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这些话其实王二过去已经按照要求重复过很多变,此时两名土著女子还有很多孩子仍然有很多词语听不懂。但言谈中的态度确是毫无疑问的感觉到了,那是超乎自己想象的一种郑重与诚恳。





明初第一豪强 第426章 殖民家庭(三)
如王二一样朴实稳重的人,还有没有闹出什么事端的家庭是村子里面的主流,当然也依旧有觉得新来的这些人似乎明显偏软,态度也越来越强硬的个例。毕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合适的组合,也有双方一开始就看不顺眼的“包办婚姻”。
然而村子里的哨长们终于让这里的一些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殖民家庭”,所谓的“调节邻里纠纷”又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
一天傍晚,雨停刚刚不久的时候,因为村东的土著配偶劳累了一天归来却没有见到丈夫把饭做好,竟还让自己重新把饭做好,似乎是有意刁难一样,就态度似乎有些不恭顺的抱怨了几句。这直接引起了脾气并不是太好的一个男子直接动手教训。
母亲的孩子们虽然大多年级还很小,可也见不得如此母亲如此受气。尤其是这家人以前的土著男子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暴力,给妻女的印象还很好的情况下。
很寻常的家庭纷争引来的争吵却惊动了村里的哨长。因为以前没有过先例,很多人都觉得一些教条也就是恐吓性的说说而已。却没有想到手持火把全副武装而来的村内哨长们召集其他一些帮忙的新移民直接踹开了那并不算坚固的房门。直接动手用火铳短矛刺死了还在放肆的孩子们,并直接抓走了一名同家主闹事的土著女子。另一名土著女子见到这种状况则瑟瑟发抖的萎缩在床边,哭起来的同时却尽全力的遏制着自己的声音,生怕因此而引来杀身之祸。
此家的家主因为同这里的人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畅通无阻的沟通都很困难,也谈不上什么亲情感情,可是即便如此,见到这样的行为还是有些不忍。
“我看算了吧!今天这些事说起来也是我有些心情不好主动找事,错也完全不在他们。不至于这样直接刺刀见红吧!要不。。。”
“不行。敢于公开顶撞和争吵的人就必须立即带走,更别说你们家这位,还有刚才那几个孩子性质更过分。竟然敢动手或者还手,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留。。。”
‘’我不同意!那几个动手的孩子死了也就算了,就让这个女子留下吧。说起来这几个月来平时她都是任劳任怨,也就今天,,,哎,今天这事儿也是我。。。”
就在这个时候村子里的哨长走了过来,十分强硬的说道:“你们以为让你们到这儿来是过如同中原一般的日子的?这些奴隶是你们的私产?你们错了,你们只不过是募集而来为新朝圣主带管而已。这些话,船上的时候上面难道没有跟你们讲吗?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防微杜渐,那结果很可能就是为整个村子几十条人命,特别是我们的人命埋下祸根!带走!”
哨长的强硬还有回想起来的当初船上乃至刚上岛的时候更高级别新军军官们的一些话终究还是起了一些作用。
虽然那名脾气不好的家主有些儿不满,却终究不会把这里的人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们来维护,也只能作罢了。
“哎!好好,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就算她们倒霉吧。。。”
大概仅仅三天之后,不仅仅敢于同丈夫吵架的那名土著女子的人头挂在了村口,哨长还召集全村的人借助这件事情展开了一次“主人翁教育”
“忘记过去吧!不要当你们之间是夫妻关系,你们之间就是奴隶与主人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不是一般的奴隶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你们当地人过去的累累前科,就是要对你们严加管束!绝对不能让你们因为我新朝新移民的软弱和放纵,而让你们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幻想。如果你们不服,大可以像前不久二区五村那里的人们一样造反起义。这些造反起义的人最终是个什么样儿的结果,相信不久你们就可以看到了。全部以新朝最高级别规格的极刑处死!”
