陈华一样对仗工整,那估计比斗的人超不过五指之数。
接下来就是冗长的名单宣布,名单都是七大家族请来的老夫子和七大家族自己的人决定的,可以说这些寒门士子是不是能够一步登天,都掌控在他们手中。
事事没有绝对的公平,一些自负才学的士子无奈被淘汰,也只能够在心中嗟叹几声,人微言轻,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哪怕是说出来,只怕也没几个人听。
还不如烂在肚子里,留下一个好印象,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
世家大族把控了所有的门路,士子们想要出人头地,除了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跟几万人去争夺那十几二十个名次之外,投靠世家大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陈华懒懒散散的,好像压根就没把接下来的比斗看在眼里。
不过也是,他看重的是万两黄金,而不是所谓的平步青云的机会。如果说要平步青云,谁都没有他那么大的机会,毕竟他的身后,战争当今大齐帝国的皇帝陛下。
只不过皇帝陛下给他的任务太难,换一个人只怕早就已经跑路了,而他在不自量力的坚持着。
这种不自量力,是别人眼中的不自量力。
大齐悍卒 第316章 一鸣惊人
第二道考的是诗词,由不同的人出题,以不同的角度写诗,跟第一关一样,士子们也可以在看到题目之后第一时间站起来作答,以一炷香为限。不过考虑到第一时间站起来作答的士子可能会比较多,当第一个士子说完之后,另外一个士子绝对不能从他说的这个角度去作诗。
难度的加大,让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写诗对于附庸风雅的读书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在短时间内写出一首好诗。
于千里在宣布第一道题目的时候,还特地看了陈华一眼:“第一道题乃是城主府戴城主出的,要求各位以春花秋月任一为题,作诗或者词一首,诗里面必须有春花或者秋月两个字。”
话音未落,马上就有人站起来脱口而出:“春来雨意浓,花开满地红。眨眼封侯日,何故太匆匆。小生这首诗名为,《胭脂河上凭镇国大将军》。”
陈华闻言,眼中隐有怒火透出。
诗表面上说是凭吊镇国大将军的,可这个镇国大将军不是刘奉先,而是当年南楚的镇国大将军。
而且这个人的本意也不是凭吊,而是讽刺。
于千里微微颔首:“恩,不错,滨州府的林权才子才思敏捷,能够将诗作脱口而出,不错不错。
此诗意境也有,味道也有,难得的上品。
南楚国灭于春季,正是江南烟雨时节,镇国大将军陈公凫临阵杀监军三人,昔日南楚国君暴怒之下,临阵换将,这才导致南楚国灭。
好一个眨眼封侯日,何故太匆匆。”
说罢,他就将目光投到了评委席那边,那些老夫子大多都是南楚遗民,读书人心中有这一腔怨气和愤懑不平,多年了依然不可能消散干净。
只不过这些读书人固执的觉得是镇国大将军陈公凫误国,即便是陈公凫最后宁死不降,这些读书人心中对他的怨气稍微减退,可依然有那么一丝怨怼之心存在。
听了于千里的话,那些评委一个个摸着花白的胡子点头,显然是赞同于千里的话的。
陈华压着火气并没有暴起,只是因为还不能够确定这个叫林权的滨州府读书人是不是在别人授意下故意作这样的事,他不确定自己的身份是不是已经泄露了。
过了一会,第二个人站起来了:“林兄一席话,不才也想出一首诗作,若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前辈高人,能够斧正。
题为《临江仙》,去岁秋月已朦胧,回首故国影重重。江南大好胭脂地,多少往后将相冢。”
这首诗平平无奇,是一首缅怀故国的诗,一般来说,江南诗会上,作一些缅怀故国的诗,总是能够得到好评的。
于千里给了四字评语:“其心可嘉。”
那读书人好像也挺满意这样的评语,笑着朝周围拱了拱手,然后施施然坐下。
那个叫林权的士子挑衅的看着陈华,似乎在说:“怎么样,小子,你不是对对子厉害么?有本事你也作诗啊!”
