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似乎情况同自己想象的多少有些出入,为了避免在一开始就有人出现意外而受伤,张小磊还是下达了用独头弹在这个距离上展开开火的命令。
毫无疑问,在超过百步的距离上以这么明显的兵力劣势用独头弹按照正常火器的使用原则去攻击分散开来向己方进攻的这上百名对手是一件很低效的事情。然而这是迫使对方感觉到一丝压力并展开进攻的最好方法了。
如同雨幕中的闷雷一般,猛烈的开火声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在第一轮发射的十三枚早就填装好的独头弹六两重弹还是有一枚弹丸幸运的在这个距离上直接把一名持着盾牌手拿投标的人彻底打倒,破碎的盾牌还有那折断的骨头乃至身边雨水中的鲜血似乎都让不少人不寒而栗。
在这个时候这上百名精锐也才开始意识到了这伙人如此的托大究竟是什么原因。
接连不断的标枪投射之后,又是一轮猛烈的弹雨袭来,当再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被打的整个肩膀都似乎破碎开来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认为这种事情只是运气不好了。
“冲过去!冲过去!分散开来!”负责指挥精锐的百人队的各队头目们次时喊道。
似乎是远处那人畜无害模样的孩子们让这些精锐终于想起来这是一股近战无能,远距离上才会有些门道的弱敌。加上两人左右的死伤对于一百二十名精锐来说还起不到太大的震慑作用,很快这些人就散开逼近过来。
当然,身为国王和贵族身边的精锐武士,这些人的作战经验虽然并不怎么丰富可是脑子并不是太傻。知道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数十人用投标展开压制,配合另外几十人分散进攻才是最有效的克敌制胜手段。之前针对各种遇到的可能,僧伽罗国的将领头目们也都事先做了一些安排。
见到对方这时候终于冲到了六七十步左右距离上,张小磊的心才终究大定起来。开始下令发射那些事先填装好轻霰弹的无后座力霰弹铳。
雨中如同闷雷声一般的火器再一次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从后面飞出的火器身管连着专门的线和套子,巧妙的能够在雨中防水的同时不至于收集会来就会出现膛内进水的事情。
几乎与此同时,在并不算长的十来秒时间内就有五十多份早就填装好的霰弹接连不断的打了出去。如果这些冲过来的精锐们人人都配备有完善的盾牌并且小心翼翼的向前移动,或许不会在轻霰弹的弹雨之下遭受太过严重的伤亡,可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准备的情况下七百五十多枚几百焦耳威力的两三钱霰弹在这样的距离上很短时间就打倒了逼近过来的四十多人。
如果这些精锐武士都是宗教性的政权在战场上历练下来的顶级精锐,或许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就有三分之一的人被打倒的情况下未必会崩溃。
可是僧伽罗国中的那些精锐也并不是日本的拔刀队,虽然训练水平很高却没有那样顽强无谓的精锐,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瞬间的瓦解了,并以最快的速度退到了百步以外的距离上才稳住了阵脚。
趁此时机重新填装好弹药的包括张小磊在内的十多人终于建立起了足够的自信。在对手至少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手之后,整个战场的变数已经不算太大了。
不过,此时的张小磊已经并不打算冒险,而是示意一里以外的船上的炮火展开示威性的开火。
隆隆的炮声并没有专门针对僧伽罗王国远处集结起来的军队,但此时此刻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这一场原本就没有太大悬念的决斗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决出了胜负。那些海上前来的对手,真如他们所暗示的那样虽然人数不多,却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在整个岛上支配性的战斗力地位。
明初第一豪强 第299章 借兵北上
“天朝皇帝陛下所率领的大军果然非人力所能对抗。之前诸多冒犯和不敬,还请皇帝陛下能够宽恕,陛下有什么要求,在下莫不遵从”此时的僧伽罗国国王郑重的说道。不仅仅是僧伽罗国国王如此,身边不少的人也都如此。尽管唐宋以来僧伽罗国曾经派遣过不少使臣来访过,但毕竟连藩属国也不是。可此时却没有谁再在意自己是不是一个并非臣属的独立国家了。
稍微对兵事有一些经验的人都很容易明白,这种数量十倍还是以优选对劣选的小规模交锋都以完败而告终,那就说明哪怕仅仅是张小磊身边附近这不到千余人都可以随时对整个王城展开清洗了,更别说明显七艘船上明显还有其他人了。
“现在,你不怀疑我并非东方的新朝天子了?也并不疑问为什么身为新朝的上位者却敢于出海远航?”