哨长直接这么说的时候,很多人还都有些听不懂。但这里的哨长对此当然也早有准备,听的懂新朝白话的翻译专门在所有人面前用当地的土语大致重复了一遍。隐隐的哭声似乎微微传了出来,只不过这种哭声终究是少数。大多数当地土著女子还有女孩儿,乃至年级还很小的男儿们最终默认了这让人有些惶恐的日子。
当然,之后的日子里,生活并没有如很多当地人想象的那样残酷起来。新移民有很多来自华北乃至江东一带民风还算和顺地方的人。本来就没有作威作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坏人”的习惯。很多土豪恶霸或者家暴男们的习惯也就学不来,只是平日里的要求稍稍严格一些罢了。不过相比村中绝大多数土著家庭来说,至少同新朝到来之前相比似乎也并没有坏到哪里去。。。
这里的哨长虽然感觉到有些蹊跷,但更多还是觉得可能是自己的运气比较好罢了。然而相关的统计报到了爪哇总督甚至张小磊那里的时候,还是有些让人刮目相看。没有想到这些作风并不强硬的新移民并没有出现自己想象中的那些问题。
“看来,夷人畏威而不怀德,似乎并不总是成立?”
“那是自然,夷人畏威而不怀德也好,凶悍顽劣也好,往往都是在险恶的环境竞争下不得而已养成的习惯罢了。这些年来去地方多了才直到冰不是所有地方的夷人都如我国周边那样凶悍。哪怕是这些凶悍顽劣之地的蛮夷,在过去的不少时间内也不是能够让我中华的男儿真正的同化掉。。。”一名多少有些天赋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的年轻人,新军的一名旅长对张小磊回答道。
张小磊在这个时候也终究感悟出了所谓汉人真正的同化优势在哪里,不是同化那些本就有着野心的人们。而是为那些恶劣原始竞争环境下本来就受苦受难的群体提供一个稳定而相对舒适的生活。这需要武力为保障,却并不完全是依靠武力和暴力。。。




明初第一豪强 第427章 新东瀛
第一批召集起来的“就近游民”当然并不仅仅是南洋诸岛,还包括至少在地图上看起来并不算太远的东瀛。如果说南洋殖民家庭的相对和睦,很大程度上是靠“刺刀建在战略村”上的暴力统治和武力威慑。那么在这个时代的东瀛,中国男性移民与参与的东瀛儿童与妇女之间的关系则要和睦了许多。
在最初的时候,当然也有不少包括新军占领军在内的“殖民者”被怀有国恨家仇的当地女人和孩子报复的事情,不过总的来说相比南洋诸岛这样的事情却相对要少的多。与有很多重视血亲遗风的南洋之地不同,在气候相对温和的地方经过漫长的文明发展和进步,东瀛诸岛上的女人和孩子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威压秩序和等级秩序下的生活。
数年的生活,也终究让东瀛一带的女人和孩子们能够听懂了新朝白话,至少是能够相互交流了。更重要的是,数年的时间,新劳动力的逐步输入也让东瀛列岛的经济环境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善。
没有了武士阶层还有旧食利者的种种战备负担、在包括了不少内地新移民之后的人口压力也明显比战国或者幕府时代的日本少很多,这几乎让岛上最偏僻和贫困的家庭似乎也都过上了比北方中原多数地方的农村还要好的多的生活。
移民东瀛代替被清洗东瀛男性大多也是就近的河南、北直隶、山东一带的北方人,并没有很多宗族械斗战备压力比较高的南方地区那样男方不干农活的习惯,就算是在家里的地位明显比女性强出不少,也同样大多是勤于劳动的人。朴实的大多数北方平原一带的汉人下层配合上习惯了秩序与服从,还没有收到战国时代世俗文化过多影响时代的东瀛女性,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和睦的家庭。
这同那些来中国的现代东南亚女性不同,那些移民中国的女性往往期望的是发达城镇内的富裕生活,然而自己的最终归属却往往是那些经济条件相比东盟某些国家并没有明显优势的边远山区。而对于此时代岛上长期在拮据之下而且经历过大变的女人和孩子们来说,哪怕是刚刚温饱无忧的生活,带来的也是巨大的不同了。
稻田间与妻妾一起劳作的张老三在一天地下干活的时候,突然见到远处的两名新军官兵走了过来。驻扎在东瀛的新军官兵大概六七万人左右的样子,也就人口比例百分之一左右而已,正常的情况下是无法完成对整个东瀛基层的有效管理,平时的时候也很少下村。见到至少两个人以上带着东西来乡下办事就知道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汉语拼音忘没忘?如果没有忘的话,把这一本识字书好好看一看。上面说了,如果现在不少老移民们的下一代孩子也到了要懂事的年级,但是国内暂时抽不出太多的先生来。你们除了让孩子们讲汉话之外还要让孩子们识字和算术。这可不是可以当做耳旁风的事情。明年的时候崇明岛中央而来到岛上抽查的,如果孩子们的识字率和算术率过于不合格,那可能就要有些人倒霉了。这些人要重新回国内去。。。”前来的驻防新军年轻人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除了农活之外,家里的老婆孩子们还要忙活自己所需还有上面安排下来的纺丝养蚕活计,实在有些忙不过来啊。。。”张老三似乎有些为难的说道。