陈华跟他的目光接触了一下就挪开了,他不是很想理会这样的人,得志之后就露出小人模样,非君子所为。
眼看一炷香已经过半,陈华不着急,吴梭倒是有些着急了:“服章,再不出手,就晚了。”
因为他看到陈华依然没有动笔的打算,却也没见陈华站起来,所以他十分着急。
他可是很看好陈华的,尽管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陈华有这么厉害,更不知道陈华也是个读书人。
陈华微笑道:“吴兄何必这么着急,让这些跳梁小丑先蹦跶一下,好戏一般都在后头,我太早冒出来,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的。”
吴梭心道你小子这不是废话么,现在已经有人冲在前面打头阵了,你还缩头缩脑的干什么。
碍于陈华的脾性和身份,他没好吧心里的话直接说出来,而是闷闷不乐的东张西望。
他自己没有作诗的打算,因为这并不是他的强项,他读书不少,可除了一笔字写的不错之外,其他的都平平无奇,倒是做生意是一把好手。
陈华也不言语,不过眼光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那点燃的线香,等到线香就只剩下最后一点点了的时候,陈华站了起来。
在此之前,除了第一个第二个之外,还有三个人站起来作诗,得到一番褒奖之后顺利晋级。
此刻见陈华站起来了,于千里也感到十分惊讶,他还以为那个对对子很厉害的人,作诗并不拿手。
没想到陈华却在这个时候站起来了,他看上去很高兴的道:“好,咱们第一轮的魁首又站起来了,让我们看看,他有什么好的大作。”
陈华昂首挺胸,看上去颇为倨傲,语气不快不慢:“我有两首,一首诗,一首词,如果有什么不到之处,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于千里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华朗声道:“第一首是诗,名字嘛,没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第二首是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诗一词从陈华口中跳跃而出,正经了整个雪染坊的大厅,几乎所有人都保持着嘴巴微张的表情,似乎难以相信陈华竟然会说出这么好的诗词来。
年纪相对来说较大的那些学究们讶异的是陈华一个年轻后生,怎么能够把亡国之痛描绘得如此贴切。不是南楚王朝的死忠份子,不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很难写出这等辞藻。
而那些年轻人则是没有想到陈华竟然能够在最后关头作出诗词来,而且从意境和用词上,都很不错。至少,他们而言,是找不到任何瑕疵的。
众人惊愕了好一阵,于千里才率先回过神来:“金陵府陈华,晋级下一轮。”
第三轮比拼的是画技,这很考验一个人的功底。
大齐悍卒 第317章 分歧
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上都是专一于哪一方面,不会说博采众长,因为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陈华不可能在画技上独占鳌头的时候,陈华的表现,再次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一副用陈华前世现代手法画出来的素描画,将花名响彻金陵的弱水姑娘描绘得栩栩如生,便是弱水姑娘本人,也是抱着墨迹未干的化作久久不能释怀。
一些雪染坊的姑娘看陈华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经过这次比斗之后,陈华的才名定然会传扬出去,而如果得到这样的才子青睐,只要随便写一首词,就足以让她们艳名远扬。
一个四轮比拼,前面三轮都是陈华独占鳌头,就是最后一轮有人高居其上,只要他不出太大的差错,不是垫底的那一个,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可言。
然而,七大家族中,却有人不愿让陈华拿魁首。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戴子明。
趁着进行下面一轮的功夫,戴子明主动将其他六家的人叫到一起,叶家叶天狼,吴家吴天弘,崔家崔正业,文家文若夫,杨家杨澈,洪家洪勋。
这些人都是在金陵城跺一跺脚就能够让四方震动的人,今天被戴子明单独叫到一边,其目的很简单,不能让陈华拿魁首。
等大家都落座之后,戴子明开门见山:“小弟把各位老哥哥叫过来,有要事相商。首先声明,我不是公报私仇,各位且先听我分析一二。
陈华是公门中人,又是京城派来的人,前不久还跟我戴家别过苗头,于公于私,某都不同意他拿这个魁首。
万两黄金对在座的诸位来说,并不算什么,可是一个晋升的机会,却是要我们各大家族花费大力气去做的。
陈华养不熟,就算我们耗费财力物力为他铺平道路,他也不可能帮助我们。
好了,我要说的话就这么多,各位老哥是什么意见,还请直言。”
吴天弘缓缓道:“听你话里这意思,是在怪我?他救了我儿子,人是我弄到京城来的,且不管你是不是见不得人家有本事,我总感觉你是在针对我吴家啊!”
叶天狼面色如常,并没站出来说话的意思,跟戴子明关系比较好的文若夫笑道:“吴掌柜这么说就有些不该了,这陈华说到底就是个丘八出身,就是以前读过书又能如何。
官场上可不管那么多,朝廷那些人看重的是出身,本来文臣武将就不和,我们就算是扶持他,他将来在朝堂上也是步履维艰。
依我看,不如换个人,这样也好让寒门子弟有机会上去。”
吴天弘冷冷道:“莫不是陈华就不是出身寒门?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也不是?”