“一切都没有疑问了,新朝皇帝陛下有如此强悍的力量,自然国内在君主离开的时候也不会有多少异样”此时僧伽罗国的国王说道。
张小磊此时也并不客气的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希望你的承诺不是场面话与客气话了。而是只要我说什么就当下不打折扣不提条件的去做什么。当然,如果你们还打算在我的话面前找托词或者借口,那我也的时间也是珍贵的,不会在你们这里过多的浪费了。”
“天朝皇帝陛下何须如此说,不论是有什么要求,我们绝对不打折扣的执行。。。”
见到不仅仅是僧伽罗国的国王如此说,身边的不少人态度也没有什么异样的时候张小磊就直言不讳的说道:“我所提的第一个要求当然就是希望你们出动所有的力量,北伐罗依伽摩王国还有泰米尔人的地盘。我希望你们在出兵的时候不打折扣。我们的力量你们也看到了,之所以需要你们的帮助不过是为了节约一些时间罢了。如果你们打算节约余力的话,或者我感觉到你们出动的力量还不够。那我也只能先选择多花一些时间来清理这岛上的各路势力了。。。”
听到这样的话,僧伽罗王国很多上层悬着的心这才最终放了下来。“什么时候出兵?只要天朝皇帝陛下下令,现在已经集结好的大军就可以立刻动员出发,后续也会有尽可能多的人手展开行动。。。”
既然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张小磊笑道。
就这样在强大武力威慑的压力下,僧伽罗国的国王不得不选择在携带了随行的给养之后沿着海岸线展开了北上的行动。
当然,或许是长期武备不修的原因,整个僧伽罗国王都一带的两三万大军中虽然有的队伍还算靠谱,可也有人明显跟不上队伍,拖拖拉拉影响整个大军的行动。张小磊毫不客气的命令整个船队的火力展开猛烈的火力威慑,甚至直接出兵清洗了队尾的一些人。
如果是一个民风强悍的民族还有军队遇到这样的事显然会气愤万分。可是此时的僧伽罗国却似乎早已丧失了百年前的勇气,在这样外族人赤裸裸的暴力行为之下也只能选择臣服和按照上面的命令默默的行军。
湿热雨季下的仓促出兵是一件苦差,时不时有人因为生病而被扔进大海。僧伽罗国的国王还有上层不少人这个时候也用“很快全岛就要统一”的口号还有一些真金白银安抚着军心才勉强没有面临很可能的兵变危机。
当然,最大的依仗还是张小磊手下所率领的队伍。如果不是这一点,原本在整个岛上就处于弱势的僧伽罗王国在这样仓促的情况下展开远征,其失败的命运是可以想见的。
在行军的路上也有一些有利于南部军队士气的消息传来:大概在数日或十日以前并不算太远的时候,罗依伽摩王国的军队遭到了来到海上强劲对手的歼灭性打击,损兵两万。更进一步确实了张小磊之前的声称并不是空话,也让整个大军的士气更为振奋起来。
僧伽罗国国王之所以并没有太过犹豫的就展开远征,除了张小磊等人潜在的背书之外,就是得到了罗依伽摩王国的主力遭遇歼灭性重创的消息。如果说北面的泰米尔人还有中央山区那些山蛮未必能够通过一战而征服的话,那么相对比较开化文明的罗依伽摩王国就没有那么难缠了。
见到岸上这些人的士气还算凑合,似乎没有自己的压阵也不会中途变卦的样子。张小磊就下令在岸上督阵的近卫军官兵还有新军主力士兵们也纷纷从大船上卸载下来的小船纷纷的撤退到了船队上,航行在距离滩头大概二十多里外大概水天线附近。并在离开前叮嘱僧伽罗国的国王:在完成了对罗依伽摩王国的攻伐之后就可以挥军北上,会有更多的新朝大军赶来,一同轻而易举的荡平泰米尔人所在的地盘。
对于这种行为,僧伽罗国一些领军的将领也感觉到了一丝疑虑:如果与北面的对手交战,这些外人会不会出兵相援会如何?虽然对手的主力遭到了一定的打击和重创,可防御的情况下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不过这种疑虑到没有带来太大的危机感。毕竟在南边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北面的那些对手虽然更强一些,也不会比自身强出一个层次,否则也就根本不会有僧伽罗王国在衰退后的持续存在了。
僧伽罗王国的出兵在这个时候当然也引起了罗依伽摩王国的警觉,就在大军刚刚由所动作的时候就有密探很早的通报了大致的情况。
一开始的时候,罗依伽摩王国的很多上层都提出了向天竺大陆撤退的打算,不过后来得到消息听说那支海来的强敌似乎让地面上的人从海上撤退了,不少人的心思才重新活络了起来。