“不用担心,上面已经安排好了。京都已经建了养蚕和纺丝效率还算凑合的工场,每个村出五人去做工就可以。工钱如果内很多崇明岛上的活计类似,这些钱也会让全村的人们在家务劳动上节省不少时间,我想应该是足够让至少是女方能够腾出不少时间来的。。。”
听到这样的话,张老三心中很多的疑问也就彻底的放心下来。。。
东瀛一带的移民安排其实很早就展开了,只不过长期以来似乎忙碌在征战与备战之中的张小磊似乎有些遗忘了这件事情。当再次翻起东瀛乃至高丽一带的文件乃至各种报告的时候才明白,仅仅是数年的时间,这两个邻邦就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没有了旧上层,新上层还尚未形成,加上人口要减少了不少。再加上足够的劳动安排,让两个本来就不算太不开化的国家在经济上毫无疑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每年提供的折算上千万贯价值的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崇明岛上的各种负担。似乎消化和融合的难度明显比南洋低了不少。
高丽和东瀛一带发生的改变也开始让张小磊有些重新审视其过往的一些思维和做法来。新朝建立以来的数年时间,虽然说对于某些新旧反动上层也有过或多或少的打击,但总的来看,采取的政策是偏向宽松而有利于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的,不仅仅是中央总督区内,就是其他各省各府也有很多人利用军备压力减轻和中央总督区经济采购的空子富裕起来,而大多数百姓则似乎在经济水平上相比分裂对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
这种政策真的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吗?或者说:东瀛高丽一带相对“左倾”政策下的发展,仅仅是人均耕地比较宽松、投入的军政资源也比较多,而且还加上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带来的一种特例?
“我思考了很久,还是亲自去各地看一看比较好。”张小磊知道自己身边的女人们虽然说这些年来增长了不少见识,但其实从事实务的经验并不多,而且因为天赋所限未必能够提出多少建设性的意见,就对征战归来之后负责巡查各地事物的一些少年们说道:“不是我信不过你们,而是我觉得或许只有在一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很多事情才能更确切的了解。。。”
李辉听到这样的话却有些忧虑起来:“圣主,万不可如此啊,这太危险了。。。”




明初第一豪强 第428章 寻游四方
“我知道你在顾虑什么。放心,我知道天帝赐予我一些过人的见识,却没有赐予我明显超越薛项的个人武力,我更没有侠客的天赋。绝对不会如同一些杭州新派小说里那些微服私访的主角们一般置自身于险地的。而且我也明白那其实是一种比较低效率的打听问题的办法,绝对得不偿失的。。。”张小磊见到身边一些人的焦急就出言安慰道。
听到张小磊这样说,身边人也就放松下来。但却没有想到张小磊接着说道:“这些年来有不少日子远征在外,累计算起来也有三四年的时间,境内也没有出什么麻烦。因此我想中枢也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崇明岛,或是水路或者是陆路,我打算花上四年的时间在九州各地活动活动。过去秦始皇或者其他一些帝王出巡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几个月,也只有当年辽国的皇帝有巡狩的习惯,我新朝也不妨借鉴借鉴学习学习。。。当然既然是长时间的出巡,我也肯定不会如同一些小说中的主角一般只带少数亲信出巡的。我想万余人左右的近卫军主力应该足够了。如果在一个地方的时间比较长了,也会给予一定的硬通货补偿也应该不会给地方上增加太多的负担。一年之中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比如天才选拔还有大考,我也会按时赶到的。。。”