文若夫讪笑道:“话不能这么说,这不是大家都在商量嘛!”
洪勋站起来道:“我不管那么多,反正我只管出钱,至于你们让谁当这个魁首,跟我没有多大关系。
只要将来我要用人的时候,能够用得到这个人就行。没有别的事我先走一步,外面的额姑娘可比你们这几个糟老头子要好看得多。”
说完一句话,洪勋走了。
剩下六个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洪勋此举,很显然没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
年纪最为年长的叶天狼牙缝里吐出两个字:“粗俗!”
六大家族对一直都是武夫的洪家向来都不怎么代价,不过互相之间都有生意上的往来,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故而没有人会当面说洪勋如何如何。
当年洪勋的老爹跟叶天狼相识,他给洪勋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儿子将来有一天能够建立功勋。
只是没想到,他的儿子跟他自己一样,依然在绿林中讨饭吃。
“好了好了,各位都让一步,都是自己人何必弄得脸红脖子粗的呢!我说句公道话,戴掌柜说得有一定道理,老吴说得也没有错。不过话分两头说,事由两头做,这个陈华虽然以前的确是金陵人士,可是他在外面走了这么久,已经不再是那个纯粹的金陵读书人了。
还有,陈华以前在金陵的时候声名不显,戴掌柜把儿子找回来的时候就曾经派人招揽过他,可是他却拒绝了,宁可去当一个教书先生也不愿成我七大家族的门客,这证明他并不是一个甘于屈居人下的人。
陈华救过老吴儿子的命,知恩图报乃是理所当然,依我看可以派人跟他商讨一番,看他要什么好处,我们可以尽量满足。
如果直接就换人,众目睽睽之下,我七大家族的威信将会一朝尽丧,对我们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你们说呢!”杨家家主杨澈站出来当和事老,他跟其他家族的关系都算不差,所以大家嚯嚯嚯少会给他几分颜面。
叶天狼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我支持杨澈的决定,此事不宜闹大,他陈华不过是一个刑狱主司而已,不管怎么样,对他都没有太大的损失,可是一旦我们做错了半点,江南士子的心里,铁定会对我们有意见。”
一番商讨后,吴天弘和戴子明都做了让步,毕竟不是生死仇敌,为了一个陈华,他们还不至于真的反目成仇。
谈话的人自然是交给吴天弘去选,毕竟他跟陈华相对来说要熟悉许多,由他出面,陈华不会太反感。
几个人重新回到看台上,最后一项比拼已经完成了,抚琴这种事,不是陈华所擅长的,所以他的琴艺平平,不过那些考官看在他前面三轮发挥出色的份上,还是给了他不少印象分。
算下来,陈华就是今次诗会的魁首。
不过上面于千里没有马上宣布,而是让雪染坊的歌姬先上场献艺,自己则下场喝起了茶水。
他在等,等吴天弘那边给七大家族一个答复。
只有在知道这个答复之后,他们才能够宣布魁首的人选,不然弄巧成拙,他于千里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七大家族砍的。
大齐悍卒 第318章 商量
吴天弘亲自充当说客,跟陈华商讨放弃魁首的名头,在他不知道陈华是不是在乎这个魁首名头的情况下,他说话十分委婉:“服章,你跟吴梭以友相交,我就托大叫你一声贤侄。
刚才跟其他家族几个老家伙商量了一下,有人不同意你拿这次的魁首,所以,希望你能够放弃。
条件你可以随便开,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就算另外六大家族不肯,我吴某人也能够竭尽所能达到你的要求。”
陈华喝着小酒笑眯眯的听着吴天弘说完:“吴叔这是已经跟他们谈妥了吧!说实话,我不在乎所谓的魁首名头,今天这么多人都在这里,我这个魁首的名头拿与不拿,名气都将是我的。
既然六大家族慷慨,让我随便提条件,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我的条件很简单,万两黄金我照要,但是我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戴家必须允许我重开酒厂。往后戴家不得再用下三滥的手段对付我的酒厂,双方公平竞争,喜欢烈酒的买烈酒,不喜欢烈酒的买戴家的酒。
如果这个条件吴叔做不到的话,小侄以为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吴天弘心中暗道一声好狠,这小子果然不是易与之辈,竟然提出这样的条件来刁难,呵呵,也好,我倒要看看戴子明打算如何接招。
没有当场表态,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吴天弘就离开了陈华的桌子去找其他人商量。