“如果是那些外人打算借刀杀人,这倒也不失为我们的一个机会。岛上大部分人都不是我族的人,我们可以接受的慷他人之慨的条件明显要比南边那些人方便了许多。”
明初第一豪强 第300章 天竺硝石
海上的行动速度在这样大小的岛屿附近明显显得快了不少,就在南边僧伽罗国国王还有不少将领和上层以倾国之兵北上的时候,张小磊所率领的船队则只花费了一昼夜有余的时间就来到了锡兰岛上最北端泰米尔人之前的那个村落所在的地方。
此时此刻,这锡兰岛上的最北端已经不是泰米尔人的地盘了,其他失散的船只聚集起来的船队在海峡的两岸都设立了临时的据点,云集在这里的军队多达一万五千余人,正是在风暴中失散的大部分新军和近卫军主力船队。
见到绝大部分在风暴中失散的船队都如同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抵达到了锡兰岛北端两岸,张小磊心中曾经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
之前的时候自己兵力过少,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不得不慎重行事,可是至少一万八千人兵力重新集结起来之后能做的事当然就很多了。
“这些天来官兵们恢复的怎么样?没有在这一带遇到新的风暴吧?”各部队的营连长们重新聚集起来的时候张小磊关心的询问道。
“还算是有惊无险,多亏了事先的安排。要不是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了大船上并且普遍都安排了有经验的船工,说不定这一次还真有可能迷航了。这大海上果然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不少人都叹道。
不过相比出发的时候,整个船队的人数似乎仍然少了足足六七千人,这个数字可就有点儿多了。如果真的是这些人在风暴中损失了,或者不可挽回的失散了,那么这次行动就算勉强可以说是取得了成功也是代价巨大的。别的不说,很有可能让以后的新军和近卫军主力视这种远征为一种畏途。
听到这里的时候,其中一名近卫军少年营长,也是一路临时船队的指挥忽然间拿出一个盒子。那不容易在爆炸的时候形成太过有威胁的软铜盒子外加上里面层层绸缎与皮革示意着这是一件在雨热潮湿环境下让火药或者火药原料保证不变质的东西。
张小磊所率领的队伍能够这么快的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因为了解很多空气动力参考和关键公式带来的炮术水平是其一,火器上的精益求精不计成本乃至合理的设计是其二,但最为关键的其实就是火药制作质量上的标准化与精益求精。用着远远高于这个时代标准的熬硝要求和筛选要求才真正做到了在比配正确和火药颗粒化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火药本身的性能。火药性能上比这个时代的对手效率强出三四倍,射术原因带来效率强出三四倍,再加上火器用材和上强出几倍。火力携行和运用方式乃至集中化程度上强出几倍,累计带来了累乘起来几十倍甚至近百倍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滑膛火药时代作战的面貌。在火药制造标准上很大程度上的不计成本可谓居功至伟。
然而,这名近卫军营长在张小磊面前展示出来的火药原料,也就是比例最多也最重要的硝石几乎达到了崇明岛出产火药硝石中优等品的水平,还是刚刚制作出来不久没有打多少折扣的水平。这样的硝石如果是在崇明岛的火器作坊内见到张小磊或许不觉得奇怪。然而就算是队伍在火药的保管上也很大程度上不计本钱,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南下热带远航还有一场风暴之后,绝大部分火药都不可能有这样的品质。更别说队伍内单独的硝石储备是不多,几乎没有携带多少的。
“这难道是天竺当地出产的硝石?”张小磊有些兴奋的询问道。
“不,是这数天我们从天竺南部的德里苏丹国南部的封国境内一位药材商人手中见到的。圣主以前告诫过我们,见到并不认识的药材或者矿物,都要尽可能的研究研究。我们将买来的一种似乎有些像硝石但又不太像的药品熬制之后果然就得出了这种品质十分优良的硝石了。”
“这些药材的产地在哪里你们询问清楚了没有?”听到这样的话,张小磊就询问道。