听到这样的说法,即便是春杏还有周彩霞等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跟随大军远征在外都已经经历过了。国内的一些反叛也早已经摆平,带着万余名近卫军的孩子们出征确实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只不过心思更多一些的春杏还是有些担心的叮嘱道:“虽说是在国内,可我们当年得罪过的人或势力也着实不少。平日里还是小心些为好。有什么事情让信得过的孩子们去办就可以了,千万不可以身犯险啊。。。”
“放心吧,这我明白。而且这一次出征你们也无需太过担心舟车劳顿。。。”
诸如四轮马车还有减震弹簧一类的东西早在新朝立国初年的时候就在想尽办法研发物色了,然而或许是国内在高级钢加工方面的能力一直欠缺基础,始终也没有像样的成果。直到这一次远征地中海各地,才真正的直接获得了四轮马车和减震弹簧的比较完成的技术,当然这也与这些年来崇明岛上的铁匠们长期以来的积累分不开关系。否则在这个时代,虽然相关技术在拜占庭帝国还算是没有彻底断绝,可就是古典时代的西方,能够比较靠谱而且耐用的四轮马车转向装置也是比较稀有的,至于靠谱的减震弹簧,那就更是依靠了新朝在这些年来的技术积累,才在各国工匠技术大交流的时代比较成功的诞生了出来。
当然张小磊也知道,中国的驿路也毕竟不同于多平缓地带的很多地方,就算是有四轮马车和减震弹簧,而且也不去走一些偏僻的道路。恐怕“舟车劳顿”依旧是少不了的。因此八人抬的轿子乃至能够在内河航行的还算比较平稳的大船方面也有了相关的准备。
这些准备让张小磊身边的很都人都误以为恐怕又要进行一次远行了。然而张小磊在第一站却并没有打算首先去太远的地方或者仓促的立即启程,而是首先来到了崇明岛上的各工坊还有天才组的孩子们哪里转了转。自己所期望的威尔金森镗床似乎还是没有眉目,至少仍然无法满足自己期望中的蒸汽机。而且冶铁、锻铁、工具上的很多技术进步并不是天才组的孩子们所完成的,更多还是原有的工匠们在技术奖励和学徒奖励之下的一些发明创造。这也开始让张小磊反思过去一些的教育遴选政策来。
或许是受高考思维太多的影响,以前的天才遴选很显然更多的侧重于智力和理解力,还有学习力。可回想起整个技术发展史,科学技术真正变得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似乎要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时代了,而实际上在冷战时代才成为最为决定性的因素。之前很多实用性的技术不论是纺织还是机械,似乎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学者们的成果,更多是来自于长期精通这些方面,有着很多劳动实践的人们。而自己选拔出来的那些“天才”们似乎在劳动技术实践方面的积累上还远远不够。与工匠们的交流中也发生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也让张小磊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现在大战结束,很多军备方面的任务乃至整个岛上工匠们的劳作任务也没有以前那样紧张了,因此可以抽出每周八到十个小时的时间来与天才组的孩子们一同学习和探讨问题,补充文化知识。天才组的孩子们在大多数时间里,也要分配到人头,先从基本的工匠学徒做起。至少对许多方面的劳动技术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我想这或许对许多领域的技术突破或改进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张小磊最终还是对身边负责辅助工作的孩子们说道。
就这样,在巡游出行的队伍出发之前,张小磊首先对崇明岛上的事情做了一些重新安排,还有以后考核上的安排:“天才遴选方面,我们不一定拘泥于蒙学年纪的孩子。如果有在天赋上比较突出的年轻匠人,也应该有加入天才组的机会。或者说也应该在天才组遴选考试之外再有一个年轻巨匠人才遴选招募考核才行。。。”
船队再一次从岛上出发了,不是向着茫茫的大海,而是向着两岸人烟稠密的内河。张小磊离开崇明岛之后的第一个目标也没有没有放在太远的地方,而是距离崇明岛并不算太远的应天府一带,不但是岛之外出版上的一个中心,也是各地府学区学比较云集的地方。这数年以来,不论是水力机械还是其他方面,似乎都距离启蒙时代的欧洲有不小的距离,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开始让张小磊打算审视起这些年来投入巨大资源建立的整个中央总督区教育体系来。




明初第一豪强 第429章 标准化作业与习题