没等吴天弘把陈华的话转述完毕,戴子明气得拍案而起:“竖子,竟敢如此要挟与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要是再敢开酒厂,他开一次我杀一次,他开两次我杀两次。”
暴怒之下的戴子明已经有些失去分寸,陈华的烈酒现在并未对戴家的产业造成太大的冲击,可是戴子明完全可以预料得到,如果让陈华续开酒厂,将来陈华的烈酒生意,势必会冲击戴家的产业。
这是他绝对不会容忍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要动戴家的根基。
其他人也不好劝说,毕竟陈华这一手的确玩得够狠,一方面是七大家族的面子,另一方面是戴家的利益,如何取舍,全在他们七大家族。
最为关键的节点在于,戴子明会如何取舍。
场面闹得有些僵,很久都没有人开口,唯有戴子明站在那里喘着粗气。
然而事情总是需要有个解决渠道的,最终还是叶天狼挺身而出主动当了这个恶人:“子明,舍弃点利益,让这小子暂时先风光一阵,他的烈酒生意,不一定能够冲击道你的产业,只要我们七大家族通力合作,他的烈酒在金陵卖不出一坛。”
戴子明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怒道:“叶掌柜,他冲击的不是你们叶家的产业你当然可以这么说。
我知道,你们都巴不得我戴家中落,你们好瓜分我戴家的产业是不是,哼,我不会让你们如愿以偿的。”
杨澈沉声道:“戴掌柜,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们如果真的扼要吞你戴家的产业,何必等一个小子来搅浑江南的水,你以为我们六大家族吞不下你戴家的产业不成!”
就连跟戴子明穿同一条裤子的文若夫也讪讪道:“老戴,你这话说的有些过火了。”
叶天狼冷冷的看着如同小丑一般的戴子明:“话都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讨不是什么坏事,如果老戴你一心想要丢掉七大家族的面子,我不会阻拦你。
不过,这个后果你一定要想清楚,戴家,是不是能够承受得住六大家族联手。如果不能,我劝你还是忍得一时之气,免除百日之忧。
如果能,我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某言尽于此,你要如何,尽可决断。”
此刻的戴子明,彻底成了那只被架在火上烤的鸭子,他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再三思考,戴子明终究还是选择了低头。
事情得到解决,最高兴的莫过于吴天弘,至少自己的面子不用丢了。
只有殎是不是会因为陈华的烈酒生意而受到冲击,那是戴家的事,跟他吴天弘可有没有半文钱关系。
陈华没想到戴家竟然会在这件事上妥协,当吴天弘告诉他已经办妥了的时候,他但当时是有些愕然的。
不过和愕然停留在他脸上只有片刻时间,很快他百年释然了。
戴家这么做,无疑是其他几大家族逼迫的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本来江南七大豪族就不是铁板一块,加上这件事,肯定会让其他六大家族跟戴家之间有隔阂,这样一来,他要对付戴家,也就会少浪费很多心思。
商量妥当,于千里上台宣布今日的魁首,当得知魁首并不是陈华,不少人口中发出了嘘声。
这个时候,陈华主动上台解释,说不是七大家族不给他魁首的位置,而是他自己婉拒了魁首的位置。
他说自己已经有官职在身,而七大家族的扶持只能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他不愿意把别人的机会给抢了。
这样一说,着实引来了不少好感,不少人口中都夸陈华虚怀若谷。
诗会过后,有好几个读书人主动上来结交,有的是真心想要结交陈华学习学习,而有一些,则是抱着另外的目的。
陈华被纠缠的没有办法,被逼着不知道喝了多少杯酒,最后还会说在邹兴的帮助下,才灰溜溜的离开雪染坊。
从雪染坊逃离之后,陈华不禁慨叹:“我算是知道哪些明星为什么对粉丝躲都来不及了,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啊!”
邹兴疑惑的问道:“服章,嘀咕什么呢?”
陈华嘿嘿直笑:“没,没,没什么,就是觉得这些读书人太疯狂了,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这边厢陈华的名声很快就传扬出去了,第二天不少读书人都在议论昨夜的诗会,还有人对陈华评头论足。
一些说书先生瞅准机会就开始编造新的段子,一时间陈华的名字,响彻金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