“询问了,但是这位天竺一带的药材商人似乎感觉到了奇货可居,竟然要价一千五百两黄金。后来见到我军的声势之后我们努力威逼利诱的还价,可那人还是开价七百两黄金,说不能再低了。不能换取终身无忧的钱财,那这买卖就不如不做。。。”
张小磊还有队伍内的不少人都明白,在天竺乃至西洋域外之地,黄金白银等硬通货的存量似乎明显多于国内。在海内此时的七百两黄金几乎能够等同于几万贯钱,可是在这里说不定就只能等同于数千贯钱,并不算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不过就算是七百两黄金,对于刚刚在爪哇以及三佛齐有不少收获的整个船队来说也并不是拿不出来。
“告诉他们。如果他所说的话是有信用的,并且我们也真的能够得到几万人也一次未必能够运走硝矿石,那么这笔钱财哪怕是作为定金我们也是愿意付的。不过我们也不是冤大头,这样的钱财也需要他本人跟着我们一起做向导和人质才好。。。”
在见到南印度出产的硝矿石之后张小磊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是需要花费不小的成本,或者就算这硝矿石在一些炎热少雨的地方,自己也一定要有效的控制住。
只是这样一来,要在南印度建立据点的同时还在锡兰有所力量,那恐怕至少要留下万人左右的兵力,一万五千人才是保险的,人手在这种情况下就似乎有些不足起来,因此也就询问道:“除了现在云集在这里的队伍,你们可还有其他六营船队的消息么?”
凭借直觉来说,如果说自己的船队安然无恙并且没有花费太大的代价就找到了这里的聚集地。那么其他各船船队除非是运气太过不好,否则也应该能够安全的抵达这泰米尔人所在的区域一带才是。除非有些船厂自做主张打算去世界其他地方。如果是郑和舰队,这或许几乎不可能,但张小磊相信在自己的队伍内是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事的。
明初第一豪强 第301章 德里苏丹国
听到这样的询问,归来的近卫军营长也有些沉默不语,但最终还是说到:“船队在靠近天竺沿岸的时候遭遇到了一支船队的敌视,我们当然选择了彻底击沉对手。不过大军在岸上驻扎之后,又遭遇到了当地数千武装的袭击,结果当然是我们歼灭性的打击了来犯之敌。可也因此同德里苏丹国结下了梁子。我们早就知道在这天竺大陆上有一个叫做德里苏丹国的庞大政权,但还是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政权应该采取什么样儿的态度。特别是其他各路船队也聚集起来,兵力也达到万人之后。我觉得以我们现在的力量完全能够打赢任何陆上的会战了,我不觉得在这样炎热的地方有效集结十万骑兵或者几十万军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此时的张小磊也陷入了沉思。以现在队伍的人手,固然没有可能像其他外来入侵印度的民族那样重新缔造出一个国家出来。或者即便缔造出来也会是有很大隐患的。但要不要给这个所谓的德里苏丹国一次决定性的打击?
不过这种思考终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从一些归来队伍里得到的印证来看,同自己想象的类似孔雀王朝或者莫卧尔帝国那样的印度版大一统帝国不同。这个苏丹国所坚持的信仰和意识形态明显和印度教地区的大部分地方有很大的冲突。内部组织关系也更封建化,而中央层面上又没有张小磊手中这样的底牌,结果就是这个所谓的德里苏丹国更像西周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组织上很松散的封建国家。虽然在二十多年前德里苏丹国曾经发动过几次大规模的南征将势力范围版图扩展到过去从来没有抵达过的南方,但这种统治很显然也是并不巩固的。如果遭到自己所率领军队的强有力打击。后果当然是在自己没有足够留守力量控制的情况下形成一队春秋式的列国,日后要清洗的牛鬼蛇神们可能更多,麻烦也更大。张小磊虽然不是刘阿姨的信徒,但也承认在某种落后的条件下,多权力中心的确会带来更高的军事动员力和组织力,对于打算赢者通吃的外来势力来说也更麻烦。
因此张小磊最终决定道:“德里苏丹国的事情我们先放一放,在南方给他们足够的教训就可以了。重点是要确保印度南方的硝矿,如果他们打算不计代价的来找麻烦的话,那就来多少收拾多少。你们应该有信心用五千人足有的兵力在防御中应付任何战略集团吧?”