同张小磊想象的并不相同,这一次有通知的情况下公开出巡,按理来说整个应天应该搞上不小规模的形式主义才对。什么告诉学生哪些能说那些不能说啊、什么着装整齐或者不要随便说说笑笑,又或者教师们讲课的语气都会与以前完全不同。
可当张小磊抵达应天府内的联合学城的时候,却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更没有组织起来前来欢迎的学生。毕竟经过这几年来不少次博弈。很多人都已经明白在教育体系内玩套形势主义意义不大。因为就算绝大多数学生积极配合,张小磊直接连续询问几十上百个人并开出一定利益条件总有临阵倒戈,一旦倒戈就会像几年前的那件事一样让不少人吃不了兜着走。
新朝刚刚成立的时候,全天下的读书人不能说少,识字的人就更多。只不过按照张小磊的标准能够执行新型教育任务的人少之又少,师生比几乎是一比一百,一个老师要负责大概百人规模左右大班从数学到语文再到劳动乃至高年级物理的所有课程,没有后世的现代教师那样轻闲。
在这种情况下,新军出身的教师们一开始的时候还以一种独特的荣誉感和教师刚刚上岗时的兴奋与热情认真教学,在作业上也是一切为了及格测试。然而几年下来,如同所有教师的经历和感受一样,讲课备课还没有多大了压力,反正就算讲的不好学生也只能凑合,并“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而布置和批改上百人并且还有足够份量的作业,外加按照那些张小磊推荐的教师指导讲解作业实在是一件任务超重的规模。
因此多年时间持续下来,各个学校在文化课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而劳动课程越来越多。毫无疑问:按照新朝标准所进行的教学是一件十分吃资源的事情,可劳动实践课程,比如各种帮工活动毫无疑问是可以带来巨大利益的。尽管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太强手工劳动的天分,可是在整个中央总督区内的孩子们逼近千万的情况下,仅仅是其中百万左右在这方面比较有天分的孩子所进行的无偿劳动,维持三四十万甚至更多的在岗劳动力,就是一份巨大的利益了。
“圣主,不是我们不努力啊。实在是受不了这么搞强度的教学任务了。不仅仅我们自己要需先学习,备课,批改作业,甚至还要组织人手安排作业和考试的编写。一部分人还能任劳任怨,绝大多数人实在受不了这一百比一的师生比了。”负责应天教育系统,尤其是周边各府集中起来府学的一名近卫军少女说道。
数年过去了,当年还是孩子的很都近卫军女兵如今都是可以重新担任重要岗位的人才,被赋予应天府学城这么重要任务的女孩当然是近卫军系统内专门挑选出来的女子。同很多人不同,她不仅仅参加过近卫军,同时还是通过那万里挑一测试的天才组的孩子。
“这些年来编写过的题目和作业应该还留着?你看过留底没有。”
“编写过的题目和作业都检查过了,一开始的时候简直让很多人都忙的受不了,也就这两三年才相对轻松了一些。特别是各地的府学城集中起来之后。至少可以集中二百多名教师专门负责分工编纂各年级的考试、作业习题,也就不需要很多地方的府学自编自导了。。。而且还对教材做了不少的改进。。。”
听到这里的时候,张小磊也就有些释然了。小时候张小磊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感觉到奇怪。从市场上到学校内,那么多的“基本功”“练习册”“习题集”“大黄皮”究竟是什么人吃饱了没事干能编那么多题?这得费多少脑子啊。尤其很多学校都试探过让学生自己编题,这让张小磊也十分明白编题比做题或者讲题难的多,原来是用这种分工的方法。毫无疑问,市教育局或者教育部的那些人,干事的人再有限,一百名优秀教师也是拿的出来的,做题却往往是同一批学生。。。。更何况后来还听说很多题目是中苏友好时代就有交流的了。
“走,我去看看吧!看看这些年来应天府学教师组们编纂的标准化作业、标准化考卷、标准化教材水平怎么样。。。”张小磊笑着说道。
应天府学城是个不小的地方,利用原有皇宫及其附近百万平米左右的地方进行大范围的改造,虽然楼房不是太多,但也在各处空地如同大军军营一般的房屋内维持了三十多万在校生、三千多名教职工。而且府学城的提议是经过张小磊审批的。张小磊并不厌恶分班分校化重点。因为自己并没有当家长的经历,就学生时代的历程来说,就算不是重点学校重点班,水平差不多的人群本身也更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和团结性,更有利于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在自己站在统治者而不是家长的角度上的时候当然是赞同这么做的。
1...105106107108109...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