“五千人。。。有。。。”如果把国防军主力平均算下来,队伍的人均火器携带数其实远不如应天之战时的近卫营战斗群。进攻中灭掉十万人左右的战略集团是没那么容易的,特别是对手如果比较消极也比较聪明的话,可是在预设阵地上的防御,那当然就大有文章可做,特别还是守着优质硝石矿的情况下。
就这样,张小磊决定在留下两千人并同德里帝国南部据点的驻军汇合,其余的一万五千左右的兵力作战目标当然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泰米尔人的聚集地展开一次猛烈的扫荡。当然还有两三千人是暂时失去联系的船队,不过从各个船队的情况来看,只有那两三千人遭遇不测的概率虽然有但是并不高。几乎每艘船,每个营,自己都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不论时间长短,大多应该是能够最终回归并且取得联系的。
锡兰岛北部两岸的泰米尔人在同新军主力部队的几次冲突损失了不少精干力量之后也开始变得谨慎起来,明白这股强敌是很难在进攻中战胜的。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主动投降甚至进行联系的打算,张小磊当然觉得现在的主要任务当然是首先清理掉锡兰岛北部的泰米尔人。
同自己所想想的不同,锡兰岛北部的泰米尔人要比此时队伍内的很多人的认知先进不少。虽然这个民族在并不太好的生活环境下养成了坚韧而勇武的品质,不过同样在文化、工艺领域有所成就,当然也就在军事政治领域早已脱离了部落状态而进入到王国的阶段。
强大外敌入侵的消息迅速在整个锡兰岛北部传了开来,王都附近集结的兵力也随时强敌决一死战。不过在这个时候,贾夫纳王朝还是做出了相对正确的决定:没有在整个王国的范围内调集兵力保卫王都,而是尽可能的让各部做到保卫自己同敌军血战到底的职责。
同很度把王都修建在远离海岸的其他两个王国不同。贾纳夫王朝的都城则十分的靠近海岸,甚至就在新军主力部队的海船上那规格并不怎么突出的火炮威胁范围之内。
不过张小磊举目眺望贾纳夫王朝的都城所在的时候,却并没有发现炮火洗礼的痕迹。
“这几日,船队没有在对手的都城太过浪费火力吧?”张小磊向一名近卫军营长询问道。
“没有,条例上说了。在没有作战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一般的部落主动采取行动,但进攻比较大的拥有都城的国家则要尽可能的慎重。。。”
张小磊又回想了一下船队汇合之后得来的一些弹药情况的汇总。因为爪哇岛上的对手军事表现远远逊色于预期,而针对僧伽罗王国又是以慑服为主,因此此时各船队的几百门火炮还都拥有着数量不低的弹药配置。张小磊还是打算在这地方进行一次火力袭击的演兵场,锻炼一下各炮队的射术。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慑服贾纳夫王朝那就再好不过了,也省了很多麻烦。当然更重要的是南亚一带的民族一些特有的技术,是张小磊不想在战乱中失去的。在爪哇岛的时候,张小磊就见识过那些同大马士革钢一个品质的钢刀。这样的材料虽然说未必适合辅助火炮或者火器制造。但将更多地方的炼钢技术加以融合总结应该是总归有不少好处的。
明初第一豪强 第302章 实战练炮
为了尽可能的不浪费弹药,准备投入测试的炮兵还是在距离贾纳夫王朝的王都大概两里距离上的海岸建立了炮兵阵地。也就是挖出来的防止火炮因为巨大的后坐力而移动变化太远位置,有利于复位的掩体。在这锡兰北部雨季的海浪还是让张小磊有些对于船上的曲射火力并不看好。不过还是投入了两艘船乃至船上的二十四门轻炮准备测试在海上的远距离炮击作战。在岸边的阵地上则部署了三十六门一百五十斤左右的轻炮,所有这些火炮也都是近卫军才装备的钢膛包钢轻炮
因为在征服爪哇的作战还有其他一些作战行动中队伍更多依赖无后座力霰弹铳,因此绝大多数火炮也仅仅消耗了很少的身管寿命。
在陆上的火炮阵地部署完毕之后首先展开测试的时候,炮击的密度当然算不上多么猛烈。几乎每几秒时间才展开一次开火。最开始的时候,火炮以四分之一最大装药标准展开开火,很多炮弹在最终落地的时候都越过了贾纳夫王朝的都城而落在了零一边的旷野上,并没有给守城的对手多大的压力。
猜你喜欢